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归求职,用好“应届生”身份(就业直通车)其视下也

海归求职,用好“应届生”身份(就业直通车)

日前,上海欧美同学会“海归职通车”人才招聘会在沪举行,特斯拉、临港集团等参会企业引起了海归浓厚兴趣。图为求职海归正在与招聘方咨询岗位相关事宜。孙 云摄又是一年校招季,国内许多大型公司已发布自己的招聘公告。作为一年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招聘期,秋招素有“金九银十”之称。从夏天的七八月份开始,国内毕业生已开始申请一些校招时间较早的互联网公司,进入10月,开放岗位的企业逐渐增多,毕业生们有了更多选择。秋招过程中,“应届毕业生”身份无疑是一大求职“利器”,然而,由于海外学子留学所在国教育体系与国内不同,毕业与回国时间也和国内校招存在“时差”,一些学子对如何判定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存有疑惑,有的甚至由于错过了利用应届生身份应聘,而与理想职位失之交臂。把握住“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优势,对于毕业后回国求职的海外学子有着重要意义。精心把握“应届生”时间“我明年5月毕业,在国内算哪一届的学生?”“我是明年毕业,现在可以参加国内的校招吗?”……在一个留学主题的网络论坛里,不少留学生对于如何界定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提出了疑问。其实,应届生的身份是教育部面向国内高校毕业生所做的界定,而对于海外留学生,教育部留学中心有明确规定:留学回国人员不分应届往届,一律没有三方协议,是否为应届生,由用人单位界定。在具体操作中,用人单位面向留学生规定的应届身份时间要求各有不同,但实际划分与国内毕业生相似,一般来说,上半年毕业的留学生优先参与毕业前一年的秋招。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尽量不要在临近毕业时再找工作,这将会错过许多企业的优质岗位。陈源今年从美国纽约大学整合营销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几个月前回到了国内,现在正在为找工作犯愁的她,最后悔的就是自己误算了“应届”时间。“我在找工作时发现,很多公司在今年校招中的条件是把2020届留学生排除在外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身份不属于应届生了,很多想去的岗位现在去不成了。”陈源后来意识到,她的确不算“应届”。自己毕业证上的毕业时间是今年5月,在国内属于2020届毕业生,如果想通过校园招聘找工作,必须要在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投简历。而今秋开始的招聘市场,已经是2021届的“战场”了。提前做好求职准备由于企业的社会招聘往往对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竞争压力也会加大,因此,面向应届生的校招是不少学生一出校门便进入心仪企业的最好机会。留学生务必要把握好应届生身份,积极参与校招,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岗位。而在实际操作中,求职时间的把握常常是留学生参与国内招聘的“痛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毕业时间不尽相同,毕业时间有时可能跨穿一年。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校园招聘时间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中的几个月,一旦错过很可能就此与心仪公司失之交臂。留学生如果提前了解到这些情况,就有可能延长应届生身份“保质期”。张泽宇是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今年3月,张泽宇毕业回国,直接入职一家知名施工单位的设计院,没多久就转正为设计院的正式员工。在张泽宇看来,自己求职之路还算顺利的原因,与他在校最后一学期认认真真地关注国内校招有很大关系。“我们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每年都会有不少行业内企业来大连交通大学招聘,我看准了这个机会,一直关注着相关招聘信息,最终签下了满意的工作。”张泽宇说。“回国后才找工作真的会失去很多机会吗?”就行业而言倒也不尽然。其实,部分企业也会在面向留学生招聘时将相关要求放宽,比如一些快消品牌就将所招留学生的毕业年份拓宽至2—3年,与之相反,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往往对留学生毕业区间做了严格规定。对于海外学子来说,一定要及时关注自己有求职意向行业的招录信息,包括留学生专属通道、补录通道等,避免错过潜在的就业机会。

有诸

海归变海待?留学生遭遇史上最难求职年!

据UniCareer近日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回国求职海归数量暴增七成,达80万人;近四成海归年薪不足10万元;过半海归认为疫情严重影响求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归最难求职年已经到来。严峻的求职形势下,海归的薪资水平成为了最直观的体现。数据显示,12.8%的海归认为自己应该拿到30万以上年薪,而真正拿到这一数字的仅占5%;有接近四成海归的实际年薪不足10万,这一比例相较去年增加了足足一成。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海归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海归应届生平均招聘薪资7481元,海归招聘需求缩水近两成。2020年的国内求职市场对于海归人才来说,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从规模上看,海归应届生同比增加72.9%,但截至3月底,相关岗位规模较2019年同期回落19.5%。特别是百人以下小微企业的招聘需求同比回落超过30%,万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对海归人才的招聘需求较同期增长了13.1%。由于2020年春招季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整体时间线出现延后,4-5月的新增招聘需求值得继续关注。海归应届生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近六成本科毕业生期望薪资虚高由于学习性质的特殊性,海归人才学历水平普遍较高,活跃于国内求职市场的2020海归应届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近六成,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群体。海归硕士应届生的平均期望薪资仅略高于国内硕士学历人才,而海归本科应届生的期望薪资较国内本科应届生高出44%,但在求职市场中,对于非国际一流高校的本科海归应届生,雇主在整体上并未展现出特别偏好,建议基于自身能力和市场形势对期望薪资进行调整。海归应届生近六成期望月薪在一万元以内海归应届生总体平均期望薪资为10725元,其中近6成期望月薪在1万元以内,超过四分之一的海归应届生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应在11k-13k之间。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人才储量高医学专业海归人才比例较低2020海归应届生中,管理学专业人才比例位居各大专业榜首。2020届医学专业的海归人才比例仅为0.8%,显著低于国内医学专业人才均值(5.1%)。海归人才中,工学类专业人才平均期望薪资最高,为11307元。排在第十位的艺术学专业,平均期望薪资也高达8399元。超半数海归人才期望在一线城市发展上海稳居榜首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2020届海归人才期望在一线城市发展,新一线城市也吸引了30.1%的海归人才。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海归应届生在城市选择上较2019年同期分散程度明显提高,选择一线城市的海归留学生下降了8.3个百分点,这其中的大部分转移到了新一线城市。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稳居榜首(19.2%),北京(17.3%)、深圳(10.3%)和广州(5.0%)位居其后。现在,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国内毕业生,都面临着比之前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留学生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呢?进行职业规划首先,了解自己首先,可以凭直觉,你喜欢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擅长做什么?其次,可以找到专业的职业规划导师,通过职业咨询,运用专业测评等方法,最终获得客观的自我认知。然后,了解外部世界这需要你对工作世界进行了解,例如:劳动力市场现状、就业市场格局、行业背景分析、职业种类的区分和各自的要求、权衡地域问题的利弊、企业文化与组织。结合自我了解和外部了解,确定一个主要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后,就看到了差距,自我提升的行动计划就自然浮现了。留学也算是一种职业力的提升。重视实习经历根据美国知名高校杂志 Chronicle of Higher Ecation 曾调查显示,“实习经历”和“大学时期的工作经验”是为美国雇主在招聘大学生时最看重的因素。GPA可以说是网申时的一块敲门砖,但是真正拉开与国内应届生差距的往往是一份“高质量的实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将“经历”转化为“经验”,善于从实践经历中总结、反思和提炼对意向求职目标有支持作用的内容。拓展职场人脉作为留学生,除了要克服语言障碍、文化代沟,PR身份等困难之外,建立人脉关系也尤为重要。而且,在建立人脉关系的过程中,你也能逐步消除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可谓是一举多得。海归通过参加不同的社团、校友会、同学会等,对于扩大就业与发展的网络,交流新的就业信息,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来帮助就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端正心态,注重长期发展有一部分留学生带着“自我优越感”,认为自己接受的教育天然优于国内的毕业生,身段放不下,再加上老一辈的亲戚朋友,只要说到留学就会联想“社会精英、年薪百万”,这些都是思维的误区。如果公司平台好,未来发展空间大,归国毕业生大可不必纠结一开始的薪资,一般留学生在工作3到5年后,职场发展会取得突破性的进步,收入和待遇也会有一个相当大的提高。因此,海归留学生要事先制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占得先机。在留学期间多做实习,多参加项目,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千万不要让自己在回国发展的大浪淘沙中变成“海待”,面对回国就业,以上这些方法都get了吗?降分录取、学费减免、申请时间延长...今年或是留学史上最容易申请的一年!澳洲总理官宣留学生返澳时间!院校官方补助包机返澳机票,速抢!收藏了解!澳、英、美、加、新各国留学入境、签证政策汇总!留学必备留学申请竞争力预测高考选校助手汇率换算器留学GPA计算器留学申请日历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挞玉毁珠

大量海归回国“抢饭碗”,三领域最吸引人才,国内研究生慌不慌?

一直以来,海归就是人才的代名词,能够出国留学的要么是家里很有钱,要么是成绩非常优秀。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外的一些高校水平比我们国内的高校要高很多,所以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出国留学,在顶级高校接受教育之后,大部分海归会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馍馍。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回国就业,可以说是跟国内人才“抢饭碗”了,那么,哪些领域最受海归们青睐呢?海归会不会给国内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带来更多的就业压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留学生小编以前看新闻的时候,总能看到一种论调,那就是很多留学生毕业之后就留在国外工作了,也没有想要回国的打算,国内很多网友因此也吐槽这些学生忘记了国家的培养和期望。不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累计有500多万人,而回国学生占出国学生的比例从1997年的31.82%涨到了2017年的79.04%,学成回国学生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另外,中国出国留学生选择的学科以商科和工科居多,特别是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学生比较多。留学生看到这里,很多网友可能会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呢?小编认为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就业压力大,以美国为例,因为就业保护政策,美国很多就业机会都是留给本土学生的,而中国留学生除了工科和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学生之外,其余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因此只能回国就业;另一方面,我国各方面实力大幅提升,互联网、金融、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形成和欧美日韩等强国齐头并进,甚至弯道超车的局面,国内企业的就业机会和丰厚待遇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是十分巨大的。留学生那么,具体哪些领域最吸引海归人才呢?根据某招聘平台发布的《中国海归人才就业选择报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网这三大领域最吸引海归人才。而从具体岗位上来看,数据挖掘、语音识别和投融资求职比例增幅最高,这也非常符合目前国内行业发展趋势。海归人才求职比例从企业方面来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国内三大高科技公司也是非常受海归人才的关注。在2018年发布的福布斯全球二十大科技公司榜单中,这三家公司也是榜上有名,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其他科技公司也上了排行榜,这足以证明我国在新兴产业方面的飞快的发展速度。全球二十大科技公司2019年考研还没有完全拉下帷幕,但是有些趋势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那就是选择考研的学生是越来越多了,这其实也反映出了一些新兴行业对学历的高要求,本科学历已经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力了。而现在海归数量越来越多,相信国内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不过,在小编看来,人才的良性竞争其实对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利的,只是学生们为了工作必须得更加努力了。人工智能大量海归回国“抢饭碗”,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最为火爆,你觉得海归会对国内的高等教育人才造成就业压力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搜于国中

海归求职,用好“应届生”身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又是一年校招季,国内许多大型公司已发布自己的招聘公告。作为一年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招聘期,秋招素有“金九银十”之称。从夏天的七八月份开始,国内毕业生已开始申请一些校招时间较早的互联网公司,进入10月,开放岗位的企业逐渐增多,毕业生们有了更多选择。 秋招过程中,“应届毕业生”身份无疑是一大求职“利器”,然而,由于海外学子留学所在国教育体系与国内不同,毕业与回国时间也和国内校招存在“时差”,一些学子对如何判定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存有疑惑,有的甚至由于错过了利用应届生身份应聘,而与理想职位失之交臂。把握住“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优势,对于毕业后回国求职的海外学子有着重要意义。 精心把握“应届生”时间 “我明年5月毕业,在国内算哪一届的学生?” “我是明年毕业,现在可以参加国内的校招吗?” …… 在一个留学主题的网络论坛里,不少留学生对于如何界定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提出了疑问。 其实,应届生的身份是教育部面向国内高校毕业生所做的界定,而对于海外留学生,教育部留学中心有明确规定:留学回国人员不分应届往届,一律没有三方协议,是否为应届生,由用人单位界定。在具体操作中,用人单位面向留学生规定的应届身份时间要求各有不同,但实际划分与国内毕业生相似,一般来说,上半年毕业的留学生优先参与毕业前一年的秋招。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尽量不要在临近毕业时再找工作,这将会错过许多企业的优质岗位。 陈源今年从美国纽约大学整合营销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几个月前回到了国内,现在正在为找工作犯愁的她,最后悔的就是自己误算了“应届”时间。“我在找工作时发现,很多公司在今年校招中的条件是把2020届留学生排除在外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身份不属于应届生了,很多想去的岗位现在去不成了。” 陈源后来意识到,她的确不算“应届”。自己毕业证上的毕业时间是今年5月,在国内属于2020届毕业生,如果想通过校园招聘找工作,必须要在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投简历。而今秋开始的招聘市场,已经是2021届的“战场”了。 提前做好求职准备 由于企业的社会招聘往往对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竞争压力也会加大,因此,面向应届生的校招是不少学生一出校门便进入心仪企业的最好机会。留学生务必要把握好应届生身份,积极参与校招,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岗位。 而在实际操作中,求职时间的把握常常是留学生参与国内招聘的“痛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毕业时间不尽相同,毕业时间有时可能跨穿一年。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校园招聘时间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中的几个月,一旦错过很可能就此与心仪公司失之交臂。留学生如果提前了解到这些情况,就有可能延长应届生身份“保质期”。 张泽宇是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今年3月,张泽宇毕业回国,直接入职一家知名施工单位的设计院,没多久就转正为设计院的正式员工。在张泽宇看来,自己求职之路还算顺利的原因,与他在校最后一学期认认真真地关注国内校招有很大关系。“我们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每年都会有不少行业内企业来大连交通大学招聘,我看准了这个机会,一直关注着相关招聘信息,最终签下了满意的工作。”张泽宇说。 “回国后才找工作真的会失去很多机会吗?”就行业而言倒也不尽然。其实,部分企业也会在面向留学生招聘时将相关要求放宽,比如一些快消品牌就将所招留学生的毕业年份拓宽至2—3年,与之相反,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往往对留学生毕业区间做了严格规定。对于海外学子来说,一定要及时关注自己有求职意向行业的招录信息,包括留学生专属通道、补录通道等,避免错过潜在的就业机会。

两生花

海归求职,用好“应届生”身份(图)

杨 琳又是一年校招季,国内许多大型公司已发布自己的招聘公告。作为一年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招聘期,秋招素有“金九银十”之称。从夏天的七八月份开始,国内毕业生已开始申请一些校招时间较早的互联网公司,进入10月,开放岗位的企业逐渐增多,毕业生们有了更多选择。秋招过程中,“应届毕业生”身份无疑是一大求职“利器”,然而,由于海外学子留学所在国教育体系与国内不同,毕业与回国时间也和国内校招存在“时差”,一些学子对如何判定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存有疑惑,有的甚至由于错过了利用应届生身份应聘,而与理想职位失之交臂。把握住“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优势,对于毕业后回国求职的海外学子有着重要意义。日前,上海欧美同学会“海归职通车”人才招聘会在沪举行,特斯拉、临港集团等参会企业引起了海归浓厚兴趣。图为求职海归正在与招聘方咨询岗位相关事宜。孙 云摄精心把握“应届生”时间“我明年5月毕业,在国内算哪一届的学生?”“我是明年毕业,现在可以参加国内的校招吗?”……在一个留学主题的网络论坛里,不少留学生对于如何界定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提出了疑问。其实,应届生的身份是教育部面向国内高校毕业生所做的界定,而对于海外留学生,教育部留学中心有明确规定:留学回国人员不分应届往届,一律没有三方协议,是否为应届生,由用人单位界定。在具体操作中,用人单位面向留学生规定的应届身份时间要求各有不同,但实际划分与国内毕业生相似,一般来说,上半年毕业的留学生优先参与毕业前一年的秋招。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尽量不要在临近毕业时再找工作,这将会错过许多企业的优质岗位。陈源今年从美国纽约大学整合营销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几个月前回到了国内,现在正在为找工作犯愁的她,最后悔的就是自己误算了“应届”时间。“我在找工作时发现,很多公司在今年校招中的条件是把2020届留学生排除在外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身份不属于应届生了,很多想去的岗位现在去不成了。”陈源后来意识到,她的确不算“应届”。自己毕业证上的毕业时间是今年5月,在国内属于2020届毕业生,如果想通过校园招聘找工作,必须要在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投简历。而今秋开始的招聘市场,已经是2021届的“战场”了。提前做好求职准备由于企业的社会招聘往往对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竞争压力也会加大,因此,面向应届生的校招是不少学生一出校门便进入心仪企业的最好机会。留学生务必要把握好应届生身份,积极参与校招,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岗位。而在实际操作中,求职时间的把握常常是留学生参与国内招聘的“痛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毕业时间不尽相同,毕业时间有时可能跨穿一年。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校园招聘时间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中的几个月,一旦错过很可能就此与心仪公司失之交臂。留学生如果提前了解到这些情况,就有可能延长应届生身份“保质期”。张泽宇是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今年3月,张泽宇毕业回国,直接入职一家知名施工单位的设计院,没多久就转正为设计院的正式员工。在张泽宇看来,自己求职之路还算顺利的原因,与他在校最后一学期认认真真地关注国内校招有很大关系。“我们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每年都会有不少行业内企业来大连交通大学招聘,我看准了这个机会,一直关注着相关招聘信息,最终签下了满意的工作。”张泽宇说。“回国后才找工作真的会失去很多机会吗?”就行业而言倒也不尽然。其实,部分企业也会在面向留学生招聘时将相关要求放宽,比如一些快消品牌就将所招留学生的毕业年份拓宽至2—3年,与之相反,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往往对留学生毕业区间做了严格规定。对于海外学子来说,一定要及时关注自己有求职意向行业的招录信息,包括留学生专属通道、补录通道等,避免错过潜在的就业机会。【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断头气

我,25岁海归硕士,6年花掉200万,如今到手工资5千

25岁海归硕士,6年花掉200万, 如今到手工资5千。这种看似只会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情节,在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从澳洲留学回国的舒楠是名副其实的海归,本硕均就读与澳洲某公立大学的她,在回国后似乎并未给她带来多大的优势。最惨的那个月,舒楠连续投出20封简历,却一封都没有收到回复。有一次好不容易获得了一家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面试机会,HR却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底薪3000,其余全靠招生和授课提成……如今,舒楠回到了老家,在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工作,每月的基薪为3500元,因疫情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近几个月基薪加提成的收入只有5000元上下。算算自己6年耗费近200万的学费和生活费,她觉得自己有愧于父母。“辛辛苦苦一个月,到手工资几千块,真就还不如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们……”舒楠自嘲着自己的工作。01留学回来工资还不如国内学生高Alex并不是一名富二代。当初Alex为了说服父母让他出国留学镀金真是费劲了心思,当然,最有效的理由莫过于“英国硕士只有1年多的学时,只要省吃俭用再加上平日做兼职,花不了太多钱的,毕业以后很快就能挣回来的”。谁曾想,生活给了他一记重拳,让他明白了“英国留学生,并没有那么值钱”。在英国1年半,Alex花掉了父母50多万的储蓄,到了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还不如那些学费几千块钱的211硕士抢手。Alex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商科,本以为自己回国后至少能进个四大或者咨询,没想到最后只拿到了一家每月6000的创业公司offer。“从50万到6000块,我真的接受不了。”Alex至今自己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实话。花费50多万最后才找到一份薪资只有6000的工作,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她肯定会在国内考研。02回国的都是野鸡大学的?Tom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人当面嘲笑学历。“不好意思,你这所大学我没听说过”,类似的话,在求职过程中,Tom听了已经无数次。明明是澳洲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纳什大学,怎么到了国内就是HR口中的野鸡大学了呢?不同于欧美留学生,澳洲留学生似乎更容易受到HR的歧视,似乎他们都只认识那些美国藤校而把其他学校都视为野鸡大学。而更可悲的是,他又不能在面试时一再强调自己学校有多么多么的厉害,这样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自己曾经的发小从外经贸硕士毕业后进入了某券商总部,成为了一名进出北京金融街的白领,而Tom依旧在就业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尽管,外经贸的排名还不如自己的学校高。不过,虽然他还没拿到心仪的offer,Tom依旧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院校背景充满信心,实在没辙去当个英语老师也行。03留学生的求职,越来越难从最近几年来看,留学生似乎确实比国内高校毕业的更难一些:容易错过校招季,等回国求职时,别人都找到工作了,自己仿佛参加的是社招;留学期间课程压力大,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即使世界排名前50,也不如211、985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高;HR多为国内院校毕业,对海归硕士的含金量不够了解;留学生网申因为毕业时间不符合要求,成为非应届生。除了找工作难,很多留学生表示回国后的薪资水平也难以接受,有报告显示80%的海归仍然认为其收入水平低于预期。被当问及留学的成本多久能收回的时候,有7.2%的留学生表示只要一年,22.5%的留学生表示要1至3年,35.9%的留学生认为要3至5年,也有10.3%的海归表示需要10年以上。但有一说一,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获得的认知上、眼界上、人脉上以及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提升,这是很多在国内读书的学生无法得到的无形宝贵财富。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聿归

60万海归毕业生的求职尴尬

戚梦颖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有缘明年见。”2020年6月末,当得知身在法国巴黎的小婕无法参加国内的现场面试,这家她心仪企业的HR给了她这样的答复。小婕是今年暑期毕业的留学生,在法国高商攻读管理学硕士,然而,她也许即将“延毕”。“疫情暴发以来,我在国内外投了大概有70份简历,参加了10多次面试,再找不到工作我就只能延毕了,”小婕告诉笔者,按照学校的规定,她仍有3个月的实习时间未达成,所以她需要尽快找到可以入职的实习或者工作。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的数据,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回国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海外应届留学生规模较2019年同期激增72.9%。另据前程无忧相关数据,2020年春季校园招聘市场中,各类归国留学生(美、英、澳为主)数量近60万,与高校毕业生数量合计达934万人。然而,国内的应届生招聘需求仍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旅游、广告/传媒、金融等行业发展局面严峻,应届生的招聘需求下降明显。对于海外应届生而言,2020年的毕业季着实苦涩,无论是缩减的招聘岗位、抢不到的高价机票,还是各国逐渐保守化的风向,都像一粒粒滚入脚下的石子,让他们的毕业之路道阻且艰。海外求职:消失的offer小婕的漫漫求职路,始于去年秋天。小婕告诉笔者,彼时她忙于巴黎的实习工作,无法多次回国,错失了许多面试机会,1月上旬,她收到一家金融类公司的现场面试邀请,于是她抽出时间飞回北京参加面试,可不曾想到,在她飞回巴黎的几天后,国内的疫情暴发了。疫情很快波及到法国。同样在1月,小婕在学校的人才招聘会上向一家公司投递了简历,然而,在法国的疫情暴发后,小婕收到了来自这家HR暂停招聘的通知邮件。小婕从她上一份实习的继任者那里了解到,她曾经实习过的一家公司,冻结了今年所有的预计招聘岗位。到了6月,这个情况还时有发生,“我前一天才投的简历,第二天就告诉我岗位取消了”。据法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法国的私营部门减少了49.74万个工作岗位,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也曾警告,未来几个月法国将失去8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小婕也没有放弃寻找实习的机会,然而,受到“五个一政策”的影响,7到8月的回国机票依然要“抢”,价格也依然没有回落,小婕刷到了一张8月回国的单程机票。当得知小婕可能8月才能回国,北京一家公司的HR直接拒绝了她。在小婕投递的70多份简历中,有20余份投向了国内的企业,然而,进入终面的只有两家,就在前几日,小婕收到了其中一家的拒信,现在,她仍然在等待另一场7月下旬的线上面试。在大西洋彼岸,想要留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的晶晶也“突遭变故”。晶晶是美国纽约一所大学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生,今年1月毕业后,她马上就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她预感马上要被公司裁掉,于是她在积极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本来我在2月末就找到了一份拉斯维加斯的全职工作,公司还有项目我也很喜欢。我都准备在那边租房了。”晶晶无奈地说道,结果因为疫情,在距离她入职仅剩两日时,那家公司告知她,岗位因资金不足取消了。3月,疫情在美国全面暴发,并开始冲击美国的就业市场。“我从3月到6月初,完全没有工作机会,就是找不到,也没有新的岗位放出。” 晶晶回忆道,“不过当时疫情刚刚暴发,我心态还比较好,想到没了就没了吧,再找其他的。没想到,我到6月还没找到工作,现在就很焦虑。”当美国东部的疫情逐渐平稳,晶晶幡然醒悟,决定主动出击。她在近期投递了50多份简历,目前收到了5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我感觉最近机会变多了,至少比3月到5月要好很多了。”对于在美国工作的留学生而言,疫情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更糟糕的也许还在后面。截至7月初,美国已有约4800万人申请首次失业救济,失业率从年初的3.5%飙升至近15%,6月有所回落。但主打“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以疫情为借口,终于开始对移民政策下手,宣布从6月24日至年底暂停发放H-1B等特定非移民工作签证。回国就业:偏离的轨道特朗普希望通过“冻结签证”,释放50多万个工作岗位,“让美国人优先从疫情中复苏”。H-1B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由雇主提出申请,颁发给从事特定领域的高技能专业人员,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均持H-1B签证。有消息称,白宫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发布新的计划,美国公司或将更难通过H-1B签证。“我操心这个也没用,现在找到工作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晶晶表示,目前这项政策还未影响到她,但未来有何变数不得而知。晶晶提到,身边有些朋友,因为太久没找到工作,只好先回国。“我的一个朋友马上要回国,单程机票7万元人民币。”“在韩国没有工作还要交房租,感到很痛苦。”在韩国釜山就读广告宣传专业的小杜最近刚刚搬了家,“之前是自己租房,现在因为本来预算的生活费没了,就和别人合租了”。小杜向笔者表示,她打算毕业后回到深圳工作,但是因为“五个一政策”的影响,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不久前,小杜完成了学校的毕业考,自信可以顺利毕业。“但是,暑假基本上回不去。现在只有极少量航班,或者就是贵得离谱,就拿韩国飞青岛来说,平时就是几百元到一千元出头,现在要一万多元,而且近期根本就没有票可以买,好多同学预订的机票也都被取消了。”“身边许多同学都休学了,我感觉代价还挺大的。”小杜说,因为家人劝阻,不少同学在3月放弃返校,不得不休学,等待今年秋季学期再返校继续学业。目前,小杜计划在韩国找些兼职,但是因为疫情,“中国人不太好找工作。虽然大部分还是很友好,不过许多商家因为经济收入的问题,不怎么招人了。个别商铺还贴着禁止中国人或者去过中国的人进入。”虽然暂时被困在韩国,但是小杜也在为求职积极做准备,“我想进入新媒体行业工作,现在也在尝试自己拍视频、剪视频。”对于在澳大利亚求学七年的Angela来说,这场疫情不仅打乱了她的职业规划,甚至是人生选择。“是的,可以这么说,许多事情我都要重新适应。” Angela这样回复笔者。此前,Angela大概有两年时间没有回国,“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很新鲜”。Angela于去年12月完成学校的学业,拿到学前教育硕士学位,然后在今年1月中旬回国。“东西都收好放在朋友家了,本来是想回去参加毕业典礼一起回去拿,现在也都没办法回去了。”在Angela之前的计划中,她打算留在澳大利亚,找份对口的工作。Angela介绍,作为应届生,她所学专业在澳大利亚比较容易就业。“在中国当幼师我应该没办法养活自己,”Angela随即补充道,“不是说幼师工资低,是说我花销比较大”。现在,她表示应该不会再考虑出国工作了,“因为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承认海外或者语言不同的国家的工作经验,”Angela笑道,“签证过期了”。正如Angela所言,近些年来,海归留学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东方发布的《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指出,随着国内高校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以及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海外留学生的语言优势正逐渐下降,“具有国际视野”逐渐成为其最主要优势,而 “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海归在国内发展的主要劣势。此外,有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很多雇主对于海外大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也缺少一对一与海外高校进行沟通的能力,大部分企业的招聘计划是根据国内大学的毕业时间进行,而海外高校不同的毕业时间也造成了招聘的时间差。除了疫情导致的种种阻碍,曾有求职机构分析,以往海外留学生回国求职就有着水土不服、错过最佳求职时间、缺乏企业认可的实习经历这三大问题。留学生们的“理想与现实”也往往有着很大差距。BOSS直聘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倾向于招聘海归人才的职位平均薪资为7481元,较2019年同期提升7.3%,但远低于海归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资,尤其是海归本科应届生的期望薪资较国内本科应届生高出44%,呈现虚高态势。面对海归留学生窘迫的就业形势,今年6月至8月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展 “2020年留学英才网络招聘季”活动,根据活动官网名单,已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投贸易、雀巢、联想等62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单位报名参与此次招聘活动。多家招聘平台的海外应届生校招活动仍在进行中。Angela也未雨绸缪。疫情期间,在国内找到了一份教育相关、专业半对口的工作,“这份工作也说不上满意不满意,就是感觉差点什么,又说不上来差点什么。”目前,她打算继续在这家私企做下去。“毕竟现实问题现在还是回不去的,也要重新考虑一下规划了。”

离形去知

求职,且听海归如是说

6月1日,一场大型招聘会在江汉大学校园举办,这是疫情发生后武汉举办的首场高校毕业生专场线下招聘会。武汉市人社部门从报名企业中遴选了80多家企业参加,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图为求职者在招聘会上与招聘人员洽谈。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五月二十八日,求职者在济南人才市场参加现场招聘活动。新华社记者 朱 峥摄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成为热词,多次出现。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的好消息陆续传出,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缴所得税等助企纾困的政策相继落实,多地明确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工作首位,千方百计保就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些,都让包括海归在内的众多求职者心中有了更多底气。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国外一些企业岗位招聘需求出现了断崖式萎缩,有的公司已开始裁员。受此影响,一些应届留学生的求职计划也随之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人数再创新高。面对这个局面,海归的就业压力如何破解?春季招聘战线拉长“我很早就关注了春招,但疫情影响之下,我之前关注过的公司有的开始更改自己的招聘计划。”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姜颖曾感慨,对于应届毕业海归来说,今年的确要拿出比往年更有竞争力的求职表现,才能获得心仪的职位。姜颖即将完成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学习,毕业以后回上海发展是很早之前就已做出的决定。自身专业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作为独生子女能在父母身边陪伴照顾……这些都是姜颖综合考量的因素。与此同时,面向留学生的归国落户政策,亦是她国内求职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留学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所提供的配套服务与保障,让海归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策实惠。为了赶上春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姜颖投了不少简历,在线参与了一些笔试与面试,但寻找理想职位之路并不容易。“今年春招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战线长、受疫情影响明显、招聘节奏较慢。”还有一些她之前曾心仪过的公司,在疫情发生后调整了招聘计划,以技术岗为主,与姜颖专业不符,她只能继续耐心寻找。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就业”是关注热点,姜颖也早已注意到国家“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扶持不断落地,这让她对于求职有了更多信心。“我要打起精神,重新物色工作!”电话那头,姜颖声音中充满坚定,“压力确实有,但我也做好了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只要硬实力过关,相信一定会找到满意的工作。”“云服务”打通求职渠道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路晨,同样也是今年毕业。她原本计划在美国实习工作一段时间,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暴发,在综合考虑疫情可能给自己求职带来的影响后,路晨改变了原有计划,于4月底回国。“一方面,安全问题是我必须考虑的,而国内对于疫情的防控强于国外;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美国一些企业的复工复产时间表还在延迟,这也确实给求职造成了困难。”路晨说,她虽然人在海外,但一直关注着国内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组合拳”。思考再三,路晨决定放弃毕业后在美国实习,而是回国找份实习工作,边积累经验边求职。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各地出台了不少政策实招,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各地人社部门将求职招聘、专项服务、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由线下转至线上;许多学校巧用新媒体渠道搭建本校“云求职”平台,为广大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用人单位开展一系列“线上春招”,云招聘、云求职、云服务成为主流。相关招聘机构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春节假期后2月3日—13日期间,求职者使用平台内提供的“视频面试”功能次数较2019年秋招旺季首周就增长超20倍。而根据《2020春节后求职情况调研》的数据,除关注企业经营情况是否受影响外,近三成职场人关注企业是否有启动视频面试的计划。线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这也打通了像路晨这样的海归的求职之路。路晨坦言,过程比想象中简单,在国内几个求职App上投递简历后,她现在已经找到心仪的实习岗位,准备入职。“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我投简历的时候已是春招末,但仍有不少岗位在慢慢放开。”路晨如是说。“国内的工作环境令人心安。我入职实习的单位,要求员工每天上班时要测量体温,在食堂里也要求保持距离,分散就餐。大家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逐渐返岗复工,一切井然有序。”工作环境安全、发展方向符合自身预期,路晨感慨,幸亏几月前自己当机立断做出了回国选择,“这个决定做对了!”回国发展瞄准朝阳产业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的安娅,去年1月在美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成为哈佛幼儿园的一名早教老师。“一开始找这个实习,是想感受美国的早教模式,体验工作环境并积累实践经验。可如今因为疫情影响,我们只能居家线上办公。”对于早教而言,线下面对面的教学无疑对积累经验来说效果更好,线上办公让实践经验的积累大打折扣,这令安娅颇感无奈。在安娅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一些行业在逐渐解封,但这并没有让她感到乐观,“我不知道要在家待到什么时候。虽然目前居家工作有工资,但园长说只会给到6月底,因为现在的情况下家长已经不交学费了。”原本就曾犹豫过是否回国发展的她,下定决心等8月送走自己的毕业班之后就回国,把自己学到的早教理念和实践经验带回去。“我一直在关注国内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中国的疫情防控到位、措施出台及时,还有那么多最美‘逆行者’,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强大的凝聚力,我真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安娅语气中满是自豪。在她看来,国内的早教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对于一些国际知名的幼教理念体系正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普及,这让安娅看到了其中的发展潜力。她想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中国孩子从中受益。疫情宅家的日子里,安娅还与同事一起做公众号,做公益的教育理念普及、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教知识。同时,她也想尽快了解国内早期教育的工作环境,做好准备工作,积累经验,为回国工作或创业做铺垫。

大火球

海归求职,找的到底是什么?

海归求职,找的到底是什么?薪水?待遇?价值观认同?海归在找工作的时候,想找的到底是什么?日前,智联招聘发布《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站在评价雇主的角度,或许能更深层地读懂求职者的选择与偏好。而对于广大归国留学生来说,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以更好地面对职场,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一找: 认同企业价值观今年是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詹文回国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回顾自己找工作的经历,詹文告诉记者,企业的价值观是她最为看重的因素。“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工资待遇是两码事。”詹文说。“对我们来说,当真正认可一家企业秉承的价值观或者真正尊重它整套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们会更愿意继续做下去,哪怕别的公司可能待遇更好。”就像智联招聘CEO郭盛在2019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所说的那样,如今对企业内部的共生而言,拥有共同的信仰非常重要,即价值观要一致。“现在员工对企业是非常挑的,‘90后’‘95后’非常挑,员工要看到公司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一致。目前95%的员工选企业的时候会把价值观一致作为非常重要的选择标准。”对价值观的考察也是相互的。郭盛表示,于企业挑员工而言,以前是着重看技能,后来是看重素质,现在更多的则是看动机,动机就是价值观。企业与员工想要共同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有时这些价值观甚至会落实到非常实在的层面上,比如能不能带着宠物、周末要不要加班,等等。“这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具体的价值观问题。”郭盛说。二找:“面包、牛奶”是基础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年龄段求职者所看重的雇主文化、价值观虽各有偏重,但总的来说这些诉求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求职者所欣赏的企业价值观正在趋同。“‘诗和远方’‘牛奶面包’……这些可以兼得。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在一起工作,实现良好的团队配合。同时,公司要有合适的组织机制、报酬机制、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好工作,实现良好的社会价值。”事实上,在发布的《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大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收入呈现逐年攀高趋势,2019年大学生预期收入达到6884元,比2018年高出300余元。如今不少年轻人具有非常强烈的企图心,也认为自己可以创造更大价值,因此追求高回报。不过,李强同时提醒,现实工作中,当自身实际工作技能与企业所具体要求的技能匹配出现问题时,很可能就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有时在工作中遇挫,也可以转化为动力。无论是本土毕业生还是海归,如何提升自己以更符合企业的技能要求,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些值得深入思考,也需要引导。”李强说。对海归毕业生来说,也应学会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来预判自己可能对企业产生的价值。三找:理想城市展抱负回国伊始,选择在哪座城市开始就业或创业生涯,将直接影响自己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路径。相较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如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对于吸引人才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只是GDP的竞赛,一座城市全面的“品牌实力”更为重要。有的城市历史悠久、有的城市青春洋溢、有的城市高校林立……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气质,也会吸引投缘的海归慕名而来。在今年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首次从“雇主”的角度来观察城市在人才吸引、保留和发展中的表现,从人才的流动和活力角度去衡量城市品牌的影响力。不仅关注城市的引才政策,同时观察一个城市的人才保留和发展情况,或许会为许多海归求职者提供更多参考。通过大数据分析非本地户籍人才离开该城市的可能,即可统计出当年该城市非本地户籍求职者投递外地城市的人才比例。当这一比例较高时,表明该城市人才流失风险较高,人才保留较差,反之则表明该城市人才保留较好。数据分析来看,千万以上人口城市的人才保留情况最好,流失率仅为 14%。对于人口数在500万—1000万级的城市来说,这一比例为18%;对于人口数在100万—500万级的城市来说,这一比例为15%。以非本地户籍人才流失率仅为7.04%的成都来说,在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建立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蓉漂”,并围绕“蓉漂”人才工作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口碑和效果显著的工作。凭借引才留才实实在在的诚意,成都曾位列“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名,仅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而在此次评选中,成都、宁波、青岛、无锡、广州市海珠区和苏州高新区共同位列最佳引才城市榜单,或许,更多海归人才正在前往这些城市的路上,怀揣梦想,期待大展才华。(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名府

海归求职,更看重什么?

来源:海外网“留在上海——2020上海留学人才双选会”近日举行,图为海归求职者正在了解岗位信息。今年,中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竞争激烈程度引人关注。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今年或许会有更多海归加入国内求职大军。对于年轻的海归求职者来说,什么样的雇主更受欢迎?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更受青睐?一看:人性化近日,在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智联招聘与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显示,“尊重员工”已经连续多年被大学生认为是理想雇主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人性化的雇主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雇主?在高校毕业生心中,理想雇主需要具备尊重员工、良好的收入前景、与员工贡献匹配的薪酬回报、完善的福利待遇、践行对员工的承诺等几种特质。在最终评选出的“最佳雇主”获奖企业中,一半以上的员工认为过去一年得到了学习和成长,43.1%的员工认为公司晋升制度公平。“对员工的尊重能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薪资待遇和工作前景,我的付出能否获得企业给我的等价甚至更高的回报,这实际上是对我个人劳动价值的认可与肯定;另一方面,整个工作环境的氛围是软性因素,但却是长久影响工作心情的重要因子,包括企业是否真正关注我的诉求,是否会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去年回国就业的钱璋说。钱璋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前段时间正在忙着跳槽换工作,但今年他的目标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并不及预期,但自己与前一家公司的“价值观不合”,让他坚持了跳槽的决定。“其实很多具体诉求反而是感性的,但恰恰是这些因素会影响我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会影响公司中的所有人能不能做到‘劲往一处使’。”钱璋说。在评选中,创新、诚信和高效成为员工心中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需要汇集员工个体的力量,员工成长同样也需要借助企业平台,互相促进激发,才能实现雇佣双方的“双赢”。智联招聘CEO郭盛指出,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好企业专注磨炼组织力,实现精细化运营,让自己的组织变得更加强劲、更少冗余。一方面通过提高招聘标准来打造精英化员工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协同办公、数字化管理、灵活雇佣等模式整体提升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二看:自驱力《报告》显示,疫情阴影下企业在努力克服线下流动性障碍,将招聘活动搬到“云端”。随着更多留学生进入国内就业市场,海归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脱颖而出?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践经验、个人定位与心态等方面,是海归求职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一,要避免自己‘裸归’,留学生要有在国外的社会实践经验。国内一些大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就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老师现在也有意识地带学生做项目,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在国外有时反而并非如此。第二,海归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站在企业角度,如果没有海外业务需求,国内毕业生可能会更了解和熟悉国内市场,招聘海归成本不低,但产生的效益却不一定高。第三,海归要善于找机会,用好各类招聘网站、了解各地引才政策。除了北上广深有大量的海归需求,很多二线和新一线城市也有需求,海归还是应该投入更多去了解国内的城市,了解国内行业发展趋势。早积累经验,早思考,早准备。”李强说。与此同时,《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中指出,55.3%的白领表示在疫情期间进行了自主学习,“不断成长”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组织形态更加敏捷高效,文化上注重营造安全感、信赖感,以提升组织凝聚力;而向内求索、修炼定力,成为雇佣双方的共同成长诉求。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让包括海归在内的员工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更能激发个人潜能,打破个人边界,创造出更多价值。三看:安全感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给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经营压力,一些公司不得不减薪甚至裁员。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影响着一些求职者的择业方向,这使得他们的求职心态、求职目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对于王衍来说,进入市场化媒体、从事喜欢的时尚杂志采访工作,是她出国读书之前就有的打算。但是,今年正式回国就业时,她却最终变了主意,这个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全球媒体传播专业的硕士决定加入一家国内知名的国有企业工作,负责集团形象宣传。“工作薪酬和公司未来发展更有保障,心中会感觉更踏实。”当谈及为何没坚持自己最初选定的工作方向时,王衍说。无论是海归还是本土毕业生,这种选择倾向的变化在年轻求职者中并不少见。《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中显示,在今年的员工调研中,“工作稳定”“公司发展前景好”成为员工愿意继续留在公司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公司知名度高、福利健全等因素,而这些因素背后蕴含的依然是“安全”与“稳定”的诉求。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企业所给予员工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无疑有着更大的价值,从而也让这些企业成为更多求职者的“理想雇主”。“希望自己的未来是稳定和安全的,希望企业能够建立起稳定的制度、拥有稳定的文化,这是今年大多数员工的关注焦点,很多企业也在努力地满足这种诉求。从‘最佳雇主’的结果来看,国企比率在今年明显提升、外企比例在下降,这是‘90后’的投票。”李强说。(记者 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09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