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学研究丨当今国学研究方向可分原国学、国学智慧和新国学三大类风行者

国学研究丨当今国学研究方向可分原国学、国学智慧和新国学三大类

前言:对现在国学研究与传播进行探讨,分享下个人的观点。当今国学可以分为“原国学”和“国学智慧”和“新国学”。这三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所以当今国学研究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原国学”研究和“国学智慧”研究和“新国学研究”原国学研究原国学:基于国学中的文史哲研究,以高校为代表,是典型的传统学术派(学院派)。例如楼宇烈、易中天和王立群等但因中国专业分类的限制,往往这些高校的专家教授往往只长于文史哲其中一类,如易中天和王立群就比较擅长历史。原国学研究,基本是以解读和传承经典为任务,这是对于中华文化继承不能少的工作。并且毫无疑问,进行“原国学”研究必须严谨专业,决不能破坏传统经典,在传承的基础尽量进行创新。国学智慧研究与传播国学智慧:国学智慧是多是民间及网络上国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整体来说一般不拘于诸子百家的一门一派(具体来说或者又专业于一家),将国学智慧应用到生活和工作,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分享和传播国学。(国学智慧是社会专研人数多,受众也最广、最接地气的)。比如曾仕强教授在国学智慧方面的研究与传播很有建树,有些批判的声音就是把“原国学”研究的标准来评判曾仕强。其实这是“原国学”和“国学智慧”的区别,是学术派和非学术派的区别。国学研究最讲究百家争鸣和百家齐放。国学智慧在国学普及和传播方面很有成效,虽有某问题但值得肯定。新国学研究新国学:将国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社科结合,新国学研究总体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在新国学中,以国学管理研究较为有成效。以曾仕强和乾泉以及申明研究的“国学管理”为代表。作者在头今日头条中发现“国学心理学”,未来或许还有“国学经济”,这些都或许是国学融合现代社会科学的新国学思路和体系。并且国学融入马哲便是辩证唯物的,结合科学才是科学可信的,“新国学”的未来可期。结语:原国学传承经典、国学智慧分享智慧、新国学创新再造,共助国学复兴。相关栏目推荐:国学研究丨当今国学研究传播,高校和民间各领风骚,共助文化复兴

是亦近矣

邱伟云:推进国学研究的数字转向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会议指出,为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其中,新文科的主要核心发展方向有二:一是打破过去的专业分野,使人文社会科学相互贯通;二是通过与新兴数字技术结合,与理学和工学交叉共融,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发展。相对于过去,在大数据时代推进数字技术与人文交融的新文科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人文科学诠释世界的有效性,进而令文科研究成果展现出新的价值。国学,指中国传统学问。在近代走向分科之学以前,中国人一直在文史哲未分的通经致用国学框架下观察、理解与诠释宇宙世界。从通经国学走向分科之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国学在下分为文史哲等专业学门后,能够更深入、更专精地进行各学科探索与研究;缺点是分科之学割裂了国学,失去了学科与学科间的对话与联系。分科之学的缺点在大数据时代更为明显。大数据时代需要跨学科的通才来面对并解释纷繁复杂的巨量数据世界,因此诸多学人呼吁应从分科专才回到通才教育,唯有如此,未来的学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思考与解决快速变动世界中的多元复杂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过去以培育通经致用人才为职志的国学,在当今世界再次彰显出它的重要价值。当我们了解新文科与国学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后,需进一步回答,国学与新文科的关系究竟何在?关于这个问题可从两点进行说明:其一,国学作为综摄之学,符合新文科意图解决学科分化的核心理念;其二,国学作为中国传统千年文化底蕴的表征,具有与时俱新的能力,因此不能自外于新文科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国学与新文科产生了联系,学界得以重新思考并彰显国学在新时代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久不衰的永恒魅力与自新能力。因此,国学研究者须直面数字世界,思考如何转型才能配合新文科发展指导原则,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与国学研究相连接,以完成文理交融的数字转向。那么,新文科视野下国学研究的创新发展有哪些途径,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向来推进国学界的新文科转向?基于过去进行数字人文研究的经验,笔者有以下两方面建议。第一,推动国学研究议题的数字转向。关于研究议题部分,可通过数字技术的复杂计算优点,拓展出三类新的国学研究方向:其一,共时性研究。可大量比较同时代不同流派经典的诠释主题,通过异同分析,发现特定时代分润共享的共时思想以及不同流派经典中的特色诠释。例如,以先秦九流十家的经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探勘技术即可勾勒出先秦诸子思想的共性与特殊性结构。其二,历时性研究。可长时段地考察国学经典在历代注疏史中的发展,进一步指出经典诠释的连续性发展,及不同时空语境下的非连续性特色诠释。例如,以《中庸》注疏史为研究对象,可通过数字技术量化计算出《中庸》思想发展史中不变的思想核心,及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影响下,所产生的非连续性时代注释特征。其三,全球国学史研究。通过运用具备复杂、巨量、比较、全体等计算能力的数字技术,国学研究的视野范围可从中国境内扩展到全球,研究者可以考察同一时期国学在中、日、韩、越乃至于欧美间的交涉与互动状况,也可考察在特定时段中,国学在全球的多元动态传播与接受轨迹。例如,考察《论语》在近代于东亚的跨语际实践过程,或是在全球的历时性知识传递与接受过程。上述三类主题都具有研究材料庞杂、时间跨幅较大等特征,很难用传统人工阅读的细读研究方法进行处理,但若善用数字技术,便能在深入研究的同时,展现国学研究在数字转向下的优势与特点。第二,培育文理交融的国学研究人才。要推动国学研究的数字转向,最为基本且重要的工作是调整文科的人才培育框架。首先,必须强化全球史视野。由于数字技术的长处是复杂与巨量的计算处理能力,故所提之问题必然要是宏观与长时段的大题目,方能呈现出数字转向后的国学研究特色。因此,文理交融的国学研究人才必须具备全球视野,才能提出宏观的全球国学史研究议题,提升国学研究的高度与层次。其次,必须调整文科课程结构。在过去,研究者仅凭人工进行经典研究工作,常因人力限制,出现研究速度慢甚至仅治一经的现象。掌握数字技术后,研究者就能通过定量的方法,完成通经的数字国学研究议题。要达成上述发展目标则需配合文科课程的调整,必须将数字技术课程纳入新文科的课程规划。综上所述,推进国学研究的数字转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国学研究层面上,通过新兴数字技术与跨领域协作,可以提出新问题并且获致前所未有的新成果;其次,在国际交流层面上,新文科视野下的国学研究新成果,可以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加强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我们期盼,积淀了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古老国学,能在新文科的发展浪潮中,日新又新,其命维新。(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道’概念的转型与变迁研究”(19YJA770012)阶段性成果)

坂口

2019年中小学招生入学最新政策发布 严查以“国学班”等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

映象网讯 (记者 陈伟然)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 2019 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各地要根据县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等。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通知》中指出,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地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按照法律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工作台帐,认真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确保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根据县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学校数量较多的区县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确保各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大致均衡。片区或学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重新划分调整时要慎重稳妥,认真做好学生家长工作。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小学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按照强弱结合原则合理调配对口直升的初中和小学,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各地要统筹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所有学校(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格公参民学校招生管理,严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 50%,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校须在中考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自主招生,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突出素质教育导向扎实做好中考组织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突出素质教育导向,努力提高命题质量,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扭转唯分数的考试招生评价导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制度,加强从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到评卷全过程管理,认真检查外语听力设备和阅卷设备,明确考试组织、阅卷评分、招生管理等机构和人员的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加强试卷评分复核工作管理,明确每个学科试卷抽样复核的具体数量和比例,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复核。2019 年 5 月底前,各地要全面开展一次中考考务管理排查,切实排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考务组织管理工作安全有序。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规范特殊类型招生。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按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普通高中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试点班,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登记,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严格控制规模,健全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加强跟踪研究和阶段性评估。严格规范公办普通高中“国际部”(或“境外课程班”)招生行为,纳入统一招生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录取分数应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要求,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普通班级。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政策。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的地方,要合理设置积分条件,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能够应入尽入。流入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开放,避免将随迁子女集中在少数学校。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予以统筹安排。转入学校应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转接学生学籍,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各地要细化入学操作程序,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同时加快学校规划建设,有效增加学位供给。招生期间对区域内存在大班额学校进行预警提示,确保中小学校起始年级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招生,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强化义务教育政府保障责任,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督促民办义务教育招生规模占比偏高的地方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增加公办学校资源供给,合理调整招生计划,坚决防止将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向市场。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严格执纪问责各地要完善招生管理办法,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招生结束后,按照隶属关系,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逐校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曾经发生违规招生的学校,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地方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各地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规招生行为,列入教育部督办事项,指导地方严肃查处追责 。

萧琛

中国国学研究与文化交流中心为邹汉勋文物保护支招

中国国学研究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前排左)、隆回县委书记王永红(前排右)在邹汉勋故居调研。连辑书写的对联。红网时刻9月28日讯(通讯员 杨贵新 王泽娟)9月27日,邹氏舆地世家文化研讨会在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邹汉勋故乡隆回县罗洪镇举行,中国国学研究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湖南校友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等众多专家学者与隆回县委书记王永红等县领导出席研讨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湖南校友会副会长、湖南海谊集团董事长、广东美涂士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邹今友会捐款100万元,邵阳海王医药有限公司捐款200万元。会上还成立了邹氏舆地世家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聘请连辑等4人为学术顾问,并颁发了证书。邹汉勋(1805-1854),字三杰,号叔绩。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邹汉勋一生致力于舆地学研究,邹汉勋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五均论》《读书偶识》《水经移注》等30余种,共460余卷,多毁于战火,后人刊有《邹叔子遗书》七种传世。他的博学多才,被士林尊称为"古之郑贾,今之江戴”;他的舆地学与当时驰名京都的魏源的经史、何绍基的书法并称为"湘中三杰"。当时曾有乡谚赞曰:"记不全,问魏源;记不清,问汉勋。"邹汉勋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故居由两正三横木结构房屋组成,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周有青砖围墙和木构槽门,系清代湘西南山区普通民居院落。2006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故居主体糟朽非常严重,其槽门、围墙及东西两侧厢房局部倒塌。连辑在参观了邹汉勋故居之后,认为邹汉勋故居价值高、基础好、机遇新,并从故居修缮、内容建设、经费来源、文化传播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希望隆回县借鉴参考其他名人故居修缮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做法,在此基础上做好邹汉勋故居规划,把邹汉勋故居的内容建设作为研究重点,考虑设立舆地学研究机构,发挥认知功能、教化功能、审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要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文物部门争取项目立项,发动社会力量,多方面争取故居修缮的项目资金;要积极推进邹汉勋故居衍生建设,建立常态化文化交流研讨会;要找准切入点,通过纪录片、故事片、书本等形式传播好邹汉勋这位舆地学家的故事。

龙猫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人家给的国学要不要学?

今天白天,很好的日光。我没见过这个世界已经三十多年了,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我都在发昏。那路边的狗,何以看我两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我是在河东还是河西呢?我也不知道。这时,一个路人靠近我,塞给了我一个东西就走开了。我低头一看,是一本印着《国学经典》的大部头。依稀记得,三十年前我们都在学习这些,难道今天我是在河东边?高兴之余,脑海里不知道从何处记起什么人说过的一句话——“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这别人硬塞给你的东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再抬头看看四周,到处挂着“国学班”的招牌和幌子,朗朗的读书声从屋内传出,配上这明媚的阳光甚是惬意。可,我还没有研究呢……我又有些害怕,我怕我怕得有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都成了孩子们必背的科目,可是我怎么记得有一段时间这些东西都是见不到的呢?这些在河东的时候,可是非常深奥难懂的,老先生都要逐字逐句的讲解,没个几年时间可是讲不完的。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这个样子呢?咦?《二十四孝》?这也有?在河西的时候这本书就有不少争议,看来我确实是在河东吧?我记得裡面有一个故事,叫做《怀橘遗亲》,大概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个名叫陆绩的人,六岁的时候,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陆绩趁袁术不注意,往怀裡私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到地上,袁术笑道:“你来我家作客,还偷我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我妈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给她尝尝。”袁术恍然大悟,突然发现陆绩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于是,对陆绩称赞不已。这样一个故事,被收录到《二十四孝》裡面,成为孩子们的启蒙读物。可是,这样真的好吗?我们到底是应该佩服陆绩的孝心,还是机敏呢?难道就没人质疑过,陆绩到别人家裡做客,偷走人家的橘子,这叫什麽?这叫盗窃。然而,只要你是为亲人偷的,盗窃的罪行,难道就可以变成理所应当的、应受赞扬的了吗?一个偷人家橘子的人,被编到国学经典中,受到亿万后人的称颂。这,在河东的时候人们确实是被如此教育的。可是,后来到了河西的时候,有个家伙站了出来说了些很难听的话。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是这样说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裡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后来,河西的人们就不再读《二十四孝》这类书了。我也搞不清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可能这就是我搞不清楚自己是在河东还是河西的原因吧……对了,这个说话难听的家伙是谁来着?你知道吗?

黑帽子

教育部通知:“国学班”要降温了,让孩子回归真正的课堂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严格执纪问责等要求。具体有哪些内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和历史性突破,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对规范教育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现就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一、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地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按照法律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工作台帐,认真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确保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根据县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学校数量较多的区县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确保各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大致均衡。片区或学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重新划分调整时要慎重稳妥,认真做好学生家长工作。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小学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按照强弱结合原则合理调配对口直升的初中和小学,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三、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各地要统筹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所有学校(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格公参民学校招生管理,严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校须在中考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自主招生,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四、扎实做好中考组织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突出素质教育导向,努力提高命题质量,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扭转唯分数的考试招生评价导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制度,加强从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到评卷全过程管理,认真检查外语听力设备和阅卷设备,明确考试组织、阅卷评分、招生管理等机构和人员的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加强试卷评分复核工作管理,明确每个学科试卷抽样复核的具体数量和比例,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复核。2019年5月底前,各地要全面开展一次中考考务管理排查,切实排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考务组织管理工作安全有序。五、规范特殊类型招生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按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普通高中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试点班,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登记,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严格控制规模,健全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加强跟踪研究和阶段性评估。严格规范公办普通高中“国际部”(或“境外课程班”)招生行为,纳入统一招生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录取分数应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要求,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普通班级。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六、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政策。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的地方,要合理设置积分条件,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能够应入尽入。流入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开放,避免将随迁子女集中在少数学校。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予以统筹安排。转入学校应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转接学生学籍,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各地要细化入学操作程序,落实教育优待政策。七、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同时加快学校规划建设,有效增加学位供给。招生期间对区域内存在大班额学校进行预警提示,确保中小学校起始年级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招生,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强化义务教育政府保障责任,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督促民办义务教育招生规模占比偏高的地方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增加公办学校资源供给,合理调整招生计划,坚决防止将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向市场。八、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九、严格执纪问责各地要完善招生管理办法,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招生结束后,按照隶属关系,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逐校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曾经发生违规招生的学校,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地方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各地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规招生行为,列入教育部督办事项,指导地方严肃查处追责 。十、营造良好氛围各地教育部门要与新闻宣传部门和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充分、深入、细致解读当地入学政策,着力宣传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引导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就近入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避免盲目跟风择校。深入农村贫困地区,积极宣传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规范新闻报道,总结推广招生入学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积极宣传优质均衡发展成效和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努力为每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创造条件。出台重大改革举措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做好舆论引导,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确保和谐稳定。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3月20日

刘天华

国学研究院打高校旗号,2万元卖副院长职务,校方否认

来源:南方都市报国学热背景下,许多高校设立了国学研究院,与此同时民间企业、个人乃至自媒体以“国学”名义成立的研究机构也多如牛毛,若不细察,难辨优劣、真假。近日南都记者发现,一个名为“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的组织,不仅有像模像样的网站,联系其“秘书处”还可以申请研究员、讲师、特聘教授、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价格3000元至5万元不等。聘书如此易得,此“国学易经研究院”为何方神圣呢?名为“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的网站上,讲师、特聘教授、副院长等职务标注不同的价格。网页截图国学网站宣称“广西大学直接管理”“2015年4月,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广西易经的研究正式走入了大学校园”。这是某公众号上对该研究院的介绍。通过搜索,“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的网站可以轻松找到。网站对研究院的定位是“广西大学直接管理唯一国学合法权威机构”,称其下设顾问团、秘书处、对外业务处、学术委员会、建筑研究室、周易经济决策研究室等,在全国各地设联络处;有专兼职研究人员近百人,成员主要为大学教授讲师、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建筑界名流行家。“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网站主页有“学院概况”“课程体系”“新闻资讯”“论文集锦”等栏,其中的文章内容更新至2020年7月。“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几个字还配有英文翻译,旁侧采用和广西大学几乎一模一样的校徽图标,极具迷惑性。网站最下方标记研究院总部地址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正是广西大学的校址。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它还多了一个“秘书处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公馆某号。经记者查询,此处为花都区一普通住宅。网站上留有手机号和二维码,均为一个自称是秘书处胡枫的联系方式。南都记者联系到秘书处胡枫,对方承认自己是“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的。但在沟通中,对该研究院是否属于广西大学的问题避而不谈。申请“特聘教授”费用1万,副院长价格2万记者在广西大学官网查不到关于“国学易经研究院”的机构设置。对比两个网站可以发现,在主页图标、网站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国学易经研究院”网站架构比较粗糙。此外,广西大学官网域名后缀为.e.cn,“国学易经研究院”域名后缀是.com。在“国学易经研究院”网站上,“在线申请”一栏,点开竟可以申请职务。填写姓名、手机号、微信号、个人简介,审核后可申请研究员、特聘教授等职务。具体价格为:研究员3000元,特聘讲师5000元,特聘教授1万元,副院长2万元,常务副院长5万元。其中特聘讲师需要论文,特聘教授、副院长等需要“资质荣誉或特别推荐”。以上的职务都以3年为期限。记者以申请特聘教授的理由联系秘书处胡枫。他先让记者发去身份证号、个人简介等资料,然后发来价格表、聘书样本,并称研究院这些证书其他单位也会承认,是大学的资质认可。胡枫告诉南都记者,可以申请特聘教授,但需要论文,“哪方面都可以,周易相关就行”。记者表示:没有论文,是否有办法?对方先是坚持要论文,几个小时后又回复“来广州裴翁办公室面谈,通过就可以了”。所谓“执行院长”:多个山寨社团傍身该网站显示“国学易经研究院”院长为刘康兴,他还是“广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任”。南都记者向广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咨询,对方称没听说此人,应是冒牌的。上述秘书处胡枫所称的裴翁,即研究院所谓“执行院长”。据胡枫提供的资料,裴翁还是“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会长。这个“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也是胡枫极力向记者推荐加入的组织。南都记者从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到,国际易学联合会是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通过“国际易学联合会”网站提供的邮箱,记者向对方求证,得到回复: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是国际易学联合会的二级机构。记者找到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的网站,领导列表里,裴翁(又名裴伟胜)为会长。该网站对裴翁的介绍称,裴翁出生于广东,为“易学泰斗”“世界风水泰斗”,兼任多所学校教授、客座教授,还是多个协会团体的会长、主席、名誉会长。“执行院长”裴翁与多个被曝光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有关联。网页截图不过,据南都记者证实,其此前担任会长、名誉会长的社会组织团体多被曝光为离岸社团、“山寨”社团。例如,全球易经文化协会、中国易经协会、中国风水学会、中国风水工程院、中国风水设计院、中国建筑风水科学院、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等。变味的“国学”:研究员都是研究风水命理的除了院长、执行院长,“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网站上还可以看到多个副院长、特聘教授、讲师、研究员的头像、简介,总共有几十个之多。南都记者浏览发现,这些人士号称研究国学易经,却只“擅长”风水、预测、命理等。据网站个人页面宣传,“副院长”曾云山,精通奇门遁甲、六爻八卦,风水上形法结合理气,“精准预测美国总统特朗普胜选,天猫双十一销售额,2020全球瘟疫”。“特聘教授”林莹春,为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中国风水联合会云南分会会长等。自称预测美国大选、“全球瘟疫”的副院长。网页截图“子虚乌有”研究院的博士。网页截图据记者了解,中国易经协会、中国风水学会、中国风水联合会皆为离岸社团、“山寨”社团。“特聘讲师”黎秋竹,自我宣传为风水策划师,担任广东珠三角、汕尾多家房地产开发商的风水顾问;“研究员”梁妙,研究民间传统命理,“擅长以阳宅风水布局调整改变对人的影响”;“研究员”刘三,自称出生于易学世家,阴阳宅风水堪舆、命理运势预测大师,清华大学国际易学研究生院博士。经查,并无“清华大学国际易学研究生院”这一机构。对于“广西大学国学易经研究院”网站的假冒现象,记者已向广西大学反映举报。广西大学: 并无“国学易经研究院”这个机构南都记者从广西大学宣传部了解到,广西大学并没有“国学易经研究院”这个机构。校方工作人员解释,广西大学所属单位机构在官网主页皆可查询,有详细说明;请勿轻信假冒者,以免对个人利益造成损害。作者:马辉原标题:国学研究院打广西大学旗号,2万元卖副院长职务,校方否认有关联编者按:糟蹋圣贤的山寨社团如毒瘤一般在社会上蔓延,如菜市场一样的买卖“教授”,“院长”,“博士”,其实一切都是子虚乌有,愚弄百姓,强奸民意,打着高校旗号,利用一群人的虚荣心态,大肆鼓吹神人驾到,民众是该醒悟的时候了。

术数

国学有温度:两岸学者探讨国学研究与教育

两岸二十余位学者参加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分论坛之一——“两岸国学研究与教育”论坛海峡之声广播电台11月1日平潭消息(记者黄夏蕾)1日上午,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分论坛之一——“两岸国学研究与教育”论坛在平潭台湾创业园内举行,七位两岸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论坛上做主题分享,与现场二十余位两岸青年学者进行深度交流探讨,共话两岸国学发展。在线观看台湾学者主题分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庆元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庆元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台湾东吴大学当客座教授的感想,同时他也动容于台湾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之深入。陈庆元教授表示,传统文化对人的培养是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本届论坛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展现了两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两岸之间多开展一些交流,邀请台湾的青年朋友来祖国大陆看一看,感受中华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陈庆元说。陈永宝在论坛上做主题分享厦门理工学院讲师陈永宝博士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在两岸求学生活的经历让他更深切体会到了两岸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台湾执政党在岛内施行一系列‘去中国化’的举措,是受到台湾很多学者抵触的。”他还表示,如果两岸研究成果的书籍史册能够互通借鉴,可以避免很多重复性的劳动,共同推动国学研究向前发展。郭士纶(台湾)在论坛上做主题分享“两岸同源同种,国学是联结两岸的重要桥梁。”来自台湾的郭士纶现任职于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她表示,两岸国学论坛让她看见了海峡两岸在促进交流方面的努力,她相信通过两岸学者们之间的交流探讨,能够加深两岸之间的认识,呈现给彼此一个更真实的面貌。平潭正旺小学青年教师郑声云平潭正旺小学青年教师郑声云在聆听了各位学者的演讲之后,愈发深刻地感觉到国学传承对于中华民族教育的必要性,她说现在大陆的学校里开展了很多古诗词、经典诵读等比赛,在不断加强国学教育的力度,“这次两岸国学论坛的活动举办得特别好,希望能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10月31日开幕,为期两天,11月1日下午圆满落幕。两岸60余位国学名家齐聚岚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来源:台海网

而寓诸庸

清华国学研究院那四年

王国维纪念碑碑文拓片(局部),拓片现藏于清华大学档案馆。编者按“鸦片战争”之后,封闭的国门轰然洞开。1898年5月,维新改革如火如荼,张之洞写《劝学篇》,在其“外篇”中的“设学”一节提出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1921年梁启超写《清代学术概论》,把张之洞的原话改写成了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五四运动”之后,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在改革开放蓬勃深入几十年后,“国学热”又一次在全国上下掀起。我们以上所叙述的“国学路径”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梁启超和黄遵宪在1902年通信中最先使用),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和冲撞最激烈的时节兴盛起来的,是中国学人面对西方文化时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学术整理和思想反思;这样的“路径”同时告诉我们:“国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和冲撞点,而其研究视野也应该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和冲撞下的全球文化背景。“清华国学研究院”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对于今天的国学研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本刊对这个“典型案例”心仪已久,曾经反复策划,多次调焦,最后在报社物色合适记者,又经编辑和记者反复琢磨,精心修改,终于能以此面目奉献给读者。-------------------------1925年~1929年,中国近代学术史时间轴上的这4年,曾经因“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出现,熠熠生辉。研究院坐拥声名显赫的导师——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李济,输出74名毕业生,之后大多都成为国内文史领域的专家。在一个转型时代的历史节点,清华国学研究院抓住了清华“改大”的契机,吸纳最顶尖的师资力量,结合中国旧日书院与西方的导师制,以贯通中西的思维教导学生,开辟了一片学术的世外桃源。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存在很短促,仅仅写下了4年的时间刻度。1925年9月,清华国学研究院开学,1929年6月21日,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向独立的完全大学转型,国学研究院结束。之后清华创办与大学本科衔接的多科研究院。但清华国学研究院4年之生命力不容小觑。它定义了何为“国学”,实现了中西方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完美契合;它培育出的新一代学人,一直为中国思想界持续“供血”。时隔近一个世纪,我们依然愿意反复书写,时时重温。清华“改大”,国学先行冯友兰曾总结:“到了20年代,清华学校的人们,在校内自动改制,废除了留美预备学校的旧制,建立正式现代化的大学新制,并且设立了国学研究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学术第一,讲学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直接原因是“改大”,即原本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学校,要着手筹备改办大学。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清华师生强烈要求“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改良清华”。在校内外舆论压力下,1920年,校长张煜全设立“大学筹备委员会”,“以办中等科之力量经费,改办大学”,1920年起停招中等科一年级新生。于1922年10月被任命为署理校长的曹云祥,积极推进“改大”。他在《改良清华学校之办法》里表示:“清华不改大学,则落于人后,不得并驾齐驱。”《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指出,1924年,清华学校校务会议通过了《清华大学之工作及组织纲要》,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研究院,“备清华大学或他校之毕业生,对特种问题为高深之研究”。与此同时,校内外持续有声音强烈呼吁清华增强国学教育。彼时北京大学已创建研究所国学门,梁启超、胡适等人也明确建议,清华应当开展国学研究。结合本校情况和国家文教事业需要,清华校务会议多次研讨后,决定研究院先设国学门一科。吴宓在《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里提到,原本清华是打算开设多科研究院,但因为经费问题,只能先办国学一科。清华国学研究院时间轴自此启动。1925年2月12日,清华正式委任吴宓为国学研究院筹备处主任,派卫士生佐理研究院筹备事务。当时,胡适担任“清华大学筹备顾问”,曹云祥向他请教该如何办好研究院国学门,并希望胡适能来担任导师,主持研究院。但胡适表示:“非第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1925年2月13日,吴宓拿着校长曹云祥的聘书,来到北京地安门内织染局10号——王国维的住处。作风传统的吴宓,见到王国维,先恭恭敬敬鞠了三个大躬,之后说明来意。王国维后来对吴宓说,其实内心本不愿意到清华任教,见他执礼甚恭,大受感动,才受聘。10天后,吴宓又马不停蹄赶到天津,拜见梁启超,对方态度是“极乐意前来”。梁启超的三个儿子都是清华学生,他本人亦是清华的“常客”,数次在校演讲,并于1922年起常来清华兼课,担任国学讲师。而之后受聘的导师赵元任、陈寅恪、李济,则都是吴宓的哈佛大学“朋友圈”中人。尤其是陈寅恪,虽不曾拿到文凭和学位,但其通晓二三十种语言,史学造诣极深,因而得到吴宓和梁启超的鼎力推荐。冯友兰评价吴宓,他这一生一大贡献就是把王、梁、陈、赵4人请到清华任导师,而吴宓本可以自任院长,却只承认是“执行秘书”,这是极为难得的。中西通才,世界眼光上世纪20年代初,围绕“国学书目”,还引发过一场“神仙打架”。1923年,胡适应《清华周刊》记者的邀请,为即将赴国外留学的清华学生列出“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他开出的书目分为“工具”“思想史”“文学史”:工具书包括《世界大事年表》《佛学大辞典》;思想史书目以先秦诸子、佛经、理学为主;文学史书目有78部,“历来被视为俚俗低下的元曲、杂剧、传奇、话本、小说也占据了近一半的篇幅”。梁启超无情批评胡适开列的书单“文不对题”,且竟然没有史书,“不见《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的踪影”,梁启超认定,“史部书为国学最主要部分”。如何定义“国学”,如何为学生讲授“国学”,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首要确定的核心办学方向。在《清华开办研究院之宗旨及经过》中,吴宓明确指出:“惟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院学者也。”由此可见,清华国学研究院所倡导的“国学”教育,不是对“西学”的抵抗,而是让中西文化在此得到充分交流和融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的陈来,在《“中国主体世界眼光”——谈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中指出,近代以来,“国学”概念的使用有不同的用法,吴宓的提法代表了当时多数学者的用法。“清华国学研究院对‘国学’和国学研究的理解,始终是把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教育的概念。在研究方法上,则特别注重吸取当时世界上欧美等国研究中国文化的成果和方法。”陈来表示,老清华国学研究院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本色,但从一开始就是追求创新和卓越的,“学术追求指向的不是限于传统的学术形态与方法,而是通向新的、近代的、世界性的学术发展”。清华国学研究院里的导师们,无不是用新的方法、路径去研究传统学问,因而做出很多突破性贡献。例如王国维认为,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陈寅恪授课特点是“广征博引、中西融会”。由于通晓二三十种语言,讲授“西方之东方学之目录学”时,提到某国学者及其著述,陈寅恪甚至会熟练用该国语言来讲述。赵元任在授课中,会用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语言,“最明显者如德法挪威语与中国语之比较、中西对译辞汇、中西对译虚字与公式辞汇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唐小兵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那段岁月中,梁启超、吴宓、陈寅恪等一批转型时代的知识人,可贵之处在于,自身拥有深厚的中国古典学问积累,然后去西方留学,面对西学西法,“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为其形格势禁,往而知返,往而能返。往返之际彰显的恰恰是中国文化滋养、煦育而成的人格的超然、潇洒面相”。院内风景,精神陪伴1925年9月,吴宓在发表开学演说中提出,国学院“非为某一校造就师资,乃为中国培养通才硕学”。当时《研究院章程》里如是写:“本院略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研究之法,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期使学员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而学员在此短时期中,于国学根底及治学方法,均能确有所获。”《研究院章程》规定,教学方式分为“普通演讲”和“专题研究”。普通演讲,为课堂讲授,各教授就自己的专长和治学心得开课,供诸生必修或选修。所谓专题研究,是学员在某教授指导下进行某项课题研究。在研究院中,王国维教授经学(书、诗、礼)、小学(训诂、古文字学、古韵)、上古史、中国文学;梁启超教授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赵元任教授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陈寅恪教授年历学、古代碑志与外族有关系者研究、摩尼教经典回纥译文之研究、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之比较研究、蒙古和满洲书籍及碑志与历史有关系者之研究;李济教授中国人种考。根据1926年11月12日《清华周刊》刊载的《梁任公先生在清华研究院茶话会演说辞》,梁启超曾说:“我们觉得校中呆板的教育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想照原来书院的办法——高一点说,参照从前大师讲学的办法——更加以新的教育精神。各教授及我自己所以在此服务,实因感觉从前的办法有输入教育界的必要。”梁启超在这次演说中强调,觉得当时的学校“只是一个贩卖智识的地方”,“现在的大学都注重在智识方面,却忽略了智识以外之事”,“所谓修养人格锻炼身体,任何一国都不能轻视”。研究院的教育理念尤其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学生与教授之间可以随时切磋问难,砥砺观摩。研究院不定期举行茶话会,师生之间联络情谊,交流心得。每周六晚上的同乐会,师生会聚在一起讲故事、唱歌、背书、说笑话。有一次赵元任把大家的茶杯收去,调正音调,用茶杯演奏出一首乐曲,四座皆惊。赵元任还表演过《全国旅行》,从北京“出发”,然后“口头游览”西安、兰州、成都、重庆、昆明、广州、上海,各地方言被赵元任模仿得惟妙惟肖。唐小兵认为,相较于同一时期的北大,清华国学研究院更强调“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教师必须跟学员之间有更多的互动,然后有更密切的学术交流。“在日常生活里面,共建精神生活和学术的共同体,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强调对学生的耳濡目染,进行文化的熏陶和传承。”赵元任的学生王力于1926年考入研究院,他在《怀念赵元任先生》一文中回忆,同班的32位同学只有他一个人跟赵元任先生学习语言学,因而师生关系特别密切,他还常到赵元任家里。“有时候正碰上他吃午饭,赵师母笑着对我说:‘我们边吃边谈吧,不怕你嘴馋。’有一次我看见元任先生正在弹钢琴,弹的是他自己谱写的歌曲。耳濡目染,我更喜爱元任先生的学问了”。春风化雨,影响后世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之后梁启超因病长期不能到校上课。学校本打算再聘其他名师而未果,国学院遂由兴盛走向衰落;1929年7月,清华为了创办与本科教学衔接的多科研究院,最终决定停办国学研究院。此后,陈寅恪留在清华,担任历史系和中文系合聘教授,直到抗战爆发随西南联大迁往昆明。赵元任于1929年应聘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从事“音韵学”教学。在4年历程中,清华国学研究院前后招考录取新生74人,其中中途退学或未获毕业者4人,其余多数学生为“国学”继往开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时,校长罗家伦曾称赞国学研究院“在中国开风气之先”。研究院的学术培养,令学子受益终身。历史学家蓝文徵是陈寅恪的学生,1930年代他在日本留学,有一天在一家餐馆与白鸟库吉等许多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吃饭,其中一位刚从东北拿回一张中国地契,说是明末的东西,在座者没有异词。蓝文徵却说:“此非明末文件,而是光绪时文件。”他解释说,这纸是清末流行东北的双抄纸,钱的单位用吊,并非明制。白鸟很服气,他问蓝:“你认不认得陈教授?”蓝文徵说:“陈寅恪先生,那是我恩师。”白鸟听后,态度大变,尊敬地向他伸过手来。蓝文徵在高等院校执教数十年,著有《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魏晋南北朝史》等专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是陈寅恪先生培养学生的方式。”唐小兵评价,像陈寅恪这样的导师,是以身教重于言传的方式传递学术创造的精义,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学术文化两者融会贯通,转化为其著述行止的一种精神气质。王力跟随赵元任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但在学术方法上受他的影响很深。王力在回忆文章中写:“后来我在《中国现代语法》自序上说,元任先生在我的研究生论文上所批的‘说有易,说无难’六个字,至今成为我的座右铭。”王力一生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字,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古代汉语》《中国现代语法》等。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当时名列榜首,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先生,此后在明清史、文献学、金石学和汉代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徐中舒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除短期在武汉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兼课外,终身执教于四川大学;他师从王国维和梁启超,受王国维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观念,在后来的学术实践中,他将古文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古典文献学和历史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多重证据法”。一心投奔王国维门下的戴家祥,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古文字学尤其是金文研究上的学术造诣极高。清华国学研究院当时的成立,让学人对传统的复兴多了一份期待和希望。国学研究院停办以后,清华的“国学”研究精神还是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功美不有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今天上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暨“儒家思想与文化强国建设”座谈会在济宁曲阜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儒家思想与文化强国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在发言时表示:“真正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联系着弘扬,弘扬是更为自觉地继承传统的积极态度。继承意味着肯定,继承和弘扬的方针反映了现实的需要,继承与弘扬,正像继承与其他范畴的关系一样,不是割裂的,弘扬也是一种继承,发展也是一种继承,继承和弘扬发展是互相包含、关联一体的文化实践。这将在我们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