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都是隶属于工信部,而且在专业上也有很多相似的,怪不得很多学生把它和哈工大搞错啦!但不同的是,哈工大的生源很好,但哈工程就要差一些,比如现在比较火热的考研,哈工程几乎年年需要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既然生源相对一般,那哈工程的毕业生去向怎么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看将来调剂或报考到这所院校是否合适?2018 届毕业生共计 5729 人,总体就业率为 95.22%。其中,博士毕业生 233 人,,就业率为93.56%;硕士毕业生 1966 人,就业率为96.39%;本科毕业生 3530 人,就业率为 94.67%。男女比例为 2.51:1,这也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本科生在黑龙江省招生仅占24%,这个比例说不上高来,在各个高考大省或临近省份,招生数量也比较可观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以深造为主,其中超过50%本科毕业生选择的是国内升学,还有超过7%的毕业生选择出出国深造;签就业协议的超过三分之一。研究生则是以签就业协议为主,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85%以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升入本校的 937 人,升入 985 高校的 656 人,升入除本校外其他 211 高校(不含 985) 的 76 人,到研究院所继续深造的 65 人,升入其他非 211 高校 35 人,出国(境)留学 257 人。2018 届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270 人, 赴英国留学的人数最多(77 人),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28.52%, 其次是澳大利亚(64 人),比例为 23.70%。录取该校 2018 届毕业生的国(境)外高校共 121 所,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4 人),比例 为 8.89%,其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12 人),比例为 4.44%。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差别很大,其中博士单位性质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博士就业数的 49.62%), 其次是科研设计单位(17.18%);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36.58%) 为主,其次是私营企业(30.01%);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1.50%), 其次是私营企业(34.91%)。由于学校是典型的军工类的理工科院校,以航海为主,所以本科生的去向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硕士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2.14%),而博士生则去向是教育业为主。差别实际还是很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而言,本科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深圳和上海。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齐齐哈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就业的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就业、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业、部队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就业以及其他高校、 研究院所就业。2018 届毕业生在主体领域单位就业 1396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 42.84%,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5.28%)。2018 届毕业生中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524 人,共涉及500 强企业 60 家。其中,博士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5 人,占博士生就业数的 27.36%,涉及企业 14 家;硕士 生 500 强企业就业 936 人,占研究生就业数的 53.73%,涉及企业 53 家;本科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33 人,比例为 40.50%,涉及企业 51 家。接收该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 500 强企业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72 人),;其次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 司( 133 人)。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届未就业学生有 274 人,未就业原因比例最高的是复习再考 研(占未就业总数的45.99%),其次是已工作,未签三方协议 (14.23%)。关于各专业的具体就业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情况,哈工程并没有透漏,看看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单位你就不会怀疑,军工类和国防类的企业不会差,尤其很多企业还是各种500强的成员,看来,如果报考这所高校或者研究生复试调剂到这所高校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来说,近来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被美国列入特殊名单,进入被美国禁止进行商业交易名单的序列,这说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某些特殊专业的研究还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本身属于工信部的高校,性质与普通高校本身差异很大。校址的前身又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种,哈尔滨工程大学共有22个学科上榜,2个A级,13个B级,7个C级。其中最高评级为A+级,船舶与海洋工程。A-级,控制科学与工程。B+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每年的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大约在2000人左右,2020年赶上扩招的风,估计会有所扩招,但规模不会太大,由于学校目前没有发布具体数据,我们就不再这瞎猜了。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总共超过2000人,其中有接近500人处于缺考状态,因此导致有些学院有组织了第二次复试啦!因此,这1500+的人数,是包含两次调剂的。对于调剂的考生,录取率大概有多高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在50%以上,很多专业调剂生的录取比例都在80%以上,说明哈尔滨工程大学比较重视调剂考生。那调剂考生都来自报考的哪些高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调剂的参加复试的大约1500名考生来自全国108所高校,包括34所原985工程高校,38所原211工程高校,调剂人数最多的是报考同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复试的调剂人数高达223人,其次为报考天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考生。同行业的北航和北理工选择调剂到哈工程的到不算多。来自985工程高校的调剂考生达到1148人,占调剂考生的75%以上。报考211高校的调剂考生来自38所高校,调剂人数达到256人,占比超过16%。调剂人数最多的报考211工程高校是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还有校内有32名考生选择的是校内调剂。调剂211高校来自报考的国内主流较为知名的211工程高校。还有102考生来自36所其他高校,其中5所一流学科高校达到34人(占三分之一)。一流学科高校中调剂人数最多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普通高校调剂最多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分别达到9人之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调剂考生报考高校主要来自东北地区,达到395人,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次是华北地区,达到302人,华北地区的主要输入是北京地区的高校(达到194人)。其次是华东地区,调剂报考考生294人,中南地区考生228人,西南地区166人,西北地区121人。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调剂考生构成,你选择调剂并参与面试了嘛?说说你的过往经验,顺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出路咋样?(就业大数据:211工程的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大数据)。你会推荐这所高校吗?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参与互动
哈尔滨工程大学,原来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哈工程如表所示哈军工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工作站可见,哈工程在核科学,船舶,信息通信,动力和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学科优势都非常强。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哈工程不是孤立存在,我们国家由哈工程分拆出来的学校足足有5所,下面我跟大家一一分享。1、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学校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江泽民签署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军队“2110工程”,是国务院批准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2、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3、陆军工程大学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2110工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2110工程 )主体为基础于2017年组建,大学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4、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坐落于北京西南卢沟桥畔,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素有“陆战之王的摇篮”美称,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和全军首批教学优秀单位。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哈尔滨陆军装甲兵学院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该系从哈尔滨整体迁址西安,组建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学院从西安迁址北京;2017年,陆军装甲兵学院以原装甲兵工程学院、原装甲兵学院、原装甲兵技术学院为基础重建,辖院本部、蚌埠校区和士官学校,装甲兵学院、装甲兵技术学院前身分别为1950年成立的坦克学校和1951年组建的第三战车编练基地。5、陆军防化学院1950年12月1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所化学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化学兵学校。1958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从1960年开始分建与扩建:将刚刚新建的防化兵工程系调出,交给有关兵种,扩建为单独的兵种工程技术学院——防化兵指挥工程学院。以上就是关于哈工程和由其分拆出来的一些大学的介绍,他们跟哈工程一样,都属于我军事人才的摇篮,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你也想进入军队系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就选择他们吧!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26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福军)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初毕业的研究生在线视频毕业答辩工作顺利完成,1567名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划上圆满的句号。为做好硕士生视频答辩工作,研究生院会同信息化处等相关部门进行广泛调研,研究制定研究生在线视频答辩工作的总体方案,并提前测试腾讯会议等视频会议软件,指导各院系进行在线视频答辩工作。同时,组织学院对春季学期毕业的学生进行在线视频答辩摸底,针对存在困难的同学,采取“一人一策”,给予帮助,全力解决,保证学生顺利毕业。据了解,为保证大规模视频答辩顺利开展,该校研究生院以船舶学院、自动化学院作为试点,率先开展在线视频答辩,3月3日,研究生院发出《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初研究生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在线视频答辩工作,共有14个学院陆续完成了在线视频答辩工作。学院选派的117名督查专家与学校选派的38名督查专家对整个答辩过程进行检查,保证研究生在线视频答辩的质量。
今日很多学校都已经公布了自己的20考研复试线,前段时间主要是34所自主划线公布了自己学校的复试线,进入五月以来每个学校都及时的公布了自己的复试线及具体的一些要求,学院公布自己的一些复习线,可以让许多学生们能够自我定位一下,是否符合一些复试的要求确定能不能进入一志愿复试?如果不能进入于一志愿复试的话,还可以提前进行调剂工作。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哈尔滨工程程大学公布了自己的各个学院的复试线,及参加一志愿复试的基本要求。今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各个学院的专业的分数线,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线的基本要求划定的,单科线和总分线都是没有上涨的,这也是对于很多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最起码我们能有一个一志愿复试的机会,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更大的概率被录取。所以我们只要有过国家线的机会,那么我们就可能参加复试,参加复试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复习中你表现优异而被学校所录取,这也是我们我期望的。当然考的处理成绩比较高的同学们也大可放心,只要准备好复试复试,如果不是特别差劲的话,学校也不会淘汰掉我们。初试成绩比较落后的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复试这个翻身的机会。通知还强调今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复试形式,将会采取网络远程复试的模式,并且复试的时间将定于五月中旬,这也是全国大部分院校进行复试了一个基本时间,所以我们还有半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好时间,提前适应网络复试的一些流程,准备好我们需要参加复试的一些资料。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复试的开展。所以加油吧,20考研的学子们,一定要好好复准备复试,让我们一起实现我们最初的约定,成功上岸!一战成硕!
日前,哈工程14个学院1567名2020年春季学期初毕业的研究生,圆满完成在线毕业论文答辩,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降低”“毕业不延期”。船舶学院:严把159名研究生的答辩质量关船舶学院在全校率先启动远程视频答辩。3月8日至17日,学院视频答辩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20余位专家分赴25个视频答辩小组进行全程督查,顺利完成159名研究生的视频答辩工作。经督查、答辩组专家和学生反馈,毕业论文视频答辩流程规范,答辩委员把关严格,学生答辩准备充分,视频答辩效果远超师生的预期。动力学院:“官方弹幕”频频点赞专家与答辩学生在问答中“交锋”,学术探讨热烈;聊天界面不时出现督查专家的点评“弹幕”——“学生表现很棒,时间控制得好,赞!”“学生讲得不错,老师质询实实在在”“组织严密,程序严格,老师问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后续论文完善。”“每个学生都单独讨论单独决议!好。”动力学院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健全“研究生远程答辩质量全程管理”体系,答辩委员会严格执行预定程序及流程,答辩“现场”秩序井然;“现场”外,秘书组在微信群里回答疑“候场”学生们的各类疑问,按顺序安排学生调试设备、进入会场,答辩各环节步骤严谨、环环相扣,最大限度还原了线下答辩的全过程。作为学校唯一一个采取论文“100%校外盲审”的工科院系,动力学院10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外审如期完成,获专家好评。面对疫情,动力学院反复论证、模拟答辩各个环节。答辩小组逐一提前测试比较常用视频软件,制定主、备两套方案并对全体答辩学生所在地、采用设备、网络情况等基本信息提前摸排,对研究生分组进行预答辩演练,充分保证网络答辩质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研究生孙剑蓉答辩前一日,导师李彦军老师还在反复沟通,帮助她联系可在线操作的计算集群,用以完善论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答辩。“直至上交论文的最后一刻,郑群老师还在帮我修改论文,老师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将影响我一生。”赵一同学的毕设题目为《船用燃机压气机跨音级气动布局研究》,答辩后,赵一逐条整理专家意见,多次与导师郑群教授沟通修改。郑群指导他对论文逐字逐句斟酌、推敲,经过多次修改,郑群才将赵一的论文整理上交学院归档。自动化学院:学生导师心连心自动化学院3月5日至15日组织20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在线答辩。学院通过视频会议组织所有答辩秘书进行了答辩流程的培训,安排了16名学院督导对30场答辩进行检查记录。为保障在线视频答辩的顺利开展,程建华老师按照“提前谋划、充分准备”的总体思路,逐一对研究生答辩PPT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细致审阅,为研究生继续修改答辩材料,提供了合理化参考意见。身兼校学术委员会成员、院学术督导等数职的朱齐丹老师,本身要指导多名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同时要兼顾指导研究所其他学生的答辩情况及检查学院其他答辩组的答辩情况。家住湖北黄石的硕士研究生尹维考,克服没有携带笔记本回家、全家居家隔离等困难,利用平板电脑修改论文,同时组织了本课题组答辩同学交流群,协助答辩秘书及时传达答辩的相关安排,协助辅导员老师及时转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尹维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网上在线答辩。信通学院:“云答辩”严谨又暖心帮助学生邮寄电脑回家;多次深入实验室,通过构建远程服务器,使学生在家也能使用计算资源和数据;定期询问每一位学生的进度,指导学生论文和PPT的修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与疏导和鼓励……信通学院一系列举措让193名参加“云答辩”的学生心里“有了底”,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完成,学院交上了一份严谨又暖心的答卷。2017级硕士四班的张羽寒假“两手空空”就回家了,“看到学院采用在线毕业答辩等相关通知的时候真是感觉措手不及。”和张羽一样,很多毕业班的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答辩的进展,都停留在提交盲审版论文的状态,寒假回家没带电脑,没有相关资料,没有来得及做ppt......导师叶方得知同学们的难处,多次申请进入学校教学楼为学生取电脑,实验室老师帮着免费邮寄。“叶方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给我们反复耐心修改答辩PPT并提出建议和意见,让我们更加有信心面对答辩,感觉到了老师的温暖。”为学生“云答辩”护航最后一公里。答辩组秘书提前带领学生测试网络、熟悉软件的使用,提醒学生为防止网络卡顿提前录屏备用,同时为学生讲解答辩注意事项,模拟答辩候场等各个环节,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云答辩”不紧张。更多专家参与指导,学生得到更好锤炼。通信所林云老师邀请了美国、丹麦、复旦、北邮和华为的专家参加在线预答辩。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提前掌握视频软件的使用,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家犀利的提问让学生提前感受了视频答辩的氛围,发现论文和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云’答辩是一次创新,作为导师,我将是学生最坚强的后盾,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开启人生新的乐章。”标准不降、新颖高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赵春晖说:“学术委员会成员从论文的题目到内容再到论文相关格式进行了详细审查,严格保证质量。这种在线视频方式既新颖又高效,而且还可以录像存档,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材化学院:更规范、质量更高“非常时期,线上答辩的形式快捷又有质量保证。身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能够参加这次线上毕业答辩感到十分荣幸。”材化学院2017级硕士毕业生徐梦书在线上答辩后十分满意。3月9日至16日,历时8天,材化学院2017级113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为严把在线答辩质量关,材化学院专门设计了在线答辩工作流程和应急保障措施。答辩流程设论文陈述、回答问题、答辩评审线上讨论和投票表决等环节,日均答辩历时8小时。答辩结果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答辩全程录音、录像并存档。参与此次答辩的导师无机材料研究所教师冯静说:“这次线上答辩在重视程度、答辩效果和规范性上与往年现场答辩相比非但没有降低,反而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此次答辩之前,所有参加答辩老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提高了论文评审质量。参与答辩的学生也因此次答辩的特殊性,准备得更细心更充分。”学院教学督导、答辩委员会主席董国君老师在参加答辩后表示:“在线答辩,是疫情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和体验,对参与其中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效果不比现场答辩差,并且更灵活,这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一种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和思路。”数学学院:虽“远”仍“严” 爱不隔离3月14日是全球第一个国际数学日,数学学院2017级53位硕士研究生以“云答辩”的方式庆祝国际数学人的共同节日。早8点30分答辩正式开始,53名研究生分为四组,通过腾讯会议开始答辩。卜长江、邓廷权、樊赵兵、徐润章四位教授分别担任四组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组答辩主席严格按照学院视频答辩流程主持答辩,学院答辩督查、低年级硕士研究生等在线旁听了本次答辩。在研究生汇报PPT、答辩委员提问、答辩小组讨论决议、答辩委员匿名表决、答辩主席宣读决议等五个流程后,53名硕士研究生历时近12个小时的“云答辩”顺利结束。龙江学者、数学学院教授徐润章表示,虽“远”仍“严”,这是我们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上的最后一课,希望他们牢记哈军工优良传统,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时刻保持数学人的严谨务实。研究生班班长王强说:“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答辩方式进行毕业答辩,感觉这种方式更轻松一些,不会像在现场那么紧张。”研究生王敏感慨道:“难忘老师们暖心地帮助我们去实验室拷贝资料;难忘课题组组织预答辩到晚上十点多,我的导师沈继红教授仍在耐心地指导我的答辩细节;难忘答辩秘书一遍遍带着我熟悉软件,核对答辩流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因为疫情不能返校,但来自学院的温暖却不曾被隔离。”为了更好地保证远程答辩工作顺利进行,数学学院编写了三个版本的《远程答辩操作指南》供答辩评委、秘书和学生参考使用;为避免出现因网络卡顿而无法答辩的情况,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录屏备用;还组织了答辩秘书集中培训,以熟悉答辩流程,应对突发事件。针对个别毕业生未带电脑、研究数据不在身边的问题,学院教师党员挺身而出,进入实验室、公寓为每一名研究生拷贝数据,邮寄材料;研究生党支部积极为将要答辩的研究生提供PPT制作、模拟答辩等志愿服务。物理学院:尽责担当 精准答辩3月15日上午8时20分,物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远程视频答辩会准时开始。本次答辩会共分为6个小组同时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校级答辩监督员、院级答辩监督员、答辩秘书等40余位教师和46名硕士研究生通过在线视频会议软件“腾讯会议”参加了答辩。整个答辩过程严格按照学校、学院制定的相关文件细则和流程开展,语音流畅、图像清晰,师生交流顺畅,效果良好。答辩会采用“问卷星”进行投票表决,全程利用录屏软件进行记录与保存,保证整个答辩过程合规、有效。为确保远程视频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学院提前组织了一次预答辩,召集了三个答辩组举行了一次全流程预演,同时邀请了其他秘书、学生和答辩委员观摩学习,会后大家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了答辩流程,为即将开始的正式答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秘书群里,有的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甚至细化到答辩当天每个流程的每句话。”远程视频答辩的顺利举行,离不开每一位答辩秘书的辛苦付出。答辩当天,有的秘书老师天未亮时便从家出发,提前到达办公室调试设备;有的秘书老师为了不影响答辩,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从江北驱车25公里赶到学校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了提高录屏的质量,及时发现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没有语音、屏幕共享不成功等突发状况,答辩秘书党凡阳采用了双账号登录、多屏幕互动的方式,保证了答辩过程的顺利进行。身在湖北的硕士研究生刘美江在答辩后真情流露地说:“导师刘志海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很多宝贵时间对我进行在线指导,甚至深夜还在帮助我修改论文,使我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完成硕士学位答辩。学校以及学院老师们所做的一切让我备受感动,毕生难忘。”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图文综合 | 周明晔 丁鑫冰 张琳 张伟平 赵琳琳 刘涛 张勇刚 欧阳卫平 王洋 刘蕴喆 王暄 排版 | 田昊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所谓好考与不好考,是要看考的人的水平决定的。不过,我很好奇题主为什么选择一所典型的工科院校的法学,而不是考虑政法类或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虽说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211,但毕竟法学不是它的强势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法学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哈尔滨工程大学直属于工信部,是省部共建大学,著名的国防七子之一,它的前身是哈军工,提到哈工程大家都会想到它特色专业即“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它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它所有强势的专业几乎都是工科专业。比如它的世界一流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它的A+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A-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当然其他优势学科也大都属于工科,具体强势学科可以参看下图。考法学的研究生,为什么不考虑五院四系或其他综合类大学的法学专业呢?既然考研,就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提升有更大的帮助。五院: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四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相对于政法类或综合类大学的法学专业,我觉得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法学肯定要容易考,但是这还是要看你的专业水平的。再好考的大学,如果你不认真备考,专业知识欠缺,恐怕也是考不上的。不知道题主现在就读于哪所大学,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考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法学专业了,法学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很多,你干嘛非要选择哈工程呢?如果你想在东北地区读研,那你不妨考虑吉林大学的法学(A-),如果你觉得985大学不好考,你可以考虑另外两所211大学即辽宁大学(B+)和大连海事大学(B),就算双非大学黑龙江大学(B)、沈阳师范大学(C)的法学也比哈工程的法学要好的。当然,最后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虽说大学平台及行业认可度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专业知识扎实,就算你选择哈工程的法学,你也一样会很出色,毕竟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主要因素还在于自身的努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软件工程学科实力为B档,软件工程学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有四个研究方向。哈尔滨工程大学软件工程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2020年拟招人数30人,其中包括推免计划10人考生的复试总成绩(350分)=专业知识笔试成绩(160分)+软件能力水平测试成绩(20分)+面试成绩(170分)。笔试=专业知识笔试+软件能力水平测试 专业知识笔试:考试科目 2门(数据库原理、网络安全)机试:软件能力水平测试,共20 分,机试时间0.5 小时。面试:面试总成绩(170分)=外语测试成绩(50分)+综合面试成绩(120分),面试时间不少于20 分钟。2018年复试分数线:260分2019年复试分数线270分,一志愿复试人数56,实际录取33人,均为一志愿,最高分370,最低分278分,平均分320分。哈尔滨工程大学是黑龙江的211院校,软件工程学科实力是不错的,该专业招生比较稳定,在30人左右,复试分数线不是很高,但是从去年来看复试刷人比例有点高;在18年的时候接受了调剂,推免比例一般,总的来说招生人数还是挺可观的。计算机类的专业要求比较高,软件工程相对计算机专业来说要容易一些。哈工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竞争压力没有北上广那么热,在当地的就业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想考一所相对还不错的学校,又想竞争压力没那么大,是可以考虑这所院校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说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个学校听起来就一字之差,是不是有没有关系呢?哈工程是不是打着哈工大旗号的一个二本学校呢?其实,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学校。因为哈工程这个辨识度不高的名字,哈工程还曾被评为中国最受委屈的高校。虽然说名字老是被误会,但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并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学校,相反,哈工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是国防七校之一,学校实力可以说黑龙江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因此在哈尔滨流传着一句“天上有个哈工大,海里有个哈工程”的顺口溜。哈工大以航天方向专业为特色,而哈工程则在船舶、海洋相关专业上更为突出。 01学校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哈军工);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可以说是中国船舶工业系统中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还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哈工程是国家“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唯一的获奖院校。02优势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三海一核”为主的相关领域。“三海一核”并不是特指某些专业,而是一个大的方向和领域,包括了像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轮机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水声)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哈工程的优势专业,毕业的就业质量也非常高,考生都可以考虑报考。其中的军工类专业和水声工程专业,开瑞老师建议学习这几个专业的考生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深造会更有利于未来就业。与核相关的专业也是哈工程的强势专业,如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开瑞老师非常推荐这个专业,基本上读了核相关的专业,大三时候就会被企业签走,就业不用担心。像中国核工业集团这类央企的首席专家中,哈工程的校友就占五分之三。此外,哈工程的土木工程专业,虽然在全国的排名不怎么样,也不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是就业率基本是100%,而且就业单位都是国家大型企业,开瑞老师也非常推荐。03就业情况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91%,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IT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毕业生中有48 %进入国企,就业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部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以及其他高校和研究院所,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部队及所属等。毕业生中去民营企业的占46%,其中有一半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去的最多的企业是华为、腾讯、海尔、美的等。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升学率为53%,这个升学率和就业率在211大学里面是非常高的了,甚至超过一些985院校。国内升学率为47%,升学主要去向本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85名校。国外升学为6%,主要是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知名院校。综合哈工程的就业和升学情况来看,如果考生进不了非常好的工科专业院校,开瑞老师建议可以考虑哈工程这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学校。04在云南的录取分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录取分数,理科生最低分一般要高一本线70分以上,全省排名8700名左右,去年录取的最低分是609分。哈工程去年没有面向云南招收文科生,今年会不会招要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出来才知道。而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牌专业,一般要在全省7600名左右。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录取专业都不差,因此最低分和最高分差距不大。05录取规则开瑞老师提醒:1、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联合办学)、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00分。2、自动化学院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专业学费:1800元/年,学分学费:80元/学分。
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说到大学,不得不提到哈工大和哈工程这两所名校,除此之外,哈尔滨这三所大学实力也不错,值得关注和报考。1.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直属于原林业部;2005年,学校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017年,被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目前是由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与黑龙江省共建。在林业类大学中,实力仅次于北京林业大学。学科优势:拥有林学、林业工程两个一流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4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5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2.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48年,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学科优势: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专业优势:72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10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09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8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5个,“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青年“龙江学者”7人。3.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业优势:学校设有63个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1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专业获批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科优势:学校拥有五个国防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10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