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海归留学生就业洞察报告》出炉,海归留学生就业情况解读就舍待命

《2020海归留学生就业洞察报告》出炉,海归留学生就业情况解读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发展,海归群体的就业形势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归的国际化视野、英语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等,仍然备受企业青睐。国内精英职业发展平台猎聘发布不久前发布了《2020海归留学生就业洞察报告》,旨在为企业及海归留学生的招聘求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那么,此次报告具体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呢?2020海归留学生就业洞察报告《2020海归留学生就业洞察报告》,分析了海归留学生求职情况、海归留学生就业观、企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分布等内容,一起来看看:90后海归留学生成主力军,硕士及以上学历近7成猎聘大数据显示,海归留学生整体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海归留学生占比达75.12%。90后已成为海归留学生主力军,未来95后将成为这一群体的中坚力量。从学历来看,海归留学生具有高学历特征,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学历,前者占比33.70%,后者占比59.51%。一线城市为海归就业首选,杭州成都人才吸引力强疫情下,更多海归留学生希望留在国内工作。调研数据显示,当下海归留学生最希望工作的地点中,选择国内的占比为57.89%,国外占比为18.05%,另外有24.06%的被调研海归留学生表示还在犹豫。海归留学生希望就业的城市分布中,一线城市是首选。其中,希望在上海工作的留学生占比最高,为 24.26%;北京位居第二,占比为 17.99%;深圳、广州位居第三、第四,占比分别为 10.08%、5.38%。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成都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两者分别以 4.52%、3.54% 的占比位列第五、第六。深圳对海归人才需求最强劲,新一线城市迸发活力根据猎聘大数据,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占比位居第一至第四。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成都的占比最高,相比去年同期,杭州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占比增长最快。互联网,教育行业最受海归留学生偏爱在 2019H1、2020H1 海归留学生期望工作行业对比中,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教育/培训/学术/科研/院校两个领域中,海归人才集聚明显。此外,基金/证券/期货/投资、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工程、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翻译等)也是受海归留学生青睐的行业。海归留学生在薪资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求稳特征。2020年上半年,留学生期望年薪在10万元以下的相比去年提高了15.01个百分点;期望年薪在10-20万元之间的相比去年下降了1.93个百分点。六成海归留学生回国前已经开始找工作海归留学生就业心态的调研中,32.33%的海归留学生表示“心态平静,先找着,没有合适的后续再做打算”;30.83%表示“自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并积极准备”;10.53%的海归留学生表示“没多考虑,反正最后总会有工作”。超六成海归留学生求职有规划,回国前已开始找工作。回国前就开始找工作的占比为61.65%,回国后不到一个月开始找工作的占比16.54%。海归留学生最重视企业的晋升体系和个人成长空间在求职方向的参考因素中,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工作的得票率最高,为73.68%,选择行业发展趋势好的、和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位居第二、第三,得票率分别为61.65%、56.39%。在具体选择公司时,海归留学生最重视企业的晋升体系和个人成长空间,该项的得票率为75.19%。选择岗位时,海归留学生希望该岗位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占比最高,为64.66%。提及海归留学生的求职困惑,58.65%的海归留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国内行业、公司和职位方面的理解;51.13%的海归留学生表示缺少相关实习/全职工作经验。企业青睐高学历海归,对商科背景海归需求大从2020上半年看,企业对海归人才的学历要求以本科为主,占比达62.39%。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对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海归人才的需求占比分别提升了5.83、0.54、0.53个百分点,对大专及以下学历海归的人才需求则降低了7.42个百分点。在2020上半年企业下载海归人才简历的学历占比中,硕士学历以68.43%的占比遥遥领先于其他学历,博士学历位居第二,占比15.43%。从海归人才的企业招聘薪资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年薪区间在40-50万元之间、50万元以上的占比有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3.75、4.99个百分点。年薪在10万元以下、10-20万元之间的的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分别下降了7.64个百分点和3.62个百分点。可见企业相比去年更愿意高薪聘请优秀海归人才。从 2020 年上半年企业下载海归人才简历的专业占比来看,企业对6大专业的海归人才需求最高:金融学以 3.48% 的占比在各专业中排名第一。会计学、工商管理位居第二、第三,分别为 2.44%、2.01%。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等占比均高于 1%。总体来看,企业对商科背景海归人才的需求最大。对于目前打算在国内求职的海归留学生,建议大家一定要积极了解国内的行业、企业情况;了解国内各地区对于海归的优惠政策;理性看待自己作为海外人才的优势和不足,为求职做好全面准备。

玉杨

英国海归硕士到底能进什么样的企业?外企扎堆,中小企业不待见

英国留学生群体,一直都在承担着很多质疑的声音,大致意思就是:英国除了G5,甚至只有前四(除去UCL)都是垃圾,回国什么都不是,就业上还不如国内985、211。有不少还未出国的同学也想知道,“一年动辄四五十万的留学费用,英国硕士回国到底能进什么样的企业?”在具体的招聘过程中,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招聘要求还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公司也会有自己的偏好,这里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眼中的看待标准不同1.大型国企:最喜欢国内985/211的毕业生,留学生用的不多,用也只用好学校的。(一般都会有个国外院校指南)2.中小型民营企业:留学生去的比较少,特别是应届的。这类企业HR对国外学校并不了解,在他们眼中只有“名校”和其他学校的区别。喜欢直接招有工作经验的,上手就能干活,省钱省事。3.大型外企(500强系列的)留学生扎堆,大家都很喜欢去,而且应届海归更有优势。HR有不少自己本身就是留学回来的,接触得多,对于海外院校和专业都比较了解,就算没听过也会去查一查了解一下。对于这类企业,学校和专业的排名越靠前越好。4.中小型外企:留学生也很多,不,是特别多。因为第一梯队的留学生,通常会被名气更大的500强抢走,这类企业才是大部分留学生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去向。HR招人会更谨慎一点,也知道QS榜单这一说,对于留学生比较友好和客气,如果没听说过你的学校,大概率会问问你学校的实力和排名,很看重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能力。但他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既要教育背景好,又要个人能力好,所以对应届生性价比很高,我个人觉得这一类企业是最适合个人综合实力发展的地方。所以,我的建议是:清北复交本+海外top10硕,你闭着眼随便投。985本+qs前50硕。首选大型国企,大型外企,你都可选,选择比较多。民营企业和小外企你也看不上。实在心慌担心找不到工作,投一个保底用即可。双非本+qs50-qs100硕。这类型的留学生是最多的,竞争很激烈,拿到让你满意的offer很难,提前选好就业目标,早做准备。企业选择上,大型外企可以当作冲刺目标,中小外企为主要目标,如果你实习经验也很丰富,大中国企业可投。双非本+qs100之后硕。我只能讲,上学时候不要闲着,该实习就实习,把专业证书都考了。否则回来找工作,你会觉得你白花了30万。此时留学的第一个价值点就凸显出来了:如果你是国内双非院校毕业,那么毋庸置疑,留学一年的学历肯定可以让你的开局更上几个台阶。不是“国内HR更看好哪个学校”,而是“相比双非二本三本,国内HR肯定更看得上留学硕士”。这就是现实。比起毕业直接找工作,留学一年再找工作,能够得到的机会肯定更多。不论你去的是啥学校。那么,一般海归回国后去哪些行业?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多留学生的意向行业,占比17.4%,教育行业也是留学生第二热门的求职行业,占比也达到了9.67%,第三名则是基金、证券等金融领域,占比9.02%。目前的英国留学市场,仍然是以商科为主流,但是近几年商科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工科和教育类的比率在逐渐上升。英国的专业选择空间很大。本科你可以很自由地去选,你想学什么基本上会有什么,研究生更是可以转专业申请,就是无论你本科学的是理科、工科,都有机会转到管理、传媒,甚至法律专业,都没有问题。这是英国留学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同学选择去英国读书。总结:对于本科背景比较强的学生,尽可能申请英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将来回国无论是国企还是大型外企,选择的空间更大;本科双非的同学,除了尽可能申请好学校,专业选择也要慎重,英国一年硕士是改善背景的好机会。最后,大家要记住一点,英硕更像是一个副武器,它不会让你“一纸在手天下我有”,做好详细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并且一定要有“主动学习”的觉悟才最重要。

若果是也

海归的工资,目前是什么样的行情?

在前两篇文章《大专毕业1年,工资应该多少合适?》《本科毕业1年,工资能谈到多少?》中,别分介绍了中专、大专、本科和国内硕士毕业1年时的工资行情,本篇继续介绍下其他学历毕业1年时的行情,尤其海归硕士的。文末,会做下规律总结,为了大家更好的把握行情,为自己所用。【欧洲硕士毕业1年--北京】这位美女,也是我的职场学生,她知道把握先机,回国前半年还在实习时,就知道国内到处找就业信息,最后找到了我。欧洲很多硕士是一年半学时,且她实际上并不是在国外工作了1年,而是实习了10个月。所以我说,欧洲的硕士是性价比最高的学历提升方法。不管如何,海归、硕士,这俩关键字,才能造就五天八小时下的月薪1万8,15-16薪。【美国硕士毕业1年--北京】这位美女小钟,硕士毕业后在美国工作过1年,回国前猛看我的职场类文章。确实,别说国外很难了解国内就业行情了,就是国内毕业生也对自己的就业环境不甚了解。所以,小钟是悟性高的,短期能开发出来副业,也是应该的,这就是行动力。当然,主业这月薪20K乘以16薪,还有股权,算蛮好的了,尽管是创业公司。不过她这是硅谷创业公司,看来还有点技术含量,不是那种PPT融资推销APP的创业公司。【毕业1年谈工资,主要看学历】以上7个例子,都是女性群友,各种学历都有,毕业1年上下,这就是普遍的通例。你找下类似的城市、类似的学历,如果你毕业1-2年,她们的工资,你是可以达到的,略微再超过她们10-20%也可谈。这根本不是啥幸存者偏差,大部分人我只是没有贴出来她们刚开始的窘迫情况而已。我跟别的作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我讲普通人的上升之路,讲的成功也仅仅是相对的财务自由。别人大多讲的过分逆袭的例子,不是马总也是强东,要么就是月薪3K到年入千万的故事。那些,才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名人效应,才是幸存者,我自己直到大概32岁时都还喜欢听这些成功故事,但总感觉这些现象级的人物,代表的只能叫偶然性,再后来上知乎,才知道了,他们都叫做幸存者偏差。今天讲的这些真实群友的工资情况,都是只需要短期1-3个月努力即可达成的,这已经是普通人讲普通人的故事,概率80%以上。仅仅是求职技巧的运用,区别就已经显而易见。而其他的要素你想提高,没个三年五载甚至半辈子,是无法提高的,甚至有些永远改变不了,比如身高,比如颜值,户口,比如背景,母语,等等。以上,写在这个时代,写在高考分数出来的日子。他人,就是你的镜子,尤其同时代的你的同龄人,你也联系下自身,你毕业多少年,你跟这些毕业1年的学妹相比,工资高了,还是低了?你的事业如何逆袭,你会不会运用学历求职法?

道人不闻

海归就业真相:70%留学生税后工资只有6k

前段时间时不时就要哭一场的崔同学,最近终于拿到了offer,即便不那么理想,但也算有所收获。他之前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生好歹也是全球排名前100,找个工作怎么比个国内本科还难?”这句话就像一个压力开关,紧接着他就开始“猛男落泪”........“海归”这词的含金量就像韩元对人民币一样,真的严重贬值,没有哪个企业会再将“海归”等同于精英,很多留学生的学校不被HR认为是野鸡大学就很不错了。回国求职这件事真的让很多留学生意难平,出国就是为了有更好的出路,回国后发现,每条通往成功的路都在施工。到底是留学生在国内已经没有竞争力了,还是自身的能力真的比不过国内985、211本科生呢?一、海外学历是把“双刃剑”“我有个朋友,他在国外呆了2年,读的是艺术类的专业,去年硕士毕业,因为签证办不下来,海外的就职机构收费又太贵,无奈回了国。但是回国后发现他留学的资历本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势,和国内的求职学生一样,要通过层层筛选才有面试资格,最后好像是因为他学校不太出名的,就被拒绝了,这种事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随着留学风潮的普遍,只要能负担起,人人皆可出国留学。这大大降低了留学生的含金量。在这种时候留学生的学历不但不是优势,甚至成了劣势。现在出国留学成了很多有钱人家孩子的“教育升级”,对于这种求学门槛不确定的海外经历,很多名企会更加倾向“知根知底“的985、211本科生。其次由于海内外的信息差和课程设置不同,国内用人单位没法判断一个海归的含金量,所以在很多高端行业,国内就业只看院校排名,一些公司招英国回来的只要TOP2,美国的要TOP50。二、错过求职黄金时间每个回国求职的留学生都会问一句话:“我到底是不是应届生啊!”国内校招时间线:1-3月:国内春招,一般而言春招企业较少,要留意官网是否有补招名额。7-8月:互联网类公司开放提前网申以及内推名额,提前做好简历修改以及网申准备9-11月:国内秋招,网申以及宣讲会在9-10月份全面打响,进入面试阶段每年最让留学生焦头烂额的就是时间问题,有留学生7月回国,但是10月份才能拿到毕业证;也有5月拿毕业证,11月才能拿学位证的,谜一样的时间让他们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算哪一届的毕业生了。虽然教育部发布的规定毕业一年之内的海归都算应届,但招聘的企业才是真正决定你身份的boss,每家企业的时间都不一样,对于留学生的选择面也窄了很多。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但宣讲会国家少,行程短,门槛高,更别说有机会回国内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成本太高),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所以留学生都应该提前一年开始找工作最为保险,不要等到“走投无路了才想着回国求职,不仅机会少,你的应届生身份可能也要被剥夺了。三、求职能力较弱根据《2019海归能力调查》发现,留学生普遍求职周期较长:86%的受访海归可以在回国以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求职时长1年及以上的占比仅为7%。在薪酬方面:近三成受访海归的初始年薪低于10万,高于15万的占比仅为四成。也就是说,70%留学生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近7成认为月工资远低于期望,15%的留学生职场竞争力甚至低于国内二本高校的毕业生留学生的求职能力弱主要体现在“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和“缺乏相关实习/项目经验”上。先说对国内情况不了解。36%的海归把 “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 当作最主要的求职困境。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就缺乏职业规划,从而只能海投,不仅没有效率成功率也非常的低。但也有留学生的简历幸运通过,为什么还是没有offer?因为没有实习经验,面试必挂。这是很多求职过的留学生才会懂得致命伤痛。简历上再多的奖学金也无济于事,校园经历多丰富,HR根本不会多看你一眼!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实习意识是非常强的,从大二开始,每个假期都会选择去各个名企实习,等到大四求职,每个人至少会有两份以上的实习经验。而国外留学生,缺乏实习的意识和实习的机会,所以在企业看来,留学生的唯一优势就是意识层面的“视野开阔”,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竞争力。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提升求职技能、进行行业/企业解读,增添实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能力反作用于自己的学历。其实留学生不必焦虑,因为留学生所获的资源总体来说还是高于国内学生的。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同时,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留学生具备很多有竞争的“软实力”比如: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很强的抗压能力,更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等。但求职不仅需要软实力,也同样注重技巧和硬技能,如何丰富简历,如何表现自己都有很多的门道,都需要反复练习。所以海归同学们,加油哇~全国高校2020寒假放假时间新鲜出炉,最长51天收藏!从大一到大四,各阶段求职时间轴曝光!杭州补贴5万、南京4万!新一线城市大学生落户政策公开这5所985高校,承包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复旦硕士放弃阿里offer,选择邮局2500月薪,稳定就一定靠谱吗?【本文参加有奖活动#机构V计划征文赛#,快来一键加入百家号机构运营快车道。】

金娃娃

金融海归回国求职,没实习经验,如何弥补?

来源:金融小伙伴一转眼就已经到了2020年的5月,一年都快过了一半了,但留学生们却依然自闭上网课。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低年级留学生来说还能够接受,就算这学期不能回到学校学习,下半年回校复课还是有望的!而对于马上面临毕业的同学,2020年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前段时间,#应届生的身份到底有多重要#冲上热搜。这个问题能上热搜,大概说明这届毕业生真的有点难了。但凡就业形势好一点,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介意“应届生的身份重不重要”的问题。在热搜的讨论中,一些评论真的有点扎心了:而对于留学生来说,比较有优势的是留学生的应届生身份可保留两年,这样可以延长找工作的时间。但是延长找工作的时间也会发生以下问题:在求职中你会遇见比你低一级的国内毕业生和国外留学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所以我们不乏会听到常春藤毕业的同学降维秋招进四大的故事。这里并不是说四大不好,而是很多留学生对于自己的求职目标都有较高的要求,大多留学生毕业目标是进入投行或咨询这种起薪高的行业。但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在国外读本科或研究生,不仅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教育制度,更多地是为了有学历背景的提升进而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随着疫情的爆发,国务院曾做出过说明,我国留学生人数已达到了160万。人数的众多,除了是让你在留学的时候能够遇见很多中国同学一起组队做team work,presentation,讨论作业之外,也意味着留学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因为这已不是一个海归回国好就业,走到哪里都会被高看一眼的时代,反而是近些年来海归变“海待”的言论不绝于耳。“花了几十万到澳大利亚读 Master,但回国找工作时,我跟国内的毕业生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开始给自己定的薪金是年薪15万元,但参加了几次招聘后发现,有海外学历的求职者很多,我还没有工作经验,现在只有月薪4000+奖金...”没有实习经验也变成了很多留学生的现状。但实际上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却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总结来说就是,这届留学应届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多公司暑期实习已经招的差不多了。但如果,你想进入金融、咨询、互联网等行业的名企或核心岗位的话。在毕业前先找到一份实习是必备条件,不止让你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个行业的工作节奏,也让你更加了解未来想求职的行业和岗位具体是在做什么。所以对于即将毕业但是实习经历不足的同学,我们建议你一定要考虑先实习再找全职。因为没有实习经验的话,如果想找到某一个行业中很顶尖的公司几率是不大的。当然,如果你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更加鼓励你去寻找实习,因为在相同的学历背景下,有实习经验的竞争力会提升不少。如果你之前有丰富的实习经验,就需要考虑未来想要去到什么样的公司,了解自己目标岗位的JD以及对应的能力要求,还有这个行业中不同公司的风格是怎样的,以备于在求职时对目标一击即中。但现实让人焦虑,留学生求职面对不对称的信息差:寻找实习的成本高、缺乏靠谱准备的信息平台,盲投、对自身定位认识不足,岗位契合度低。面对这样的问题,留学生就要知道怎样包装自己的优势、在求职中应该如何做突击准备、对各行业招聘渠道及薪资岗位解析。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了解求职渠道+技能+行业... 适合人群:√ 想了解国内金融就业的趋势√ 想了解更多的国内求职环境√ 想获得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 为保证大家的学习效果,仅限前500名免费参加本次提升计划!

就舍待命

没有实习经历的留学生在求职时有多惨?

说起留学生回国求职路上的拦路虎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老虎一:不断前移的秋招时间从金九银十到互联网扎堆七月爆发只要它开始速度够快你就甭想跟上国内校招的节奏老虎二:迷一样的毕业时间有7月就回国,10月才能拿毕业证的有5月拿毕业证,11月才能拿学位证的我算哪一届应届生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老虎三:逐年下降的校招通过率根据2018年的大数据显示名企offer率已经下降到2%很多留学生从秋招战到春招前后投出了上千份简历依然没拿到一份合适的offer除了以上这些“不可抗力因素”80%的留学生自身也无法满足企业对校招候选人的期待就算没错过校招时间和应届生身份最后还是败在了“没有相关经验”、“专业能力不足”等硬件不达标上…No.1 “缺乏相关经验”成海归求职最大挑战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海归?具备什么能力的人才更受名企青睐?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18.3%的企业表示,对于海归的需求占比达到11%-30%,其中有4.5%的被调查企业海归雇员占比为71%-90%。而在雇主提供的工作机会中,86.4%的岗位同时面向国内和留学人才,8.3%仅面向海外留学生开放。随着留学归国人数的不断增加,海外毕业生归国寻求工作也有了一定压力。《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9成以上的海归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仍是求职过程中的主力障碍,值得海归求职者高度重视。据了解,目前很多国家针对留学生都设有就业工作签证。如英国PSW签证,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文凭的中国留学生,可留英工作两年;澳大利亚硕士国际生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毕业后也可获得2年的工作签证。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政策便利,在海外寻求与所学专业相符的实习机会,当你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回国就业便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但体现在个人工作能力上,更体现在薪资待遇及晋升路径上。No.2 校招时,没有实习到底有多惨?@ 马路杀手:你能理解斗志昂扬地去网申,投出去30多家,最后没收到一份反馈的心情吗?没人比我更崩溃,别人在吐槽笔试看不懂、面试太尴尬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因为实习经历空白一直被卡在网申这个环节……@ 一块小熊饼干:投递的是互联网运营岗,去面试的时候HR问我有哪些项目运营经历,我说在学校的时候运营过学院公众号,排版写文章之类的,HR往深了问项目成果、转化率这些东西,我一个也答不上来。HR说我完全不懂运营,没有运营思维,意料之中我被刷了。@ 某美本TOP30留学生:群面时碰到的国内有力竞争对手,一般是清北人(少数央财)+CFA2级+若干牛逼券商实习经验+GPA很高+学生会干部+各种奖学金和海外交换经历,结果可想而知。No.3 什么是有价值的实习?实习经历既然那么重要,是不是实习得越多越好?大错特错!实习经历不在多,而是贵在精。特别是在校招时,一份简历的寿命只有短短5秒,如何瞬间抓住HR的眼球,关键就在于里面的信息是否有价值!所以,不是什么类型的实习经历都值得往简历上堆填,一定要提前了解HR的真正意图,学会有所取舍。真正有用的实习经历如下:大公司实习(直接抓住HR眼球)非常匹配的实习经历(与申请岗位直接相关)参与一至多个完整项目的实习(有独立完成项目的经历最佳)产出可视化的结果(最好有数据和转化效果支撑)No.4 实习,才是你能力的最好证明实习是就业的缩影,其特征基本相同。一份好的实习,不但可以帮助你提升个人背景,也可以成为你在校招大军中突出重围的有利筹码。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很多同学在大学阶段都会经历迷茫期,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接触过职场,不了解行业,不了解岗位。毕业时稀里糊涂地找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频繁跳槽,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好的。而实习就是在大学生涯里探索职业方向的最佳方式之一。它能帮助你更了解工作,也更了解自己,是难得的试错机会。毕竟等你毕业后再去试错,成本就太大了!快速提升专业背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往往都是理论性的,很难有机会将其运用到职场中检验。而实习能帮助你提高专业技能,学习工作方法,通过不断累积工作经验去提升自己。尤其是对于有意向从事专业不对口职业的同学,更可以通过在相关岗位的实习,丰富专业知识,避免在求职时显示出专业劣势。明确个人竞争优势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到底会考察哪些方面,曾有人针对HR专门做过调查,选项涵盖学校、专业、成绩、证书、实习经验、社会实践、户口等多个维度。不同性质与规模的公司考察侧重点有较大的不同,但唯有一个所有公司都重视的要素,就是和应聘岗位相关的实习经验。* 名企校招筛选标准,实习经历权重最高网申、笔试、面试,每一个环节中,相关实习经历都是你能展示给企业的亮眼条目。毕竟口说无凭,实习经历才是你能力的最好证明!

大与小

2020海归就业报告:一年更比一年难!企业到底要什么?

想问脸脸家有多少今年毕业的留学生呢?现在大家有什么打算呢?疫情后,是留在法国还是回国?找工作有什么计划呢?著名招聘平台Lockin,联合全球高校职业发展联盟发布了《2020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报告》,快来了解下今年海归求职的形势,不打无准备之战!Lockin已经连续五年发布针对于海外人才的就业分析报告。今年发布的《2020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报告》,是基于对全球1600多所大学就业中心、6万多家企业和25万海外人才进行调查问卷,经过调研分析后得来。就业形势严峻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经济情况整体下行压力增加,许多企业的岗位增量减少,不少企业进行了裁员。但中国产业转型的阶段导致很多行业依然存在着人才缺口。这类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对具有高学历、海外学习背景的人才。近年互联网、咨询、制造业等行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其中互联网行业的需求量居第一位,招聘市场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依旧很大。海归心仪的行业和薪资最受海归青睐行业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力近几年势头不小,其中受欢迎的岗位有研发岗位,还有非技术职位:营销、运营、金融等岗位,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取代金融行业成为海归人才的首选行业。海归期待薪资报告中可以看到,其中82.7%的本科毕业生期待的年薪为7-15万,其中75.9%的硕士毕业生期待的年薪为10-20万,其中超85%的博士期待年薪在15万以上。企业雇主的青睐点实习经验企业在招聘海归时,企业最看重的是候选人的相关实习经验,在考虑的职员的稳定性和节省培训费用方面,具有相关实习经验的海归可以更快地展开工作,且成长更快。专业背景、学校排名和个人综合能力也是企业在招聘海归时参考的因素。顺应趋势,海外留学生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实习,成功入职的海归中,超过80%拥有3个月以上的实习经历,超过40%拥有6个月以上的实习经验。主要招聘渠道国内很多企业对于海外大学的了解不多,也缺少与海外高校沟通的能力,所以企业的海外招聘渠道倾向用第三方进行海外校招、社招。此外,微信公众号、微博、facebook等多媒体渠道社交体也是近年来企业常使用的招聘方式,海归比较常用的求职方式,如学校的career service和校园招聘会,更值得得学生的信赖。实习经验分享/ / 前期准备 / / 找实习渠道我和身边的朋友找实习一般通过:海投+校内渠道(我选择双管齐下~)海投:海投就是通过各种招聘网站和搜索引擎,把自己的CV、动机信和求职信广撒网。看着还可以的、比较正规的,不管符不符合要求先投一下。给大家推一些法国常见的找实习、工作的网站:indeed.fr,Linkedin.com,etudiemploi.com,pole-emploi.fr, regionsjob.com,monster.fr校内渠道:一般校内渠道通过forum或者校友、老师的推荐。我通过学长和一些朋友给我介绍了不少的实习机会。比如跟我合租的室友的实习就是她一位中国的师姐推荐的,而且因为这个渠道,这家公司后来都在室友的学校招实习生。所以,在学校学习不要太“孤僻”,多出去社交一下,多主动认识下朋友,就会有更多的求职机会哟。求职材料想要提高回复率,就要准备吸人眼球的求职材料:简历+动机信我刚开始的简历写得及其简单,从而导致了我刚开始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甚至还残忍的收到了拒绝信。所以真的是要好好多下功夫在简历上,要针对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职位进行简历的修改,进行1V1的订制,别偷懒~还要突出自身的优点。反正我把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有啥技能写得特别详细~每个人简历、动机信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点我没有办法给予太多帮助,但是之前我有咨询过大脸的老师,真的给了我很好的建议。除此之外,还可以问问身边找到了实习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不要孤军奋战哦!有些公司筛选材料的第一步是机器操作的,叫做关键词筛选。这些机器被设置的程序就是过滤出他们需要看到的材料里的关键词,有些甚至会筛选好几轮,每次都将淘汰一部分。所以关键词也是制胜法宝。/ / 面试 / / 一般来的面试就2个阶段:电话初面+当场面试电话初面主要是和HR进行面试,讲清楚自己的实习动机、对公司和职位的大致了解、实习的时间之类的大概问题就行了。当场面试:这个不用多说,这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是不是“见光死”就看你的表现了!面试时长根据个人情况,大概都是20-30分钟。时间越长,你成功的概率越大。所以准备好各种各样的话题,对于面试来说非常重要。刚开始面试的时候会超级紧张,先自己把自我介绍理顺:我叫xx名字,现在xx学校xx专业,我之前干xx工作,我干了xx内容,我在xx方面有经验,J'ai la confiance d'être capable pour ce stage.要把自己的自我介绍说得自然、流畅~自我介绍是很重要的内容,因为HR可以从中展开对话,从中捕捉到你的信息。在准备面试前,需要了解哪些是热门问题,哪些是常见问题,法国人很看重动机。为什么选我们的企业?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些都是面试里很频繁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都要准备好一套想答案,并且可以随机应变。/ / 一点小建议 / / 写备忘录本人投了太多简历,导致中间有公司打电话来我竟然想不起是哪家......之后为了防止尴尬,我写了个备忘录来记录投递的情况,我一般会记录公司名字、职位信息、投递信息等等。Relance对于自己非常心水的实习,可以进行一下relance。比如面完之后的两三天,如果人家有给出回复期限,最好是期限后。大概内容可以是:感谢那天的面试、结合自己的能力总结实习的任务、表明自己的动机,最好附上简历。但是这个Relance限于你们的面试进行状况比较良好才有必要做哦。(我最后找到的实习就是Relance成功哒~)希望大家找工作、实习顺利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助力梦想之路 我们在行动

鬼江

日本海归硕士哭诉:错过秋招、春招,找工作一年,依然没有出口!

前言:职场就像围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总是以“墙外”的视角羡慕着“墙内”的世界,而也许你的生活也出现在别人的梦中。希望“互联网坊间八卦”能成为一个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今天,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位20届应届生秋招的经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应届生最原始的求职生活状态。希望这些“干货”能让你认识到不一样的应届校招之旅。【长文预警】 太长不看的话可以看最后3段无数次感叹命运坎坷。想在这里给大家看看我的历程。本科三流日语专业,毕业后读了一年语言学校考上了日本一家还不错的私立读商科。考学的路程很曲折,考了好几个学校花了很多钱,通过了很难的笔试只剩下几个人的时候,都在面试挂了。好不容易考上现在的学校,要我念一年研究生(日本的研究生=预科)再重新考试入学。我问了很多人很多次为什么,没人告诉我确切的答案,只是告诉我这多出来的一年是“运气不好”。在校期间我的成绩不差,态度也很认真。可能因为这个经历,我对我自己一直很没有自信。而且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一年级的时候,不是打工就是玩耍,没有实习。二年级开学在日本找工作(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在日本找工作很让我难过。网申的时候要写各种小作文。我最初不知道写作套路,自己一个人写,都挂了很多家不错的公司,白白浪费了机会。然后就去找学校career center的老师帮我改小作文改日语。career center的老师见我是个中国人就阴阳怪气,不提出建议和意见改嘲讽我胖,照片丑。搞了几次之后我也不想去career center了,反正自己改了无数次后海头。后来就是好不容易进了面试,也因为说话太紧张被挂。我有多紧张呢,说话发抖就算了,整个躯体都在抖,心脏也会痛。在日本求职的后期,我已经从咨询行业转向IT行业了。后来大公司早过了招聘季(一般是一年级10月就开始招聘了,二年级3月基本结束)投的几个给我感觉都是那种日式压抑,特别让我害怕,我也就算了。其实5月的时候我有投过国内德勤在日本的招聘。那是我第一次面试,表现得特别差,但是还是收到了offer call(其实是邮件)但是邮件在我outlook的垃圾箱里,不知道为什么我每天检查就是检查不到,等我看到了的时候20多天已经过去了,offer也作废了。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我就把眼光转向国内。在国内以我的学历去咨询行业基本不可能。这时我开始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时候很多大厂都开始秋招了。7月开始秋招,断断续续投了10家吧,基本都是游戏公司(其实我对游戏的热情有,但是经验不算多,为了更深刻理解游戏我下了很多游戏去玩)。9月拿到了找到广州一家游戏公司的海外运营岗位,12月要签约的时候,心想可以在1月答辩完之后回国一遍实习一遍再看,而且我对我自己做互联网是没有自信,而且有点害怕,就拒绝了这个offer。哪儿知后来疫情我根本无法回国。也只能参加春招。接着就是春招,刚开始还用excel记录,后来因为投得太多也没有时间记了。少说也有50家了。投出去几乎音信全无。春招一句话来说就是颗粒无收。我以为10月以来吃药会让我精神状态好很多,面试结果会更好呢。哪儿知我面试总共才收到3个,都挂了。特别是字节游戏,我以为是离我目标最近的一个。结果二面挂了。真的差一点点就到hr面了。挂的原因是“对市场了解浅”。一面给我的反馈是“应届生里对市场了解最好最细致”。我虽然不知道同样的内容两者评价为何如此极端,但是结果我也只能默默接受事实。我有想过在商学的基础上学数据分析将来做BA,但是目前来看工作找这个方面的基本不可能,只能以后再说。我还因为念念不忘的感情问题想过重新去日本工作,但是前提是我有自己的技能不怕换地方,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去大一点的公司。回头看来我找工作其实已经一年了。依然什么结果都没有。本以为自救后会好很多,没想到还是想自杀。最近想法更深了。翻开手机app,已经不知道该投哪些行业什么职位,也不知道应该上哪儿投,更不知道上哪儿获得消息。我已经哭了一天了——事实上我每天都会哭。但是今天格外难受因为字节挂了,那个职位我很想去的,一定是有了期待所以才这么难过的。希望走过路过能给点建议或者意见,好让我有个出路,有个出口。

韩非

海归硕士实习工资仅1300元?不被现实击倒,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近日,有媒体报道,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费了约200万元学费,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孩晓晓(化名),回国后从事媒体工作,实习工资只有1300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促使其辞职,准备走考博之路。乍一看,这好像又是一个海归回国的失败案例,美好的期许又一次被残酷的现实所击败。其实,这类事情的本质没什么“失败”可言,只不过是现在的常态而已。不光海归硕士如此,就拿媒体行业来说,国内名校毕业的硕士甚至是博士,也逃不过见习期工资“1300元”的命运。我在国内学新闻专业出身,记不得自己经历过多少份没有一分钱工资的实习岗位,而且还遇到过某211大学博士实习没工资的情况,类似案例听到耳朵生茧。1300元的实习工资,可能很多人还要羡慕,也没啥可大惊小怪的。这不仅是传媒行业的现实,也是大多数行业的现实。对于这样的状态,哭和后悔是没有用的,去正视现实反而更好。当然,也不要过于悲观,这只是实习工资,至于转正之后的待遇和升值空间,还是要看个体的表现和能力。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也可以窥探出一点,那就是大众认知里的“留学生性价比”需要重新考量,留学价值也逐渐回归常态了。当然,这也与国内教育和接受本土教育的年轻人的崛起有关。现在留学生归国之后,大多数还是和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非常激烈。这一点是不可逆的,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在国内读书的年轻人,都得适应。这实际上是一个值得“点赞”的现象,去掉镀金的表面荣光,大家平等竞争,在相对公平的大海里遨游,多好!现在,留学真的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已,与其他任何学习方式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也算是回归到了本质了。本来嘛,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开拓视野、提高见识、磨砺心性,更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不应该与未来职业和工资高低挂钩。至于高额的留学成本,不能将其片面视为投资未来的成本,而应该看为“成为更好自己”的成本。否则,就在心灵层面形成死循环了,折磨的还是自己。我有很多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真心想通过深造多学东西的有,想混一个文凭回来好找工作的有。我更敬佩的是把出国留学当成“价值体验”的那类群体,他们看透了,自然不会过于在意一时利益得失,让人尊重。讲直接一点,现在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的年轻人,都要把姿态放低,实实在在的奋斗为上策。我们要明确一点,脚踏实地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才是常态,靠投机、走捷径来“咸鱼翻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年轻人对于理想的期待,还是要与自身实力和能力相契合,而不是漂亮的履历。当然,前面说这么多并不是要针对谁,也不是要教训谁,只是在传递一种常理罢了。单纯就“海归硕士回国实习工资仅1300元”来说,其实当事人对于留学的价值,看得比谁都明白,也认同留学带给自己的收获,并没有随随便便就被1300元的现实击倒。那为什么一些海归硕士还要在意工资待遇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呢?答案并不复杂,在意物质只是表象,深层次上是在意个体的获得感,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这症结其实不在于留学与否,而在于相关年轻人找不到坚定的生活方向。说白了就是“迷惘”,可是谁没有经历过迷惘的时候呢?关键得看怎么认识和对待。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首先要有斗志,其次要贴合兴趣,最终还要付诸坚持。留学也好,考博也罢,工作也罢,方向一旦确定,大胆干就行了,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向你招手。撰文/默城

云紫

海归女硕士实习工资1300块,不奇怪

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费了约200万学费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孩晓晓(化名),回国后的实习工资只有1300块。原本以为“出国就镀一层金”,但是事与愿违,回国之后的晓晓才发现,未来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眼前无从下脚。(1月4日《生活日报》)海归女硕士回国后实习工资1300块,这实在是件稀松正常的事,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海归在就业市场不受待见,根本的原因是海归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外人才培养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也远超国内,那时候自身不够优秀,根本没有机会留学海外。留学生学成回国后,都会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10多年前在人才市场,海归人才招聘会都设在贵宾室,留学生是抢手货。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大学培养的学生尽管与国际顶尖高校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人才整体素质与海外非顶尖高校差距却越来越小,加之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教育产业化改革以后,留学门槛也大大降低,发展到最后,只要愿意花钱都可以在国外大学就读。笔者身边就有不少家长,在孩子中考或高考失利后,觉得让孩子在国内读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或普通的二本三本院校,家长和孩子都没面子,就干脆花钱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殊不知,学业底子本来就很差的学生出国留学,其结果只会“老鼠背秤砣——越拖越重”,真金白银是花掉了,也的的确确拉动了别的国家的消费,但这种“含金量”超高的海归文凭,其“含水量”自然居高不下。海归不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他们与国内大学生一样要去人才市场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有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坦言:现在海归研究生还不如国内985高校本科生!海归的起薪,也从其期望的1万元,骤降至6000元,而且相对于国内高校特别是名校毕业生而言,海归的优势也越来越小。《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 80后、90后海归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22.7%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 6001-8000 元,10001-20000元的海归分别占比 13.0% 和 13.7%,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 5.8%,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这样的薪资水平和动辄就十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留学费用比起来,确实少得可怜了。去年,国内许多媒体就曾经报道,杭州女孩小林6年花父母200万留学,回国后一家公司只给小林开出了月底薪2000元的条件,最后,小林在父母帮助下,才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在海归“性价比”今不如昔的语境下,那位花费200万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硕士晓晓(化名)回国后实习工资只有1300块,就一点都不值得奇怪了。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已经意识到留学只能代表一个经历,真才实学才是职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令人欣慰的是,女硕士晓晓(化名)并不后悔出国留学,因为经过了在国外的几年锤炼,其抗压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不一样,如今她正全力以赴准备考博,去追逐梦想,成就最好的自己。文/维扬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