冰城多所高校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哈理工近8成博士生留省就业生活报记者 朱莉 沈丽娟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冰城多所高校发布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披露了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去向和薪酬待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工大毕业生学霸云集,其中有379名毕业生继续到哈佛、牛津等世界顶尖高校深造。哈理工的毕业生最留恋黑龙江,他们中有78%的博士毕业生、46.26%的硕士毕业生选择留在黑龙江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379人到哈佛、牛津等世界顶尖名校深造哈工大2018届毕业生共计7479人,毕业生就业率(包括本硕博)为96.98%。作为学霸云集的高校,哈工大2018届毕业生中,有633人出国(境)留学,其中有379人就读于哈佛、牛津、麻省理工等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59.87%。留在国内读研的学生也多在“985工程”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哈工大2018届毕业生入职行业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计3361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0.6%。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该校2018届签约就业毕业生,38.69%入职私营企业、30.2%入职国有企业、9.78%入职科研单位,共有3345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数78.67%。从入职人数来看,哈工大2018届毕业生最青睐的三家企业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8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44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09人)。另外,作为“国防七子”,哈工大学生保家卫国的热情也十分高涨。2018届毕业生中,有1274人去国防系统工作,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9.96%。东北林业大学67.18%的本科毕业生月薪在6000元左右东北林大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计4542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6.06%。其中,31.57%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6.49%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57.99%的毕业生直接进入职场。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东北林大2018届签约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56.71%入职私营企业、34.71%入职国有企业、4.69%入职外资企业、2.49%进入党政机关、0.45%进入事业单位。从求职地域来看,北京、广东、黑龙江是东北林大毕业生最青睐的地方,其中,19.25%的毕业生去了北京,16.86%的毕业生去了广东,7.28%的毕业生留在了黑龙江。他们中,有67.18%的月薪在6000元左右,14.11%月薪在9000元左右。给出薪酬最高的私营企业分别是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哈尔滨理工大学近8成博士毕业生留在黑龙江工作哈理工2018届毕业生共8719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3.07%。其中,70%的本科毕业生入职民营私营企业,33.77%的硕士毕业生入职国有企业,65.38%的博士毕业生入职高等教育单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校俄语、朝鲜语、日语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高于学校总体就业率。物联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成为就业的热门专业。数据显示,哈理工博士毕业生有52人,78%留在黑龙江省工作;硕士毕业生有989人,46.26%留在省内就业;本科毕业生有7565人,27.88%留在省内就业。从求职地域来看,黑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和广东省是哈理工毕业生最青睐的地方。在毕业生中,就业单位性质涵盖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类别。1000余名本科毕业生入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黑龙江科技大学579名本科毕业生入职名企黑龙江科技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有4906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4.5%,其中,39.55%留在黑龙江省就业。文学、法学、经济学专业是全校最好找工作的专业,就业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学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18%月薪在2000至3000元,32%月薪在3000至4000元,27%月薪在4000至5000元,16%月薪在5000元以上。从毕业生流向和签约单位性质来看,煤炭、大数据、智能制造行业月薪较高。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私营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黑科技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525人选择到企业就业,占到本科毕业生人数的71.85%。其中,有579人入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等知名企业。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誉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4.884)发表了题为“Heteratom Doping: An Effective Way to Boost Sodium Ion Storage”的综述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陈明华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据介绍,由于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存在间歇性和区域性劣势,通常需要大规模储能系统的辅助。尽管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锂矿物资源有限且在地壳分布不均导致其高昂的原材料成本。与移动电子设备的能量存储和电气化运输不同,大规模储能系统需达到足够大的兆瓦级容量存储能力,进而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需求。因此需要原材料丰富,成本较低的储能器件来满足这种大规模的电力存储。钠离子电池因其原材料丰富且成本较低,被广泛认为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有关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储能机理已被广泛研究,但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依然无法与锂离子电池媲美。针对新型正负极材料的改性策略及相关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研究发现,杂原子掺杂(包括非金属掺杂和金属离子掺杂)能够有效地调整本征材料的载流子/离子迁移、吸附能力、反应活性、结构稳定性等基本特性,并且不同类型的杂原子掺杂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结合不同杂原子掺杂的优势及协同效应,杂原子掺杂策略有望帮助钠离子电池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推动其在大规模电力存储领域的实际应用。杂原子掺杂的发展历程示意图文章系统地、全面地概述了杂原子掺杂的合成方法、改性机理及对储钠能力影响的最新进展。分别详细地阐述了非金属掺杂(氮、硫、磷、硼掺杂等,双掺杂,三掺杂)和金属离子掺杂(镁、钛、铝、铁、镍离子掺杂等)对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在基础性质(电子分布、分子构型、晶格结构等)和综合特性(导电性、储钠容量、扩散势垒、吸附能力等)的影响,介绍了不同种杂原子掺杂的优势和问题以及多元素掺杂中协同效应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指出,尽管已有不少关于杂原子掺杂的相关报道,但低成本、高度可控的杂原子掺杂方法仍未实现。同时,在机理方面,每种杂原子掺杂在掺杂位置、构型、浓度及其功能等方面仍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地探讨。多元素掺杂的协同机制还处在初始阶段,需要更多更细致地研究来分析不同杂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杂原子掺杂技术的研究方向,并结合电解液、新型隔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将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理工研究生部 编辑:王 君
很多高中生在分科的时候,愿意选择理科,即使实现“3+1+2”新高考模式,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物理、生物等科目。这些理科生毕业选择方向比较多,可以学金融会计,也可以选择理工科专业。如果你想要学理工科专业,比如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不妨考虑“理工大学”。今天就来介绍几所实力强悍的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出路好,值得重点关注。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很多理工大学的排行榜中,这所院校仅次于清华,居于第二位。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985工程院校,综合实力很强,主要是理工科专业,为我国科技进步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很多专业学科实力强劲,一共有45个国家重点学科,目标定位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位于安徽合肥,高考和考研的报考热度都比较高,分数自然也比较高,适合学霸冲一冲。二、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院校的地理位置虽然不占优势,但办学历史优秀,基础扎实,实力强悍,属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最早创建于1920年,经历多次建设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很多专业学科实力都非常强劲。如今的哈工大实力依旧很强,一共有17个国家重点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等相关专业都值得报考。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多理科生都喜欢这所院校,实力强悍,一共有36个国家重点学科,尤其是航空航天工程学科,在世界排名第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实力也比较近强,值得报考。院校的地理位置好,教学和科研资源丰富,有很多优秀的师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能进入知名企业单位,薪资待遇高。四、同济大学这所位于上海的985工程院校实力不凡,学科门类丰富,不过理工科专业的实力更强,理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也比较丰富。一共差不多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排名比较靠前,推荐土木工程、风景园林、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院校的教学资源丰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毕业生的“质量”比较高,受到企业的欢迎。五、西北工业大学这所院校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前四个,但实力也非常强悍。位于西安,地理位置也比较好,交通方便。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教学和科研资源丰富,主要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很多学科的实力比较强,一共有1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计算机领域都有优异的表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好,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报考分数并不算高,可以“捡漏”。这些“理工大学”实力都很强悍,很多理工专业实力不凡,毕业生的“质量”比较高,就业出路好,发展前景光明。不过这些院校都属于“985工程”院校,高考分数线确实比较高,适合学霸冲一冲。
不要说外省的同学容易将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混淆,单单在黑龙江省也有很多人不清楚这2所大学的区别在哪里。以至于每年都有学生因报错志愿而后悔莫及。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这2 所大学的定位、实力以及优势专业方面是有很大差距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2所大学的区别,方便学生做出选择!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先在定位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是211大学,而哈理工不是。但因为有哈工大的存在,因此这2所大学的存在感都不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被人忽视了很久的211大学,不仅没有名气,而且录取分数也在211大学中垫底。其实哈尔滨工程大学起源于“哈军工”,具有良好的基础,是我国“三海一核”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获得航母贡献奖的唯一大学,在黑龙江省是排名第2的大学,是一所实力远远大于名气的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实力方面,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获得了1个A+,1个A-,5个B+,6个B,2个B-,7个C的成绩,具体优势学科如下:1个A+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1个A-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B+学科: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字是一所省属大学,当年创建之时并非强强联合,因此基础比较薄弱。虽说一直在努力发展,但终究与哈工程不在一个档次。做为一所“四非”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而且学生在考研、保研以及就业等方面,都没有哈尔滨工程大学所具有的优势。但学生需要清楚一点,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在业内的口碑不错,每年的就业情况很好。在实力方面,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学科评估成绩为:0个A+,0个A,0个A-,0个B+,5个B,2个B-,5个C。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并不明显,没有A类及B+学科的哈理工,在竞争力上是有所欠缺的。优势学科为:5个B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总而言之,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是不能放在一起对比的两所大学,没有什么可比性。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实力在211大学中并不落后,而哈理工只是一所普通大学,学生在选择时要清楚二者的区别。高考不易,慎重选择!
理工类的大学一直是很多考生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因为一般理工类大学毕业的就业都是很不错的,不仅容易找工作,而且有的专业就业薪酬还特别高。例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等都是工资待遇不错的专业。所以,工资待遇排在前列的往往是那些理工类重点大学,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等。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两所大学同样是理工类高校,但这两所高校并不是什么“国家211工程”大学。然而在2018年某薪酬网发布的高校毕业生薪酬榜上,这两所理工类的大学表现也很抢眼,它们的毕业生工资竟超过了部分985高校,确实是让人感到很意外。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薪酬排在榜单的第26位,它甚至排在了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高校的前面。但是它的名气与毕业生的就业表现并不成正比。由于上海名校云集,在这个地方拥有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4所985高校,同时还有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一大批211高校,再加上上海理工大学本身只是一所一本高校,所以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它的名气都不算很高。不过,它可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且实力还蛮不错的高校。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专家,被业界誉为了“制造业的黄埔军校”!它的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与科学工程这三个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很有专业特色。同时,在校友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排名榜中位列国内高校第89位,挺进了国内高校百强。我们可以看到,与同类的高校相比较,它的整体实力还是不错的。了解了上海理工大学后,我们再看看另一所表现突出的高校,它就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名气比上海理工大学的名气还要低很多。在北京,同样名校云集,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关注到这所不起眼的高校。它在国内的排名是很靠后的,例如,在校友会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排名榜中排到了国内高校第283位,在很多省份它甚至还在第二批本科线招生。但是,在这次的薪酬榜上,它排在了国内高校第39位,毕业生工资超过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论名气和实力,以上的这两所大学确实不如众多211和985高校。那为啥它们的毕业生就业薪酬比部分985高校还要高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错,一所在上海,一所在北京,从上面的排行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北上广这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工资普遍比那些位置偏内陆的高校要高。另一方面,两所大学的专业比较符合社会的需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校,但是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车辆工程这几个专业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当然,除了以上的两所大学外,榜单上前40名中还有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深圳大学等这几所非211高校。它们的排名位置同样超过众多211高校。从上面的这些高校中,我们也发现,他们都是集中在北上广这三个地方,并且专业特色很突出。所以,我觉得也并非所有的211高校都比较好找工作,在我看来,报考高校的地理位置和专业有时也很重要。例如上述提到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如果你的分数刚过一本线,能考上它的热门专业,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你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一下您的看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这三所学校傻傻分不清楚,这三所大学就是哈工大,哈工程和哈理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都位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因为校名比较“相似”,今天小编对三校进行统一的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是著名的985重点大学,哈工大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目前除了哈尔滨校区还有深圳校区,可以说哈工大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实力强劲,17个学科入选A类,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入选A+,排名全国第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工信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985优势学科平台,和哈工大同样是“国防七校”成员。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入选A+,控制科学与工程入选A-,还有5个学科入选B+。哈尔滨工程大学是相当不错的双一流高校,近些年的录取分也是水涨船高。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国防科工局和黑龙省共建高校,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有8个一级学位博士点和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哈尔滨理工大学控制工程、机械和电气工程是其优势学科,也是一所相当不错的一本类院校。根据2020年校友会大学排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全国16名,哈尔滨工程大学位列全国67名,哈尔滨理工大学位列全国152名。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近些年面临着产业转型难,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但是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并不差,特别是黑龙江省,除了以上三所学校外,还有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211双一流高校。如何优化产业结构、留住人才,也是政府和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最后来个概括:哈工大:985重点大学,工信部直属;哈工程:211重点大学,工信部直属;哈理工:黑龙江省属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小伙伴对这三所高校有何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生活报4月20日讯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我省多所高校发布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4所高校共有2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哈工大超4成本科毕业生去高科技研发企业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72%,就业地点更青睐于黑龙江、北京、上海、浙江、江苏、上海。其中,签约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43.65%去了高科技研发企业,硕士毕业生中有16.43%去了科研单位。另外,有522人入职国防科技工业单位,613人入职部队。665人出国(境)留学,其中72人入读的是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排名前20的名校。2017届毕业生共计7559人本科3974人硕士3047人博士538人63.99%继续读研深造31.48%工作哈理工本科、硕士毕业生最爱制造业2017届毕业生共8700名专科毕业生89名本科毕业生7697名硕士毕业生874名博士毕业生40名2017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2.36%专科生为91.01%本科生为92.54%硕士生为91.30%博士生为85.00%本科毕业生就业前三位的行业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前三位的行业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据统计,岗位薪酬在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16.25%;3000-4000元的占26.45%;4000-5000元的占22.89%;5000-10000元的占27.45%;10000元以上的占6.97%。哈工程近5成毕业生签约500强企业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计581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546人,硕士毕业生2041人,博士毕业生225人。数据显示,2017届毕业生中签约世界和中国500强的毕业生共计1649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48.22%,共涉及500强企业131家。其中,博士生签约500强企业56人,占博士生就业数的28.57%,涉及企业13家;硕士生签约500强企业944人,占研究生就业数的52.59%,涉及企业74家;本科生签约500强企业649人,占本科生就业数的45.42%,涉及企业108家。 2017届毕业生升学共计2118人升学率为36.46%本科升学1937人升学率为56.52%(不含国防学院),并且有超4成选择在本校升学;硕士升学165人升学率为8.08%博士升学16人升学率为7.11%总体就业率为95.30%,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95%;研究生就业率为95.85%;博士就业率为94.22%。从事行业方面,前三名是通信电子行业(占就业数的25.14%)、航天航空(11.52%)和船舶海洋(8.94%)。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 哈商大毕业生更青睐到银行工作2017届本科毕业生共6034名截至2016年12月15日,全校本科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2.86%在签约就业的4671人中,国企659人,占14.11%;三资企业481人,占10.3%;其他企业3083人,占66%。19.17%的签约毕业生从事制造业,6.96%从事金融业。从就业地域分布看,在黑龙江的就业人数最多,占比达36.94%。数据显示,毕业生青睐到中国各大银行工作,而中国各大银行也颇爱招收哈商大毕业生。
说到东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冷的气候和鹅毛一般的大雪,所以很多学生因为气候问题,不愿意选择东北的大学。小编认为,气候只是外部因素,如果只关注东北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而不考虑学校的实力,那同学们将会错过很多优秀的大学。东北是我国最早发展的重工业基地,这里的大学拥有全国最顶尖的理工学科,毕业生在全国的认可度都很高,就业没有地域限制,非常适合理科学霸报考。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3所东北最好的985、211高校,2020年届高考的理科生可以重点关注。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哈工大的发展就一直备受瞩目,成功入选985、211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哈工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享受这种待遇的理工大学,可见大家对哈工大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哈工大的力学专业全国第一,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优势专业居全国前五。除此之外,哈工大曾合并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哈尔滨建筑大学,所以土木工程、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实力也很强。哈工大的高考录取分数段在山东大约为640分至670,建议分数超过一本线90分以上的同学报考,比较有把握。二、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理工科大学。与哈工大相比,大连理工大学的建校时间短,发展虽不完善,但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属理工大学,这两所大学不免在力学、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都有很高的重合度,同处于全国一流水平。从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来说,哈工大略胜一筹,不过这也不影响大连理工大学的发展劲头。这所大学目前一直处于低调而平稳的发展状态,前景非常好,分数线和哈工大齐平,也是理科学霸们的不二之选。三、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由6所国家部属大学合并而来,这六所大学在各自的领域本就赫赫有名,例如分属卫生部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国土资源部的长春科技大学以及机械工业部的吉林工业大学,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这使得吉林大学文理学科均衡发展,不仅在理学和工学颇有建树,在经济学、医学、法学等偏文性质的学科也是实力满满,是一个综合实力很强的种子选手。吉林大学最好的专业是车辆工程,它继承吉林工业大学的扎实基础,又吸引很多卓越的师资力量,培养很多优秀的车辆人才。并且吉林大学的校企合作资源也非常丰富,车辆工程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薪酬待遇也都比较高。以上就是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3所大学,这些大学的学术资源和科研力量都是全国一流水平,适合理科生报考。小编建议,选学校气候和地理位置只是一个因素,最重要的还是看大学的声誉和实力,东北的大学值得大家关注。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开展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本次复试首次采用网络远程面试方式。在确保复试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下,于2020年5月15日至29日进行了5批次网络远程复试,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585人。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情况,学校加强组织领导。4月23日,校党委书记张洪涛主持召开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确定学校复试工作方案,为复试工作把脉定向。围绕新形势、新要求,校长赵琳、副校长陈庆国多次召开会议细化复试工作方案,强化组织落实。5月3日,副校长陈庆国组织召开硕士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要求各学院要担负起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第一责任,做好组织、培训、命题、提前演练、复试、成绩统计等相关工作。硕士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挥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网络保障和技术支持、宣传部负责舆情管控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防疫物资保障、后勤管理处负责校园电力保障和公共区域消杀工作、计划财务处负责资金保障、校医院负责突发疫情处理、保卫处负责入校入楼扫码测温、教务处负责教室安排,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配合,有力保障了复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复试现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关口。为体现我校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特色,各招生学院作为招生主体,积极开展招生工作。各位院长、书记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周密部署。派专人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生咨询平台、招生专用电话、咨询邮箱、复试咨询QQ群、微信群等形式,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耐心细致解答考生疑问;正式面试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带领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审查复试考生的报名材料,调试面试设备,研讨面试细节,多次组织网络远程复试考务人员培训,对复试考生提前进行网络与设备测试和预演,排查问题;面试当天,面试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复试过程平稳、安全、无事故;面试结束,面试小组成员第一时间统计考生成绩,交学院专人汇总,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定录取名单。由于今年复试形式的特殊性,为保证及时留住合格生源,学院负责研招网调剂系统的工作人员经常加班至深夜,向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并等待考生确认。核验考生身份在各学院面试小组中,我们见到了许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从早晨一直忙碌到深夜,毫无怨言;也见到了一大批充满朝气、年轻有为的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连续多次参加面试工作。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了理工大学的明天,一定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复试现场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困难阻止不了理工大学前进的步伐。在面临合格生源不足、疫情形势严峻的困难面前,经过全校600余名教职工共同努力,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历时半个月,圆满完成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文章来源:哈理工新闻网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发布了《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下面就随小编一起阅读一下报告的内容吧(部分)!1、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1.1、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及学历层次分布我校2019届毕业生共8125名,与去年相比减少48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生864名,本科毕业生7205名。2017届-2019届毕业生规模及总体趋势1.2、专业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59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15% ;软件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4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3%;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2%;会计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46%。2019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分布我校2019届硕士毕业生分布在61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42%;控制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13%;会计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2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1%;机械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5%。2019届硕士毕业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分布我校2019届博士毕业生分布在14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材料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86%;材料物理与化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29%;管理科学与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93% 。2019届博士毕业生人数前八位的专业分布按学科分类看,获得工学学位毕业生占比69.11%;获得理学学位毕业生占比3.75%;获得管理学学位毕业生占比10.82%;获得经济学学位毕业生占比2.61%;获得文学学位毕业生占比5.78%;获得艺术学学位毕业生占比6.10%;获得法学学位毕业生占比1%;获得哲学学位毕业生占比0.78%;获得教育学学位毕业生占比0.04%。由此可见,学校专业设置突出了做强工科、做精理科、做优经管、做特文艺哲法的办学定位。1.3、性别结构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男性毕业生539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66.41% ,女性毕业生272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3.59%,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97:1。分学历来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男生人数均多于女生。2019届毕业生不同学历的性别结构分布1.4、民族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民族分布广泛,包含25个民族。其中汉族毕业生6780,占比94.10%,少数民族毕业生425人,占比5.90%。仅就少数民族部分进行分析,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和土家族,其他少数民族数占比较少。2019 届本科毕业生民族分布1.5、困难毕业生类别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困难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70%。在各类困难毕业生生中,“家庭困难”有1992人,占比最高,达99.25%;其次是“就业困难”,占比0.4%;第三是“家庭困难和残疾”,占比0.2%。2019届毕业生困难类别分布1.6、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生源数量前三位的是黑龙江省386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57%;山东省90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57%;广东省29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9%。2019 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分布2、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2.1、就业率总体情况截止到2019年8月31 日,我校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9.66%。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9.38%;硕士生的就业率为92.13%;博士生的就业率为87.50%。对比去年数据发现,我校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有所降低,硕士毕业生就业率略有提高。2019届毕业生分学历层次的就业率2.2、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总体情况从不同性别分专业来看,2019届本科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为89.38%,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与男性毕业生就业率持平,同为89.38%。我校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升学率情况,男性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名前三的专业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38.18%,工程力学,为37.50%,商务英语,为33.33%。女性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名前三的专业有:工程力学,为100%,电子科学与技术,为50%,金属材料工程,为47.83%。2019 届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率及升学情况2.3、困难毕业生类别情况我校共有2007人属于困难群体,困难群体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2.97%,其中“家庭困难和残疾”与“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类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家庭困难”类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到了93.07%。2019 届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率及升学情况2.4、未就业情况分析针对2019届本科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后一直未就业的原因,学校开展调查,调查数据显示,50.85%的毕业生在“准备复习考研”;5.08%的毕业生在“准备出国”;1.69%的毕业生在“准备创业”;8.47%的毕业生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占6.78%;其他特殊原因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占27.12%。2019 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原因分析3、毕业生就业形势流向情况3.1、总体就业形式流向毕业生就业形式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国内升学、出国出境和未就业(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和其他暂不就业)。截止到 2019年 8月31日,全校 8125名毕业生中,协议就业形式 4992人 (61.44%);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40人(0.49%);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53人 (0.65%);国内升学1102人(13.56%);出国出境 156人(1.92%);自由职业 934人(11.5%);自主创业8人(0.1%);未就业 840人(10.34%)。分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均维持较高的水平,其中博士生协议就业形式就业的比例最高,为 85.7% :研究生次之,为80.32%。按自由职业形式就业的毕业生中,本科生的比例最高,为12.44%。2018届-2019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分布3.2、升学及出国(境)情况1.国内升学情况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1102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学习。其中: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1041人,升学率14.45%;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61人,升学率为7.06%。2.出国(境)情况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毕业去向为出国、出境的有156人。本科生154人,研究生2人,博士生0人。4、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4.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已就业(不含升学)的毕业生中,就业单位性质涵盖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类别。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为民营企业,为70%,硕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为国有企业,为41.14%。2019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4.2、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1.学校校所在地区省份就业情况分析将我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划分为本校所在地(黑龙江省)和外地(包括北京、上海、贵州、四川等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统计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其中:博士毕业生在黑龙江省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1.43%,硕士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为39.70%,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为27.31%。2019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2.毕业生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对比分析对我校本科毕业生(不含待就业)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进行对比分析,黑龙江省生源占比53.57%,在黑龙江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为27.31%,逆差为26.26%,呈现人才流出趋势;除黑龙江省外,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省份是山东省,占比为15.95%,而山东省的生源占比为12.57%。山东省之后,就业人数比例较高的是广东省和北京市。2019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对比分析3.面向基层就业情况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27名同学被授予“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称号,27名同学中有4人选择到黑龙江省基层就业,其中,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4名,大学生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7名,服务基层用人单位的同学14名。学校共发放奖励资金72000元。4.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按毕业生就业行业去向的人数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分学历层次如图所示。教育行业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79.59%。制造业是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的行业流向,占比分别为40.95%、34.47%,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研究生毕业生占比为22.18%,本科毕业生占比为21.25%。2019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2019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4.4、毕业生就业工作职位类别情况按毕业生就业工作类别来看,排名前十位的工作职位类别,分学历层次如图所示,教学人员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工作职位类别,工程技术人员是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工作职位类别。2019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2019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4.5、就业用人单位情况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10人的就业单位达50多家(详见下表)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10人以上的企业单位。本科毕业生主要赴电力电网、通信、互联网、软件、路桥基建、汽车、装备制造、材料、化工医药和金融服务等行业领域就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去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人数最多,为27名学生,(详见下表) 接收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前十名用人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 10 人以上的企业单位接收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前十名用人单位4.6、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1041人,考取本校研究生共有370人,一流大学有30所,其中具有一流学科的高校44所。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详表5、就业满意度情况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对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等项目。参与调研的毕业生覆盖了学校全部专业,包含工学类、理学类、经管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和艺术类等学科。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参与人员学科分布5.1、就业职业发展情况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进行调查,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为91.57%,其中,非常满意占21.35%,满意占40.17%。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分析5.2、专业与工作相关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毕业生中23.31%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非常吻合,41.85%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基本吻合,认为不太吻合与完全不吻合的毕业生分别为21.07%与13.76%。从整体结果上看,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为65.16%,略高于全国平均63%的水平线,说明我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培养学生能够发挥专业特长。201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分析5.3、薪资待遇情况根据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问卷,目前岗位薪酬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7.64%;3001-4000元的毕业生占13.95%;4001-5000元的毕业生占31.56%;5001-8000元的毕业生占30.23%;8001-10000元的毕业生占9.63%;1万元以上的毕业生占6.78%。2019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薪酬分析5.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情况根据调研数据,用人单位总体上认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具有老工科院校的优良传统,毕业生踏实肯干,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较好,尤其是我校特色专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人际交往与心理素质、外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需要在学校培养过程中适当加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本科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编 辑:杨令臻 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