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招生简章复试分数报录真题答案考研经验不笑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招生简章复试分数报录真题答案考研经验

研究所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60多年来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功能实验室,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7个研究支撑单元。西海岸新区园区建有科考船岸基支撑平台,江苏南通建有中科院长江口生态站,位于青岛市古镇口军民融合区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及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两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02人,硕士生导师172人,设有一级博士学位点3个,二级博士学位点9个,硕士学位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和1个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60多年来,研究所在我国海洋科技主要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100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800余篇),出版专著23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近500件。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科技专项,积极致力于深海技术装备研发、深海研究体系建设及深海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为代表的科考船队,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学考察航次任务,获取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深海探测技术及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使我国有能力真正走向深海大洋。同时,依托从近海到深海,从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印度洋的科学考察研究,海洋所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未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以“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为使命,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及海洋研究所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两所融合发展为契机,努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大数据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招生简章复试分数线报录比真题答案考研经验分享【2021考研】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报考人数统计(请准备2021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认真填写,10月份考研报名的时候,统计结果可以作为报考的参考信息),私聊中科院师姐获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导师队伍: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导师队伍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录取平均分逐年上涨,2017年录取平均分345分,到2019年录取平均分高达369分。每年最高分400分左右,最低录取分跟复试线比较高,刚刚过复试线逆袭录取难度比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研究所详细招生信息和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私聊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复试和录取分数线猛涨,看一看热门研究所、热门专业的发展历程,考研大数据分析,考研成功上岸必看!

如而夫者

你一定要知道的全球顶尖海洋科研机构

它们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最顶尖的人才它们引领了国际海洋发展的新趋势它们是世界海洋领域的“巨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是美国太平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1903年由W.E.里特教授创建,从事海洋生物研究。该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海洋研究所之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下设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大洋3个研究部,海洋物理、能见度和生理研究3个实验室,还有海岸研究中心,海洋生命研究组以及供博士学位教学用的研究生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课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深海锰结核的形成及其开采,海岸侵蚀,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包括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在内的大洋地质演化史等 200多项。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提供沿海到深海综合海洋科学技术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与英国海洋界其它机构合作密切。中心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全权所有,成立于2010年4月,整合了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管理的利物浦普劳德曼海洋实验室和南安普敦国家海洋中心,成为英国领先的海平面科学、沿海和深海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公认的世界顶级海洋学研究机构之一。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中心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挑战国内国际关键科学问题,其中包括海平面变化、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建模开发预测和模拟海洋行为、北冰洋的未来以及长期监测技术。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30年,是美国最大的独立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该学院的组织结构包括:五个部门,四个跨学科学院(海洋生物、海洋边缘、海洋与气候变化、深海探测),以及一个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地球深层的地质活动、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在海洋中的相互作用、海岸侵蚀、海洋洋流、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由原在布雷斯特的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 和南特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合并而成。研究院受法国工业科研部和海洋国务秘书处双重领导,研究海洋开发技术和应用性海洋科学。具体工作任务有:制订和协调海洋开发计划,审议和决定其下属机构的海洋研究与开发计划,研制用于海洋开发与研究的仪器和设备,参加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计划,促进法国海洋科学应用技术或工业产品的出口。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于1971年10月1日,隶属于日本科学技术厅,是从事海洋及其相关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也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核心。其主要使命是通过与海洋开发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试验研究,来提高日本海洋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该中心包括科技新领域研究部、深海开发研究部、海洋观测、开发与利用研究部、数理分析技术部和信息部等部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还是世界潜水器领域的研究中心,每两年举行一次的IEEE潜水器国际会议,吸引了全世界许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潜水器领域的一大盛会。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参加该会议。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该所致力于海洋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海洋动力学、生物结构、世界大洋水文学、世界大洋物理场、海—气关系、海洋中物质变化的化学过程、海底构造、海洋生物生产力的控制等研究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所的总所设在莫斯科,内设5个研究部,下辖28个研究室和若干研究组,分别从事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以及观测技术的综合研究。3个分所侧重于某些专题和区域海洋学的研究。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在我国也有一所世界顶尖的海洋科研机构它就是我国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赶快来一起认识一下它吧!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正式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建成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地、代表国家海洋科技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主要科技中心。

高巍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回东之齐

三亚报道!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首批研究生入学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9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级17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亚开学报到,整建制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全程在三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生有序办理报到手续9月7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到报到现场指导迎新工作,看望慰问工作人员,了解学生报到情况。吴强明表示,三亚海洋研究院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加强三亚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与学校本部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海南省、三亚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三亚海洋研究院会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制定了细致的开学工作方案。同时,严格审查新生来校申请,建立学生健康台账,并于9月4日进行了报到流程及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新生安全有序入学。吴强明校助走访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新生入学后,三亚海洋研究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包括“开学第一课”、专业导航、校史校情、心理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各方面。三亚海洋研究院也将进一步加强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确保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将不断继续深化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合作,以三亚海洋研究院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高端人才支撑。

吃人井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迎来174名研究生!

9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级17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亚开学报到,整建制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全程在三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生有序办理报到手续9月7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到报到现场指导迎新工作,看望慰问工作人员,了解学生报到情况,并深入学生住所、餐厅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与学生亲切交流。在走访了三亚海洋研究院已启用的科研平台、了解学生开学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后,吴强明指出,三亚海洋研究院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加强三亚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与学校本部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在机场迎接同学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海南省、三亚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三亚海洋研究院会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制定了细致的开学工作方案。同时,严格审查新生来校申请,建立学生健康台账,并于9月4日进行了报到流程及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新生安全有序入学。吴强明校助走访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为了给新生提供更好的入学体验,研究院于八月初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新工作,发布入学须知及入校报道指南、招募7名学生党员志愿者提前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协助开展工作。报到当日,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机场设置接站点,安排工作人员与车辆迎接新生;在报到点,学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有序报到,分别进行体温检测、三码核验(海南省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入校码)、身份及入学材料核验、发放校园智能卡。为营造更好的迎新氛围,提升新生入学的归属感,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报到点设立了具有中国海大特色和三亚元素的背景板、拍照牌等,供同学们合影留念。工作人员消杀行李成为“海之子”的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党员志愿者2020级电子信息新生蒲应元表示:“希望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中,各个方面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认识更多更有趣的朋友”。2020级会计专业蒋全说到:“从下飞机的一刻开始,老师和志愿者举牌接机,安排大巴车送到报到地点,办理报到手续,细致入微,使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更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新生入学后,三亚海洋研究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包括“开学第一课”、专业导航、校史校情、心理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各方面。三亚海洋研究院也将进一步加强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确保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将不断继续深化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合作,以三亚海洋研究院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高端人才支撑。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文字 / 王佳兴 谢杉杉图片 / 吴涛 邓河 崖州湾科技城 编辑 / 孙祖儿

孤女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

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云所庆”,纪念活动通过网络同步在线直播。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代表中国科学院向海洋所成立70周年表示祝贺。他勉励海洋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卞建平代表青岛市政府向海洋所70华诞表示祝贺。他表示,70年来海洋所硕果累累、弦歌不辍,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和青岛市地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青岛市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海洋所发展,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为海洋所及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做好坚实后盾。活动共收到相关国家部委、中国科学院、地方政府、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等120多家单位,及130多名院士、专家、学者、校友发来的贺信贺电和祝福视频,为海洋所七十华诞送上美好祝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回顾海洋所70年发展历程 (摄影 王少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回顾了海洋所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海洋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于新世纪扬帆起航。70年来,海洋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学科到系统研究、从“望洋兴叹”到“百舸争流”的巨大变化。王凡表示,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海洋所塑造了光辉的历史。海洋所的七秩芳华,是从近海走向深海的70年,是育人铸魂的70年,是开放共赢的70年,是砥砺奋进、科技报国的70年。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所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进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与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连线 (摄影 王敏)活动现场与正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科考船进行了直播连线,“科学”号全体船队员汇报了航次执行情况,并向海洋所70华诞送上真挚祝福。纪念活动上,海洋所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所取得的十项重要科技进展,分别是: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海洋生物特殊生命机制新认知、海洋农业技术创新与蓝色粮仓建设、近海典型生态灾害形成理论与防控技术、西太平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古气候变化的海洋记录、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俯冲带发震机制与板块演化的新理论、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机制。活动现场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 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异胸虾(新种)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新闻链接:海洋生物新物种命名海洋生物分类是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汇聚了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头分类学家,创建起全国海洋生物门类最为齐整、研究力量最为雄厚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近年来,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已形成重要国际影响。自2009年至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分类学者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 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本次纪念活动发布的5个深海新物种介绍:(1)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该紫柳珊瑚新种高约33cm,呈扇状,亮紫色,寓意“紫气东来”。隶属珊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2)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 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该多毛类新种长6–7cm,体覆闪亮的金色鱼叉状刚毛,犹如“黄金战甲”。隶属多毛纲、鳞沙蚕科、镖毛虫属。于2019年发现于卡罗琳海山888-980米的岩石底。(3)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Tritonia iocasica sp. nov.首次在西太平洋发现的深海海蛞蝓(又称海兔),隶属腹足纲、裸鳃目、三歧海牛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970-1262m深的岩石底。体长达12cm,前部呈粉红色,以红珊瑚为食。(4)海洋所异胸虾(新种)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铠甲虾新种,隶属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异胸虾科。成体长约18厘米,头胸甲胃区长有六边形排列的刺,螯足和步足细长,长有6或7列尖刺。该种与柳珊瑚共生,于2017年、2018年分别发现于卡罗琳海山和麦哲伦海山1246-1366米深。(5)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海绵新种,高达450厘米,长茎秆上生有多个分支,顶端具蘑菇状的小海绵体。寓意“继往开来,生生不息”,隶属六放海绵纲、松骨海绵目、花骨海绵科。2017、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859-1054米深的岩石上。来源:中国日报网

人之初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数据全球共享 新上线门户网站发布5套特色海洋数据集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数据中心新版门户网站正式上线运行,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共享数据资源,提供数据共享、汇交、应用及计算服务。中心通过门户网站首次发布特色数据产品5套,包括:全球海洋温度格点数据集、全球海洋盐度数据集、全球海洋层结数据集、全球海洋热含量数据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全球海洋表层二氧化碳分压数据集。除此之外,还发布了高质量的全球海洋现场观测数据集,涵盖1985年至今的上千万条海洋温度、盐度观测数据。发布海洋数据三维可视化平台,展示全球海洋环境变化、海洋风暴潮可视化预警、绿潮可视化监测、海洋环境预报等应用案例。大数据中心以“数据认知海洋”为宗旨,旨在面向海洋权益维护、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重大需求,基于“空天海地”一体化海洋综合观测网络建立印太区域优势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体系,发展海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研发国际领先的海洋科学数据产品和应用系统,推动海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助力海洋科学前沿研究,服务国家海洋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大数据中心获批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青岛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和山东省海洋信息智能应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有高性能海洋大数据基础设施,包括超算平台、GPU集群、专有云计算平台和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其中,超算平台峰值计算能力达160万亿次/秒。中心汇聚整合海洋科考船队、水下探测设备、海洋观测网络、卫星遥感、数值模式等多源数据,涵盖海洋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地质等多学科,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池,总量达241TB。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通讯员 王 敏

爱未移

国内第六所海洋大学即将诞生?这所要改名的高校很不简单!

现阶段,全国有五所以海洋大学命名的本科院校,它们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其中上海海洋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海洋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另外三所海洋大学虽然没有被纳入“双一流”建设,但都比较受考生欢迎,实力也比较受认可。这五所海洋大学都是“年轻”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校名是2002年才正式启用;广东海洋大学最早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中间改了好几个校名,2005年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的前身为大连水产学院,2010年才使用大连海洋大学的校名;浙江海洋大学原名舟山水产学院,2016年才开始使用现名。五所海洋大学中,浙江海洋大学算是最“年轻”的,不过从近些年的发展看,浙江海洋大学有超越“前人”的势头。最近传出消息,国内第六所海洋大学或即将诞生,坐落在江苏连云港市的淮海工学院正在全力冲刺“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这几天,当地媒体对淮海工学院申报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的准备工作做了报道,并表示淮海工学院申报更名江苏海洋大学“已进入关键时期、冲刺阶段”。笔者查阅了淮海工学院的官方网站,发现该校已经把申报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予以部属。该校校长在2019年工作要点中提到“一道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推动重点你工作落地见效……要积极做好江苏海洋大学更名申报工作……”。地方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学校的全力部署,不出意外的话,第六所海洋大学就是“江苏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申报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并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而是一个推进多年的规划。在十几年之前的2007年,《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就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江苏海洋高等教育,加快在淮海工学院的基础上建设江苏海洋大学的步伐。”所以说,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是早晚的问题。学院升级为大学,这等好事为何落在淮海工学院的身上?因为即将改名的淮海工学院其实是一所很不简单的高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现在拥有两万余名在读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主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洋科学”一直是优势学科,并拥有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几年维持在95%以上。淮海工学院虽一所“80后”二本院校,但分数线却很高。2018年安徽高考,理工类,淮海工学院投档线为500分,超出本科线68分,距离一本线仅5分;2018年江西高考,理工类,淮海工学院投档线509分,超出当地本科线62分。优势学科强、毕业生就业率高、录取分数线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高位,所以说淮海工学院不简单。相比学校的不简单,高校改名更是一件不简单的脑力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间兴起了改名潮,好像不改个好听点的名字就不合群,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今。仅2018年5月,一次性就有四十所高校公示更名(含升格)。很多高校为了改一个漂亮且能吸引人的名气,可谓想破了头脑,不过,结果却不一定能如愿。比如东华大学,原为中国纺织大学,是纺织领域知名学府,改名之时,正逢全国纺织行业萎靡,为了尽快与纺织“切割”,为转型铺路,迫不及待地把校名改名了东华大学。于是,它不再是纺织类高校,而成为了一所综合类高校。结果不出几年,“北华大学”、“南华大学”、“西华大学”相继诞生,估计东华大学这所教育部直属211高校,肠子都悔青了。事实上,谁都不能保证一定会改个好校名,所以,即便大家花了很多心思,死亡了很多脑细胞,也不见得就能给学校整出个好名字。不过,就淮海工学院而言,改名有一定的必要,首先,江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海洋大省,需要有一所与之对应的海洋大学,以提升国家和地方海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其次,淮海工学院本身的优势就是“海洋学科”,校名却完全没有体现出来,需要做出调整。当然,名字再好听,也不如有一身好本领。不少世界名校的校名就是“某某学院”,而且它们这个校名用了百年也不改。总之,校名再漂亮,学校不行,人们还是看不上;校名一般,学校很厉害,照样能被万人铭记!

圣人羞之

第一次见导师,他被要求“学潜水”,为啥?

核心阅读 美丽的珊瑚是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每年珊瑚虫排卵繁育的季节,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都会带着科研团队,到海南的多片海域监测珊瑚生长、修复破碎的珊瑚礁盘、耕耘珊瑚苗圃…… 他研发的火山岩固定珊瑚礁盘等多项珊瑚礁保护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 李秀保在讲解珊瑚礁保护。资料图片 夜晚,海南三亚某片海域,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纵身一跃,下潜10米。鹰嘴鱼、刺尾鱼正在礁石间酣睡,在手电荧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李秀保来到一丛丛珊瑚前,静静地等候珊瑚虫一年一度的排卵。他必须在珊瑚的精子、卵子排放后一个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收集,带回实验室,破解珊瑚虫有性繁殖的奥秘,选育出更适应在这片海域生存的珊瑚虫。 不惧风浪,守护珊瑚之美 2003年,李秀保从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师从黄晖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良民两位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水产养殖和珊瑚礁保护完全不搭界。李秀保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了珊瑚礁生态学的门。当时在国内,这个专业还属于冷门学科。 “黄晖老师见了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赶紧学潜水。”李秀保说,起初他对珊瑚礁保护毫无概念,并不知道这个学科的试验田在海底,时常要负重几十公斤下潜到十几米深海,干抡铁锤、砸钢圈的活儿。 李秀保拿到潜水证后的第一次潜水是在三亚鹿回头海域——方圆十几米的鹿角珊瑚丛林连成一片海底的“热带雨林”,蔚为壮观。“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世界,珊瑚较为脆弱,而鹿角珊瑚更是对生态环境尤为敏感、挑剔。”李秀保说。 然而,过去,近岸污水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捞等对珊瑚礁造成了严重破坏,绵延数百米的珊瑚丛林逐渐退化成只剩下几米的珊瑚带,甚至有的已经很难再连成带。 “不能坐看海底的美丽消失殆尽。”一年100多次的下潜让李秀保渐渐爱上这片珊瑚海。2006年,他第一次在西沙群岛海域看到肉乎乎的肾形真叶珊瑚、仿佛冒着泡的气泡珊瑚、千枝散开的海底柏柳珊瑚等珍稀珊瑚物种,守护脆弱生命的责任感被激发了。 为了看珊瑚、拍珊瑚、研究珊瑚,他时常租条渔船就出海,一去就是一个多月。领略海洋之美,当然也会有风险。有一次李秀保下潜到三亚某片海域科考,海面上的快艇从他头顶呼啸而过,差点擦到头皮。十几年的野外科考中,李秀保经历了数不清的风浪、搁浅,但这些丝毫没有消减他对珊瑚礁、对海洋的热爱。 建造人工鱼礁为珊瑚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李秀保说,珊瑚就像一块块砖,为海洋生物垒砌一座座栖息繁衍的家园。珊瑚礁占整个海洋约1/1000的面积,为1/4的海洋生物、1/3的海洋鱼类提供庇护之所。只有保护好珊瑚,才能守护千千万万的海洋生物。 “人类必须有所作为。”2011年,李秀保所在的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团队与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合作,正式启动了我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项目。 李秀保在三亚蜈支洲岛监测珊瑚礁修复效果。王丰国摄(人民视觉) 李秀保带领着团队尝试在海底培育珊瑚,将“海洋牧场”中的人工鱼礁设计与珊瑚礁修复结合起来,研发出了珊瑚种植人工礁和黎族船型屋形珊瑚种植礁。 台风、海底流沙让随流而动的珊瑚幼虫很难附着生存,而这种钢筋铁骨和废弃渔船混搭出来的人工鱼礁,可以牢牢地扎进海底。“我们在海底抡铁锤、敲敲打打,干的就是造礁盘、固基底的活。”李秀保笑着说。 三亚蜈支洲岛海域,一片80米长的工字形人工鱼礁,养育着1150株珊瑚。苗圃里每株珊瑚摆放的位置李秀保都了然于心:“这株是小叶鹿角珊瑚,前年8月种的,长势很好,过一阵就可以移栽到附近破碎的珊瑚礁盘上;那株是风信子鹿角珊瑚,去年底种的……”10年间,李秀保和他的团队共移植珊瑚10种5000多株,一岁的珊瑚成活率超过90%,修复珊瑚礁面积约1公顷,这片海域的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升至高于23%。 李秀保还创新使用玄武岩新材料来制作人工鱼礁,并就地取材,用海南特有的火山岩来固定破碎化的珊瑚礁。亲和、自然的火山岩引来珊瑚幼虫、珊瑚礁中鱼类的聚集。火山岩投放的前两年,不仅附着其上的珊瑚长势喜人,周围还出现了大量的海参、海胆、海百合。 可到了第三年,李秀保再到这片海域时,火山岩上已经变成了海藻,更加适应在火山岩上生存的它们挤占了珊瑚的生存空间。“眼下,如何恢复啃食海藻的鹰嘴鱼、马粪海胆等,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珊瑚礁修复,就是这样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李秀保说。 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优先,人工修复为辅,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珊瑚礁保护理念。”李秀保说,珊瑚是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物种。如果水质退化了,再好的修复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2016年,李秀保作为领队、首席科学家带领20多名科研人员,奔赴南沙群岛海域,开展40多天的珊瑚礁生态调查。这次科考,既让他看到了丰富的南海生物种群,也见识到了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珊瑚白化,以及过度捕捞鱼类、大法螺导致的长棘海星的大量繁殖。李秀保说,一只长棘海星,一个月内就能啃噬几平方米的珊瑚。 李秀保团队成员在南沙群岛海域进行生态科考。资料图片 在海上漂流了40多天,回到陆地后,看到久违的绿植,李秀保感慨:“要摸索开发出更好的修复技术,不仅让珊瑚活起来,还要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让鱼类贝类等渔业资源也丰富起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此后,李秀保和他的团队不仅研究珊瑚,还把草食性鱼类、贝类纳入监测范畴,采集回实验室,在增殖放流时选择更适宜的鱼类。在他们的建议下,当地政府部门每年发动渔民和潜水爱好者下海捕捉长棘海星,保护珊瑚。仅2018年,在南海西沙海域就捕捉了6万多只长棘海星,有效遏制了其对珊瑚造成的损害。 “移栽珊瑚的目的是修复破碎的珊瑚礁,恢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但有些缺乏科学论证的修复,适得其反。比如,从野外已经退化的珊瑚礁群落中,截取珊瑚断肢来培育苗圃,只会加剧珊瑚礁的退化。不考虑水质状况的盲目修复,同样达不到保护恢复的目的。”李秀保说,好在国内珊瑚保护的理念在改变,从最初的慢慢摸索到如今的科学研判、举措得当,国内珊瑚科研团队从最初的零星几个发展到如今的30多个,仅海南大学就有6个团队在做珊瑚的保护研究。李秀保盼望越来越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装备能加入珊瑚礁保护研究中来。 (来源:人民日报) 举报/反馈 【来源:人民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爱无言

山东高校师生热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并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近日来,山东高校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以及会议精神,聚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谈感想,说体会,立足实际,谋划发展。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农业高等院校,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落实总书记给涉农高校师生回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密对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聚力科教攻坚,增强创新能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写好新时代的山农篇章。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姚庆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科技竞争前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煤炭行业两大战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顺应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自主调节机制、质量导向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招录机制,实施分类培养,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强化行业特色,厚植区域特色,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实现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张利永说,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加速推进落实《山东省教育厅-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创新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宏凌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培养全过程,为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懈奋斗。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毕秀玲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深刻分析了研究生培养在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继续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拓展国内学生派出和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双向流动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研学活动,倡导海内外双导师指导形式,推进国际化优质课程建设,促进国内外合作科研项目,建立海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导师海外进修基地,增强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处处长李兆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四为’方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立德树人首要职责,不但要在“导学业”上“诲人不倦”,还要在“导人生”上“修身为范”,用自己爱岗敬业的言行,指导研究生认清当今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明白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责任和担当,真正把“四为”方针落到实处。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20级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王斌说,学校正处在迎接“百廿山大”、推动“强校兴国”的关键点,研究生教育更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立德树人是根本,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弘扬优良学风。以创新实践为着力点,打破学科壁垒,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科汇聚和交叉融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厚植家国情怀,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岛大学青岛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晨雨说,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研究生,我深刻体会到身上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的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和洪涝灾害的当下,我们理应承担科学、有效防控疫情的责任,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时刻掌握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为将来疾病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有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党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