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连圣亚成立海洋生物研究所金芒果

大连圣亚成立海洋生物研究所

11月6日,《2020·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蔚蓝”斑海豹保育与野化》论坛在大连举行,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同日揭牌,这是国内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首家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所、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斑海豹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大连圣亚从2006年至今,成功救助斑海豹50余只,在斑海豹的救护及饲养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救助成功率90%以上。2019年大连圣亚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部门救助斑海豹35只,放流斑海豹29只。论坛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专家学者从专业性、学术性、政策性多课题、多维度,分别就“斑海豹保育及野化经验与成果、斑海豹保育未来发展方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海洋减塑行动”三个单元,进行了分享交流和探讨。大连圣亚一直专注并引领国内斑海豹保育与野化技术的发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C-T9606-2018《斑海豹饲养规范》。参与编制《斑海豹等海洋鳍足类动物救助技术手册》。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斑海豹卫星标记放流技术。科研项目《中国海域斑海豹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获得辽宁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发展理念,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学术性、专业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级动物实验室,专注海洋极地生物项目的研究,以海洋生物物种的保育、海洋环境的修复等为重点研究课题。接下来,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首先将斑海豹保育与野化作为产学研第一个重点示范项目,在场地规划上,拟以星海湾水域为基地;在研究上,借助斑海豹保育技术优势,重点着力引导斑海豹的保育工作由被动救助向主动野化方向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补充。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拟通过加强专业领域之间的分享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我国在海洋生物保育技术上的专业性、增强我国在斑海豹保育及野化技术上的综合实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蔚蓝海洋。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陆瑶【来源:半岛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曼陀罗

你一定要知道的全球顶尖海洋科研机构

它们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最顶尖的人才它们引领了国际海洋发展的新趋势它们是世界海洋领域的“巨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是美国太平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1903年由W.E.里特教授创建,从事海洋生物研究。该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海洋研究所之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下设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大洋3个研究部,海洋物理、能见度和生理研究3个实验室,还有海岸研究中心,海洋生命研究组以及供博士学位教学用的研究生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课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深海锰结核的形成及其开采,海岸侵蚀,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包括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在内的大洋地质演化史等 200多项。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提供沿海到深海综合海洋科学技术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与英国海洋界其它机构合作密切。中心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全权所有,成立于2010年4月,整合了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管理的利物浦普劳德曼海洋实验室和南安普敦国家海洋中心,成为英国领先的海平面科学、沿海和深海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是公认的世界顶级海洋学研究机构之一。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中心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挑战国内国际关键科学问题,其中包括海平面变化、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建模开发预测和模拟海洋行为、北冰洋的未来以及长期监测技术。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30年,是美国最大的独立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该学院的组织结构包括:五个部门,四个跨学科学院(海洋生物、海洋边缘、海洋与气候变化、深海探测),以及一个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地球深层的地质活动、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在海洋中的相互作用、海岸侵蚀、海洋洋流、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由原在布雷斯特的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 和南特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合并而成。研究院受法国工业科研部和海洋国务秘书处双重领导,研究海洋开发技术和应用性海洋科学。具体工作任务有:制订和协调海洋开发计划,审议和决定其下属机构的海洋研究与开发计划,研制用于海洋开发与研究的仪器和设备,参加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计划,促进法国海洋科学应用技术或工业产品的出口。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于1971年10月1日,隶属于日本科学技术厅,是从事海洋及其相关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也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核心。其主要使命是通过与海洋开发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试验研究,来提高日本海洋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该中心包括科技新领域研究部、深海开发研究部、海洋观测、开发与利用研究部、数理分析技术部和信息部等部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还是世界潜水器领域的研究中心,每两年举行一次的IEEE潜水器国际会议,吸引了全世界许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潜水器领域的一大盛会。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参加该会议。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该所致力于海洋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海洋动力学、生物结构、世界大洋水文学、世界大洋物理场、海—气关系、海洋中物质变化的化学过程、海底构造、海洋生物生产力的控制等研究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所的总所设在莫斯科,内设5个研究部,下辖28个研究室和若干研究组,分别从事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以及观测技术的综合研究。3个分所侧重于某些专题和区域海洋学的研究。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在我国也有一所世界顶尖的海洋科研机构它就是我国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赶快来一起认识一下它吧!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正式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建成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地、代表国家海洋科技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主要科技中心。

不歧于众

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揭牌成立

央广网大连11月7日消息(记者贾铁生)11月6日,《2020·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蔚蓝”斑海豹保育与野化》论坛在大连举行,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同日揭牌,这是国内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首家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所、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论坛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专家学者从专业性、学术性、政策性多课题、多维度,分别就“斑海豹保育及野化经验与成果、斑海豹保育未来发展方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海洋减塑行动”三个单元,进行了分享交流和探讨。大连圣亚一直专注并引领国内斑海豹保育与野化技术的发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C-T9606-2018《斑海豹饲养规范》。参与编制《斑海豹等海洋鳍足类动物救助技术手册》。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斑海豹卫星标记放流技术。科研项目《中国海域斑海豹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获得辽宁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发展理念,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学术性、专业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级动物实验室,专注海洋极地生物项目的研究,以海洋生物物种的保育、海洋环境的修复等为重点研究课题。接下来,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首先将斑海豹保育与野化作为产学研第一个重点示范项目,在场地规划上,拟以星海湾水域为基地;在研究上,借助斑海豹保育技术优势,重点着力引导斑海豹的保育工作由被动救助向主动野化方向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补充。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拟通过加强专业领域之间的分享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我国在海洋生物保育技术上的专业性、增强我国在斑海豹保育及野化技术上的综合实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蔚蓝海洋。

形化

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落户辽宁大连

近日,《2020·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蔚蓝”斑海豹保育与野化》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同日揭牌,这是国内海洋生物研究领域首家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所、国内首个海洋生物野化基地。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将斑海豹保育与野化作为产学研第一个重点示范项目,拟以星海湾水域为基地,借助斑海豹保育技术优势,重点着力引导斑海豹的保育工作由被动救助向主动野化方向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补充。斑海豹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大连圣亚从2006年至今,成功救助斑海豹50余只,在斑海豹的救护及饲养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救助成功率90%以上。2019年大连圣亚积极配合国家和辽宁省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部门救助斑海豹35只,放流斑海豹29只。(总台央视记者 李承泽)(编辑 邱婧)

身必有殃

为海洋生物研究奠定基石——中科院海洋所科技报国70年系列报道之七

作者 | 刘如楠 廖洋中科院南沙考察队信义礁立碑发现并发表的深海新物种深海采样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滚滚波涛蕴宝藏,茫茫大洋潜奇珍。海洋是生命最初诞生的家园,也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以下简称“分类室”)“寻宝”70年,采集生物标本80多万号,发现海洋生物1新亚纲、6新科、93新属、1774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占国内同类新物种总数的65%;出版专著140多部、论文近2000篇。截至2019年,《中国动物志》中涉海动物志共出版46卷,其中海洋所主持编写并出版29卷,参编3卷;出版《中国海藻志》共6卷15册中的5卷10册,参编1册。他们的研究涉及微生物、海藻、原生动物、各类无脊椎动物到鱼类等几乎所有重要的海洋生物门类,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生物的物种构成、区系特点和资源状况,为我国海洋生物研究奠定了厚重的基石。初具雏形1950年8月,海洋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成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张玺、刘瑞玉、齐钟彦等人从北京来到青岛,组建起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组,与张孝威、成庆泰等组成的海洋鱼类研究组,曾呈奎等人组成的海洋植物研究组共同构成了早期海洋生物分类研究的主要力量。成立之初,每个研究组只有两三个人,主要在黄渤海开展标本采集和分类调查等工作。于1957年扩展成3个相应的研究室。1958年,我国开展首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3个研究室全员参与其中,依托“金星”号科考船,完成了首次大规模的海洋生物采样。曾呈奎、刘瑞玉等带领团队从黄渤海向东海、南海进发,最远行至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初步认识了我国近海生物多样性组成和区系特点,海洋生物分类研究雏形初现。曾呈奎、刘瑞玉、张福绥三位院士在海藻、对虾、扇贝分类学和生活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为我国前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郑守仪院士在有孔虫方面的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后来居上,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些老一辈的分类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填补着各自研究领域的空白,使近海生物分类的图卷日趋完整,逐步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家底。“外出采集时,浸泡标本用的酒精、福尔马林溶液不允许带上火车,我们只能在临行前倒掉溶液,用纱布、棉花把标本包起来。为了不散发出气味,铁桶盖都要焊死。”现年88岁的研究员王永良回忆。经过历次的海洋生物调查与采集,海洋所拥有包括南、北极及57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万号标本,含模式标本2300余号,丰富的生物样品资源构成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亚洲馆藏量最丰富的标本馆。期间,陆续发表了大量的分类报告、研究论文和专著。迎来寒冬1984年,由于国内研究重心的转变,生物分类项目经费急剧减少,海洋生物分类研究迎来了一次“寒冬”。工资发不下来,大家只能各自想办法,有人去其他研究组找活计,有人整理以前采集的标本,艰难度日,还有人干脆转行。刘瑞玉加入了对虾养殖工作,春季放苗,秋季收虾,冬季继续做生物分类的课题,拿养殖的钱补贴分类研究,坚持了好几年。期间,他首次搞清中国对虾产卵习性和生活史,大力推动了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水产增、养殖农牧化,并提出合理开发方案和大力加强水产资源增、养殖发展及农牧化的建议,推动了全国海岸带经济社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到1990年,中国动物志和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将涉及海洋生物的编写工作大部分交给海洋所,原分类研究室的成员得以回归。1996年,随着海洋所学科调整,原有的3个研究室合并为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室。200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成立,该研究室并入其中。海洋生物分类研究真正走出困境则是在2000年。国家开始认识到生物分类学科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开始支持处于谷底的分类学科。海洋所也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专项,尤其在中科院海洋专项的支持下,培育青年分类人才。研究项目的支持使其逐渐恢复壮大。奠定基石2004年后,即便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分类研究仍备受质疑:海洋生物分类已经做了这么多年,有什么用呢?还有必要坚持做下去吗?“分类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像是大楼的地基,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缺少了就不行。大家总喜欢关注一座大楼的高度、外形,很少有人关注下面的地基,但没有基石,大楼会摇摇欲坠。”分类室主任徐奎栋说。以刘瑞玉为代表的专家及所领导,开始重新思考并梳理分类学科的优势和特色。2007年,研究所重新成立了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成为国内目前唯一成建制的分类研究单元。同年,分类室争取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科技基础工作专项课题,承担了自“八五”以来《中国动物志》29卷、《中国海藻志》6卷的编研。近10年,平均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在海洋生物分类学科基金争取方面成为国内翘楚。2014年争取到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科技基础工作专项,进一步推动了海洋生物的分子分类研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分类研究人才出现断代,有了这些项目,一大批分类老专家们又有了用武之地,把年轻人也逐渐带起来了,逐步实现了新老更替,这对分类室的发展至关重要。”徐奎栋说。至今,分类室已从成立之初的14人扩展为36人,汇聚了一支海洋生物门类齐整、研究力量雄厚的分类学研究团队,涉及了我国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挺进深远海2013年以来,分类室开始由以近海为主的研究,逐步拓展到深远海。深海研究不同于近海,在近海研究积累的装备和经验,到了深海可能完全不适用,只能从头开始摸索、学习。在中科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持下,分类室系统开展了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参与了热液、冷泉的系统学研究,获得了6000余号600多种大型生物样品,8000多株微生物样品;发现并发表了深海生物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2新物种。在深海生物的起源和系统演化方面,通过对热液多毛类多鳞虫的系统学研究,提出西太平洋是热液多鳞虫的起源与扩布中心的观点;基于对热液阿尔文虾种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提出西太平洋在阿尔文虾的起源扩布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分类室的科研人员不遗余力地撷取海洋中的“宝贝”,探索生物演化特征规律,绘制近海生物种类与分布的概貌。如今,他们已经挺进深海大洋,继续挥毫作画,这幅海洋生物图卷必将更加完整绚丽、丰富多彩。《中国科学报》 (2020-07-31 第3版 转移转化)编辑 | 赵路排版 | 志海不想错过中国科学报的推送?关注并将我们星标吧!方法如下 ↓【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毛公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发布

央广网青岛8月2日消息(记者王伟 通讯员王敏)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现场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这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异胸虾(新种)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该紫柳珊瑚新种高约33cm,呈扇状,亮紫色,寓意“紫气东来”。隶属珊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该多毛类新种长6–7cm,体覆闪亮的金色鱼叉状刚毛,犹如“黄金战甲”。隶属多毛纲、鳞沙蚕科、镖毛虫属。于2019年发现于卡罗琳海山888-980米的岩石底。海洋所三歧海牛:首次在西太平洋发现的深海海蛞蝓(又称海兔),隶属腹足纲、裸鳃目、三歧海牛科。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970-1262m深的岩石底。体长达12cm,前部呈粉红色,以红珊瑚为食。海洋所异胸虾:铠甲虾新种,隶属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异胸虾科。成体长约18厘米,头胸甲胃区长有六边形排列的刺,螯足和步足细长,长有6或7列尖刺。该种与柳珊瑚共生,于2017年、2018年分别发现于卡罗琳海山和麦哲伦海山1246-1366米深。海洋所长茎海绵:海绵新种,高达450厘米,长茎秆上生有多个分支,顶端具蘑菇状的小海绵体。寓意“继往开来,生生不息”,隶属六放海绵纲、松骨海绵目、花骨海绵科。2017、2019年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859-1054米深的岩石上。据了解,海洋生物分类是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汇聚了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头分类学家,创建起全国海洋生物门类最为齐整、研究力量最为雄厚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近年来,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已形成重要国际影响。自2009年至2020年3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分类学者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

心辩

中科院海洋所发布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

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云所庆”,纪念活动通过网络同步在线直播。活动现场还揭晓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分别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海洋所异胸虾(新种)、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种)海洋所长茎海绵(新种)海洋所异胸虾(新种)海洋所镖毛鳞虫(新种)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种)见证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回顾了海洋所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海洋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生机,于新世纪扬帆起航。70年来,海洋所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学科到系统研究、从“望洋兴叹”到“百舸争流”的巨大变化。王凡表示,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海洋所塑造了光辉的历史。海洋所的七秩芳华,是从近海走向深海的70年,是育人铸魂的70年,是开放共赢的70年,是砥砺奋进、科技报国的70年。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所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进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纪念活动上,海洋所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所取得的十项重要科技进展,分别是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深远海综合探测体系、海洋生物特殊生命机制新认知、海洋农业技术创新与蓝色粮仓建设、近海典型生态灾害形成理论与防控技术、西太平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古气候变化的海洋记录、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俯冲带发震机制与板块演化的新理论、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机制。从近海走向深海获得大量新发现海洋生物分类是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学科,汇聚了曾呈奎、刘瑞玉、郑守仪等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头分类学家,创建起全国海洋生物门类最为齐整、研究力量最为雄厚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涉及了几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门类的分类研究,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近年来,从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样性探测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大量新发现,已形成重要国际影响。自2009年至2020年3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分类学者发表了2新科、2新亚科、17新属、276个新种,发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占国内总数的65%;发表深海生物 1新科、2新亚科、6新属、83个新种。来源:蓝色经济

贩卖爱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面朝大海伴随着新中国的脚步发展壮大

风景如画的鹭岛,创新无限的厦门。在游人如织的鼓浪屿东南对岸,坐落着一个静邃的大院,大院正门右侧的墙面上,镌刻着12个金色大字——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今年普天同庆新中国70华诞,而对于工作在这个大院里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海洋三所创建60周年。60年一甲子,海洋三所伴随着共和国奋进的步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和海洋强国建设中一支业绩斐然的科研劲旅。??? 院子里,几个按年代先后兴建的大楼,见证了海洋三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采访,追寻三所人风雨兼程的足迹,分享他们坚守初心、艰苦创业、奋力创新的丰硕成果。在祖国的东海岸萌生隔一条马路,海洋三所的对门儿就是建校近百年的厦门大学。二者并非区位上的巧合,而是具有传承性的历史渊源。? 时光追溯到1959年,厦门大学海洋系聚集了一批专注海洋研究的专家教授,后来都成了国内外著名的海洋科学领域的大家。当年11月25日,正值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100周年之际,海洋三所的前身——福建省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在厦门大学生物馆成立。首任所长由厦门大学副校长张玉麟担任,他带领着21名“元老”边建设边科研,主攻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化学3个方向。1960年,初创团队牵头组织13个单位开展了福建省海岸带综合调查,先后撰写出海岸带水文、底栖生物生态、浮游生物生态、浮游硅藻生态、发光浮游动物及地质地貌等专业和综合调查报告12篇。同时,针对生产中的重大难题,与厦门卤化厂合作开展了盐卤综合利用研究,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了50%,氯化钾产量提高了1倍,纯度达到了95%。1962年,福建省海洋研究所易名中科院华东海洋研究所,研究队伍扩展至150人,新增了“白鹭”号调查船。3年后该所划归国家海洋局,更名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艰难的困境中兼程1966年,成为国家级研究机构的海洋三所,即刻投入到海军舰艇防污漆研究会战。他们自行研制的K28漆酚环氧防锈漆经涂刷试验,取得了3年防污时效。不想,正当海洋三所奋力向上之时,“文革”阴云日益扩散,海洋研究几乎陷入停滞。动乱年代,三所人仍艰难前行,由他们负责研制的“船用光电比色计”“DLS-21型船用海水测氧仪”先后通过有关部门的设计定型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1967年,三所派出20多名科技人员前往海南岛参加“05工程”调查,承担海水声速、环境噪声、鱼类和海况调查;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海水淡化会战”,成功组装了“海水电渗析淡化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岛部队和西北部队的淡水问题。1970年,愈演愈烈的政治运动分散了大量人力,海洋三所在科研人手严重紧缺的困境下,坚持组织实施了“福建晋江古浮至衙口海岸带地质地貌调查”。同年,抽派9名专业人员,历时3年,完成了3大洋底部沉积物图、底部地貌图和水文气象图的全部编绘任务。也是在这一年,三所承担的从海水中提铀科研项目获得初步成功。1975年,海洋三所参与开展了东海污染状况调查;承担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投产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工作;完成杭州湾北岸潮间带生态学基线调查及该厂投产后的环境生物监测任务,开启了国内开展海岸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的先河。此外,海洋三所还负责完成了“1524工程海区放射性稀释因子研究”,通过人工放射性Co-60在海水中的稀释扩散情况研究该海区对放射性污染的稀释扩散能力,成为国家海洋局开展类似研究项目“首秀”。“文革”后,海洋三所抓住机会,于1977年制定了《1978~2000年海洋科技工作规划》,确定了新的目标任务,即“重点发展海洋生态学和地球化学,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海洋环境的污染,掌握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本世纪内在海洋环境科学技术和海水提铀研究的主要方面接近、赶上、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科学的春天里勃发改革开放自沿海而潮起,因海洋而生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海洋科学研究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年1月,由海洋三所研制的MSTC-1型投放式声速仪和LSC1-1型环鸣法声速仪通过定型鉴定,填补了我国抛弃式海洋仪器的空白。4月,三所组织了“文革”十年后的首次技术职称评定,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后,三所派出多名科研人员先后参与完成东海沿海水域污染调查、太平洋中部特定海域专题综合调查等重大任务。1979年,三所新增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和海洋放射性、海洋综合技术4个研究室,较大规模拓展了科研领域。大雾、强风、暴雪、浮冰……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苍茫,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未知。然而,远征极地,一直是中国海洋人的梦想。1984年,海洋三所派出4人参加我国首次南极科考,并将自行研制的“SWX-A型抛弃式温深计”成功用于首次南大洋调查和南极考察;1999年我国首次北极科考,海洋三所陈立奇研究员担任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长期领跑全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保护的“强项”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1986年12月,海洋三所承担了“广东核电站大亚湾海洋生态零点调查”项目,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通过多学科海洋综合调查,历时近十年,获得了7万个实测数据,撰写了40余万字的成果报告,取得了海洋生态学调查研究实践多个国内首次,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顺利运行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热带海洋动力学、海岸与海底地质环境及海洋声学与遥感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三所在国内首次将有限元法应用于风暴潮研究,有效改变了沿海地区单纯使用经验预报的状态。90年代,三所运用风场散射计测量海洋上风场的方式反演方法研究,解决了传统风场反演中存在的风向模糊问题,参与筹建了“国家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中心”。1991年,由徐洵院士创建的国内第一个海洋生物基因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先完成对虾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并发现不具备脊椎动物免疫功能的对虾具有抗病毒基因和蛋白质,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在“海洋世纪”的新潮中跃升历史跨进了新世纪。21世纪被人们称为“海洋的世纪”,国际社会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海洋,围绕海洋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海洋三所结合传统学科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努力在海洋科技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力求新跨越。2006年,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沙滩修复工程——厦门观音山沙滩修复项目启动,这是海洋三所团队设计的第一个海滩修复工程项目。根据海洋三所的设计方案,滩面清理、填沙、排水管延伸、建设拦沙堤,经过1年多的整治改造,长1500米的观音山海滩修复工程竣工,曾经脏乱的沙滩华丽转身,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修复沙滩。 大约在同一时期,厦门五缘湾片区开发工程启动。海洋三所团队应邀参与了规划方案优化设计、环境评估等工作。他们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和深入论证,大胆地提出对已定稿的片区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保留原始湿地的优化建议方案,被厦门市政府采纳。如今的五缘湾已是厦门城市“新客厅”,成为自然生态良好、人文环境优美、人海和谐的典范。 在深耕优势项目的同时,海洋三所还积极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在亟待开垦的深海大洋上下求索。2001年,海洋三所在国内率先开始深海生物资源调查,承担完成“深海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二十年间,海洋三所培养了一支从事深海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的学术团队,深海生物资源研究成果频频。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邵宗泽团队,历经十多年,从牙买加到开普敦,再到新加坡,在各类海洋环境中采集样品,开展多种实验分析,先后获得了3000多株类别丰富的石油降解菌,进而首次揭示了细菌“工作”的复杂过程,开发出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剂,为海洋生态修复开辟了新途径。 2005年,依托海洋三所成立了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为新型活性物质筛选、工业用极端酶与生物催化剂开发以及污染物生物治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中心现有菌株信息2.2万条,已标准化保藏入库1.97万株,并以每年2000株新增菌株的数量迅速扩大着菌种“队伍”。如何让这些遥不可及的海底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2009年,借助研发生物肥的契机,由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曾润颖研究员领衔的海洋三所深海生物酶课题组,将研究目标锁定在龙须菜琼胶寡糖上。2012年他们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先后研发出海藻寡糖系列化妆品、海洋胶原蛋白肽、防脱发产品等,并与企业对接,成功实现了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这个时期,海洋三所走向世界海洋舞台的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11月1日,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设立的首个海洋合作机制——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揭牌,依托单位就是海洋三所。至今,中心已成功举办了5届APEC蓝色经济论坛,每年一批又一批的APEC经济体代表及国际一流专家接踵前来交流探讨。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绽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的海洋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建设海洋强国”首次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新的使命与担当更加激发了海洋三所人奋勇争先,勇立海洋科技时代潮头的决心和意志。新时代,海洋三所拥有了第一艘可全球无限区航行的“向阳红03”科考船,圆了三所几代人的梦想。该船可原位360度旋转、可在浮冰区安全航行,搭载了最为先进的大洋科考设备。“向阳红03”一经交付便大显身手,2017年执行了中国大洋45航次,2018年执行了中国大洋50航次。两个航次均由海洋三所牵头组织实施,取得了多项大洋科考历史性突破。 新时代,海洋三所在中北太平洋布放了我国第一套浮标。2019年,三所科研人员搭乘“向阳红03”船执行“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2019年中北太平洋海洋环境水体综合调查夏季航次。期间,三所在该海域布放了一套由我国自主研发和管理的多要素综合深海浮标,既可观测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常规水文气象要素,也可实时观测海洋上层水温、盐度、深度等,填补了我国在中北太平洋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的空白,为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预报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撑。新时代,海洋三所编著了国内第一部集成各界级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主要特征、经济意义和物种形态图集研究成果的权威专著。2012年,海洋三所研究员黄宗国和林茂组织我国内地、台湾和香港44家单位的112位专家编写出版了《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10册专著,基本摸清了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家底”,确立了我国海洋物种多样性基线,回答了当前我国已知海洋物种的基本科学问题,为建立国家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库和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了重要资料。新时代,由海洋三所参与编制的APEC第一份关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APEC区域内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评述,为亚太海洋合作提供政策建议。2014年8月,APEC第4届海洋部长会议在厦门举行,这是中国在海洋领域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APEC海洋中心在该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心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与APEC各经济体的交流、联系与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海洋科技实力。新时代,海洋三所在广西涠洲岛建立了第一个临近珊瑚礁区的野外实验基地。2014年8月,与之相匹配的珊瑚保育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室养殖各类造礁珊瑚近100种,礁栖生物30余种,主要用于开展珊瑚养殖技术、造礁珊瑚及礁区关键生物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及造礁珊瑚退化机制研究,为珊瑚的保护、管理以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该实验室作为开放性合作平台,承担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诸多课题研究。如今,海洋三所已经掌握了利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增加珊瑚群体数量的关键技术,为珊瑚规模化及产业化养殖提供了智力支持。新时代,海洋三所在全球第一次揭示了北冰洋酸化机制。2017年,中美科学家祁第、陈立奇等联合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西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增大》封面文章,解释了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扩展机理,预测北冰洋酸化水大约2055年将覆盖整个北冰洋。外媒称该研究“标志着中国气候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成熟,是来自中国第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研究之一”。新时代,海洋三所在国内第一次系统构建了我国海滩修复养护技术体系。由该所牵头的“中国海滩修复养护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以所长蔡锋领衔的研究团队集成多年海滩养护经验和技术,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海滩养护技术手册》,成为全国各沿海地区开展海岸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技术指南之一。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如今的海洋三所已从创建初期的一个简陋的海洋生物研究室,发展成为国内知名、跻身国际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它集深海生物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全球变化与区域海洋响应、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应用海洋学等四大领域于一身,不断地向着海洋科研领域的高地攀登,奋进!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陈佳邑编辑:吴琼

道德于此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精耕大洋,挖掘深海生物资源宝藏

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有一个独特的微生物“银行”—— 中国大洋微生物菌种库,堪称世界藏量最大,种类最多。库中2570份大洋生物样品、2.3万株海洋微生物菌种,面向全国开放共享,为深海微生物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样品。昔日,深海生物开发是我国蓝色科研领域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海洋三所人潜心研究开发海底“沃土”,破解深海生物密码,成果令人刮目。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发基地、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大洋样品馆生物样品馆……一系列用于海洋生物资源保藏和开发的设施平台在这里搭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海洋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展现出无限的魅力。培养“吃”油污的“细菌大军”时至今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依然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海面上经久不散的浮油,“身披”油污的海鸟、鱼类等,诉说着这场惨剧的触目惊心。由于石油烃类污染物的潜在毒性和生物积累效应,溢油会导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下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寻找“吃”油微生物、降解油污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方向。当溢油事故发生后,靠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可能会发生二次污染。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邵宗泽介绍道,利用“吃油”菌来清除石油烃,不仅成本低,而且对环境更友好,除污更彻底。“吃”油菌又称噬油菌,它在自然界中由来已久,不少种类的细菌、真菌都能利用原油中的有毒物质完成生长,从而达到降解石油的目的。据了解,噬油微生物的“胃口”并不仅限于海面上的油污,它们还能沉入海底,或渗透到沉积物中,一边“饱餐”,一边对污染物进行彻底降解,既不会对海域造成二次污染,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邵宗泽说,其实这些石油“清洁工”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发现了。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大规模漏油事件,这一空前海洋生态浩劫引起了研究者对于噬油菌的高度注意;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溢油事故的发生再度引起学者对于噬油菌的关注。为此,美国开展了大量海底石油降解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2003年,邵宗泽带领团队开启对深海微生物烃降解菌的探究。十几年间,从近海、深海、大洋到极地环境,他们在各类海洋环境中采样、分析烃类降解菌的多样性分布特征,先后获得了3000多株石油降解菌资源。“通过研究,我们首次揭示了细菌从烷烃感受、趋化、吸收到代谢调控的复杂过程,开发了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剂,可用于含油废水治理及海洋溢油的生物治理。”邵宗泽说,科研人员对海洋微生物进行富集、初筛、复筛,最终筛选出石油高效降解菌株,为海洋生物修复实践奠定了基础。2016年1月,厦门市观音山人造沙滩受到重油污染,面积达3000平方米。如何有效清理海滩油污,又避免二次污染发生,邵宗泽团队培养的“吃油菌”大军临危受命,奔赴“战场”,4种石油烃降解菌各显“绝技”,不断传来获胜的战报。“我们肉眼就能看到沾满油污的泥沙渐渐由黑变黄。”邵宗泽回忆道,半年后检测显示,投入的菌株对海滩的石油污染总去降率达到99.7%,“那些经过降解的油泥还可以像泥巴土一样重新填埋”。“目前,利用微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应用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相对较少,但巨大的市场需求表明生物修复将成为海洋石油类污染物处理的主力。未来,我们将重点开发微生物除油制剂等环保微生物制剂等产品。”邵宗泽说,如今,实验室已与多个国家和企业开展了共建合作,相关产品技术已经投入应用。帮助对虾们“强身健体”邵宗泽团队还将海洋微生物研究拓展到动物“保健品”行业,培养出能够对抗虾病、帮助虾类“养生”的有益菌种。“这种益生菌可以分泌活性物质,抑制虾池里病原菌的肆虐,避免抗生素滥用,同时促进对虾的饲料消化与健康生长。”邵宗泽解释道。目前,这种抗虾病微生物制剂已经进行实际应用。1993年,对虾白斑杆状病毒曾在我国沿海养殖区暴发,随后又在泰国、印度、 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海岸国家肆虐,防治对虾白斑病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由海洋三所徐洵院士带领的团队迎难而上,经过悉心研究,于1997年在世界上率先破解了迄今已知最大的动物病毒——对虾白斑病病毒基因组密码,为后来防治这种病毒立下了头功。1998年,海洋三所开始涉足深海微生物研究。“深海生物,由于其生境特殊,在长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功能特殊的基因或代谢物。这些基因资源和活性物质,对解决人类的重大疾病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邵宗泽指出,正因如此,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被许多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20余年来,海洋三所培育了一支从事深海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的科研团队,逐渐将原本荒芜的深海生物资源研究“处女地”,变为了我国海洋科技重点研发的“沃土”。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深海生物及基因资源研发方面的领军地位。“我们已经不是孤军作战了,因为国家探索深海生物的力量在一天天壮大。”邵宗泽欣慰地说。2004年,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建立并投入使用。海洋三所既是该中心的承建方,又是菌株种类捐献的最大贡献方。据了解,该中心现有菌株2.3万株,并以每年2000多株新增菌株的数量迅速扩大着整个菌种“队伍”。“中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平台,同时具备深海基因资源采集、研发双重功能。”截至去年12月,中心共为317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院、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了菌种资源14000余株/次共享服务。彰显深海新菌的神奇海藻寡糖生物肥、蓝湾氨糖保健品、海洋胶原蛋白肽系列化妆品……谈起海洋三所的深海生物“创业”成果,海洋三所产业处处长陈力如数家珍。围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三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蓝色道路。1994年,海洋三所还未系统开展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研发。没有实验室,甚至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团队就在一个废弃的澡堂子里“创业”了好几年。2000年,三所成立了化学与化工研究中心,初步构建起海洋产业研发平台。2004年,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系列专业科研平台催生了海洋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地处重庆东南边陲的酉阳县花田乡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当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有机双认证,但农家肥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的产量。如何在符合有机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水稻增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由海洋三所研发的海藻肥为花田乡提供了解决方案。“海藻肥是一种以龙须菜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海藻寡糖生物肥。”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润颖告诉记者,“这种肥料没有使用化学试剂裂解,绿色无污染,还能有效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2009年10月,由曾润颖领衔的深海生物酶课题组将研究方向锁定龙须菜琼胶寡糖领域。龙须菜广泛养殖于我国南方海域,主要是用于提取琼胶和作为养殖鲍的饲料,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然而琼胶提取过程需要使用大量强酸碱,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由此产生的藻渣也极难处理。即使是从琼胶中提取寡糖,也无法真正解决环境污染和成本问题。曾润颖团队决定另辟蹊径,直接跳过提取琼胶这一过程,将菌株与龙须菜共同培养。经过不懈探索,研究团队率先研发出“一步法”生产工艺,通过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火色杆菌,用它从龙须菜中酶解出海藻寡糖,从而避开中间的琼胶提取工序,有效降低了生产和污染治理成本。然而,提取出寡糖只是生物肥研制的开始,随后,团队又连续数月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最终获得了最佳的海藻肥优化配方,成功使海藻肥专利技术由实验室迈向工厂化。2012年,曾润颖团队攻克了提取龙须菜琼胶寡糖的所有技术难关,并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太平洋火色杆菌中丰富的酶系简直称得上可以‘包治百病’。”曾润颖玩笑道。凭借这项酶解寡糖技术,实验室先后研发出海藻寡糖系列化妆品、防脱发产品等,并与企业对接,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昔日让人感到遥不可及的深海生物,如今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架起对接产业的桥梁过去,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和市场需求脱轨,导致许多来之不易的实验室成果总是“躺在抽屉里睡觉”。2017年,海洋三所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新型‘孵化器’,在基础研究与企业需求之间搭建起桥梁。”中试平台陈晖高级工程师如此类比。该平台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线,验证实验室工艺能否放大并投入生产应用,同时为其提出相应的修改或优化方案。“有了该平台,可有效简化用户的生产流程,为其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陈晖说。据介绍,该平台已经具备了海洋生物活性产物分离纯化、海洋藻类规模培养、海洋中药材研发等功能。截至目前,已为4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了70多项技术服务。陈晖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使蓝色科技造福更广地域和更多人群。”未来,该平台将逐渐与各地科技园区对接,通过“虚拟入园”,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近来,海洋三所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海洋中药材和海洋中药研发技术平台等建设也相继启动。幽静深远的大洋海底,蕴藏着无尽宝藏,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尤为可观。背倚万顷碧波,海洋三所的目光看得更远。未来海洋三所将统筹建立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的运行机制,从社会和企业需求出发,着力推动实验室技术的市场转化,以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陈佳邑编辑:吴琼

旦而哭泣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为孩子们揭秘海洋生物

中国江苏网4月1日南通讯(通讯员 夏国华)3月31日上午,来自南通市通师二附和城中小学的50多位新华小记者,来到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近距离、面对面地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洋水产品的知识和情况。成千上万种的海洋生物、尖端的测量技术、前沿的科研成果。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长大了,我也要做海洋科学家!”成了许多小记者的心愿。上午,孩子们来到位于南通的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海洋生物标本陈列室。海洋中鱼、虾、贝类以及珍稀的玳瑁、皇带鱼、乔氏魟等,上万个品种的标本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大家大开眼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和江苏省科技厅双重领导的,全省唯一的专业从事海洋与渔业公益性研究的科研机构。全所85人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有31人、博士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省“333”人才培养对象7人,省“六大高峰人才”5人。目前承担省部级以上公益性科研计划项目52项,其中农业部“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资金项目1项、农业自主创新项目5项、省科技厅项目14项、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31项等。1978年以来,全所共获得各级成果奖励7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49项。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这次新华小记者走进海洋世界活动十分的重视。研究所党委书记仲霞铭研究员在接受孩子们的提问时说:“我们不仅要埋头搞科研,还要乐于做海洋知识的传播者、推广者;要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的热情。”科研工作者为孩子们的到来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参观过程中,资源研究室汤建华研究员、生物技术研究室沈辉博士为小记者们讲解海洋中资源分布、生物生活习性,普及了海水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知识;科研人员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学习如何测量海水的含盐量、化学需氧量的滴定实验、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海洋生物的细胞结构。在研究所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小记者们还人人动手,学做起了条斑紫菜的干制标本。紫菜种质库的周伟博士,为了激发起孩子们对了解紫菜相关知识的兴趣,请孩子们品尝了条斑紫菜的海苔产品;并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做紫菜汤。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周博士告诉大家,江苏紫菜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经过研究所三四代科研工作者,近30多年的良种推广,并配合对紫菜生产的公益性技术指导,如今江苏条斑紫菜产业总产值50-60亿元。小记者们对家旁边有这样一个科研机构,有如此大的作为,惊叹不已。最后,研究所熊瑛博士、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给孩子们做了一场题为“多彩的海洋生物”专题讲座,呼吁小记者们动起笔头子,用行动来感恩海洋、保护海洋!参加活动的所有小记者都觉得今天的活动中,介绍的知识既直观明了,又生动有趣,每个人的收获都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