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大师都有谁?为什么没有章太炎、胡适?征服者

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大师都有谁?为什么没有章太炎、胡适?

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即为民国时期清华学校的四大导师,也就是四巨头: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当时为了聘请四巨头,可谓不遗余力。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们,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中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感兴趣的看官有机会交流。我非常钦佩民国时代的学者,大家。再插一句,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无论留学的是西洋,还是东洋!所有人都是一学成,就迫切得想着回国,都愿意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而不是图着去哪里捞个大官或者弄个百万富翁千万大亨的。那真是一个学术氛围极好的时代!!!①王国维:作为满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薄仪的帝师,肚子里的学问,可谓如江河湖海,浩瀚无涯,并世罕有其匹。精通英文,德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多西方哲学,美学,文学都有独特的研究和深刻洞见。并且是甲骨学的鼻祖。只不过最后于昆明湖畔投湖自尽,时年51岁。他的《人间词话》推荐阅读。王国维②梁启超:这个大家都熟悉吧,课本里都有。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他在清华某一次演讲很有名,我记得很牢。演讲开场白极为简短,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然后眼睛向上一翻,再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咯!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听到的。天妒英才,梁启超最后得了尿血症,西医给他做手术的时候,没把坏的那只肾割了,却把好的那只肾割了。梁启超还劝大家:不要怪医生!!!我也是醉了……梁启超③赵元任:才华超群,哈佛博士。四巨头里面唯一怀揣高文凭的导师,其他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陈寅恪连个学士也未拿到。(当然文凭真不代表什么,比如陈寅恪留学完全是为求知而读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赵元任④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陈寅恪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本来首先邀请胡适的,但胡适没敢忽视王国维,梁启超等学界泰斗的真实存在,遂建议曹校长去请这些国学泰斗。后来呢,曹校长聘请了由美国哈佛大学归国的吴宓主持研究院筹备处事宜。然后吴老呢,就一个个把这四大导师请到了清华。由于王国维是旧派人物(他应聘还跑去禀报已经下台的逊帝薄仪,批准了才放下心就任的),吴宓去请王老的时候,还研究了策略,行了三拜如仪大礼,然后才提聘请之事。王老呢,就很吃这一套,于是答应上任。其实还去聘请过章太炎,但其自视甚高,目空天下士,且素与梁启超不睦,不愿与王,梁共事,就拒绝了。章太炎是杭州余杭人,他的故居就在马云爸爸的梦想小镇哦。一个人文小镇,造得挺雅致的,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四巨头之外呢,还有被誉为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的李济。李济也是一牛人,四岁入书房,14岁考入清华学堂。也是哈佛博士来着。不过没有并列成为五大导师,李老内心中是否有点遗憾的?各位看官你觉着呢?

吐尔聪明

国学大师蒙曼,实力到底怎样?怎会在诗词大会上犯这种错误?

她是受人尊敬的"国学大师",她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最年轻的评委,她是百家讲坛上出色的演讲人,同样她也是一名历史学博士,更是优秀的大学教师。在现代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她能够脱颖而出被大家所知晓,受众多人的尊敬、欢迎,这无一不在展示她是个多么优秀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在诗词大会上犯下了低级错误,她的实力到底如何呢?展露锋芒,被人所知在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五季来,她一直都是评委。她对诗词拥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拥有着自己的记忆方式。她喜欢把诗词带入自己的联想空间,然后去理解记忆它。跟着她的联想,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示一幅优美的诗词画面,这不知让多少人从此爱上诗词。她是真的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算是出身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或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她小时候特别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当一名教师,不管是大学教师,高中教师,或者初中教师,甚至小学教师也行。她希望能教书育人,然而她的确做到了,她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因为父母是老师,爱看书,所以他们家里的书很多,蒙曼小时候就是个妥妥的"书虫",她整天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每次一有时间,她就会跑到那个图书馆里,一待就是很久。初三那年,她的成绩有所下滑了,她的父母认为应该是她太沉迷于书籍了,就让她不准再看书,甚至把家里的书柜锁住,并用厚重的杂物盖住。但是这并不能打消蒙曼的爱书之心。她趁父母睡觉的时候偷偷去书柜拿,不敢发出太大的动静,因为怕把父母吵醒。她艰难地摸出了一本《红楼梦》第四册,就这样,她把《红楼梦》全册看完了。但是,她的行为还是被父母知道了。她们见她如此喜爱读书,就准许她看书,只不过一天只能看两小时的书。就这样,每天看两小时的书,她一直坚持了很久。看了这么多的书也不是白看的,高中后,她因为文学积累颇多,所以文学历史成绩十分出色,大学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系。先后又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之后又完成了她的理想,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一般历史知识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她将课堂讲解进行得生动有趣,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历史。因为《百家讲坛》里的演讲人孟宪实的推荐,并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功地入位《百家讲坛》。开始渐渐地被大家知晓。不仅是在历史上,她也特别爱好文学,在文学上拥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被中国诗词大会请去当了评委,由此可见,她在文学上的艺术造旨并不是一星半点的。诗词大会,犯下低级错误常言道:"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蒙曼也躲不过,就在诗词大会上犯下了一个低级错误,使得不少人在质疑她的能力。让众人想,这都能犯错的人,到底有没有能力担任诗词大会的评委。事情是这样的: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二场,就有一道选择题,让选手选择能够描写关于屏幕上放出的图片的诗句。她选择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然而正确答案不是这个。蒙曼先是问她,是不是城里人,没有做过农活。那选手则是点头,于是她就为她讲解这道题,说到选手选的选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她是这样讲解的,这是描写农民播种庄稼,然而这个说法就有点不妥。因为正中午的时候种庄稼是种不活的,而这句诗只是意在突出农种的辛苦。并不是描写播种的场面,所以这就是一个低级错误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的实力,能被央视选中的,实力自然不会很低。并且我们要知道要了解的是,她的专业是历史,主攻隋唐五代史和中国古代女性史,对于文学,她只是有所爱好,并投入了一点时间去了解,这并不能和那些专业人士相比,但是,她也是优秀的,虽然她完全是因为爱好去学习,但是她对文学的见解也是独到的,现在的她,我们不得不感叹尊称一声"国学大师",这份成就是我们都不能比拟的,这份对爱好的追求也是我们不能比拟的。应该被尊敬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不能抵挡的事。我们给的应该是鼓励支持,而不是一直挑着人家的一个错点不放。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被人传承,我们不能让一个国学大师的热情、信心泯灭于此。她值得被尊敬,每次上《百家讲坛》,她都会事先在父母面前演讲很久,直到她们都挑不出错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让她讲的出色,有更多人从这里知晓她。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她每次备课都要很久,因为为了考虑怎么把课堂变得有趣,让她的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她对古代史也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应该给予我们的包容,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也不改正。我相信,她以后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以此作为教训,激励着自己,提醒着自己。并且,能被选为人大代表,也是进一步证明了她的优秀发光之处。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肯定的。对于这些小错误,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去改正它,克服它,从此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你并不会喜欢一个人指着因为你的一次小小失误而犯的错一直在讨论,你希望的一定是,那时候能有人鼓励他。也并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否定一个人的所有,这是不理智的,让世间多一点爱和鼓励。

北门

2020年考研人数已超300万,要如何备考,才能顺利上岸?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考研热度持续上升,2020年一份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研究生数量超过了300万,但考研似乎不再是“避风港”了,研究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时仍会存在诸多问题,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后悔考研,而“考研热”却依然呈上升趋势呢?追溯其原因,主要包含就业压力大、本科学历难以满足需求,想再拥有一次进入双一流或985、211大学的机会,希望通过研究生学历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等,以至于让他们觉得大学学习四年的知识走到社会无用武之处,无法满足步入职场需求,因而选择继续深造。以下是我们中观国学学员问测考研的实际案例,愿每个考研路上的你都能披荆斩棘,无所不胜。问测:某95后女问测今年能否考上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命主:在震木宫(戊六击)压力很大,临开门,人际关系好(门迫)一般,临值符,戊+壬:时运。竞争者:乙入墓,压力大,纠结逢空但酉月丑月不会太空;天任外环境,外压力小,临伤门,伤脑筋咄咄逼人,临玄武,表面能说会道;乙+庚,有争议。值符(导师),木克土,酉月金旺,木弱为弱克,克不动多少,导师也不排斥多少。戊与丁(命主与笔试:木生火,命主积极主动地要拿下这个考试。乙与丁(竞争者与笔试)为笔试火生竞争者土,笔试对竞争者有利。面试与命主:金克木面试与竞争者:竞争者土生面试综上,该学员还需努力复习备考,星干反吟可能有反复努力争取导师的支持的趋势。考研最重要的是心态,其次才是你所掌握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考研的压力和备考时的暴躁情绪,重要的是及时消化,既然已经开始这条路,就不要轻易说放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相信所有备考期间流过的汗水与泪水,都将成为你明天最有价值的经历和财富。

合乎大同

人大教授讲专业:考古学,从古代走向未来……值得一看!

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墓葬与生死观、美术考古。撰有《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魏晋南北朝》《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等专著,及《六朝文明》《粟特银器》等译著。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科研项目4项,主持田野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曾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从古代走向未来的考古学对自身的好奇,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关注人类自身的学科: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关心产生了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对人类现状的关心产生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对过去的关心则产生了历史学和考古学。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200多万年,但文明的诞生只有一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五千年,历史学主要研究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它只占人类历史的极小部分,而考古学研究人类的全部历史。在人类诞生以来的200万年里,虽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多只有五千年,但人类的活动遗留下了比文字更久远、更客观也更全面的遗迹和遗物。考古学就是将深埋于地下的人类活动遗迹揭露出来,将支离破碎的实物证据缀合起来,分析古人的生活状态、行为模式、信仰习俗、文化进程,复原曾经生动的古人生活图景,探索人类及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由于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对考古学的误解,有人把收藏、鉴定、寻宝、探险等等同于考古学,它们虽然有时与考古学有一定的联系,但绝不等于考古学,若以考古学名义进行这些活动,只能是“伪考古学”。首先,考古学的目标是探索人类的行为模式、社会的结构与文明进程,是人文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对古物的关注主要在于其所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不在于其经济价值。其次,考古学是一门有严格操作程序的学科,正确的程序可以避免偏见性地获取证据。伪考古大多出于经济利益,如对文物经济价值的追求,也有的出于政治目的,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德国考古学家以选择性证据甚至曲解证据来证明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用作纳粹德国人种优越论的依据。考古学作为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其目标当然不仅是为了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而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正如英国考古学家保罗巴恩(Paul Bahn)所言:“考古学是可以研究人类过去99%部分的唯一科学……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去往何处,那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中国考古学在20世纪初期诞生之时,除了继承传统金石学的“证经补史”作用外,还被赋予了重建古史的重任。虽然中国古代的文献浩如烟海,但文献散佚极多,保存下来的很多文献都是语焉不详,而且传世的文献大多是关于精英阶层的内容,并不能反映古代社会的全貌,而考古学正是一门弥补历史文献缺憾的学科。由于文献对先秦历史记载的阙如,20世纪初期掀起了一股“疑古”思潮,学术界对传说中的炎黄、尧舜禹等史前事迹,甚至夏商周的历史,都持一种怀疑态度,这对中国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认知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试图通过出土材料来重建古史,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者们倡导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来研究新问题,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李济、傅斯年等人都是最早倡导以新材料来重建古史的学者,其中王国维主张古史新证,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即用传世的文献与地下出土的材料两相印证来讨论古史,这直接促使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也赋予了中国考古学“重建古史”的重要使命。经过近九十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在古史重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但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商周历史为“信史”,而且通过实物证据让这段历史更加丰满和生动起来;不但重构了中国史前史的基本时空体系,而且对史前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的认识也愈来愈清晰。考古学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证经补史的阶段,涌现的新材料不断促使新问题的产生,考古学在人文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历史时期而言,在清晰的王朝更替体系下,考古学的重要作用是透过实物探索古人的行为模式和文化变迁,也就是透物见人、见社会。考古学家对一件文物的关注,不仅限于器物本身,而更关心的是它所提供的关于古代工艺技术发展、生活状态、思想信仰等方面的信息,也就是它背后的人与社会。将一系列片面的、零碎的实物证据连缀起来,就能让逝去的历史丰满起来、鲜活起来。在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给予了前所未有重视的今天,考古学又被赋予了为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的重要使命。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海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的文物、不可移动的各类遗存),它们很容易遭受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因此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课题,但前提和基础必是考古学。只有经过充分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才有可能对遗产的属性和价值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才能进行合理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否则很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考古学家通过物质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获取资料和阐释资料。获取资料主要通过田野考古的方式进行,是考古研究的第一步,即史学家傅斯年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古人活动留下的实物资料都以遗址的形式存在,如城市遗址、墓葬遗址、村落、矿冶、军事、桥梁、关卡、栈道、宗教遗址等,这些遗址往往都是残缺不全的,但其堆积状态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一定的田野考古操作程序,可以对遗存进行辨别、记录、测绘、提取,对部分标本进行物理、化学的分析,为后期的资料整理和研究服务。考古学虽然从研究目标上来说是一门人文学科,但从获取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手段上来说,则更多地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每一次自然科学的进步都会运用到考古学中来,比如碳的同位素测年法引起了考古学测年的革命,分子技术方法(DNA)对判断古人的族属发挥了很大作用,物理学和化学知识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现代测绘技术如全站仪、RTK、无人机拍摄、三维激光扫描等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加入到考古学研究中来,以至出现了科技考古这一分支学科。通过各种自然科学手段获取和分析资料之后,最终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历史和文化的阐释,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性认识。考古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历史学门类,因此,无论田野考古,还是科技分析,目标都是追寻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探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文明古国,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已知遗迹总数在40万处以上,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0多处,此外,还有大量收藏于各级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对这些遗迹、遗物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每一次田野考古都可能带来令人惊喜的发现,每一项新的发现都可能改变一些传统的认识,正因如此,中国考古学已成为20世纪以来发展最令人瞩目的人文学科。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在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上的投入逐渐加大,中国考古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考古学是一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科,在充分的文、史、哲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经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就有可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专业常见问题解答考古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考古学研究的是古代实物遗存,主要包括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也包括收藏机构的传世文物。为什么要选择人民大学的考古学专业?人大考古学专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具备包括本科、硕士(含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术硕士、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并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团体领队资格。虽然专业建立较晚,但已发展为以北方民族考古为主、兼及中原和长江流域的专业特色。人大考古学专业被公认为国内发展最快,在国内考古文博界已占据一席之地。人大考古学专业的教师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13名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2名)皆具有国内外名校考古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年龄层次、专业方向布局合理。其中,魏坚、韩建业、李梅田、陈胜前、吕学明、刘未等教授都是考古学界具有相当学术地位的知名学者。具备哪些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学习考古学专业?对人文、历史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古代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应野外考察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者适合学习本专业。色盲色弱者不宜学习本专业。社会上对考古学专业存在哪些理解误区?社会上常将考古与盗墓、鉴宝、收藏等等同起来,这是极大的误解,二者的目的和工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野外考古工作也不会遇到影视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各种危险和神异现象。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考古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考古学并非与现实社会完全脱节的学科,它也为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工作服务,既是学术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目前国家对文化遗产非常重视,考古学是进行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基础,在此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人大考古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如何?毕业生主要在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机构、收藏机构、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大考古学本科专业的保研率基本在30%以上,目前本专业国际交流频繁,学生的出国交流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选自《你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专业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下设历史系、清史所、考古文博系,同时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大一级学科点。中国史专业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外关系史等二级学科教研室建制完备;世界史学科设有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考古文博系设有先秦考古、汉唐考古、宋元考古和文博科技四个教研室。三个一级学科均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生培养本科生。秦汉、唐宋、清史、民国史研究力量雄厚,闻名学界;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二级学科,都具有各自优长。世界史在上古史、中古史、近现代史等领域皆有建树,正广延海内外人才,快速发展。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在中国考古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生态史、公共史学等新兴学科蓬勃发展,引领潮流。历史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近三年既有毕业生赴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也有毕业生被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聘用。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李梅田 人大阳光招生

分理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独行侠”

本文由【琢磨君2019】原创首发,关注琢磨君,观看更多深度、广度、正能量的国学文章。鲁迅先生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这句话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强者往往是孤独的,而弱者往往喜欢抱团取暖。小的时候,我们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感悟越来越深刻。学生时期,我们羽翼未丰,不够优秀,能力弱小,需要融入班集体,和众人打成一片。那个时候,我们几乎都是集体生活,一起去食堂,一起去宿舍,吃吃喝喝,玩玩打打,也总会有三五个“狐朋狗友”的铁哥们;因为有同学或朋友的陪伴,我们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年龄不再孤独。进入社会后,虽然依旧是集体生活,但因为利益的出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更加现实,每个人都好像都带有面具,甚至某些人有好几副面具。于是我们之间开始变得貌合神离,自身也越来越孤单,久而久之,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份孤单和独来独往。年少的时候,我们还很弱小,生存能力差,需要抱团取暖,过得大都是群居生活;而且群居生活让我们见识了许多人、许多事,世态炎凉,人情世故,也让我们学会了不少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但是长大后,我们羽翼渐丰,学业有成,成家立业,开始变得独当一面时,我们又不得不独自承受压力,适应独处的生活,甚至还将长久地适应心灵上面的孤独。作家张爱玲所说:“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我们肩上的担子逼着我们成长、进步,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而优秀的代价往往就是“孤独”。正如孟子云:“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想要变得越来越优秀,就要放弃很多物质上面的贪图享受,放弃和那些狐朋狗友们的无用社交,然后集中精力去做更多使自己变得强大和优秀的有意义的事情。以前,大家都住在农村,经济收入也很单一,亲戚朋友之间的差距不大,彼此之间感情浓厚、淳朴;现在,农村几乎没有什么人,家家户户都买车买房,亲戚之间一年也见不上几面,虽然联络方面了,但也很少联系。或许,随着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提升,大家都奔波于“发家致富的优秀之路”,有意或无意忽略、放弃了真正该珍视的血缘关系社交。有的地方,老乡之间很团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的地方,老乡之间比陌生人还冷漠,而且他们之间往往还是能力突出的竞争对手关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喜欢抱团取暖,有的人喜欢单打独斗。显然,前者大多是弱者,而后者往往是强者。所以说,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独行侠”!一个人越是优秀,越喜欢独来独往,越不合群!根据心理学上面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弱者处于低层次需求阶段,所以他们离不开群体的庇护;而强者处于高层次需求阶段,所以他们往往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思想独立、行为独立。通往优秀之路的人,往往都很孤独!用一个最简单的小事举例说明:大家都知道早起的好处多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日之计在于晨,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早起,并且坚持晨跑呢?相较于睡懒觉,人类的本来还说趋向于安逸的享受,所以早起和晨跑的人数比例微乎其微。当你夏天晨跑时候,你还会看见几个中老年人,少见年轻人;当你冬天晨跑时候,连中老人都看不见,更别谈看见年轻人。如果做个意志力测试,一个小小晨跑,就可以淘汰一大批人。所以,当你一个人奔跑在路上时,你就会越发确信:越优秀,越孤独;越孤独,越说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根据“金字塔理论”,同样可以说明“越优秀越孤独”,因为高处不胜寒,越是你处于金字塔顶尖,和你竞争的人数越稀少,而你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但越是你处于金字塔塔底,竞争异常激烈,门槛极低,完全是拼数量而不是拼质量,所以你成功的概率非常小。据统计,中国13.9亿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约1亿,其中本科生以上约5000万,硕士研究生以上约800万人,博士研究生以上约80万人。由此可见,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仅为万分之5.7,即一万人中只有不到6个人具有博士学历。而他们就是这人才金字塔的顶尖,属于真正厉害、优秀的人!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优秀的人才,往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代价。享受孤独,享受独处,只是前提,还需要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寒窗苦读”,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变成一个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所以说,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独行侠”!一个人越是优秀,越喜欢独来独往,越不合群!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感悟,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黄土情

从国学大师到骗子,于丹被北大学子赶下台,背后原因是什么?

从国学大师到骗子,于丹被北大学子赶下台,背后原因是什么?文/林林读史各位读者朋友应该都看过一档非常出名讲解节目叫做《百家讲坛》吧!这档节目的主讲人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在这档节目上讲解的人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一定是对国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位人物曾经就是《百家讲坛》的一位讲师,她就是于丹,很多人对她应该都不陌生。她本来是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结果却成为了一个骗子,还被北大学子赶下台,背后原因是什么?我们先来说一下于丹此人,于丹出生于名门世家,她的父亲也是中国很有名的大师,文笔高超。她从小就受父亲的耳濡目染,所以她从小就被中国的国学给深深吸引。而且,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对她进行教育,让她学习中国的国学,阅读很多的书籍。于丹也是非常喜爱学习,小小年纪就能看懂很多同龄人看不懂的古文。她学习非常刻苦,孜孜不倦学习书中的知识,这都是她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以至于,于丹长大后博学多才,这与她小时候所接触的环境与教育密不可分。后来,于丹长大后的成就一点也比她的父亲逊色,她也成为了我国的一位国学大师。她在完成了自己的大学的学业之后,依旧不满足,继续攻读研究生,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在当时,她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在我国都非常受欢迎,很多国人都觉得她的观点很有道理,并且很贴切实际。所以,她被《百家讲坛》节目组所邀请去当讲师,她也因此彻底火了起来,很多人都很喜欢她的讲解,于是她被更多的国人所熟知。可是,谁能想到,从那以后她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一个公众人物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自己的言论,因为他们说过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往往就会被无限放大,可是于丹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她也就是因为这点而导致她的形象一落千丈。她自己对历史理解仅仅只能代表她自己,她本不属于这个领域,可是偏偏要在这个领域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且要讲述给他人,这就引起了很多专家的不满。而且她还极其不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身为一个公众人物不顾形象,大吵大闹,并且还去伤害别人。这样一来,她给人们的形象就完全变了一个样。本来一位全国闻名的国学大师,可是一出名之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不再只是专心致志的做学问,而是在其他的领域发表言论,并且还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结果,被北大的学生们给轰下了台。这一切背后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操纵,一切都是于丹自己自作自受。本来可以靠着自己的学识出名,可是偏偏不安本份想要追求功名利益,同时也毁了自己人生的大好前程。

爱之咬

“国学大师”竟然是山大毕业的!

“国学大师”竟然是山大毕业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汉学伟人”萧涤非、“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他们竟然都是山东大学的知名校友,他们的一生泼墨书写,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传奇!季羡林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大学知名校友,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等。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萧涤非“汉学伟人”萧涤非,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老舍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曾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臧克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臧克家,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山东大学知名校友。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作者:沫沫1617626

蒙面人

邓晓芒:何以成为易中天口中唯一哲学家?无奈出走武大背后藏悲情

作为当今闻人的易中天,顶着“学术超男”的名号红火了10多年,也以临事敢言负尽狂名,但其人实有极谦退的一面。这位自诩传承“湖南骡子”性格之人,有股耿直的怪脾气,有点恃才傲物,可对于真风骨、真才学者,则不仅揄扬盛美唯恐人后,也往往不吝公开表达自叹不如之意,其人自负其能如此,服善不矜也如此。这里面,哲学学者邓晓芒,大概是他最佩服的一位同辈中人吧。他与邓晓芒是武汉大学校友,一度还是他的“学长”。当1979年初秋,邓晓芒以31岁“高龄”考取武大哲学系时,易中天已经是研二学生。但易中天从来都很尊敬他,待为师友之间。他很坦诚说,武大时期,受教最大的同学是邓晓芒,连毕业论文都是受他指引而成的。他不止一次说过,邓的“思辨力量”至为强悍,当世无有匹者。严肃地讲,他是把邓晓芒当老师看待的,而非“哥们”。在某次节目中,他公开说,“邓晓芒是当今中国唯一的哲学家,不是之一!”他说,自己凡有学问上拿不准的,往往会第一个打电话给他请教,“无异议才会放心”。他甚至说,曾一度想改行专门搞哲学,目的就是为了报考邓晓芒的博士。诸如此类的推奖,他没有说过第二位。对于邓晓芒的学识与人品,易中天可谓推崇备至。而“中国唯一哲学家”之类的推许,也不免引发非议,甚至是群嘲:这到底是学者间的如实评价,还是言不由衷的曲意承迎,亦或是两个湖南老乡在无聊互吹?邓晓芒,在讲述“史铁生哲学”中国人情社会,往来酬应,总难免扯几句场面话,而夸诞骋虚辞,更是文人份内之事。有些话,是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在我看来,易中天如此高调吹嘘邓晓芒,不惜搬出“中国唯一”四字,自然有圈子因素导致的过誉,可他自称生平最佩服邓教授,应是发自肺腑的。易先生处世,有圆滑讨巧的一面,但其人为与判断力,我素深信不疑。易中天与邓晓芒在武大,传为读研时期一来,考其生平,学问如何且不谈,起码也当得起“行己有耻”四字,违心言语他不会张口就来。二者,他在学术界,固然还远非吐口痰都是碎金屑玉的腕级,可毕竟学海观澜大半辈子,经事谙事,阅人阅川,向称人精,倘若说他连探同行深浅的目力都没,未免太求全抹摋了。论阅读量、论思辨力、论学识水准、论思想深刻性,自少及老,他的确望尘莫及人家老邓呀!更何况,他易中天如今的影响力,较之仅局限于较高层知识分子的邓晓芒而言,早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压迫与企求就没有巴结,他不惜押上自身公信力,信誓旦旦逢人说项,即便稍涉夸大也绝不至于不着边际。他的《书生意气》一书,就曾如此夫子自道,“一个人 , 哪怕他学问大得跟钱钟书似的,也没必要对他点头哈腰”。邓晓芒亲妹,作家残雪可这话,也不能照单全收。最大理由,前面已提及,人情社会谁也免不得说几句台面话,鼻涕清水一道流。况且,文人嘛,情绪意气往往迥出常人,是爱你没商量,恨你也没商量,全凭感觉,说辞容易激动夸张,一旦推重就容易备至,求其纯粹客观也就难矣哉。前些年,易老师还言之凿凿说过,不爱经济学家某先生的,都不是人哩,这话你也字字坐实?指邓晓芒是“当代中国唯一哲学家”,自然是溢美之辞。但若说邓是当今最具分量的学人之一,正如说他亲妹残雪(邓小华)是现今最好的作家之一,我倒是满心认同的。反对的核心原由在于,“哲学家”这尊荣席位,我以为整个当下中国都是空缺的——“后哲学时代”,只有研究哲学的“哲学史家”,哪来的哲学家嘛?实话说,论起邓先生的专长,也只能说是眼下最知名的西哲专家之一,站C位没啥非议,可绝非舞台唯一中心点,诸如陈嘉映、倪梁康、孙周兴、张志扬,我不觉得逊色多少。西哲学者陈嘉映易中天如此礼赞邓晓芒,甚至到了“中国唯一”的绝对,真心佩服外,还是有点感情用事了。他们二人,关系太深切了:湖南老乡,武大校友,多年同事,门户相对的街坊,著作的合作者,更兼志同能偶,自青年时期起就是密友,俨然可说是“高山流水”式纯净恒久的君子之交了。所以易老师捧邓晓芒,不要说啥“中国唯一的哲学家”了,吹他是“拯救银河系男神”,在知情者听来,无非付之一笑吧。呵呵。他们二人,订交30载,学业、事业、道业上能互为规谏劝勉,在患难时期也能互相颠危相扶,是相知也深,回护也真,盱衡抵掌之中,推其举世莫当,实人之常情。再遥想易、邓同在时的武大,正是刘道玉主持校政的黄金时代,“湖南帮”承接民国遗绪,影响是顶牛的。一队青年才俊,易中天、杨小凯、邓晓芒等,都是湖湘子弟,住所又在一块,关系铁的很—— 待日后邹恒甫败走麦城,武大“湖南帮”才算是划上句号了吧。出走更远的杨小凯的确,若讲论起来,即便是我这等外人、外行,也会很偏好地诚心认为,在国内西哲圈及思想界,邓晓芒当是NO.1级人物。1980年代以来,邓先生蛰居江城,先后执教鞭于武大、华科哲学系,论专业是海内康德翻译及研究的顶尖权威,其哲学史水准与学术声望,世人交口称誉,无需猜疑。他不是本地那类靠钻营滚混的“标准名教授”,以至于有一个声音说,“邓晓芒到哪里,哪里就是思想重镇”。甚至,他算得上当代最出色文学评论家之一。我一直认为,他完全可胜任哲学系和文学院的双聘教授。尽管如此,因性格的原因,他始终都不是“受待见”的教授,虽名扬海内外却普通一教师。过去,与好友闲谈,我屡为其叫屈,觉得他无论去哪个大学,都是该大学的光荣,岂应被默摈如此?引龚定庵的话来说,是“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被誉为当代最知名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还有一点,与一般学院教授极为不同的是,邓晓芒的现实关怀至为深切,他绝非那种独守书斋式的学术自了汉。有人说,邓晓芒是鲁迅精神的继承者,我觉得他是受之无愧的。他自己也屡称“鲁迅门徒”,似更想成为一现代版的鲁迅,将唤醒与改变中国人的思维,奉为自身第一使命。甚至于说,在思想高度上,他比迅翁更显得天独厚,可惜标准“学院派”,曲高和寡,绝大多数著作都比较艰涩高深,影响力局限于较高层的知识分子。邓晓芒与其偶像鲁迅好在于说,他丝毫不介意,自嘲连尼采第一版书都还只印了40册,自己能印4000册已很成功云云。几年前,他接受采访,谈及好友易中天,也坦诚说过:“我很欣赏易中天,不过我没他那般口才,所以不可能像他那样做,我只能以我的方式去影响、吸引人”。我素以为,邓晓芒最超人一等地方在于,干得好最硬核枯燥的德国哲学,也盘的活神采飞扬的文艺评论,还写的好最激情澎湃的时评文字。理性与感性,具於一身;刺猬与狐狸,纵横无碍;康德黑格尔、鲁迅浮士德,了然入怀,手到拈来;风声雨声洋洋洒洒,家事国事忧愤深广。他是学问好、声誉隆、关切深,又极富人格魅力的那类知识人。他身上有着“湖南骡子”的霸蛮,为人狷介好斗,学术也并非没有争议。例如,他喜欢将康德孟子啥的一锅煮,不顾扞格提出什么“道德黄金律”之中西异同等理论;例如,他对传统文化,秉持鲁迅反思一脉,不稍宽假迎头痛击,不惜八面树敌,虽说对搔首邀宠的保守主义、虚头巴脑的国学掮客揭露的刻痕见骨,可总不免偏激绝对;再例如,他太自负其才了,总自信自身早已创造了一套体系云云。尽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同情者,只怕都不会认为他已抵达“哲学家”的高度。总之,他是独持私见、一意孤行那类知识分子,言行从不和稀泥,是以见解上有极深刻处,亦有极天真处。可大概也因了他学识的深,与为人的真,他在学院系中的思想影响力,尤其是对于过去那些211985标配的青年学生,是罕有人及的——在2010年前后,我就“躬逢其盛”,无数次见证他那“学术教父”般的威望与受欢迎程度。最通俗的几部作品实际上,即便是现在,在国内思想界,你是站邓晓芒,还是捧刘小枫,都还是识别与归队的分野。有人说他是“道德文章名重士林”。甚至不夸张地说,至少有长达20年的时间,无形无意中,他实质充任着武大乃至华中一地,知识分子群体精神领袖的虚位。很长一段时间,混迹在江城斯文圈的,尤其是那些热衷思考、关切世事的青年人们,集体间差不多有股“为学不识邓晓芒,读遍诗书也枉然”的默契氛围。比如,邓晓芒又出版了啥书,又写了啥檄文,又提出了啥观点,又到哪儿开讲座了,又跟谁论战干架了,常常是这些人会面时的必携谈资。在教室中、在草坪上,在“豆瓣书店”,在不经意的路上,那时的我就领教过太多类似景况。太多“恭逢其盛”的人们,大概都还对他曾经的风光无两记忆深刻吧。那些场景,也许还在眼前:邓晓芒还在武大任教时,一开讲座是人山人海,而每次课退,身旁聚集着一群虔诚讨教的学子,每每还有从外省慕名赶来的后生,遂成校园一道魔性风景,网上有人比为柏拉图师弟子在Academy漫步。后来的邓晓芒,明确讲是在2009年底,随着他带着不舍与幽怨,出走呆了30余年的武大,改役于华中科大这所工科大学,似乎学生知者转稀,众星捧月的辉煌不在,自身又更潜心内转,名声才日渐黯淡起来的。尽管,他“转会”华科之际,全校师生们曾群情激昂,纷纷联署呼吁挽留,有不少学生甚至准备随从转校。喊出的口号,是“没有邓晓芒的武大,是失去精神内核的武大”。本来,与易中天一样,邓晓芒是准备终老珞珈山的,从没想过离开。可是后来陆续发生的一切,实际已箭在弦上让他不得不走:为一博士生的评论标准问题、为开仗同处哲院的前长校问题、为联名抵制学术腐败的问题,他与校方的嫌隙已然无法化解了,各种污水也突然铺天盖地泼来。易中天出走,托辞是“武汉太热”,而邓晓芒诀别,公称是“妻子调动”,明眼人又岂会看不明白?实际上,正是因为接收了大量武大出走与不要的老师,华科哲学等系才从一穷二白到异军突起的。只不过,若平心而论,邓晓芒的“落寞”,也不能全部归于人情矛盾,更大因素当有时代焦点转移的必然性吧。可以说,2000年前后的大学生,自我定位早从“天子骄子”自降为“写字楼民工”,普遍日益漠视思考、躲避崇高、轻视阅读、嘲笑“宏大叙事”,于社会问题也只剩下接受的份,怎还会在意邓晓芒这种“老顽固”?王东岳更兼大环境下的国民,哲学素养也就只跟得上王东岳这等网红了,他的落落寡欢只能是必然结局。其实,我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邓先生的场外“拥趸”。因缘设巧,结交过很多他的“死忠粉”,也很早就看过他的书籍,对他的生平事迹并不陌生。他的那本“少作”——《文学与文化三论》,我上中学时,就偶然在地摊上买到并乱看完。那文笔之漂亮、激情之洋溢、论析之透彻,读来佩服的五体投地,真是文化偶像呀。我彼时,还是一广东乡镇无知青年,无数次猜想过他,以为必定是那种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妙语连珠,一如钱钟书式的大才子。不过呢,若干年后,逮着机会见到真人,还真是差点三观尽毁呀:现实中的他,压根就是一其貌不扬的糟老头子,瘦高满须,每睡眼惺忪,老款毛衣配土气西服,乃常年标配,那股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样,望之不像教授,倒十足保安大叔状。他那口才是真糟糕呀,总是不苟言笑,课上往往对着纸稿从头念到铃响。娓娓而谈?没有的事!但是,他的内部课堂,却又是我至今无法忘怀的,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小小教室里,十几位大龄学生,散坐四处,男女皆有,想都是硕士博士生吧,桌上摊着厚如《辞海》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个个神情肃然,目光凝定,听着邓晓芒在台上呆板地念稿,讲康德,讲黑格尔,讲先验理性。为师者,呢呢喃喃,不知所云;弟子们,满脸虔诚,陶醉不知所由。他几乎是纯念稿,毫无情绪表征,语调都没什么升降,可是那个教室空气,是自然地肃穆、自觉的庄重,有一股奇异的感情交流方式,错综于其中,如山崪峍,如水弥漫——这是我唯一见识过的有类宗教传道般的课堂气场。他太像一个牧师了,仿佛那口音极重又语快如风的苍茫之音,一旦响起,那些人就不可能走开。易中天讲了啥,如何推重,我都不太在意,毕竟和我无关,也清楚不过就是个漫谈,当不得真。可是,我至今怀念,当初见到的那些气象,和远逝往矣的人事。我常常想,什么时候,可以再有如此师生,风从龙云从虎地,重新会合在中国大地的某个角落呢!还在于说,邓晓芒的哲学固然高深,但是他近些年也致力于普及工作,写了不少适合那些“哲学零基础”、又爱思考人们所读的“入门书”,畅行海内外,功莫大焉!这本《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就是其中最著名一本,平台活动价又以6折多推出,不过一碗早餐费而已!只此一本,西方哲学千年脉络就在生动讲述中深刻掌握,岂可错过?

复性

当年不顾父母下跪乞求,坚持出家的清华博士,如今是国学特聘教授

法师张明光小时候,我们大概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过:长大了,是上清华还是北大呢?小孩子的脑袋里没有能不能考上的怀疑,有的只是该选择哪一个的满心纠结。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所大学在我国的知名度之高,下至五岁小儿,上至八十老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考上清华可谓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梦想,但世界上却有这样一个人,在28岁成为清华博士后竟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在世人为其震惊和惋惜时,他却毫不在意,坚守本心,朝着自己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张明光削发为僧众望所归张明光,出生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祖上几代都主务农。父母不想让下一代继续终身俯身于田地之间,整日操劳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学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张明光这个名字很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对儿子的希冀,明媚光鲜,成为他们的骄傲。而张明光也不负众望,即使自己生来聪慧,也不自满大意,而是刻苦奋发地努力学习,在学校里也时常得到老师的肯定与欣赏。大家也觉得,张明光将来是要飞上蓝天的,而不是困于这田野间。终于,高考结束了,众望所归,张明光考上了清华大学,我国最出名、最优异的大学之一。他如愿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成为了父母的骄傲。清华大学常规之路考上清华大学后,张明光也没有丝毫放松警惕,相反他开始了一场更刻苦的修行,整日钻研学业,埋头于书本之间,不为琐事所烦扰。最终他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和认真的态度成功读完了硕士和博士。父母在欣慰之余,也会想着自己的儿子以后会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按常规来说,毕业后拿着清华大学的文凭,在一家大企业谋得一个高薪职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果然,博士生毕业后,张明光按着常规路线去了一家大企业工作,拿着不错的薪水。故事到这里仿佛就可以圆满地结束了,张明光不必再担心自己的生计和父母的养老问题,生活就可以这样按部就班地过,像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焦灼也挣扎着生活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生活好似很顺利,但一切好像又不是他所希望的那样。他每日都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工作所束缚,仿佛天空上方被一片乌云所掩盖,没有了光。忙碌的生活和焦灼的心情逼得他不得不去思考,这样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想着要上一个好大学,要找一份体面又高薪的工作,然后最终结果却是被疲倦缠身,被烦恼牵绊。接着挣更多的钱,在大城市里买一个只有几十平米,仅能容身却耗尽自己大半积蓄的一所蜗居。然后盼望着在工作之余,在难得的假期里享受那一份没有着落的虚无缥缈。但就像梭罗所说的,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我们明明也可以简单平凡的生活,享受空闲与宁静。那么我们为了什么要大费周章?寻找人生的答案对人生的思考,让他摸到了一点方向,这些思考时常浮现在张明光的脑海里,但到哪里去寻找解脱?世界之大,谁人能渡我?再三思量过后,张明光毅然决然地要去龙泉寺做僧人,从此遁入空门,不问红尘。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且没有一点点迹象显露,张明光的父母更是惊讶得不敢相信,二人急忙坐车赶到北京劝说儿子,试图让他打消出家为僧的念头。但万万没想到,张明光是铁定了心要出家,二老甚至都给儿子跪下了,但张明光却仍不为所动。终于,年仅28岁的张明光如愿成为了一名僧人。他渐渐成为了寺庙里有名的僧人,人们不再呼唤他的名字,而是尊称他为“贤清法师”。寺庙里的生活倒也让人静心,每天敲钟念经,洗涤心灵。张明光焦灼的心情与那些痛苦的挣扎也一去不复返。张明光的父母见事情已无法挽回,也不再强求,只得尊重儿子的决定。二老时常会到龙泉寺里去看看儿子,只几眼,也教他们安心满足了。成为“贤清法师”星星会亮事实证明,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自从2008年张明光在北京龙泉寺出家后,他在寺庙里一直表现优异,如今他已经成为了龙泉寺国际弘法事务执行长,以及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的特聘教授。张明光并没有销声匿迹,更没有陨落,他发的光反而比先前更加明媚亮眼。他在国学班举办了讲座,座无虚席,点拨了众多处于迷茫中的迷途之人,他成了很多人的引路者。当年面对父母的哀求,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着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负责。国学班举办讲座遵从本心总的说来,大多数人还是难以理解张明光的所作所为。有人认为天才与疯子总是一步之遥,张明光的行为未免太过自私,没有考虑到日后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只想着自己在红尘外逍遥自在,辜负了父母当年对他的精心培养。也有人认为,张明光不过是站在了常人所不能站到的高度上,他的眼界更开阔,胸怀更加宽广,才能容纳下世间万物、感念众生疾苦。未来是什么样呢?没有人能知道,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遵从自己的本心。 而对于父母来说,希望他们能懂得这样一段话: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纪伯伦

澶漫为乐

同事把女儿送到英国留学,结果拿回来一个“中国文学硕士学位”

今天看到有朋友发帖说他就纳闷了,朋友的女儿去英国留学三年半,花费上百万,结果拿回来一个“中国文学硕士学位”,何必呢?还不如当初在国内读研究生,至少学到的都是正宗的。很显然这位朋友认为这个硕士学位没啥含金量,或者是性价比不高,但我觉得只要留学的学校是正规的,这位家长的选择也许是很明智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国内考研究生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与你的本科就读院校、是否有科研项目经验、是否是本校学生都息息相关,而且缺一分都不行,有些本科阶段没有好好准备的学生如果家里条件不错就可以考虑去国外镀金了,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留学生在国内的认可度问题,比如考公、进国企,只要你有硕士学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都是一视同仁。所以看起来这位同学去英国留学拿回了中国文学硕士学位有些可笑,其实真正有含金量的可能不是中国文学,而是硕士学位,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可能花费上百万换一个研究生学历有些不划算的,但对于有钱家庭来说完全是一笔可行的买卖,他们不缺来钱的路径,缺的是身份的包装,目前在国内除了各种头衔外,学历就是最好的身份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位同学真的是为了学习更为丰富的中国文学,从国际化的视野看待东亚文化,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国学大师都有留学经历,按常理来说其他的国家怎么可能真正懂得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的,的确,大部分外国人都不懂,但在学术圈其实是互通的,尤其是越顶级的学术圈,比如我国就有很多专家谈起英美的历史可以说是滔滔不绝。虽然在国内学习中国文学可能更为纯粹,但留学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丰富的认识,可以一边和欧美文化对照一边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去糟粕、留精华,学生毕业后可以较好地从事国际文化之类的工作,也提高了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但总体上来说近年来留学镀金的效果越来越差,以前很多公司听说应聘者是海归就爱惜得不行,如今面试者都学会了看应聘者的毕业学校,除非是常青藤等名校或者是排得上名次学校的毕业生,否则HR看一眼就心知肚明,不过在考公等出路上还是很管用的。当然了,最实用的一种留学是去国外的学校学习他们的前沿知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去留学的学生几乎都是抱着这个目的,我国的崛起离不开他们的知识搬运再创造,但如今我国随着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留学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作用是越来越小,渐渐成为一些个人的选择,或是镀金、或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是满足自己的留学梦。当然了,留学对于我国的国际化还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这些年来努力招收留学生的原因,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很有帮助,长期通过留学时输出我国的文化,这是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