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生的热度每年递增,只要上了大学的都想过要不要读个研,主要是大趋势所致,因为本科出来发现竞争力不大,虽然我国拥有本科学历的占比不到5%,但和我们竞争的是同龄人,一大把本科生。在国内读研下来需要三年的时间,全日制都是统一的,而在西方国家,方式比较多元化,最少的是一年时间就可以收获研究生学历,以英国为代表,当然了,也有两年、三年(少数)的。除了少数想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同学外,大多数是抱着拿硕士学历的目的去读研的,所以如果在少量牺牲读研质量的前提下,所花时间越少大家肯定越乐意。一年制硕士,起源于英国我国的教育体系是模仿苏联的,研究生都是三年制,而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大多起源于英国,美国当初刚成立时很多教育制度也都是从英国搬过去的。这个制度的建立初衷是为想读博的学生打好基础,所以很多学校的一年制硕士都是和本科生绑在一起的,本硕连读四年制。后来随着教育的全球化,留学生暴增,尤其是去国外读研的学生占比最多,英国又是西方先进代表的教育大国,有着极其成熟的教育体系,所以一年制研究生慢慢从其独立出来,成为留学生的特色菜。一年制硕士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授课型比较简单,只需要在这一年内修满学分即可,不需要写论文或者有什么研究成果之类的,所有科目及格即可申请硕士学位。研究型较之授课型难度就高多了,不仅要修满学分,还要有研究成果,也就是要求的论文,有的专业甚至是每一科目都要有论文,只有同时满足这两点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而且研究型学习量大,很多同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毕业。费用情况:1、申请费:大部分学校都是不收申请费用的,个别学校收费在几十英镑左右;2、雅思托福报名费:这是出国留学必备的,雅思报名费用为1700元左右,复议费为1000元,托福考试费用千元内;3、办理护照:250元,由学生本人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一般需要一周多的时间才能下来;4、飞机票:大概在7000多元,会有波动;5、英国签证费:2980元,除了签证费还要体检,费用大概在700元;6、担保金:32-35w元,需要学生至少在办理签证前28天存入能够开出银行存款证明;7、学费:15w左右,理工科费用高于文科费用,商科最高;8、生活费:10万左右,当然了,因人而异,花几十万的不在少数。综合下来,至少需要花费30w,如果是去香港读的一年制硕士,花费会少一些。一年制硕士的国内认可度如何?首先一年制的研究生学历国内是认可的,但在找工作时很多企业会有所偏见,因为一年的时间即使课程安排很紧密,学习强度很高,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之一年制硕士的门槛本就不高,毕业难度也不大,所以比起国内的三年制硕士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但是去留学可以镀金,回国后对留学生有很多照顾政策,比如买房落户方面,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
在毕业等于失业的今天,越来越多高校应届生考虑继续读研,躲避金融海啸造成的就业难影响。但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眼前。考国内的研,还是考国外的研?留在国内,考研大军的规模之大,堪比高考;而出国,和那些高中毕业就跨出国门的人相比,会不会已经太老,难以适应?在考研君看来,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关键。在选择考研之前,在选择是国外读研还是国内读研之前,请先思考一个终极问题——你有没有从青春和金钱方面考虑过读研后的投入回报率?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安利一种考研的新模式。在此之前,我们先就国内读研和出国读研该怎么选?这个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很多考生表示很迷茫,毕竟两者各有利弊,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两种读研方式究竟有哪些不同?国内外读研利弊大剖析一:所需花费国内:虽然大部分改革高校都采取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但总起来讲还是变相地使读研成本大幅上升。部分大学的自费研究生收费情况发现,一般的年学费在6000元-10000元,像北语是9000元/年,武汉大学是11000元/年,浙大10000元/年,人大15000元/年……如果一个月生活费等日常开支按800元/月计算的话,一年的总花费保守估计也大约在2万元左右,在上海、北京、广州等高消费地区,这个数据还要更高。国外:出国读研的费用根据留学国家的不同有很大差别!二:所需时间国内:学制2-3年,以3年居多。国外: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2年,对大多数学习应用型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1-2年课程设置非常紧凑丰富,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浪费。能早1-2年就业,无疑将比同龄人领先一步。三:成功难度国内:一般的考生从大三开始专注于考研的考前准备,有些学生则一入校就开始做准备了。虽然目前复试权重在逐渐加大,不过笔试分数依然是必过的第一关,依然是“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国外:国外读研一般都是申请制,只要具备本科学位,都可以申请。对语言要求很明确,英语系国家至少要有雅思、托福、GRE的成绩,去小语种国家也有考级要求,或者必须要读够一定学时的语言,具备这个国家的语言基础。如果没有语言成绩,就需要到国外读半年到一年的语言,这项花费不菲。四:职业竞争力国内:在不少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让其中一部分继续留在大学里深造,暂时把就业问题回避,等形势好转再让他们就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国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任何一个国家的就业都不乐观,失业率也在攀升中,但两年后就业肯定会比眼下的环境要好一些。同时,为吸引人才目前很多国家的移民政策也更加放宽了。比如现在在德国毕业工作3年就可以申请长期居住、工作5年就可以申请移民;英国给毕业的留学生也放宽了工作签证的时间,由1年增加到2年,工作满5年也可以申请移民。在这样的对比分析下,可不可以得出一种“两全其美”的读研模式,取两者之长,弃两者之短?答案,小编告诉你,是可以的。宁波大学X堪培拉大学项目特色与优势:文凭全球认可——中国教育部学历学位双认证中英双语教学——致力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精英中外师生同堂——国际视野结合全球本土案例理论实践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优享双免政策——无入学统考无毕业论文要求课程内容介绍项目学制两年,共有12门课,由中方和澳方共同执教。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上课)。学员顺利通过12门课程考核,即可获得由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颁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中国教育部认证学历学位。北京理工大学X雷丁大学项目核心价值:北京理工大学与雷丁大学积极利用两校优质教学资源,强强联手举办信息科学硕士学位班。通过学科交叉,结合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管理、软件工程等先进学科知识,培养熟练掌握互联网金融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提供全球一流的信息科学和互联网金融专业教育,提供给学生现代互联网金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实践相关的面授课程和毕业设计(论文),提高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前景。项目优势:不出国门享受世界顶级教育资源,获世界名校信息科学硕士学位。获雷丁大学学位证书,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享受国内高校统招硕士学位同等待遇。课程体系与雷丁大学本部完全一致。有志出国留学的人士可以转至雷丁大学本部学习。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前往英国校本部学习和实践(自主选择,费用自理)。课程主要由雷丁大学教师面授,北京理工大学教师辅助。毕业后可申请攻读雷丁大学的博士学位。较英国本部学习节省学费近50%。中国海洋大学X曼谷皇家理工大学项目特色:泰国曼谷皇家大学是1975年建立,连续11年在泰国高等教育部的教学质量评审中名列前五。2005年,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参照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系统(CSU),分成了九所联系紧密又相互独立的大学,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在曼谷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泰国首都最繁华的是隆(Silom)商业中心,世界五百强公司、四大会计事务所和各国大使馆及总领事馆环绕学校四周,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总占地面积237,200平方米, 在校生一万三千多人,师资阵容强大,并享有泰国皇室成员主持毕业典礼、颁发学位证的殊荣。专业:工商管理学制:两年授课语言:中英文(台湾明道教授)入学条件:无语言要求,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成绩单公证件半年在海大学习雅思,后一年半在曼谷,要求雅思5分
随着交通的发达,人们的出行开始变得更加的方便,即使隔了一个太平洋坐飞机不到一天的时间也可以到达。交通的发达也带来了留学热,尤其是在2020年的特殊时期,让很多人关注到了留学生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小到小学大到博士,数量也是非常的多。这里咱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去国外读研,难道是国外研究生的含金量过高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公派出去的留学生,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年都会派出一批公费生出去留学,去的学校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除了公费的大学生外,还有一些学生是通过考雅思,托福并且申请到了国外学校全额奖学金去读的研究生。这类学生的实力毋庸置疑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其获得的学历证书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即使 回国工作也是比较容易获得高薪的人才。另一种是自己掏钱出去留学的,这类学生主要是因为国内考研压力比较大或者是高考考得不理想,又希望自己能够读一个好的大学而选择了出国镀金,这类学生一般都是留学澳洲等一些比较容易就读或者毕业的高校。这类留学生的含金量往往是比较低的,回国之后的认可度也是比较低的,往往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文凭证书,还是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考虑好,毕竟这不仅关系到读书的含金量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支持。当然如果有能力考入世界前30的大学当然也是可以出去深造的,总之出国留学这件事情根据个人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
近日,在职场论坛中,笔者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有位海外硕士生现在年薪达到了30万,可是因为在一线城市里没房没车,所以被一位女研究生抱怨收入过低,条件比较差,不少网友看到后也是觉得这位研究生想多了,因为想要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或者是郊外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想要在公司里获得高薪也是有难度。虽然身边有不少朋友或者网友都在劝告这位研究生不要错过这个村,可是研究生却还是没有降低自己的条件,总觉得自己能够找到家庭条件更好的结婚对象。笔者认为:第一、条件过高这位研究生确实有些条件过高,因为他并没有备选方案,而且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制定了离谱的条件,是无法符合他人的心理标准的。女研究生可能工资并不高,而且也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在时间和精力都允许的情况下,开始频繁地拒绝他人,久而久之肯定会在相亲的时候无法给他人留下好感。因为如果你总是无法降低条件,不愿意去重视他人,最后在相亲时或者是在工作中,就不会得到他人的支持。第二、不必互相为难笔者在此也是建议这位研究生,应该跟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好好协商,这样才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或者缺陷,或许刚开始相亲的时候,通过年龄或者是学历有一定的优势,有底气,让你在跟他人相处的时候得到对方的支持,可是在沟通或者互相交流的时候,如果你的表现过于强势,开始为难他人,让他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那么即便是对方的承受能力再强,也不会答应跟你在一起,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特别看重自由和个性,大家并不希望被一些物质条件所束缚,而且在相亲以后大家需要恋爱以及结婚互相相处,肯定需要互相的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够有更加稳定的生活质量。第三、成熟稳重如果年轻人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条件和个性而跟对方交恶,那么时间长了你会发现随时可能都会被对方所抛弃,而且家人和朋友也不会对你有所理解,因为你的主见在工作中,或者在生活中总是左右你的想法和你的行动力,那么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婚姻里,你的态度和个性都会让他人感到不满。所以年轻人在跟他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成熟稳重一些,千万不要因为个人喜好便开始刁难他人,你的表现在他人眼里是不讨喜的。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最近,很多考生都私信问我,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是不是要二战?我想大家有可能对研究生留学有很大的误解。一、研究生留学贵不贵?这个首先,要明白去哪里留学。英联邦教育学制(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和新加坡等)的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只需要提供雅思成绩。学术型硕士一般为一或二年,学校提供奖学金。授课型硕士一般一年,花费在10万--30万不等。二、研究生申请难不难?研究生申请主要看GPA、本科学校和英语成绩。一般要求GPA3.0以上,本科院校为211学校,英语雅思6.5以上。所以,很多满足条件的考生,可以放心申请。三、研究生划不划算?这个其实因人而异,我举一个例子吧。A同学留学香港科技大学,一年的授课型硕士,花费了20万左右。毕业之后,A同学没有留港工作,而是参加了国内某企业的海外招聘会,年薪三十万。B同学因为考研失败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同样是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毕业之后选择留在坡县工作,幸运的是,他加入了Google新加坡公司,年薪在10万美金左右,约合60万人民币一年。这只是最后的退路,希望大家多多准备复习,在国庆节实现弯道超车。
——一年制硕士真的能学到东西吗?我知道英国法国很多都是一年制硕士,我就是觉得……——老师你好,我看你说的MBA是一年制的,我自己又去找了找,好多商科都是一年制的硕士。那为什么中国读研要三年,国外读一年?——国外硕士为什么都是一年,我读商科,看了美国新加坡英国法国澳洲,为什么都是一年的?为什么很多国家的MBA是一年制,很简单,因为欧洲大陆上这些国家,都是博洛尼亚体系,博洛尼亚体系要求是1-2年。而且中国的MBA也不是读三年,全日制MBA读2年的居多,非全日制MBA读2.5-3.5年,具体要看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制是怎样。管理类、商科这样的专业性质就决定了,它们理论授课时间短,实践为主。对于博洛尼亚,直接放官方资料。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的课程或者寻找就业机会,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在欧洲很多国家,硕士可以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这个和中国的专硕学硕有点像。一个倾向于拿一个文凭就走,一个倾向于继续读博。这两个有1年也有2年。实际上有很多专业,课程密集一些,你基本上都可以学完,1年的比如商科、传媒、管理类专业、教育,或者是一些简单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复杂的理科、工程,学术积累相关的专业,可能会出现2年的情况。在欧洲,从学术层面上来说,无论1年还是2年,硕士只是博士的过渡阶段,学生在硕士阶段通过修不同支系的课,了解一个基于本科基础知识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向。国外的制度和国内不同,博士直接给奖学金去搬砖,本科生可以去先上两年班,正好看看啥能赚钱或者自己喜欢做啥,然后去一年学制或短学制硕士赶紧上课。一方面可以给急需人才的热门行业补充人才,又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应知识去工作,所以国外会有一年制硕士项目。一年制硕士是留学读硕的常见形式,MBA只是工商管理硕士,一个管理类专业。国内双证硕士都是要考联考统考,想要不考联考统考,只能走留学读硕。读国外的院校,当然不用考中国的考研联考统考,这就是免联考了。免联考MBA只是把这个攻读形式和专业拼在一起了,就像在职研究生这样的词。因为中外教育体系不同,学制有所区别,但是不影响教育部对学历的认证。IPAG高等商学院的一年制MBA硕士,学校在中国教育涉外信息监管网上可查,项目有中国文案背书,文凭受法国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承认,拥有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认证。最重要的是,所颁发的学位证书中国承认,教育部留服中心可认证。硕士学历留学服务中心可认证,认证后中国留学网可查学历。
出国读研究生好还是国内读985、211好,这取决于你本科学校、家庭条件、个人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一概而论。顶尖名校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出国留学,看看每年清北复交中科大的出国比例,其实是非常大的,而且申请出国的大多都是拿到了奖学金,基本上表现不好的学生才会在国内继续读研,所以在高等教育界也存在着“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这种说法。现阶段我国虽然各方面实力得到了增强,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还有一些差距,另外我国正处在赶超别国的路上,也需要更多了解外国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所以名校学生出国很有市场。国内名校招聘教师,也大多喜欢招一些留学归来的博士生,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他们的国外经历和国际视野。以我曾经就读的某985大学为例,讲经济、管理之类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有留学背景,在平时的讲课中,他们会对中国和外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因为曾在国外生活学习,他们对一些事情理解的更加深入,分析起来也更能让人信服。非顶尖名校的那一类985、211高校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在国内985、211高校读研,因为在国内他们已经有可以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而且他们学校的保研比例是非常高的,读研更有优势。比如江南大学的学生往南京大学努力,西北农林科大的学生可以往中国农大努力,西北大学的学生往西安交大努力,东北师大的学生往吉林大学努力,东华大学的学生往同济大学努力。当然,普通985、211的学生也可以去国外留学,但是其实性价比并不高,读个国内的顶尖名校足矣。普通高校的学生,也以985、211高校研究生为主要奋斗目标,因为考上985、211就算是进入了重点大学学子的行列,基本上算是完成了逆袭。但是普通高校里面成绩比较差但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多的喜欢出国。举个例子,我的高中同学考取了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会计学专业,这所学校的会计学专业每年考研情况比较尴尬,考上211院校研究生的屈指可数,所以一些有钱人家的学生就开始想着出国留学,我这同学就属于这一类。经过不怎么多的准备,她找了个出国中介,最终成功入读英国排名前10的某高校就读一年制研究生项目,如今她已经出国留学归来,手持硕士研究生证书,进入某国企总部工作。我这个同学就属于那种成绩一般、本科一般但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她们一般为了拿到好的学历,都是更倾向于出国留学。总结起来就是,如果是顶尖名校的学生,出国更有性价比,如果是普通985、211的学生,借助高保研率读国内985、211高校更有性价比,普通高校学生如果能考上985、211研究生自然是一件美事,如果考不上而且家里条件好,出国更好。当然以上的分析是一个大概,并不精确,具体的选择还要跟个人喜好、专业实力等有关。你怎么看?欢迎批评指正!
近几年,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反映了目前我国就业的紧张环境。研究生的剧增,导致一些知名企业里较好的岗位,要求都提升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于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便选择申请到国外读研究生,致出国读研的趋势愈演愈烈。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难道海归研究生,真的比国内研究生更加值钱吗?很多家庭在考虑是否出国留学时,都爱从就业前景、工资来分析投资回报率。但当你权衡选择时,请记住——尽管平均乐观,但就业和薪水前景,皆因自身情况而异!乔治敦早些的一项研究发现,拥有额外文凭和一些工程、商业经验的人可以获得五位数的高起薪。但增加的程度对作家、编辑甚至计算机程序员的终身收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思考是否要出国读研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其他因素:1、获得学位的目的研究生院理事会主席Suzanne Ortega称,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领导或行政职位,可能需要高级学位。2、专业课程的选择如果要是选择读研,肯定是因为想在学术上的某方面更深入,让实践与学术更结合!例如,许多硕士课程正在增加大量的技术和大数据培训,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个重点是“建立网络”,以后可以在寻找工作时进行挖掘。例如,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正式课程为硕士生、博士生提供辅导、研讨会和总体指导、培养可转移到商业世界和学术界的技能。3、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国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都很好,每次都能考很高的分数,但是口语能力却与成绩分数不成正比。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同学们都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如何做试题上,而忽略了我们学习语言的本质。但如果选择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读研,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需要用英语交流。所谓环境影响人,即使英语成绩再差,如果处在了一个全英语交流的环境当中,口语能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到质的飞跃。一般在国外呆了几年的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一流,发音也很标准。4、国内外录取方式国内的研究生,还是沿用于高考一样的应试制,考试成绩如果达到了目标院校的分数,才能进入复试、面试环节。只有这三个环节都通过,才能获取研究生的资格。国外的研究生,采取的是申请制的方式,靠的是申请人在大学阶段的成绩绩点、实习经历、语言成绩、学术背景。国外院校讲究“宽进严出”,学术成绩不够,可以用好的背景凑,都不够也可以先申请预科。5、国内外学制不同国外的研究生学制时间较短,一般是1年或者2年时间,具体根据自己留学的国家而定。国内的硕士,一般都是3年制。海归一年制硕士很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质疑,认为仅仅是一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其实在国外的研究生接触的新思想更多,所以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广阔,思想也会更加国际化一些。6、合理的学业债务当每月对“学习深造”的付款占收入的10%以上时,贷款就无法负担得起,而且你毕业时的总债务应该低于起薪。在申请国外留学时,学校会让你提供银行流水、存款证明,以证明:你的留学深造,并不会对家庭生活有很大的经济负担。7、东方国际小编说国内研究生和海归研究生,到底谁更值钱?这似乎没有一个标准的定论,都各有优势、劣势。也不能说谁比谁更值钱,因为两者的教育模式完全不一样,具体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要根据同学们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决定。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国外读研,但没毕业,如何在国内找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在国外读研没毕业,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毕竟国外好一点的大学宽进严出,而且研究生学制很短、课程很紧、强度很大肯定是有不少学生毕不了业的。没能毕业,说明学习算不上优秀,在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上也还很不够。也不必过于自责,意识到自己的劣势,慢慢去培养、慢慢去磨炼。回国后总是要找一些出路的,其实无外乎这么几种:一是回国后再考研,目前应该还年轻,应该还有时间去上个研究生。目前外语肯定是问题不大,虽然没毕业,专业课应该已经学习了不少,回国考研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考研要面对的辛苦比在国外大学读研究生还是差远了。拿到研究生学历,找工作会更好一些。二是直接找工作,因为没有学位证,国外这一两年就没有什么说服力,题主只能以本科学历来求职。不过,求职的时候一定会有人会问,你这两年在干嘛呢?在国外读研?为什么没拿到学位?出去不好好学习?学习能力差?如果用人单位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那就很被动。总的来说,如果应聘大企业大公司,HR查起来细一些,个人经历是不能有断档的,所以这段经历没法回避,必须想点理由给自己贴点金。不妨提前把这段经历修饰一下,说自己是一边打工一边游学,主要是课程学习,学了些什么课程。考试什么的就当没参加了。其他理由自己想了。小企业会好一些,你只要能干就行,管你这些年干嘛了呢。我个人建议,如果还年轻,考研比较踏实,过去的经历可以全部洗白。
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这是王可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可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时王可这样向记者解释。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从未停止的争论“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王可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可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老帖了。没意思。”“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出于好奇,王可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可有些无奈地笑着说。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 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可说。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ate 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ate Programmes,TPG),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王可向记者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可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时间与质量的关系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可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可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也向记者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如何衡量含金量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侯定凯分析道:“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侯定凯认为,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侯定凯说。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对此,侯定凯认为,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王可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记者“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晨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侯定凯对此分析道,据他了解的情况,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侯定凯说。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何青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郭英剑对专硕学硕之分表示肯定。侯定凯说,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王可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侯定凯说:“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身为一位高校教师,郭英剑还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留学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