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来,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涵盖各个海洋专业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现阶段,中国海洋科研机构每年承担海洋科研课题1.8万余项,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3 类课题所占比重超过70%,发表科技论文1.7万余篇,出版海洋科技著作350多种,拥有发明专利超过2万件。作者在本文中重点阐述了中国在物理海洋学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物理海洋学是以物理的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各种要素(温度、盐度、流场等)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伴随新中国成立,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开始起步,至今物理海洋学在观测方法、数值模式、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等各方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个别研究方向走至世界前列。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国家重大、重点专项计划的支持下,物理海洋学研究更趋活跃、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物理海洋学理论研究经过70年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在海流、海浪、潮汐、风暴潮等海水运动方面的理论研究日趋完善,在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大洋能量传递等走在了世界前列。——近海海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的几次大型调查及专项调查基础上,基本上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流特征、变化趋势,发现了中国近海众多复杂多样的海流结构。1964年,毛汉礼首次提出了台湾暖流的概念。之后,中国学者通过数据分析、理论分析等对其结构及来源、水团成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郝崇本、管秉贤对黄海冷水团及黄海暖流的分布形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其季节、年际、多年际变化,其垂向结构变化,水体来源、水团和周围水体关系等有了一定的认识。管秉贤首次提出在中国东南近海和南海北部冬季均存在逆风海流。苏纪兰系统研究了中国海的多尺度动力过程,揭示了河口和陆架环流的物理图像。自1986年起,苏纪兰主持了历时7年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对黑潮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变异、机制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详细论证了黑潮在台湾东北侧涌升东海陆架的季节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台湾暖流的内外侧分支结构及其与黑潮涌升的关联、琉球群岛东侧的琉球海流的结构与变化等。这是中国海洋研究走出近海的第一个项目, 研究成果获199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升流是中国近海海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影响近海营养盐分布。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在黄海沿岸、东海沿岸、南海沿岸、长江口沿岸等均发现了上升流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胡敦欣提出的浙江沿岸上升流非风生机制,修正了传统的风生沿岸上升流理论。海流是物质输运的重要驱动因子。早在1989年,中国学者就开始了物质长期输运的研究。由冯士筰主导的“ 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输运过程的研究——一种三维空间弱非线性理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胡敦欣在太平洋发现“棉兰老潜流”,改变了有关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学结构的传统认识,对海洋经向热量输送、平衡和气候有重要影响。2015年,胡敦欣领衔17位国内外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合作撰写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评述性文章,也是中国学者在该杂志发表的首篇海洋领域研究综述性论文。王东晓等完成的“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系及动力机制”获得201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借助新的调查观测技术及数值模拟,中国学者对近海海流结构特征及其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中国科学家最早依据模式结果提出了太平洋—印度洋洋际交换南海分支。在2006年启动的国际合作计划“南海—印尼海水交换及对鱼类季节性洄游的影响”的支撑下,利用丰富的现场观测资料证实了这一分支的存在。这一分支对于南海的水团形成、海气热量交换和淡水交换有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南部海上能源通道环境保障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方向,实现了浅海海床基观测技术突破并自主开发了达到国际同期水平的观测系统。——海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海浪理论、模拟、预测的研究,70年间取得了巨大进展。20世纪60年代,文圣常推导的“文氏风浪谱”被多个国家翻译,被评为当年相关国际科学进展评论中的重要成果。后人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延伸工作。基于此发展的“理论风浪谱”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文圣常撰写的《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指导国内外海浪理论研究的重要专著。1984年,袁业立首次利用理论分析导出了风生波初生阶段成长过程的波面演化过程。近年来,海浪对海洋上层的动量与混合作用,风和海浪的相互作用等过程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潮汐和风暴潮。潮汐方面的工作主要为平衡潮理论、潮波动力学和潮汐调和分析。1959年,中国出版了第一部由郑文振编写的有关潮汐分析和预报的手册《实用潮汐学》。1958~1960年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期间,根据潮流观测编制了《潮流永久预报表》。1960年初,方国洪提出的“准调和分析方法”,被确定为国家标准沿用至今。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中,郑文振和方国洪执笔撰写的“中国近海潮波系统”,对中国近海潮汐潮流的分布做了系统的阐述,给出了潮波传播示意图和初步的动力解释。1970年,方国洪等建立了二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式,计算了中国近海的潮流分布,同年开始了世界上最早潮汐同化模式的尝试。方国洪提出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的新方法,其所需数据量仅为杜瓦宁法的1/10。利用这些新的手段和方法,1973~1978年中国陆续编制并出版了覆盖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区的《中国近海潮流永久预报图表集》,实现了中国近海全海区、多层次潮流预报。1980年开始,中国学者在中国近海开展了大量的潮汐数值计算研究。到1985年,已经能够对116个分潮进行预报,并编制了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汐表。20世纪90年代后期,卫星高度计观测开始用于潮汐模式的同化,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大区域、高精度、可视化的潮汐潮流预报系统成为主流,并直接服务于海洋预报减灾、海洋环境保障和海洋水深测量等。冯士筰等在风暴潮动力学研究中创建了超浅海风暴潮模型,并将风暴潮动力学和预报模型及方法系统化。其编著的《风暴潮导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风暴潮机制和预报的专著,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曾灏对大尺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及风暴潮研究造诣较深。秦曾灏、冯士筰等完成的“浅海风暴潮动力机制和预报方法的研究”获得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海洋锋面。海洋锋是水文要素特性不同的两个水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带,是一种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由于锋面能有效地聚集和输运悬浮物质,对渔业、军事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中国近海由于众多环流、水团和涡旋在此交汇,海洋锋现象十分显著,近年来,中国学者对中国近海的海洋锋产生机制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整体上看,中国近海海洋锋位置比较固定,但受季风影响,大多数海温锋面有季节变化特征。针对位于人类活动主要场所和河川泥沙、污染物质进入海洋必经之地或贮存之区的河口羽流锋的研究,苏纪兰等首先提出长江冲淡水次级锋面概念及其对杭州湾悬浮质输运的重要影响,提高了污染物、浮游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杭州湾内泥沙输运规律的认识。他率先提出潮致底质冲淤的有效模拟方法,并系统揭示了浙闽沿岸上升流与沿岸锋的关系。——大洋能量传递。吴立新领衔完成的成果“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系统阐述了能量向深层海洋传递的通道以及驱动大尺度环流的过程与机理,揭示了深海大洋热量变异关键海区对大气环流及区域气候的重要调节作用,阐明了海洋环流变异影响全球气候的海洋和大气通道,为预测未来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该项成果初步回答了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能量及热量输运机制及造成的海温异常对大气的反馈作用。该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海洋数值模拟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20世纪中期开始,国外相关研究机构逐渐发展了基于不同坐标系统、物理机制、网格剖分或参数化方案的环流模式。中国对海洋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首次获取了进展。——环流模式。曾庆存首创的“半隐式差分格式”是数值模式的主流算法之一。其研究的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亚洲季风雨带的推移、大洋环流和中国近海环流流系(如南海暖流等)。中国自主研发了浪-潮-流耦合数值模式耦合了海浪、潮汐等物理过程,对垂向参数化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先进的并行及同化方法和自主研发的潮汐调和常数计算方法,具有强大的全球及中国近海的水文模拟能力,解决了模式中多个关键物理过程,使得对海洋过程及台风等的模拟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18年,中国科学家在内的世界顶尖海洋模式专家共同发表了《海洋环流模式的进展、挑战及前景》,介绍了过去10年世界环流模式的进展及未来模式的发展方向,中国模式的发展成就被多次提到,表明中国海洋模式的理论发展及应用发展已进入国际先列水平。过去10年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中国海洋、气候模式研究有了飞速发展。2017年,中国学者研制了“南海及周边海域风浪流耦合同化精细化数值预报与信息服务系统”,在关键技术和业务化运行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18年12月10日,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的邀请,中国学者研制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向国际社会正式发布,并入选中国驻美使馆科技开放日展览活动。——海浪模式。文圣常开创了中国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研究,提出了一种特色显著的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并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部门投入业务化应用。1992年,袁业立提出了LAGFD-WAM 的基本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MASNUM海浪数值模式。基于此发展的非破碎波浪混合理论,大大提高了海洋模式中对海洋上层混合模拟能力和模拟精度。非破碎波浪混合目前已被认为是海洋环流模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并被世界多个研究机构采用。MASNUM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被国际上认为是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并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中。——耦合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学研究注意到了海洋的作用。巢纪平首次创建了中国海气耦合的滤波矩平长期天气数值预报模式,成功进行了月季天气预报试验;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后可激发出一类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的不稳定波,以及在非线性作用下可激发出2~3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型振荡等;提出了热带大气和海洋运动的半地转适应和发展理论,领衔研发出中国第一个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还提出了耦合大气、海洋、海冰等过程的耦合模式。耦合模式反映了中国模式发展的综合水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与1997年开始推动耦合模式对比计划(CMIP),促进了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从首个模式参加CMIP1至今,中国已有5个模式参与CMIP5。极地和海冰研究借助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大量调查数据、数值模拟,中国对南北极海冰变化、环流结构等的认识,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5年5月5日,中国首次发布了2005 至2011年南极洲冰架崩解数据集,这是迄今人类对南极冰架崩解做出的较为精确和细致的度量。基于中国研制的地球系统模式FIO-ESM,中国学者多次参与了南北极海冰预测计划(SIPN 和SIPNSouth)。丁德文在工程海冰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出版了专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研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发生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风场和海面温度震荡。ENSO期间,会在世界多地引起极端天气,如洪涝、干旱、台风多发等,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和社会的稳定。ENSO由于其多变性,目前对其机制的认识、预测能力仍是世界研究的热点。陈大可等系统开发了ENSO预测模式,突破了限制ENSO预测水平和可预测性评估的关键瓶颈,系统阐释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机制,创建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为攻克湍流混合这一物理海洋学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穆穆等提出的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方法,解决了厄尔尼诺春季预报障碍,以及海洋热盐环流对淡水通量扰动的敏感性等问题。物理海洋学其他研究近年来,物理海洋和生物、生态、化学等学科间的交叉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多学科交叉、多理论互鉴、多技术融合正成为新的研究前沿,特别是逐渐重视大尺度问题,与气候及长期气候变率有关的研究成为重点,这与“气候变异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的最新战略目标吻合。陈显尧等重点关注海洋如何记忆气候长期变化的历史和如何调节气候长期变化的过程。2014年《科学》杂志以《行星中热量分配导致全球变暖的减缓与加速》为题刊发其研究成果。此外,在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机制、海洋不同尺度变化(如PDO,ENSO等)对气候变异的影响及气候变化对海水性质的影响、海洋大尺度变化及其机制、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研究、古气候研究等领域也均出现了大量世界前沿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同行所重视。另外,海洋物理过程对海洋生态、渔业、海洋微生物、海洋污染、海洋微塑料的影响等研究也有大量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期刊。(陈连增,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原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波,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党委书记)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 陈连增 雷 波编辑:吴琼
欢迎来到新华盛顿,这是23世纪最多产的技术和海洋学研究中心。近两百年来,前美国最大的城市一直在努力重建文化,这种文化在几个世纪前的魔法回归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个目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但平均大都市公民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在不可逆转地改变。街道上公开穿着武器。神奇的认证是即使是最平凡的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有一个机构在现代世界的变化文化中幸存下来:超市。在第15街和Neimuth大街的拐角处,Securemarket附近的员工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只有新华盛顿才能提供:企业骑士,携带枪支的客户,伪装成麦片盒的怪物,以及最令人恐惧的......员工浪漫。加入史蒂夫,扎普,艾伦,马特以及下午轮班的剩余时间,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度过一场比艰难的雇佣兵将面临的更艰难的冒险:零售业。
70 年来,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涵盖各个海洋专业学科,海洋生物学取得了丰硕成果。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区系研究以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齐钟彦、吴宝玲和金德祥、倪达书等为核心组成的海洋生物分类学专业团队,从1950年至今,通过各种考察、调查,采集了数以十万计的海洋生物标本。全面开展了海洋生物分类学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了大量新物种,对中国海主要生物类群的种类、分布、区系及多样性状况与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出版了包括海洋动物志、植物志在内的50多部专著。宋微波系统地完成了中国沿海以及南极地区纤毛虫的分类与区系研究,填补了西太平洋及东亚海洋环境中纤毛虫多样性研究的空白,促进了全球海洋纤毛虫研究新格局的形成;在纤毛虫的细胞结构分化、模式构建领域,揭示了大量新的细胞分化-去分化新现象,首次建立了凯毛虫等大量代表性种属的个体发育模式,构成了国际相关领域近20年来的核心成果。1993年,黄宗国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记录了20278种生物的中文和拉丁文学名,并详细介绍了其分类和分布状况。2008年,刘瑞玉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录了46门22629个现生物种的学名,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最新分类系统,澄清了历史上对一些物种分类学上的混淆,纠正了一些错误名称,充分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黄宗国和林茂等编著的《中国海洋生物图集》于2012年出版。上卷《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收录了中国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下卷《中国海洋生物图集》收入18000 余种物种形态图。这套丛书是中国内地、台湾、香港100多位海洋生物专家,对近100年来中国海洋生物记录进行系统总结的集体结晶,全面完善和更新了中国海洋生物种类的名录信息。生态健康养殖研究在海洋动、植物的发育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培育研究领域,童第周等在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卵子发育能力研究方面有过独特的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解决了文昌鱼的饲养、产卵和人工授精的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60年代,曾呈奎率先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科学理念,对中国海水增养殖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曾呈奎的藻类(海带和紫菜)养殖技术、赵法箴的对虾养殖技术、张福绥的贝类养殖技术、雷霁霖的鱼类养殖技术先后问世,使中国接连掀起了4次海水养殖浪潮。基于此,曾呈奎领导的“ 海藻栽培原理的研究”获得1979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赵法箴主持的“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福绥主持的“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又掀起了以海参、鲍鱼为代表的第5次海珍品养殖浪潮,至今海水养殖品种已达50多种。在海水养殖业中引入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发展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作为一种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性策略,在中国沿海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现今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正逐具雏形,掀起了第6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与此同时,养殖对象的抗病免疫、营养学、病害防治等研究对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麦康森主持的“对虾和海参高效免疫增强剂的研制”“高效环保渔用饲料配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和高效无公害饲料开发”等项目获得国家及多次省部级科技奖。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与海洋药物研究对海洋天然产物及药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管华诗等首创中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西药)。藻酸双酯钠PSS是目前治疗高凝性疾病较为理想的一种海洋药物,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药店和医院的常备药和非处方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对海洋药物和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形成热潮,除藻酸双酯钠外,还成功研发上市了甘糖酯、海力特、降糖宁散、甘露醇烟酸酯、岩藻糖硫酸酯、多烯康和角鲨烯共7个海洋药物。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约3000多个海洋小分子新活性化合物和近300 个寡糖类化合物,在国际天然产物化合物库中占有重要位置。2010年,管华诗及其团队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张偲主持的“南海生物活性萜类和生物碱的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海南岛红树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分离鉴定了900多个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119个新化合物,筛选出了21个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抗菌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完成了1个国家药准号新药“海珠口服液”和2个保健品的研制。另外,部分酶制剂,如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酯酶等在开发和应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正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氨基寡糖素” 和“农乐1号”等生物农药及肥料已初步产业化。海洋生物分子技术研究进入21世纪,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开启了全基因组学研究的先河。海洋生物研究也随之进入基因组时代。徐洵等首次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领域,解决了海洋病毒污染快速检测的难题;率先克隆了中国海水鱼类基因,成功地构建了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基因工程菌,并开拓性地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水养殖。包振民在扇贝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发育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绘制了扇贝全基因组精细图,阐明一批重要性状的决定基因和调控机理,开发了首个贝类BLUP遗传评估系统,建立了扇贝育种数量性状评估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体系,育成5个扇贝优良品种,使中国的贝类遗传学和育种研究居国际前沿。中国专家还建立了皱纹盘鲍杂交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采用远距离地理群体间杂交技术培育出中国第一个海水养殖贝类新品种“大连1 号”杂交鲍,构建了系统的杂交鲍苗种繁育技术工艺和适合于不同环境的养殖新模式,推动了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生物全基因组测序与精细图谱构建方面,2012年多国科学家完成了11种海洋生物全基因组解析,其中绿海龟、半滑舌鳎、菊黄东方鲀、大黄鱼4种生物由中国科学家完成,最近又完成了刺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使中国海洋生物测序物种数量居于世界前列且多数为经济种。海洋生态灾害与生态系统演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海的赤潮灾害性生态异常现象频繁发生,对这一海洋生态灾害的研究也逐渐从现象、过程发展到对生态学、海洋学机制的研究。在“七五”和“九五”期间,中国开展了“中国东南沿海赤潮发生机理研究”和“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及防治机理研究”。这一阶段,中国学者对于赤潮生物分类学和生理生态学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在甲藻的生活史、毒性毒理研究方面有所突破。2001 年,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计划项目)“中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重点从赤潮藻种的生物学特征与生态策略、富营养化过程和调控作用、关键物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有害赤潮的生态效应等角度,对东海大规模甲藻赤潮的形成机制、危害机理和预测防治等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对提高中国应对赤潮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很大帮助。从2007年至今,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了大规模的黄海绿潮,对中国东部沿海的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经过持续努力,中国学者在黄海绿潮藻的物种鉴定、黄海绿潮浒苔的生活史与微观繁殖体研究、黄海绿潮浒苔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以及黄海绿潮的溯源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王宗灵等完成的“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起源与发生机制” 成果获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针对中国近海的水母灾害问题,在国家“973”计划支持下,孙松等以食物网相互关系研究为主线,开展水母生活史、理化环境对水母不同生活史阶段的调控机理、海洋环境演变和食物网变化对水母种群增长的调控作用、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效应与成灾机理以及对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对水母旺发成灾机理的新认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聚焦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及其邻近海域,中国学者系统研究揭示了海水、颗粒物、沉积物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及控制机制,在浮游生物、微生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海洋颗粒物/沉积物的生态学功能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突破。通过对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的综合多航次调查与分析研究、在碳的源汇格局及其调控过程、生物泵结构、海洋酸化生态效应等领域也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研究发现,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物(RDOM)的储量与大气CO2 总量相当,海洋RDOM 碳库的变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2010年8月,焦念志提出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储碳新机制,阐释了微型生物产生RDOM的3种机制,揭示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在RDOM“碳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海洋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中国学者提出的基于蓝紫光波段的高浑浊水体大气校正算法已被纳入国际海洋水色协调组织(IOCCG)静止轨道海洋水色观测报告。基于这一成果,中国新一代水色卫星HY-1C、HY-1D 增设2个紫外波段,用于近海浑浊水体大气的校正。在海洋酸化与LU辐射对浮游钙化藻类耦合效应所取得的成果,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采用。在黄海、东海生源硫的生产、分布,以及迁移变化与环境效应研究方面,通过对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多个航次调查,围隔实验和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海水上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由近岸向远海递减,与叶绿素a 的分布一致;在垂直分布上,两者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表层;表层海水中,DMS和DMSP呈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晚低,且呈现出季节和区域性差异。黄海、渤海DMSP 主要来源于微型浮游植物,而东海和南海DMSP主要来源于小型浮游植物;DMS的微生物降解是其主要的降解途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以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和耦合为核心,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化及渔业资源变动,是全球变化和海洋可持续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在此领域与国际计划同步,确定了以近海陆架为主的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建立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基础知识体系的战略目标。自1997年起,苏纪兰、唐启升等竭力推动中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国家“973”“863”计划和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食物网资源关键种能量转换与可持续管理模型;浮游动物种群补充及微食物网的贡献;关键物理过程的生态作用;生源要素循环及水层-底栖系统耦合。其中,孙松等通过“东黄海生态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研究发现了中华哲水蚤在温带陆架浅海度夏策略,被认为是国际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计划实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海洋生态修复研究近年来,近海受损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开始成为全球研究前沿和热点。中国海洋生态修复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突破了珊瑚礁、海草床等受损修复的技术瓶颈,并在典型海区成功进行了工程示范;研发了新型藻(鱼)礁,构建了受损生境高效修复技术,实现了从局部到系统修复的跨越。(陈连增,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原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波,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党委书记)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 陈连增 雷 波编辑:吴琼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上丝路进出口贸易指数不断提升,凸显了海洋的重要地位,海洋成为人们理解、认知、与世界沟通的最佳工具。加强“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海洋史研究,可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施行提供参考,更可为人类知悉、利用海洋提供借鉴。海洋史研究促进互联互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经贸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宋元以来,随着中国、阿拉伯等地造船技术的全面革新以及新航海技术的运用,商船的航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1913年,法国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出“海上丝路”的概念。文化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外交与政治的核心力量,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可以促使国与国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也推动了民间更深入的交往。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的差异都比较明显,这对相互间的沟通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深化海洋史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海洋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人类既往6000年中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只有海洋文明走向现代化,可见海洋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海洋滋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延续,但我们对海洋史研究的关注度一直不够。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构建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体系,海洋史研究在这一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近年来,中国的海洋史研究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陆地史观与海洋史观融合汇通,海洋史研究者正在探索新的全球化海洋史观,拓展新的海洋史研究领域。厦门大学教授杨国桢认为,“各大洲陆地文明吸纳海洋文明的强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命运”。正因海洋文明的重要作用,当下研究海洋史才更显意义重大。《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等研究成果的问世以及“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等概念的提出,奠定了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海洋史研究正在从传统的大陆史观向大陆与海洋史观并举的方向转变,改变了过去仅重视陆地史研究或把沿海地区看作陆地延伸的研究偏向。当前,海洋史研究注重与多学科相结合,在海洋政策、海防、疆域、权益、贸易、交通、造船、社会、史料汇编等领域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史研究也有部分成果问世,如《简明中国海洋读本: “一带一路”的海洋思考》《“一带一路”下的海洋文化发展》等。但当下的海洋史研究并未完全克服陆地化研究的思路,还没有实现从涉海历史向海洋整体史观研究的转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史文献整理还不够全面,更没有确立中国海洋史的研究范式。此外,在海洋史隶属的学科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还缺少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需要继续拓展研究领域和空间。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史研究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这为新时代海洋史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的海洋史研究应注重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深入开展系统研究。第一,海洋史研究要梳理相关资料,集中整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官方典籍、国家档案、地方史志、航海日记以及民间文献中关于海洋的记载。由于过去对海洋的记载资料过于碎片化、零散化,因此,深化海洋史研究需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并通过实地考察等形式进一步完善海洋史研究的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第二,要努力构建中国海洋史的研究范式,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的海洋史研究共同体,共享海洋史学研究成果,建立中国特色的海洋史研究。同时,还应注重海洋区域史研究,深化与海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军事活动、考古、自然灾害等问题的研究,努力推进全球视野下的海洋史研究。第三,海洋史研究还应积极探索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海洋史研究既有成果。在努力构建中国海洋史研究范式的同时,进一步结合国际法、生物学、考古学、大数据、物理等学科,逐步构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第四,努力构建和打造区域内海洋史国际学术共同体,增进相互间的学术交流互动,促进海洋史知识的整合与融通。此外,还应积极推动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海洋史研究,设置与之相关的专业或学科,进而连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与研究范畴,并运用新兴技术加快各国海洋史研究的交流和沟通。 (作者系北华大学东亚中心日本研究所所长)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景瑜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研究所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60多年来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功能实验室,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7个研究支撑单元。西海岸新区园区建有科考船岸基支撑平台,江苏南通建有中科院长江口生态站,位于青岛市古镇口军民融合区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及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两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02人,硕士生导师172人,设有一级博士学位点3个,二级博士学位点9个,硕士学位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和1个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60多年来,研究所在我国海洋科技主要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100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800余篇),出版专著23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近500件。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科技专项,积极致力于深海技术装备研发、深海研究体系建设及深海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为代表的科考船队,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学考察航次任务,获取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深海探测技术及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使我国有能力真正走向深海大洋。同时,依托从近海到深海,从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印度洋的科学考察研究,海洋所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未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以“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为使命,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及海洋研究所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两所融合发展为契机,努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大数据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招生简章复试分数线报录比真题答案考研经验分享【2021考研】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报考人数统计(请准备2021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认真填写,10月份考研报名的时候,统计结果可以作为报考的参考信息),私聊中科院师姐获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导师队伍: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导师队伍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录取平均分逐年上涨,2017年录取平均分345分,到2019年录取平均分高达369分。每年最高分400分左右,最低录取分跟复试线比较高,刚刚过复试线逆袭录取难度比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研究所详细招生信息和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私聊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所复试和录取分数线猛涨,看一看热门研究所、热门专业的发展历程,考研大数据分析,考研成功上岸必看!
央广网青岛6月10日消息(记者王伟 通讯员王敏)10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正式启动,“创新一”号、“创新二”号和“科学三号”、“实验2”号四艘海洋科考船分别从青岛、烟台与广州同时启航,对渤海、黄海、长江口及珠江口海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调查,为开展生态灾害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高度依赖观测和评估,特别是通过岸基、船基、观测浮标相结合形成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系统,获得丰富、实时、连续的观测数据,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以及评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十分关键”,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王凡研究员介绍。“中心立足近海健康问题启动实施了‘健康海洋’示范工程。该项目是中心三大核心科研方向之一,致力于近海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系统研究,通过组织实施联合航次,开展‘近海环境观测-生态健康评估-生态灾害防控-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工程安全保障’等全链条研究,力争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海洋科技支撑。”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负责人刁新源介绍说,本航次执行的是“健康海洋”联合航次2019年春季航次。航次将对渤海、黄海、长江口及珠江口海域的17个调查断面的153个调查站位进行为期10天的多学科综合性调查,深入认识中国近海尤其是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物理、地质及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与机制。联合航次面向全国涉海科研教育单位和科学家实行联合、开放、共享机制,通过联合航次的组织实施,可进一步探索海上观测平台共享机制,完善海洋科学考察船共管、共用、专业运行的管理模式,对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我国海洋科学领域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下一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通过实施“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对渤海、黄海、长江口及珠江口典型海域关键问题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从生态系统角度开展近海健康评估、灾害防控、生态修复等研究,保障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性海洋环境观测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国际一流的近海健康示范工程,为国家正在推进开展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等近海生态健康保护行动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人才支撑。
9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级17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亚开学报到,整建制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全程在三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生有序办理报到手续9月7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到报到现场指导迎新工作,看望慰问工作人员,了解学生报到情况,并深入学生住所、餐厅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与学生亲切交流。在走访了三亚海洋研究院已启用的科研平台、了解学生开学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后,吴强明指出,三亚海洋研究院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加强三亚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与学校本部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在机场迎接同学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海南省、三亚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三亚海洋研究院会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制定了细致的开学工作方案。同时,严格审查新生来校申请,建立学生健康台账,并于9月4日进行了报到流程及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新生安全有序入学。吴强明校助走访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为了给新生提供更好的入学体验,研究院于八月初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新工作,发布入学须知及入校报道指南、招募7名学生党员志愿者提前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协助开展工作。报到当日,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机场设置接站点,安排工作人员与车辆迎接新生;在报到点,学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有序报到,分别进行体温检测、三码核验(海南省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入校码)、身份及入学材料核验、发放校园智能卡。为营造更好的迎新氛围,提升新生入学的归属感,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报到点设立了具有中国海大特色和三亚元素的背景板、拍照牌等,供同学们合影留念。工作人员消杀行李成为“海之子”的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党员志愿者2020级电子信息新生蒲应元表示:“希望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中,各个方面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认识更多更有趣的朋友”。2020级会计专业蒋全说到:“从下飞机的一刻开始,老师和志愿者举牌接机,安排大巴车送到报到地点,办理报到手续,细致入微,使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更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新生入学后,三亚海洋研究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包括“开学第一课”、专业导航、校史校情、心理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各方面。三亚海洋研究院也将进一步加强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确保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将不断继续深化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合作,以三亚海洋研究院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高端人才支撑。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文字 / 王佳兴 谢杉杉图片 / 吴涛 邓河 崖州湾科技城 编辑 / 孙祖儿
近日,Science Immunology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免疫学研究新发现,并同期刊发了国际同行专家对该发现的焦点评论。细胞焦亡是一种gasdermin依赖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gasdermin介导的细胞焦亡研究仅限于脊椎动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首次在无脊椎动物珊瑚中发现gasdermin E(GSDME),其被caspase 3特异性剪切激活后可产生两个功能片段,二者皆能诱导细胞焦亡。GSDME参与病原菌感染造成的珊瑚死亡,抑制GSMDE激活有效阻止珊瑚死亡。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J. Lieberman在Science Immunology撰文对相关研究作了“焦点评论”(Focus Commentary)。海洋所副研究员姜帅(“汇泉青年学者”特聘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孙黎为论文通讯作者。海南大学教授周智为论文第二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资助。Science Immunology封面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峰领衔、国内多家海洋科研单位人员组成的人工智能海洋学团队,以热带不稳定波相关联的海表温度场为例,研发了以卫星遥感大数据驱动的针对海气系统中复杂海洋现象的人工智能预报模型,并在针对热带不稳定波相关的海表温度时空演变预报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Purely satellite data-driven deep learning forecast of complicated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长期以来,对海洋现象的模拟和预报主要依赖于基于物理方程的数值模式,其需在数值模式中充分考虑与复杂海洋现象相关的各种自然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当前,海洋卫星遥感的大数据趋势为海洋科学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海洋时序观测信息挖掘方法的发展提出迫切需求。海表温度作为卫星观测历史最悠久的海洋环境要素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各种海洋现象和物理机制。热带太平洋热带不稳定波是重要的复杂海洋现象,其从非线性的、带混沌性的水动力不稳定过程中汲取能量,所伴随的海表温度场沿着赤道向西传播并发生显著的形变,对其上大气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热带不稳定波强度和传播速度等还受季节和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现象的调制。热带不稳定波的海表温度场与各种海洋物理、海-气、海洋生物-物理及气候变化等过程都有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气候效应,是国际上许多重点关注的关键海气现象。热带不稳定波的数值建模及其预报不仅要求极高的空间分辨率,还需要对各种相关复杂自然过程尽可能真实的参数化表征,对其准确预报是目前数值模式面临的挑战。该研究建立了多尺度网络结构的深度学习预报模型,仅以当前和过去时刻的热带不稳定波海表温度场为输入量,就可输出未来时刻的海表温度场。模型直接以卫星遥感数据为驱动,避免了数值建模的物理方程、模型近似和参数化等繁杂过程以及计算机资源要求。9年(2010年至2019年)的数据长期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高效、准确预报了热带不稳定波海表温度场的复杂演变过程,成功捕捉了热带不稳定波传播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的纯数据驱动海洋信息来构建针对复杂海洋现象的模型与预报方法的挖掘是可靠和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方法与传统数值模式优势互补,两者有机的结合有望成为复杂海洋-大气现象研究的新范式。该团队近期还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综述论文Deep-Learning-Based Information Mining From Ocean Remote Sensing Imagery,系统论述了深度学习在海洋遥感影像信息挖掘方面的前沿进展。相关研究得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基于海洋遥感大数据的深度学习预报模型架构卫星观测的热带不稳定波海表温度场(A至C)和深度学习预报的海表温度场(D至F)的时空演变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6日讯 1月5日,中国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科考船队的“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2019年10月3号从青岛起航,历时95天,航程14000余海里,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久的一个航次,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南海所、深海所、广州地化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位船队员、44位科学家参加科学考察,搭载的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和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多个前沿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海为媒,向海而生。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科教园内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整合凝聚了中科院海洋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记者近日探访项目现场看到,目前,项目主体已施工完成。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王凡介绍,依托设施集群和开放支撑平台,中心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梳理了13家共建单位的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已有多项成果与企业转化对接,通过实质性举措助推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凝13家科研院所之力 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依托海洋研究所,联合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12家单位,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从那时起,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块整合凝聚了中科院海洋领域优势研究力量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拔地而起。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坐落于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青岛科教园区内,项目一期投资22亿元,占地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米。近日,记者来到青岛科教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这些建筑大多已完成主体施工,正进行外立面作业。建筑的色彩多为红色,看起来活力十足、激情澎湃。除了色彩比较醒目外,这些建筑的造型也比较新颖,在位于项目南侧的教学区,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也已经竣工,建筑红白相间的颜色,如同青春的学生一样充满活力和想象力。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自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各方面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目前,项目主体已施工完成,二次结构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及室外绿化。记者走进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展厅,里面展览有中心的核心平台——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以及野外台站网络等开放支撑平台,并展示了中心筹建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据介绍,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按照“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建设思路,依托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海洋观测台站网络、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大数据中心等开放支撑平台,整合凝聚中科院海洋领域相关优势研究力量,建设高效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海洋科技高端思想库和精英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面向国内外的协同创新基地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根据规划,到2020年初,将完成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筹建任务,基本建成高效、开放、共享运行的技术支撑平台体系;到2030年,将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多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国际一流创新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造就一批国际著名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集聚科技创新平台 打造海洋科技战略力量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组组长王凡告诉记者,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探索实施“1+X+N”的模式,围绕海洋领域战略科学家组建核心科研单元和交叉研发集群,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开放支撑平台的集聚和辐射作用,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国家重大专项,打造更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活力的国家海洋科技战略力量。目前,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核心研究方向与重点任务包括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印太汇聚区多圈层相互作用、海洋生命过程认知与生物资源绿色发展等;重点发展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新技术,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壮大培育,激励成果转化和创业,建立海洋产业孵化器、海洋创业园和海洋创客中心,加速海洋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如今,通过统筹调配实施,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已经逐步构筑起了多个集聚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考船队、开放支撑平台皆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海洋科考船队统筹运行了中科院9条海洋科考船,实现了基础条件平台的共建共享共用,组织科考船队中的“科学三号”、“创新一”号、“创新二”号、“实验2”号四艘科考船分别从青岛、烟台和广州三地同时启航,实施渤海、黄海、长江口、珠江口海域多学科综合性调查及苏北浅滩区黄海绿潮问题共享调查航次,深入认识我国近海尤其是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物理、地质及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与机制,为“健康海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而在开放支撑平台方面,通过整合运行胶州湾站、长江口站、牟平站、黄河口站和黄海浮标观测网、东海浮标观测网、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已构建了先进可靠、互联共享的“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提供高质量长时序多参数的基础观测数据,为台风等灾害天气准确预报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布局“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保障海洋环境安全。此外,新启动建设水下探测设备研发平台、深海资源保藏与开发平台、海洋新能源新材料平台等一批先进科研条件平台,不断拓展条件支撑保障体系。多项成果转化对接助推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正是依托这些设施集群和开放支撑平台,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打破了海陆/地生界限、部门界限、区域界限,凝聚中科院海洋、生命、能源、资环、高技术等领域优势研究力量,组织大团队协同攻关,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比如,发起“丝路方舟”大科学计划,促进山东海洋科技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助推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王凡告诉记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立足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主动对标山东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以及青岛“十五个攻势”中的科技创新任务,助力海洋产业发展。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相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在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滨州等山东沿海地市开展需求对接和成果推介。自今年年初以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梳理了13家共建单位的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涉及现代海洋、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环境治理与节能减排、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与精品旅游等产业领域。11月中旬,中科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成功举办,来自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共建单位及其他中科院院属单位的近200项成果向160多家参会企业进行了现场推介发布,18项科研成果、3项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东亚海洋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现场签约落地,另有30余项科技成果达成合作意向。而距离这场对接会过去仅仅半个月,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再次传来好消息,又有26项成果与21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王凡看来,这些都是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助推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质举措。未来,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更有信心和能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交叉研发集群与地方政府和高新技术企业通力合作,建立成果转移转化单元,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海洋新兴产业良性发展,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引擎。闪电新闻记者 张磊 青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