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是当今最高级别的学位,那么在古代又是什么呢记事本

博士是当今最高级别的学位,那么在古代又是什么呢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有这么一段话,奶奶知道我学历高,但是对哥大剑桥之类一概不知。她对高学历表达敬意的方式是这样的:“世上是不是就没有你不认识的字了?”刘瑜奶奶知道她是个博士,但也不了解到底是个啥,所以才有了这对话。作为当今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如果你身边有个博士的朋友,多少对他能潜心读书做研究表示惊讶敬佩。其实“博士”在我们中国古代,含义与现代是有区别的,那么让我们来细说“博士”的前世今生。现在我们所说的“博士”,是一种学位制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是一种从事大学教育的资格证明。真正意义上的学位,是19世纪,世界各国按照美国模式建立的学位制度。据说我国最早的获博士学位的人,是李鸿章的医生——黄宽,而有最多博士头衔的人是胡适,达35个(这个应该能嚣张的说句,还有谁了吧?),惊讶。我国很早便出现“博士”这个词,“南方之博士也”《战国策》“鲁博士也”《史记》。“博士”秦朝是官职,也包含博学的意思,“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汉书》。汉朝初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每一经设一个博士,职责一是以儒家经典教授弟子,其二是充当皇帝的参谋和顾问。可见与现在的博士不一样,真所谓博古通今。汉后期,博士“出谋划策”的职责逐渐淡去,成为专门讲儒家经学的学官了。汉朝以后,“博士”的名目又开始多起来,不仅仅是传授经书,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博士官位,魏晋南北朝设太常博士,掌管礼仪。唐朝设太学博士,国子学博士,不同的博士传授的对象不一样,太学博士教授的是太学生,国子学博士教授的是高官和国公的子孙。直至封建统治最后的王朝——清朝,依然设博士学官,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上国子监,就是那时候的国子监博士办公传授经学的地方。在古代,“博士”除了是一个官职,对于一些专精某一专业的人,也授予“博士”名称,唐朝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等,宋朝有武学博士……这些都是专家性质的教授官。这个和我们现在说的“博士”含义类似。除了朝廷的官职,在民间中也有“博士”称谓,这是一种对于(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师傅)精通某门手艺的劳动者的尊称。“今江南俗,椎油卖茶者尚称博士”《陔余从考》至于“博士”在我国最早为学位并有法律颁布,是在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时候,后来因为战争原因中断。而后经过了近50年,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的博士学位制度才正式建立得以实施。网上有个段子,这个世界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中国传统观念里,讲究男尊女卑,读书从来都是男性的事情,女性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当我们现在调侃“女博士”的同时,不正好说明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吗?

此予宅也

北齐教育家李铉 被封国子学博士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县北)人,南北如时代北朝北齐教育家。他的生死年月无详细确切的记载。李铉的主要活动时间在东魏与北齐之际,约生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死于北齐文宣帝时期。李铉李铉九岁才入学读书,性聪敏,开始学识字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急就篇》学完了。他家庭贫穷,一开始读书,就是半农半读,春夏务农,冬闲才读书。他读书非常勤奋、刻苦。从十六岁起,他先后找了四个老师学习,后来他觉得附近再没有更好的老师求教了,于是远离家乡到陕西访师,拜在当时名儒徐遵明门下学习。他在徐遵明门下学习了五年,深受徐遵明的器重。从二十三岁起,他开始独立研究学问,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成文章。他学识渊博,研究范围广泛,对《孝经》、《论语》、《诗》、《礼》、《易》都进行过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段时间,他尤其刻苦,曾经有三年没有认真睡觉,每天只用很少的时间休息。二十七岁以后,李铉就回到故乡从事教授生徒的工作,前后有学生数百人,河北、河南一带当时讲经的人,多数是李铉的学生。李铉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曾南游京师到邺才,(今河南安阳市北),找他没有读过的书来读。他后被举为秀并被委任为太学博士。东魏静帝武定时期,经人推荐,到晋阳(今山西太原)数投诸王子。李铉在这段时期,利用教学的空闲时间,通读了《说文》、《仓颉》、《尔雅》等字书,同时校正六艺经传中的错字,他还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成《字辨》。李铉在晚年又回到北齐的都城邺,北齐文宣帝天宝初年被委任为国子学博士,并奉命同另外一些学者一道参加革新历律的工作。后来齐文宣帝高洋专门请李蚀入宫教授废帝高殷读经,一直到老死。李铉死后,文宣帝还特别封赠李铉为廷尉少卿,并派专人将李铉的遗体送回家乡安葬。李铉除著有《字辨》外,并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 、《三传异同》、《周易义例》等合三十余卷。

反案记

混血儿为啥成了国学大师?他有13个博士学位、3大惊人怪癖!

一百多年前的民国时代,中国曾出现一位特别牛又特别怪异的人,北京大学教授温源宁曾说他“生前已是传奇人物,死后或是神话人物”。这里暂且不透露他的姓名,用“G先生”来作为他的代号。先来看看到底牛在什么地方:G先生185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里,母亲是葡萄牙人(其父是中国人,祖籍福建惠安),可说他是个混血儿。他本人直到29岁才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居然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成为令无数人敬仰的国学大师!G先生10岁时被英国义父带到英国和德国接受教育,20多岁就已经精通英语、法语、德语、马来语、古代拉丁语、古代希腊语等九种语言,共获得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等欧洲著名大学开设的13个博士学位!G先生刚到到英国的时候,个子还很矮小,尤其让英国人没法不注意的是,他居然拖着一条“怪异”的辫子(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清朝遗民),为此经常被洋同学欺负、嘲讽。当时外国人都把中国的那条辫子叫“猪尾巴”,洋同学竟然把年幼的G先生推进女生厕所,对他进行侮辱。换作别人,很可能早就入乡随俗,然而小小的G先生民族自尊心极强,也够硬气,居然就是不肯剪掉那掉惹眼的辫子,而且终其一生,他都保留着头上那根象征满清统治的标记,包括清朝统治、中华民国建立,一直到他死为止。关于辫子,G先生曾经说过一句极为精辟又发人深省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而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怎么理解呢?他的言外之意是,我留着辫子,更多的是对文化的尊重、对民俗的保留,而你们心中的奴性,却如同一条看不见却永远剪不掉的辫子一样挥之不去!真可谓振聋发聩!前面说到G先生精通九国语言,那么精到什么程度呢?以英语为例,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乔治-莫理循曾做过袁世凯的顾问一职,这人是G先生的死对头,但他对G先生的英语水平也心服口报,承认G先生的英文词汇之丰富令人惊异,他的确是一个语言天才!不仅是莫理循,孙中山、林语堂等著名人士都称赞G先生的英语是中国第一。再说德语,德国作家帕凯说:“他(G先生)是第一个可以跟我用地道德语进行交流的中国人。”G先生由于久居国外,刚回祖国时,汉语水平很差,但只要他在国内哪个地方待上一阵,他就能把当地方言说得纯正地道。比如广东话、上海话、厦门话、北京话等等,张口就来,不知底细的人根本听不出来他不是本地人。1913年,G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与他一同被提名的还有印度伟大的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当时众多西方学者都把G先生的地位抬得很高,甚至断言那个时代只有两个东方人可以代表东方文化,就是G先生和泰戈尔。G先生之所以通晓多国语言、拿到13个博士学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确有着一种过目不忘的本领,特别擅长背诵。据说某日,G先生与一个做过多年海外使节的友人打赌,说他能用英语全文背诵出《失乐园》,此人不信,于是G先生找到那本书,交到别人手里,接下来,他便滔滔不绝,竟然真把多达6100多行的《失乐园》完全背诵出来,而且一个字都没错!另外,在G先生60多岁时,著名女作家凌叔华也曾经亲耳听他背诵出《失乐园》。G先生很牛,也很怪,他最怪也被人诟病的有三点,一是终生留辫子戴瓜皮小帽穿清朝的长袍,二是爱女人小脚,三是主张纳妾。第一点已经提及,不再赘述,只说第二、三点。G先生对女人的小脚兴趣极为浓厚,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不但经常把玩妻子的小脚,而且特别喜欢女人裹脚布所散发出的臭味,还觉得越臭越好。据说,他写作时只有闻着妻子那双小脚的臭味,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否则一定文思枯竭难以成篇!G先生极力为缠足辩护,当他听到外国人抨击中国让女人缠足太野蛮时,马上反唇相讥:“你们西洋人为什么要让女人束腰,这难道不是更野蛮吗?”G先生提倡纳妾而且身体力行,他娶妻之后曾纳过二次妾,其中第二个妾还是他在50多岁时从妓院“英雄救美”救出来的。为何主张纳妾?他振振有词,用茶杯配茶壶来说明纳妾的合理性:“人人都知道一把茶壶可以配四个茶杯,有谁见过一个茶杯配四把茶壶的?”G先生特别爱国,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只要听到外国人批评中国时,他马上就用外国人所说的语言予以强硬回击,经常让口出不逊的外国人当场大惊失色。某日,G先生的辫子长袍装在火车上被几个外国人指指戳戳,他并不说话,拿出一张英文报纸自顾自地看。这下把几个外国人逗乐了,他们纷纷讥笑:“这个中国人真是白痴,报纸都拿倒了还在装!”过了一会儿,G先生才平静地用纯正英语对那几个外国人说:“英语这玩意儿太简单了,不把报纸倒过来看,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那几个外国人瞬间石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庆亲王奕匡面前像一头野兽般疯狂咆哮,威逼他赶紧写降书,否则就要把北京烧光抢光。G先生站出来说:“瓦德西,你太无礼!你没有资格代表光荣的凯撒,我马上给德皇陛下发电报!”就这么一句话,竟然唬得瓦德西气焰顿消,不得不承认“欺压中国”,还当即表示回去后马上整顿联军纪律。关于G先生有多牛,上面提到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详加了解。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早已猜到,这位神话般的牛人就是民国怪杰辜鸿铭。

可不慎邪

从古至今,博士如何跃升为最高学位的代名词?

文/王凯迪近日,被誉为娱乐圈学历最高的“翟博士”人设崩塌,不仅被曝出北大博士后资格名不副实,更被接连扒出各种学术不端的“恶行”,招致了全国硕博学术圈的一致讨伐。让人们崩溃的不仅仅是这位演员疯狂打造学霸人设的丑恶嘴脸,最为重要的是,在人们眼中代表学术尊严的博士学位本应是人们用发际线与青春为代价换取的至高荣誉,而今却被人盗用,思之怎不令人心寒。那么,博士是如何成为学术巅峰的代名词的呢?图/“高学历”的翟“博士”01.东方古称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此时的“博士”只是一种官职.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保管朝廷文献档案,并随时准备向帝王讲解知识,颇有我们后来所说的“顾问”的意味。因为工作性质与职责所在,当时的“博士”学问相当渊博,恰好符合我们所说的博学之意。如秦国博士伏生,学问相当高深,尤其精通《尚书》,到汉文帝时,90多岁的他仍然能够背诵此书。图/汉代博士伏生02 中国“博士”的演变汉武帝时,汉政府设立五经博士。这一机构专门负责儒家五经的研究、讲解传授;唐代则设有国子、四门等博士,负责教授学术,属于文化类官职;宋代的国子博士,官职五品;明清两代,同样有国子博士,官职不高。图/明清国子博士以上的“博士”多属于教化性质的官员,除此之外,政府还设置了一些专精一艺的“博士”官职。西晋设律学博士,北魏增设医学博士。唐朝则又增置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这种“博士”,与现代意义上公办大学的教授十分类似。03 现代博士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其实来自于西方中世纪的大学制度,12、13世纪,随着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大量的知识学习任务迫使公众对于知识传承的机构产生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也就应运而生。1158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法律学校的基础上形成了博洛尼亚大学,这是欧洲最早的近代大学。之后,1167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180年法国在巴黎圣母院的基础上形成巴黎大学。巴黎大学是欧洲大学的样本,以研究神学而著称,学生最多时达五万人,被称为“大学之母”。图/博洛尼亚大学中世纪大学有文、法、医、神四个学科。毫无疑问,神学是中世纪欧洲地位最高的学科,主要学习《圣经》及经院哲学家的神学著作。而排在最前面的文科主要学习“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这些知识作为相对简单的入门级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文科是预科,为进入其它学科学习做准备。图/巴黎第一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实际上表示任教资格。学士表明完成了大学初级阶段学习,有资格申请执教许可。硕士、博士和教授在中世纪没有明显的界线,都用来指称教师,硕士主要指文科专业的教师,博士则用来指教授法学、医学与神学的老师,本无高低之分,可以理解为今天大学的通识课老师与专业课老师。图/中世纪大学授课13世纪,博洛尼亚大学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会由主教或者教师授予一本书,一个指环,一顶博士帽,类似今天的博士授予仪式。自此之后,由于博士所教授的科目所具有的“高等”专业性地位,因而使得博士成为了高于硕士的至高学位。图/神学博士-托马斯阿奎那进入近代之后,随着大学教育与现代社会生产教育的结合,硕士与博士逐渐由大学老师的任职资格转变为社会普遍承认的知识学位标志,从而具有了社会性的广泛认同。当然,直至今天硕士与博士同样也是到高校任教的必备学位要求。参考文献:1. 梦华主编,图解国学知识 全新图解版 畅销升级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 宋时磊:《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崛起》

变鼠记

厉害!清华大学的国学四大导师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公布了最新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规定中提出,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唯一依据,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硬性指标。清华大学此举,并非放低博士培养的标准,而是将这标准多元化,不再固守论文。当今时代,数百所大学都以论文为博士毕业硬性指标,清华大学敢于质疑、敢于改革,体现了这所学校学术自由独立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清华大学成立之初的国学四导师身上就能够充分体现了,如今清华大学在精神上继承传统,是一件快事。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是哪四位呢?他们就是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画像这四位,都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建立之初,能够聘到这四位学者,为清华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华大学著名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来看一看这四位导师的简介。梁启超,曾就读广州学海堂,这是广东省城专治经学之所,17岁结识康有为,成为康有为的弟子。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逃亡日本。梁启超后来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梁启超书法陈寅恪,国学大师,史学研究十分有名,享誉海内外。他20岁的时候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却因为他只专注学术,不为证书所束缚,因此并没有获得一张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王国维,著名学者,他的著作《人间词话》尤为出名,在文学和美学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求学经历上,王国维曾经考入杭州崇文书院就读,在里面博览群书,这为他以后在史学、文学、美学、哲学等领域都有所建树打下了基础。赵元任,是四位中唯一毕业于名校的学者。18岁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四年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3岁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26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1925年,33岁的赵元任回国,来到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等,他就厉害在文理都精通,是一位通才,尽管如此,和前面三位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四位一起被称为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列举四位大师的求学经历,是为了让大家发现,四大导师中,除了赵元任拥有完整的大学就读经历和正规的大学学位,其他三位都是属于有才有能而无证的状况。并且四人的经历与年龄相差甚大。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却能够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聘请四位共同主持,这不仅为清华大学带来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也建立了清华大学学术独立的传统,堪称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的佳话。我们很高兴见到,今天的清华大学能够继承这种独立的传统。在当今这种唯证书、唯论文至上的学术环境下,能够开天下风气之先,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带来一股清流。笔者也不得不感叹,让千万学子挤破头的清华大学,确实是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观鸟者

启功说,书法专业就不应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此话正确与否

文·段宏刚书法是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的一门基本技能,也是一项优秀的治学传统,这个传统从春秋战国时期毛笔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前后传承2500多年。在古代,书法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一体,想完成写诗、作文、画画、题字、写对联这些事,不学习书法的话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古人从进入学堂之日起,在读书识字的同时,都要下苦功练习书法。古代任何一名文人,若放到现代,最起码能达到省级书协会员的水平,甚至更高。近几十年,随着钢笔、圆珠笔等新式书写工具的大量应用,以及印刷术和电脑的普及,书法的实用价值迅速被挤压到一边,只剩下艺术价值在少数人中间传播。当书法艺术逐渐丧失群众基础,传承者后继无人时,曾引起许多学者和专家的担忧,他们纷纷出谋划策,给上边提议:应当把书法当作文化复兴的一项大事来抓。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重视,由此,掀起了“国学热”和“文化复兴”的浪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书法教育被摆上台面。先是全国各个省市的书学院、书法学会、书法研究会等机构相继成立,紧接着,全国各地的高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一些高校一马当先,纷纷在校内开设了书法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具有书法特长的大学生,四年学业完成后,学校根据成绩会给毕业生授予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资料显示,截止到2019年,全国高校开设书法专业的大学共有239所(包括博士研究生17所、硕士研究生81所、本科129所、专科12所)。我一直在书画媒体工作,跟陕西许多书法家打过交道,我就先说说陕西书法圈的事。我们西安目前有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三所高校开设有书法专业,还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近10所大学开设有书法课,可见,书法教学在高校里已经相当普遍。然而,书法教学在一些高校存在20多年后,看似很热闹,但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最明显的不足就是:由高校培养出来的书法人才,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要低于从社会上滚爬摸打磨练出来的书法家。因此,启功先生在本世纪初,借助书协开会的机会,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书法专业就不应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我觉得,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若给打分数,我会打上70分。高校培养书法人才是综合式的,注重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审美、创作和研究。实际上,这样的培养方式并没有问题,不论在哪个行业,综合型人才总比单一型人才更受欢迎,能鉴赏、能创作、会研究的书法人才,非常具有优势。然而,世上绝大部分人不是天才,以平庸为主,如果在书法学习上同时抓这三个方面,把精力分散在这三个方面,势必会导致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精通,跟“术有专攻”背道而驰。最终,看起来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属于“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的类型,难以成为单一领域的顶尖人才。这样的情形在我们陕西很普遍,人们不但对书法高材生有争议,对教授他们的老师也颇有微词。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三所开设有书法专业的高校,都有名师坐镇,分别是于唯德,钟明善、薛养贤,茹桂,这四人多次获得“兰亭奖”,目前都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书协理事,陕西书协副主席或名誉主席,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但是,这四人的书法水平在陕西一直饱受争议,很难让其他书法名家心服口服。其一,他们的传统功底不是陕西书法家里边最好的。其二,他们重视理论轻视创作。其三,他们本身对书法如何传承和发展还没有清晰的目标。打铁还需自身硬,连他们自己对书法都不是很清楚,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事实上,近20年多来,西安这三所大学毕业的书法高材生,几乎没有一个成为陕西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唯一的亮点,就是在校期间参加了几次全国重要书法展,并取得了一些奖项,毕业后,基本上销声匿迹。他们获奖并不是因为在书法创作上有优势,而是作品很有设计感,在形式感上让人眼前一亮,为获奖增添了砝码。如果觉得以上四名导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高,那么,可以拿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王冬龄继续来谈。王冬龄的大名,凡是接触过书法的人都有所耳闻。可以说,王冬龄在书法圈引起的争议更大,根本原因是,他为了所谓的创新“病急乱投医”,完全跟传统决裂,一会儿玩现代,一会儿玩抽象,把书法当作纯粹的行为艺术来搞,书法在他眼里,完全是宣泄情感的工具,什么传统、笔法、结构、审美,统统靠边站,全由他随着性子来写,写出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认识与否跟他无关。他在创作上如此任性,对书法的认识如此乱性,连他自己也搞不清书法的本质,教学生岂不是误人子弟?另一方面,书法专业属于稀缺专业,学费高昂,上到硕士和博士,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即使学出来,也未必能成为优秀书法家。之所以给启功先生打70分,是因为这句话我大部分赞成。但是,书法专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比起其他书法家,也有一个优势:书法理论知识比较强,将来更适合做书法研究方面的工作。

得吾道者

主张一夫多妻,民国大师辜鸿铭的歪理论: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

满清时期精通西洋学、汉学的第一人辜鸿铭,主张“一夫多妻”,并发明了“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的理论。他说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这样才稳定均衡,社会亦然。辜鸿铭出生在马来,母亲是西洋人,10岁那年被橡胶园主布朗夫妇收为义子,带到英国学习。在离开前,他的父亲让他在祖先灵位前立誓:“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辜鸿铭天资聪颖,22岁那年就在英国、德国获得了文、哲、理、神等13个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他还熟练掌握了9种语言,甚至能用拉丁文写诗,堪称奇才。26岁那年,辜鸿铭才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并于30岁回到中国,成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专职秘书。当年, 辜鸿铭经人介绍娶了富家小姐淑姑。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辜鸿铭痴迷,连娶妻标准都是传统型的温柔贤淑、柳腰细眉和白肤小足。尤其是“三足金莲”,对辜鸿铭有致命的诱惑力。淑姑有一双古典美的“三寸金莲”,如菱似玉,小巧玲珑,这让辜鸿铭如获至宝。新婚当夜,喝得晕乎乎的辜鸿铭进入洞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开淑姑长长的裹脚布,把玩“三寸金莲”。辜鸿铭爱三寸金莲到了何等地步?他除了嗜好把玩之外,还为此研究出一套理论:“小脚女士,神秘美妙,讲究的是瘦、小、尖、弯、香、软、正七字诀。妇人肉香,脚为一也,前代缠足,实非虚政。”辜鸿铭认为女人之美,在于风摆杨柳、婀娜多姿,此美非小足不可有;而小足之美,则在其味,就像臭豆腐、臭鸡蛋一样,只有深深体味,才知其味有多香甜。在当时,淑姑已是过了婚龄的“剩女”,其相貌并不出众,可辜鸿铭最喜欢她的不是外貌,也不是内涵,而是她的三寸金莲。有一回,辜鸿铭写作没灵感,就把淑姑喊来,急不可耐地解开那一双三寸金莲,贪婪地品味那“芬芳”的气息。等羞涩难堪的淑姑回过神,辜鸿铭已经灵感爆发写完了著作。辜鸿铭不仅视“三寸金莲”为女性之美,还认为这是古代中国女子惹人怜爱最幽谜的根本。相比较“缠足”对女性的摧残,辜鸿铭认为西方妇女的束腰才是更残酷的约束。辜鸿铭还主张一夫多妻。他说:"如果丈夫对婚姻不满足时,是让他到外面沾花惹草呢?还是和他闹离婚闹得你死我活呢?又或者和另几个女人齐心协力、将他服服帖帖地压在石榴裙下更好一些呢?”他认为:“娶妻纳妾可以使家庭得以保全,又能使正室在家庭中高居首领宝座。所以,封建王朝的纳妾制度实乃社会祥和、家庭幸福的镇山之宝也。”辜鸿铭的这一套理论在当时深入人心,连妻子淑姑都乐意接受。后来,辜鸿铭果然纳了妾,这是一个随父母来汉口经商的日本姑娘吉田贞子,因被人拐卖到青楼,境地凄凉。贞子虽然做了妾,但因两国风俗一样,不仅没有任何抗拒,反而做足“为妾”的本份,让辜鸿铭享尽“齐人之福”。辜鸿铭后来这样说:“此俩佳人,一可助我写作,一可催我入眠,皆吾须臾不可离也。”辜鸿铭的生活琐事不足一谈,让人钦佩的是,他在国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中国“春秋大义”的精神文化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广为人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满清统治的最后时期。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普遍的民众愚昧,都让西方人认为这是一个落后的民族,是一块人人都可以扑上去咬一口的“肥肉”。身为中国人,辜鸿铭十分痛惜,他决定有手中的笔向西方介绍真正的中国。通过他的眼睛,西洋人发现他笔下的中国人,不仅过着“孩子般的生活”,而且具备”成年人的智慧”。这样的民族和国家不可能落后于时代,只是因为发展受到了一时的阻碍。终究有一天,这个国家和民族会震惊整个世界。辜鸿铭的理论让西洋人十分惊讶。因为彼时的清朝人都拖着辫子、脸色麻木,而且保守腐朽,看不出一点要崛起的样子。但是,辜鸿铭的天才大名又让他们将信将疑。在当时,辜鸿铭有一个最著名的预测,西方人也是因此开始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个预测也越来越被现代东西方的有识之士所认可。辜鸿铭认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这是西方世界最大的社会弊端。他相信,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国学,将是拯救世界的唯一良方。当时的西洋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只知道通过国力、武器和科技文明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先进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社会的强权本质和冷漠人性渐渐凸显,西方人才开始重新审视辜鸿铭当年的预测,认识到这位国学大师的高瞻远瞩。辜鸿铭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又被称为“清末怪杰”。他学富五车、东西方学说融汇贯通,被孙中山、林语堂推崇为“民国第一人”。可是,走遍西方世界的他,又保守地认为“三足金莲”和“娶妻纳妾”应该保留,歧视女性。最有意思的是,深入研究汉学之后,辜鸿铭竟然极力贬低最早接触的西学,认为其“文明不足、野蛮是骨”。胡适推崇西学,辜鸿铭就看不起他,经常人前人后骂他“数宗忘祖、崇洋媚外”。大家觉得,辜鸿铭的思想是对是错呢?

半生緣

千载国学今时兴 万千瞩目易经盛——易经纳入博士生招生计划

2019年9月5日在京举办的全国易学实战应用大赛启动仪式上该消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孙晶当场宣布,易经预测学纳入博士生招生计划。易经查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官网,在2019年招生计划中,“《易经》与预测学”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列在中国哲学下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是政府人文社科方面的权威机构。其对“易经预测”学术的认可,并纳入学科监制,很多人认为这是易经的破冰之旅。其实,这也是算是理所当然。众所周知,在近年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中,《易经》相关的考题多次出现,涉及很多领域,而相关的哲学、国学的在职研究生、博士生考《易经》自然理所应当。易经而此次周易预测学被社科院纳入博士生招生计划,可以算是重登大雅之堂。从古至今,《易经》作为百经之源,“四书五经”的中的第一经,一直是历代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史书明确记载,汉易的象数之术却献计于朝堂之上,孟喜、京房一脉的周易与预测之案例屡见不鲜,众人皆知(可参汉书史料文献之京房传等)。到了东汉时期,象数易学走向盛极,易经的地位举足轻重。《新唐书·选举志》中有明确记载,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儒经教习和考试中,经书分习有定制,《礼记》、《春秋左氏传》、《诗》、《易》、《尚书》为必考科目。而且唐代教育部门规定,诸教须授正业。易经宋代重文,科举依然。易学,受理学的影响,走上了易理考证之路,杨万里就是考证派的代表。而北宋邵康节等人的《易经》成果也是斐然。到了明代,四书五经的教材范围也有硬性规定,《四书》以朱子集注版本为主,五经的《诗经》考朱子集注版,《易经》用程朱传义版。简单的几个例证,《易经》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秦汉设太史令,唐设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宋、辽、金、元设司天监,明清两代设钦天监。各个朝代都有易经预测的机构设立。易经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易经的文化地位已经逐步得到确认。易经预测是易经文化重要的分支,此次纳入社科院博士生招生计划,是易学发展的重要一步。其不仅是普及易学文化,寻求传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让我们更好的认知先哲思想,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重要步骤。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易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的使用,例如我们用的很多语言,不三不四、人五人六、说一不二等等都是出自易经;我们日常为善的思想也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思想的延伸。易经至于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出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些天退休的马云,也是对易经、风水有很深的理解的。凡此类不胜枚举。故君子之道鲜矣。只是因为我们对易经缺乏足够的了解,才觉得易经很神秘。文化自信,国学当兴,易经千载,辉煌重现。易经有三,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易作为三易之首,必将随着离九紫文化大运一路向前。

荆棘花

佛教中的三个学位

佛教不是宗教,而是系统的教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教化大众,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有缘众生,能够按照他所教的方法去修行,最后跟佛一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是佛教的最终目标,翻译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教的最高学位。佛教修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学位:第一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第一,“正觉”。我们世间人对宇宙人生、自然万物也有一定觉悟,但是不圆满。像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虽然对世间的事理知道的也不少,但是还不能算“正觉”。为什么不算正觉呢?因为他虽然有觉悟,但是他还有烦恼,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人我、是非,所以,他还只能算是凡夫,不能算圣人。如果他能把贪、嗔、痴、慢、人我、是非、烦恼断尽,佛就承认他这个人是“正觉”,得到“正觉”的学位,在佛教中称为“阿罗汉”,这是最低的一个学位。第二,“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但还不是佛。“等”就是指他用的心和佛用的心是一样的。而阿罗汉用的心就和佛的不一样,阿罗汉的心和我们凡夫一样,都是妄心,只是他没有烦恼,凡夫有烦恼。菩萨和佛都是用的真心,但是也有差别,佛用的是“圆满的真心”;菩萨用的是“分证的真心”。佛在经典上常用月亮做比喻,十五的满月是佛的心,初三初四的月牙是菩萨的心。月牙也是真的月亮,月牙上的光也是真的月光,只不过是不圆满而已。这就是菩萨心,从用心上看,和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绝对没有虚妄之心,就是不太圆满。这叫正等正觉,这个学位称为“菩萨”,是佛教修学的第二个学位。第三,“无上正等正觉”。菩萨的真心修证圆满以后,达到最高学位,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的通称,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达到真心圆证,这就是佛。这个“佛”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的独称,任何人修行圆满,真心圆证,都可以称之为佛。总之,佛、菩萨、阿罗汉都是佛教教育的学位名称,好比我们现在大学里的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一样,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仙,只是学历不同罢了,我们千万不要迷信,把他们神格化了。

刃牙

《尚书》位列国学“经书”次席,存在感为何比较低

一提起最早的史书,很多人可能脑子里闪现出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历史学的深一些可能会想到《国语》《春秋》之类。然而确切地来说,最早的史书是一本很多人听过却没有读过的著名儒家典籍——《尚书》。我们都知道儒家“四书五经”这个词汇,但恐怕很多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古籍呢?四书是在宋代由朱熹注释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后才开始盛行,而五经则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形成,后经过多次演变,有过“七经”“十二经”“十三经”版本,最终仍以“五经”版本流传最广,在今天被确定为国学学习的必读书目。“五经”按照顺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左传》。在以后的文章中,三生石斗将会不断地发布一些此类的文章,和读者们分享国学学习的方法和心得。而“五经“中,《诗经》《易经》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研学者甚多的显学,而《春秋左传》由于其较强的故事性和近些年先秦影视作品的普及,早就是学史者手头必备的经典。然而《尚书》《礼记》的影响要弱很多,非史学专业的大学生非常大的比例是没有读过这两本书的。然而能够长达千年位列“五经“的典籍,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位列国学“经书”次席的《尚书》,存在感为何比较低?1、《尚书》的定本出现在先秦时代,但对于它的具体成书时间和作者,已经很难考证。春秋时期,孔子聚徒讲学时就已经把它作为最主要的教材之一。因此,到了汉代,人们曾一度误认为《尚书》是孔子编纂。但是这个说法并没有十足的根据,也没有学者充分考证出来,所以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尚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未知。和其他很多古籍经典一样,《尚书》也是久经磨难,多次险些失传。流传至今的《尚书》要感谢秦朝的一位博士(和今天的博士学位不同,此博士为秦汉时期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一种官职)伏胜。伏胜做过秦朝的博士,家里偷偷藏了一套《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其他民间藏书尽数被毁,而伏胜把家里的《尚书》藏在了墙壁中,到了刘邦推翻秦朝,平定天下后,伏胜将墙中所藏之书取出,整理出了《尚书》28篇,并开始授徒传讲。王维《伏生授经图》局部汉文帝即位之后,听闻伏胜在民间讲授《尚书》,于是派遣大夫晁错(就是后来被“七王之乱”逼死的那位)到伏胜家里学习,回到朝廷后编撰整理,加上了在民间寻觅到的另一篇《泰誓》,统一成《尚书》29篇,由国家发行出版。由于这部分《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的,所以后来被称为“今文《尚书》”。到了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拆毁了孔子故居,偶然在墙壁中发现了几部先秦古书,其中就有《尚书》。同时各地又陆续发现了古《尚书》,由于都是用先秦小篆字写成,统称为“古文《尚书》”。从此,汉代的儒学便出现了两拨研究《尚书》的学者,研究“今文尚书”等经典的称今文经学派,研究“古文尚书”等经典的称古文经学派。以后,我将再发一篇两个学派的故事,这里暂且不细说。2、《尚书》讲的都是什么内容呢?《尚书》今文28篇,上起传说的尧舜,下迄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时间跨度1600年,约相当于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600 多年,大约相当于从三国时期到今天的历史了。《尚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记述了大量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展现了古代的社会制度、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等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自然科学方面如天文、地理、土壤、物产、农业等内容,相当于先秦时代的“大百科全书”了。从内容编排方式上,《尚书》是按虞、夏、商、周四代顺序编排的。按照书中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一般将其归纳成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著名人物的远古历史传说,如尧禅位给舜,大禹治水,禹的儿子启征伐诸侯有扈氏等等;第二类是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其中大量内容反映了周武王、周公旦的活动,包括武王伐纣、周公摄政、周公东征、还政成王等等;第三类是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关联,如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时告谕臣民的讲话等。3、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讲,文言文稍有些难懂。但是只要经过学习,有一定语言功底的人,还是能够比较轻松地阅读古代典籍的。像《史记》《论语》《孟子》《庄子》一类并非如天书般不可接近。但是《尚书》却是个例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评论《尚书》时指出“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准确地概括了《尚书》在语言上较难理解、晦涩拗口的特点。语言上的这个特点,可能是拦住大多数读者难以读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属于“记事”或“记言兼记事”。这种不统一的记叙方式让很多人不习惯,稍不注意就可能云里雾里,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其实《尚书》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比较清晰的。归纳起来《尚书》的文体一共可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典”,就是所谓的经典。如《尧典》记载尧、舜的事迹和言论,古人向来把圣人的话奉作经典,于是这部分就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可以作为“上古加强版”的《论语》来读。第二类是“谟”。就是“谋议”的意思。如《皋陶谟》说的是舜、禹、皋陶等人彼此问答、谋议政治的谈话,这部分作为古代“解密的国家高层会议记录”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政治的最原始面貌。第三类是“训”,即教训、告诫。如原有的《伊训》据说就是商朝大臣伊尹教训商王太甲的话。第四类是“诰”,意思是诰谕。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或统治者对臣民群众的讲话,这类内容占到了全书的半数左右,是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多是记录讲话者的口语,而三四千年的口语已经和我们今天的口语差异巨大,所以也最为难懂。第五类是“誓”,一般是指出兵征伐时或交战前所宣布的誓师词。如商汤伐夏桀时的《汤誓》,周武王伐商纣王时的《泰誓》、《牧誓》等,词句大多是比较简短、有节奏、有韵律,颇像我们现代的口号,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第六类是“命”,即君主奖励或赏赐大臣时宣布的命令。如《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发布的一道奖令。 4、《尚书》中所有的文献总体上都属于以上六种文体,简言之记住“典谟训诰之文”这句话就有章可循,可以比较好地研读《尚书》了。对经典的学习,不仅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更要找对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对国学感兴趣的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请留下您宝贵的评论进行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