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年制海归研究生”的尴尬与无奈,谁能懂?没礼貌

“一年制海归研究生”的尴尬与无奈,谁能懂?

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这是王可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可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时王可这样向记者解释。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从未停止的争论“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王可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可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老帖了。没意思。”“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出于好奇,王可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可有些无奈地笑着说。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 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可说。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ate 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ate Programmes,TPG),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王可向记者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可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时间与质量的关系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可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可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也向记者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如何衡量含金量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侯定凯分析道:“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侯定凯认为,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侯定凯说。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对此,侯定凯认为,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王可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记者“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晨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侯定凯对此分析道,据他了解的情况,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侯定凯说。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何青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郭英剑对专硕学硕之分表示肯定。侯定凯说,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王可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侯定凯说:“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身为一位高校教师,郭英剑还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留学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明辨

毕业.回家!海归留学生们的英勇时代

2020,我们毕业了!我们不再是“象牙塔”中无所畏惧的少年不再是父母身边撒娇任性的孩子我们会肩负起我们的使命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的迈向这个世界迈向未知但又魅力无限的未来!对于毕业,对于未来,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曾在心中、在梦里、在和小伙伴们的谈天时谈论过、刻画过、想象过。以前的我们,对于未来的想法或许是彩色的肥皂泡,它漂浮在空中,充满了一切美好的幻想与期盼。而现在,毕业季已然到来,未来正在眼前。我们的未来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致2020届毕业生此次,由Boss直聘和光明日报《留学》杂志合作的短片《负笈重洋的2020, 请勇往直前》把目光聚焦在了一群2020届毕业生身上,将镜头对准了身处北美即将归国的留学生们。这部作品记录了2020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再现了留学生们在生活、学习、家庭中的点点滴滴。不平凡的2020迎来了毕业季2020届留学生们即将毕业,开始他们人生的新征程。细数这一年,有过遗憾也有过欣慰,有过夺眶而出的眼泪也有过完成心愿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作为2020er,作为身处海外的留学生们。你我本期待着在春日的暖阳下,带着父母老师的祝福,携着三五好友的陪伴,打包留学这些年里的苦辣酸甜,在毕业典礼上,郑重又感怀地和自己的留学生涯道一句再见。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曾经对于毕业所有的美好幻想,提前给我们原先的毕业计划画上了仓促的休止符。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时代的意外里,我们终究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我们没来得及和同窗多年的好友留下毕业的纪念册,没来得及和帮助及见证我们的成长和蜕变的教授亲口道一声感谢。也没能戴着自己亲手设计的毕业帽,去享受这一辈子难得几次的丢帽仪式,让蓝天白云为我们的喜悦做个见证。但谁又能说,遗憾不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呢?虽然我们没能拥有一场完整的毕业典礼,但我们却亲眼见证了很多后辈们只能在书本和网络上了解的历史性事件;虽然我们面临着“史上最难求职季”,但这反而激励了我们向上的决心。2020,不仅仅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令我们骄傲的一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这桩桩件件,都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过去,我们是观众“2012年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我发现人人都在用iPhone,穿Nike。渐渐地,我发现纽约街头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华为,穿李宁”--哥伦比亚大学李小凡正如李同学所说,在留学的这些年里,我们见证了祖国在多个领域的发展和壮大。作为身处海外的留学生们,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来自祖国的声音,越来越多对祖国的赞美和钦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生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代,长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潮流中。我们见证了英国脱欧、美股熔断等国际大事件,也见证了国内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步入5G时代。在过去,我们作为观众,作为“象牙塔”中勤学苦读的学生,我们享受着凝结了前辈们智慧结晶的美好生活,而未来,将由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谱写!未来,将由我们创造作为身上寄予着多方期望的年轻人们,作为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留学生们。留学路上,困难没有打倒我们,而是让我们迎难而上;质疑声没有让我们停下脚步,而是给了我们证明自己的勇气。在国外,我们面对着强烈的文化冲突、语言难题、学业压力,我们都扛了下来,用的是我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士精神!就算理想的光芒暂时被现实覆上阴霾,那就潜心钻研,苦练本领,总有一天可以到达梦想的彼岸。在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文化交融的学习氛围给了我们多元的审美和辩证性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着至少两门语言进行交流,我们手中的,眼前的均是无数前辈们的智慧结晶。我们这一代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海外,向他国人民宣传中国文化、中国特色;在疫情期间,主动加入抗疫志愿者的团队。我们的未来,就在我们的手中,在我们的眼前,而未来的搭建需要靠我们多年来的积累。此刻,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我们会不遗余力的用智慧和努力、用才华和冲劲,昂首挺胸、大步迈向耀眼夺目的明天!来源:光明网

近仁

海归变“海废”?30%留学生回国半年找不到工作!

随着前阵子打工人的梗在网络上的走红,有越来越多的“社畜”开始戏称自己是“打工人”,和千万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一样,每个人都在专注于自己工作,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更好的生活。很大部分同学出国也是为了将自己的薪资水平再拉高一个台阶,说到底,就业是悬在同学们头上的一个大目标,不想赚钱的打工人不是合格的打工人。那么2020年海归总体求职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解读真实的数据吧。根据智联招聘1月7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求职情况存在以下几点特征: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9%《报告》中数据显示,2020年海归求职人员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和有意向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33.9%,增幅远远高于2019年的5.3%和2018年的4.3%的同比增幅,这也从侧面说明,由于疫情的全球爆发、国际关系的变革等因素推动了海归留学生回国求职的趋势。同样也说明了,海归求职的竞争会比以往更加的激烈。求职者年龄趋向年轻化数据显示,根据整体海归求职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占据64.6%的海归求职群体的人年龄分布在25-34岁之间,这可以说明海归求职人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群体,而更年轻的群体为16-24岁的海归,占比27.9%,较2019年增长了4.5个百分点,稳步增加,而35岁及以上的求职海归在统计中不足一成,且较去年占比变化不大。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值得一提的是,海归学历分布也体现出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硕士学历依旧是向国内求职海归的中坚力量,比起2019年的70.7%,2020年增加至72.4%,同比增长约2个百分点。博士占比1.7%,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本科群体也占据不小的比例,约为25.9%,较去年降低1.9%。可以看出,硕士学历的同学在海归人员群体中占据大部分比例。海归群体由于其所具有的高学历,回国就业在学历方面也将更有优势。金融、互联网、文娱行业更受海归偏爱IT、通信、电子和互联网行业吸引22.1%的海归求职者投递简历,占比达到最高,说明这些行业能更吸引海归求职者应聘。另外,金融行业一直都是海外留学热门专业之一,这也让更多海归以金融作为国内的职业起点。从图表可以看出,其中9.5%的海归向金融业投递简历,比全平台求职者占比高出4.8%。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各类互联网企业对高精尖海归有极强吸引力,因此求职人数占比较全平台数据高出1.6%。海归薪资期望较高海归求职者的期望薪酬比全平台求职者的期望薪酬略高,主要分布在8000-10000元/月与10000-15000元/月,分别占22.2%、23%,还有18.1%选择6000-8000元/月。而对比来看,在全平台求职者中,期望薪资在4000-6000元/月内的占比最高,达31%,其次是6000-8000元/月,占比25%。找工作周期变长随着海归求职这一领域竞争的愈发激烈,海归群体找到心仪工作的时间周期也变得更长,2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用了4至6个月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工作,6%的人表示自己用了7至12个月,而花费1年以上找工作的群体占据了约4%,总体要比2019年回国求职群体花费的时间更长。在豆瓣有一个名为“海废”的小组,与很多年前流行的“海龟”(从海外归国的人)、“海带”(海外留学回国待业的人)等词语相似,“海废”指从海外留学回国的失业失学者。这不但说明了海归回国求职难度增加,也可能说明了海归群体将“合适的工作”的优先级放在了“有工作即可”的优先级之前。以下是几个海归回国薪资情况的真实案例:小K,美国本科加日本硕士,找工作时同时收到了上海和香港公司的offer,因为不想离家太远,舍弃了香港30k月薪的工资选择了上海20k的工作。她的美国本科朋友留在美国读完了硕士,回国后在三线城市找了一个14k每个月的工作,她们表示自己身边也有工资很高的同学,但人数不是很多,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她表示:“只要是出国念书回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工作的时代早已经过去,现在的企业不但看重学历,更重能力,有些留学生对待项目多少有一些眼高手低,那么在实习期结束很可能会面对不被留用的结局,还是要不断充实自己,并不是毕业了就不用再学习了。”和小K有着同样经历的是同为有美国留学的小Y,但小Y是在国内985上的本科,硕士在美国留学,选择的是金融专业,目前坐标北京,税前月薪35k,小Y表示上学时她念书非常辛苦,刚开始回国找工作也不是非常顺利,辗转多家公司,一边找工作一边自己复习考试CFA,最终花费了2两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了现在这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她表示找工作要灵活一些,一定要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否则在岗位上每天会过得比较压抑。在英国留学念硕士的Q表示自己还在找工作的路途上奔波,自己归国后的第一封工作6.5k,次年9月辞去工作来到上海,找了一份10k的工作,可是在上海花销也更大,稍有花钱的地方就会入不敷出,Q在英国念得的传媒相关的专业,他表示对目前的工作还不是很满意,自己遇到机会会选择接着换工作。国内读完本科去英国读硕士的T,回国后进入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但坐标不是一线城市,起薪7k左右,随着每年年末考核,薪酬会增长30%左右,目前没有换工作的打算,目标是等到再过几年就以四大工作经历为跳板,换到企业工作。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留学并不是薪资的保障,并不是指要出国留学就一定能拿到高薪酬,随着我国求职群体整体水平的提高,想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可能会更难,海归群体中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对自身没有明确定等都可能成为求职当中的劣势。作为海归群体,同学们要在认清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要明确清楚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充实自己。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求职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早晚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机会。不必瞻前顾后担忧过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准备,并在机会来临时及时抓住它,然后踏上属于自己的征途。

最难就业季?海归别慌,留学生归国优势大盘点

出国到底有多优秀,价值的壁垒到底在哪里?家庭的投入产出比是否高?学生将来起薪是否会比别人高?这些是摆在留学生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与大家谈论留学生归国有哪些优势。留学生的天然优势首先,引用2019年清华大学的一段视频内容:上大学很多时候是为了找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其次,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追寻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最后,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保持初心,争取在毕业以后,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独有偶,留学也是为了找到自己,塑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并从事有价值的事。那在国内上大学和出国有什么异同呢?(见下图)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理念更加体系化。比如美国本科刚开始会给学生充足的资源让学生随心所欲学习,但是中国是一开始就定下专业,这就是国外教育的优势之一。受访海归认为在国内发展的主要优势2018年,59%的受访者表示“具有国际视野”是海归最主要的优势之一,2019年该占比更是直接增加至68%。紧随其后的就是“语言沟通能力强”。排在第三、第四的优势分别是“更加独立”(32%)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强”(29%)。本科与研究生深造数据2019年,341万人选择考研,64万人选择出国。2019年出国留学(本研)与国内考研人数对比如果你正面临不知道出国还是留在国内的难题,这或许可以帮助你做一个正确的决策。对于本科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在哪里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必须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要在国内参加高考或者读研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是去国外学习及深化研究。对于研究生来讲,国外的学习更多的是希望沿着问题取向进行创新;希望学生可以跨领域进行学习;能够去发现挖掘自己的价值。总之,无论在国内还是去国外,最终的目的在于是否能帮助自己想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对来说,到国外能得到的成长与收获更多。留学生就业分析根据受访海归对“留学收益是否达到预期”的看法。总体来看,72%的留学生认为收益达到了预期。据大数据调查,高学历海归人才求职比例增幅最高的岗位以高科技金融数据分析为主。从岗位的角度看,教育培训行业对海归的需求最大,需求人数占该行业招聘总人数的38%,其次是专业服务/咨询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方向,分别占14%和11%。其实,真正的海归不管将来学习了什么专业,从事了什么行业,在实际的行业分配中,教育行业占了比较大的份额(近40%)。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归乡,我们全国范围内城市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数据显示,企业海归岗位平均薪酬的大概是10996元,比全国招聘的岗位平均薪酬高出2500元,海归整体的薪酬优势依然明显。而受访海归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为11794元,比起海归收入中位数高出近3000元左右,这代表着海归个体收入差距不小。可见,海归薪资优势依旧明显。目前看来,海归占有优势的点在于发展速度会比较快,留学生拥有的素质是国内学生所匮乏的,比如批判性思维,逻辑表达能力,而这些正能帮助在行业领域里面快速升职。以美国为例,回国之后怎么跟872万应届生竞争求职?拥有1-3年美国科技公司工作经验海归性价比最高的海归;国内大型科技公司争抢的人才;在美国科技公司工作1-3年,年薪可达20-30万美金(200万人民币)左右;海归可以有更多岗位选择,薪酬可以拿Global Pay(全国统一薪资);拥有美国公司实习经验海归性价比比较高的海归;在美求职有优势;在国内求职有优势;在美国年薪10-15万美金(100万 人民币)左右;海归可以有更多岗位选择,薪酬较高;毕业即海归和国内872万应届生竞争求职;与985/211应届生比优势较少;裸归岗位比较少;起薪一般低于预期;大部分的海归归国薪酬在5-15K人民币之间。所以,这里建议留学生回国之前,一定要尽量给自己添加一些可竞争的东西。留学生落户政策落户问题对于即将留学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不少国内城市都有政策倾斜,对于留学生而言也是隐形的“福利”。1.上海学历条件海归学士1. 国外本科,国外高校世界排名前500名,累计学习时间1年以上2. 国内外联合培养本科,需获得国内外两张证书海归硕士1. 国内本科/研究生“211”高校,国外研究生高校无学校排名限制2. 国内本科/研究生非“211”高校,国外研究生高校世界排名前500名3. 国外高校本科+研究生海归博士:无学校排名限制进修访学:国内研究生/副高级及以上职务,国外进修/访学1年以上。2.北京基本条件① 申请人工作单位必须在留学生服务中心立户,并提供留学生落户北京相应指标;② 在国内高校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人员,在国外学成后回国工作的;③ 或者出国前已经办理了辞职、离职等解除公职手续的留学回国人员;④ 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⑤ 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具体参照护照出入境时间,累计境外停留时间要满360天);⑥ 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就业并提出申请。具体时间参照学业、进修、境外工作结束时间、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上的学业结束时间以及护照出入境记录。学习结束后在国、境外工作者还另需提供国、境外工作证明(包括合同、工资单、税单或者机构负责人签字的工作证明等);⑦ 在京用人单位已依法与留学回国人员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签订一年期以上(含一年)的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留学回国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通过用人单位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落户申请。综上,留学生回国还是好处多多~世间越难的事,对每个人来说就越公平,机会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相比之下,留学生学习了更系统性的知识与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思维逻辑更缜密,更能受到雇主的青睐,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换子记

我是否该留学?一位来自海归留学生的建议

我是否该出国留学?你是否经常会有这种困扰呢?没关系,看完我之后的一番话我想你心中就会有答案了。外国的月亮是否比较圆?不亲自出去看看怎么会知道?是否该出国留学?第一,留学,分开看,留与学。通常是指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到其它发达国家的留驻学习。我为什么说发达国家呢?这就是笔者想要阐述的第一点了。如果,你心目中的留学地点不是发达国家之一,或者没有发达城市(如北京,纽约,东京,伦敦等)。我是不建议你去的。因为去了,你会发现你并学不到什么先进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在浪费时间与金钱。留学的首要目的是长见识,而后才是学习与娱乐。第二,家庭条件。如果说你的家庭条件很优越,而且你也愿意出国去看看,那我100%推荐你出去。因为当你回到国内时,你会发现你比其他人要更加优秀(比如英语,知识面等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笔者了,回国后有幸加入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创业公司。当然职位相关是海外。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别的应聘者面前是显得多么自信,夸夸而谈的英文以及宽阔的知识面。用人公司是会考虑一个国内毕业的学生还是一个留学归国的学生去处理海外相关事宜呢?想各位亦是心知肚明。留学后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真的是更多了!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你出国,同样你也可以考虑一些花销较小的国家,尽力说服家长在能承受的范围内资助你出国。第三,学习态度。在这里为什么我没有说学习能力呢?因为我相信勤能补拙,良好的学习态度远远要重要与学习能力。如果一个人学习能力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留学对他也毫无意义。出国是一个接纳新事物,学习新事物的过程。期间你可能会触碰到,宗教,习俗等等问题。如果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能迎刃而解。反之,你会惹上很多大麻烦,比如嘲笑阿拉伯国家的头巾,究其根源还是态度不端正。如果你自信你的态度,请优先考虑出国。此上三条我希望你都可以做到,这样的留学才是有价值的。现如今,出国留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留学归来的人往往在工作初期就能高人一等,同样选择不出国的人肯定会落后。如果不想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留学吧。外国的月亮是否比较圆?不亲自出去看看怎么会知道?中国留学生统计

摩味

海归留学生就业实力,看的到底是什么?

前段时间Unicareer发布的《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中,一些数据引起了网络的热议。报告共收集13228份有效问卷,从海归基本情况、职业发展、职业期待等方面,分析了海归人才求职的现状与趋势。其中最受关注的数据是,近三成的受访海归初始年薪低于10万元,高于15万的占比仅为四成。大家议论的焦点集中在,留学生花费更多的教育成本却没有获得对应等比的薪资报酬,留学的含金量遭到质疑。我们可以先横向对比一下国内研究生的就业薪资水平,根据中智研报公司公布的《2019年应届生招聘与激励调研报告》可得知,2019年应届生起薪标准平均值,国内重点院校研究生起薪平均为9482元;国内普通院校研究生起薪平均7145元;海外知名院校研究生起薪平均10445元;海外普通院校研究生起薪平均为7500元。确实海外留学生也存在归国就业后薪资不高、不理想的问题,从大数据上来看的话,海外普通院校的起薪平均值和国内普通院校的起薪平均值是十分接近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海外知名院校的起薪水平比起国内重点院校毕业生起薪水平还是存在较大优势的。如果光从大数据和简单情况的假设下,看似在国内考研的性价比会比出国留学高,但事实上不管是国内研究生还是海外研究生,只有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学生才有机会摸到薪资的天花板。而且Unicareer的报告中,除了有接近30%起薪不足10万元的海归外,还有72%的海归起薪是在10万+水平。这也正说明了如今的留学市场与十年前、五年前已大相径庭,留学产业和留学人才都在升级和优化,近年来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国际排名高、知名度高的顶尖院校。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很多海外大学都无法正常授课,但是2020-2021学年的美国早申人数仍然创新高,斯坦福大学今年在早申阶段就录取了6名中国学生,创历史新高。留学生越来越青睐海外顶级院校是一个发展必然过程,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学生群体能够检索到更多海外院校信息,国内顶尖学府清北等高校的科研实力和排名也逐年攀升,求职市场对于人才的竞争愈来愈剧烈。海外留学生如果想与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生进行竞争,自身的学术条件和院校背景是国内HR十分注重的方面。回归到海归人才就业实力的问题,我们认为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更应该挑选海外知名高等院校修读,无论是从就业的起步门槛还是发展上限来分析,海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有天然优势,也更容易获得在当地工作实习的机会,从系统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果选择国外普通院校留学生可能将面临更残酷的竞争考验,自身的海外学习背景优势也会被“不被认可的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国内工作氛围”等标签所削弱。High Fliers的《The Graate Market in 2020》报告调研中,英国大学毕业生起薪中位数为30000英镑,其中最受雇主(英国本地雇主)关注的大学基本上是QS英国排名Top 50的大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劳动力市场,名校毕业生都是绝对的最优先争夺人才。同意我们也发现英国本土毕业生起薪和同样毕业于海外高校的中国留学起薪有相当大的差距,在Unicareer的报告中,有43%的受访海归表示国内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符合期待,同时29%的受访海归认为第一份工作连基本预期都未达到。虽然回国发展对留学人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当谈及回国后遭遇的困难时,有三分之二的受访海归表明了烦恼,其中“文化理念融合难”与“优惠政策享受难”被提及最多。海归人才面对国内的求职市场环境存在一定的落差,留学生计划回国就业前应做好详尽的职业规划,提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选择相匹配的就业路径。适应能力、成长力和国际视野是海归的三点明显优势。但相较国内毕业生,海归学生求职窗口期较短,国内企业对国外高校了解却并不多,这也样容易造成海归就业难的现象。分析海归人才画像时,UniCareer发现,受访企业普遍更看重与“实际工作表现”相关的素质,比如实习/工作经验、相关工作技能。数据显示,约八成的受访企业更倾向拥有2次及以上实习经历的海归。海外留学生与国内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加深了海归就业的困难,作为留学生应最大化展现自身竞争优势,在留学规划前选择知名度高的海外院校,标识化、符号化自己的个人学术背景,英美留学生更可以利用Opt、PSW政策为自己争取当地的实习工作机会,扩大自己与国内毕业生的职场优势。无论是选择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的深造路线皆为个人选择,考研党可能面临的是上百万的竞争队列,能考入985等高校的学生凤毛麟角,出国留学也常被人诟病“野鸡大学”。这些都是过去对于两者的刻板印象,在资讯信息相对透明的这个年代,想要考研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留学录取的海外名校排名也只会越来越高,未来对于人才的要求只会更高,早点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好优选规划,挣脱行业“内卷”的枷锁。

湖畔

海归就业真相:70%留学生税后工资只有6k

前段时间时不时就要哭一场的崔同学,最近终于拿到了offer,即便不那么理想,但也算有所收获。他之前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生好歹也是全球排名前100,找个工作怎么比个国内本科还难?”这句话就像一个压力开关,紧接着他就开始“猛男落泪”........“海归”这词的含金量就像韩元对人民币一样,真的严重贬值,没有哪个企业会再将“海归”等同于精英,很多留学生的学校不被HR认为是野鸡大学就很不错了。回国求职这件事真的让很多留学生意难平,出国就是为了有更好的出路,回国后发现,每条通往成功的路都在施工。到底是留学生在国内已经没有竞争力了,还是自身的能力真的比不过国内985、211本科生呢?一、海外学历是把“双刃剑”“我有个朋友,他在国外呆了2年,读的是艺术类的专业,去年硕士毕业,因为签证办不下来,海外的就职机构收费又太贵,无奈回了国。但是回国后发现他留学的资历本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势,和国内的求职学生一样,要通过层层筛选才有面试资格,最后好像是因为他学校不太出名的,就被拒绝了,这种事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随着留学风潮的普遍,只要能负担起,人人皆可出国留学。这大大降低了留学生的含金量。在这种时候留学生的学历不但不是优势,甚至成了劣势。现在出国留学成了很多有钱人家孩子的“教育升级”,对于这种求学门槛不确定的海外经历,很多名企会更加倾向“知根知底“的985、211本科生。其次由于海内外的信息差和课程设置不同,国内用人单位没法判断一个海归的含金量,所以在很多高端行业,国内就业只看院校排名,一些公司招英国回来的只要TOP2,美国的要TOP50。二、错过求职黄金时间每个回国求职的留学生都会问一句话:“我到底是不是应届生啊!”国内校招时间线:1-3月:国内春招,一般而言春招企业较少,要留意官网是否有补招名额。7-8月:互联网类公司开放提前网申以及内推名额,提前做好简历修改以及网申准备9-11月:国内秋招,网申以及宣讲会在9-10月份全面打响,进入面试阶段每年最让留学生焦头烂额的就是时间问题,有留学生7月回国,但是10月份才能拿到毕业证;也有5月拿毕业证,11月才能拿学位证的,谜一样的时间让他们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算哪一届的毕业生了。虽然教育部发布的规定毕业一年之内的海归都算应届,但招聘的企业才是真正决定你身份的boss,每家企业的时间都不一样,对于留学生的选择面也窄了很多。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但宣讲会国家少,行程短,门槛高,更别说有机会回国内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成本太高),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所以留学生都应该提前一年开始找工作最为保险,不要等到“走投无路了才想着回国求职,不仅机会少,你的应届生身份可能也要被剥夺了。三、求职能力较弱根据《2019海归能力调查》发现,留学生普遍求职周期较长:86%的受访海归可以在回国以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求职时长1年及以上的占比仅为7%。在薪酬方面:近三成受访海归的初始年薪低于10万,高于15万的占比仅为四成。也就是说,70%留学生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近7成认为月工资远低于期望,15%的留学生职场竞争力甚至低于国内二本高校的毕业生留学生的求职能力弱主要体现在“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和“缺乏相关实习/项目经验”上。先说对国内情况不了解。36%的海归把 “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 当作最主要的求职困境。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就缺乏职业规划,从而只能海投,不仅没有效率成功率也非常的低。但也有留学生的简历幸运通过,为什么还是没有offer?因为没有实习经验,面试必挂。这是很多求职过的留学生才会懂得致命伤痛。简历上再多的奖学金也无济于事,校园经历多丰富,HR根本不会多看你一眼!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实习意识是非常强的,从大二开始,每个假期都会选择去各个名企实习,等到大四求职,每个人至少会有两份以上的实习经验。而国外留学生,缺乏实习的意识和实习的机会,所以在企业看来,留学生的唯一优势就是意识层面的“视野开阔”,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竞争力。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提升求职技能、进行行业/企业解读,增添实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能力反作用于自己的学历。其实留学生不必焦虑,因为留学生所获的资源总体来说还是高于国内学生的。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同时,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留学生具备很多有竞争的“软实力”比如: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很强的抗压能力,更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等。但求职不仅需要软实力,也同样注重技巧和硬技能,如何丰富简历,如何表现自己都有很多的门道,都需要反复练习。所以海归同学们,加油哇~全国高校2020寒假放假时间新鲜出炉,最长51天收藏!从大一到大四,各阶段求职时间轴曝光!杭州补贴5万、南京4万!新一线城市大学生落户政策公开这5所985高校,承包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复旦硕士放弃阿里offer,选择邮局2500月薪,稳定就一定靠谱吗?【本文参加有奖活动#机构V计划征文赛#,快来一键加入百家号机构运营快车道。】

放浪记

留学生海外归国福利原来这么多!

近几年,国家发展势头强劲,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了。相反,在很多方面,国内的发展势头和情况甚至比国外要好很多。如果你觉得祖国江山一片大好,更喜欢国内城市的繁华和热闹,选择回国发展,那么这些前期准备及相关政策你都应该知道噢 ~留学归国证明此证明是中国驻澳大利亚领馆教育组出具的在澳洲留学的凭据,是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官方凭证(注:不是学历认证哦)用途 1 )留学身份和经历的证明2 )购买免税车的凭证3 )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评定职称4 )申请国内各类科研基金等5 )享受国家或各地,各单位给予留学回国人员的各种优惠政策或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等材料清单 a. 下载并填写好、须有本人签名的“回国证明申请表 .doc" ; b. 本人目前有效护照的个人信息页(即照片页)复印件; c. 留学澳州期间的学习或访学签证复印件; d. 攻读学历学位者须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尚未拿到毕业证书者,可提供校方出具的完成学业证明信( Completion Letter )复印件; ( 有在澳大利亚其他留学经历的申请者 , 请在系统中及回国证明申请表的备注栏中注明 , 并提交相关毕业证复印件 , 成绩单复印件 ) e. 校方出具的学习成绩单原件(可退还)。由于存在邮寄丢失的可能性,可以将成绩单复印件公证 ( 太平绅士( JP )、警察局或所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 ) 后替代原件。 f. 回国电子机票打印件 g. 填好回邮地址、付清邮资的回邮信封留学生归国福利政策留学生购买免税车政策 我国留学生,毕业回国一年内可申请购车享受减免税的优惠:购车时享受免除进口零部件海关关税的优惠购车价格上牌落户时免缴车辆购置税(税额计算方法:市场零售价÷ 11.7)留学生购车条件以学习和进修为目的,在国外正规大学、学院、科研机构求学、攻读学位、进修业务或从事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一学年以上完成学业后两年内回国毕业后首次入境未超过一年购买免税车计一件免税指标。(在学期间连续在外满 180 天有一件指标,中途回国停留不超过 30 天的可视为连续在外,并可计入购车免税指标天数,若停留时间超过 30 天则不能连续计算。)在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学习、进修的留学人员享受同样待遇。学术研究和创业福利政策对于归国后想到大学、中科院或一些研究机构从事学术工作的留学生而言,不仅在评职称上有优势,还有科研经费,几十万的住房补贴等。一些大学不仅提供几万至几十万元的置业费,也提供住房补贴等。很多大学或研究所对回国人员家属的工作也做出安排。除此之外,国家还给归国创业的留学生给予最高十万元的免费补助。在创业园的创业,还可减免租金,还能报销代理费用等。海归落户政策 为实现人才引进,国家对于留学生也有落户的优惠政策。北京市海归落户条件在国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 ;出国前已办理解除公职手续的留学回国人员 ;出国留学一年以上 (360 天以上 );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按要求把所有申请材料递交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受理 ;用人单位已经依法与留学回国人员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签订一年期以上 ( 含一年 ) 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和留学回国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 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 ) ,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在留学生服务中心立过户,并且给留学生分配到相应的落户申请名额。上海市海归落户条件在国外取得本科及以上学位,且海外学习时间 1 年以上 1) 海归博士 没有学校排名限制 2) 海归硕士a. 国内 211 院校本科,国外受认证的正规院校硕士b. 国内非 211 院校本科 / 研究生,国外世界排名前 500 院校的硕士c. 国外同时取得本科和硕士 ( 专升本和 HND 项目除外 )3) 海归学士a. 国外世界排名前 500 院校的本科b. 国内外联合培养 (3+1 或 2+2 等联合形式 ) 的本科:需同时获得国内外两所学校的学位证书,并且国内外人一所学校在名单内重点提醒:联合培养的形式,要求必须累积在国 ( 境 ) 外学习时间须满 1 年以上(硬性指标)4) 国外进修、做访问 在国内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赴国(境)外进修、做访问学者满 1 年以上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需要在上海 ( 且只在上海工作过 ) ,且拿到学位后,累计待业时间不超过两年 ( 在境内、外没工作,或者境内工作没缴纳社保 ) 用人单位与留学回国人员签订的劳动 ( 聘用 ) 合同期限一年 ( 含 ) 以上,剩余合同期限 ( 申请之日到合同截止日期 ) 须六个月 ( 含 ) 以上。上述合同期限不含试用期。社保要求: 对于学校资质好的( 1 倍社保 6 个月):同一单位缴满六个月,并且不低于 1 倍去年的上海社会平均工资。 对于学校资质一般的( 1.5 倍社保 12 个月):同一单位缴满 12 个月,并且不低于 1.5 倍去年的上海社会平均工资。个税要求: 个税要求和社保匹配,简单说就是公司一点税都不避,社保基数 = 交税基数。如果你的公司不避税,就不用为社保和个税担心。 同一家单位连续缴纳半年,不能出现任何漏交、补交的情况。申办落户人员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属于国家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但须由用人单位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上海市外国专家局 ) 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受理。

三性

我该去哪里留学?一份来自海归留学生的建议

既然选择了留学这条路,去哪里留学就成了首要问题。选择一个适合你的地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笔者曾留美多年,在此期间,去过无数的地方,对外国的情况也掌握了个八九不离十。对于留学生的数据也做了不少的统计计算,当然这也是我现在的工作,如下图。首先,对于国家的选择,教育质量是最重要的一项,这毋庸置疑。比较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学到新的知识。其实不论是英语国家还是其他语言的国家,这一项都应该放在首要地位。所以我推荐广大留学生们可以尽量选择发达国家去留学(如美国,英国等。也是留学老牌国家了),即便不在发达国家之列其也要拥有超级大城市(如中国,俄罗斯等)。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够有先进的事物值得你去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笔者了,我选择去了美国硕士留学,在那里真的学习到了很多新的,先进的观念,就算抛开学习,我也觉得很值得!再其次,文化氛围与学校排名、专业热度我放在了一起。因为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文化氛围与中国相似的几乎没有,所以任何国家都是全新的感觉。还有就是中国这个国家的家长,很奇怪,会很在意学校排名,与专业排名。仿佛有了这两样儿女就有了未来。在这里我表示反对态度,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中国人在海外开办的野鸡大学就可以,专业请一定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不是父母喜欢的!比如在美国,有很多大学虽然排名比不上哈佛,麻省理工等等世界名牌大学,但其在当地地区具有一定的威望。在这样的大学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吧。相反的,名牌大学里的学习压力足以让你忘记你生活在海外。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曾提过:留学,先是张见识,再是学习而后娱乐。具体为什么专业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这算是我一段时间的总结吧,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我是快乐的,一切仿佛都是无师自通。在钱程(父母)与前程(自我)间我会选择前程。最后留学费用与语言。留学费用,就算是在发达国家中也会有不同的留学费用,选择符合自己家庭经济情况的国家吧,快乐你我他,避免与父母过多的争执。毕竟,留学,以来之不易。语言,最好选择有基础背景的,国内大多数都是英语。请千万不要发生这样的情况:从小学习英语,最后选择了俄罗斯或者德国留学(母语非英语)。如果你的生命可以重来,我不介意。但你已不再是小孩,每一次选择都请慎重。查看更多留学文章,请关注百家号自媒体:“生活就在你身边”我是否该留学?一位来自海归留学生的建议

超胆侠

留学生工资大揭秘,海归平均工资是多少?

前段时间,某个在线教育机构在北京发布《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这也是2019年国内首份对于海归就业情况的全面调研分析。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6万稳坐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宝座。另一方面,学成之后选择回国发展的人数和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7年到2018年的12年间,留学归国与出国留学人数占比从30.5%到上升到了2018年的85%。留学生归国就业形式如何呢?《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 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而有近五成海归期望2019年可以拿到10-15w的年薪。很多人通过“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就认为,留学并没有用,工资待遇依旧很低。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2018年超过70%的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都是超过六位数的。报告同时还有数据表明“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而外企和民营企业,在此意愿上更为强烈。”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数据来分析,那么做出的结论可能是断章取义,过于偏颇了。我们通过一个横向的对比,就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结论。2月初发布的《2018高校就业报告》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就业率高达98%,但平均薪资最高的清华应届毕业生,年薪也只是勉强过10万,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9065元,2015届毕业生,即毕业后两年平均薪资10969元,2013届,即毕业四年后,平均薪资12614元。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清华的应届生都是年薪百万。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作为国内世界排名最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年薪跟70%的海归相当。而且,这里的留学生,是指全部的留学生。像美国,英国等含金量较高的留学国家,那么他们的毕业生工资水平肯定会更高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清华作为我们的顶尖学府,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平均工资肯定是要低于清华的。那么留学归国群体和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孰优孰劣,自然不言而喻。海归就业的优势有哪些呢?2018年8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公布的《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包括“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生活适应能力强,更加独立”,选择比例分别为 73%、59% 和 37%;此外,也有受访者认为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强”(25%)、“更了解海外市场,容易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或销渠道”(16%)、“更具创新能力”(16%)等。留学成本回收方面,35% 的海归认为 4-6 年可以收回留学的经济成本,29% 的海归认为 1-3 年可收回成本,认为需要 7-10 年或 10 年以上收回成本的海归均有 16%,也有5%的海归人员认为为1 年以内即可收回成本。海归回国就业都会选择哪些行业呢?三成海归选择互联网行业中国留学生现在呈“大进大出”的状态,每年大概有60万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有50万的留学生都会选择回国就业。国内金融、科技、互联网等各行业发展迅速,不断形成一种“拉力”,吸引着留学生回国。在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19年海归人才就业趋势报告》中,梳理了最新海归人才就业趋势中,也为“新海归”回国求职提供了参考。这里特地精炼了大部分同学们关心的内容: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资为9265元2019年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资为9265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本科生为7925元,研究生为10429元,比国内应届本科及硕士生分别高出32%和20%。腾讯阿里最受海归求职欢迎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实力不断扩大,本土公司也越来越受海归求职者的欢迎。曾备受留学生追捧的埃森哲、花旗银行、德勤等公司吸引力集体下降。腾讯和阿里巴巴连续3年成为留学生最向往公司前两名。华为也成为海归吸引力增速最快的公司。数据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