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外留学硕士想进高校任教,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学历门槛是博士成年礼

海外留学硕士想进高校任教,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学历门槛是博士

曾几何时师范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定是认定自己以后会去一名中小学任教,然而大学四年结束时很多的师范生却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希望自己能够去大学任教,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 是因为大学四年期间见识了或者更加了解了大学老师的真实现状,于是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高校任教。可是,当我们真正的花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的研读现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标准,相信你会觉得自己能够当一名中小学教师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因为想进入大学当老师实在是太难了,条件太多了。所有有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有的选择海外留学,那么对于海归硕士来说,当学成归来时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能够顺利的进入高校任教呢?毕竟有着海外留学的光环,似乎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有一定的优势,可事实确实几乎不可能,或者说是想多了。没错,现在是很多高校在招聘大学老师时要求具备海外留学经历,也因此会有很多的人先去海外留学然后再回来任教,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即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只有你是应届博士毕业生时才会和你谈海外留学的问题,如果你是硕士研究生,不管你是海外硕士还是国内硕士,你都不可能进入高校。而如果想顺利地进入高校,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有更大的机会:一方面,博士学历,但分普通博士和精英博士。现在高校招聘教师的基本门槛就是应聘者必须具备博士学历,只有达到这个条件时,你才有机会投递自己的简历,才有机会呗高校所录用,因此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不要忘记考博士,当然前途是你想进高校任教。同时,在众多的博士群体中也分为普通博士和精英博士,不同的划分决定着博士最后是进入985高校还是普通高校,一般精英博士都是论文科研很多,有着自己主持的项目或者是课题,这样更多的是进入985高校任教,待遇也非常的好。另一方面,海外留学经历不是必备,但却是加分项。一般来说,211高校、985高校在招聘大学教师时会在意应聘者是否有过海外留学经历,这是一个不可少的条件,但是这样的要求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高校,有的普通大学或者是211高校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也可以,所以只要你是一名博士研究生,你也就具备了进入大学任教的最根本的条件,只是最后因为每一个博士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进入的高校档次不同罢了,但海外留学经历一定是加分项。总之,海外留学硕士相当老师真的很难,或者说几乎没有希望,毕竟现在的大环境是博士学历才可以,每年很多的博士研究生都会选择去高校任教,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那么博士学历是必备的。

检察官

新华社2020年招聘留学人员公告

新华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学人员,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名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无参加非法组织或活动及其他不良记录。3.本科或硕士及以上阶段所学专业与应聘岗位需求相符。4.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5.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和新华社有关规定。6.能长期驻外工作。7.已取得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具有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且留学时间1年(360天)以上,符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首次办理就业派遣条件。申请在北京落户的非京籍留学人员,需在国(境)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毕业时间原则上不早于2019年1月1日。8.符合国家和新华社关于亲属回避的相关政策规定。9.入围笔试的应聘者,应符合9月13日(含)以后,无进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笔试当日持“健康宝”绿码,提供京内医疗机构9月20日(含)以后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无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症状。注:应聘者应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英语六级成绩520分(含)以上,或托福成绩95分(含)以上或雅思成绩6.5分(含)以上。二、岗位需求三、报名程序应聘者登录新华社招聘系统(网址https://job.xinhua-news.cn)报名,点击“新华社2020年招聘留学人员”填写报名信息。报名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6日24:00。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1.岗位需求查询考生可在报名通道开启期间登录招聘系统,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后,查询浏览岗位需求信息。用户名和密码是报名、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请务必牢记。2.填写报名信息请按照提示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后确认提交,填写信息应当真实、准确,报名材料一旦提交,各项信息及报考岗位均无法更改,请确保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家庭成员等填写完备,以免造成信息不实。凡提供虚假报名信息或应聘者条件不符合招聘要求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应聘者只可报考一个岗位,如有岗位调剂需求以新华社通知为准。四、笔试安排1.确认笔试资格应聘者请于2020年9月10日9:00登录新华社招聘系统查询本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如收到笔试通知并确认参加笔试,须在9月11日12:00前通过招聘报名系统回复“是”或“否”即可,切勿回复其他内容或通过其他渠道回复,否则系统无法识别。2.网上打印准考证及报名表确认具有笔试资格后,请于2020年9月23日9:00至9月24日12:00期间,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新华社招聘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及报名表。应聘者笔试时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报名表、英语成绩证明,请务必带齐黑色签字笔、2B涂卡铅笔、纸质版外文字典。3.笔试安排笔试时间初步定于9月26日(星期六)上午在新华社总社举行(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以最终通知为准。笔试分为专业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时长为2.5小时,考试内容为报考岗位语种(小语种采编岗位加试英语);心理测试时长为50分钟。五、其他事项笔试合格者将参加后续面试和考察环节,新华社招聘的面试和考察环节分为专业面试、综合面试、实践考察、体检、外调等步骤。若有关岗位未有足量合格人选,则取消相应岗位本次剩余的招聘计划。新华社招考工作不提供考前培训及参考书目,不提供关于考试题型及范围的咨询。若咨询其他有关招聘的问题,请发送邮件至xinhuashezhaopin@xinhua.org,技术支持请通过邮件联系xhszpjszc@xinhua.org。新华社人事局2020年9月

洁宫

普通博士想去985高校任教?难了,你必须得有国外留学经历!

我们长说本科生就业难 ,硕士研究生就业难,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博士研究生会就业难,可实时是有很多博士也存在就业上的一些问题,也足够令她们感到烦闷。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很难找到就业机会,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很难找到最完美的就业机会。所以,不同层次的学历有不同的就业烦恼,不过我们或许都想有博士研究生那样的就业烦恼吧!所以,博士就业会去哪里呢?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博士会选择去高校任教,最好是去985院校任教,但是很多博士会碰壁,越来越难,因为现在的985院校对每年的教师招聘公告中,一般都要求博士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正是因为这一个要求,难倒了诸多的博士研究生。因为你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的博士研究生的规模已经是具备一定的规模了,正所谓量和质很难达成适度匹配,所以博士生有留学经历的学生也很少,最终这些博士只能选择普通高等院校!而关于985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多的倾斜于或者说更多的注重博士的海外留学经历,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我们都清楚近几十年我国博士一直处于扩招的状态,而在扩招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博士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必然趋势,所以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更能证明自身的科研实力。同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前锋的985院校在招聘人才时必然会对所录取的人才有一个极高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流高校选一流人才,二流高校选二流人才,三流高校选三流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985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博士的海外留学经历便更加的突出。所以,如果身为博士的你想在985高校任教,有海外留学经历这已经是必然条件,也是不可妥协的。因此很多想去高校任教的博士要不选择去海外留学要不只能去我国普通院校任教。总之,博士也有博士的烦恼!!!

沙我

985高校招聘需要国外留学背景?实力与学历哪个更重要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企业招人第一条就会问应聘者的学历,不是985、211的简历就会直接扔进垃圾桶。这样的准入门槛也就导致了应聘者很多会不断刷新自己的学历,大学本科已经不算新鲜事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数不断上升。而现在,学历正面临“膨胀”风险。学历膨胀可以解释为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贬值。在以前的高学历说法就是研究生及以上,但现在的情况是硕士研究生很多,考研大军每年都很庞大,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不知道还有多久博士研究生可能就要烂大街了。在高校招聘的大部分情况里,很多985、211院校会要求来应聘的人不仅要是博士还要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高校招聘的海归在科研方面和外文文献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而院校在发表论文和科研实力方面的需求很大。虽然海归不一定能讲好课,但在科研理论和发表论文方面倒是能提高学校的实力。但在实践方面,可真的不见得能给学生讲好课。实力与学历真的不一定能成正比。但是因为学校需求,招聘对象要求很高,这样的学历爆炸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符合实际需求呢?

离内刑者

前程无忧再次举办海外留学生招聘会

来源:东北新闻网2017年,前程无忧和应届生求职网联合举办了首届海外招聘会,仅半天时间,70家雇主就吸引了2,000名留学生到场。 “2018海外留学生招聘会”上更是齐聚A.O。史密斯、HSBC汇丰、Mars玛氏、耐世特汽车系统、GE通用电气、Marriott万豪国际集团等在内的行业领军企业,将带来丰富的重要岗位,包括管理培训生、核心软件工程师、运营项目管理(国际运营项目)、晶硅、电池、组件研发工程师等数百种职能岗位。招聘会将跳过网申筛选简历的环节,参与者直接进入首轮面试,与名企HR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更有机会拿到直通卡名额(活动当日参与者需携带海外院校学生证或毕业证书签到入场)。前程无忧的《海外优秀留学生人才需求报告》显示,尽管“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持续十多年,但是中国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最近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仅3%, 同期的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数量年均增率7%,且硕士毕业生居多,留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学历人才的一大资源。与此同时,市场领先的雇主更乐意招聘海外名校的中国留学生,其中高科技、金融、房地产/建筑、教育和机械制造行业的留学生需求最大。优秀的留学生的知识、眼界和和学习能力不仅满足企业在不同地域市场的人才需求,也是雇主保持和扩大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一项策略。以下为部分参加2018海外留学生招聘会的企业关于前程无忧“前程无忧”(NASDAQ: JOBS) 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它运用了网络媒体及先进的移动端信息技术,加上经验丰富的专业顾问队伍,提供包括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和人事外包在内的全方位专业人力资源服务,现在全国25个城市设有服务机构,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关于应届生求职网2015年 前程无忧 完成对应届生求职网的收购后,基于精准的渠道和有针对的产品和服务,2015年为超过 1,400 家雇主提供了在中国高校内的现场招聘服务,2016年这一数字突破了 2,000 家,而仅在2016年10月~2017年3月,购买前程无忧在线招聘服务的雇主超过了10万家,前程无忧成为中国最大的校园招聘平台。

沙妙

年薪35万!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招聘海内外精英

为进一步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按照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与郑州大学有关要求,近日,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优秀人才,旨在积极协助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搭建一流的工作平台。据悉,此次主要招聘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及博士后。青年科研人员岗位分为直聘研究员、直聘副研究员与助理研究员3个层次。直聘研究员、直聘副研究员可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助理研究员为非事业编制人员,同时纳入博士后流动站管理。青年科研人员应聘者需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国(境)外留学归国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实行年薪制,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青年科研人员经费支出。并为青年专职科研人员提供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直聘研究员年薪35万元(税前),安家费40万元(其中郑州市发放10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30万元;直聘副研究员年薪25万元(税前),安家费30万元(其中郑州市发放10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20万元;助理研究员年薪18万元(税前),安家费22万元(其中郑州市发放10万元),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2万元。与此同时,由郑州市发放部分须符合智慧郑州相关政策,符合发放政策人员另外可享受郑州市发放生活补贴1500元/月(执行期3年)。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实施博士后“求是计划”,进一步拓展人才引流渠道,申请者一般为非定向就业的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或海外留学归国博士毕业生,年龄在32周岁以下,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文/赵檬)

解蔽

招聘要求必须留过学,留学生水平更高?是国内太没自信!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前段时间参加一个会议,旁边坐着一个清华大学刚刚毕业的本科生。闲聊时他说现在已经进入课题组,开始读研了。我建议他读研期间还是出国留学,哪怕是出去交换一年,毕竟清华大学公派机会非常多,自己不怎么花钱。这是非常宝贵的机会,一定好好把握。他自己也有这个想法,虽然跟他比,我只是一个重点985的博士,但是,作为过来人,对于留学经历的分量,还是比较清楚。毕业招聘会上的好单位,几乎清一色要求留过学,甚至还要求在国外研究机构任职一段时间。难道留学生水平真的高吗?说实话,货真价实的留学生,水平确实高,但更主要的是国内对自己教育的学生不自信,因为国内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是怎么过来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曾经大火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里面就有两个典型的海归,一个是颜值与才华并存的白富美安迪,华尔街的精英,具有真才实学,连单位的老员工都佩服不已;另一个是颜值与才华成反比的白富美曲筱绡,去国外镀个金,平时跟着一帮纨绔子弟吃喝玩乐,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嘲笑“只会读ABC”。几十年前,出国机会异常难得,可是如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人都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哪怕一年几十万的花费(《小别离》中出国读高中一年就要三四十万)。有的做得更绝,孩子还未出生,就跑去美国生孩子,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国户口。中国人去美国生孩子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大量孕妇聚集在一起,还曾引起美国警察的关注。最后,根据这件事被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反响还不错。可是,每年出国的留学生中,像曲筱绡这样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具有真才实学的安迪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毕竟安迪这类人很多都是重点高校的优等生。重点高校本来就少,其优等生只能是少之又少。最终给大家的印象是留学生贬值。但是,具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普遍比国内学生水平高,但他们水平高并非因为出国,即使他们不出国,也比普通学生优秀,因为他们出国之前就已经很优秀。虽然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成就,但很多高精尖方面,与国外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在国外留学,平台、实验室、老师、学生、周围所接触到的一切,与国内存在很大差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的学术环境确实优于国内。比如,一个同学去国外留学回来,他们老师学术很厉害,经费也非常多。这些经费怎么花老师自己决定(但都要花在学术上),流程很简单,只要不违规违法就行。国内一些老师经费也不少,可是经费报销能折磨死人,各种条条框框,把人的手脚绑得死死的。虽然这些条条框框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经济违规,可是已经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正常工作。在学校帮老师报过销的人肯定能理解这句话。国内学生其实是很幸福的,毕业压力不大。本科生、硕士生,每天九点多起床都是早的,很多人直接睡到吃午饭。读博士的时候,一向习惯早起(只是跟周围的人相比),每天九点之前到实验室。一次遇到一个老师,他居然说“你经常来这么早,你好像不怎么睡懒觉!”其实当时听到老师这么说,不是觉得自己有多勤奋(毕竟,八点多已经不早了),而是觉得大部分学生太堕落。身边很多人十点多才吃早饭,到实验室扣扣手机、看看新闻,去吃午饭。半天时间就没了,剩下的时间能够都用在学术上,几乎不可能。老师懂学生、学生懂自己,人资更懂得现在的学生。所以,才会在招聘时要求留学经历。想告诉大家的是,并非人资要求不合理,而是我们自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培养的人才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迅速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把招聘条件里“留学一年”这样荒诞的条件彻底清除干净!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大耳窿

作为海归博士,我想说说待遇问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川】“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指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我国高校人材培养体制中的通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关于“海归”的讨论会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什么近十几年来,对“海归派”的质疑之声不断?“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相比,到底还是否存在优势?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与海归博士应是怎样的关系?作为一名曾经留学日本的文科海归博士,笔者想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博士毕业(资料图/清华大学官网)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归派”据笔者所知,在日本社会是不存在对应中文“海归”的专有名词的。在薪资水平上,从欧美拿到学位回到日本的归国群体,也并不会享受到与本土毕业生的差别待遇。“海归博士”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社会标记出来,反映出这一群体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下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意义。“海归博士”如今成为一个热门的公共话题,这一现象本身也反映出中国独特的社会心态。笔者试图将“海归博士”扩大到“海归派”这个所指范围更大的概念上开始我们的讨论。校园招聘热衷于“海归身份”,而不少批评者则称其“崇洋媚外”。这场“海归派肯定论”与“海归派否定论”的“土洋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至今仍未有效弥合的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意识在当下的投射,其历史根源可以直接上溯至对于清末洋务运动和曾国藩的历史评价问题的讨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具体展开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谱系及其流变的历史梳理,只根据所持观点和立场,将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意识归纳为“洋务运动否定论”与“洋务运动肯定论”之间的分裂。其中,持否定论者认为,洋务运动选择的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道路,阻碍民族资本的成长,其本质不过是“买办”。在他们看来,由被支配阶级领导的阶级斗争,以及由农民战争推进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他们认为近代以来的基本历史线索,就是与革命相联系的群众斗争。在研究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也应该用又红又专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不是拜倒在西方理论或研究成果的话语霸权之下。顺着这个逻辑下去,他们反对出国留学,因为留学在他们看来是没有意义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洋务运动否定论”甚嚣尘上,此时的中国也较长时期地中断了留学生的海外派遣。与上述持否定论者不同,持肯定论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先驱,是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力量。他们将由被支配阶级和支配阶级共同参与的生产斗争所引起的“生产力”的上升,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定义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指出农民战争和“土”的革命只起到了对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在研究领域,他们提倡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甚至是价值观和思考范式。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展开了对洋务运动的再评价,“洋务运动肯定论”直接转化为“海归派肯定论”。从1978年开始直至80年代中期,为了缩小与欧美诸国的经济差距、培养高等人材,中国重新实施了留学生的大量派遣政策,现代中国的第一波留学潮随之兴起。1978年12月26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专门接见52名留美人员(资料图)这一时期的留学,基本属于国费留学。只有通过了严格选拔考试的学生精英,才能获得留学资格。这些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在国家安排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现了第二波留学潮。此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有可能获得海外的奖学金。于是,充分利用海外奖学金、努力在海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自费留学生开始涌现。这些留学生将最尖端的技术带回国内,在国内的劳动市场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了超出一般市场价位的高报酬。至此,“海归”成为了高学力、高收入的精英阶层的代名词,然而交织在其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并未褪去。学成归国者,既承载着国人对海外生活的好奇、对摆脱社会治理困境的追寻、对改变现状的盼望,同时也裹挟着国人对被国外势力和思想观念支配的恐惧、不安和提防,这正是中国社会一百年来“救亡图存”的话语与“现代化”的话语相互争战的延续。中国一方面承认自身“现代化”不够,一方面又强调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两重话语的张力和冲突,赋予了留学生和学成归国者特殊的政治和历史意涵,并为他们贴上了“海归派”这样的标签。二、“海归派否定论”为何抬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型以及“海归派”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实实在在的业绩,“海归派否定论”一度退后。由于国家减少了对海外留学的条件限制,第三波留学潮从2000年前后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然而近十几年来,社会不断出现对“海归派”的质疑声。“海归派否定论”的抬头,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海归派”不再等同于高学力。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般家庭的收入上升。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孩子的海外留学也不再遥不可及,留学大众化的趋势更加显著。不少因学力不足而无法升入国内知名大学的学生,凭借父母的财力而到国外大学留学。同时,许多海外教育机构为了获得学生而降低入学门槛。这些都使留学生的数量在增加的同时,总体质量更加参差不齐。又由于欧美等国经济的不景气,选择回国的留学生急剧增加。由于他们在留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自律,并没有获得太多新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回国后就只能成为无法如愿找到工作的“海待”。资料图:视觉中国其二,“海归派”从校门到校门的情况增多。第三波留学潮特征,除了大众化之外,就是年轻化倾向,高中毕业后直接升入海外大学的留学生激增。不同于经历过“上山下乡”、对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富有经验质感的把握的老一辈“海归派”,第三波留学潮中的留学生在没有深入体验和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中国。对于在留学期间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中国学生而言,由于尚未形成基于中国经验的问题意识和对研究课题的妥当性进行专业判断的主体性,他们的研究很容易进入基于国外社会基础的议题设定中去,因而研究的课题本身有可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其三,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和日渐成熟。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国际交流机会的多样化,使得本土学生与留学生在知识量、视野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留学生的优越性越来越低。其四,“海归派”并不等同于高业绩。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据笔者的经验,日本学者的治学方式倾向于不轻易下简单的结论,特别看重论证根据的明确性,以及论证过程的严密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日本研究者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查阅详细的资料,投入大量的时间完成一篇论文,但结论有时会很暧昧,让读者不太清楚作者究竟想说什么。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则更加重视指明结论,更重视研究的结果而非组织严密论证的过程,也更重视发表的数量。由于对待研究时注重的侧面不同,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率自然存在差别。在就职方面,与留学生相比,熟知中国国内市场行情和就职生态的本土学生也表现出优势。如果按照业绩主义的学术评价标准,“海归派”往往不如积极投稿、瞄准在名门高校就职机会的本土派,而业绩不足则会被直接转换为“能力不足、水平不高”这样的评价。资料图:视觉中国不过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学生培养模式,并且卓有成效。在人文社科领域,就有高校老师引导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进行跨学科的大量经典阅读训练,通过读书检查汇报会调动学生求知和探索的主体性;在硕士或博士阶段,让学生通过大量集体调查扎根中国经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如今,他们已经形成在中国基层治理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辐射性影响的研究梯队。专业基础扎实,最贴近中国经验的复杂性,可以充分发挥“母语优势”(母语思维最优论),在生计方面没有顾虑,这些都是本土博士相较于“海归派”所具有的优势。如果说曾经的“海归派肯定论”和“海归派否定论”都是以海外留学者能够扎实地掌握外国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为前提,即共同承认海外留学者的实力的话,重新抬头的“海归派否定论”则在否定的理由中加入了并非基于“救亡图存和革命传统”的新项目,即“实力不足”。这是因为不少“海归派肯定论”者对新一代的“海归派”无法引领中国更加现代化、研究业绩更加突出而感到失望,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本土高校在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乃至世界排名上的迅速崛起,于是最终加入了“海归派否定论”者的行列。三、“海归博士”的海外学习经验“海归派否定论”的抬头和对新一代“海归派”的质疑和批判,是否意味着“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相比毫无优势呢?也不尽然。以笔者在日本的留学经验,“海归博士”并不等同于新一代“海归派”。首先,大多数海归博士仍然意味着高学力。他们要最终取得博士学位,需要比本土博士经历更多的意志考验。真正欠缺研究能力的“海归派”是不会选择继续在海外读博的,他们也没有能力拿到博士学位成为“海归博士”。在日本,由于拿到博士学位对于提升就职后的薪金水平没有太大帮助,相反还使自己的就业面更加狭窄,只有真正以学术为志业的极少数学生才会选择进入博士课程。就人文社科专业而言,因本科是日语专业而缺乏社科专业基础训练的留学生一般也不会选择读博。而像笔者这样本科非日语专业的留学生,虽然也算作“海归博士”,其实也得益于在国内已经接受过的一定程度的理论阅读和经验训练。在本土高校完成基础训练,形成了基于本土社会经验的立场和问题意识之后,再到海外留学读博的群体,在研究选题和文献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保持其主体性和主动性。他们有尽量避免脱离本土经验的意识,且在日本经验的冲击和回答日本人的提问中,不断对比、反思和观照本土经验。一旦进入博士阶段,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经验调查、分析文献资料,不断推敲和完善自己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过程。笔者最终花费5年在日本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前后共进行了5次答辩,每一次答辩后都需要根据评审老师的意见进行仔细的修改。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沉着坚韧的意志,以及对于学术的真正热爱,才能顶着年龄增大、恋爱成家等诸多压力,走完这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因此,海归博士虽然在业绩上与本土博士相比也许暂时显得“普通”,但成为海归博士本身,就足以说明他们足够努力。其次,海归博士有其独特的经历体验。大部分自费留学的海归博士在留学期间除了凭借研究计划申请奖学金之外,考虑到家里的经济压力,还需要做兼职的工作,比如进入一些大学入学考试的辅导机构担当讲师。一些发放奖学金的财团会为留学生组织与日本社会和文化接触的活动。通过兼职,海归博士在留学期间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态、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获得从文本信息中无法感受的认知体验。笔者兼职医疗翻译讲座(图/作者提供)同时,由于兼职分散了他们的研究时间,他们就需要更强的自律能力、时间支配能力、计划统筹能力和情绪调整能力,才能完成研究任务。当然也有一些博士留学生,由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兼职,而最终偏离了学术研究,导致不能毕业,或放弃毕业而进入所兼职的机构工作。这也从侧面说明,海归博士本身一定同时具备了兼职中培养的教学、社交等能力,以及对时间、计划和情绪的调控能力。而只要海归博士善于转化,这些留学体验和各种能力,都能够服务于驾驭在国内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三,海归博士一定熟练掌握了至少一门外语。海归博士一定在语言习得上投入了比本土博士更多的时间,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入。对外语的熟练掌握,一方面让他们能够为国内的研究领域译介更多海外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吸收到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里,另一方面也让海归博士具备了对比和统合不同思维角度的能力。语言本身就是思维,就是逻辑,就是反映人如何对作为认知对象的事物进行分类、如何组织和结构化自己的想法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规则和逻辑形式,比如印欧语系的语言重演绎和分析,东方的语言重归纳和综合,日语对客观的“状态”(state)更加敏感,而英语对事物的发生时态和过程的结果(consequence)更加在意。说不同的语言的人,即使是看待同样一件事物,他们的视角、思维的组织方式必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海归博士的思维结构就更加开放和多元。第四,海归博士多多少少从其导师那里学习到了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做研究的虚心、专心、平心、恒心。在笔者印象中,日本大部分学者治学能够做到无欲立己心、无求速效心、无好高心、无外务心、无存惊世骇俗心、无务杜撰穿凿心。与中国社会整体浮躁、争胜、急功近利的氛围相比,海归博士在治学精神上会受到海外学界的影响。与具体的知识和技术相比,海外博士在留学期间所习得的逻辑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对于学问的态度、做学问的心态,以及学术鉴赏能力、对思考和学问本身之趣味的体察,都使海外博士不同于大多数本土博士。第五,海归博士一般都曾活动于海外的某个学术团体,建立了展开国际共同研究的人脉基础。海归博士在海外的人脉,将成为国内高校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宝贵资源。结语如前文所述,第三波留学潮中的“海归派”虽然良莠不齐,但大多数海归博士这个群体仍然具有一些区别于本土博士的优势。而在“两会”中提交讨论的议题中,与海归博士进行比较的也并非一般的本土博士,而是“优秀本土人才”。“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的现状,反映的是“海归派肯定论”在不少招聘单位的延续。然而,“海归派肯定论”原本发源于中国在现代化程度上十分落后的时代,也以中国在现代化方面的落后为其合理性的根基。当中国本土也能培养出业绩突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本土人才”,甚至于与海归博士不相上下时,这并不说明海归博士的学力水平下降了,而是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摆脱了落后的面貌,使“海归派肯定论”已不再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根基。正因为如此,“海归派肯定论”在不少招聘单位的延续,才显得不再合理。笔者也认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不合理的,因为成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同样需要付出超出普通本土博士的努力,其成就值得肯定,虽然努力的方向也许和海归博士不尽相同。但通过“海归派否定论”的思维来否定海外博士的价值,以达到批判“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这一现象的目的,笔者认为也是不甚公平妥当的。海归博士同样需要善待,需要用不同于本土博士的评价尺度来衡量海归博士的发展潜力和能力,给他们适应国内人际关系和学术生态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将能力转化为成果的机会和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一定不如海归博士的现状是不合理的。同时,若要将海归博士的待遇定位在普通本土博士的水平上,同样是不合理的。优秀本土人才和海归博士,都应当得到相应于他们的付出的较高待遇。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走向更加从容、自信、开放的国际化之后,仰视海归博士的“海归派肯定论”以及歧视海归博士的“海归派否定论”将自然失去其合理性根基。当“海归派肯定论”与“海归派否定论”的“土洋之争”消失之时,“海归”这一具有身份标出性的词汇也许也将成为历史了吧。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果恶乎在

博士研究生有必要出国留学吗?或许这是最佳选择!

似乎我们一想到博士更多的是博士难毕业,博士更能找到优质的工作,所以每年都会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了攻读博士研究生,也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放弃攻读博士研究生。而对于在读博士来说,虽然面临着很多的科研压力已经学习压力,但是他们还会想到另一件事情,即自己要不要出国留学呢?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已经非常的牛叉了,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呢?只需要顺利的毕业,然后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到好的就业单位,这就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了,然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出国留学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这是最佳选择!当然,博士研究生不是必须出国留学,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能够进入更为好的就业单位,能够为自己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的话,出国留学一定是博士研究生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的而就业方向大致分为高校任教、科研院所和企业管理,这三种就业方向都和海外留学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这些单位需要你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这是每年招聘的基本要求。尤其是现在几乎所有的985高校,在招聘博士研究生时,不仅仅是要求你本硕博是211或者985高校,更为重要的是要去应聘者必须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那么试问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如果你想进入985高校任教,那么你是不是必须得出国留学呢?而且这种要求不仅仅只是985高校,很多的211高校也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要求。同时,即使你博士期间没有出国留学,那么当你工作后,如果从事的是教学或者是科研工作时,你一定会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导致你更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因为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师都在弥补自己的这一缺陷,似乎海外留学经历是很多高校教师的光环一样,不可缺少。虽然能够获得去国外留学的机会固然是好,但是并不见得所有的博士研究生都需要出国留学,毕竟每一个博士研究生都有自己的规划,只要能够顺利的毕业,只要能够获得最终的博士学历者就足够了,因此很多博士研究生毕业便就业了,也不会想着出国留学的事情。总之,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有海外留学经历一定会更加的有优势,并且对于自己的学术造诣和科研工作的而进行都有不小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出国留学已经在逐渐的成为了很多博士研究生的必然标配。

神隐

广州留学英才招聘月启动 提供万个优质岗位

广州留学英才招聘月启动提供万个优质岗位文/廖靖文、何颖思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促就业就保民生。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35.35万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量庞大的留学人员今年就业形势面临不明朗因素。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意愿比以往更为强烈,其中也包括很多在海外长期工作的优秀人才。为吸引更多留学英才来穗就业创业,广州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于9月1日-9月30日在线上举行“云聚英才 智汇湾区”2020年广州留学英才招聘月活动。活动启动仪式于9月1日举行,接近2万人通过线上直播观看。预计活动期内,参与企业数将超500家,提供岗位逾10000个,将满足广大留学人员各类求职需求。活动启动前,已吸引包括广药集团、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岭南集团、小鹏汽车、新东方、三七互娱、汇丰银行、中科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报名参加,提供包括博士后研究员、总监、学科带头人、工程师等优质岗位2000余个,部分岗位年薪高达50万元。活动首日有逾500名留学人员在线投递了简历。本次招聘会由广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广州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主办,广州欧美同学会(广州留学人员联谊会)、广东留学人员联谊会·广东省欧美同学会青年分会、智联招聘协办,将立足广州、服务珠三角、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着力为用人单位和留学回国人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人岗匹配交流闭环,助力留学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才支撑。据介绍,今年的招聘会实现 “三个首次”:首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云端”方式连线全球,实现“云”聚英才;首次将参会的企业、留学人员以在穗区域为主,广泛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智”汇湾区;会期首次延长至一个月,推出“招聘+”服务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全方位开展云招聘、云培训、云测评等系列活动。留学人员可通过云招聘平台进行简历投递、隔空面试、语音沟通,同时可在云培训平台获取环境分析、择业技巧、形势政策等方面讯息;在云测评平台进行MBTI职业性格测试,了解自身职业潜质,找准未来职业规划发展方向。本次招聘会为免费公益活动,将持续至9月30日,用人单位及留学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活动专栏页面(https://gzscse.zhaopin.com/)进行活动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