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海归硕士,6年花掉200万, 如今到手工资5千。这种看似只会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情节,在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从澳洲留学回国的舒楠是名副其实的海归,本硕均就读与澳洲某公立大学的她,在回国后似乎并未给她带来多大的优势。最惨的那个月,舒楠连续投出20封简历,却一封都没有收到回复。有一次好不容易获得了一家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面试机会,HR却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底薪3000,其余全靠招生和授课提成……如今,舒楠回到了老家,在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工作,每月的基薪为3500元,因疫情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近几个月基薪加提成的收入只有5000元上下。算算自己6年耗费近200万的学费和生活费,她觉得自己有愧于父母。“辛辛苦苦一个月,到手工资几千块,真就还不如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们……”舒楠自嘲着自己的工作。01留学回来工资还不如国内学生高Alex并不是一名富二代。当初Alex为了说服父母让他出国留学镀金真是费劲了心思,当然,最有效的理由莫过于“英国硕士只有1年多的学时,只要省吃俭用再加上平日做兼职,花不了太多钱的,毕业以后很快就能挣回来的”。谁曾想,生活给了他一记重拳,让他明白了“英国留学生,并没有那么值钱”。在英国1年半,Alex花掉了父母50多万的储蓄,到了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还不如那些学费几千块钱的211硕士抢手。Alex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商科,本以为自己回国后至少能进个四大或者咨询,没想到最后只拿到了一家每月6000的创业公司offer。“从50万到6000块,我真的接受不了。”Alex至今自己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实话。花费50多万最后才找到一份薪资只有6000的工作,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她肯定会在国内考研。02回国的都是野鸡大学的?Tom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人当面嘲笑学历。“不好意思,你这所大学我没听说过”,类似的话,在求职过程中,Tom听了已经无数次。明明是澳洲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纳什大学,怎么到了国内就是HR口中的野鸡大学了呢?不同于欧美留学生,澳洲留学生似乎更容易受到HR的歧视,似乎他们都只认识那些美国藤校而把其他学校都视为野鸡大学。而更可悲的是,他又不能在面试时一再强调自己学校有多么多么的厉害,这样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自己曾经的发小从外经贸硕士毕业后进入了某券商总部,成为了一名进出北京金融街的白领,而Tom依旧在就业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尽管,外经贸的排名还不如自己的学校高。不过,虽然他还没拿到心仪的offer,Tom依旧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院校背景充满信心,实在没辙去当个英语老师也行。03留学生的求职,越来越难从最近几年来看,留学生似乎确实比国内高校毕业的更难一些:容易错过校招季,等回国求职时,别人都找到工作了,自己仿佛参加的是社招;留学期间课程压力大,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即使世界排名前50,也不如211、985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高;HR多为国内院校毕业,对海归硕士的含金量不够了解;留学生网申因为毕业时间不符合要求,成为非应届生。除了找工作难,很多留学生表示回国后的薪资水平也难以接受,有报告显示80%的海归仍然认为其收入水平低于预期。被当问及留学的成本多久能收回的时候,有7.2%的留学生表示只要一年,22.5%的留学生表示要1至3年,35.9%的留学生认为要3至5年,也有10.3%的海归表示需要10年以上。但有一说一,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获得的认知上、眼界上、人脉上以及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提升,这是很多在国内读书的学生无法得到的无形宝贵财富。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文|晗妈教育指南正在上大学的你是不是常常能看到身边很多的同学都存在“学历焦虑”的情况,985大学生看不起211毕业生,博士生瞧不起硕士生,名校生其实普本上,大学生对于“学历”的追求越来越高。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标准也不断提高,让很多大学生甚至是家长形成了一种“学历上的内卷化”,为了提升学生的学历,有家长不惜花重金把学生送到国外去镀金。这样“披着洋学历”回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加的明朗,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海归在如今的就业形势下还能吃香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90后海归硕士心塞大哭,月薪五千都困难前不久一名90后的海归硕士,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原来小金高中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出国留学,学的是热门的“商科”专业,在国外一直顺利地读完了硕士。小金本以为在国外“镀金”以后,回到国内,就业一定不成问题,海归硕士,企业还不得抢着要,可是小金回国以后,找工作却屡屡碰壁,回国半个月有余,投了无数企业,面试的机会都很稀少。并且,很多企业开出的月薪只有不到5000,想要月入过万,简直是天方夜谭,极大的心理落差,让这个90后的海归硕士崩溃大哭,小金表示:读了十几年书,花了几十万,回到国内就业出现危机。难道“海归”在国内已经不值钱了?留学的本钱都赚不回来,这样小金非常的失落,不过很多网友却表示:现在的学历已经严重缩水,世界顶级名校毕业生都难找到心仪的工作,海归算什么?洋学历不香了,国内就业面临危机其实,近年来我国的“海归”就业市场也并不乐观,笔者对2019—2020之间海归回国找第一份工作的时间进行了整理,发现大约有10%左右的海归是在回国之前就已经提前找好了工作。而没有提前找工作的海归,40%都是回国后3个月才找到工作,剩下的还有半年以后找到工作,甚至有些海归一年以上才找到工作,这也说明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海归在国内就业面临危机。所以,海归在国内已经不吃香了,拥有洋学历去国外镀金回来就能拥有高薪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海归国内就业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起来,导致洋学历不吃香的原因有哪些?导致洋学历不香了的原因有哪些?回国就业海归人数逐年增长根据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出国留学人数来看,我国的出国人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次,而回国留学生人数也超过58万人,这也说明了85%以上的海归都选择回国就业。国内的就业市场上,留学生的数量持续上升,海归之间的竞争也就变得激烈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海归已经不是“稀有”人才,甚至是一抓一大把,所以,海归也变得不值钱了。留学生眼高手低很多留学生都认为自己喝了洋墨水,接收到了国外更好的教育,并且,也花费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在求职中对“薪资”的要求非常高,这样眼高手低,就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也并不高,所以,能符合海归要求的企业少之又少,海归找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国外的专业并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市场其实很多专业都是如此,包括国内的很多专业在国外可能发展会更好,在国内就没有出路,而对于很多留学生而言,国外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市场,专业不对口,找工作自然有困难。留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其实学生的质量也是找工作的一个关键,对于很多国内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对海外留学生的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但是很多留学生的质量是并不高。这样在就业上就会遇到困难,而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其实就业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只是在留学生中大家的质量太过太过参差不齐,优秀的留学生在少数,大多数品质不好的留学生面临就业危机。今日探讨话题:你觉得现如今“洋学历”在国内还吃香吗?你觉得海归在就业上有优势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近日,有关留学生海归年薪不足10W的话题引爆了头条,据归来的学生们自己说,第一份工资没有达到预期。据企业称留学生眼高手低,自视甚高为普遍问题。这引发网友们的讨论。留学据统计,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在2017年突破了60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而截至2016年底,回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选择一毕业就回国找工作。《2017年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中,留学归国人员的薪酬待遇,比想象中的还要低。月收入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高达82%,而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的只有15%。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原来海归们年薪不足十万已不是新闻,可以说,竟是一种常态。留学在此之前,留学可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不光是自身学习够好,家庭条件也得跟得上,毕竟一年几十万人民币的学费生活费可不是每个家庭能支撑得起的,所以在那时候,起码是阿里巴巴上市之前2008年,留学都是一件很光彩的事,但是现在,不说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的就业区域留学生也成为了“日常生活化”,越来越多的高考失利,甚至无法进入大专的学生通过自费留学来增添一份“洋”砝码。往往这种学生语言不行,又不能深度学习较精的专业,更何谈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往往在中国立足不了,想要维持所谓的优越感,会有相当一大部分归海,冷暖自知。所以很多人在遇到这种尴尬之后,选择再次“归海”继续深造,或者说是逃避。留学回到工资上来,在2019年各城市平均工资上来看,海归们的工资似乎和国家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差不多,如北京平均工资是10910,上海是10231,深圳是9443,这些数据好像在证明,海归们也平均化了。2019年平均工资随着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入,各行各业都急需国际化人才。而国外大学,特别是国外名校,培养人才的知识广度与国际化视野有相当优势。留学生必将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机会。同时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对海归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这个理性的市场如一个大熔炉。在大火的炙烤下,那些镀金的东西会化为灰烬,而真金在烈火中却将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0年的疫情为全球的教育带来了沉重打击,随着疫情好转,国内已经陆续开学,然而疫情尚未结束,留学生还愿意出国吗?今年的留学趋势又是怎样的呢?上月,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面向约3万名来自中国、印度、欧盟和北美地区的留学生,就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响他们的留学意愿展开调查。疫情下留学依旧火热报告显示,受访留学生中,50%以上的留学计划受到疫情影响,这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是当被问及是否会选择继续留学时,全部受访者中国只有7%的人取消,而中国留学生中取消留学计划的只占仅4%。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动摇大多数学生的留学想法,出国留学依旧是不少家庭的主流选择。除此之外,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留学潮回涨的情况,例如英国,根据《2020年英国本科申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申请英国大学本科的中国学生,比去年同期增长23%,达2.4万人。为何留学如此受青睐?除了获得知识、开阔国际视野等一系列优势外,其实很多家长看重的还是“收入回报”。尽管海归近年来层出不穷,但是在就业方面,留学生在市场上仍旧占据一定优势。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描述了留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海归薪酬优势明显,平均月薪过万数据显示,企业招聘海归的平均月薪为10996元,对比出真知,《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入5440元,将近2倍的薪资差距,可见海归在薪酬方面还是有着较大优势的。不值得注意的是,海归收入中位数为9000元,说明海归个体之间的薪资差异较大,同为留学生身份,实习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建议留学生朋友们在求学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多多实践哦。八成海归3个月内就找到工作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海归找工作难吗?由数据可见,超八成海归在3个月内就找好了工作找到工作,在毕业前,就已经有了就业规划和求职意识。有11%的海归表示“回国前已找好工作”,而在回国后“一个月以内”及“1-3个月”找到工作的占比均为“36%”,仅有16%的海归找工作需要花费3个月以上。72%的海归对自己的薪资感到满意海归们对自己的薪资满意吗?数据显示:72%的留学生认为收益达到预期,收获远低于预期”比例仅为 7%。海归找工作最看重什么?65%的的受访者认为“薪资福利”是找工作时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职位晋升”和“企业发展前景”。海归求职的优势及劣势海归求职有哪些优劣势?2018年,海归就业的最大优势是语言沟通能力强”然而2019年,认为自己最大优势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归增至68%,这是因为国内的语言教育水平有所增强。海归找工作的主要阻碍是什么?“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和发展需求”、国内人脉关系薄弱”三类因素位居首位。长期在外求学,除了与国内市场的招聘有时差外,对国内招聘形势和市场的不熟悉也成为海归求职的最大烦恼。以上数据可见,留学生的就业红利依旧存在,尽管疫情未结束,但是没有阻挡人们留学的热情,挑战之中仍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如果你也有一个留学梦想,不妨赶快行动起来,了解自身优势,并寻找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及专业
在英国十大名校中读了文科硕士,期望5000元月薪实际打了七折;澳洲留学六年花了200多万,结果回国第一份工作底薪仅2000元——这类关于留学投资回报的事情,常有耳闻。留学生回国真的如此不堪吗?我们收集了30位海归的真实薪资。10位美国海归真实薪资01,美硕,魔都,学校排名前50,税前10k。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儿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02,美本日硕,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税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还是喜欢京东....03,美硕好歹算个综合top前50,南京,ee转金融,本科985,现在交双一流。回国3年,月薪1万多,不加年终奖....别b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04,广州,高中初中香港国际学校美高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05,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怎么说,美国中餐馆打工一周双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币2万多。06,美本硕,在美国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3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07,呆过的公司的新入职小姐姐,美本文理学院,北京税前3万5。08,美国4年回国1年,坐标沈阳,我回来之后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个7.6k的。09,留美top50,国内一年,HR税前10k,心塞。10,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10位英国海归真实薪资01,上海去年英硕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02,工作即将一年整,英国本科学的是会计金融,帝都做外企财物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加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估计10万....就真的很普通了。03,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产行业。(这个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后面有米有万,咱也不清楚)04,其实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国内南开本科,毕业去英国读研回深圳,在证券工作一年后月薪税后一万吧,但是做项目的年底分红50多万,我现在土澳工作本以为自己薪资也不低了,一对比瑟瑟发抖,想回国工作了。05,国本英国硕士,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多,每年涨30%,就这样吧。06,十八线,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工资不能限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而我....07,,英国硕士,毕业工作3年,工程单位,月薪2.5万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万+。08,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万加各种福利。09,英国两年电气,回国第三个月工资拿到手的工资5000,住房和吃饭公司包了,平时福利也多,哎感觉学电就是求稳,一辈子赚不了什么钱。10,英国4年回国一年,目前在菊厂,税后工资14k。4位加拿大海归真实薪资01,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毕业两年回的,IT月薪1.2万。03,坐标枫叶国,本科毕业3年,年薪50万,看评论真的快断了我明年回国的念头。(还没回...)04,二线省会私企,电力设计院,加拿大本科土建专业,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预支奖金加16/小时加班费,项目奖金季度结算,按土建电气,水工,热控,机务,配比X工时,有注册证书的吗,单独再加。6位澳洲海归真实薪资01,呵呵....难得留言还是如此伤心的话题,澳洲8年回国5年,坐标南京月薪4000。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国,教育行业,7k,本来学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03,看行业吧,金融的话,土澳留学,上海入职一年12k。04,5年前985本科毕业时年薪税后30万,郑州,现在悉尼大学读博士毕业年薪20万。05,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朋友香港硕士,marketing,到手8000+。06,澳硕会计专业,国内在二线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税前5k,现在帝都税前1万,感觉遇到好领导好同事比工资重要。此前有份关于海归薪资的报告提到: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不得不说,有的人留学归来是真的海归,而有的人却变成了海带。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回国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留学“镀金时代”结束今年的疫情不仅影响全球经济,出国留学也受到严重冲击。在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看来: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留学的溢价也会逐渐消失。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前辈所说:“在九十年代末期,海归是“高水平”和“高薪酬”的代名词。一个伦敦国王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的确让我顺利进入北京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仅2年的硕士在现在会被认为“水”,所以我常笑称自己是“镀金海归”。”如今,出国留学已从以前的“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扩展。海归的“镀金时代”也彻底结束。“海归”过剩,供过于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金贵了。与此同时,“海归”的贬值也体现出用人单位不再单一看重留学背景,在招聘用人中更趋理性,愿意花高价雇“海归”撑门面的企业日益减少。就像一位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所说:“现在留学生的学历和能力层次差距很大,海归群体也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能拿到高薪酬的,大部分是有名校过硬文凭或者多年实际工作经历,处于人才金字塔塔尖的‘大海归’。”而多数的“小海归”跟本土大学毕业生竞争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国内HR只认名校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首先要为自身找准定位,仅仅依靠留学光环远远不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积累经验。留学的经历确实可以为你增光,但如果到现在这个时代,你还抱着“出国镀金”的心态去留学,那么收获的恐怕只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前段时间时不时就要哭一场的崔同学,最近终于拿到了offer,即便不那么理想,但也算有所收获。他之前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生好歹也是全球排名前100,找个工作怎么比个国内本科还难?”这句话就像一个压力开关,紧接着他就开始“猛男落泪”........“海归”这词的含金量就像韩元对人民币一样,真的严重贬值,没有哪个企业会再将“海归”等同于精英,很多留学生的学校不被HR认为是野鸡大学就很不错了。回国求职这件事真的让很多留学生意难平,出国就是为了有更好的出路,回国后发现,每条通往成功的路都在施工。到底是留学生在国内已经没有竞争力了,还是自身的能力真的比不过国内985、211本科生呢?一、海外学历是把“双刃剑”“我有个朋友,他在国外呆了2年,读的是艺术类的专业,去年硕士毕业,因为签证办不下来,海外的就职机构收费又太贵,无奈回了国。但是回国后发现他留学的资历本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势,和国内的求职学生一样,要通过层层筛选才有面试资格,最后好像是因为他学校不太出名的,就被拒绝了,这种事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随着留学风潮的普遍,只要能负担起,人人皆可出国留学。这大大降低了留学生的含金量。在这种时候留学生的学历不但不是优势,甚至成了劣势。现在出国留学成了很多有钱人家孩子的“教育升级”,对于这种求学门槛不确定的海外经历,很多名企会更加倾向“知根知底“的985、211本科生。其次由于海内外的信息差和课程设置不同,国内用人单位没法判断一个海归的含金量,所以在很多高端行业,国内就业只看院校排名,一些公司招英国回来的只要TOP2,美国的要TOP50。二、错过求职黄金时间每个回国求职的留学生都会问一句话:“我到底是不是应届生啊!”国内校招时间线:1-3月:国内春招,一般而言春招企业较少,要留意官网是否有补招名额。7-8月:互联网类公司开放提前网申以及内推名额,提前做好简历修改以及网申准备9-11月:国内秋招,网申以及宣讲会在9-10月份全面打响,进入面试阶段每年最让留学生焦头烂额的就是时间问题,有留学生7月回国,但是10月份才能拿到毕业证;也有5月拿毕业证,11月才能拿学位证的,谜一样的时间让他们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算哪一届的毕业生了。虽然教育部发布的规定毕业一年之内的海归都算应届,但招聘的企业才是真正决定你身份的boss,每家企业的时间都不一样,对于留学生的选择面也窄了很多。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但宣讲会国家少,行程短,门槛高,更别说有机会回国内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成本太高),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所以留学生都应该提前一年开始找工作最为保险,不要等到“走投无路了才想着回国求职,不仅机会少,你的应届生身份可能也要被剥夺了。三、求职能力较弱根据《2019海归能力调查》发现,留学生普遍求职周期较长:86%的受访海归可以在回国以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求职时长1年及以上的占比仅为7%。在薪酬方面:近三成受访海归的初始年薪低于10万,高于15万的占比仅为四成。也就是说,70%留学生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近7成认为月工资远低于期望,15%的留学生职场竞争力甚至低于国内二本高校的毕业生留学生的求职能力弱主要体现在“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和“缺乏相关实习/项目经验”上。先说对国内情况不了解。36%的海归把 “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 当作最主要的求职困境。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就缺乏职业规划,从而只能海投,不仅没有效率成功率也非常的低。但也有留学生的简历幸运通过,为什么还是没有offer?因为没有实习经验,面试必挂。这是很多求职过的留学生才会懂得致命伤痛。简历上再多的奖学金也无济于事,校园经历多丰富,HR根本不会多看你一眼!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实习意识是非常强的,从大二开始,每个假期都会选择去各个名企实习,等到大四求职,每个人至少会有两份以上的实习经验。而国外留学生,缺乏实习的意识和实习的机会,所以在企业看来,留学生的唯一优势就是意识层面的“视野开阔”,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竞争力。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提升求职技能、进行行业/企业解读,增添实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能力反作用于自己的学历。其实留学生不必焦虑,因为留学生所获的资源总体来说还是高于国内学生的。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同时,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留学生具备很多有竞争的“软实力”比如: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很强的抗压能力,更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等。但求职不仅需要软实力,也同样注重技巧和硬技能,如何丰富简历,如何表现自己都有很多的门道,都需要反复练习。所以海归同学们,加油哇~全国高校2020寒假放假时间新鲜出炉,最长51天收藏!从大一到大四,各阶段求职时间轴曝光!杭州补贴5万、南京4万!新一线城市大学生落户政策公开这5所985高校,承包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复旦硕士放弃阿里offer,选择邮局2500月薪,稳定就一定靠谱吗?【本文参加有奖活动#机构V计划征文赛#,快来一键加入百家号机构运营快车道。】
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的在乎孩子的教育问题,恨不得将最好的都给孩子。这不出国留学就成了热门的选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让孩子出国留学,已经从一些家庭富裕的人家开始向工薪阶层家庭蔓延了。海归成海待如今随着留学生的逐渐增多,“海外留学”的光环开始慢慢的褪去,“海归成海待”也是时有发生。给海归的待遇也不再如从前一般,甚至许多的海归拿的还不如一些一线工人多。只有努力才有希望故事的主人公小张(化名)在2013年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澳大利亚这个陌生的国家,开始了自己的留学之路。小张(化名说)由于早前的考试失利,高考成绩也很一般,才迫于无奈出国留学的。按照估分,上本科很有难度,因此从高三开始,就准备出国事宜。成绩的原因小张(化名)所在的学校并不是热门的学校,在加上刚开始小张对于专业这个问题也没什么自己的想法,看到传媒学这个专业录取门槛也相比其他专业低于是小张就选择了这一专业。在澳大利亚读完了本科后,小张考入了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曾经以为“出国就镀一层金”,但是事与愿违,回国之后的小张才发现,曾经以为的阳关大道,如今却不知该如何走下去了。在国外留学所花费的200多万估计要是想用工资去赚回来估计是不可能的了。国内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就业俩月,辞职准备考博回国之后,小张也曾陆续应聘过几家媒体,也在其中两家媒体分别干过一个多月,可是最后都以辞职作为了结局,第二家甚至连工资都没要。过年的就业现状实在是太严峻了,“实习期间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拿到手的不到2000,确切点说是1300。”小张(化名)颇有点自嘲地告诉记者,按照这个工资,自己不吃不喝干20年,正好可以抵上在澳大利亚一年的研究生学费。辞职后的小张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考研,于是他便在山大附近租了房子准备考博,希望能在山大攻读文学博士。回国后工资只有1300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小张以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可以像柴静一样成为一名奔走在新闻第一线的媒体人。就像是一名女战士一样用手上的笔化作武器去揭露事件的背后真相,让观众知道。但是回国之后,国内复杂的就业环境给了她沉痛的一击,起初她以为她拥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在国内不愁找不到工作。可是事实却是实习期间基本工资拿到手才1300,残酷的现实给了小张沉痛的一击。小张说其实最让她受不了的不是工资,是工作本身。因为工资后期肯定会涨,也会有提成,是这份工作没什么意思,每天就是跟着老师出去采访一些鸡毛蒜皮,所学的东西也用不上,完全发挥不了自己的价值。最后经历了工作的打击,小张和家里人都决定去考博。小张家里人希望小张考博成功后可以去大学当个老师也不错,但是小张说这不是她想要的,她还是想要做个记者,想进媒体行业。而且目前各大高校的招聘门槛非常高,而且要求也非常多,一些好的高校就算是当辅导员都要博士学历。小张说在她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件事让她影响深刻,当时她跟着老师去采访一个有关医疗纠纷的新闻,一位阿姨发生了医疗事故,在和医院达成和解协议拿到赔偿款后,又觉得赔偿款太少想继续打官司,因此求助到媒体。小张年轻气盛,看到瘫痪在床的阿姨同情心爆发,但是电视台的老师却觉得这是个糊涂官司,报道出来意义不大,掐掉了这段采访。“老师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从这个事,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干媒体,老师说我的同情心太廉价,不能分辨是非。”小张说,她也受不了整天“鸡毛蒜皮”的新闻,还有“根本不知道干什么”的无措感,“我是我们那个部门学历最高的,但是也没啥用处,整天不知道要干啥。留学之路的艰辛为了学费卖掉爷爷留下的房子小张的父亲是济南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妈妈是一名中学老师。两个人的收入并不算高,因此小张在澳大利亚所花费的200多万是用上了家里爷爷留下的房子才供下来的。为小张读书卖掉的是一套大明湖畔的80平的房子,还带一个草木葱郁的小院。那是她爷爷留给她的,当时在2012年卖的时候才值70万都没到;如今那边的房价早就翻了不知道多少而且带小院、临泉水的房子也成了绝版户型,根本有价无市。小张说这个房子承载了她所有的童年回忆,但是也不后悔用房子换来的留学经历。这几年的留学经历带给她的收获是金钱不能衡量的。对于未来怎样,小张说自己也有些迷惘,“先安心考博吧,博士毕业估计找工作就容易多了。”然而,对于考博能否成功,小张也没有底,但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学成归来的困惑不后悔留学但还会感到迷惘其实小张主要的压力来源还是对于未来的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和曾经的同学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大,当初没有去留学的同学许多都已经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买了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然而自己才刚刚毕业一无所有,这巨大了落差让小张有些许接受不了。对现在有落差,对未来有期待,但晓晓从不后悔自己出国读书的经历,也认为这些经历终将会成就更好的自己。出国的代价是巨不可估的,成长的印记啪啪的打在身上。但是如果再次选择,小张说她还是会选择出国。虽然这条路很难,然而这一定是我人生一大正确选择。哪条路又不难呢?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毕竟Good things never come easy.
2013年,高中毕业的晓晓(化名)来到了澳大利亚这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晓晓的父亲是济南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妈妈是一名中学老师。晓晓在澳大利亚本硕5年的花费大概200多万,虽然是小康家庭,但是这个费用是家里卖了一套房子供出来的。由于考试失利,晓晓就读的大学不属于名校,她选了传媒学专业。晓晓说,当初出国也是迫于自己的高考成绩一般。在澳大利亚读完了本科后,晓晓考入了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晓晓出国5年,学费加生活费大约花费200多万人民币,虽然200万在现在已经算不上一笔巨款,但以工资计算想要“回本”,却不啻于一笔天文数字。但是回国之后,晓晓陆续应聘过几家媒体,也在其中两家媒体分别干过一个多月,却最终辞职离开,第二家甚至连工资都没要。“实习期间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拿到手的不到2000,确切点说是1300。”晓晓颇有点自嘲地告诉记者,按照这个工资,自己不吃不喝干20年,正好可以抵上在澳大利亚一年的研究生学费。“最让我受不了的不是工资,是工作本身。因为工资后期肯定会涨,也会有提成,是这份工作没什么意思,每天就是跟着老师出去采访一些鸡毛蒜皮,所学的东西也用不上,完全发挥不了自己的价值。”目前她在山大附近租了房子准备考博,希望能在山大攻读文学博士。关于留学生的故事总是引起热议,前段时间,一名22岁青年引起大家关注:18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关于留学问题,很多家长认为,花钱容易,挣回来就难了。且不说留在国外的机会少了,单说回国就业,现在“海归”的收入水平和前些年相比低很多,和国内大学生的薪酬差距也越来越小,因此很多家长都觉得,出国留学这笔账不划算。来源:综合生活日报 北京晚报流程编辑:tf10
前段时间,某个在线教育机构在北京发布《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这也是2019年国内首份对于海归就业情况的全面调研分析。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6万稳坐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宝座。另一方面,学成之后选择回国发展的人数和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7年到2018年的12年间,留学归国与出国留学人数占比从30.5%到上升到了2018年的85%。留学生归国就业形式如何呢?《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 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而有近五成海归期望2019年可以拿到10-15w的年薪。很多人通过“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w”就认为,留学并没有用,工资待遇依旧很低。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2018年超过70%的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都是超过六位数的。报告同时还有数据表明“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而外企和民营企业,在此意愿上更为强烈。”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数据来分析,那么做出的结论可能是断章取义,过于偏颇了。我们通过一个横向的对比,就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结论。2月初发布的《2018高校就业报告》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就业率高达98%,但平均薪资最高的清华应届毕业生,年薪也只是勉强过10万,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9065元,2015届毕业生,即毕业后两年平均薪资10969元,2013届,即毕业四年后,平均薪资12614元。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清华的应届生都是年薪百万。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作为国内世界排名最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年薪跟70%的海归相当。而且,这里的留学生,是指全部的留学生。像美国,英国等含金量较高的留学国家,那么他们的毕业生工资水平肯定会更高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清华作为我们的顶尖学府,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平均工资肯定是要低于清华的。那么留学归国群体和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孰优孰劣,自然不言而喻。海归就业的优势有哪些呢?2018年8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公布的《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包括“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生活适应能力强,更加独立”,选择比例分别为 73%、59% 和 37%;此外,也有受访者认为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强”(25%)、“更了解海外市场,容易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或销渠道”(16%)、“更具创新能力”(16%)等。留学成本回收方面,35% 的海归认为 4-6 年可以收回留学的经济成本,29% 的海归认为 1-3 年可收回成本,认为需要 7-10 年或 10 年以上收回成本的海归均有 16%,也有5%的海归人员认为为1 年以内即可收回成本。海归回国就业都会选择哪些行业呢?三成海归选择互联网行业中国留学生现在呈“大进大出”的状态,每年大概有60万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有50万的留学生都会选择回国就业。国内金融、科技、互联网等各行业发展迅速,不断形成一种“拉力”,吸引着留学生回国。在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19年海归人才就业趋势报告》中,梳理了最新海归人才就业趋势中,也为“新海归”回国求职提供了参考。这里特地精炼了大部分同学们关心的内容: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资为9265元2019年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资为9265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本科生为7925元,研究生为10429元,比国内应届本科及硕士生分别高出32%和20%。腾讯阿里最受海归求职欢迎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实力不断扩大,本土公司也越来越受海归求职者的欢迎。曾备受留学生追捧的埃森哲、花旗银行、德勤等公司吸引力集体下降。腾讯和阿里巴巴连续3年成为留学生最向往公司前两名。华为也成为海归吸引力增速最快的公司。数据来源:网络
在前两篇文章《大专毕业1年,工资应该多少合适?》《本科毕业1年,工资能谈到多少?》中,别分介绍了中专、大专、本科和国内硕士毕业1年时的工资行情,本篇继续介绍下其他学历毕业1年时的行情,尤其海归硕士的。文末,会做下规律总结,为了大家更好的把握行情,为自己所用。【欧洲硕士毕业1年--北京】这位美女,也是我的职场学生,她知道把握先机,回国前半年还在实习时,就知道国内到处找就业信息,最后找到了我。欧洲很多硕士是一年半学时,且她实际上并不是在国外工作了1年,而是实习了10个月。所以我说,欧洲的硕士是性价比最高的学历提升方法。不管如何,海归、硕士,这俩关键字,才能造就五天八小时下的月薪1万8,15-16薪。【美国硕士毕业1年--北京】这位美女小钟,硕士毕业后在美国工作过1年,回国前猛看我的职场类文章。确实,别说国外很难了解国内就业行情了,就是国内毕业生也对自己的就业环境不甚了解。所以,小钟是悟性高的,短期能开发出来副业,也是应该的,这就是行动力。当然,主业这月薪20K乘以16薪,还有股权,算蛮好的了,尽管是创业公司。不过她这是硅谷创业公司,看来还有点技术含量,不是那种PPT融资推销APP的创业公司。【毕业1年谈工资,主要看学历】以上7个例子,都是女性群友,各种学历都有,毕业1年上下,这就是普遍的通例。你找下类似的城市、类似的学历,如果你毕业1-2年,她们的工资,你是可以达到的,略微再超过她们10-20%也可谈。这根本不是啥幸存者偏差,大部分人我只是没有贴出来她们刚开始的窘迫情况而已。我跟别的作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我讲普通人的上升之路,讲的成功也仅仅是相对的财务自由。别人大多讲的过分逆袭的例子,不是马总也是强东,要么就是月薪3K到年入千万的故事。那些,才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名人效应,才是幸存者,我自己直到大概32岁时都还喜欢听这些成功故事,但总感觉这些现象级的人物,代表的只能叫偶然性,再后来上知乎,才知道了,他们都叫做幸存者偏差。今天讲的这些真实群友的工资情况,都是只需要短期1-3个月努力即可达成的,这已经是普通人讲普通人的故事,概率80%以上。仅仅是求职技巧的运用,区别就已经显而易见。而其他的要素你想提高,没个三年五载甚至半辈子,是无法提高的,甚至有些永远改变不了,比如身高,比如颜值,户口,比如背景,母语,等等。以上,写在这个时代,写在高考分数出来的日子。他人,就是你的镜子,尤其同时代的你的同龄人,你也联系下自身,你毕业多少年,你跟这些毕业1年的学妹相比,工资高了,还是低了?你的事业如何逆袭,你会不会运用学历求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