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顾名思义,则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到国内就业。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海归回来的学生,到国内工作就业时年薪就会很高,其实情况也并非如此。并非所有的海归生都是如此,海归生中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些是到国外混日子,而有些人是真的从国外学成本事回来。这得看个人的能力,能力决定工作时的年薪。海归国内就业的年薪不一定高,这个最新的数据告诉你,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最近,UniCareer(上海的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发布了《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的人才在回到国内后,就业遇到一定的阻力,并非一帆风顺。近70%的留学生遇到了文化理念、政策限制、落户就学等难题,而30%的学生则认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并未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在企业公司方面,有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他们认为留学生们的能力并没有太多出众的地方,不值得高薪聘请。而薪资方面,报告显示,有接近30%的海归生在2018年拿到的实际工资不足10万,而有近50%的海归生希望他们在2019年的时候能够拿到10万以上的年薪。有些网友认为:到国外留学的学生一般生活条件都很好,家庭相对来说比较富裕,到国外留学本来就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留学几年花费得几十万,穷人家庭根本就供不起。他们认为这些留学生们比穷人的家庭有着更多的选择权,社会就是如此的现实,有钱就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网友的想法也有点主观臆断,虽然现实是如此,但并非如这些网友所说。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考进国外的名牌大学,而正常情况下,这些学生都有国内的补助,学费也有补贴,加上生活费的补贴,他们在国外的花费并不需要那么多钱。而如果是自己选择的国外大学,自己掏学费生活费,自然花费就会高达几十万。留学生也是有分情况的,并不只有一类留学生!回到国内任职的留学生,如果真的是到国外学成本事回来,加上国外名校的镀金,相信年薪不会低。相反,如果只是到国外玩了一圈回来,什么本事也没有学到,那企业公司给的年薪又怎么会高呢?真正能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其实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首先需要6.5分到7分的雅思,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雅思都考不过去,又何谈留学呢?留学生首先要克服的便是雅思考试。国外大学一直坚持宽进严出的风格,平时一次考试挂掉,可能连期末考试都没得考。也有曾经到英国读过研究生的网友说:一年的英国研究生,为了一次次的paper、teamwork,需要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准备这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留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他们不只是从国外玩了一圈回来的!(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小白读财经大林浏览网络时,无意看到了某自媒体的一则消息。一位网友的孩子,海外硕士毕业,上海某顶级美资投行(与高盛同级别)开出的薪水是税前年薪低于二十万人民币。对此,他有些沮丧!孩子高中在国内读国际学校,本科和硕士都是海外留学,花费高达数百万。虽然,我们很多父母对于教育都非常重视,花费不设上限,嘴上说为了孩子好,只要他(她)学得好,但内心深处的“计算”并不少。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考虑,我们有必要给孩子巨额投资吗?理解投资的能力,大林认为美国股神巴菲特比较有发言权。巴菲特于2020年8月14日提交的13F监管表格,揭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3F股票投资组合每季度变化。(说明:巴菲特掌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其财富的主要来源。)在美国疫情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13F股票投资组合价值从1760亿美元增长到2020亿美元,增长了15%。前五名的股票占投资组合的四分之三以上:1、苹果公司(APPle Inc.),股息率0.64%2、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股息率2.89%3、可口可乐(Coca-Cola),股息率3.37%4、美国运通(AXP),股息率1.74%5、卡夫亨氏(Kraft Heinz),股息率3.42%小白读者可能觉得上述几句话就是一则普通的财经新闻,其与孩子的教育投资有什么关系么?做一个不恰当的假设,各位若有100万,且在美国生活和工作。选择投资在孩子身上,且其资质一般,你的孩子可能因为经济不好,公司裁员而失业,需要啃老和拿政府救济金。选择投资在股神巴菲特精选的“前五公司股票”,你的资产可能增长15%,即15万。若100万投资平均分配,五家公司股票的投资额都为20万,你一年还能拿到2.41万元的股息。有没有发觉,投资孩子还是投资资产,让你纠结了呢?当然,我们在国内可能不习惯投资股票,但大部分人熟悉房产和理财产品。不是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成就人生么。原因不复杂,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供给和需求。古代科举制度为例:秀才——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举人——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进士——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最高等级的殿试,前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萧源锦先生《中国历科状进士人数统计表》所统计出的中国历代进士(包括未获正史承认的张献忠的大西国科举在内),共745榜106855人。中国全部进士加起来差不多10万人,科举制度中的高级备选官员供给是有限的,供给数量并不多。1949年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万人,如今的毕业生人数增至834万,是建国时的397倍,是恢复高考起始时的50倍。压力大,竞争激烈,学生们都选择拿手的“考试”,以回避直接就业。对于毕业的去向,调查数据显示,55.91%的大学生选择考研,28.87%选择直接就业,4.46%选择考公务员,3.94%选择创业,3.15%表示没有想过。即使实际就业人群,也出现了一些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的现象。比如,深圳市南山区出现了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生任职街道办的副主任,深圳中学2019年录用的教师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生占了6成。国内外超一流大学的高学历毕业生只能任职极普通岗位!你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优秀的人才不愿意搞科研,去企业创造价值。下面,我以两个个企业的例子,让大家去理解其中的难处。华为是我们熟知的高科技企业,也是众所周知的好企业。华为2019年财报显示,当年营收高达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净利润率不过7.30%,但研发高达1317亿。(记住关键词,华为净利润7.30%。)如此高的研发支出,必定需要众多高科技人才,也是许多国内外一流大学硕士和博士的去处。同为高科技企业,美国苹果公司2019年研发投入为162.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20.75亿)美国苹果研发不如华为,但赚钱可比华为厉害多了。2019年营业收入2601.74亿美元,净利润高达552.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812.66亿),净利润率为21.23%。类似苹果这样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低于净利润是正常选择,很多上市公司都这么干;类似华为,研发高于净利润却是少有人走的路。你觉得华为这是正确的路子,可谁又知道其中风险。高科技企业,如摩托罗拉、北电、诺基亚哪一个不曾辉煌,倒下的时候,身体还是暖的。华为值得赞颂么,值得!华为的科研人员值得赞颂么,值得!现实却有点苦涩!156万年薪入职华为的天才少年姚婷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房价这么高,156万年薪真的不算什么。”国内顶级公司、国内顶级研发人才,依旧觉得生活不易!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人,你手握名牌大学文凭,是选择轻松安稳的拿着30万年薪的深圳市南山街道办工作,还是去面对超高难度和风险,去拿156万呢。实际上,很多顶级科研人员拿不到156万,要是有年薪30万,甚至20万都能让他们心里乐开花了。当然,你可能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读普通的大学,找一份普通工作,不会面临天才少年们的选择困境。那你就要承受内卷化的竞争压力了。国内大部行业的利润率只有5%-10%,这些企业不会考虑太多研发问题,优选思考方案是打价格战强市场,然后让员工提高积极性,降低成本,满足生存需要。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家电行业的利润更是薄如纸,几大家电巨头海尔、TCL、海信常年净利润率保持在2%-4%。低利润使得企业待人更加严苛,早前海尔就开除了4名午休员工。一线城市工作并不意味着高薪,大部分上班族月薪集中在3000元到8000元。大部分的意思是北京有49.4%的上班族拿着在3000元到8000元,上海是48.6%,广州是65.3%。众人心目中的高薪(20000元到30000元)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北京是7.30%,上海是5.70%,广州是1.60%。你可能说,我们可以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啊!我们可以在自媒体上卖货。抖音蝌蚪传媒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当然,大林我对于直播带货的认知有限,小白读者们可以分享观点。面对压力,学生们会选择“考试”,回避直接就业。资本们现在学习学生们的技巧,钱喜欢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也不怎么愿意流去实体企业。小白读财经文章《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曝光!中国人的财富都去了哪儿?》谈到我们财富在账本上表现为四大类资产。1、住户部门总资产:358万亿2、非金融企业部门总资产:340万亿3、金融机构部门总资产:367万亿4、政府部门总资产:146万亿。其中金融机构部门总资产指的就是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资产,非金融企业部门总资产指的就是普通企业资产,如XX农业公司、XX汽车公司、XX连锁超市公司、XX高科技公司,华为就属于此类。如今,金融机构部门总资产367万亿,比非金融企业部门多。上市金融企业总利润比其他所有企业总和还多。虽说金融业赚钱能力超强,但科技水平提高后,自动化程度更高了,需要的人工不多。文章开篇提到的海外硕士毕业生所得年薪并不算委屈,要是他没有如此文凭,可能连进入高端金融圈的敲门砖都没有。
上周日,好友转发了一条链接给我,点开一看新浪财经的一条微博:海归国内就业遇阻力,去年近3成海归实际年薪不足10万。好友:老赵,看了这条有什么感觉么?我:本时尚博主最好不要讨论这种职场类问题,破坏调性。好友:……好友:老赵还是说点什么吧,不然今天文章我们发什么呢?我:……唔,好吧……好友发过来的这条微博的原文如下:“UniCareer发布的《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遇到一定阻力:近70%的留学生归国后遇到了文化理念、落户就学、政策限制等难题;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薪资方面,报告显示,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而有近五成海归期望2019年可以拿到10-15w的年薪。”既然缺盘硬菜,那就百度里先说一部分吧。1留学不代表高薪其实海归留学生就业前景惨淡、薪酬不满3000元,类似这种新闻只要出来必火。可能大家不是干新媒体的,总觉得是新鲜希罕事。我告诉大家,其实这类新闻每年都有,每年都会上当天的热门新闻。如果你有心的话,找出好几年前的旧报纸,追溯到大家还在用翻盖手机的那个年代,那时就已经有了“花光家里30万存款留学,只找来3000块月薪的工作”这种新闻。我觉得每次出现这种新闻都会火的原因是: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承担不起出国留学的高昂学费,把出国留学这件事看得很高端昂贵。昂贵的东西肯定有期望值,这个期望值一部分来自自掏腰包留学的学生家庭,但是这个家庭人口数量非常之少,放在咱们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相当于一勺盐撒进了游泳池。另一部分巨大的期望值,来自于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出国的那些家庭的人。正因为有太多想留学而没钱出国留学的人,所以每次看到留学生回国就业薪酬情况不好的新闻时,不仅会有一种心理上平衡了的轻松感,也减轻了因为没有出国留学的那种得不到的失落感。这些没出成国但是也对出国留学抱有巨大期望的人群,有着非常复杂的心理。他们参与进来并讨论和转发,每次都能带火留学生就业工资不高的新闻。我看到还有些人发微博这么说的:“现在非常讨厌留学无用论,人家至少在国外长见识,有能力走出去。”的确,我从助理转发的微博评论里看到了这种情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情绪,幸灾乐祸的情绪。类似于房价跌了,没买房的嘲笑买了房的一样。2他们也迷茫,但绝不焦虑不过我今天跟大家聊这个话题,不是来看留学生笑话或者看热闹的,而是和大家聊聊这几年我接触了很多留学生后,自己总结的一些看法。我出身平民家庭,父母的收入确实没办法支撑我出国留学,可我和其他人一样也渴望出国留学。我周围的圈子都是和我经济条件一样的小孩,都是没出过国的小孩。毕业后在联想、三星工作的同事里也从没见过海归。不过在社交时遇到过留过学的小孩,可每次见到他们我的心里会有一种轻微的自卑感,因为感觉自己家里穷。后来我开始做旅游和做自媒体,接触到的出国留学生多了起来,慢慢地,我能用平静的心态来看留学这件事和留学生这个群体了。下面说说我的看法吧。“假如我的父母没有公司或者生意让我继承,留学的学费是父母省吃俭用出来的,那么我不会选择耗尽家里仅有的积蓄去留学,尤其这种家庭情况下是出去读文科和商科。这样做太冒险。”这个结论是我自己做旅游生意接触了很多客户后得出来的。因为我的旅游生意走的是高端小众路线,来的客户百分之九十是90后,这90后里百分之80都是出过国留学的小孩。令我很奇怪的是,都是在美国留学,只遇到过一个在法国留学的,还是读航空航天的。这些美国留学生读的都是本科,专业都是商科或者文科,印象里只有一个是计算机,他们都是家里自费供孩子念书。我算过一笔账,去美国留学,念完四年本科,因为学校品牌和排名不同,花费也不同,但是最低也需要120万人民币,并且都是现金,不是什么按揭贷款。一下拿出这么多钱的家庭也是蛮有实力的。我跟这些美国读过书的小孩们接触多了,最大的感觉是:他们不怎么担心工作问题。就是家里送他们读书,也没让孩子去通过海外教育来给家里赚大钱。他们根本不用考虑这笔教育投入的投资回报,不考虑毕业后怎么把这笔留学的学费翻本。虽然这些小孩也有对自己的未来要干什么而迷茫的,但是没有因为家里的钱被掏空的财务上焦虑的。所以UniCareer把所有出国留学的小孩都统计进去,根本不懂具体的中国国情。中国有些家庭送孩子出国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回来拿高薪的。3所谓的长的见识并没有太多用这个什么UniCareer的统计的角度,还是站在平民老百姓的角度分析的。平民家庭对于出国留学这个问题思考的角度是:家里砸锅卖铁把你送出国了,外国教育这么好,你将来毕业一定要有出息啊。但是真正送得起孩子出国读书不费力的家庭似乎这方面考虑得不多,我看到了很多人回来就业,有些进了体制内,有些在北上广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干着······没人想着一定要通过工作把学费的本赚来回。根本没从财务投资回报角度考虑这件事。因为我当大V的缘故,并且之前还是定位于职场大V,所以少不了会有人在微信上找我咨询前途和职业生涯的问题。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部分人,就是英国硕士人群。英国硕士一般都是一年制,花费大概30万左右,很多中国大城市的工薪阶层都承担得起这个学费,但是也看得出来,对这些家庭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我感觉留英硕士的这些人是最焦虑的人群,因为他们问我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最多。他们身上普遍背负着一种压力:家里辛辛苦苦拿出30万,毕业了得赶紧把学费赚回来的压力。那么就是说,对这些砸锅卖铁供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来说,出国留学其实是一件冒财务风险的事。有些人所谓的出国长见识的说法,这个见识我自己感觉对就业、对职场攀爬、对赚钱,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我爹妈贷款都供我出去了。领略一些异国风景的这种见识肯定对人生有益,这个我得承认,但是对普通人家来说,这种长见识代价未免太过于昂贵。长见识对于财力雄厚的家庭来说行得通,怡情、无伤大雅,财务上也不是包袱。说到这里,大家能理解我之前那段话了吧?“假如我的父母没有公司或者生意让我继承,留学的学费是父母省吃俭用出来的,那么我不会选择耗尽家里仅有的积蓄去留学,尤其这种家庭经济情况下,是出去读文科和商科。这样做太冒险。”
在英国十大名校中读了文科硕士,期望5000元月薪实际打了七折;澳洲留学六年花了200多万,结果回国第一份工作底薪仅2000元——这类关于留学投资回报的事情,常有耳闻。留学生回国真的如此不堪吗?我们收集了30位海归的真实薪资。10位美国海归真实薪资01,美硕,魔都,学校排名前50,税前10k。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儿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02,美本日硕,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税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还是喜欢京东....03,美硕好歹算个综合top前50,南京,ee转金融,本科985,现在交双一流。回国3年,月薪1万多,不加年终奖....别b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04,广州,高中初中香港国际学校美高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05,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怎么说,美国中餐馆打工一周双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币2万多。06,美本硕,在美国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3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07,呆过的公司的新入职小姐姐,美本文理学院,北京税前3万5。08,美国4年回国1年,坐标沈阳,我回来之后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个7.6k的。09,留美top50,国内一年,HR税前10k,心塞。10,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10位英国海归真实薪资01,上海去年英硕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02,工作即将一年整,英国本科学的是会计金融,帝都做外企财物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加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估计10万....就真的很普通了。03,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产行业。(这个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后面有米有万,咱也不清楚)04,其实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国内南开本科,毕业去英国读研回深圳,在证券工作一年后月薪税后一万吧,但是做项目的年底分红50多万,我现在土澳工作本以为自己薪资也不低了,一对比瑟瑟发抖,想回国工作了。05,国本英国硕士,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多,每年涨30%,就这样吧。06,十八线,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工资不能限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而我....07,,英国硕士,毕业工作3年,工程单位,月薪2.5万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万+。08,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万加各种福利。09,英国两年电气,回国第三个月工资拿到手的工资5000,住房和吃饭公司包了,平时福利也多,哎感觉学电就是求稳,一辈子赚不了什么钱。10,英国4年回国一年,目前在菊厂,税后工资14k。4位加拿大海归真实薪资01,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毕业两年回的,IT月薪1.2万。03,坐标枫叶国,本科毕业3年,年薪50万,看评论真的快断了我明年回国的念头。(还没回...)04,二线省会私企,电力设计院,加拿大本科土建专业,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预支奖金加16/小时加班费,项目奖金季度结算,按土建电气,水工,热控,机务,配比X工时,有注册证书的吗,单独再加。6位澳洲海归真实薪资01,呵呵....难得留言还是如此伤心的话题,澳洲8年回国5年,坐标南京月薪4000。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国,教育行业,7k,本来学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03,看行业吧,金融的话,土澳留学,上海入职一年12k。04,5年前985本科毕业时年薪税后30万,郑州,现在悉尼大学读博士毕业年薪20万。05,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朋友香港硕士,marketing,到手8000+。06,澳硕会计专业,国内在二线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税前5k,现在帝都税前1万,感觉遇到好领导好同事比工资重要。此前有份关于海归薪资的报告提到: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不得不说,有的人留学归来是真的海归,而有的人却变成了海带。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回国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留学“镀金时代”结束今年的疫情不仅影响全球经济,出国留学也受到严重冲击。在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看来: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留学的溢价也会逐渐消失。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前辈所说:“在九十年代末期,海归是“高水平”和“高薪酬”的代名词。一个伦敦国王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的确让我顺利进入北京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仅2年的硕士在现在会被认为“水”,所以我常笑称自己是“镀金海归”。”如今,出国留学已从以前的“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扩展。海归的“镀金时代”也彻底结束。“海归”过剩,供过于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金贵了。与此同时,“海归”的贬值也体现出用人单位不再单一看重留学背景,在招聘用人中更趋理性,愿意花高价雇“海归”撑门面的企业日益减少。就像一位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所说:“现在留学生的学历和能力层次差距很大,海归群体也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能拿到高薪酬的,大部分是有名校过硬文凭或者多年实际工作经历,处于人才金字塔塔尖的‘大海归’。”而多数的“小海归”跟本土大学毕业生竞争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国内HR只认名校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首先要为自身找准定位,仅仅依靠留学光环远远不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积累经验。留学的经历确实可以为你增光,但如果到现在这个时代,你还抱着“出国镀金”的心态去留学,那么收获的恐怕只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人才缺口现分化,2017年海归人才“挑老板”,如今岗位“先到先得”;李开复预计2018一批公司将“倒掉” “在美国招一个刚毕业的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博士,年薪在30万-40万美元”,“国内刚毕业的学生拿到了与资深架构师不相上下的薪酬”。2018年1月7日下午,在北京某高校举办的AI招聘会上,一位猎头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了AI行业人才招聘的“行情”。 2017年,人工智能大热,人才需求量增长近2倍。多家招聘机构数据显示,AI相关岗位人才需求飙升,然而缺口依然超过百万。为争夺入场券,BAT早早跑马圈地,百度聘任陆奇大刀阔斧重构AI业务,腾讯设立AI lab并在西雅图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去年10月,阿里“达摩院”创立,人才阵容史无前例。 “火爆”之下,现实却显“冰冷”。2018年1月,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称,过去两三年已有很多人涌入AI,再过三四年会有很多AI资深工程师、研究员,彼时就会发生工资不协调的状况。在项目估值过高的环境下,“年底估计有一批公司倒掉”。 【基础猎物·应届生】 初创企业挖角BAT待遇上浮20%-40% “一个实验室中找工作的只有三分之一,大概只有三四个博士找公司,其他人可能去高校、或者去国外读博士。”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博士张丰(化名)的专业是进化算法,原本在2018年初毕业的他,在2016年底就签订了三方合同。 张丰说,“博士阶段的研究会和公司业务合作,所以我之前一直在其中实习,前后也看了四家公司,薪酬水平差不多的,都在35万-50万之间,最终综合生活考虑选择了西安,希望能将自己的研究和可应用落地的产业相结合,所以选择的时候并不纠结。” 和“凤毛麟角”的博士相比,人工智能相关的硕士“产出”更多,张丰的硕士学弟之中,今年需要找工作的一百多人中,平均拿到4个offer,年薪在20万-40万之间。 数据显示,由于大批公司涉足AI领域,2017年AI人才需求已达到2016年的两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直线上升,大部分岗位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AI应用层职位需求增速尤为显著,增速最高的三个岗位依次是算法工程师、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 “待遇是高过预期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硕士毕业生、图片视觉方向的李强在面过一轮BAT之后,最终选择了北京一家刚刚完成B轮的创业公司,年薪35万,在他的同学中属于“中上”。 AI领域创业公司多,来自于极客公园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中,80%的企业属于B轮或B轮以前的初创企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李强(化名)发现,二梯队的科技公司在和“BAT”争夺人才的过程中,玩起了心理战——“有的公司会先签好学生,待遇没有敲定,但承诺保证高过BAT,等BAT校招开始,待遇流出之后,再在BAT校招待遇基础上上浮20%-40%,留住应届学生,还会挖到一些早先签了BAT的学生。” “去年7月份BAT先来招聘掐尖,往年很早就招聘完,但去年同样一个岗位,BAT的年薪比大疆、地平线这样的二、三梯队的科技企业,会少10万左右。”李强透露,2017年七八月早早投了BAT的同学,在九月份时出现了一波违约,年底BAT又有一些岗位补录。 【中部猎物·海归工程师】 人才回国,第一站被BAT锁定 对于硅谷和西雅图的华人科技人才来说,回国是一件既需要勇气还需要好时机的事情。放弃美国西海岸温润的气候和恬淡的生活,在美国一家科技公司工作7年的张瑞(化名)决定回到中国工作,“职业上升通道来说,回国会是快车道的选择。在美国大公司的平均薪酬增长幅度约为5%每年,而一旦回国,基本待遇是40%-120%的增长,几乎是翻倍,如果有期权,就会更可观。” 回国之后挣钱更多,几乎毫无争议。对于张瑞和他的朋友们,还需要考虑家庭,“妻子和孩子是否回国接受教育,也是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在选择的时候,首选北上杭深和大公司。” 对于不愿放弃美国舒适生活的工程师,中国公司正主动拥抱他们。近年,阿里、腾讯、滴滴出行、百度等公司已经陆续在硅谷建立或扩建实验室。 猎头公司THANK星球创始人邢志明说,AI人才回国,第一站都会被BAT锁定。“在2017年的时候,一个海归回来找工作会见到5个老板,都见一遍最后挑一个钱最多、诚意最足的。2018年可能都见不到了,岗位先到先得,海归回国会面临各种压力。在海外团队可能是被人带领的,回来之后就需要独自带团队,而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太多带团队的经验。” “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就算要了很高的价格,可能也无法胜任。”邢志明说,海归回国常常会参考已回国同事或同学的薪资水平,一般不会接受低于其他人,但形势在发生变化,如果一年前没有回来,年薪200万的岗位已经招到了人,现在即便你有同等能力,可能今年就只有120万的岗位了。 邢志明说,你跟他们聊天,会发现探讨性的问题非常多,比如说,现在的技术或者应用是退步还是进步,各家公司最后谁会胜出,大家都愿意去比较。但我们很少谈年薪多少,毕竟综合报酬和成长机遇都值得期待。 对于海外人才的流动趋势,邢志明提出了“良禽择木而栖”的观点——“(他们)都知道自己在这个市场很透明,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海外回国的(人才)会先流向BAT,然后从BAT离职创业,或者在BAT之间流动,亦或流向成长型公司,其中很少一部分因为创业又带着一批研发人员流动,选择‘抱团’的大部分是前同事和校友圈。” “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师最终发现,加入一家成长迅速的中国公司是一个更为明智的职场选择,”张瑞向记者表示。 【顶级猎物·科学家】 按团队挖人“争”的是公司的未来 目前,BAT完成了自己在AI领域的跑马圈地。 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布任命陆奇为百度集团总裁和CEO,主要负责百度的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兼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一个月后,陆奇成为百度董事会副主席,对百度AI业务进行大刀阔斧地重构。去年3月,李彦宏算过一笔账:过去两年半,百度研发投入高达两百亿,绝大部分投入到了人工智能。 在百度入局三四年后,2016年腾讯成立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探索,为腾讯各产品业务提供AI技术支撑,原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张潼宣布出任腾讯AI Lab负责人。去年5月,腾讯宣布任命语音识别技术顶级专家俞栋博士为AI Lab副主任,并在西雅图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2017年10月,阿里宣布成立阿里巴巴研究院——“达摩院”,人才阵容史无前例,不久,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两位重量级AI人才——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博士,谷歌Tango和DayDream项目技术主管李名杨博士,此举被外界称之为:阿里达摩院成立后打响的人才强夺战第一枪。 “对于稀缺人才来说,如果请到他会对公司的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那他的酬劳,很可能就是双方来协商的,并没有标准。相对一个人才的价格来说,股价的影响可能会更重大。” 邢志明介绍,一个顶级稀缺人才,往往会有自己的团队,团队价值会提升团队成员的价格。对于团队中参与者的价格,则按人头计算,如一个人值100万,团队有七个人,则这个团队至少700万。“有的成熟创业团队一共20个人,被四五千万美元买走,是因为打包整个团队挖走,所以看起来价格才会这么高。” “对于AI科学家,公司间争夺这样的人,大致三个目的。”邢志明分析,一是要在公司内部起到技术带头人作用;第二是向市场传达公司业务发展方向的信号;三是让科学家成为一面旗帜来建立一个团队,有些人才会慕名而来。 “而且,如果招到这些科学家,其实也是对对手的打击,这也是BAT招人为什么愿意付出的原因之一。顶级人才的人力价值是无法用数字评估的。我有你没有,没有就比我慢,所以‘争夺顶级人才’是一个竞争性的问题,争的是这个方向公司的未来。” 【雇主】 最需要做“应用”的人,纯算法更适合高校、研究院 金字塔式的AI人才结构,在用人单位眼中却有着不同的视角。 IBM全球技术研究院院士林咏华,将AI人才分为硬件、深度学习和应用三类。 “实际上目前算法已经有了,一些技术例如语音识别也比较成熟了,这时最缺乏的是如何把AI和行业结合起来的人才。换言之,AI人才的专长可以不只是深度学习以及算法。”林咏华称,在IBM的几十万员工里,能做深度学习的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并非做算法,而是做应用。 如IBM一般的头部企业尚为少数。 2017年,智联招聘发布《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近十年来全球AI市场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长率为50.7%。其中规模在100-499人的企业需求占比最高,达到35%,20-99人的企业需求占比29%,500-999人的企业需求占比11%,由于人工智能领域多数以创业型公司为主,BAT等头部大企业的业务布局需求为辅,中小微型企业在人才上的需求更加迫切,需求量也更大。 爱因互动就是尚处创业阶段的公司之一,其主营售前智能机器人对话。 “作为一家从事AI应用的创业公司,从我们的需求出发,最需要的是能够把AI技术应用到具体场景去的人,也就是落地的人才。”公司联合创始人、CTO洪强宁坦言,虽然AI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公司也需要有算法专家追逐最新研究成果,来判断是否足以成熟应用到实际应用环境中,不过对于纯研究算法的人才,可能各个高校以及大公司的研究院更需要。 在洪强宁看来,未来AI可能会成为普通程序员的基础技术,“虽然我们需要各种人才,但他们都需要懂AI知识。” “谷歌现在面试工程师时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会考察工程师的AI能力,而且他们有倾向把这个作为必选项。”洪强宁举例称,做工程的人需要知道数据是怎么组织的,模型是怎样加载的,这样才能够给算法工程师提供最合适的工具。 Face++人力总监尹利介绍,未来3-5年,会迎来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黄金时代,从底层算法到AI产品、运营、市场、销售等等,人才的稀缺性会让市场价值在未来两年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名校情结会更加严重,人才市场上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 “这个行业更喜欢真正专注的人”,尹利认为越来越多的北美前30名高校的毕业生,因为美国政治因素、中国市场环境因素将回流中国北上广深等大城市,“2018年,跟底层算法技术相关的职位,能带来AI从技术转向产品化的职位会更热门。” 然而,市场挑战与行业机遇并存。智联招聘集团RPO事业部黄挚分析:第一,人才缺口的压力会继续发酵,90后已经开始靠AI拿下百万年薪;第二,人才跨界是大势所趋,大数据人才将成为最容易实现跨界的人群;第三,技能迭代产生成长焦虑,在技术的洪流中,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将限制人才的成长。 【猎头】 “大家炒来炒去,受伤的是人才” AI的火热不仅在公司与就业市场蔓延,还有游走在人才与雇主间的他们——猎头。 “猎头服务付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预付费,一种是到岗付钱,第二种就像是一种悬赏招聘,招不到就百忙,就像是一种人才众包。”邢志明坦言,猎头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有的用人单位,只有一个岗位,却找了十家猎头公司,只要他不嫌烦,可以找更多。”如何判断用人单位只找了一家猎头呢?邢志明称,自己在与对方见面聊过需求后,会注意用人单位后续有没有跟进和反馈,如果没有,就证明对方找了很多家猎头公司。 对于此前有传言称百度被“蹲点挖人”,邢志明称,“挖人,首先是人选有松动意向,否则猎头是挖也挖不走的。但也不排除有恶意挖人的情况,在意自己名声的猎头是不会这么干的。” 相对于猎头间的竞争,邢志明对AI行业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个普通的功能性APP,用得着顶级科学家的技术吗?” 邢志明记得,曾经有一个科技公司老总找他,花2000万招聘一个首席科学家,“我就开他的玩笑,2000万中货币给多少,股权给多少?当一家公司被投资热炒的时候,股权给1%都值个几百万,5%就值2000万,但你知道这是伤害,太超过就是伤害。” 在邢志明看来,人才的价格都是供需关系决定,没有泡沫,如果说有泡沫,必源于贪婪和投机。“大家炒来炒去,受伤的是谁?是人,不是企业,是那位身在其中的人才”,“我把你抬到300万以后,你没下家了,难受不难受?难受。” 投机的背后,隐藏着全民的焦虑。 “在AI方向上,现在无论大小的公司,都存在着一种焦虑。如果我不做AI,竞争对手做了,我怎么办?”邢志明认为,人工智能这个技术传统公司有没有,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很大比例AI初创公司很可能最终沦为解决方案或者外包公司。 智联招聘集团RPO事业部黄挚介绍,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量处在整体爆发式增长中,主要集中在几个热门职位,其中算法工程师增速最为迅猛,而程序化、重复化的岗位下降趋势出现。同时,人工智能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而市场上相关的人才沉淀和培养还比较滞后,人才供不应求的态势明显,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很多企业不惜用高薪吸引AI人才。 在APICloud创始人、CEO刘鑫看来,目前对于一些企业只要招聘AI方面的员工就会给出高薪的现状,是由于这些企业对AI并不了解所致。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不管多大,都不需要真正招聘人工智能的专家,只需要招聘懂自己业务和需求的人,再找到具备人工智能能力的提供方即可,AI只是一项技术能力,一些炒作学AI刚毕业就年薪四五十万的人,其实不了解AI,如果这种论调成功,很多公司会走冤枉路。” 【投资人】 李开复:2018年底估计有一批公司倒掉 “泡沫”之下,冰冷的现实渐渐浮现。 “最近很多AI人才的身价确实被炒作到一个不太合理的状况,人才确实是不多,但现在所谓的‘行情’,应该是超过了一个合理范围,长久来说,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两三年已有很多人涌入AI,再过三四年就会有很多很有经验的AI资深工程师、研究员,彼时就会发生工资不协调的状况,“同样资历的人,AI领域的工资收入可能为非AI领域的两三倍左右,就像发展IOS、安卓的时候,真的很懂的人特别少,所以(他们)被挖,但是后来就多了。” “任何一个领域,这么热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在简历上写上(AI),也会有很多创业公司在公司方向上写上AI……而有行业的累积和经验才能识破这些所谓的包装,”李开复说,AI人才创业最大的瓶颈是在商业,AI还是要和行业连接对接,“这样才能够有特殊的认知和价值”。 据普华永道推测的人工智能价值分析,就最保守的财务领域,人工智能也将在2030年为中国带来20%左右的GDP增长。李开复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有4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AI化、第二波是商业AI化、第三波是实体世界感知AI化,最后是全自动AI化。 “其中在AI人才方面,中美差距很大”,“我们也在跟教育部、高校沟通,培养更多年轻的AI工程师。”李开复说,其实AI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前提是你理工、数学、计算机很好,你在上面加6个礼拜,就可以成为AI工程师。 “相比美国,中国有更大量的数据,移动互联网、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新业务产生巨大的数据,可以推动做出更好的AI。”不过,李开复称AI项目“确实贵了”,中国的AI项目是硅谷的一倍,硅谷是东岸、加拿大的一倍。 “AI项目(融资热)是去年上半年开始的,融资差不多够18个月花”,李开复称,项目估值高也看领域,但是整体高一倍确实过高,“2018年底估计有一批公司倒掉”。 认为AI市场估值偏高、存在“泡沫”的,并非只有李开复。 APICloud创始人刘鑫也坦言,接下来两年左右的时间,会有很多公司对自己的AI投入产生很大失望:花了很多钱,没有做出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对此,他给出的建议是成熟的AI要和业务快速结合,而不成熟的AI“现在参与也没有用”。 刘鑫称,目前不少专家认为已经将AI技术成熟商用的一个案例是语音识别,代表公司则是科大讯飞。但需要注意的是,科大讯飞进入语音市场已经十余年的时间,这期间所积累和沉淀的数据并非天天讲AI概念就能达到。 “像科大讯飞一样实打实做AI的公司,已经被市场认可了。但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技术值钱,而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他们基于过往数据,把模型训练成熟了,值钱的是这个已经训练好的模型本身。”刘鑫表示。 “目前AI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不像外面传播的那样。”IBM全球技术研究院院士林咏华表示,“如果对精准度的要求不高,这个技术可能很快普及,比如给小孩子的对话玩具。但如果精准度要求高,比如银行理财推销、医疗行业对话等,还要好些年才能办到。目前很多企业都希望赶AI的噱头,但它的产品是否严肃,我们也无法核实,处于‘雾里看花’的状态。” 企业“雾里看花”,技能迭代的“生长焦虑”下,个人却拥有不同选择。 今年年初,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张丰,最后进入了华为西安研究院工作,成为了一名算法工程师;而他的硕士师弟李强,与北京一家初创企业签约,选择做图像识别工程师。 至于海外工程师张瑞,归国后进入了一家刚刚完成B轮融资的创业公司,担任CTO,他说,“如果认为自己是有实力的,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与其拿期权不如去创造新的估值”。 B06-B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任娇 罗亦丹
河南商报记者 杨桂芳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七成海归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但80%的海归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的情况。海归群体生源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北京、广东、山东、辽宁、江苏、河北,海归群体的生源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上来看,这些省市较中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优势。近七成海归月入超6千,八成认为低于预期在海归的税前月收入分布情况中,近七成海归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但从单项对比来看,6000元及以下群体占比最高,为33%。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海归群体中,6001-8000元群体占比25%,8001-10000元群体占比15%,10001-15000元群体占比15%,15000元以上群体占比12%。从性别来看,税前月收入在8000元及以下的女性占比高于男性,税前月收入在8001-10000元的女性占比低于男性,税前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占比则没有显著差别。相比2017年,海归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2017年为48%),同时,6001-8000元、8001-10000元区间均增加了2个百分点,10001-20000元区间增幅高达7个百分点,海归薪资待遇有所提升。在职业发展方面,报告显示,逾七成海归认为其工作岗位与海外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80%的海归认为其收入水平低于预期;超过半数海归有更换工作的经历,主要原因是企业发展前景不明和薪资水平问题。进一步调查发现,海归群体普遍认为当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程度不高。认为非常匹配的仅占5%,认为匹配程度较好的占比23%,认为匹配程度一般、匹配程度较差和完全不匹配的比例分别为34%、18%、20%。海归就业岗位与其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归群体对于个人发展的预期。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相比,认为收入高于甚至远高于预期的海归不足1%;仅有19%的海归认为工作收入基本符合预期;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海归占比分别为49%和31%。综合来看,虽然海归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较2017年有所提升,但80%的海归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的情况,较2017年69%的比例来看,海归群体收入与预期矛盾进一步加剧。另外,海归群体职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72%的海归处于就业状态,16%的海归正在求职,5%的海归正在创业。其中,创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2个百分点。河南籍归国留学生更爱去北京和上海最近一年,城市间的“人才大战”从一线城市扩散到二、三线城市,人才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海归群体生源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北京、广东、山东、辽宁、江苏、河北,分别占海归群体的9%、9%、8%、7%、6%和5%。可以看到,海归群体的生源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上来看,这些省市较中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优势。从海归群体的现居住地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是省市间海归人才竞争中的受益者,海归群体迁入数量分别占海归群体总量的12%、8%和6%,即在假设生源地为北京、上海和广东的海归群体在回国后均未发生迁移。海归群体流失方面,黑龙江、山西、河南、河北和湖南流失比例较大,分别为81%、60%、58%、49%和46%,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人才大战”中将面临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非北京生源海归群体迁入北京的省市分布来看,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天津、吉林、陕西等省市是主要的输送省份。其中,河北、山东、山西占非北京生源海归群体迁入北京总量比例的前三位,分别为17%、11%、9%。可以看到,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对北方人才、乃至中西部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从非上海生源海归群体迁入上海的省市分布来看,河南、江苏、安徽、浙江、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市是主要的输送省份。其中,河南、江苏、安徽占非上海生源海归群体迁入上海总量比例的前三位,分别为12%、9%、7%。可以看到,上海除对周边省份海归人才具有显著吸引力之外,更是生源地为河南的海归群体的主要选择。从非广东生源海归群体迁入广东的省市分布来看,湖南、广西、湖北、福建、江苏、江西等省市是主要的输送省份。其中,湖南、广西和湖北占非广东生源海归群体迁入广东总量比例的前三位,分别为17%、11%、11%。(编辑 戴晨曦 首席编辑 徐驰)
8月24日据媒体报道,杭州的一家汽车修理厂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简历。一位95后海归小伙小孙决定以汽车修理工的身份来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小孙大学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工业工程,毕业之后去了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进修的供应链工程的硕士。小孙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汽车,并且觉得这份工作的待遇一点也不低,做好了年薪能有30万!关于外界对于他学历与工作不匹配的质疑声,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这些。对于小伙应聘汽修工这事网友看法不一。有网友认为,海归硕士去做一个高中毕业就能胜任的工作,这无疑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损失。也有网友认为,努力读了这么多书,体验了那么多事,见了这么多人,就是为了有选择的权利,有底气选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此你怎么看?(原标题:95后海归硕士应聘汽修工,大材小用还是勇气可嘉?)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中国经济周刊 网友评论流程编辑:TF021
来源:经济日报刚刚,#95后海归硕士回应做汽修工#冲上微博热搜!据都市快报,近日,杭州城西的一家汽车修理厂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简历。95后海归小伙孙正阳决定以汽车修理工的身份来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孙正阳大学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工业工程,毕业之后去了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进修的供应链工程的硕士。孙正阳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汽车,并且觉得这份工作的待遇一点也不低,做好了年薪能有30万。他在汽修厂的“师父”称,入职半个月以来,孙正阳非常勤快,技术也很扎实。孙正阳还表示,从门店入手,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很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他透露,自己的职业目标是“管理岗位”。他说,刚开始时家人和朋友都不太理解,但解释了原因和发展前景,就都慢慢接受了。但网友却为此“吵”起来了:有网友认为,海归硕士去做汽修工,浪费教育资源!书白读了?也有网友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有底气选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对于外界的质疑声,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这些。
导读赚钱道路千万条,遵纪守法第一条!10月26日,微博话题#海归金融硕士制售假火车票#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有这学历干啥不好!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消息,近日,南京铁路公安成功破获一起制假售假案件,一名海归硕士联合一名赌徒制作销售假火车票,为那些知假买假,想要偷逃票款的乘客提供方便。海归金融硕士制售假车票据报道,10月12号,在江苏南京南高铁站的东二出站口,客运员周炜昂发现一名男子手中的票有些不对劲。出于谨慎考虑,他用后台系统查了下,发现该乘客并没有购票记录,于是就将该男子交给公安处理。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南京铁路警方称,该男子对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交代了今年内的多次逃票行为,金额达数千元,每次都是从一个微信名为“A票”的人手中购买。因涉嫌诈骗,南京铁路警方对该男子予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并追缴偷逃票款,收缴假火车票。为了找到“A票”,警方成立了专门的小分队。经过一天的守候,警方发现了制假的窝点,抓获两人。警方告诉记者,经审查,从事制假售假活动的两人倪某和尹某,倪某是澳洲留学回来的金融硕士,一度年薪几十万,后来因为公司效益不好,就动了歪脑筋,向网上认识的造假老师拜师学艺,赚快钱。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在前期,倪某制作销售假火车票一个月,差不多能赚两万元。后来,不满足于给上家打工赚差价,他选择单干,花了30万元从所谓的师傅那里购买了客源。一个月大概进账有5万元左右,利润十分可观。一张底板火车票大概就一两块钱,他自己做好,卖出去要三四十块钱,中间利润很大。而另外一名同伙尹某,警方称他原来是上海本地的一名事业单位员工,由于喜欢在网上赌球、买彩票,开销比较大,还经常刷信用卡透支和贷款,无力偿还后,就找做假票的倪某借钱,一来二去后,两人变成了同伙。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据南京铁路警方介绍,此次行动当场缴获假火车票19张,火车票半成品1095张,假公章138枚,各类假发票底板若干,制假电脑4台,打印机1台,出租车发票打印机8台,手机5部。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目前倪某和尹某已被刑事拘留,由于售假行为发生在多个QQ以及微信上,具体涉案金额还在核查。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高校博士“搞副业”,被警察盯上了据@JSTV荔枝视频 ,近日,扬州警方还破获一起中科大博士伙同他人在网上销售外挂软件,非法牟利超过300万的案件。据警方长期侦查发现案件涉及4名嫌疑人,其中申某还是一名中科大的博士。申某出生于1989年,曾顶着名校光环的他,却对目前的工作和工资并不满意。作为一名博士生,他的工资在8000元左右,他的内心有些失衡。为了弥补损失赚些外快,申某准备做点副业。他向警方透露,自己属于同学中混得比较差的,内心一直很有挫败感,只能想着做些别的来贴补家用。而自己平时就很爱打游戏,属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据了解,这款“冰焰”外挂软件每月使用费5元到30元不等,有18万活跃用户,经营三年多来非法牟利高达300多万。但不可思议的是,这名博士生是团队里收入最低的,每月仅分得4000-6000元的咨询费。目前四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已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不少网友感慨,有这样的才能,用到什么地方不好?也有人说,不论做什么工作,遵纪守法是第一条!有这水平,干点啥正经工作不好!来源:中国青年报
前段时间,某个在线教育机构在北京发布《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这也是2019年国内首份对于海归就业情况的全面调研分析。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6万稳坐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宝座。另一方面,学成之后选择回国发展的人数和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7年到2018年的12年间,留学归国与出国留学人数占比从30.5%到上升到了2018年的85%。留学生归国就业形式如何呢?《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 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而有近五成海归期望2019年可以拿到10-15w的年薪。很多人通过“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就认为,留学并没有用,工资待遇依旧很低。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2018年超过70%的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都是超过六位数的。报告同时还有数据表明“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而外企和民营企业,在此意愿上更为强烈。”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数据来分析,那么做出的结论可能是断章取义,过于偏颇了。我们通过一个横向的对比,就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结论。2月初发布的《2018高校就业报告》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就业率高达98%,但平均薪资最高的清华应届毕业生,年薪也只是勉强过10万,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9065元,2015届毕业生,即毕业后两年平均薪资10969元,2013届,即毕业四年后,平均薪资12614元。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清华的应届生都是年薪百万。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作为国内世界排名最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年薪跟70%的海归相当。而且,这里的留学生,是指全部的留学生。像美国,英国等含金量较高的留学国家,那么他们的毕业生工资水平肯定会更高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清华作为我们的顶尖学府,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平均工资肯定是要低于清华的。那么留学归国群体和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孰优孰劣,自然不言而喻。海归就业的优势有哪些呢?2018年8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公布的《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包括“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生活适应能力强,更加独立”,选择比例分别为 73%、59% 和 37%;此外,也有受访者认为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强”(25%)、“更了解海外市场,容易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或销渠道”(16%)、“更具创新能力”(16%)等。留学成本回收方面,35% 的海归认为 4-6 年可以收回留学的经济成本,29% 的海归认为 1-3 年可收回成本,认为需要 7-10 年或 10 年以上收回成本的海归均有 16%,也有5%的海归人员认为为1 年以内即可收回成本。海归回国就业都会选择哪些行业呢?三成海归选择互联网行业中国留学生现在呈“大进大出”的状态,每年大概有60万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有50万的留学生都会选择回国就业。国内金融、科技、互联网等各行业发展迅速,不断形成一种“拉力”,吸引着留学生回国。在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19年海归人才就业趋势报告》中,梳理了最新海归人才就业趋势中,也为“新海归”回国求职提供了参考。这里特地精炼了大部分同学们关心的内容: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资为9265元2019年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资为9265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本科生为7925元,研究生为10429元,比国内应届本科及硕士生分别高出32%和20%。腾讯阿里最受海归求职欢迎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实力不断扩大,本土公司也越来越受海归求职者的欢迎。曾备受留学生追捧的埃森哲、花旗银行、德勤等公司吸引力集体下降。腾讯和阿里巴巴连续3年成为留学生最向往公司前两名。华为也成为海归吸引力增速最快的公司。数据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