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大学,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国家海洋局重点共建。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赫赫有名的“哈军工”。陈赓班、船海班、船舶动力班、核创班,4个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和“三海一核”为办学特色。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部四轮评估,A+:船舶与海洋工程;A-:控制科学与工程。1、就业去向①2018 届毕业生共计 5729 人。博士毕业生 233 人,硕士毕业生 1966 人,本科毕业生 3530 人。男女总体比例为 2.5:1;其中本科男女比例为 3.4:1。黑龙江省生源(1648 人)最多,占毕业生总数 的 28.77%,其次是山东省生源 8.55%、河南7.8%、河北7.1%。②2018 届总体就业率95.22%。其中博士就业率93.56%,硕士96.39%, 本科94.67%,详见下表:③本硕博未就业:274 人。男生 186 人,女生 88 人。其中,本科未就业188人,其中67%拟考研,7.5%拟考公,8.5%有单位未签约。2、深造情况①总体深造率38.33%。博士深造率7.3%;硕士深造率7.78%;本科深造率57.39%。②本科生国内升学1769人。其中,留在本校读研 937 人,占本科生升学数的 46.25%;升入 985 高校的 656 人,比例为 32.38%。③本科生保研情况根据哈工程教务处《获得免试攻读 2018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学生名单公示》2018届推免生:726人。保研率:20.57%。考研率:29.54%。④本科生境外留学本科生留学257人。主要去英国28.8%、澳大利亚24.9%、美国17.9%、香港5.8%,分别是74人、64人、46人、15人。详情如下:留学人数较多的大学有:3、就业单位博士就业单位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博士就业数的 49.62%), 其次是科研设计单位(17.18%)。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36.58%) 为主,其次是私营企业(30.01%)。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1.50%), 其次是私营企业(34.91%)。4、就业行业博士主要集中在教育(占博士就业数的 59.81%)、IT业(25.23%)。硕士主要 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2.14%)、制造业(26.92%)。本科以制造业为主(33.56%),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25.92%)。5、就业地点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 和上海。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深圳和 上海。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齐 齐哈尔。6、求职、签约情况2018 届毕业生就业的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部队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以及其他高校、 研究院所就业。在主体领域单位就业 1396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 42.84%,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5.28%)。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524 人,占 毕业生就业数的 46.76%,共涉及 500 强企业 60 家。重点单位如下:签约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直接通过学校举办的招聘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41%),其次是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21%)、其他招聘会(10%)。其中,家长或其他社会关系比例(10%), 直接联系单位或在单位招聘网站上网投简历(7%),各类招聘网站(4%),公务员、选调生等统一招聘考试(2%)。
哈尔滨工程大学,网上总有人把“哈工程”和“哈工大”混淆,其实也难怪,据说哈尔滨人自己也会傻傻分不清~哈尔滨工程大学是211;哈工大是985!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部四轮评估,A+:船舶与海洋工程;A-:控制科学与工程。哈工程,国防七校、东北五校之一,是中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 唯一获奖院校。2017 届毕业生共计 5812 人,总体就业率为 95.30%。其中博士毕 业生 225 人,就业率为 94.22%,硕士毕业生 2041 人,就业率为 96.03%, 毕业研究生合计 2266 人,研究生就业率为 95.85%。2017 届毕业生中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649 人,占 毕业生就业数的 48.22%,共涉及 500 强企业 131 家。2017 届毕业生在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 1247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 的 36.46%,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7.11%)下面是本科生情况,研究生暂不分析。本科毕业生 3546 人,就业率为 94.95%。男生就业率高于女生。协议就业:36.27%;自主创业2.54%;合同就业0.56%;灵活就业0.93%。国内升学:48.70%。其中升入本校 844 人。升入 985 高校的 700 人。出境留学:5.95%。主要是美国、德国、香港。升学率:54.65%。女生升学率63.9%,明显高于男生。——就业单位:国企40.6%,民营34.1%;部队7.2%,科研1.5%,机关0.6%,教育事业1.4%。——就业行业:通讯电子22.7%,建筑8.9%,部队8.9%,船舶8.3%,航空航天6.9%,IT业5.3%。——就业地点:北京8.1%,上海7.1%,广州3.5%,深圳6.94%,武汉5.3%,哈尔滨20%。本硕博重点单位如下:
受疫情影响,许多学校今年都没有开学,对于大多数年级的学生来说只不过是改成了在家上网课的区别,但是对许多毕业生来说,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毕业典礼却无法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未免有些可惜。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自己在家举行毕业典礼的视频。视频中,这位小伙请来了自己的爷爷为自己拨穗。看到孙子研究生毕业,学业有成,爷爷笑得特别开心,提出录像纪念一下,所以才有了这段视频,记录下来这一段幸福的时刻。评论区感动的声音不少,给小伙和爷爷的祝福也很多,更有“课代表”给大家普及究竟什么是“拨穗”:毕业拨穗这是一个仪式,也即毕业拨穗礼,就是毕业授学位时,系主任或校级领导把学生学位帽上的帽穗,从右边拨到左边,再授予毕业证书。代表稻穗或麦穗成熟,象征毕业生已学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飞 。网友评论:还有很多网友深受感动,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相信有很多同学曾经都有过考研的想法,有些可能是因为无人支持,就放弃了;有些可能是想先在社会上打拼几年,便延后了;还有一些同学,担心考研高额的成本会给家里增添负担,不得不放弃了。兴业消费金融最新推出了“兴才计划”助学贷款,为解决所有有理想的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经济上的困难,面向所有有需要的大学生。“兴才计划”最高可申请金额为20万元,在校期间和毕业五年内仅需还清利息,本金最长还清期限为20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都是隶属于工信部,而且在专业上也有很多相似的,怪不得很多学生把它和哈工大搞错啦!但不同的是,哈工大的生源很好,但哈工程就要差一些,比如现在比较火热的考研,哈工程几乎年年需要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既然生源相对一般,那哈工程的毕业生去向怎么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看将来调剂或报考到这所院校是否合适?2018 届毕业生共计 5729 人,总体就业率为 95.22%。其中,博士毕业生 233 人,,就业率为93.56%;硕士毕业生 1966 人,就业率为96.39%;本科毕业生 3530 人,就业率为 94.67%。男女比例为 2.51:1,这也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本科生在黑龙江省招生仅占24%,这个比例说不上高来,在各个高考大省或临近省份,招生数量也比较可观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以深造为主,其中超过50%本科毕业生选择的是国内升学,还有超过7%的毕业生选择出出国深造;签就业协议的超过三分之一。研究生则是以签就业协议为主,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85%以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升入本校的 937 人,升入 985 高校的 656 人,升入除本校外其他 211 高校(不含 985) 的 76 人,到研究院所继续深造的 65 人,升入其他非 211 高校 35 人,出国(境)留学 257 人。2018 届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270 人, 赴英国留学的人数最多(77 人),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28.52%, 其次是澳大利亚(64 人),比例为 23.70%。录取该校 2018 届毕业生的国(境)外高校共 121 所,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4 人),比例 为 8.89%,其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12 人),比例为 4.44%。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差别很大,其中博士单位性质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博士就业数的 49.62%), 其次是科研设计单位(17.18%);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36.58%) 为主,其次是私营企业(30.01%);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1.50%), 其次是私营企业(34.91%)。由于学校是典型的军工类的理工科院校,以航海为主,所以本科生的去向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硕士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2.14%),而博士生则去向是教育业为主。差别实际还是很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而言,本科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深圳和上海。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齐齐哈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就业的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就业、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业、部队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就业以及其他高校、 研究院所就业。2018 届毕业生在主体领域单位就业 1396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 42.84%,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5.28%)。2018 届毕业生中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524 人,共涉及500 强企业 60 家。其中,博士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5 人,占博士生就业数的 27.36%,涉及企业 14 家;硕士 生 500 强企业就业 936 人,占研究生就业数的 53.73%,涉及企业 53 家;本科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33 人,比例为 40.50%,涉及企业 51 家。接收该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 500 强企业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72 人),;其次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 司( 133 人)。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届未就业学生有 274 人,未就业原因比例最高的是复习再考 研(占未就业总数的45.99%),其次是已工作,未签三方协议 (14.23%)。关于各专业的具体就业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情况,哈工程并没有透漏,看看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单位你就不会怀疑,军工类和国防类的企业不会差,尤其很多企业还是各种500强的成员,看来,如果报考这所高校或者研究生复试调剂到这所高校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首先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着这次2018年度取得国家科技最高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著名的老牌工业顶级院校,是985工程、211工程和建设世界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作为C9成员之一,承担着国家多项重要项目,而且哈工大有八个学科能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分别是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其中哈工大的材料科学、工程学已进入全球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在全国高校中也是脱颖而出,有17个学科位列A类,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位列A+档,5个学科位列A档,9个学科位列A-。哈工大的发展简直就是国内高等教育上的奇迹,没有受地域的限制,哈工大形成了一校三地三区的办学格局,分别是哈尔滨本都校区、山东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具数据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部。因此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好的,以2017年为例,我们来看看哈工大毕业生都去了哪里?从升学和出国深造方面来看,哈工大博士生深造的达13%,硕士生继续深造的达17%,本科生继续深造的占了63.99%。从毕业生就业地域方面来看,2017年哈工大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占签约人数的87.27%。从就业省份来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天津、广东、北京、江苏、湖北和山东等地。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方面来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业、教育等行业的占签约人数的80.41%。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毕业生主要签约在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和私营企业的约占签约毕业生总数的80.67%。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哈尔滨工程大学说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个学校听起来就一字之差,是不是有没有关系呢?哈工程是不是打着哈工大旗号的一个二本学校呢?其实,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学校。因为哈工程这个辨识度不高的名字,哈工程还曾被评为中国最受委屈的高校。虽然说名字老是被误会,但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并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学校,相反,哈工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是国防七校之一,学校实力可以说黑龙江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因此在哈尔滨流传着一句“天上有个哈工大,海里有个哈工程”的顺口溜。哈工大以航天方向专业为特色,而哈工程则在船舶、海洋相关专业上更为突出。 01学校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哈军工);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可以说是中国船舶工业系统中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还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哈工程是国家“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唯一的获奖院校。02优势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三海一核”为主的相关领域。“三海一核”并不是特指某些专业,而是一个大的方向和领域,包括了像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轮机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水声)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哈工程的优势专业,毕业的就业质量也非常高,考生都可以考虑报考。其中的军工类专业和水声工程专业,开瑞老师建议学习这几个专业的考生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深造会更有利于未来就业。与核相关的专业也是哈工程的强势专业,如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开瑞老师非常推荐这个专业,基本上读了核相关的专业,大三时候就会被企业签走,就业不用担心。像中国核工业集团这类央企的首席专家中,哈工程的校友就占五分之三。此外,哈工程的土木工程专业,虽然在全国的排名不怎么样,也不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是就业率基本是100%,而且就业单位都是国家大型企业,开瑞老师也非常推荐。03就业情况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91%,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IT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毕业生中有48 %进入国企,就业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部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以及其他高校和研究院所,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部队及所属等。毕业生中去民营企业的占46%,其中有一半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去的最多的企业是华为、腾讯、海尔、美的等。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升学率为53%,这个升学率和就业率在211大学里面是非常高的了,甚至超过一些985院校。国内升学率为47%,升学主要去向本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85名校。国外升学为6%,主要是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知名院校。综合哈工程的就业和升学情况来看,如果考生进不了非常好的工科专业院校,开瑞老师建议可以考虑哈工程这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学校。04在云南的录取分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录取分数,理科生最低分一般要高一本线70分以上,全省排名8700名左右,去年录取的最低分是609分。哈工程去年没有面向云南招收文科生,今年会不会招要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出来才知道。而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牌专业,一般要在全省7600名左右。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录取专业都不差,因此最低分和最高分差距不大。05录取规则开瑞老师提醒:1、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联合办学)、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00分。2、自动化学院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专业学费:1800元/年,学分学费:80元/学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力有目共睹,哈尔滨工业大学是著名老字号工业顶尖学院,是建设985项目、211项目和世界一流的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作为C9的成员之一,承担着国家很多重要的项目,哈工大学有8个学科可以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分别是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科学、工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和生态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中哈工大的材料科学、工程已经进入了全世界的前面。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学在全国大学中也很突出,17个学科A类、机械工程、环境科学和工程、控制科学和工程3个学科A级,5个学科A级,9个学科A级。哈工大的发展正是国内高等教育上的奇迹,没有受到地区限制,哈工大形成了一所三地三区的学校运营模式,具有数据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甚至超过本部。因此,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以之前为例,哈工大学毕业生去了哪里?从升学和海外进修方面看,哈工大学博士生深入研究达13,硕士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达17,本科生继续深入研究占63.99。从毕业生就业地区来看,哈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东北地区,占合同人数的87.27,从就业省来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天津、广东、北京、江苏、湖北、山东等地。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业、教育等行业,占合同人数的80.41。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毕业生主要在国有企业、科研机构、私营企业签约。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金声 栗浩今年的毕业季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届毕业生来说格外特殊。受到疫情影响,众多毕业生无法到校参加毕业典礼,为此,哈尔滨工程大学精心策划,为毕业生们献上一场自助式云端毕业典礼。6月3日,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云端如期举行。6月2日,哈工程“云毕业”专题网站正式上线。校长云端致辞、导师云端寄语,祝福毕业生走上新的人生旅程。另外,所有毕业典礼环节均录制成视频供毕业生自主获取,学校官方公众号开放云拨穗、云合影、云祝福等互动环节供毕业生参加,生成的云拨穗小视频、云合影照片均可永久留存。“请毕业生面向拨穗人,——请毕业生向拨穗人行礼,——请拨穗人将代表学业成熟的流苏从毕业生的右侧拨到左侧,完成这一光荣时刻!……“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为每一位毕业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毕业典礼。今年的毕业典礼校长无法亲手为毕业生援正流苏,特授权每一位毕业生的父母为毕业生援正象征学业成熟的流苏,完成“拨穗”礼。在此之前,学校已将学位服寄送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手中。姚郁校长在致辞中寄语毕业生:“毕业不是成长的结束,而是未来的启航;对未来真正的负责,就是不断的把握住现在。”他希望毕业生带着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求学时光中养成的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走向远方,借此迸发出生命蕴含的恒久力量,奋勇搏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疫情无法阻隔毕业生们对母校的眷念,以及学校对毕业生的殷切期盼。这场特别的毕业典礼定将给2020届哈工程研究生毕业生们留下毕生难忘的记忆。(图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官微)
日前,哈工程14个学院1567名2020年春季学期初毕业的研究生,圆满完成在线毕业论文答辩,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降低”“毕业不延期”。船舶学院:严把159名研究生的答辩质量关船舶学院在全校率先启动远程视频答辩。3月8日至17日,学院视频答辩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20余位专家分赴25个视频答辩小组进行全程督查,顺利完成159名研究生的视频答辩工作。经督查、答辩组专家和学生反馈,毕业论文视频答辩流程规范,答辩委员把关严格,学生答辩准备充分,视频答辩效果远超师生的预期。动力学院:“官方弹幕”频频点赞专家与答辩学生在问答中“交锋”,学术探讨热烈;聊天界面不时出现督查专家的点评“弹幕”——“学生表现很棒,时间控制得好,赞!”“学生讲得不错,老师质询实实在在”“组织严密,程序严格,老师问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后续论文完善。”“每个学生都单独讨论单独决议!好。”动力学院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健全“研究生远程答辩质量全程管理”体系,答辩委员会严格执行预定程序及流程,答辩“现场”秩序井然;“现场”外,秘书组在微信群里回答疑“候场”学生们的各类疑问,按顺序安排学生调试设备、进入会场,答辩各环节步骤严谨、环环相扣,最大限度还原了线下答辩的全过程。作为学校唯一一个采取论文“100%校外盲审”的工科院系,动力学院10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外审如期完成,获专家好评。面对疫情,动力学院反复论证、模拟答辩各个环节。答辩小组逐一提前测试比较常用视频软件,制定主、备两套方案并对全体答辩学生所在地、采用设备、网络情况等基本信息提前摸排,对研究生分组进行预答辩演练,充分保证网络答辩质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研究生孙剑蓉答辩前一日,导师李彦军老师还在反复沟通,帮助她联系可在线操作的计算集群,用以完善论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答辩。“直至上交论文的最后一刻,郑群老师还在帮我修改论文,老师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将影响我一生。”赵一同学的毕设题目为《船用燃机压气机跨音级气动布局研究》,答辩后,赵一逐条整理专家意见,多次与导师郑群教授沟通修改。郑群指导他对论文逐字逐句斟酌、推敲,经过多次修改,郑群才将赵一的论文整理上交学院归档。自动化学院:学生导师心连心自动化学院3月5日至15日组织20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在线答辩。学院通过视频会议组织所有答辩秘书进行了答辩流程的培训,安排了16名学院督导对30场答辩进行检查记录。为保障在线视频答辩的顺利开展,程建华老师按照“提前谋划、充分准备”的总体思路,逐一对研究生答辩PPT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细致审阅,为研究生继续修改答辩材料,提供了合理化参考意见。身兼校学术委员会成员、院学术督导等数职的朱齐丹老师,本身要指导多名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同时要兼顾指导研究所其他学生的答辩情况及检查学院其他答辩组的答辩情况。家住湖北黄石的硕士研究生尹维考,克服没有携带笔记本回家、全家居家隔离等困难,利用平板电脑修改论文,同时组织了本课题组答辩同学交流群,协助答辩秘书及时传达答辩的相关安排,协助辅导员老师及时转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尹维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网上在线答辩。信通学院:“云答辩”严谨又暖心帮助学生邮寄电脑回家;多次深入实验室,通过构建远程服务器,使学生在家也能使用计算资源和数据;定期询问每一位学生的进度,指导学生论文和PPT的修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与疏导和鼓励……信通学院一系列举措让193名参加“云答辩”的学生心里“有了底”,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完成,学院交上了一份严谨又暖心的答卷。2017级硕士四班的张羽寒假“两手空空”就回家了,“看到学院采用在线毕业答辩等相关通知的时候真是感觉措手不及。”和张羽一样,很多毕业班的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答辩的进展,都停留在提交盲审版论文的状态,寒假回家没带电脑,没有相关资料,没有来得及做ppt......导师叶方得知同学们的难处,多次申请进入学校教学楼为学生取电脑,实验室老师帮着免费邮寄。“叶方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给我们反复耐心修改答辩PPT并提出建议和意见,让我们更加有信心面对答辩,感觉到了老师的温暖。”为学生“云答辩”护航最后一公里。答辩组秘书提前带领学生测试网络、熟悉软件的使用,提醒学生为防止网络卡顿提前录屏备用,同时为学生讲解答辩注意事项,模拟答辩候场等各个环节,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云答辩”不紧张。更多专家参与指导,学生得到更好锤炼。通信所林云老师邀请了美国、丹麦、复旦、北邮和华为的专家参加在线预答辩。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提前掌握视频软件的使用,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家犀利的提问让学生提前感受了视频答辩的氛围,发现论文和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云’答辩是一次创新,作为导师,我将是学生最坚强的后盾,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开启人生新的乐章。”标准不降、新颖高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赵春晖说:“学术委员会成员从论文的题目到内容再到论文相关格式进行了详细审查,严格保证质量。这种在线视频方式既新颖又高效,而且还可以录像存档,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材化学院:更规范、质量更高“非常时期,线上答辩的形式快捷又有质量保证。身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能够参加这次线上毕业答辩感到十分荣幸。”材化学院2017级硕士毕业生徐梦书在线上答辩后十分满意。3月9日至16日,历时8天,材化学院2017级113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为严把在线答辩质量关,材化学院专门设计了在线答辩工作流程和应急保障措施。答辩流程设论文陈述、回答问题、答辩评审线上讨论和投票表决等环节,日均答辩历时8小时。答辩结果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答辩全程录音、录像并存档。参与此次答辩的导师无机材料研究所教师冯静说:“这次线上答辩在重视程度、答辩效果和规范性上与往年现场答辩相比非但没有降低,反而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此次答辩之前,所有参加答辩老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提高了论文评审质量。参与答辩的学生也因此次答辩的特殊性,准备得更细心更充分。”学院教学督导、答辩委员会主席董国君老师在参加答辩后表示:“在线答辩,是疫情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和体验,对参与其中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效果不比现场答辩差,并且更灵活,这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一种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和思路。”数学学院:虽“远”仍“严” 爱不隔离3月14日是全球第一个国际数学日,数学学院2017级53位硕士研究生以“云答辩”的方式庆祝国际数学人的共同节日。早8点30分答辩正式开始,53名研究生分为四组,通过腾讯会议开始答辩。卜长江、邓廷权、樊赵兵、徐润章四位教授分别担任四组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组答辩主席严格按照学院视频答辩流程主持答辩,学院答辩督查、低年级硕士研究生等在线旁听了本次答辩。在研究生汇报PPT、答辩委员提问、答辩小组讨论决议、答辩委员匿名表决、答辩主席宣读决议等五个流程后,53名硕士研究生历时近12个小时的“云答辩”顺利结束。龙江学者、数学学院教授徐润章表示,虽“远”仍“严”,这是我们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上的最后一课,希望他们牢记哈军工优良传统,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时刻保持数学人的严谨务实。研究生班班长王强说:“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答辩方式进行毕业答辩,感觉这种方式更轻松一些,不会像在现场那么紧张。”研究生王敏感慨道:“难忘老师们暖心地帮助我们去实验室拷贝资料;难忘课题组组织预答辩到晚上十点多,我的导师沈继红教授仍在耐心地指导我的答辩细节;难忘答辩秘书一遍遍带着我熟悉软件,核对答辩流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因为疫情不能返校,但来自学院的温暖却不曾被隔离。”为了更好地保证远程答辩工作顺利进行,数学学院编写了三个版本的《远程答辩操作指南》供答辩评委、秘书和学生参考使用;为避免出现因网络卡顿而无法答辩的情况,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录屏备用;还组织了答辩秘书集中培训,以熟悉答辩流程,应对突发事件。针对个别毕业生未带电脑、研究数据不在身边的问题,学院教师党员挺身而出,进入实验室、公寓为每一名研究生拷贝数据,邮寄材料;研究生党支部积极为将要答辩的研究生提供PPT制作、模拟答辩等志愿服务。物理学院:尽责担当 精准答辩3月15日上午8时20分,物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远程视频答辩会准时开始。本次答辩会共分为6个小组同时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校级答辩监督员、院级答辩监督员、答辩秘书等40余位教师和46名硕士研究生通过在线视频会议软件“腾讯会议”参加了答辩。整个答辩过程严格按照学校、学院制定的相关文件细则和流程开展,语音流畅、图像清晰,师生交流顺畅,效果良好。答辩会采用“问卷星”进行投票表决,全程利用录屏软件进行记录与保存,保证整个答辩过程合规、有效。为确保远程视频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学院提前组织了一次预答辩,召集了三个答辩组举行了一次全流程预演,同时邀请了其他秘书、学生和答辩委员观摩学习,会后大家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了答辩流程,为即将开始的正式答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秘书群里,有的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甚至细化到答辩当天每个流程的每句话。”远程视频答辩的顺利举行,离不开每一位答辩秘书的辛苦付出。答辩当天,有的秘书老师天未亮时便从家出发,提前到达办公室调试设备;有的秘书老师为了不影响答辩,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从江北驱车25公里赶到学校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了提高录屏的质量,及时发现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没有语音、屏幕共享不成功等突发状况,答辩秘书党凡阳采用了双账号登录、多屏幕互动的方式,保证了答辩过程的顺利进行。身在湖北的硕士研究生刘美江在答辩后真情流露地说:“导师刘志海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很多宝贵时间对我进行在线指导,甚至深夜还在帮助我修改论文,使我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完成硕士学位答辩。学校以及学院老师们所做的一切让我备受感动,毕生难忘。”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图文综合 | 周明晔 丁鑫冰 张琳 张伟平 赵琳琳 刘涛 张勇刚 欧阳卫平 王洋 刘蕴喆 王暄 排版 | 田昊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龙头新闻讯 记者24日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悉,哈工程14个学院1567名2020年春季学期初毕业的研究生,日前圆满完成在线毕业论文答辩,毕业不延期。据了解,船舶学院在全校率先启动远程视频答辩。3月8日至17日,学院视频答辩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20余位专家分赴25个视频答辩小组进行全程督查,顺利完成159名研究生的视频答辩工作。动力学院专家与答辩学生在问答中“交锋”,弹幕频频点赞。在聊天界面上,不时出现督查专家的点评“弹幕”——“学生表现很棒,时间控制得好,赞!”“学生讲得不错,老师质询实实在在。”“组织严密,程序严格,老师问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后续论文完善。”3月5日至15日,哈工程自动化学院组织20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在线答辩。学院通过视频会议组织所有答辩秘书进行了答辩流程的培训,安排了16名学院督导对30场答辩进行检查记录。动力学院答辩“现场”秩序井然;“现场”外,秘书组在微信群里回答疑“候场”学生们的各类疑问,按顺序安排学生调试设备、进入会场,答辩各环节步骤严谨、环环相扣,最大限度还原了线下答辩的全过程。作为哈工程唯一采取论文“100%校外盲审”的工科院系,动力学院10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外审如期完成。“直至上交论文的最后一刻,郑群老师还在帮我修改论文,老师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将影响我一生。”赵一同学告诉记者,他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为《船用燃机压气机跨音级气动布局研究》,答辩后,赵一逐条整理专家意见,多次与导师郑群教授沟通修改。郑群指导他对论文逐字逐句斟酌、推敲,经过多次修改,郑群才将赵一的论文整理上交学院归档。 信通学院2017级硕士四班的张羽寒假“两手空空”回家,“看到学院采用在线毕业答辩等相关通知的时候,真是感觉措手不及。”和张羽一样,很多毕业班的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答辩的进展,都停留在提交盲审版论文的状态,寒假回家没带电脑,没有相关资料,没有来得及做PPT。导师叶方得知同学们的难处,多次申请进入学校教学楼为学生取电脑,实验室老师帮着免费邮寄。张羽说,“叶方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给我们反复耐心修改答辩PPT,并提出建议和意见,让我们更加有信心面对答辩,感觉到了老师的温暖。”3月9日至16日,材化学院2017级113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参与此次答辩的导师无机材料研究所教师冯静说:“这次线上答辩在重视程度、答辩效果和规范性上与往年现场答辩相比非但没有降低,反而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此次答辩之前,所有参加答辩老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提高了论文评审质量。参与答辩的学生也因此次答辩的特殊性,准备得更细心更充分。”学院教学督导、答辩委员会主席董国君老师在参加答辩后表示:"在线答辩,是疫情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和体验,对参与其中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效果不比现场答辩差,并且更灵活,这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一种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