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俯而不对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日前,国际著名动物学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最新成果。科研人员采用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四座海山中的十足目铠甲虾类(squat lobster)两个总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并描述了11个新物种。这11个新物种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虾Uroptychodes yapensis,发现折尾虾Uroptychus faxianae、刘氏折尾虾Uroptychus liui、马里亚纳折尾虾Uroptychus marianica、透明折尾虾Uroptychus transparens、海洋所异胸虾Sternostylus iocasus、软毛刺铠虾Munida pubescens、蔷薇刺铠虾Munida rosea、异形拟刺铠虾Munidopsis dispar、郭川拟刺铠虾Munidopsis guochuani和科学拟刺铠虾Munidopsis kexueae。海山中的似折尾虾和折尾虾,其中A为新种雅浦似折尾虾;D为新种刘氏折尾虾;E, F为新种马里亚纳折尾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铠甲虾类是深海多样性最高的十足目甲壳动物类群之一。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海山生态环境中,铠甲虾是底栖生态群落中的常见种或优势种。然而由于调查条件限制,热带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周边海山群中的铠甲虾的多样性仍鲜为人知。海山中的折尾虾,其中D, E为新种透明折尾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2014年至201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该海区进行了多次海山生态调查并采集到了大量的铠甲虾生物样品,通过对46个标本个体进行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共发现26个物种,分属2个总科、5个科、8个属,其中包含11个新种,新种占比达到四成以上,揭示了铠甲虾类在这些海山环境中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也说明了人们对这片海域的生物了解匮乏。这11个新种中,海洋所异胸虾是为了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而命名。两个以人物命名的铠甲虾刘氏折尾虾和郭川拟刺铠虾,则分别纪念中国甲壳动物学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和航海家郭川。海山中的拟真刺虾和异胸虾,其中B, C为新种海洋所异胸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本次研究发现了许多样貌奇特的铠甲虾,例如新种透明折尾虾,海山的铠甲虾的底色多以橙红色或橘黄色为主,而透明折尾虾通身透明,这在铠甲虾类里面非常罕见。郭川拟刺铠虾具有“非主流的”细长的螯足和背部成列的刺,原位观察发现它攀附在水螅上面,这种栖息特征在拟刺铠虾属中是第一次记录。海山中的拟刺铠虾,其中A为新种异形拟刺铠虾;B, C为新种郭川拟刺铠虾;D为新种科学拟刺铠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供图)研究还发现,虽然在四个海山共发现了26个物种,但仅有5个物种出现在两个及以上的海山调查区,其中4个种生活在1200米以深的环境中。这一结果显示,在深海中,更深层的底栖生物或许会有更广的扩散范围。本研究还提供了所有铠甲虾物种的三个基因标记序列,构建了这些物种与相似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一些属的单系性作出了讨论。(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方会

这五个事实与海洋息息相关,由此看出,我们对海洋的研究太少了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海洋的研究比对太空的研究要少?其实原因很简单,尽管海洋离我们很近,而且我们也不断在与它打交道,但在海洋中,充满了太多危险和未知,这一点与太空相似,具有神秘感。今天就我们来谈谈吧!1.可怕的生物如果有人认为针叶林是最危险和最可怕的丛林居民,那么我告诉你,这就错了。很明显,在海洋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比如,已发现的海洋生物有:鲨鱼蜥、尖牙鱼、安康鱼等等。就在10多年前,人们发现了最大的巨型鱿鱼。更重要的是,新的发现在不断发生,而且更加引人注目。试想一下,再过10年,我们在水底又会发现什么呢?2.飓风的发源地很显然,飓风在陆地上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然而,它们却起源于海洋。当冷空气和热空气流动,冷流和暖流相互碰撞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自然现象。相对于沿海城市的人口而言,由于水上的船只数量并不多,所以大多数灾难我们是难以察觉的。只有当飓风渐渐消退之后,我们才会感知飓风的破坏性之强。3.海底散落着尸体和船只我想说的是,在水下,除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之外,什么都没有。是这样吗?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海平面上发生了许多事,比如包括战争、风暴和沉船事件等等。然而,不幸的是,大量的物体包括船只以及无法逃生的人都沉到了海底。事实上,关于沉入海底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思考的,因为大多数人只想去看看海洋里那美丽的珊瑚和海洋生物。4.未知的海洋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对一些熟悉的东西失去兴趣,鉴于此,去寻找新的爱好是人们的兴趣所在。一些人对海洋研究和追踪有关海洋的新闻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相反,他们对天文学家的发现更加感兴趣。记住,不用认为我们对海洋已了如指掌了。事实上,我们对海洋的研究,甚至不及5%。虽然在海面上航行着许多船只,但在水下不知还有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当然,隐藏在水下的东西,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各种惊喜。你说呢?5.海平面上升不管是全球变暖,还是其他因素,但海平面确实在上升。这是因为地球的极地冰帽正在融化,融化后的水最终流到了海洋。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淹没的陆地越多,那么我们所居住的陆地面积就越来越少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需要开始掌握水生环境,以便适应新的生活。然而,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这一切,目前只有各种假设。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海洋不仅是生命的源泉,同时对人类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海洋是有趣的,因此吸引了大批研究者去研究它们。

阿贝尔

破纪录15.83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转化结硕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研究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在我国南海1778m水深成功完成海试验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取样率88%,超过该取样系统15米的设计最大取样长度,创造了该海域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样品的最长记录,大幅刷新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取样长度纪录(9.5米)。海试验收人员与 15.83米样品合影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颠覆了原有重力活塞取样的设计原理,降低了对作业海况等级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海上作业安全程度,可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具有在线和声学通讯控制等功能,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和有限作业甲板面积的前提下,可完成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沉积物定点采样、沉积物多层温度探测、打桩基、布设小型海底空间站等工作。取样器海上作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中科海开拓”系列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中科院海洋所由科学目标和需求为导向的深海装备样机自主研发应用,向深海定型技术装备定制量产常态化使用的跨越,构建了“船-装备-人员”的模块化、一体化、体系化发展模式,为下一步海洋所多套自主研发海洋装备的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必将有效提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水平,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和样品支撑。(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无情无义

你一定要知道的全球顶尖海洋科研机构

它们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最顶尖的人才它们引领了国际海洋发展的新趋势它们是世界海洋领域的“巨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是美国太平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1903年由W.E.里特教授创建,从事海洋生物研究。该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海洋研究所之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下设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大洋3个研究部,海洋物理、能见度和生理研究3个实验室,还有海岸研究中心,海洋生命研究组以及供博士学位教学用的研究生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课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深海锰结核的形成及其开采,海岸侵蚀,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包括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在内的大洋地质演化史等 200多项。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提供沿海到深海综合海洋科学技术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与英国海洋界其它机构合作密切。中心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全权所有,成立于2010年4月,整合了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管理的利物浦普劳德曼海洋实验室和南安普敦国家海洋中心,成为英国领先的海平面科学、沿海和深海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公认的世界顶级海洋学研究机构之一。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中心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挑战国内国际关键科学问题,其中包括海平面变化、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建模开发预测和模拟海洋行为、北冰洋的未来以及长期监测技术。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30年,是美国最大的独立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该学院的组织结构包括:五个部门,四个跨学科学院(海洋生物、海洋边缘、海洋与气候变化、深海探测),以及一个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地球深层的地质活动、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在海洋中的相互作用、海岸侵蚀、海洋洋流、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由原在布雷斯特的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 和南特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合并而成。研究院受法国工业科研部和海洋国务秘书处双重领导,研究海洋开发技术和应用性海洋科学。具体工作任务有:制订和协调海洋开发计划,审议和决定其下属机构的海洋研究与开发计划,研制用于海洋开发与研究的仪器和设备,参加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计划,促进法国海洋科学应用技术或工业产品的出口。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于1971年10月1日,隶属于日本科学技术厅,是从事海洋及其相关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也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核心。其主要使命是通过与海洋开发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试验研究,来提高日本海洋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该中心包括科技新领域研究部、深海开发研究部、海洋观测、开发与利用研究部、数理分析技术部和信息部等部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还是世界潜水器领域的研究中心,每两年举行一次的IEEE潜水器国际会议,吸引了全世界许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潜水器领域的一大盛会。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参加该会议。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该所致力于海洋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海洋动力学、生物结构、世界大洋水文学、世界大洋物理场、海—气关系、海洋中物质变化的化学过程、海底构造、海洋生物生产力的控制等研究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所的总所设在莫斯科,内设5个研究部,下辖28个研究室和若干研究组,分别从事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以及观测技术的综合研究。3个分所侧重于某些专题和区域海洋学的研究。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在我国也有一所世界顶尖的海洋科研机构它就是我国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赶快来一起认识一下它吧!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正式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建成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地、代表国家海洋科技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主要科技中心。

劇場版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带你领略研究海洋科学专业的魅力!

从小学学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初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再到后来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对海洋兴趣之大在诗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中世界,哥伦布更是开启航海时代。匆匆数百年,到现在我国航母下水,国防实力进一步加强,可见古往今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对海洋有着向往,额,扯远了,其实呢,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科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  海洋科学这个专业分很多方向,不同大学本科期间学习的重点方向不一样:我学的是偏向物理海洋,所以是从事物理方面,主要研究海洋的物理现象,例如潮汐、环流、内波等。  我有认识的朋友在厦门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上的,他们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倾向于海洋生物。在海洋生物方面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  中国地质大学方向是偏向海洋地质与资源,系里的老师大多数做的油气项目,有很多侧重于油气的课程。  学习课程  如果说偏向物理方面,本科阶段就是学习一些基础性的课程:高数、计算机、物理、物理海洋、环流、大气物理、流体力学、内波等课程。研究生阶段,会详细的划分方向,例如:海洋调查、海气相互作用、数据同化、数值模拟等。别的大学因为方向不同,我不一一问他们课程了,如果你看好哪个学校的,具体可以问一下本学校的学长,也可以加我qq问下,因为我们周围朋友毕业于各个学校的都有。  工作内容及待遇  具体毕业出来做什么的话,要看从事哪个方面。一般来说海洋局是业务+科研,就是需要出海,也需要处理数据,或者是做一些实验等。待遇的话,不错的,如果混的一般,好点学校研究生出来差不多能到1W+吧。纯粹搞学问的可能不是很高,一些做环境测评之类项目的老师收入才比较高。  认识误区  很多行外人对一个专业的认知往往来源于生活工作日常接触,若被问及海洋科学这个专业,往往回答与“远洋捕捞”、“近海养殖”、“石油天然气开采”、“海上货物运输”、“海上观光旅游”、“海洋自然灾害”等方面相关。由此看,社会上对海洋科学专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海洋科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体系,分支学科庞大,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地质海洋学、渔业海洋学、河口生态学、珊瑚礁生态学等,同时还有别的一些学科的渗透交叉。其研究内容既面向宏观方向的大尺度发展(如全球气候变化、大洋环流等),又面向微观的微小尺度发展(如湍流、细结构、基因、细胞、微生物等),在研究空间上则有向上发展(如臭氧层、海洋卫星遥感等)和向下发展(如海底板块运动、海底资源探测和开发等)、在研究范围上上则从区域性海洋到整个大洋系统都有。  就业情况  就业方面,我以前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曾经到招聘会上看过,基本这专业要求都是硕士以上。所以,如果你填报的专业打算选择海洋科学这一行,就一定要明白,考研是必须的一个过程。至于以后要从事的方向,其实挺多的,各海洋局,以及涉海企业,都会招收海科的人才。  首先,海洋局气象局、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这些是比较理想的单位,本科不是很容易进的。  其次,到地级市以上的气象局或科研单位,前景还不错。  再次,如果一般的县气象局或比较偏远的市局之类的话,公务员待遇,不算太好,但生活也比较稳定。  研究生就业挺不错的,目前不是最好的专业,但算是很有潜力的专业。  至于为什么说这个专业本科生很难就业,因为海洋科学是很庞大的一门学科,仅靠本科这几年的东西根本不能搞什么研究和应用,最多在观测站测测数据什么的,所以得考研。  下面我把我认识的同学的工作单位大概列举下,能心里先有个谱。因为比较多,不一定记的全:有上海市气象局、厦门大学海洋实验室、辽宁海洋局、青岛海洋局,舟山海洋监测站、东营海洋监测站、大连海洋监测站、河北某地级市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也有几个非海洋部门的,企业什么的,那就是转行了。 当时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的继续深造(中科院、海大、海洋所等)。  什么人不适合  在这里说一下对于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这个专业:  第一,我觉得海洋科学对数学物理的理解力要求很高,不擅长的还是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女生学海洋科学有些吃亏的,因为出海作业时,老师不喜欢带女生出去,因为很多时候要上船和干体力活,不过只要足够优秀也没有问题。 一、海洋科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海洋科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首先要热爱海洋,愿意了解海洋、探索海洋;其次,学生要对数学、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其中一门或几门具有浓厚的兴趣;再次,学生应热衷实践,从基础课到毕业实习,学生要积极去实践;此外,如果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那就更好了。  三、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由于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一方面需要坚实的数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海洋科学同邻近学科之间的结合、渗透,将出现更多的跨学科的高度综合性的研究课题。  四、社会上是否存在对海洋科学的理解误区?  社会上作为行外人对一个专业的认知往往来源于生活工作日常接触,若被问及海洋科学这个专业,往往回答与“远洋捕捞”、“近海养殖”、“石油天然气开采”、“海上货物运输”、“海上观光旅游”、“海洋自然灾害”等方面相关。由此看,社会上对海洋科学专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海洋科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体系,分支学科庞大,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地质海洋学、渔业海洋学、河口生态学、珊瑚礁生态学等,同时还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其研究内容既面向宏观方向的大尺度发展(如全球气候变化、大洋环流等),又面向微观的微小尺度发展(如湍流、细结构、基因、细胞、微生物等),在研究空间上则有向上发展(如臭氧层、海洋卫星遥感等)和向下发展(如海底板块运动、海底资源探测和开发等)、从区域性海洋到整个大洋系统,时间尺度上则大至数亿年,小至毫秒。

面具侠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迎来174名研究生!

9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级17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亚开学报到,整建制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全程在三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生有序办理报到手续9月7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到报到现场指导迎新工作,看望慰问工作人员,了解学生报到情况,并深入学生住所、餐厅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与学生亲切交流。在走访了三亚海洋研究院已启用的科研平台、了解学生开学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后,吴强明指出,三亚海洋研究院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加强三亚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与学校本部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在机场迎接同学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海南省、三亚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三亚海洋研究院会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制定了细致的开学工作方案。同时,严格审查新生来校申请,建立学生健康台账,并于9月4日进行了报到流程及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新生安全有序入学。吴强明校助走访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为了给新生提供更好的入学体验,研究院于八月初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新工作,发布入学须知及入校报道指南、招募7名学生党员志愿者提前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协助开展工作。报到当日,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机场设置接站点,安排工作人员与车辆迎接新生;在报到点,学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有序报到,分别进行体温检测、三码核验(海南省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入校码)、身份及入学材料核验、发放校园智能卡。为营造更好的迎新氛围,提升新生入学的归属感,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报到点设立了具有中国海大特色和三亚元素的背景板、拍照牌等,供同学们合影留念。工作人员消杀行李成为“海之子”的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党员志愿者2020级电子信息新生蒲应元表示:“希望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中,各个方面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认识更多更有趣的朋友”。2020级会计专业蒋全说到:“从下飞机的一刻开始,老师和志愿者举牌接机,安排大巴车送到报到地点,办理报到手续,细致入微,使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更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新生入学后,三亚海洋研究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包括“开学第一课”、专业导航、校史校情、心理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各方面。三亚海洋研究院也将进一步加强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确保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将不断继续深化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合作,以三亚海洋研究院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高端人才支撑。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文字 / 王佳兴 谢杉杉图片 / 吴涛 邓河 崖州湾科技城 编辑 / 孙祖儿

张良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面朝大海伴随着新中国的脚步发展壮大

风景如画的鹭岛,创新无限的厦门。在游人如织的鼓浪屿东南对岸,坐落着一个静邃的大院,大院正门右侧的墙面上,镌刻着12个金色大字——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今年普天同庆新中国70华诞,而对于工作在这个大院里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海洋三所创建60周年。60年一甲子,海洋三所伴随着共和国奋进的步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和海洋强国建设中一支业绩斐然的科研劲旅。??? 院子里,几个按年代先后兴建的大楼,见证了海洋三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采访,追寻三所人风雨兼程的足迹,分享他们坚守初心、艰苦创业、奋力创新的丰硕成果。在祖国的东海岸萌生隔一条马路,海洋三所的对门儿就是建校近百年的厦门大学。二者并非区位上的巧合,而是具有传承性的历史渊源。? 时光追溯到1959年,厦门大学海洋系聚集了一批专注海洋研究的专家教授,后来都成了国内外著名的海洋科学领域的大家。当年11月25日,正值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100周年之际,海洋三所的前身——福建省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在厦门大学生物馆成立。首任所长由厦门大学副校长张玉麟担任,他带领着21名“元老”边建设边科研,主攻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化学3个方向。1960年,初创团队牵头组织13个单位开展了福建省海岸带综合调查,先后撰写出海岸带水文、底栖生物生态、浮游生物生态、浮游硅藻生态、发光浮游动物及地质地貌等专业和综合调查报告12篇。同时,针对生产中的重大难题,与厦门卤化厂合作开展了盐卤综合利用研究,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了50%,氯化钾产量提高了1倍,纯度达到了95%。1962年,福建省海洋研究所易名中科院华东海洋研究所,研究队伍扩展至150人,新增了“白鹭”号调查船。3年后该所划归国家海洋局,更名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艰难的困境中兼程1966年,成为国家级研究机构的海洋三所,即刻投入到海军舰艇防污漆研究会战。他们自行研制的K28漆酚环氧防锈漆经涂刷试验,取得了3年防污时效。不想,正当海洋三所奋力向上之时,“文革”阴云日益扩散,海洋研究几乎陷入停滞。动乱年代,三所人仍艰难前行,由他们负责研制的“船用光电比色计”“DLS-21型船用海水测氧仪”先后通过有关部门的设计定型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1967年,三所派出20多名科技人员前往海南岛参加“05工程”调查,承担海水声速、环境噪声、鱼类和海况调查;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海水淡化会战”,成功组装了“海水电渗析淡化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岛部队和西北部队的淡水问题。1970年,愈演愈烈的政治运动分散了大量人力,海洋三所在科研人手严重紧缺的困境下,坚持组织实施了“福建晋江古浮至衙口海岸带地质地貌调查”。同年,抽派9名专业人员,历时3年,完成了3大洋底部沉积物图、底部地貌图和水文气象图的全部编绘任务。也是在这一年,三所承担的从海水中提铀科研项目获得初步成功。1975年,海洋三所参与开展了东海污染状况调查;承担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投产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工作;完成杭州湾北岸潮间带生态学基线调查及该厂投产后的环境生物监测任务,开启了国内开展海岸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的先河。此外,海洋三所还负责完成了“1524工程海区放射性稀释因子研究”,通过人工放射性Co-60在海水中的稀释扩散情况研究该海区对放射性污染的稀释扩散能力,成为国家海洋局开展类似研究项目“首秀”。“文革”后,海洋三所抓住机会,于1977年制定了《1978~2000年海洋科技工作规划》,确定了新的目标任务,即“重点发展海洋生态学和地球化学,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海洋环境的污染,掌握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本世纪内在海洋环境科学技术和海水提铀研究的主要方面接近、赶上、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科学的春天里勃发改革开放自沿海而潮起,因海洋而生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海洋科学研究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年1月,由海洋三所研制的MSTC-1型投放式声速仪和LSC1-1型环鸣法声速仪通过定型鉴定,填补了我国抛弃式海洋仪器的空白。4月,三所组织了“文革”十年后的首次技术职称评定,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后,三所派出多名科研人员先后参与完成东海沿海水域污染调查、太平洋中部特定海域专题综合调查等重大任务。1979年,三所新增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和海洋放射性、海洋综合技术4个研究室,较大规模拓展了科研领域。大雾、强风、暴雪、浮冰……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苍茫,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未知。然而,远征极地,一直是中国海洋人的梦想。1984年,海洋三所派出4人参加我国首次南极科考,并将自行研制的“SWX-A型抛弃式温深计”成功用于首次南大洋调查和南极考察;1999年我国首次北极科考,海洋三所陈立奇研究员担任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长期领跑全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保护的“强项”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1986年12月,海洋三所承担了“广东核电站大亚湾海洋生态零点调查”项目,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通过多学科海洋综合调查,历时近十年,获得了7万个实测数据,撰写了40余万字的成果报告,取得了海洋生态学调查研究实践多个国内首次,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顺利运行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热带海洋动力学、海岸与海底地质环境及海洋声学与遥感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三所在国内首次将有限元法应用于风暴潮研究,有效改变了沿海地区单纯使用经验预报的状态。90年代,三所运用风场散射计测量海洋上风场的方式反演方法研究,解决了传统风场反演中存在的风向模糊问题,参与筹建了“国家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中心”。1991年,由徐洵院士创建的国内第一个海洋生物基因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先完成对虾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并发现不具备脊椎动物免疫功能的对虾具有抗病毒基因和蛋白质,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在“海洋世纪”的新潮中跃升历史跨进了新世纪。21世纪被人们称为“海洋的世纪”,国际社会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海洋,围绕海洋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海洋三所结合传统学科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努力在海洋科技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力求新跨越。2006年,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沙滩修复工程——厦门观音山沙滩修复项目启动,这是海洋三所团队设计的第一个海滩修复工程项目。根据海洋三所的设计方案,滩面清理、填沙、排水管延伸、建设拦沙堤,经过1年多的整治改造,长1500米的观音山海滩修复工程竣工,曾经脏乱的沙滩华丽转身,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修复沙滩。 大约在同一时期,厦门五缘湾片区开发工程启动。海洋三所团队应邀参与了规划方案优化设计、环境评估等工作。他们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和深入论证,大胆地提出对已定稿的片区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保留原始湿地的优化建议方案,被厦门市政府采纳。如今的五缘湾已是厦门城市“新客厅”,成为自然生态良好、人文环境优美、人海和谐的典范。 在深耕优势项目的同时,海洋三所还积极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在亟待开垦的深海大洋上下求索。2001年,海洋三所在国内率先开始深海生物资源调查,承担完成“深海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二十年间,海洋三所培养了一支从事深海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的学术团队,深海生物资源研究成果频频。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邵宗泽团队,历经十多年,从牙买加到开普敦,再到新加坡,在各类海洋环境中采集样品,开展多种实验分析,先后获得了3000多株类别丰富的石油降解菌,进而首次揭示了细菌“工作”的复杂过程,开发出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剂,为海洋生态修复开辟了新途径。 2005年,依托海洋三所成立了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为新型活性物质筛选、工业用极端酶与生物催化剂开发以及污染物生物治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中心现有菌株信息2.2万条,已标准化保藏入库1.97万株,并以每年2000株新增菌株的数量迅速扩大着菌种“队伍”。如何让这些遥不可及的海底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2009年,借助研发生物肥的契机,由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曾润颖研究员领衔的海洋三所深海生物酶课题组,将研究目标锁定在龙须菜琼胶寡糖上。2012年他们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先后研发出海藻寡糖系列化妆品、海洋胶原蛋白肽、防脱发产品等,并与企业对接,成功实现了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这个时期,海洋三所走向世界海洋舞台的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11月1日,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设立的首个海洋合作机制——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揭牌,依托单位就是海洋三所。至今,中心已成功举办了5届APEC蓝色经济论坛,每年一批又一批的APEC经济体代表及国际一流专家接踵前来交流探讨。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绽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的海洋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建设海洋强国”首次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新的使命与担当更加激发了海洋三所人奋勇争先,勇立海洋科技时代潮头的决心和意志。新时代,海洋三所拥有了第一艘可全球无限区航行的“向阳红03”科考船,圆了三所几代人的梦想。该船可原位360度旋转、可在浮冰区安全航行,搭载了最为先进的大洋科考设备。“向阳红03”一经交付便大显身手,2017年执行了中国大洋45航次,2018年执行了中国大洋50航次。两个航次均由海洋三所牵头组织实施,取得了多项大洋科考历史性突破。 新时代,海洋三所在中北太平洋布放了我国第一套浮标。2019年,三所科研人员搭乘“向阳红03”船执行“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2019年中北太平洋海洋环境水体综合调查夏季航次。期间,三所在该海域布放了一套由我国自主研发和管理的多要素综合深海浮标,既可观测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常规水文气象要素,也可实时观测海洋上层水温、盐度、深度等,填补了我国在中北太平洋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的空白,为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预报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撑。新时代,海洋三所编著了国内第一部集成各界级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主要特征、经济意义和物种形态图集研究成果的权威专著。2012年,海洋三所研究员黄宗国和林茂组织我国内地、台湾和香港44家单位的112位专家编写出版了《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10册专著,基本摸清了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家底”,确立了我国海洋物种多样性基线,回答了当前我国已知海洋物种的基本科学问题,为建立国家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库和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了重要资料。新时代,由海洋三所参与编制的APEC第一份关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APEC区域内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评述,为亚太海洋合作提供政策建议。2014年8月,APEC第4届海洋部长会议在厦门举行,这是中国在海洋领域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APEC海洋中心在该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心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与APEC各经济体的交流、联系与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海洋科技实力。新时代,海洋三所在广西涠洲岛建立了第一个临近珊瑚礁区的野外实验基地。2014年8月,与之相匹配的珊瑚保育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室养殖各类造礁珊瑚近100种,礁栖生物30余种,主要用于开展珊瑚养殖技术、造礁珊瑚及礁区关键生物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及造礁珊瑚退化机制研究,为珊瑚的保护、管理以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该实验室作为开放性合作平台,承担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诸多课题研究。如今,海洋三所已经掌握了利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增加珊瑚群体数量的关键技术,为珊瑚规模化及产业化养殖提供了智力支持。新时代,海洋三所在全球第一次揭示了北冰洋酸化机制。2017年,中美科学家祁第、陈立奇等联合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西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增大》封面文章,解释了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扩展机理,预测北冰洋酸化水大约2055年将覆盖整个北冰洋。外媒称该研究“标志着中国气候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成熟,是来自中国第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研究之一”。新时代,海洋三所在国内第一次系统构建了我国海滩修复养护技术体系。由该所牵头的“中国海滩修复养护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以所长蔡锋领衔的研究团队集成多年海滩养护经验和技术,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海滩养护技术手册》,成为全国各沿海地区开展海岸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技术指南之一。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如今的海洋三所已从创建初期的一个简陋的海洋生物研究室,发展成为国内知名、跻身国际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它集深海生物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全球变化与区域海洋响应、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应用海洋学等四大领域于一身,不断地向着海洋科研领域的高地攀登,奋进!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陈佳邑编辑:吴琼

秋雨

三亚报道!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首批研究生入学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9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级17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亚开学报到,整建制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全程在三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生有序办理报到手续9月7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到报到现场指导迎新工作,看望慰问工作人员,了解学生报到情况。吴强明表示,三亚海洋研究院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加强三亚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与学校本部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海南省、三亚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三亚海洋研究院会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制定了细致的开学工作方案。同时,严格审查新生来校申请,建立学生健康台账,并于9月4日进行了报到流程及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新生安全有序入学。吴强明校助走访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新生入学后,三亚海洋研究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包括“开学第一课”、专业导航、校史校情、心理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各方面。三亚海洋研究院也将进一步加强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确保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将不断继续深化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合作,以三亚海洋研究院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高端人才支撑。

邹阳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精耕大洋,挖掘深海生物资源宝藏

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有一个独特的微生物“银行”—— 中国大洋微生物菌种库,堪称世界藏量最大,种类最多。库中2570份大洋生物样品、2.3万株海洋微生物菌种,面向全国开放共享,为深海微生物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样品。昔日,深海生物开发是我国蓝色科研领域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海洋三所人潜心研究开发海底“沃土”,破解深海生物密码,成果令人刮目。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发基地、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大洋样品馆生物样品馆……一系列用于海洋生物资源保藏和开发的设施平台在这里搭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海洋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展现出无限的魅力。培养“吃”油污的“细菌大军”时至今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依然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海面上经久不散的浮油,“身披”油污的海鸟、鱼类等,诉说着这场惨剧的触目惊心。由于石油烃类污染物的潜在毒性和生物积累效应,溢油会导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下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寻找“吃”油微生物、降解油污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方向。当溢油事故发生后,靠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可能会发生二次污染。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邵宗泽介绍道,利用“吃油”菌来清除石油烃,不仅成本低,而且对环境更友好,除污更彻底。“吃”油菌又称噬油菌,它在自然界中由来已久,不少种类的细菌、真菌都能利用原油中的有毒物质完成生长,从而达到降解石油的目的。据了解,噬油微生物的“胃口”并不仅限于海面上的油污,它们还能沉入海底,或渗透到沉积物中,一边“饱餐”,一边对污染物进行彻底降解,既不会对海域造成二次污染,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邵宗泽说,其实这些石油“清洁工”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发现了。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大规模漏油事件,这一空前海洋生态浩劫引起了研究者对于噬油菌的高度注意;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溢油事故的发生再度引起学者对于噬油菌的关注。为此,美国开展了大量海底石油降解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2003年,邵宗泽带领团队开启对深海微生物烃降解菌的探究。十几年间,从近海、深海、大洋到极地环境,他们在各类海洋环境中采样、分析烃类降解菌的多样性分布特征,先后获得了3000多株石油降解菌资源。“通过研究,我们首次揭示了细菌从烷烃感受、趋化、吸收到代谢调控的复杂过程,开发了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剂,可用于含油废水治理及海洋溢油的生物治理。”邵宗泽说,科研人员对海洋微生物进行富集、初筛、复筛,最终筛选出石油高效降解菌株,为海洋生物修复实践奠定了基础。2016年1月,厦门市观音山人造沙滩受到重油污染,面积达3000平方米。如何有效清理海滩油污,又避免二次污染发生,邵宗泽团队培养的“吃油菌”大军临危受命,奔赴“战场”,4种石油烃降解菌各显“绝技”,不断传来获胜的战报。“我们肉眼就能看到沾满油污的泥沙渐渐由黑变黄。”邵宗泽回忆道,半年后检测显示,投入的菌株对海滩的石油污染总去降率达到99.7%,“那些经过降解的油泥还可以像泥巴土一样重新填埋”。“目前,利用微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应用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相对较少,但巨大的市场需求表明生物修复将成为海洋石油类污染物处理的主力。未来,我们将重点开发微生物除油制剂等环保微生物制剂等产品。”邵宗泽说,如今,实验室已与多个国家和企业开展了共建合作,相关产品技术已经投入应用。帮助对虾们“强身健体”邵宗泽团队还将海洋微生物研究拓展到动物“保健品”行业,培养出能够对抗虾病、帮助虾类“养生”的有益菌种。“这种益生菌可以分泌活性物质,抑制虾池里病原菌的肆虐,避免抗生素滥用,同时促进对虾的饲料消化与健康生长。”邵宗泽解释道。目前,这种抗虾病微生物制剂已经进行实际应用。1993年,对虾白斑杆状病毒曾在我国沿海养殖区暴发,随后又在泰国、印度、 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海岸国家肆虐,防治对虾白斑病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由海洋三所徐洵院士带领的团队迎难而上,经过悉心研究,于1997年在世界上率先破解了迄今已知最大的动物病毒——对虾白斑病病毒基因组密码,为后来防治这种病毒立下了头功。1998年,海洋三所开始涉足深海微生物研究。“深海生物,由于其生境特殊,在长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功能特殊的基因或代谢物。这些基因资源和活性物质,对解决人类的重大疾病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邵宗泽指出,正因如此,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被许多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20余年来,海洋三所培育了一支从事深海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的科研团队,逐渐将原本荒芜的深海生物资源研究“处女地”,变为了我国海洋科技重点研发的“沃土”。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深海生物及基因资源研发方面的领军地位。“我们已经不是孤军作战了,因为国家探索深海生物的力量在一天天壮大。”邵宗泽欣慰地说。2004年,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建立并投入使用。海洋三所既是该中心的承建方,又是菌株种类捐献的最大贡献方。据了解,该中心现有菌株2.3万株,并以每年2000多株新增菌株的数量迅速扩大着整个菌种“队伍”。“中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同时具备深海基因资源采集、研发双重功能。”截至去年12月,中心共为317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院、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了菌种资源14000余株/次共享服务。彰显深海新菌的神奇海藻寡糖生物肥、蓝湾氨糖保健品、海洋胶原蛋白肽系列化妆品……谈起海洋三所的深海生物“创业”成果,海洋三所产业处处长陈力如数家珍。围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三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蓝色道路。1994年,海洋三所还未系统开展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研发。没有实验室,甚至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团队就在一个废弃的澡堂子里“创业”了好几年。2000年,三所成立了化学与化工研究中心,初步构建起海洋产业研发平台。2004年,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系列专业科研平台催生了海洋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地处重庆东南边陲的酉阳县花田乡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当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有机双认证,但农家肥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的产量。如何在符合有机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水稻增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由海洋三所研发的海藻肥为花田乡提供了解决方案。“海藻肥是一种以龙须菜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海藻寡糖生物肥。”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润颖告诉记者,“这种肥料没有使用化学试剂裂解,绿色无污染,还能有效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2009年10月,由曾润颖领衔的深海生物酶课题组将研究方向锁定龙须菜琼胶寡糖领域。龙须菜广泛养殖于我国南方海域,主要是用于提取琼胶和作为养殖鲍的饲料,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然而琼胶提取过程需要使用大量强酸碱,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由此产生的藻渣也极难处理。即使是从琼胶中提取寡糖,也无法真正解决环境污染和成本问题。曾润颖团队决定另辟蹊径,直接跳过提取琼胶这一过程,将菌株与龙须菜共同培养。经过不懈探索,研究团队率先研发出“一步法”生产工艺,通过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火色杆菌,用它从龙须菜中酶解出海藻寡糖,从而避开中间的琼胶提取工序,有效降低了生产和污染治理成本。然而,提取出寡糖只是生物肥研制的开始,随后,团队又连续数月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最终获得了最佳的海藻肥优化配方,成功使海藻肥专利技术由实验室迈向工厂化。2012年,曾润颖团队攻克了提取龙须菜琼胶寡糖的所有技术难关,并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太平洋火色杆菌中丰富的酶系简直称得上可以‘包治百病’。”曾润颖玩笑道。凭借这项酶解寡糖技术,实验室先后研发出海藻寡糖系列化妆品、防脱发产品等,并与企业对接,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昔日让人感到遥不可及的深海生物,如今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架起对接产业的桥梁过去,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和市场需求脱轨,导致许多来之不易的实验室成果总是“躺在抽屉里睡觉”。2017年,海洋三所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新型‘孵化器’,在基础研究与企业需求之间搭建起桥梁。”中试平台陈晖高级工程师如此类比。该平台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线,验证实验室工艺能否放大并投入生产应用,同时为其提出相应的修改或优化方案。“有了该平台,可有效简化用户的生产流程,为其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陈晖说。据介绍,该平台已经具备了海洋生物活性产物分离纯化、海洋藻类规模培养、海洋中药材研发等功能。截至目前,已为4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了70多项技术服务。陈晖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使蓝色科技造福更广地域和更多人群。”未来,该平台将逐渐与各地科技园区对接,通过“虚拟入园”,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近来,海洋三所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海洋中药材和海洋中药研发技术平台等建设也相继启动。幽静深远的大洋海底,蕴藏着无尽宝藏,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尤为可观。背倚万顷碧波,海洋三所的目光看得更远。未来海洋三所将统筹建立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的运行机制,从社会和企业需求出发,着力推动实验室技术的市场转化,以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陈佳邑编辑:吴琼

勃朗特

浙大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助力“创新舟山”

在弘生集团定海的厂房,记者看到一近700平方米的车间被修葺一新,里面有各种仪器设备,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这是中心全新打造的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服务平台。我们租用闲置厂房,购置了立式、卧式加工中心及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等仪器设备,预计今年2月就能上线。”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卫勇对记者说。由于本地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之前,一些科研院校与企业只能把新产品最初加工生产放在外地。据金卫勇介绍,舟山部分高校每年拥有上亿元的科研经费,其中30%左右会用于定制装备生产。该服务平台上线后,不仅能为研发带来便利,节省各种成本,还能提升舟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软环境。十年磨一剑。作为由舟山市政府和浙江大学2010年联合设立的研发机构,该中心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成果颇丰。据中心副主任泮红文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心已引入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7人,去年获批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4人,为历年之最。还先后引入龚晓南院士、宫先仪院士、潘德炉院士三支“科研天团”,助力“创新舟山”建设。近两年,已有10余项重要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开展隧道式液氮深冷速冻设备和船载液氮速冻设备示范应用,并积极推进产业化应用合作;推进浙江首个“5G 智慧水产”联创中心建设,为大洋兴和公司完成自动化、智能化水产加工装备及成套生产线的开发应用;与舟渔公司共建海产品高值化加工新技术与装备创新研发中心,开展远洋鱿鱼船载一体化加工技术与装备、陆上鱿鱼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技术与装备、新型保鲜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舟山福鑫水产公司共建海洋生物技术创新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高浊度海水净化设备,为海水淡化、大生化用水、近海海水养殖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入驻普陀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液氮等新型冻藏保鲜、多肽及生物转化和水产加工自动化等关键技术领域,与企业开展深度研发合作等。该中心还借助浙大校友等资源拓展招商引智渠道,已招引新材料领域注册规上企业1家,目前正接洽1家冷链装备企业来舟投资。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深度助力“创新舟山”,力争到2025年,将中心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市内领先的海洋特色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