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发布了《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下面就随小编一起阅读一下报告的内容吧(部分)!1、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1.1、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及学历层次分布我校2019届毕业生共8125名,与去年相比减少48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生864名,本科毕业生7205名。2017届-2019届毕业生规模及总体趋势1.2、专业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59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15% ;软件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4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3%;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2%;会计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46%。2019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分布我校2019届硕士毕业生分布在61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42%;控制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13%;会计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2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1%;机械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5%。2019届硕士毕业生人数前十位的专业分布我校2019届博士毕业生分布在14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材料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86%;材料物理与化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29%;管理科学与工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7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93% 。2019届博士毕业生人数前八位的专业分布按学科分类看,获得工学学位毕业生占比69.11%;获得理学学位毕业生占比3.75%;获得管理学学位毕业生占比10.82%;获得经济学学位毕业生占比2.61%;获得文学学位毕业生占比5.78%;获得艺术学学位毕业生占比6.10%;获得法学学位毕业生占比1%;获得哲学学位毕业生占比0.78%;获得教育学学位毕业生占比0.04%。由此可见,学校专业设置突出了做强工科、做精理科、做优经管、做特文艺哲法的办学定位。1.3、性别结构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男性毕业生539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66.41% ,女性毕业生272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3.59%,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97:1。分学历来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男生人数均多于女生。2019届毕业生不同学历的性别结构分布1.4、民族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民族分布广泛,包含25个民族。其中汉族毕业生6780,占比94.10%,少数民族毕业生425人,占比5.90%。仅就少数民族部分进行分析,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和土家族,其他少数民族数占比较少。2019 届本科毕业生民族分布1.5、困难毕业生类别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困难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70%。在各类困难毕业生生中,“家庭困难”有1992人,占比最高,达99.25%;其次是“就业困难”,占比0.4%;第三是“家庭困难和残疾”,占比0.2%。2019届毕业生困难类别分布1.6、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生源数量前三位的是黑龙江省386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57%;山东省90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57%;广东省29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9%。2019 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分布2、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2.1、就业率总体情况截止到2019年8月31 日,我校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9.66%。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9.38%;硕士生的就业率为92.13%;博士生的就业率为87.50%。对比去年数据发现,我校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有所降低,硕士毕业生就业率略有提高。2019届毕业生分学历层次的就业率2.2、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总体情况从不同性别分专业来看,2019届本科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为89.38%,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与男性毕业生就业率持平,同为89.38%。我校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升学率情况,男性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名前三的专业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38.18%,工程力学,为37.50%,商务英语,为33.33%。女性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名前三的专业有:工程力学,为100%,电子科学与技术,为50%,金属材料工程,为47.83%。2019 届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率及升学情况2.3、困难毕业生类别情况我校共有2007人属于困难群体,困难群体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2.97%,其中“家庭困难和残疾”与“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类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家庭困难”类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到了93.07%。2019 届毕业生不同性别分专业就业率及升学情况2.4、未就业情况分析针对2019届本科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后一直未就业的原因,学校开展调查,调查数据显示,50.85%的毕业生在“准备复习考研”;5.08%的毕业生在“准备出国”;1.69%的毕业生在“准备创业”;8.47%的毕业生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占6.78%;其他特殊原因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占27.12%。2019 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原因分析3、毕业生就业形势流向情况3.1、总体就业形式流向毕业生就业形式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国内升学、出国出境和未就业(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和其他暂不就业)。截止到 2019年 8月31日,全校 8125名毕业生中,协议就业形式 4992人 (61.44%);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40人(0.49%);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53人 (0.65%);国内升学1102人(13.56%);出国出境 156人(1.92%);自由职业 934人(11.5%);自主创业8人(0.1%);未就业 840人(10.34%)。分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均维持较高的水平,其中博士生协议就业形式就业的比例最高,为 85.7% :研究生次之,为80.32%。按自由职业形式就业的毕业生中,本科生的比例最高,为12.44%。2018届-2019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分布3.2、升学及出国(境)情况1.国内升学情况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1102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学习。其中: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1041人,升学率14.45%;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61人,升学率为7.06%。2.出国(境)情况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毕业去向为出国、出境的有156人。本科生154人,研究生2人,博士生0人。4、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4.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我校2019届已就业(不含升学)的毕业生中,就业单位性质涵盖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类别。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为民营企业,为70%,硕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为国有企业,为41.14%。2019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4.2、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1.学校校所在地区省份就业情况分析将我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划分为本校所在地(黑龙江省)和外地(包括北京、上海、贵州、四川等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统计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其中:博士毕业生在黑龙江省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1.43%,硕士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为39.70%,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为27.31%。2019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2.毕业生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对比分析对我校本科毕业生(不含待就业)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进行对比分析,黑龙江省生源占比53.57%,在黑龙江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为27.31%,逆差为26.26%,呈现人才流出趋势;除黑龙江省外,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省份是山东省,占比为15.95%,而山东省的生源占比为12.57%。山东省之后,就业人数比例较高的是广东省和北京市。2019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省份和生源省份对比分析3.面向基层就业情况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27名同学被授予“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称号,27名同学中有4人选择到黑龙江省基层就业,其中,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4名,大学生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7名,服务基层用人单位的同学14名。学校共发放奖励资金72000元。4.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按毕业生就业行业去向的人数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分学历层次如图所示。教育行业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79.59%。制造业是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的行业流向,占比分别为40.95%、34.47%,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研究生毕业生占比为22.18%,本科毕业生占比为21.25%。2019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2019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4.4、毕业生就业工作职位类别情况按毕业生就业工作类别来看,排名前十位的工作职位类别,分学历层次如图所示,教学人员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工作职位类别,工程技术人员是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工作职位类别。2019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2019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职位分布4.5、就业用人单位情况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10人的就业单位达50多家(详见下表)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10人以上的企业单位。本科毕业生主要赴电力电网、通信、互联网、软件、路桥基建、汽车、装备制造、材料、化工医药和金融服务等行业领域就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去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人数最多,为27名学生,(详见下表) 接收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前十名用人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 10 人以上的企业单位接收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前十名用人单位4.6、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情况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1041人,考取本校研究生共有370人,一流大学有30所,其中具有一流学科的高校44所。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详表5、就业满意度情况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对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等项目。参与调研的毕业生覆盖了学校全部专业,包含工学类、理学类、经管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和艺术类等学科。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参与人员学科分布5.1、就业职业发展情况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进行调查,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为91.57%,其中,非常满意占21.35%,满意占40.17%。就业职业发展满意度分析5.2、专业与工作相关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毕业生中23.31%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非常吻合,41.85%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基本吻合,认为不太吻合与完全不吻合的毕业生分别为21.07%与13.76%。从整体结果上看,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为65.16%,略高于全国平均63%的水平线,说明我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培养学生能够发挥专业特长。201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分析5.3、薪资待遇情况根据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问卷,目前岗位薪酬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7.64%;3001-4000元的毕业生占13.95%;4001-5000元的毕业生占31.56%;5001-8000元的毕业生占30.23%;8001-10000元的毕业生占9.63%;1万元以上的毕业生占6.78%。2019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薪酬分析5.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情况根据调研数据,用人单位总体上认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具有老工科院校的优良传统,毕业生踏实肯干,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较好,尤其是我校特色专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人际交往与心理素质、外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需要在学校培养过程中适当加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本科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编 辑:杨令臻 王 君
哈尔滨理工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都是东北地区理工类名校。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而成,是国家国防科工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黑龙江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卓越计划高校,国家973,863项目承担高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图片源自官网。长春理工大学是大名鼎鼎的“兵工七子”之一,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时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是国家国防科工局,吉林省和长春市共建高校,吉林省属重点大学,卓越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长春理工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我们来参考一下两所大学在东北理工类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在校友会东北地区理工类大学排行榜中,长春理工大学排在全国理工类高校第58位,全国总排名第151位,东北地区理工高校第6位。哈尔滨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理工类大学第59位,全国总排名第152位,东北地区理工类高校第7位。两所大学实力伯仲之间。校友会东北地区理工类大学排行榜。再来看看软科排行榜上的表现。在这个排行榜中,长春理工大学排在理工类高校第79位,哈尔滨理工大学排在理工类高校第89位,分别位居东北地区理工高校第8,第9位,排位也是相当接近。总体上来说,长春理工大学排位更高一些更厉害一些。软科东北地区理工类大学排行榜。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所东北理工名校。长春理工大学有“中国光学英才的摇篮”之称。学校现有3个校区,各类在校生30132人,其中研究生4530余人。学校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硕士这位授权一级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长春理工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在学科实力方面,长春理工大学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中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长春理工大学科研实力突出,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长春理工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哈尔滨理工大学现有4个校区,开设有18个学院,在全日制在校生33496人。学校开设有63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哈尔滨理工大学拥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高压电与绝缘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另有10个省重点一级学科。拥有省部以及上重点实验平台11个。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源自百科。最后我们来参考一下两所理工大学在辽宁省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情况。两所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长春理工大学在辽宁省历年录取分数线。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辽宁省历年录取线。总体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是同一层次高校,无论是排位还是水平都相差不大,各有优势学科。
哈尔滨,简称“哈”,古称会宁府、阿勒锦,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哈尔滨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已经形成了以大学、研究所、大工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技力量为辅的研究与开发体系有名的大学很多,最出名的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理工类男多女少的梗,但是有两个理工类高校因为名字的原因也经常被拿出来和哈工大对比,那就是哈工程和哈理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下这三所高校,它们的录取分数线最大相差一百多分,为了在选择学校时避免高分低报,更要擦亮双眼,不能像二哈一样,看见什么都一样。但是三所高校都是很不错的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的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国第一所毕业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研究生三年制的理工科大学哈工大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动漫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二、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设有17个学院(系、部)、本科招生专业38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国防特色紧缺专业: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保密与信息安全工程、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水声工程三、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前身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973”、“863”项目承担高校,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多家长和考生都会以为只有考入名校才有出路,非也!清华北大这些学校,说他们厉害,说的是他们综合实力强大,可是单个的专业拎出来比一比,其他学校也未必很差。比如,某专科商务外语系可以在08年奥运会担任翻译,很强大了吧?专科尚且如此,更何况本科?下面介绍的这5所普通大学,他们的“王牌专业”并不比任何名校差!而且都在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高考分数并不高。哈尔滨理工大学——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学校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前身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双实双业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实训基地、全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三校之一最早建校哈尔滨电工学院,曾被誉为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该校建立了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拥有电气工程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个二级学科,其中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为国防特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省级重点学科。同时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领域和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长春工业大学——肇始于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该校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此外还拥有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016年和2019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吉林省省级品牌专业,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6年机械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为B-。就业形势连年看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连续5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河南科技大学——中国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该校起始于1952年8月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办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2002年,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1985年轴承专业(方向)所在学科——机械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轴承专业(方向)所在学科——机械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迄今,河南科技大学是国内唯一设立轴承本科专业(方向)的高校。因其毕业生供不应求、广受轴承行业欢迎,该校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两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包括四个方向(简称机设、机制、轴承、机电),两个教育部卓越班(轴承卓越班、液压卓越班)、两个教育部新工科试验班(机器人技术创新班、智能工程制造试验班),入学后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报某一方向,轴承专业方向为该校特色学科。南华大学——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南华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2000年3月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2002年10月,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家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和湖南省优秀重点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技术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核物理专业是首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入选湖南省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是湖南省首批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科技大学——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船舶与海洋工程”1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目前学院研究生在校人数为312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学校最具办学特色的标志性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该学科现为江苏省一期、二期和三期优势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主力支撑的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该校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性能、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3个创特色科技创新团队和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关键技术1个新兴科技创新团队。依托团队,该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拥有MTS系统公司生产的结构疲劳试验系统、大型结构试验平台、船模拖曳水池、风浪流综合试验池、波浪水槽等重型实验设施和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各类软件系统,高性能工作站等。该校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国防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这样的普通高校还有很多,如安徽理工大学的爆破、山东理工大学的农机、太原科技大学的重型机械、湖北工业大学的轻工业等等,分数不高的考生在报考时切忌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而是寻找该校的底蕴专业,被这些高校的特色专业录取,在今后无论就业考研都不会比名校差,名校只是综合实力强,而一些普通高校则是单打能手,当然一切还要顺应考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基础上统筹考虑,特别对于中等考生在处理有特色专业高校与综合高校的选择上,一定要全面评估,如河北大学整体实力明显优于以上高校,但是突出学科却很少,河大是区域性优势综合高校,与全国性优势综合类高校还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区域内的认可度和就业上,北大、武大就好比是家乐福,而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就好比是北京的华联、上海的百联,而两外一法、两电一邮就好比居然之家,而普通特色高校就是地方特色专卖。每所高校都有其生存之道,选择对了你就可以一路过关斩将,选择错了就业考研时就会一脸迷茫,人生是需要规划的,不是走一步看一步。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说,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将重点投放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临床医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延边大学 临床医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苏州大学 临床医学江南大学 临床医学南昌大学 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四川大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武汉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海南医学院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南京医科大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徐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二十世纪的人类最重要科技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集成电路工程是研究生层次的工程类专业,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交叉领域。合肥工业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福州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天津理工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哈尔滨理工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西安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上海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南京大学 人工智能南京农业大学 人工智能江西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重庆大学 人工智能西北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
新一届的考研小伙伴们,很多已经开始在全面选择筹划了,今天就来说说英语专业考研那些事儿。英语专业考研,有学硕也有专硕,很多人直接选择了学硕,包括语言学、文学、教育、文化,但这些是要考二外,英专的很多小伙伴在学习二外的时候,很多都是得过且过,并没有那么扎实,一想到考研还要考二外就头疼,其实不用担心啦,可以选择考其他的方向,那就是翻译,比如翻硕MTI,这个是专业硕士,考研不考二外哦,但是有几所特殊的学校复试是要考二外(北外、外交学院等),这个要格外注意。1、选择专业(1)如果你对英语依旧热爱,对英语语言学、文学、教育等感兴趣,并且也愿意继续深造,同时你的二外学的也还不错,那你就可以选择语言学、文学、教育的方向,根据你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细分方向。(2)如果你的英语还可以,考研就想考英语专业,但是你的二外弱,不想再继续涉及到二外,那你就可以选择翻译,具体是笔译还是口译,那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情况来定。(3)如果你是英语专业,但是你不想再继续考英语专业了,那你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有些人大学期间学了第二专业,那就可以试着考第二专业的方向,除此之外,英专考专业的一般可以考虑新闻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这几个比较好上手。注意:学硕是3年,专硕是2年,有些可能是2.5年,报考前都查清楚。2、选择学校首先,这里涉及到一个地理因素,就是你目标院校的地理位置。(1)北上广一线城市:有些人一心就想去大城市,那就去北上广深造吧,师资力量都不错,值得。(2)距离要离家近:读完研肯定是要出来工作的,一般来说,上学的地方就是以后工作的地方,出入不会太大,如果你是恋家型,不希望离你的父母太远,那就可以选择离家乡近的院校。(3)综合性城市:有些城市虽然并不像北上广,但是发展和环境氛围还是很不错,比如那些包邮地区。其次,与选学校有关的那就是专业,选择的专业不一样,学校也不一样,但是总体学校可以分为强学校强专业、强学校弱专业、弱学校强专业、弱学校弱专业……具体就看你的需求了,有些人就想进一个好学校,比如985 211,那就可以选择强学校弱专业;有些人不仅要求学校要好,专业也要一流,那就得选择强学校强专业;有些人想的是只要能考进就行,要求不高,就可以选择弱学校弱专业;有些人对学校要求不高,不一定非得是985 211,但是专业必须得好,那就选择弱学校强专业。(1)外语类高校:这些外国语学校很受英专学生喜爱,常说的就是北外、上外、广外,其次就是川外、西外、天外、大外北二外等,很多英专的学生挤破头都想考进,能去这些学校读研,那简直酷翻啦,专业技能biubiubiu滴上升!但是竞争也是十分残酷的。(2)师范类高校:有些学英语的,想毕业出来当老师,那师范类的高校就很适合啦,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3)综合型高校:很多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也是非常不错的,并且硬件实力也很强,里面还包括很多985、211高校,比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南大、武大、川大等,具体的可以去搜搜,这些学校的硬件实力是很强的,能考进也是相当不错的。(4)理工科类院校:每年也有很多人选择理工类学校,学校名气高,英语相对好考,比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但是也不要太掉以轻心哦,现在很多好多理工科院校也不好考哟。(5)特色类院校:英语专业考研,尤其是选择翻译方向,一些特色类院校就很吃香,因为翻译下面的细分研究方向有很多,比如金融、石油科技、影视、新闻、法律、医药、商务、涉农等,那如果去对应的优势院校学习,那肯定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这类的学校有,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其他可以去认真搜搜对比看看。注意:在确定好专业和学校后,可以去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目录,查询某一地区特定专业的情况,报考院校的具体情况,这里我以北京地区的翻译为例,具体操作可见截图。(我是操作备注完截图保存的,有些模糊,还请见谅)北京地区招翻译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翻译的详细要求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勇往直前吧,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2020考研国家线还没有公布,虽然前几天网上发布了关于研招网发短信的截图,称在半个月后也就是4月初公布考研国家线,但真伪还有待考证。目前大家可以做的是查询心仪院校的调剂信息,今天文都网校考研为大家分享哈尔滨理工大学相关院校的调剂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历经近70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哲、文、法、教育、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哈尔滨理工大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素有北国“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市。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校区依山傍海、风景如画,图书馆藏书丰富,学习氛围很好。关于哈尔滨理工大学,你觉得怎么样,以下开始分享哈尔滨理工大学相关院校的调剂信息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学院招生学科说明:多个学科有调剂名额,具体名额数量需待国家线和招生名额确定后公布。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调剂专业及要求 一、调剂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电气工程(新型绝缘材料方向)。 二、要求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外,初试科目有《数学》,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硕士生复试A类线,符合总分和单科分数要求。所有调剂志愿考生都必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W”上提交调剂志愿,请相关考生关注该网站调剂信息,网上调剂平台开通后,尽早提交调剂志愿。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科设置*招生总数约:100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1.数学学科招生专业信息2.物理系学科群招生专业信息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设置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设置说明:* 除会计专硕以外,其他专业均有调剂名额。以上就是哈尔滨理工大学5个学院相关专业的调剂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哦!
北京大学据统计,今年有近3万考生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增加1000余人,增幅为3%。其中应届考生占29.9%,非应届考生70.1%。更多资讯搜索公众号~致硕考研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26443人,增幅11%据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最新消息,截止2021考研网上报名系统关闭,全国共有26443人报考人大,其中学术学位报考11698人,专业学位报考14745人。从10月20日报名人数近2万,到7天后10月27日报考人数增加了3199人,达到23062人,再到3天增加3381人,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最终报考26443人。相比2020年硕士报考总数23800余人,今年报考人大的人数增加2643人,增幅11%。报名人数增加最多的学院是商学院,其次是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2021年,人大共有160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及20种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44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这其中也包括推免生。人大2020年硕士拟录取名单:2020年人大共录取452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非全日制录取1075名,全日制3449人(推免生1562名(不含直博生),统考生1887名)。中央民族大学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为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止10月30日下午5:00,共16269人报考北航研招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下午5:00,报考北航的统考生共16269人。短短3天时间(>>10月27日:北航超1.5万),报名人数增加1002人!21考研非全日制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共有1912人报考;其次是经管学院工商管理(1673人)和工程管理(1275人),软件学院的电子信息(967人),非全较热门的还有会计和法律(非法学)。21考研全日制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考共532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人数87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43人;电子信息:统考共378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138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82人;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统考355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90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38人;电子信息:统考353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114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2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考314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90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37人;材料化工:统考共256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85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5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10月25日报考人数达13551人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考生数已达到13551人,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首师大2020年的报考人数了,2020年,首师大硕士报考人数13632人,录取2509人,整体考录比近5.5:1。首师大热门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史、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软件工程、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术型专业;社会工作、应用心理、教育硕士(大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汉语国际教育、音乐、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等专业硕士类别(领域),占所有招生专业(领域)的近30%。从下图2021报考人数统计来,以上专业所属学院今年报考人数仍然较多,相对热门。首师大2021年9个门类的200余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400人左右(含拟接收推免生93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233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生70人左右,招生计划中列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6人、单独考试计划5人。另外,首师大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学硕、教育管理专硕两个专业。10月26日,首师大研招网官网公布了2021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推免生共拟录取318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10376人,增幅14.45%首经贸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创历史新高!今年该校我校考点报名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增加39.93%。2021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84人,较去年增加83人,增幅为41.29%。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92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92人。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9243人,增幅15.8%截止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考生来自31个省市,考生来源主要以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居多,占总报考人数54.6%,考生报考的考试方式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179名,增幅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2400人,全国共6179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其中:按考试方式统计:参加全国统考6023人,单独考试156人;按学习方式统计:报考全日制4786人,非全日制1393人;按报考专业统计: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土木水利、会计(专业学位)、工商管理、资源与环境(安全方向)、会计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北京交通大学报考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有1.3万余人,其中报考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占84.6%,报考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占15.4%;全日制学习方式中,报考学术型的占41.9%,报考专业学位的占58.1%。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全国共有29936名考生报考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其中10276名上海地区考生在本校考点考试。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今年全国有近2.8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13575人,增幅12%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报考生源中,统招(含联考)考生13329人,推免生246人;全日制考生11098人,非全日制考生2477人;学术学位研究生519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8378人;应届毕业生5183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女生9394人,占报考人数总数的69.2%;热门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报考1135人,应用心理(专硕)专业报考971人,法律(非法学)专业报考507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报考354人。陕西中西药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为4559人,增幅20%截止10月31日报名结束,报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20%。该校考点考生人数为5184人,超出去年461人,增幅10%。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4388人,增幅14.6%截至10月31日,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西南医科大学,比2020年增加14.60%,其中报考人数居前三的专业分别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分别为1673人、575人、569人。西南医科大学推免生最终录取11人,录取人数比2020年增加37.5%。成都大学预报名期间已有1620人报考,增幅已达到71.2%根据成都大学学校官网消息:截止9月27日预报名期间,成都大学已有1620人报考,比去年增长71.2%。报名人数超过200人的学院有:商学院(473人),美术与设计学院(331人),影视与动画学院(208人)。安徽工业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重庆理工大学据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的平均增长率为10.88%,我校第一志愿报考的报考人数为4951人,平均增长率为15.25%,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共 8968 人,其中全日制 7086 人,非全日制 1882 人。其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工商管理非全日制报名人数948人;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日制报名人数742人;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报名人数348人,非全日制报名人数146人;材料与化工全日制报名人数291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官方公布了该校报考数据:共计3765人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4%。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西南石油大学11月3日召开网上确认培训会,会议提到了该校报考点的人数及报考该校的人数,其中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创历史新高!
以下院校均为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很多还是本科二本,但是它们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超强的实力。下面我挑选出来这些国家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进入ESI全球排名的学科,作为我们择校择专业参考。一、理工类1、浙江理工大学:截至2019年2月,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河北地质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土地资源管理3、长春理工大学2017年光学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2019年化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国防特色学科: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光传输与探测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工关键材料4、青岛科技大学:原化学工业部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 、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武汉工程大学截至2019年4月,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6、西安理工大学:ESI全球排名1%学科:工程学、材料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7、西安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8、西安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9、安徽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10、辽宁科技大学学校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原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钢铁冶金。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11、安徽工业大学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国家级特色专业: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12、内蒙古科技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稀土工程13、北方工业大学国家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4、江西理工大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15、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系统工程与仿真、军用关键材料、军用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6、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17、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18、太原科技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19、长沙理工大学ESI前1%学科:工程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交通运输20、湖南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印刷工程21、南华大学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预防医学、矿物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国防重点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22、天津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发酵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23、大连交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2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中国两所专门培养中国气象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大气探测技术与装备、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现代气象服务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气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25、东华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放射性水文地质)、环境工程(辐射环境监测)、测绘工程(放射性矿山地形测量与核电工程测量)国防重点专业(1个):资源勘查工程。26、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沈阳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2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9、昆明理工大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环境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0、西安石油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1、南京工业大学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类等级。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覆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5个二级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32、西安建筑设计大学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2016年11月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二、医药类1、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内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2、大连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3、河北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4、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儿科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护理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中医妇学、中医内科学(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制剂、针灸推拿学6、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第二类特色专业)、预防医学(第一类特色专业)、麻醉学(第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第一类特色专业)、药学(第一类特色专业)7、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8、广州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9、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10、山西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11、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三、农林类1、新疆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园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2、河南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园林、植物保护、林学、烟草学3、内蒙古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林学、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学4、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林学、蜂学、农学、动物医学、园林5、湖南农业大学动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动物科学6、山东农业大学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农学、园艺、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植物保护、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7、甘肃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四、教育类1、山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2、 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排名A-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体育学类、汉语言文学、音乐学、英语、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经济学、历史学3、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西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5、河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教育)、历史学、体育教育、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五、财经类1、江西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2、东北财经大学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A;工商管理评估结果为A-;统计学评估结果为A-。国家重点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数量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3、天津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统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财政学、经济统计学六、其他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东亚语群2、南京艺术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一级学科全部跻身前六。其中,美术学获评A等级,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获评A-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美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音乐学专业、表演专业3、燕山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4、扬州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5、汕头大学化学、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1%行列。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开展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本次复试首次采用网络远程面试方式。在确保复试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下,于2020年5月15日至29日进行了5批次网络远程复试,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585人。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情况,学校加强组织领导。4月23日,校党委书记张洪涛主持召开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确定学校复试工作方案,为复试工作把脉定向。围绕新形势、新要求,校长赵琳、副校长陈庆国多次召开会议细化复试工作方案,强化组织落实。5月3日,副校长陈庆国组织召开硕士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要求各学院要担负起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第一责任,做好组织、培训、命题、提前演练、复试、成绩统计等相关工作。硕士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挥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网络保障和技术支持、宣传部负责舆情管控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防疫物资保障、后勤管理处负责校园电力保障和公共区域消杀工作、计划财务处负责资金保障、校医院负责突发疫情处理、保卫处负责入校入楼扫码测温、教务处负责教室安排,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配合,有力保障了复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复试现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关口。为体现我校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特色,各招生学院作为招生主体,积极开展招生工作。各位院长、书记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周密部署。派专人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生咨询平台、招生专用电话、咨询邮箱、复试咨询QQ群、微信群等形式,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耐心细致解答考生疑问;正式面试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带领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审查复试考生的报名材料,调试面试设备,研讨面试细节,多次组织网络远程复试考务人员培训,对复试考生提前进行网络与设备测试和预演,排查问题;面试当天,面试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复试过程平稳、安全、无事故;面试结束,面试小组成员第一时间统计考生成绩,交学院专人汇总,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定录取名单。由于今年复试形式的特殊性,为保证及时留住合格生源,学院负责研招网调剂系统的工作人员经常加班至深夜,向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并等待考生确认。核验考生身份在各学院面试小组中,我们见到了许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从早晨一直忙碌到深夜,毫无怨言;也见到了一大批充满朝气、年轻有为的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连续多次参加面试工作。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了理工大学的明天,一定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复试现场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困难阻止不了理工大学前进的步伐。在面临合格生源不足、疫情形势严峻的困难面前,经过全校600余名教职工共同努力,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历时半个月,圆满完成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文章来源:哈理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