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城 一名优秀的本土青年人才,到了国内高校,往往不如一名拿着洋文凭的普通海归人才吃香,这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中的一个“通病”。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一份《关于高校本土人才使用和评价的提案》,他认为是时候提一提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同等评价的问题了。 这些年来,国内高校引进人才的轨迹还是比较明显的,一开始硕士就能顺利留校当讲师,接着要求有博士学位,然后是名校博士,再后来如果不是海归博士,估计自己都不敢到国内高校求职了。有的国内著名高校,则不仅要海归博士,而且更加青睐国外名牌大学培养的博士。而这种区别,又在安家费等待遇上有所体现。 引进海归博士人才,是与国际接轨、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的合理路径选择。然而,非海归不“娶”,其潜台词是海归博士水平一定比本土博士高。这一观念具体到个体,并不绝对。 今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叶晓梅、梁文艳发表在《教育与经济》期刊上名为《海归教师真的优于本土教师吗?》的文章写道:通过分析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46个教育学院(部)的教师样本,海归教师发表英文论文的可能性较大,但当两类教师都发表英文论文时,海归教师并没有表现出优势。 海归中也存在着少数滥竽充数的“洗澡蟹”。之前有商业机构发布《2017海归人才就业创业报告》称,海归就业竞争力高于内地同等学历毕业生,但也有15%的海归竞争力比不上内地二本。 由此可见,再去片面且盲目的推崇“海归”身份,已经过时了。多引进一些海归人才,这不会有人反对,但凡事不可绝对化,尤其不能轻“本土”重“海归”,否则对本土人才不公,对真正提升国内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也没好处。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责编:李 慧]
全球化时代,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密不可分,特别是在人才全球流动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留学、工作、移民政策不仅是自己国家内部操作手段,关乎本国的人才吸引状况。也间接会影响其他国家的人才引流政策。我们都知道2008年经济危机给欧美沉重一击。虽说近10年来,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经过休养生息已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然而GDP增长放缓、经济发展乏力,国内就业问题依然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加之日益频繁的恐怖袭击和难民安置问题…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欧美诸国国内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抬头,这些国家开放程度降低,工作和移民政策也随之收紧。特别是自特朗普上台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对中国抱有不友好的姿态,中美贸易矛盾加剧的背后是留学签证的收紧。中国学生毕业后打算留在美国工作和发展将面临竞争加剧的现实情况。主要有下面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中国留美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签证数量并没有同步增加,并且签证增加数量有限。意味着需要更多留学生去竞争去获取一个签证的机会。所以想要通过工作申请永久居留权的机会也在减少。现在即使留学生要去美国留学,申请F1签证的时也总会因有移民倾向而被拒。H-1B签证获取也全凭运气。通过与无数竞争这份运气,可见拿到它的机会也是渺茫。全球科技热潮推动了STEM领域留学热情。目前全球范围内高科技人才短缺现象明显,对国际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也有一定影响。但从美国最新留学政策来看:限制STEM专业的留学人数。说明STEM专业的学生未来在美国工作居住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优势。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在国内具有很大的缺口和市场。中国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国际化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报告统计,累计留学回国人数超过出国留学人数的一半。学成回国学生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群体的79.87%。并且:中国国内各地也是花样欢迎并吸引学有所成的留学生。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以杭州、成都、青岛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海归人才吸引力逐年上升。吸引力上升的原因中,这些“新一线城市”令人眼花缭乱的“花式欢迎”策略很有效果。而且这些“花式”都实实在在,比如设立留学生创业园区、提供资金扶持、创业指导以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供生活补贴……一项项政策和措施,意在让即将毕业的海外学子感受到城市引才热情,关注到城市发展潜力。除了这些新一线城市,国内各地都有诱人的吸引留学生政策。西安市可以提供免租入住18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如果贡献突出,这房子就可赠予个人。武汉市在5年内将建好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的人才公寓。天津市已经连续3年发放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长沙市为长期工作的博士和硕士首次购房给予6万元和3万元人民币的购房补贴;青岛市建成26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5处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据说还有:对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生活补贴、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机构和个人奖励标准最高提至50万元。此外,还为海外人才放宽落户政策、设置“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配置“人才服务专员”等举措,也成为各个城市引进海外人才的“标配”。国内各地吸引留学生的政策诱人,但也不意味着所有的留学生回国发展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优待。如今出国留学生数量众多,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人数也是年年攀升,且在国内读书的学子也并不代表不优秀。因而只有那些在国外留学获得真才实学,有超越他人不一样的优势和竞争力时,才可能成为中国人才市场渴望热切寻找的人才。若打定主意毕业回国,那么,在海外学习过程中,需着重培养哪些素质和具备哪些优势?什么是找工作时的加分项?其中最重要的是学子在留学期间及毕业后,有海外的实习、工作经历。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有海外工作经历的留学生回国后,将比没有该经历的留学生平均年薪多10万元人民币。已回国的海外学子和部分留学机构的判断,也都与此报告所显示的相契合。一名海归生也曾表示:一定要去有名气的公司实习,比如那些世界500强的企业——这将是留学生简历上非常被看重的一项内容。此外,还要注意积攒人脉,与国内外朋友保持密切联系,交流信息,互通有无。留学就业的相关专家则建议:在一些留学国家,学生可以利用毕业后授予留学生工作签证的时间,增加海外工作经历。“实习结束后,向实习公司索要推荐信非常重要。此外,海外工作经历要在3个月以上,否则其含金量会缩水。还有在留学期间,平时的专业成绩及毕业论文需要予以重视。在面试时能够表现出留学生的专业水平,获得实力认可。同时了解欧美地区的文化和交往方式;外语语言优势明显也将会是竞争的潜在优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川】“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指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我国高校人材培养体制中的通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关于“海归”的讨论会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什么近十几年来,对“海归派”的质疑之声不断?“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相比,到底还是否存在优势?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与海归博士应是怎样的关系?作为一名曾经留学日本的文科海归博士,笔者想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博士毕业(资料图/清华大学官网)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归派”据笔者所知,在日本社会是不存在对应中文“海归”的专有名词的。在薪资水平上,从欧美拿到学位回到日本的归国群体,也并不会享受到与本土毕业生的差别待遇。“海归博士”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社会标记出来,反映出这一群体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下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意义。“海归博士”如今成为一个热门的公共话题,这一现象本身也反映出中国独特的社会心态。笔者试图将“海归博士”扩大到“海归派”这个所指范围更大的概念上开始我们的讨论。校园招聘热衷于“海归身份”,而不少批评者则称其“崇洋媚外”。这场“海归派肯定论”与“海归派否定论”的“土洋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至今仍未有效弥合的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意识在当下的投射,其历史根源可以直接上溯至对于清末洋务运动和曾国藩的历史评价问题的讨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具体展开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谱系及其流变的历史梳理,只根据所持观点和立场,将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意识归纳为“洋务运动否定论”与“洋务运动肯定论”之间的分裂。其中,持否定论者认为,洋务运动选择的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道路,阻碍民族资本的成长,其本质不过是“买办”。在他们看来,由被支配阶级领导的阶级斗争,以及由农民战争推进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他们认为近代以来的基本历史线索,就是与革命相联系的群众斗争。在研究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也应该用又红又专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不是拜倒在西方理论或研究成果的话语霸权之下。顺着这个逻辑下去,他们反对出国留学,因为留学在他们看来是没有意义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洋务运动否定论”甚嚣尘上,此时的中国也较长时期地中断了留学生的海外派遣。与上述持否定论者不同,持肯定论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先驱,是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力量。他们将由被支配阶级和支配阶级共同参与的生产斗争所引起的“生产力”的上升,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定义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指出农民战争和“土”的革命只起到了对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在研究领域,他们提倡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甚至是价值观和思考范式。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展开了对洋务运动的再评价,“洋务运动肯定论”直接转化为“海归派肯定论”。从1978年开始直至80年代中期,为了缩小与欧美诸国的经济差距、培养高等人材,中国重新实施了留学生的大量派遣政策,现代中国的第一波留学潮随之兴起。1978年12月26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专门接见52名留美人员(资料图)这一时期的留学,基本属于国费留学。只有通过了严格选拔考试的学生精英,才能获得留学资格。这些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在国家安排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现了第二波留学潮。此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有可能获得海外的奖学金。于是,充分利用海外奖学金、努力在海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自费留学生开始涌现。这些留学生将最尖端的技术带回国内,在国内的劳动市场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了超出一般市场价位的高报酬。至此,“海归”成为了高学力、高收入的精英阶层的代名词,然而交织在其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并未褪去。学成归国者,既承载着国人对海外生活的好奇、对摆脱社会治理困境的追寻、对改变现状的盼望,同时也裹挟着国人对被国外势力和思想观念支配的恐惧、不安和提防,这正是中国社会一百年来“救亡图存”的话语与“现代化”的话语相互争战的延续。中国一方面承认自身“现代化”不够,一方面又强调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两重话语的张力和冲突,赋予了留学生和学成归国者特殊的政治和历史意涵,并为他们贴上了“海归派”这样的标签。二、“海归派否定论”为何抬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型以及“海归派”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实实在在的业绩,“海归派否定论”一度退后。由于国家减少了对海外留学的条件限制,第三波留学潮从2000年前后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然而近十几年来,社会不断出现对“海归派”的质疑声。“海归派否定论”的抬头,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海归派”不再等同于高学力。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般家庭的收入上升。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孩子的海外留学也不再遥不可及,留学大众化的趋势更加显著。不少因学力不足而无法升入国内知名大学的学生,凭借父母的财力而到国外大学留学。同时,许多海外教育机构为了获得学生而降低入学门槛。这些都使留学生的数量在增加的同时,总体质量更加参差不齐。又由于欧美等国经济的不景气,选择回国的留学生急剧增加。由于他们在留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自律,并没有获得太多新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回国后就只能成为无法如愿找到工作的“海待”。资料图:视觉中国其二,“海归派”从校门到校门的情况增多。第三波留学潮特征,除了大众化之外,就是年轻化倾向,高中毕业后直接升入海外大学的留学生激增。不同于经历过“上山下乡”、对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富有经验质感的把握的老一辈“海归派”,第三波留学潮中的留学生在没有深入体验和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中国。对于在留学期间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中国学生而言,由于尚未形成基于中国经验的问题意识和对研究课题的妥当性进行专业判断的主体性,他们的研究很容易进入基于国外社会基础的议题设定中去,因而研究的课题本身有可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其三,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和日渐成熟。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国际交流机会的多样化,使得本土学生与留学生在知识量、视野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留学生的优越性越来越低。其四,“海归派”并不等同于高业绩。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据笔者的经验,日本学者的治学方式倾向于不轻易下简单的结论,特别看重论证根据的明确性,以及论证过程的严密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日本研究者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查阅详细的资料,投入大量的时间完成一篇论文,但结论有时会很暧昧,让读者不太清楚作者究竟想说什么。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则更加重视指明结论,更重视研究的结果而非组织严密论证的过程,也更重视发表的数量。由于对待研究时注重的侧面不同,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率自然存在差别。在就职方面,与留学生相比,熟知中国国内市场行情和就职生态的本土学生也表现出优势。如果按照业绩主义的学术评价标准,“海归派”往往不如积极投稿、瞄准在名门高校就职机会的本土派,而业绩不足则会被直接转换为“能力不足、水平不高”这样的评价。资料图:视觉中国不过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学生培养模式,并且卓有成效。在人文社科领域,就有高校老师引导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进行跨学科的大量经典阅读训练,通过读书检查汇报会调动学生求知和探索的主体性;在硕士或博士阶段,让学生通过大量集体调查扎根中国经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如今,他们已经形成在中国基层治理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辐射性影响的研究梯队。专业基础扎实,最贴近中国经验的复杂性,可以充分发挥“母语优势”(母语思维最优论),在生计方面没有顾虑,这些都是本土博士相较于“海归派”所具有的优势。如果说曾经的“海归派肯定论”和“海归派否定论”都是以海外留学者能够扎实地掌握外国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为前提,即共同承认海外留学者的实力的话,重新抬头的“海归派否定论”则在否定的理由中加入了并非基于“救亡图存和革命传统”的新项目,即“实力不足”。这是因为不少“海归派肯定论”者对新一代的“海归派”无法引领中国更加现代化、研究业绩更加突出而感到失望,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本土高校在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乃至世界排名上的迅速崛起,于是最终加入了“海归派否定论”者的行列。三、“海归博士”的海外学习经验“海归派否定论”的抬头和对新一代“海归派”的质疑和批判,是否意味着“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相比毫无优势呢?也不尽然。以笔者在日本的留学经验,“海归博士”并不等同于新一代“海归派”。首先,大多数海归博士仍然意味着高学力。他们要最终取得博士学位,需要比本土博士经历更多的意志考验。真正欠缺研究能力的“海归派”是不会选择继续在海外读博的,他们也没有能力拿到博士学位成为“海归博士”。在日本,由于拿到博士学位对于提升就职后的薪金水平没有太大帮助,相反还使自己的就业面更加狭窄,只有真正以学术为志业的极少数学生才会选择进入博士课程。就人文社科专业而言,因本科是日语专业而缺乏社科专业基础训练的留学生一般也不会选择读博。而像笔者这样本科非日语专业的留学生,虽然也算作“海归博士”,其实也得益于在国内已经接受过的一定程度的理论阅读和经验训练。在本土高校完成基础训练,形成了基于本土社会经验的立场和问题意识之后,再到海外留学读博的群体,在研究选题和文献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保持其主体性和主动性。他们有尽量避免脱离本土经验的意识,且在日本经验的冲击和回答日本人的提问中,不断对比、反思和观照本土经验。一旦进入博士阶段,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经验调查、分析文献资料,不断推敲和完善自己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过程。笔者最终花费5年在日本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前后共进行了5次答辩,每一次答辩后都需要根据评审老师的意见进行仔细的修改。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沉着坚韧的意志,以及对于学术的真正热爱,才能顶着年龄增大、恋爱成家等诸多压力,走完这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因此,海归博士虽然在业绩上与本土博士相比也许暂时显得“普通”,但成为海归博士本身,就足以说明他们足够努力。其次,海归博士有其独特的经历体验。大部分自费留学的海归博士在留学期间除了凭借研究计划申请奖学金之外,考虑到家里的经济压力,还需要做兼职的工作,比如进入一些大学入学考试的辅导机构担当讲师。一些发放奖学金的财团会为留学生组织与日本社会和文化接触的活动。通过兼职,海归博士在留学期间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态、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获得从文本信息中无法感受的认知体验。笔者兼职医疗翻译讲座(图/作者提供)同时,由于兼职分散了他们的研究时间,他们就需要更强的自律能力、时间支配能力、计划统筹能力和情绪调整能力,才能完成研究任务。当然也有一些博士留学生,由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兼职,而最终偏离了学术研究,导致不能毕业,或放弃毕业而进入所兼职的机构工作。这也从侧面说明,海归博士本身一定同时具备了兼职中培养的教学、社交等能力,以及对时间、计划和情绪的调控能力。而只要海归博士善于转化,这些留学体验和各种能力,都能够服务于驾驭在国内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三,海归博士一定熟练掌握了至少一门外语。海归博士一定在语言习得上投入了比本土博士更多的时间,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入。对外语的熟练掌握,一方面让他们能够为国内的研究领域译介更多海外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吸收到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里,另一方面也让海归博士具备了对比和统合不同思维角度的能力。语言本身就是思维,就是逻辑,就是反映人如何对作为认知对象的事物进行分类、如何组织和结构化自己的想法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规则和逻辑形式,比如印欧语系的语言重演绎和分析,东方的语言重归纳和综合,日语对客观的“状态”(state)更加敏感,而英语对事物的发生时态和过程的结果(consequence)更加在意。说不同的语言的人,即使是看待同样一件事物,他们的视角、思维的组织方式必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海归博士的思维结构就更加开放和多元。第四,海归博士多多少少从其导师那里学习到了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做研究的虚心、专心、平心、恒心。在笔者印象中,日本大部分学者治学能够做到无欲立己心、无求速效心、无好高心、无外务心、无存惊世骇俗心、无务杜撰穿凿心。与中国社会整体浮躁、争胜、急功近利的氛围相比,海归博士在治学精神上会受到海外学界的影响。与具体的知识和技术相比,海外博士在留学期间所习得的逻辑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对于学问的态度、做学问的心态,以及学术鉴赏能力、对思考和学问本身之趣味的体察,都使海外博士不同于大多数本土博士。第五,海归博士一般都曾活动于海外的某个学术团体,建立了展开国际共同研究的人脉基础。海归博士在海外的人脉,将成为国内高校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宝贵资源。结语如前文所述,第三波留学潮中的“海归派”虽然良莠不齐,但大多数海归博士这个群体仍然具有一些区别于本土博士的优势。而在“两会”中提交讨论的议题中,与海归博士进行比较的也并非一般的本土博士,而是“优秀本土人才”。“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的现状,反映的是“海归派肯定论”在不少招聘单位的延续。然而,“海归派肯定论”原本发源于中国在现代化程度上十分落后的时代,也以中国在现代化方面的落后为其合理性的根基。当中国本土也能培养出业绩突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本土人才”,甚至于与海归博士不相上下时,这并不说明海归博士的学力水平下降了,而是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摆脱了落后的面貌,使“海归派肯定论”已不再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根基。正因为如此,“海归派肯定论”在不少招聘单位的延续,才显得不再合理。笔者也认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不合理的,因为成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同样需要付出超出普通本土博士的努力,其成就值得肯定,虽然努力的方向也许和海归博士不尽相同。但通过“海归派否定论”的思维来否定海外博士的价值,以达到批判“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这一现象的目的,笔者认为也是不甚公平妥当的。海归博士同样需要善待,需要用不同于本土博士的评价尺度来衡量海归博士的发展潜力和能力,给他们适应国内人际关系和学术生态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将能力转化为成果的机会和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一定不如海归博士的现状是不合理的。同时,若要将海归博士的待遇定位在普通本土博士的水平上,同样是不合理的。优秀本土人才和海归博士,都应当得到相应于他们的付出的较高待遇。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走向更加从容、自信、开放的国际化之后,仰视海归博士的“海归派肯定论”以及歧视海归博士的“海归派否定论”将自然失去其合理性根基。当“海归派肯定论”与“海归派否定论”的“土洋之争”消失之时,“海归”这一具有身份标出性的词汇也许也将成为历史了吧。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人才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优秀的人才是实现区域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在知识日益重要的今天,人才是无价之宝,引进和保护人才极其重要。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有些地方表面上看似高度重视人才,而在行动上实则不然。据5月8日的红星新闻报道,2013年,为招聘简章中的房子、安家费和科研奖励政策等福利待遇心动,海外归来的博士刘老师等人决定入职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工学院。然而,入职后学校提供的过渡性居住房屋租金不断上涨、人才公寓无法兑现、科研奖金大打折扣,刘老师于是提出辞职,却被学校索要138万元赔偿款。刘老师当然无法接受,于2019年7月向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这件事,有律师认为,学校在招聘计划中允诺了丰厚的福利待遇,吸引教职工来学校任教。然后学校又滥用违约金条款,事先约定高额违约金来限制教职工人才流动,签订合同后学校不交缓交社保,不予分房,科研奖励办法朝令夕改,被迫使得教职工陆续离职,学校是存在过错的,要求的巨额赔偿也有失公平。为吸引人才,先是许诺优厚条件,后却无法一一落实,这确实让人产生怀疑,口头上说的重视人才是不是出于真心。我们知道,我国的“争夺人才大战”是2017年打响的,三年间,由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甚至吸引不少县级城市加入。各地人才引进政策,主要围绕推进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方面给予激励。其中二线城市成为力度最大的人才引进城市,西安、南京、合肥等城市更是力度空前。有人形容全国已形成了“百城”抢人大战。我们说,人才是国家之宝,对于宝物多给一点特殊的待遇,这没有什么不好。以美国为例,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对于人才历来是非常爱护的,对于世界上一切人才,不惜一切办法吸引,收买甚至攫取。《环球》杂志有一篇《美国对人才的攫夺》的文章,对美国的人才政策,作了一番描述,文章说“种族歧视问题在美国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而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方面,不管他们属于哪个民族,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采取尽量罗致的政策。”上世纪30年代,曾经有2000名欧洲著名科学家为逃避德国纳粹分子的迫害而背井离乡,美国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研究工作必需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吸引其中多数人移居美国。他们当中有被称为相对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弗兰克·贝蒂,意大利著名核物理学家费米等。1945年美军占领德国期间,美国特别重视罗致当地的科技人才。当时在纳粹德国陆军试验站负责研制V-2火箭专家冯·劳恩和另外120多名德国火箭专家,全部被美军送往美国。战后,美国政府为争夺科技人才,曾在1952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修订移民法,优先批准各种专门人才入境。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在1945年至1973年期间,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16万人。美国在那些年代里利用外国人才的经验的确已使美国统治者深信,“进口”人才是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在美国,培养一个博士大约要花五万美元,一个医生要八万多美元。由此可以估算,美国在一九四九——一九七八年里由于攫夺外国人才,使自己在人才培养上至少节约了一百四十多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才流向美国造成的损失难以计量。从经济损失上看,据估算,这些国家从一九四九——一九七七年共损失人才培养费用二十八亿美元,其他损失三十二亿美元。然而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此。这些国家经济本来落后,高级人才很少,现在人才一外流,就严重影响它们的现代化,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会更加拉大。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象美国这样攫取人才为自己谋利是必然的。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是尽一切可能维护本国的知识资源,爱惜人才,使用人才,正确地掌握知识分子政策,而不是把人才推出去。在这方面,我国及各地区都可以根据国际经验,有作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争夺人才愈演愈烈的背后,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就业转型、教育转型、政府公共服务转型的考验。据报道, 5月8日,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法官万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法院已受理此案,此案将于近期开庭审理。我们既然重视发展,积极引进人才,那么就要爱护和用好人才,法院判决结果如何?网友们将拭目而待。(作者声明:配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众所周知,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念完高中的时候就会选择性的将孩子送出国读书,这已经是个常态了。随着人才外流日益严峻,中国各地政府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限制人才外流。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才学成归国,全国各省、市都纷纷出台了“抢人计划”,全国各省市引进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有多吸引人,看看你就知道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等人才引进计划北京市北京市,中国的首都,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型人才,还需要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创新型人才。现代服务领域的人才也是急需的,为吸引人才流入,其制定的人才引进政策有:1、政府提供10万元企业开办费2、提供短期的周转性住所3、可购买免税车一辆4、可在北京落户5、获得北京市“特聘专家”,并有100万奖励。天津市天津市需要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等方面的人才,节能环保产业的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都是需要的。还需要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业绩突出的人才。对于人才引进,天津市将给与以下扶持政策:1、创业人才项目:300万扶持金2、创新短期人才项目:50万扶持资金3、创新长期人才项目:100万扶持资金4、提供两居室或三居室住房一套5、创业最低注册资金为一万美元上海市上海市需要可推动实施国际金融、航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文化创意等22个产业的海外人才。针对此,上海市将给出以下扶持政策:1、给与上海市常住人口2、可购买免费车一辆3、浦东创业给与15万元创业资金4、浦江人才计划最高可得政府资助资金50万元重庆市重庆作为一个网红城市,是大家心之向往的城市之一,适合生活,很多海外归国的学生愿意留在重庆,那么重庆市对于引进人才都给出怎样的扶持呢?1、高层次人才最高安家补助可达200万2、可购买一辆免税车3、可获得子女教育补贴4、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5、创业者最高可获得50万元贴息支持广州广州重点需要汽车、石化、高端装备、数控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重点吸引科研创新高层次人才。对于人才引进项目给与以下支持:1、创业培训补贴每人最高2500元2、一次性创业资助5000元3、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个人最高20万元4、可购买一辆免税车5、留学人才的项目向科委申报,一次性可给予10万元的启动资金补助深圳深圳市是一座科技型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力度的扶持,深圳市力争引进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和1000名以上国内高层次人才。1、生活补贴: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2、可购买一辆免税车3、可办理深户4、可申请租用市、区、政府提供的安居房和留学生公寓对于以上各省、市出台的人才引进项目你有什么看法,你适合哪一种标准呢?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上文只是概括、总结。如果想了解详细引进政策,请参见各大省市自治州、直辖市的官方引才服务机构!
前段时间,湖南大学副教授的名单里,出现了一位年仅26岁的青年教师,她叫李生曼,当时在学术圈引发了不少的话题度,一方面,是因为年轻有为,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博士生。按照以往高校对于人才引进或者招聘的需求,“土博”的入场机会非常渺茫,尤其是国内一流的高校,比如985高校,211高校,以及现在的双一流高校,对于人才需求,经常会加上“海外经历”的要求。26岁“土博”成最年轻985副教授,想进高校,海外经历还重要吗?“海归硕士”和“本土博士”是同一个档次?不可否认的是,“海外经历”对于想进高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镀金”的过程,很多高校为了引进海归人才,地方政府会推出很多的“人才引进”政策,在杭州的西湖区,“海归硕士”和“本土博士”是同一个档次,这让很多国内的博士生非常的不平衡。杭州西湖区的“325"计划同时,海归引进的安家费与国内人才引进的安家费也是大相径庭,海外经历对于教师职称评定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想进高校的博士生,也不得不找机会去国外“镀金”。像北大清华这些国内顶尖的高校,有“海外经历”的教师达到了80%。不管是政策照顾,还是社会认可度,海外经历都曾是高校人才引进的敲门砖,也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本土博士“实力加冕”,偏见逐渐消除随着国内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越来越高,学科建设的优势日渐凸显,国内高校对于“土博”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善,在海外经历备受追捧的今天,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博士”用丰硕的学术成果打破了高校的偏见,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博士的认可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华南农业大学修改职称评审条件就在前段时间,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公布:职称评审,取消有关出国经历要求!这无疑是一种趋势,让海归不再是一种身份,让实力成为高层次人才加冕的唯一依据。博士扩招,土博的春天真的会来吗?虽然说,本土博士的社会地位在提升,但是,现在不管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扩招的趋势非常明显,这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在未来几年会大幅增长,土博的春天真的来了吗?其实,博士本身只是一个研究阶段,它不是一个“镀金石”,作为科研人员,主要是利用好读博的机会,好好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可利用资源,从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狭路相逢勇者胜,机会只会留给有充足准备的人。关于:26岁“土博”成最年轻985副教授,想进高校,海归优势正在消失,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海归人才曾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但在留学不再是新鲜事的今天,高校里却仍然存在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切要从我国的留学史说起,近百年来,曾出现过多次留学热和归国潮。从最早的留美幼童到甲午海战后周氏兄弟表征的留日狂潮,再到民初以胡适为代表的留学欧美热潮,一波接一波,后浪吞前浪,中国留学生们带着“民族自救”的心态出国求学,也被赋予了“向西方学习真理”之外的多重历史使命。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留学生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据人社部统计,自十八大以来,已有累计283万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2/3,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员归国潮。许多海归博士也不负众望,张朝阳归国后创办搜狐,从学霸变身“互联网教父”,完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启蒙阶段;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学岛,建立了世界领先的强磁场实验装置。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两院新增院士名单中,马兰、马大为、涂善东、黄震、赵振堂、董绍明等众多院士均为留学归国人员。或许也正因为一直以来海归学子中的优秀人才和卓越贡献,国内对于海归群体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归国留学生的待遇、资源与权势也就远远超过国内求学的读书人。海外为橘,本土为枳?近年来,各地为了抢占人才,政府和高校都纷纷发布人才引进计划,向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抛出了橄榄枝。以北上广深杭为首的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在落户政策、创新创业、学术研究、买免税车和子女入学等方面都给予海归人才多方利好。而对于许多本土人才而言,同样是高层次人才,他们面临的是更严格的申报条件和打折的待遇。如杭州西湖区的“325"计划中,海归硕士和国内博士被划为了最低门槛的同一档。某高校的研究员招聘文件中,给海外引进人员和国内引进人员的安家费、科研经费相差10万元以上。很多本土博士求职高校时,一项“海外经历”的要求,往往就把他们拒之于理想岗位的门外。以国内顶尖大学为例,2018年,北大、清华新引进的教师中,本土博士占比51.9%,海归博士占48.1%,看上去本土博士更高一筹,但是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到8成,许多本土博士都曾有去国外“镀金”的经历。对于高校就职要求海外经历的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42.17%对此项规定表示理解,因为学科评估、学科点申报、科研项目对海归比例有要求,高校也是无奈之举;35.54%明确表示海外访学经历不能代表个人能力、学术水平,此外,还有22.29%表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甚至高校里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也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本土博士需要出国访学甚至发数篇SCI才能与海归博士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于本土博士来说未免有失公允。钱学森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而现在我们想接着问下去,“到底是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还是我们的用人体制遏制了杰出人才的产生?”。本土博士崛起,正追平海归优势诚然,海归博士有许多优点,他们有更好的英文基础和更开阔的学术思路;还有一定海外人际关系,可以为学校对接资源,促进国际交流;并且接触的是科研前沿知识,能促进学校对应学科的建设等等。但国内学术界近年来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本土博士的科研水平以及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最年轻的院士卢柯,拒绝赴日深造,选择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从博士毕业到当选院士仅用了13年时间,共发表11篇science和1篇nature、当选四国院士的答卷让他一次次刷新纪录。还有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刷屏的90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姗、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李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万龙等,国内博士毕业就直接被高校聘为教授、博导。在海外留学经历受追捧的今天,他们用丰硕的学术成果打破了高校对吐蕃的偏见。从以前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改为有海外经历优先,从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变成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用能力和学术来选拔人才,这一点正在成为学界共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术界对人才的评价将回归“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心,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也将实现不分中外、择优录取、同工同酬,毕竟,本土人才的能力得到认可,才是最大的“文化自信”。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塔人才 ,作者关注青年学者的青塔人才
目前正是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的春季博士招聘季,每天都能看到头条推送一些院校的人才引进待遇和福利的链接。其实,题主说到的博士之间的区别更多的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不少研究方向还处于"跟跑"国外知名院校学者的阶段。小西是在国内读的博士、做的博士后(在职),算是地地道道的"土博士"。就我个人感觉,知名院校或顶尖研究所毕业的"洋博士"(海归博士)值得肯定和学习,往往团队中同时存在"土博士"与"洋博士",彼此互助、合作更容易有好的科研产出。前提是"土博士"不嫉妒他们引进的高待遇和经费付出,"洋博士"不觉得国内同行做得比较Low。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国内的确不少985、211院校在新进博士人才引进中,"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经常出现在招聘要求中(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1月招聘公告中要求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或博士后经历者优先等),其实不单单是博士学位,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同样认可。其实,关键还是个人能力,如高水平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国内博士比较犹豫的是,缺少留学经历后,无法申报一些针对性的"人才计划",如青年千人、省(市)青年百人等。国内博士同样有对应的人才计划,但是符合条件的申报人选非常多(年毕业博士生5万余人),竞争非常激烈,给人的感觉就是名额稀缺。其实,国内近几年"唯海归论"的标签已稍有淡化(之前海归博士比较稀缺),毕竟引人的最终结果还是看进入新单位后能否"做事",能否有"产出",或者给引进平台带来什么。之前的"唯海归论"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吻合的,毕竟在国内让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哈佛、牛津、剑桥等顶尖院校,而这些院校的毕业生的确非常优秀呢!这2年中"土博士"的待遇也有显著提升,就算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上有差距,但院校起码不再有明显的"偏见",如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中同样出现非常多优秀的"土博士"。工信部2019年全国博士巡回招聘会就小西个人的感觉而言,"洋博士"和"土博士"符合一定条件进入高校后,感觉到过于明显的能力差别。尤其是近几年,国内不少高校的"一流学科"走在国际前沿,其毕业的博士科研水平认可度非常高,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近2年招聘的新进教师中本土博士学历的比例约在49—52%。或者说国内不少团队通过短期的合作交流,如将博士生送到国外知名研究机构1-2年联合培养等,弥补上之前"土博士"视野"方面的短板。进入进入工作后,小西说句实话,不管是哪里毕业的博士,统一标准招聘进入新单位后,还是得靠课题、论文说话。比如高级职称评定中,就算你是国外QS排名前100名院校的博士,认定材料中必须是工作院校一单位、自己一作或通讯作者的论文,毕竟之前博士期间的成果已作为上个职称阶段的认定材料,无法进行多次使用的。好吧!其实国内高校引进人才时强调"海归学习经历优先",还有个理由不太好明说,就是尽量避免国内高校近亲繁殖。若是你有心观察的话,太多之前发展不错的行业性院校2015年之前的人才引进中80%-90%的都是本校毕业的博士。这些院校数量不多的博士生导师将自己"认可"的博士毕业生留校后,继续做之前的课题和研究内容,往往方向越做越窄,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博士招聘现场另外,也是一种人才的"保护",毕竟在国外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的确非常出色,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经费资助,引回国内挺好的。之前,同样有不少人讨论过清华大学等国内院校毕业生海外求学后未归,甚至被戏称为"留美预备学校"。小西近期也做了1-2年内出国学习一年的规划,个人觉得拥有一段国外学习经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朋友、研究方向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成长。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难道不是吗?至于是否需要选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没有标准答案。想去、能去的同学都能找到足够的理由,不想去的同学也许就告诉自己"英语不少,雅思过不了,算啦!"后,就选择了放弃!关键的关键,还是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出国读博能得到什么。加油!
中国高校开始分化来自高校质疑的声音随着最近几年中国高校间对高端海外人才的引进,中国各大高校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明显,然而也有一些保守的高校,自身条件有限,招不来顶尖的人才,只能用各种质疑来为自己证明,首先是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的学术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除。北京师范大学叶晓梅、梁文艳发表在《教育与经济》期刊上名为《海归教师真的优于本土教师吗?》的文章写道:通过分析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46个教育学院(部)的教师样本,海归教师发表英文论文的可能性较大,但当两类教师都发表英文论文时,海归教师并没有表现出优势。然而事实真的像西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调查的一样吗?那就看看西南交大和北京师大海归的质量如何?这两所高校的高端海归人才非常有限,如果是清华和北大的数据,那么有参考价值,而招不来真正高端人才的高校,却武断的下结论,就让人觉得非常的可笑!清华的历史海归是否优秀,清华最有发言权如果判定海归和本土博士到底谁优秀,那么清华大学最有发言权,首先清华大学最早为留美预科班,清华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靠着就是大批海归大师们创造的口碑,就拿改革开放后最近的二十年,清华大学发展最快最好的学科几乎都是重视引进海归博士的学科。比如说经管学院,早在2001年就开始建立讲席教授制度,一次聘请了28名在世界一流大学任教的博士教授,其中包括五位哈佛博士如钱颖一和白恩重等经管的台柱子。再如理科的生命学科,就是大量引进了施一公和颜宁为代表的海归博士,才在短短10年时间里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再如工科的姚班,不但引进了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而且将毕业生的一半以上都送到世界顶尖大学深造博士学位。尤其是施一公回国后的十几年,把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院提升到世界顶级,为清华大学培养了优秀的博士万蕊雪,博士未毕业就手握6篇CNS主刊论文,这样的成绩也许是西南大学和北京师大不可完成的任务!高校分化严重西南交大、北师大言论的背后其实西南交大和北师大言论的背后是中国高校已经出现的明显分化,清华、北大等以海归教授为主的高校,已经拉大了后中国其他名校的距离,清北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高校也重视高端人才,但是质量比清北两校要差一些,而西南交大、北师大这些异常言论的高校,已经综合排名持续下滑,自身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非常低,找不来优秀的海归教授,就算招来的,也不会有发展空间,否定海归博士的独特价值是一股逆流,反右和文革时期大量有海外经历的学者被打倒,导致我国科技教育停滞了20年,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如果否定海归人才,那么让清华和北大出具一份数据才更可靠,西南交大、北京师大?这些学校有这个实力发言吗
服务,显现精准化趋势国家对海归的公共服务,涵盖了住房、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近几年,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重点针对海归群体,在公共服务领域,不仅简化办事流程,解决海归的现实需求,还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向电子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专设窗口,简化办事流程随着海归群体的不断扩大,各地政府为满足其需求,相继开设了专门对接海归服务的相关窗口。海归回国伊始,由于对国内创业环境的不熟悉,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办理、找谁办理各种手续。为满足海归的需求,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各地政府不断简化海归办理手续的流程,确确实实地解决了他们回国创业时所遇到的困难。辽宁省早在2014年就开设了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窗口。服务窗口以精准地解决海归就业需求为己任,既为海归提供档案建立、档案保管等一条龙的人事代理服务,也提供求职信息、创新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还为跨区域、跨单位流动的海归,出具人事关系介绍信,提供证明材料。这类服务窗口受到海归的欢迎,不少海归表示:“终于不用跑上跑下地办手续了。”各地服务海归的相关部门功能相似,运行方式则略有不同。上海市就借助技术力量,将于明年年初推出留学人员来沪办理常住户口在线全预约制。申请人可通过网站或微信预约办理时间,这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节省海归的时间。满足住房、户口等实际需求对海归的公共服务,不仅体现在创业前期的服务流程简化上,在住房保障、户口迁移、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也有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落地,为他们免除后顾之忧。相比之前更多地侧重于对创业项目的资金补贴等政策优惠,现在不少地方开始关注海归个人需求。对海归的人文关怀,是吸引和鼓励他们落户创业的有效方式。广东省为引进海外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在公共服务方面可谓下足气力。比如海归子女入学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在各级人才市场设立博士和博士后集体专户,允许子女、配偶随同迁户;海归在实施汽车限购政策地区购车,可享受一次性小型汽车免费上牌指标等。这些公共服务措施,对海归的个人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在创业时更安心。郑州市的“智汇郑州”人才工程也推出安家费、生活费、送住房等多种优惠新政。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项目主管常裙琦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政策更注重对人才的吸引,注重对海归创业的软服务。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再落实到每个具体的部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河南省就出台了多项针对海归的优惠政策,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享受到。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比钱更重要的是人才,想要留住人才,既要满足他们干事业的需求,也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生活方面的需求。”向电子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政府对海归的服务,不仅内容多样,在方式上也向电子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成都高新区国际人才城依托“智慧产业园”信息管理系统,搭建“e+”电子政务平台,借助先进的科技,实现对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在网上开设办事大厅,公共人事服务、社会保障等多项业务都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海归可以在网站预约、查看办理进程。在平台上的政民互动模块,相关人员有问必答,而且回复速度很快。精确化的服务还体现在工作态度上。成都高新区设立了人才服务专员,通过定期走访、电话联系、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人才的需求。郑州的“智汇人才”政策也要求在相关职能单位指定服务专员,为海外人才在落户、居留签证、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规范化的服务。常裙琦说:“我们会将相关的政策、通知通过群发平台告知到海归个人,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