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条名为“成都一海归硕士辞掉金融分析工作,选择当「废品回收员」,月入 2 至 5 万元”的消息上了知乎热榜,霎时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一阵讨论热潮。对于此类颇有些“标题党”的话题,自然是需要查实情况再做分析。事件的主人公名叫张泉,一位90后英国海归硕士: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后又在英国顶尖学府拉夫堡大学攻读了国际管理专业硕士。一个多月以前,张泉还是一位穿西装打领带上班的金融行业分析员,过手资金数百万。一个月后,他毅然辞去了金融分析员的职务,投身到“废品回收”行业中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是正在收废品,就是在去收废品的路上。看到这里,同学是不是心底也已经升起了无数个问号?放着好好的金融分析员不当,反而去收废品?难道说现在金融行业的就业前景已经不再乐观了?在关注到这一事件的伊始阶段,小德也跟大家一样心存着不少疑惑,但直到我注意到那隐没在这则新闻里的毫不起眼的二词——“入职”与“合作”。于是乎,那些迷惑着小德的疑问在刹那间便变得烟消云散,眼前也重新豁然开朗——说到底,他做的还是金融的这点事儿啊!正如知乎上的一条热评所记载的一样。你以为做到月入2到5万凭这个。实际上凭这个。张泉说他打算一直这样干下去,因为他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他凭什么敢看好?因为在他那看似“无厘头”的决定背后,其实有着数年来的金融分析知识支撑,更何况一个金融分析员,注定是有前瞻性思维的。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歌颂那登顶或是冲线的瞬间,却容易轻视在那之前的无数步努力的铺垫。且不论那月入2-5万元的消息是否有所夸大,张泉能够在写字楼与市井小巷中均做到如鱼得水一般,不也正是因为他有着超于常人的金融思维么?而现在,他也只不过是把西装脱了换成了工作服,把办公地点从写字楼改到了大街小巷而已,但他的工作本质,或者说支撑他作出这一决定,并获取经济效益的内在推力,则依然是他在金融领域内的涉猎所学,依然是那两段海外留学经历赐予他的无形财富。果然,金融,还是那么的令人心驰神往。在《2020美国开放门户报告》中我们得知,如今最热门的专业前三依然是那几位熟悉的“老伙计”:Engineering(工程)、Math & Computer Science(数学+计算机)与Business & Management(商科)。比起前两者的相对垂直,商科无疑是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感的那一个,毕竟金融方向工作往往也会成为数学、CS以及其他理工专业的同学,在未来就业时选择的对象。而在这种火热的另一面,往往便是预示着最为激烈的申请竞争。怎么突围,怎么选校,怎么背提...怎么处处都是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你需要的应该是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比起已有数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而言,也许那些才刚刚完成申请的同龄人们,能更加靠近你们的内心,也更能给予大家最真实、切身的申请感悟。
正月初八,刚过完春节假期,张泉又继续上岗了,入职当废品回收员一个多月,张泉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是正在收废品,就是在去收废品的路上。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张泉是位90后的英国海归硕士: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之后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废品回收员张泉一个月多以前,他还穿着光鲜,是一位穿西装打领带上班的金融行业分析员,过手资金数百万;而一个多月以后,他就开始开着货车满城跑,蹲在路边,从生活废品中挑挑拣拣,与大爷大妈就几分钱的差价讨价还价。这样转型的反差也曾让他不适应,但他很快找到了生活的奔头:“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面容清秀的废品回收员竟是海归硕士成都锦江区鑫苑名家小区2期西门对面,是张泉收废品的据点,每天开着小货车从家到这里,收满一车车的生活类废品后,又一车车拉到位于双流区腾飞路的废品分拣中心。这是张泉入职废品回收员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轨迹。张泉在一小区门前收废品每装满一车纸板,他就有数百元的收入,每天只要装上四五车,月收入高的时候能达数万元。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每天5点起床,晚上凌晨才能到家,一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2月21日下午,戴着口罩、穿着工作服的张泉又开始工作了,还没等把计重器摆好,张泉的“老客户”们就用小推车拉着一车车的生活废品过来了。“你咋又换地方了?找了你好久。”拉着纸板的阿姨抱怨道。张泉耐心解释:“阿姨,其实地方没换,都是在这个小区附近,要不下次你找不到就直接打我电话?”话说着,张泉就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这个小伙子多对的,我们都喜欢在他这里卖纸板,不缺斤少两。”听着阿姨的夸赞,张泉又笑着把身上一沓名片都递给了她说:“那请阿姨帮我宣传一下。”“没有问题!”得知张泉的废品车开了过来,不到半小时,来卖废品的居民就排起了队。他一个人忙活着,给居民验称、称重、付钱,手脚利索地将废品扔进货车车厢。初春乍暖还寒,但张泉的额头上不一会就渗出了汗珠。张泉开始分拣废品刚忙完第一波,他又开始快速分拣废品,把上百个啤酒瓶中的残留物倒出沥干,瞬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而这位面容清秀的小伙子,就这样蹲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清理。家住附近小区的朱阿姨是张泉的老客户,“每次都卖给他”。但她从来不知道,这个与她孙子一般大的男孩,是位英国留学回来的硕士。辞掉金融分析员的工作收废品每月收入2万~5万元张泉在收废品时从不主动提及自己的留学经历,“因为收废品不需要,也不在乎你的学历”。今年31岁的张泉是新疆人,2010年到英国留学,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之后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他回到新疆工作,2019年通过人才落户定居在成都。张泉的本科毕业照英国拉夫堡大学颁发的研究生毕业证毕业后,他做过汽车销售,在当收废员前曾在成都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公司里做金融行业分析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内上班,或是穿梭于成都各大写字楼给客户做投资建议书。从金融行业分析员到废品回收员,这样反差巨大的“转型”,在张泉看来,“也是机缘巧合”。张泉说,当时做金融行业分析员时对各行各业都有所了解,特别是高新科技以及教育行业,之后由于行业受限,收入较低,他开始动了换行业的念头。在一次刷抖音的过程中,他便向一家互联网废品回收企业递交了求职申请。张泉所就职的四川收废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何平也很意外,公司会来一位如此高学历的收废员。他坦言,在公司近200位收废员中,张泉的学历是最高的,“我们也没想到,学历这么高的人会认可资源回收行业,而且是来做最基层的废品回收员。”但从杨何平对他的观察来看,张泉在这个岗位上做得非常不错,他本人以及周围的客户都非常认可,“对人和蔼、不少称、价格公道”。这么多行业,为什么单单选择做收废员?张泉表示:“从宏观方面来讲,我做这个是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废品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场规模很大,废品每天都有,无穷无尽,就像教育一样,是刚需,现在讲可持续发展,垃圾也需要分类回收,这是对地球有好处的;从微观方面,只要肯干,这个行业收入还是不错的。”据杨何平介绍,经过张泉本人的努力以及公司的扶持,他现在每天的货量大概是2~5车货,每月的收入大概在2~5万元之间,“这也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以前的知识白学了?运用的场景不同而已之前从事金融行业时,张泉所接触到的都是百万身价以上的客户,所过手的资金也是几十上百万起,现在转而收废品,面对的都是大爷大妈,客户群体也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会有落差吗?张泉说,之前的客户群体相对于大爷大妈而言更成熟,他们会主动去了解投资理财,也懂你在讲什么,沟通起来不费劲,自己所学的专业也能派上用场。张泉在一小区门前收废品“但大爷大妈不一样,你今天给他少算了一毛钱,他都要找你要回来。”对于这样的客户,他有时也比较烦恼,“比如纸板今天收7毛5,他非要8毛才卖,那肯定就卖不了。”但他也会主动去化解,跟他们耐心解释:“纸板就跟股票一样,有涨有跌,不可能一直涨。”这种情况下,客户最多就是跟他抱怨两句。他也碰到过“说不清”的客户,“那时我就只能委婉地让他去其他地方卖”。他认为这并不算是落差,只是一个简单的沟通问题。“毕竟现在也不可能有人拉着几百万的纸板找我收,既然做了收废员,就要懂得自己去调节、承受,毕竟现在打交道的都是这个群体,你不可能一直烦,这样只会让你越做越差。”他发现,时间长了,跟大爷大妈们熟悉以后,他们还会介绍客户。之前所学的国际管理专业中的财务报表分析等知识和废品回收行业“都搭不上边”,有没有觉得白学了?张泉笑着说:“也不能说白学,只是运用的场景不同了。”他表示,现在收废品唯一的好处就是心算能力提升了,一边称一边加,就算有小数点,也能很快计算出总价多少,“要是客户不信,还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保证算出来的跟我算的一样”。曾瞒了家人一个月没想到父母很支持收废品的第一天,张泉只觉得“手忙脚乱”。市场部的同事打电话叫他去支援,他慌忙地赶了过去,除了纸和塑料,其他的废品都不能准确分类,也不熟悉价格,“当时身上零钱也没有,称也不会用”。最后还是同事们给他换零钱,教他用称、码货。当天,他从下午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先后装完了整整两车半的货。在去几十公里外交货的路上,车行驶在凌晨的街头,寒意袭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废品回收员了。他从来没有开过小货车,以前都是开轿车,第一次坐上绿牌小货车的驾驶室,他还是有些怯场,壮着胆子在空旷地带兜了几圈,才慢慢上手。脏,是另一个刚开始接触废品回收时绕不过的问题。第一次收废品时,那些垃圾和特有的腐臭味,也给张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后面干着干着就习惯了,就觉得没啥味道了”。“如果你真觉得这个活特别脏、特别累,那就不要干,但你既然愿意好好干,就不要怕脏、不要怕累。”张泉说,收入是他留下来的因素之一,“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干自己的就完了”。但张泉还是有些在意家人的看法。最开始,他并没有告诉老家的父母;直到工作一个多月后,事业有了起色,干出一些成绩,他才告诉了家人。他说,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早些年花钱供他出国读书已是不易,“怕告诉他们我在收废品,家人会有落差”。但张泉说,其实他多虑了,在给父母讲了之后,他们都很支持他。父母也并没有因为他曾出国留学,就让他回国必须从事一个“高大上”的工作,“他们就希望我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违法乱纪,找一个作息规律、差不多的工作就行了。”现在他做收废员,是环保事业,父母觉得很有意义,也愿意让他去做。从不觉得卑微“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没什么好羞耻的”目前,张泉跟公司属于合作模式,多劳多得,而他也不会“坐以待毙”,只在一个地方收货,他还会在没有摆点的时间里主动去开拓客户。他认为:“收废品就跟汽车、房屋等高端销售一样,都是谁主动出击,谁态度好,谁就能赢得客户,就能做得更好!”张泉针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张泉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现在已经不是二十一、二岁的毛头小子了,所以再让我去公司拿固定的薪水可能不太现实”。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自己创业,肯定会继续做下去,“现在公司发展也很快,如果能越做越好,我希望能在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他准备先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如果公司要去其他城市开拓市场,我也会勇敢去尝试”。在张泉脑海中过,一直有一个画面令他印象深刻。当时在国外留学时,大街上的建筑工人们穿着制服一边唱歌一边干活,中午休息时,几个人还会买杯咖啡坐在路边聊天,“觉得他们就挺快乐的”。而他们那种工作状态,也对他有挺大的冲击,也改变着他的想法。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做收废员就应该卑微,当他穿上工作的绿马甲,他觉得自己也像那群建筑工人一样,是一个城市工作者,“我收的这些东西是帮助这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对于老太太们而言,能用这些纸板换点钱、买点菜,这样就挺好的”。在路边,他依旧忙碌着,收拾完啤酒瓶,他起身拍拍手自说自话:“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
来源:红星新闻原标题:90后海归硕士辞掉金融分析员工作,当废品回收员月入2万~5万元正月初八,刚过完春节假期,张泉又继续上岗了,入职当废品回收员一个多月,张泉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是正在收废品,就是在去收废品的路上。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张泉是位90后的英国海归硕士: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之后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一个月多以前,他还穿着光鲜,是一位穿西装打领带上班的金融行业分析员,过手资金数百万;而一个多月以后,他就开始开着货车满城跑,蹲在路边,从生活废品中挑挑拣拣,与大爷大妈就几分钱的差价讨价还价。这样转型的反差也曾让他不适应,但他很快找到了生活的奔头:“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面容清秀的废品回收员竟是海归硕士成都锦江区鑫苑名家小区2期西门对面,是张泉收废品的据点,每天开着小货车从家到这里,收满一车车的生活类废品后,又一车车拉到位于双流区腾飞路的废品分拣中心。这是张泉入职废品回收员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轨迹。每装满一车纸板,他就有数百元的收入,每天只要装上四五车,月收入高的时候能达数万元。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每天5点起床,晚上凌晨才能到家,一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2月21日下午,戴着口罩、穿着工作服的张泉又开始工作了,还没等把计重器摆好,张泉的“老客户”们就用小推车拉着一车车的生活废品过来了。“你咋又换地方了?找了你好久。”拉着纸板的阿姨抱怨道。张泉耐心解释:“阿姨,其实地方没换,都是在这个小区附近,要不下次你找不到就直接打我电话?”话说着,张泉就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这个小伙子多对的,我们都喜欢在他这里卖纸板,不缺斤少两。”听着阿姨的夸赞,张泉又笑着把身上一沓名片都递给了她说:“那请阿姨帮我宣传一下。”“没有问题!”得知张泉的废品车开了过来,不到半小时,来卖废品的居民就排起了队。他一个人忙活着,给居民验称、称重、付钱,手脚利索地将废品扔进货车车厢。初春乍暖还寒,但张泉的额头上不一会就渗出了汗珠。刚忙完第一波,他又开始快速分拣废品,把上百个啤酒瓶中的残留物倒出沥干,瞬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而这位面容清秀的小伙子,就这样蹲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清理。家住附近小区的朱阿姨是张泉的老客户,“每次都卖给他”。但她从来不知道,这个与她孙子一般大的男孩,是位英国留学回来的硕士。辞掉金融分析员的工作收废品每月收入2万~5万元张泉在收废品时从不主动提及自己的留学经历,“因为收废品不需要,也不在乎你的学历”。今年31岁的张泉是新疆人,2010年到英国留学,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之后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他回到新疆工作,2019年通过人才落户定居在成都。毕业后,他做过汽车销售,在当收废员前曾在成都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公司里做金融行业分析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内上班,或是穿梭于成都各大写字楼给客户做投资建议书。从金融行业分析员到废品回收员,这样反差巨大的“转型”,在张泉看来, “也是机缘巧合”。张泉说,当时做金融行业分析员时对各行各业都有所了解,特别是高新科技以及教育行业,之后由于行业受限,收入较低,他开始动了换行业的念头。在一次刷抖音的过程中,他便向一家互联网废品回收企业递交了求职申请。张泉所就职的四川收废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何平也很意外,公司会来一位如此高学历的收废员。他坦言,在公司近200位收废员中,张泉的学历是最高的,“我们也没想到,学历这么高的人会认可资源回收行业,而且是来做最基层的废品回收员。”但从杨何平对他的观察来看,张泉在这个岗位上做得非常不错,他本人以及周围的客户都非常认可,“对人和蔼、不少称、价格公道”。这么多行业,为什么单单选择做收废员?张泉表示:“从宏观方面来讲,我做这个是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废品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场规模很大,废品每天都有,无穷无尽,就像教育一样,是刚需,现在讲可持续发展,垃圾也需要分类回收,这是对地球有好处的;从微观方面,只要肯干,这个行业收入还是不错的。”据杨何平介绍,经过张泉本人的努力以及公司的扶持,他现在每天的货量大概是2~5车货,每月的收入大概在2~5万元之间,“这也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以前的知识白学了?运用的场景不同而已之前从事金融行业时,张泉所接触到的都是百万身价以上的客户,所过手的资金也是几十上百万起,现在转而收废品,面对的都是大爷大妈,客户群体也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会有落差吗?张泉说,之前的客户群体相对于大爷大妈而言更成熟,他们会主动去了解投资理财,也懂你在讲什么,沟通起来不费劲,自己所学的专业也能派上用场。“但大爷大妈不一样,你今天给他少算了一毛钱,他都要找你要回来。”对于这样的客户,他有时也比较烦恼,“比如纸板今天收7毛5,他非要8毛才卖,那肯定就卖不了。”但他也会主动去化解,跟他们耐心解释:“纸板就跟股票一样,有涨有跌,不可能一直涨。”这种情况下,客户最多就是跟他抱怨两句。他也碰到过“说不清”的客户,“那时我就只能委婉地让他去其他地方卖”。他认为这并不算是落差,只是一个简单的沟通问题。“毕竟现在也不可能有人拉着几百万的纸板找我收,既然做了收废员,就要懂得自己去调节、承受,毕竟现在打交道的都是这个群体,你不可能一直烦,这样只会让你越做越差。”他发现,时间长了,跟大爷大妈们熟悉以后,他们还会介绍客户。之前所学的国际管理专业中的财务报表分析等知识和废品回收行业“都搭不上边”,有没有觉得白学了?张泉笑着说:“也不能说白学,只是运用的场景不同了。”他表示,现在收废品唯一的好处就是心算能力提升了,一边称一边加,就算有小数点,也能很快计算出总价多少,“要是客户不信,还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保证算出来的跟我算的一样”。曾瞒了家人一个月没想到父母很支持收废品的第一天,张泉只觉得“手忙脚乱”。市场部的同事打电话叫他去支援,他慌忙地赶了过去,除了纸和塑料,其他的废品都不能准确分类,也不熟悉价格,“当时身上零钱也没有,称也不会用”。最后还是同事们给他换零钱,教他用称、码货。当天,他从下午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先后装完了整整两车半的货。在去几十公里外交货的路上,车行驶在凌晨的街头,寒意袭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废品回收员了。他从来没有开过小货车,以前都是开轿车,第一次坐上绿牌小货车的驾驶室,他还是有些怯场,壮着胆子在空旷地带兜了几圈,才慢慢上手。脏,是另一个刚开始接触废品回收时绕不过的问题。第一次收废品时,那些垃圾和特有的腐臭味,也给张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后面干着干着就习惯了,就觉得没啥味道了”。“如果你真觉得这个活特别脏、特别累,那就不要干,但你既然愿意好好干,就不要怕脏、不要怕累。”张泉说,收入是他留下来的因素之一,“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干自己的就完了”。但张泉还是有些在意家人的看法。最开始,他并没有告诉老家的父母;直到工作一个多月后,事业有了起色,干出一些成绩,他才告诉了家人。他说,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早些年花钱供他出国读书已是不易,“怕告诉他们我在收废品,家人会有落差”。但张泉说,其实他多虑了,在给父母讲了之后,他们都很支持他。父母也并没有因为他曾出国留学,就让他回国必须从事一个“高大上”的工作,“他们就希望我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违法乱纪,找一个作息规律、差不多的工作就行了。”现在他做收废员,是环保事业,父母觉得很有意义,也愿意让他去做。从不觉得卑微“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没什么好羞耻的”目前,张泉跟公司属于合作模式,多劳多得,而他也不会“坐以待毙”,只在一个地方收货,他还会在没有摆点的时间里主动去开拓客户。他认为:“收废品就跟汽车、房屋等高端销售一样,都是谁主动出击,谁态度好,谁就能赢得客户,就能做得更好!”针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张泉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现在已经不是二十一、二岁的毛头小子了,所以再让我去公司拿固定的薪水可能不太现实”。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自己创业,肯定会继续做下去,“现在公司发展也很快,如果能越做越好,我希望能在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他准备先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如果公司要去其他城市开拓市场,我也会勇敢去尝试”。在张泉脑海中过,一直有一个画面令他印象深刻。当时在国外留学时,大街上的建筑工人们穿着制服一边唱歌一边干活,中午休息时,几个人还会买杯咖啡坐在路边聊天,“觉得他们就挺快乐的”。而他们那种工作状态,也对他有挺大的冲击,也改变着他的想法。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做收废员就应该卑微,当他穿上工作的绿马甲,他觉得自己也像那群建筑工人一样,是一个城市工作者,“我收的这些东西是帮助这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对于老太太们而言,能用这些纸板换点钱、买点菜,这样就挺好的”。在路边,他依旧忙碌着,收拾完啤酒瓶,他起身拍拍手自说自话:“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新闻链接】垃圾处理相关企业总量每年增速超20%废品回收行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白天回收废品,晚上开跑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的人员就达1800万人,相当于每57个人中就有1个从业人员。随着经济发展,废品急剧攀升,近两年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动,国家也在全面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越来越需要大批量规模化的企业进行废品的收集、分类、处理。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约60万家经营范围含“垃圾、废品”,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的企业占比为26.3%,超过1000万的企业占比为18.9%。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起,我国垃圾处理相关企业总量(全部企业状态)每年以超过20%的增速迅猛增长。其中2019年增速最高,2020年也新成立近15万家相关企业。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实习生 郭聪丽 摄影记者 王欢
出国到底有多优秀,价值的壁垒到底在哪里?家庭的投入产出比是否高?学生将来起薪是否会比别人高?这些是摆在留学生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与大家谈论留学生归国有哪些优势。留学生的天然优势首先,引用2019年清华大学的一段视频内容:上大学很多时候是为了找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其次,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追寻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最后,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保持初心,争取在毕业以后,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独有偶,留学也是为了找到自己,塑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并从事有价值的事。那在国内上大学和出国有什么异同呢?(见下图)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理念更加体系化。比如美国本科刚开始会给学生充足的资源让学生随心所欲学习,但是中国是一开始就定下专业,这就是国外教育的优势之一。受访海归认为在国内发展的主要优势2018年,59%的受访者表示“具有国际视野”是海归最主要的优势之一,2019年该占比更是直接增加至68%。紧随其后的就是“语言沟通能力强”。排在第三、第四的优势分别是“更加独立”(32%)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强”(29%)。本科与研究生深造数据2019年,341万人选择考研,64万人选择出国。2019年出国留学(本研)与国内考研人数对比如果你正面临不知道出国还是留在国内的难题,这或许可以帮助你做一个正确的决策。对于本科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在哪里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必须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要在国内参加高考或者读研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是去国外学习及深化研究。对于研究生来讲,国外的学习更多的是希望沿着问题取向进行创新;希望学生可以跨领域进行学习;能够去发现挖掘自己的价值。总之,无论在国内还是去国外,最终的目的在于是否能帮助自己想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对来说,到国外能得到的成长与收获更多。留学生就业分析根据受访海归对“留学收益是否达到预期”的看法。总体来看,72%的留学生认为收益达到了预期。据大数据调查,高学历海归人才求职比例增幅最高的岗位以高科技金融数据分析为主。从岗位的角度看,教育培训行业对海归的需求最大,需求人数占该行业招聘总人数的38%,其次是专业服务/咨询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方向,分别占14%和11%。其实,真正的海归不管将来学习了什么专业,从事了什么行业,在实际的行业分配中,教育行业占了比较大的份额(近40%)。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归乡,我们全国范围内城市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数据显示,企业海归岗位平均薪酬的大概是10996元,比全国招聘的岗位平均薪酬高出2500元,海归整体的薪酬优势依然明显。而受访海归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为11794元,比起海归收入中位数高出近3000元左右,这代表着海归个体收入差距不小。可见,海归薪资优势依旧明显。目前看来,海归占有优势的点在于发展速度会比较快,留学生拥有的素质是国内学生所匮乏的,比如批判性思维,逻辑表达能力,而这些正能帮助在行业领域里面快速升职。以美国为例,回国之后怎么跟872万应届生竞争求职?拥有1-3年美国科技公司工作经验海归性价比最高的海归;国内大型科技公司争抢的人才;在美国科技公司工作1-3年,年薪可达20-30万美金(200万人民币)左右;海归可以有更多岗位选择,薪酬可以拿Global Pay(全国统一薪资);拥有美国公司实习经验海归性价比比较高的海归;在美求职有优势;在国内求职有优势;在美国年薪10-15万美金(100万 人民币)左右;海归可以有更多岗位选择,薪酬较高;毕业即海归和国内872万应届生竞争求职;与985/211应届生比优势较少;裸归岗位比较少;起薪一般低于预期;大部分的海归归国薪酬在5-15K人民币之间。所以,这里建议留学生回国之前,一定要尽量给自己添加一些可竞争的东西。留学生落户政策落户问题对于即将留学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不少国内城市都有政策倾斜,对于留学生而言也是隐形的“福利”。1.上海学历条件海归学士1. 国外本科,国外高校世界排名前500名,累计学习时间1年以上2. 国内外联合培养本科,需获得国内外两张证书海归硕士1. 国内本科/研究生“211”高校,国外研究生高校无学校排名限制2. 国内本科/研究生非“211”高校,国外研究生高校世界排名前500名3. 国外高校本科+研究生海归博士:无学校排名限制进修访学:国内研究生/副高级及以上职务,国外进修/访学1年以上。2.北京基本条件① 申请人工作单位必须在留学生服务中心立户,并提供留学生落户北京相应指标;② 在国内高校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人员,在国外学成后回国工作的;③ 或者出国前已经办理了辞职、离职等解除公职手续的留学回国人员;④ 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⑤ 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具体参照护照出入境时间,累计境外停留时间要满360天);⑥ 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就业并提出申请。具体时间参照学业、进修、境外工作结束时间、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上的学业结束时间以及护照出入境记录。学习结束后在国、境外工作者还另需提供国、境外工作证明(包括合同、工资单、税单或者机构负责人签字的工作证明等);⑦ 在京用人单位已依法与留学回国人员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签订一年期以上(含一年)的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留学回国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通过用人单位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落户申请。综上,留学生回国还是好处多多~世间越难的事,对每个人来说就越公平,机会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相比之下,留学生学习了更系统性的知识与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思维逻辑更缜密,更能受到雇主的青睐,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来源:中国经营报60万海归毕业生的求职尴尬戚梦颖/本报记者/孟庆伟/北京报道郝成 “有缘明年见。”2020年6月末,当得知身在法国巴黎的小婕无法参加国内的现场面试,这家她心仪企业的HR给了她这样的答复。小婕是今年暑期毕业的留学生,在法国高商攻读管理学硕士,然而,她也许即将“延毕”。“疫情暴发以来,我在国内外投了大概有70份简历,参加了10多次面试,再找不到工作我就只能延毕了,”小婕告诉笔者,按照学校的规定,她仍有3个月的实习时间未达成,所以她需要尽快找到可以入职的实习或者工作。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的数据,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回国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海外应届留学生规模较2019年同期激增72.9%。另据前程无忧相关数据,2020年春季校园招聘市场中,各类归国留学生(美、英、澳为主)数量近60万,与高校毕业生数量合计达934万人。然而,国内的应届生招聘需求仍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旅游、广告/传媒、金融等行业发展局面严峻,应届生的招聘需求下降明显。对于海外应届生而言,2020年的毕业季着实苦涩,无论是缩减的招聘岗位、抢不到的高价机票,还是各国逐渐保守化的风向,都像一粒粒滚入脚下的石子,让他们的毕业之路道阻且艰。海外求职:消失的offer小婕的漫漫求职路,始于去年秋天。小婕告诉笔者,彼时她忙于巴黎的实习工作,无法多次回国,错失了许多面试机会,1月上旬,她收到一家金融类公司的现场面试邀请,于是她抽出时间飞回北京参加面试,可不曾想到,在她飞回巴黎的几天后,国内的疫情暴发了。疫情很快波及到法国。同样在1月,小婕在学校的人才招聘会上向一家公司投递了简历,然而,在法国的疫情暴发后,小婕收到了来自这家HR暂停招聘的通知邮件。小婕从她上一份实习的继任者那里了解到,她曾经实习过的一家公司,冻结了今年所有的预计招聘岗位。到了6月,这个情况还时有发生,“我前一天才投的简历,第二天就告诉我岗位取消了”。据法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法国的私营部门减少了49.74万个工作岗位,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也曾警告,未来几个月法国将失去8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小婕也没有放弃寻找实习的机会,然而,受到“五个一政策”的影响,7到8月的回国机票依然要“抢”,价格也依然没有回落,小婕刷到了一张8月回国的单程机票。当得知小婕可能8月才能回国,北京一家公司的HR直接拒绝了她。在小婕投递的70多份简历中,有20余份投向了国内的企业,然而,进入终面的只有两家,就在前几日,小婕收到了其中一家的拒信,现在,她仍然在等待另一场7月下旬的线上面试。在大西洋彼岸,想要留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的晶晶也“突遭变故”。晶晶是美国纽约一所大学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生,今年1月毕业后,她马上就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她预感马上要被公司裁掉,于是她在积极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本来我在2月末就找到了一份拉斯维加斯的全职工作,公司还有项目我也很喜欢。我都准备在那边租房了。”晶晶无奈地说道,结果因为疫情,在距离她入职仅剩两日时,那家公司告知她,岗位因资金不足取消了。3月,疫情在美国全面暴发,并开始冲击美国的就业市场。“我从3月到6月初,完全没有工作机会,就是找不到,也没有新的岗位放出。” 晶晶回忆道,“不过当时疫情刚刚暴发,我心态还比较好,想到没了就没了吧,再找其他的。没想到,我到6月还没找到工作,现在就很焦虑。”当美国东部的疫情逐渐平稳,晶晶幡然醒悟,决定主动出击。她在近期投递了50多份简历,目前收到了5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我感觉最近机会变多了,至少比3月到5月要好很多了。”对于在美国工作的留学生而言,疫情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更糟糕的也许还在后面。截至7月初,美国已有约4800万人申请首次失业救济,失业率从年初的3.5%飙升至近15%,6月有所回落。但主打“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以疫情为借口,终于开始对移民政策下手,宣布从6月24日至年底暂停发放H-1B等特定非移民工作签证。回国就业:偏离的轨道特朗普希望通过“冻结签证”,释放50多万个工作岗位,“让美国人优先从疫情中复苏”。H-1B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由雇主提出申请,颁发给从事特定领域的高技能专业人员,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均持H-1B签证。有消息称,白宫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发布新的计划,美国公司或将更难通过H-1B签证。“我操心这个也没用,现在找到工作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晶晶表示,目前这项政策还未影响到她,但未来有何变数不得而知。晶晶提到,身边有些朋友,因为太久没找到工作,只好先回国。“我的一个朋友马上要回国,单程机票7万元人民币。”“在韩国没有工作还要交房租,感到很痛苦。”在韩国釜山就读广告宣传专业的小杜最近刚刚搬了家,“之前是自己租房,现在因为本来预算的生活费没了,就和别人合租了”。小杜向笔者表示,她打算毕业后回到深圳工作,但是因为“五个一政策”的影响,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不久前,小杜完成了学校的毕业考,自信可以顺利毕业。“但是,暑假基本上回不去。现在只有极少量航班,或者就是贵得离谱,就拿韩国飞青岛来说,平时就是几百元到一千元出头,现在要一万多元,而且近期根本就没有票可以买,好多同学预订的机票也都被取消了。”“身边许多同学都休学了,我感觉代价还挺大的。”小杜说,因为家人劝阻,不少同学在3月放弃返校,不得不休学,等待今年秋季学期再返校继续学业。目前,小杜计划在韩国找些兼职,但是因为疫情,“中国人不太好找工作。虽然大部分还是很友好,不过许多商家因为经济收入的问题,不怎么招人了。个别商铺还贴着禁止中国人或者去过中国的人进入。”虽然暂时被困在韩国,但是小杜也在为求职积极做准备,“我想进入新媒体行业工作,现在也在尝试自己拍视频、剪视频。”对于在澳大利亚求学七年的Angela来说,这场疫情不仅打乱了她的职业规划,甚至是人生选择。“是的,可以这么说,许多事情我都要重新适应。” Angela这样回复笔者。此前,Angela大概有两年时间没有回国,“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很新鲜”。Angela于去年12月完成学校的学业,拿到学前教育硕士学位,然后在今年1月中旬回国。“东西都收好放在朋友家了,本来是想回去参加毕业典礼一起回去拿,现在也都没办法回去了。”在Angela之前的计划中,她打算留在澳大利亚,找份对口的工作。Angela介绍,作为应届生,她所学专业在澳大利亚比较容易就业。“在中国当幼师我应该没办法养活自己,”Angela随即补充道,“不是说幼师工资低,是说我花销比较大”。现在,她表示应该不会再考虑出国工作了,“因为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承认海外或者语言不同的国家的工作经验,”Angela笑道,“签证过期了”。正如Angela所言,近些年来,海归留学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东方发布的《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指出,随着国内高校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以及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海外留学生的语言优势正逐渐下降,“具有国际视野”逐渐成为其最主要优势,而 “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海归在国内发展的主要劣势。此外,有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很多雇主对于海外大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也缺少一对一与海外高校进行沟通的能力,大部分企业的招聘计划是根据国内大学的毕业时间进行,而海外高校不同的毕业时间也造成了招聘的时间差。除了疫情导致的种种阻碍,曾有求职机构分析,以往海外留学生回国求职就有着水土不服、错过最佳求职时间、缺乏企业认可的实习经历这三大问题。留学生们的“理想与现实”也往往有着很大差距。BOSS直聘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倾向于招聘海归人才的职位平均薪资为7481元,较2019年同期提升7.3%,但远低于海归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资,尤其是海归本科应届生的期望薪资较国内本科应届生高出44%,呈现虚高态势。面对海归留学生窘迫的就业形势,今年6月至8月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展 “2020年留学英才网络招聘季”活动,根据活动官网名单,已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投贸易、雀巢、联想等62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单位报名参与此次招聘活动。多家招聘平台的海外应届生校招活动仍在进行中。Angela也未雨绸缪。疫情期间,在国内找到了一份教育相关、专业半对口的工作,“这份工作也说不上满意不满意,就是感觉差点什么,又说不上来差点什么。”目前,她打算继续在这家私企做下去。“毕竟现实问题现在还是回不去的,也要重新考虑一下规划了。”
正月初八,刚过完春节假期,张泉又继续上岗了,入职当废品回收员一个多月,张泉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是正在收废品,就是在去收废品的路上。今年31岁的张泉是新疆人,2010年到英国留学,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之后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他回到新疆工作,2019年通过人才落户定居在成都。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张泉是位90后的英国海归硕士:本科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之后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一个月多以前,他还穿着光鲜,是一位穿西装打领带上班的金融行业分析员,过手资金数百万;而一个多月以后,他就开始开着货车满城跑,蹲在路边,从生活废品中挑挑拣拣,与大爷大妈就几分钱的差价讨价还价。这样转型的反差也曾让他不适应,但他很快找到了生活的奔头:“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没什么好羞耻的。”事情发到网上后,广大网友纷纷在下面留言评论。有网友说:“又想骗我去捡垃圾了。”还有网友评论说:“有文化的人收破烂都能多赚些。”人活这一辈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是最重要的,前有北大学子卖猪肉,后有海归博士收破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活成自己才精彩!不知各位读者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一直是个有争论性的话题。自古以来,很多都认为,读书有用,所以才会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但是,近些年,一些“读书无用论”充斥着网络,使得一些人对于读书是否有用产生了质疑。近日,一则海归金融硕士帮母亲“弹棉花”,年销售200多万的新闻,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读书的思考。海归硕士“弹棉花”当事业据媒体近日报道,江苏张家港的蒋晓栋,在美国拿到了金融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发展,负责一家光伏企业出口贸易业务的同时,也担当起了母亲“弹棉花”工艺的推广者。2018年底,在他的帮助下,母亲黄翠萍注册了“有暖制被所”品牌,蒋晓栋也开始对自家弹的棉被品牌化运作。如今,其母亲的“弹棉花”手艺,已经被蒋晓栋变成了一项年销售额200多万元的生意。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了解“弹棉花”工艺,蒋晓栋一方面用现代的手绘和平面设计,改善“弹棉花”和“手工面被”的形象;另一方面,开始与民宿、自媒体、短视频等贴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渠道合作,进行产品推广。未来,蒋晓栋还计划对“弹棉花”过程,进行24小时的网络直播,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温暖”的手工艺。并表示,明年销售额预计要达到300万元。争论不休:读书是否有用?弹棉花,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工作。蒋晓栋竟然能看到商机,还能使它成为一项年销售额200多万元的生意,真是常人无法想象。这个新闻出现在网络后,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部分支持读书无用论的网友们表示:真是可惜了,海归硕士最终回国居然是弹棉花。这个弹棉花的行当,以前没有学历的人不也照样干吗?读书简直白读了。另一些网友可不这样认为,他们表示:同样是弹棉花,有多少弹棉花的人,年销售额达到200万的?而且,哪怕是弹棉花,有知识的人也能把它做到精致。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笔者认为,从这个新闻里也可以看出,读书真的太有用了,一个人知识丰富了,思维就改变了。有的人弹棉花是为了生计,有的人弹棉花能养活好几百人,有的人却能把弹棉花做成品牌,把事业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这中间最大的差距因素就是人的学识和视野。思考:读书从来不是无用的董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读书可以使一个人的眼界得以开拓,同样的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能够做出不一样的成绩。笔者也认同董卿的话,所以,当海龟弹棉花的事迹出来后,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北大高材生卖猪肉的事。据了解,2006年,北大高材生陈生开办土猪养殖场,开启了卖猪肉传奇。其实,卖猪肉,陈生并不是唯一的人,陈生的师弟陆步轩也在操刀卖猪肉。陆步轩于198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他是当年长安区文科状元,毕业后分配至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后辞职下海,成为远近闻名的“眼镜肉店老板”。在当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相关报道铺天盖地。陈生在卖猪肉的两年时间里,建立起广东省最大的猪肉连锁店,并创立了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1年的时候,该公司销售额就突破4个亿! 陆步轩、陈生两人又开办了壹号土猪“屠夫学校”。其实,不管是“弹棉花”,还是“卖猪肉”,都用最终的结果在向大家说明:读书从来不是无用的,而是在潜移默化地、慢慢地影响在你人生的轨迹。笔者希望,这些新闻事例能够激励起学子们对学习的信心,对读书的渴望,不被读书无用论所迷惑,要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10月26日,微博话题#海归金融硕士制售假火车票#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有这学历干啥不好!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消息,近日,南京铁路公安成功破获一起制假售假案件,一名海归硕士联合一名赌徒制作销售假火车票,为那些知假买假,想要偷逃票款的乘客提供方便。海归金融硕士制售假车票近日,在江苏南京南高铁站的东二出站口,客运员周炜昂发现一名男子手中的票有些不对劲。出于谨慎考虑,他用后台系统查了下,发现该乘客并没有购票记录,于是就将该男子交给公安处理。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南京铁路警方称,该男子对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交代了今年内的多次逃票行为,金额达数千元,每次都是从一个微信名为“A票”的人手中购买。因涉嫌诈骗,南京铁路警方对该男子予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并追缴偷逃票款,收缴假火车票。为了找到“A票”,警方成立了专门的小分队。经过一天的守候,警方发现了制假的窝点,抓获两人。警方告诉记者,经审查,从事制假售假活动的两人倪某和尹某,倪某是澳洲留学回来的金融硕士,一度年薪几十万,后来因为公司效益不好,就动了歪脑筋,向网上认识的造假老师拜师学艺,赚快钱。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在前期,倪某制作销售假火车票一个月,差不多能赚两万元。后来,不满足于给上家打工赚差价,他选择单干,花了30万元从所谓的师傅那里购买了客源。一个月大概进账有5万元左右,利润十分可观。一张底板火车票大概就一两块钱,他自己做好,卖出去要三四十块钱,中间利润很大。而另外一名同伙尹某,警方称他原来是上海本地的一名事业单位员工,由于喜欢在网上赌球、买彩票,开销比较大,还经常刷信用卡透支和贷款,无力偿还后,就找做假票的倪某借钱,一来二去后,两人变成了同伙。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据南京铁路警方介绍,此次行动当场缴获假火车票19张,火车票半成品1095张,假公章138枚,各类假发票底板若干,制假电脑4台,打印机1台,出租车发票打印机8台,手机5部。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目前倪某和尹某已被刑事拘留,由于售假行为发生在多个QQ以及微信上,具体涉案金额还在核查。截图来源:@新京报动新闻不少网友感慨,有这样的才能,用到什么地方不好?也有人说,不论做什么工作,遵纪守法是第一条!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扬州发布、荔枝视频
最近一些大学陆续举行了毕业典礼,与往年有所不同,不少已穿上学士服的年轻人毕业去向还没着落,相应地,各大院校的就业率也比往年同期跌了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就业率不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比如受到疫情影响,研究生招生、机关事业单位考录都还没有完成,让部分还在等待结果的应届生们迟迟无法确定去向。当然,也有主观意识的因素影响。一位年初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金融硕士告诉笔者,找了几个月,也没有遇到几个合适的岗位。“上海去年的平均工资都超过8000块了,我一个‘海归’肯定不能比这低吧?”还有一位外省来的应届生,前两天在招聘会上与一家建筑单位相谈甚欢,可他一心想留沪工作,一听要先去外地基层项目锻炼,便改口说“再看看”。疫情影响下,工作不好找了,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很正常,有些人因此选择“再等等”,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近年愈发常见的“慢就业”。在一些专家看来,除了经济成本,“慢就业”还可能导致应届生错过就业黄金时期,降低求职竞争力。他们告诫年轻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别在观望中错失了机会。其实,对待“慢就业”现象,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相关部门一位长期从事劳动就业工作的“老法师”最近就曾对笔者坦言,如今再老生常谈,教育学生“不能挑三拣四”“先就业再择业”,未必是最优解,“不将就”也未必就大错特错。时代在进步,观念在变化,就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刚刚“出道”的学生来说,想要竞争就业“C位”合情合理。读书、就业其实是一个不断“贴标签”的过程,换位思考,或许就能理解年轻人们的顾虑:如果一个年轻人最初的工作履历并不那么好看,或是频繁更换工作,今后“择业”时,用人单位会作何考虑?初次就业的平台非常重要,起点过低可能会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人生下一站”的选择,审慎些无可厚非。真正需要警惕的,并不是“慢就业”本身,而是对“慢就业”欠缺合理把握,导致越“慢”越拖、越“慢”越懒、越“慢”越错失机会。怕的是,“慢就业”慢到后来,变成了惧怕竞争、退而“啃老”、逃避现实的借口。因此,“慢就业”,可以是权宜之计,但最好是在有规划、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选择“慢就业”的年轻人,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并且要明确,这段“空窗期”绝不是用来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时间,练好内功、提升本领、做好规划,“慢”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归根到底,理想的工作是等不来的,而要靠自己去凭实力争取、凭实力创造。前不久,诸如名校大学生做房产中介、硕士毕业当保姆一类的新闻曾一度引发热议,有人将其视为不拘一格积极求变的正面典型,也有人从中看出了严峻就业形势下的无奈。其实,不管是扎根基层,还是求学深造,亦或是投身“双创”,每一种选择都值得尊重,短期没有实现就业并不意味着“啃老”或无所事事,大学生去当房产中介也未必就是“没出息”或人才浪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们的职业道路究竟是形势所迫、被动接受,还是兴趣使然、主动选择,我们不得而知,重要的是,对年轻人们的这些多元的选择,需要多些包容、多些支持。对“慢就业”的批评,不妨“慢”一些;但对“慢就业”学生的引导与帮助,则一点也怠慢不得。不得不承认,“慢就业”有的是主动选择,有的则是迫于无奈。被动的“慢就业”,很重要的原因是岗位结构性供给不足,或者说是现有岗位与求职者职业技能、就业预期的不匹配。要扭转这一局面,不仅需要应届生自身的努力和家庭、学校的培育引导,更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托底,扩大岗位供给,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培训,提供见习机会,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年轻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来源:上观新闻
(新春见闻)海归金融硕士的“弹”指如年中新社苏州1月28日电 题:海归金融硕士的“弹”指如年作者 钟升天色渐暗,蒋晓栋默默整理着忙碌了一年的制棉所。一丝丝棉花如雪花般落下,为新年的制棉所平添了一分静谧。弹棉花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在中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蒋晓栋家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以弹棉花为业,至今已传承130多年。对于这项“祖传手艺”,蒋晓栋曾经并不待见。“2003年,母亲从电视上看到了黑心棉的新闻,想到家里有手工弹棉这项手艺,就想开个厂自己弹棉花,让大家有放心的棉被可以盖。当时,周围不少人冷嘲热讽,说母亲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去做‘穷人的工作’。”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弹棉花是一项“低贱”的工作,几个人在昏暗的土房里,弹着一堆满是污渍的发黑棉花。因此,高中时期,蒋晓栋在学校一直羞于提起母亲的工作。2010年,蒋晓栋赴美国攻读金融硕士学位。临行时,母亲给他带了一床自己亲手弹的棉被。“在美国时,晚上盖着被子睡觉,就好像被母亲的温柔包裹着。”毕业后,蒋晓栋回到家乡在一家光伏企业担任营销总监。成家有了孩子后,蒋晓栋“渐渐能理解当年母亲选择继承祖业弹棉花,其中对孩子、家人的深切关怀”。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悠久的传承,2013年,“手工弹棉技艺”被列入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少人专程上门参观,蒋晓栋时常来帮助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进行讲解说明。期间,很多客人夸赞:“这个被子真是舒服,你们为什么不卖往全国呢?”这让蒋晓栋有了将手工弹制的棉被推广出去的想法。蒋晓栋首先做的,是改变大众对手工弹棉的负面印象。“过去条件不好,棉被经常又厚又重,一盖就是几十年。我针对现在空调普及的情况,设计了更加轻薄、舒适的棉被;棉花全部选用上好的新疆棉;面料也重新选过,摸起来触感和传统棉被完全不同;制作工艺也订下规范,让整个流程有规可循。”经过一番努力,原本粗笨厚重的棉被变得小而美,深受年轻人喜爱。此外,蒋晓栋还花了半年多时间遍查古籍,整理出一套手工弹棉的完整史料,并开展非遗技艺体验公益讲座、学校讲座。有人称蒋晓栋为“非遗传承人”,“其实我是不太会弹棉花的,”在他看来,“如果我自己动手弹棉花,那这项技艺永远难以发展出去。应当跳出传承人的思维,利用我金融硕士的知识,进行公司化运作。只要让老手艺在新时代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会有人愿意来把它传承下去。”如今,蒋晓栋为制棉所建了网店、开了直播账号,还筹划着拍摄“手工弹棉技艺非遗技艺”纪录片。通过为老IP赋予新内涵,在2019年底苏州市第四届巾帼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蒋晓栋母子拿下创业类的大奖。蒋晓栋算了一笔账,2020年制棉所能达到300到400万元人民币的产值。他说:“虽然做这一行赚不了大钱,但我做着很开心,也能把家族的手艺传承下去,让大家像我一样在睡梦中,‘感受母亲怀抱的温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