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学游,更要“研学优”路易斯

研学游,更要“研学优”

每年暑假,研学游都会迎来旺季。背上行囊,结伴去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馆的声明引发了关注。声明表示,大量企业在馆内办有偿研学游等活动,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极大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场馆,肩负教育科普的职能。近年来,从更加智慧、精美的策展,到办起科普讲座、提升互动体验,博物馆不断升级的服务举措,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走向更广阔的人群。走进博物馆享受这些免费服务无可非议,但一些机构却将其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甚至冒用博物馆的名义误导参与者,客观上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感到闹心的还有博物馆里的观众。对动辄几十人的研学团而言,组织管理好孩子,培养他们的参观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然而,不少研学团不遵守参观秩序,有的团队“讲师”嗓门很高,形成不良示范;有的还放任孩子们喧哗吵闹,甚至堵塞安全通道。这不但影响了其他观众的参观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以博物馆为例,每个展陈侧重不同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同样毫无章法,有时还会因为自身储备不足,或者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的情况。家长花费高价,孩子求知若渴,换来的却是错误的知识。如此研学游不仅误人子弟,还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大千世界、草木深处研学游,探访印于书本、讲于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近年来,正因叠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研学游日渐升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衍生出户外跋涉、乡村农耕、传统文化等多样的主题与形式。然而,火热背后,问题也不少:组织者、承办方五花八门,一些机构并不具备资质;原来的旅游项目改头换面成为研学游项目,价格却翻了数倍;游中研学变成多游少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无论哪种,都背离了最初的用意,让研学游变得低效甚至无效。其实,研学游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这离不开优质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把关。为了促进研学游的规范发展,不少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同时推出精心设计的推荐路线,满足不同需求。随着各地研学游基地、公共场馆设施与服务的不断升级完善,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价值的“第二课堂”,能够让孩子获益匪浅。规范使用,好好利用,研学游才能“研学优”。来源:人民日报

阮修

甘肃敦煌旅游持续升温 “研学游”成为新时尚

暑期到来,敦煌旅游业持续升温,与之而来的研学游也跟着热了起来。图为研学游学员在敦煌画院倾听敦煌文化艺术讲座。 王斌银 摄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张晓亮 赵建军 马朝黎)连日来,随着国内跨省团队游的放开和暑期的到来,前往敦煌旅游的游客大幅增加,旅游业持续升温,与之而来的研学游也跟着热了起来。游客们通过参观游览和体验特色研学项目,了解敦煌当地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催热了敦煌研学旅游,促进了全域旅游发展。研学游也成为了敦煌旅游的一大品牌。图为研学游学员在敦煌画院学习敦煌壁画临摹技巧。 王斌银 摄近日,南京谢女士一家及亲戚朋友一行十余人,千里迢迢来到敦煌,慕名到阳关景区参观游玩,并在阳关研学中心让孩子们体验了研学项目“陶器制作”。来自南京的游客谢静说,带着小朋友来研学,主要是让他们增进知识,通过制作一些陶艺,让小朋友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虽然这里有很多历史遗迹,但如果不亲身体验,感受是不深的。”她说。孩子及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将黏土经过练泥、拉胚、打磨等工序,制作成不同形状的陶器。“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阳关的古诗,但是没有真正来看过。现在不仅看了,还在这里做陶艺,记忆更加深刻。”来自南京的小学生谢梓怡说。图为研学游学员在敦煌沙画艺术馆学习沙画。 王斌银 摄除体验研学项目陶器制作外,游客还带领孩子们参观阳关博物馆文物展厅、学习汉代礼仪;在都尉府办理通关文牒、验牒过关、徒步古阳关遗址区;参与体验射箭、钻木取火、修筑长城、烽火传递、摹制拓片、陶器钻孔、经书摹写等特色研学项目,感受触摸岁月往昔,接受阳关文化熏陶,了解敦煌两关遗址、长城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据了解,近年敦煌研究院也相继推出了“莫高学堂”“念念敦煌”“世界遗产与青少年”“莫高梦·泥胚典藏”“九色鹿星空”“飞天剪纸”等多项独具特色的研学项目。图为研学游学员在阳关博物馆学习射箭。 王斌银 摄敦煌市在玉门关遗址景区研学基地,开发设计了汉简、书签、互动游戏、汉餐制作、描摹、拓印、汉服体验、模型搭建、沙盘重现等互动体验研学产品;在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研学基地,开发设计了地质探究、公益环保、自然科考、户外拓展等特色主题研学产品等,让中外游客和研学团队在旅游参观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敦煌艺术的无穷魅力。近年来,敦煌市依托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观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措施,支持发展研学旅游,敦煌也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完)

护花铃

贵州:天文科普基地研学游成“新宠”

图为游客在“中国天眼”天文科普基地聆听“宇宙”的声音。 田举 摄中新网贵州平塘10月4日电 (田举 周燕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与跨省游开放,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围绕“中国天眼”的科普研学游成“新宠”,许多中小学生来到贵州平塘天文小镇,了解天文科普知识并感受大国工程的科技魅力。“第一颗藏青色的星球,它是水星,水星上有水吗?没有……”在“中国天眼”天文科普基地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来自北京、贵阳等地访客在研学团队或家长的带领下,通过体验馆内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中国天眼”的建设历程、宇宙天体的形成与演变等天文知识。“中国天眼”全称为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作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中国天眼景区自2016年9月25日开园以来,每年都会吸引中国各地的访客前来研学。“‘中国天眼’看起来就像一口大锅,有我们学校30个足球场那么大。”刚从“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瞭望台回来的研学学生张恬兴奋地说,期待“中国天眼”能找到“外星人”。图为游客进入“中国天眼”天文科普基地时测量体温。 田举 摄为了让“中国天眼”天文科普基地成为中小学研学目的地,平塘县打造了天文探秘课堂、手工制作课堂、天文探索课堂、专家公开课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行走的课堂,汲取天文知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10月1日迎来首映,“中国天眼”作为电影取景地之一,也吸引不少访客前来打卡。“‘中国天眼’确实了不起,这个大国重器正是中国科技强国的体现。”来自上海的游客李胜江说,趁着假期特意带着孩子到“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就是想让孩子了解更多天文知识。“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每天客流量为1000余人。”贵州平塘三天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游客需佩戴口罩并在入园前出示健康码和接受体温检测,参观游览过程中严格实行分区分批、有序有控入场。记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天眼”正常运行。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探测到上百颗脉冲星,并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为感谢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付出,2020年“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对中国医务工作者全年免费开放。(完)

境界

研学游:聚人气 助教育 促消费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旅游消费加速复苏,暑期旅游客流增长明显,其中,研学旅游热度可谓节节攀升。革命圣地、名山大川、古村古镇、文化和文博场馆等成为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研学旅游俨然成了“行走的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而且促消费、扩内需,对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研学旅游人气旺近日,湖南高中毕业生小陈和同学策划已久的研学之旅终于成行,他们将目的地选在了江西武功山景区,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欣赏壮美山川,而且可以参加武功山帐篷节,接受野外露营的锻炼。“高考结束,就想和同学一起出来走走。这里风景好、美食多,‘学子卡’还帮我们省下不少钱,这次研学之旅结束,我们还想再去江西其他地方旅游。”小陈说。小陈提到的“学子卡”是江西省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专门打造的。据了解,江西于7月15日至9月15日开展2020年“全国学子暑期乐游江西”活动,学生申领“学子卡”便可免门票游览江西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武功山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近期接待了不少外省学子,其中湖南学子居多。景区积极组织售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每位学子都能享受到免门票优惠。“走进延安的红色旅游景点,通过实地参观、听讲解,孩子原本从新闻、书本中学到的零散知识逐渐‘活’了。直观感受会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甘肃游客陈先生最近带着孩子到延安参加研学游活动,他说,延安之行让孩子切身感受红色精神,增强了爱国意识。100名青少年学子日前通过吉林伪满皇宫博物院推出的“长春故事——城市历史研学行”活动,在沈阳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博物馆感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东北老航校精神,在长春新区规划体验馆体验新兴技术兴起下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长春一汽厂区体悟“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的深刻内涵。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近日组织超过50名6至12岁的小学生和家长开展了“1天航母小舰长”训练营活动。在导游和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学生和家长登上军事主题游船,参与航母趣味课堂,学习海上军体拳,体验水路两栖机器人STEM课程,接受海上军事安全教育等。“比起只靠课本文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游‘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而言更加立体直观,也更易于接受。”陪着孩子参加训练营活动的林先生说,能在暑期和孩子一同参加国防军事教育意义非凡。产品创新供给足面对加速复苏的旅游市场,尤其是人气颇高的研学旅游市场,广大旅游企业纷纷结合自身优势,通过整合特色资源、创新产品设计等方式,精心打造研学旅游产品,为研学游群体提供高品质旅游体验和学习内容。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成立了研学旅游主题项目小组,打造智创未来·STEAM创客主题营、大国工匠·桥梁工程主题营等产品,推出智慧机器人编程、3D打印·百造饰品、陶艺·泥巴艺术等创客工坊体验项目,以及创客思维实践和团建等活动。“这些研学产品旨在为学员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为其以后的人生、职业规划起到指引作用。”该公司总经理叶霜红介绍。开元酒店集团旗下绍兴大禹开元观堂推出了“跟着课本游绍兴”、越地风俗游等多条研学路线,并打造了一个研学主题、多条旅行线路搭配的“1+N”定制化旅行服务,推动研学游从单一的“参观式”向以体验为主导的“沉浸式”过渡。西安航空基地推出航空亲子游、航空研学游等多元化夏令营产品。其中,梦想起航2020航空文化研学暑期夏令营立足于航空基地特色旅游项目,为学员团体量身定制2天或5天的路线,包含学习航空发展史、体验航空VR等十余种项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升级了研学产品的食宿等配套服务,确保学员开心游学,让家长放心。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为期5至7天的夏令营,结合学校实践教学安排为期半天的劳动教育课程。其中,“埂边日记”课程以乡村作为教育基地,引导孩子投身自然、近距离认识乡村,运用锄头、铁锹等农具,参与实践活动,学习与农作物相关的时节知识;“假如系列”课程以炎帝神农、曹魏将军、礼部尚书等为主题,穿插历史、人文、地理、建筑、安全等知识。北京人生远足国际教育文化发展集团在研学领域深耕多年,近年来还提出将研学活动从学生群体延伸到成年人群体,推动终身学习、终身研学。该集团董事长黄传骅说,为此,他们配合学校开发网上公益性课程,建立数据库,对部分研学产品进行了提升完善。多层发力促发展在旅游企业丰富产品、提升服务同时,各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推动研学旅游发展保驾护航。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文旅产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激发文旅市场消费,制定研学实践指南,将研学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扶持重点旅游景区创建研学基地。四川省旅游学会和省教育学会联合举办推介会,发布2020年首批研学旅行主题线路,包含伟人将帅故里研学之旅、长征丰碑研学之旅、古蜀文化研学之旅等,并公布《四川研学实践系列标准》,为探索“教育+旅游”的有机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按照“安全第一、资源丰富、线路成熟、特色鲜明”的标准,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政府协同,不断设计、推介研学旅游新产品和新线路。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夏一站,趣福州”2020年福州研学旅游季,加大研学旅游产品供给,推出研学优惠活动。同时,福州市文旅部门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游客,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注意防控优先,避免扎堆、错峰出游,牢记安全、远离危险,遵守秩序、文明出游。为规范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陕西省文物局出台《关于规范陕西省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提出研学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应与博物馆签订研学活动服务协议和安全责任书,开展研学活动前与博物馆进行预约,制订研学活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等。(采访组成员:王玉创 周晨 程俣薇 刘玉萍 刘亚子 吴健芳 统稿:唐伯侬)

风云变

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成为一种趋势。每到暑期,中国各大高校、博物馆、科技馆里,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研学大军”,那些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研学游,更成为当下的热门之选,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研学游”变成“研学热”,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同时也与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学生对摄取知识的渴望有关。从活动的导向来看,研学游是值得鼓励的。它以天地为课堂,以社会为学校,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老师,通过调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让学生们走出闭门读书的窠臼,使“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得以完美结合,在研学中开拓眼界、增广见闻,更好地感知这个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旅游公司和培训机构“唯利是图”,让很多研学旅行变了味道,出现重游轻学、只游不学、游而乱学的现象。研学指的是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可见学习是研学的根本,而“游”只是一种形式,是寓教于乐的载体。这提醒我们,在研学游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本末倒置,不可让研学流于形式,更不可让它误入歧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绝非道听途说就能轻易领悟。与之相应,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讲解和引导,如果打着研学旗号,给予的却是“半吊子”的讲解,灌输的是些错误的知识,那这样的研学之旅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起到反作用。想要让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近更多人的身边,需要丰富它的形式,更要充实它的内容。惟其如此,才能激活人内心的向往,吸引更多人参与。针对部分机构和个人相关知识的匮乏,作为活动基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可组织开展专门的培训,先让研学的组织者和讲解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避免知识、信息的传递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当然,场馆本身亦可通过免费的馆内展陈、团队讲解、智能导览,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通过预订活动档期、追责非法研学,疏堵结合,给参观学习的学生更好的研学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想要增进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要加强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定制不同的课程。比如对传统技艺进行场景重现,让学生看完瓷器制作、古法造纸后动手加以实践,从而更好地感悟匠心传承,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内容,循循善诱、讲演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中学、在学中研,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加强研学与传统文化的贴合度。同时,活动的开展需要兼顾研学的公益属性。当下一些机构和个人组织的研学活动,动辄几千、数万的花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从某种角度来说,虚高的价格已经背离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初衷。“走出去”不一定非得走出国门,“请进来”也不一定非得请专家教授,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唯有规范市场秩序,导正研学的公益属性,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让更多免费开放的公共资源能够为研学服务,传统文化才能借助研学这座桥梁,抵达更多人的身边,走近更多人的心里。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复苏中的旅游业:研学游受欢迎 深度行成市场趋势

原标题:渐行渐暖,复苏中的旅游业韧性强活力足【经济界面】日前,跨省游恢复的消息,为旅游行业发出了全面复苏的信号。陕西以“美妙西安等你来”为主题,积极推进夏秋旅游线路;云南打起古镇牌,将古镇产业布局纳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江西的稻虾共作、休闲垂钓、果品采摘等“农业产业+旅游”项目,为游客带来优质乡村游体验。在这个暑期,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出家门,各地景区人气明显复苏,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逐渐恢复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当前跨省游恢复已经一月有余,旅游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旅行社如何抓住暑期流量为旅游市场“带货”?如何有效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热议的话题。1 人气回升 暑期旅游市场渐入佳境【案例】日前,首届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万物共生”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在玉渊潭公园正式拉开帷幕。公园内,灯光、影像、音乐、表演等手段和特效装置打造出科技范儿十足的公园夜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览。7月14日跨省游恢复以来,北京旅游业复苏脚步加快。8月18日,“畅游京郊·北京乡村旅游季”启动,推出重点乡村游、京郊美食游、红色主题游和精品民宿游共四大主题40条京郊旅游精品线路。当前,各地旅游市场人气状况如何?携程日前发布的《跨省游恢复满月人气报告》显示,从自由行、跟团游等度假产品的订单人数看,丽江、三亚、贵阳、张家界等地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城市。西南地区整体人气较高,云贵川各省目的地在人气排行榜中排名靠前。青海多个景点成为网红,西宁成为西部重要旅行目的地,三亚依然是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复工复产进程,各地景区经营活动从暂停到逐步限制性恢复,旅游活动也从省内游、周边游逐步放开。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跨省游恢复当天,各旅游平台产品搜索量暴增。在携程旅游平台,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暴涨500%,线下7000多家门店咨询量爆棚。驴妈妈平台跟团游、自由行等产品相关即时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3倍。在马蜂窝平台,热门目的地如杭州、厦门、成都、西安、重庆的搜索量周环比涨幅都在200%以上。在飞猪平台,机票和度假产品的搜索量也不断攀升。在跨省游恢复叠加暑期旅游旺季的契机下,各地热门景点人气持续升温。据了解,在山西五台山景区,游客每日预约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来自省内外的旅游大巴明显增多,宾馆入住率日均保持60%以上;广西阳朔高铁站客流量也在逐日递增,每天上下车旅客达到7000人以上,旅游相关产业也开始复苏。携程发布的《2020暑期亲子游人气报告》显示,跨省游恢复后,7月下半月以来,在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订单中,亲子游人数环比增长了400%。今年暑期亲子游订单占总体旅游订单的34%,仍为暑期最大出游人群,但是相比去年同期的45%下跌了11%。旅游业界人士分析,往年占据暑期国内游半壁江山的亲子游,今年人数、占比下降,一方面因为疫情原因影响了出游意愿,同时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门对师生、家长旅行出台限制性政策,也成为学生出行的一大障碍。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作为暑期旅游的三大群体,即青少年的研学旅行和毕业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养旅游、职工疗休养和公务人员的集中休假,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鼓励,从而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2 研学游受欢迎 深度行成市场趋势【案例】今年暑期,海南海口火山口公园亲子研学游产品受到游客欢迎,公园游客量同比增长30%。8月16日上午,公园又迎来两个夏令营旅行团,近期这样的旅行团该景区已接待了6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园日均客流量约达2000人左右,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沿着历史轴游古都;去秦岭深处近距离观察大熊猫、朱鹮;在木工课堂体验木工手作,了解古建筑的榫卯、斗拱结构……近年来,在暑期参加研学游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今年暑期,上海市内亲子研学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受到疫情影响,游客对景点选择比较谨慎,更倾向于选择室外开阔景区、文化街或者环境好的自然景区。例如外滩、豫园、文化街等。”专注研学游市场的旅游企业棒棒龙旅行发起创始人王颖告诉记者,今年暑期上海市内微旅行订单暴增,从往年的周末一百多单一下增长到六七百单。受疫情影响,今年暑期家长的出行选择比较谨慎,更加关注同行游客的安全情况。据王颖介绍,在今年选择跨省参加研学旅行的团队中,互相认识的游客们自组团、包团的较多,“熟人团”成为主流。据了解,研学游成为旅行社众多旅游产品中相对恢复较快的类型。王颖表示:“研学游恢复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暑期孩子们有着更多的出行需求,本地研学游的爆单主要在于疫情期间本地游是更为放心和安全的选择。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出行的同时,能有更多知识上的收获。”王颖分析,从市场恢复状况看,在今年暑期,很多主题性亲子酒店呈现爆满状态,更多的人选择了更为安全的自由行,选择旅行社团队游的减少了,但是旅游需求仍然存在。等疫情控制更为良好后,市场会迅速恢复。研学游在暑期旅游中突围,也展现出深度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旅行方式不断迭代,旅游需求也在升级,要求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发出更多有深度、更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目前,国外疫情状况还处在不确定状态,国内疫情防控状况不断好转。此前,家长会更多地选择国外的研学游产品,现在客户逐渐回到了国内市场,会倒逼国内旅行社开发出更为优质的研学游产品和课程。”王颖认为,国内研学游产品发展潜力值得期待。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各地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王颖表示,积极的政策推动了旅行市场研学游的发展进程,对旅行社而言,不能停留在依靠景区门票赚取差价的模式,应该开发出更有深度的旅游产品,提升知识性、体验性的旅游附加值。3 票价更低 全面复苏仍需持续动力【案例】8月8日,湖北开启“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全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实名预约、测温、扫健康码后均可免门票进入,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据了解,活动启动以来,利好效应进一步释放,省内外游客出游热情高涨,黄鹤楼、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宜昌三峡人家等景区游客接待量普遍增长。一直以来,部分景区门票定价过高、旺季涨价、景区内“门中门”“票中票”多次收费等现象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门票经济”也制约了景区合理发展,阻碍了景区更好承担公共服务属性和公益属性。如何合理降低门票价格,推进旅游景区从依赖“门票经济”到探索更多发展模式,也成为今年暑期旅游期间各地景区的“必答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继续推动景区门票降价,不断完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着力规范景区价格行为,切实落实门票价格减免政策。在政策推动下,今年暑期旅游期间全国多地景区推出一系列门票减免红利。在山东,81个国有景区集体降价,其中9家5A级景区。除法定节假日外,在政府定价的门票价格基础上,全部执行不低于5折的票价优惠。山西宣布今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省126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将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其中包括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著名景区。据统计,目前山西、云南、山东、内蒙古、贵州等省份纷纷出台了景区门票免费或打折的优惠政策。戴斌表示,地方政府为振兴旅游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短期减免景区门票,对于树立市场形象和提振消费信心是有益的。他同时提醒,行政主管部门既要考虑复工企业的市场节奏,也要考虑可能引发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切实助力景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跨省游、门票减免等政策利好推动了暑期旅游的复苏,但目前旅游行业前景及市场需求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政府、企业携手合作,为旅游复苏提供持续动力。《跨省游恢复满月人气报告》指出,目前,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旅游消费受到限制,一些消费者依然不放心出门旅游,旅游业尚未形成全面复工复产的局面,大部分旅游企业、线下门店依然承受很大压力。戴斌分析指出,那些还是走传统线路的不合理低价销售模式,靠游客的自费项目和购物返佣,甚至搞强迫消费和欺诈消费的行为,注定还是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疫情下的旅游企业更要加强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记者 姚亚奇)来源:光明日报

无羊

“老绍兴·醉江南”打造“中国研学游”第一品牌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鲁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研学旅行正越来越受重视。因为研学旅行不仅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11月22日,“老绍兴·醉江南”绍兴研学游产品发布会暨体验游启动仪式在绍兴世茂广场举行。活动旨在结合文化景区,做好学游结合的文章,真正让学生在体验绍兴风情时学到当地的历史文化。鲁迅故里从鲁迅故里到兰亭景区,从大禹陵到东湖,从名人故居到黄酒博物馆,从老街老巷再到镜湖乐园梦幻水世界……绍兴已然成为全国学子们的“游学乐园”。除了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故乡,绍兴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还是中国最早的抒情诗和二言诗的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圣地。从大禹治水、卧薪尝胆,到《兰亭集序》、东山再起;从“亘古男儿一放翁”到心学大家王阳明,再到近现代的蔡元培、鲁迅、秋瑾、周恩来等,绍兴这个“鉴湖越台名士乡”,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气韵。兰亭正因如此,绍兴打造研学游品牌的底气十足。绍兴旅游委员会立足“研学、践行、体验”的理念和思路,秉持“突破研学做研学,跳出研学做研学,研有所思,学有所获”,力求为研学游提供更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希望通过研学游平台,将绍兴的历史文化通过实景深入学生脑海。古城水巷绍兴是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味书屋-鲁迅故里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是浙江省唯一的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绍兴旅游委员会根据现有的研学游基地优势,积极拓展研学游的空间和内涵,着力打造“中国研学游”第一品牌。曲水流觞研学游,已然成为绍兴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此次“老绍兴·醉江南”绍兴研学游产品发布会,不仅有研学旅游产品推介,还邀请30名研学游体验师开展研学主题线路采风活动。据介绍,研学线路中,每个游学点的文化内涵丰富,融入知识点全面,趣味性与知识性一体,非常适合当前研学旅行的新需要。活动当天,“老绍兴·醉江南”全域旅游风光展示、绍兴重点旅行社秋季旅游产品售卖、绍兴文创产品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小吃的展示和售卖同样引人注目。据了解,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绍兴旅游发展的成果,从2017年12月22日开始,绍兴市包括鲁迅故里在内的37处国有景区面向全球游客免费开放,大禹陵等8处景区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和绍兴市民免费开放,东湖景区等14处景区面向绍兴市民免费开放。东湖

多辞缪说

研学游,更要“研学优”

每年暑假,研学游都会迎来旺季。背上行囊,结伴去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馆的声明引发了关注。声明表示,大量企业在馆内办有偿研学游等活动,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场馆,肩负教育科普职能。近年来,从更加智慧、精美的策展,到办起科普讲座、提升互动体验,博物馆不断升级的服务举措,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走向更广阔的人群。走进博物馆享受这些免费服务无可非议。但一些机构将其包装成“研学游”,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甚至冒用博物馆的名义误导参与者,客观上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感到闹心的还有博物馆里的观众。对动辄几十人的研学团而言,组织管理好孩子,培养他们的参观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然而,一些研学团不遵守参观秩序,有的团队“讲师”嗓门很高,形成不良示范;有的放任孩子们喧哗吵闹,不注意保持安全通道的通畅。这不但影响了其他观众的参观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以博物馆为例,每个展陈侧重不同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缺乏章法,有时还会因为自身储备不足,或为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的情况。家长花费高价,孩子求知若渴,换来的却是错误的知识。如此研学游不仅误人子弟,还可能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大千世界、草木深处游历研学,探访印于书本、授于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近年来,正因为叠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研学游日渐升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衍生出户外跋涉、乡村农耕、传统文化等多样的主题与形式。然而,火热背后,问题也不少:组织者、承办方五花八门,但一些机构并不具备资质;一些旅游项目改头换面为研学游项目,价格却翻了数倍;一些游中研学变成多游少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无论是上述哪一种,都背离了最初的用意,让研学游变得低效甚至无效。其实,研学游的关键,在于游和学的平衡。这离不开优质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把关。为了促进研学游的规范发展,不少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同时推出精心设计的推荐路线,满足不同需求。随着各地研学游基地、公共场馆设施与服务的不断升级完善,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价值的“第二课堂”,能够让孩子获益匪浅。但只有规范使用、好好利用,研学游才能“研学优”。(摘自《人民日报》)来源:解放日报

适来

暑期研学游“乱象”调查

自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研学游日渐升温,成为许多学生暑期标配。“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研学游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但也出现了价格虚高、名不副实、游多学少等问题。一些研学游承办机构甚至不具备资质,有的旅行社通过“中间人”打通关系与学校合作,一些研学项目“中间人”的返点达20%至30%。研学旅行渐热 一些项目游多学少口碑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多所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全国研学旅行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66%。四川省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许文祥说,研学旅行把课堂搬到户外,将学习融入旅行,让青少年在“知行合一”过程中增长见闻,提升人文素养,追寻“诗和远方”。研学游受到不少学校和学生的欢迎。洛阳市伊川县鸦岭镇第一初级中学今年组织学生参观洛邑古城研学旅行基地,校长张建伟说:“学校在山区,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在洛邑古城穿汉服、制作毛笔、体验河洛大鼓,真切体验了传统文化,开阔了眼界。”北京高一学生小陈对学校组织的敦煌研学念念不忘。“之前和父母去过敦煌,基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打卡游’。研学就不一样了,老师让我们提前做了功课,现场有十分详细的讲解,每天晚上还组织知识竞赛。现在我们对敦煌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研学游虽热,但也有一些项目口碑并不好。不少参与过研学游的学生反映,项目价格高,但游多学少,收获不大。“15天,团费近4万元。”成都李女士告诉记者,读初中的女儿暑假参加了美国研学团,价格远超普通旅游,其实也只是走马观花。甘肃李先生说,女儿参加学校组织的5天赴川研学团费用5000元,坐的是火车,吃的是简餐,参观大学是免费的,途中参加了一场球赛、一次手工课。“学校说必须参加,不然孩子综合素质评价就通不过。”“住在廊坊,每天去两个景点,每个景点游览时间不到2小时,跟普通旅行团没什么区别。”谈起刚结束的暑期北京研学旅行,四川内江高一学生小李疲惫中透着失望,虽然去了梦想中的清华大学,但不过是在校园逛一圈就走了,没什么收获。价格是普通旅游的1.5至2倍,一些中间人返点高达20%至30%记者采访发现,相较于同期相似行程的普通旅游,研学项目要贵不少,特别是国外研学项目,价格通常是普通旅游的1.5至2倍。如某公司推出的日本阪东文化体验研学营8天1.68万元,而在携程等旅行平台上,相似行程的费用均价不到8000元。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研学市场当前是渠道为王,学校是各方争抢的资源。一些旅行社通过从事教辅教材、校服生意的“中间人”打通关系与学校合作,“中间人”和学校会抽取回扣;国内研学项目返点一般是10%,一些国外研学项目返点可高达20%至30%。2016年,国家旅游局出台规定明确,研学旅行的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但实际上,不少承办机构不具备资质。业内人士估算,武汉市经营研学业务的机构总计逾千家,其中具有旅行社资质者不足四成,大多为各种培训机构、俱乐部。一些承办机构把旅游项目简单包装成研学项目,有的仅仅是把活动行程单变为研学手册,有的项目内容碎片化,随意性强,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效果不够理想,投诉事件时有发生,但维权困难。一些家长反映,由于研学行业目前没有统一的制式合同,双方签订的合同是由企业自行拟定的,条款设置较为粗放,消费者往往难以将其作为维权依据。北京罗女士的孩子在云南参加了一家公司组织的“热带雨林与野象保护”研学项目,不包括机票费用16999元。结果项目与宣传的差距很大,食宿条件一般,课表上列的很多所谓国际课程、实验室课程等也是敷衍了事。“比如餐饮这一项只写了‘12顿早餐,12顿晚餐’等内容,没有对餐标等进行规定,想维权很难。”罗女士说。明确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为促进研学旅行行业的规范发展,部分省区市陆续出台规范文件。安徽省规定,严格规范研学旅行线路,小学不出市,初中不出省,高中不出国;严格规范研学旅行的收费及相关行为,禁止学校或与学校有利益关系的企业借研学旅行进行创收和获利。一些老师认为,研学旅行不一定要走多远,重要的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广州市从去年起研发馆校研学系列课程,选取1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1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研发17门馆校合作课程,涵盖体验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等不同类型。广州市广雅中学学生孔诗媛深度体验了“听”见粤博——口述影像助盲公益研学课程,“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在和视障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训练了我的语言能力和亲和力。”记者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地方明确规定,研学旅行应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基地评审、课程指导,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承担机构的审查、管理等,但目前由于缺少统筹协调,机构、基地、研学导师、课程内容、教育效果等方面都缺少明确标准。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制定研学旅行的系列标准,同时由教育、市场监管、旅游等部门联合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让研学市场有序发展。许文祥建议,可借鉴中小学食堂大宗食品定点联合采购平台经验,推行企业准入资格制度及黑白名单制度,严格准入门槛,让研学旅行回归公益、教育的初衷。记者吴晓颖、赵琬微、谢樱、廖君

等待他

中国游学及研学旅行市场分析及发展现状

游学渐受欢迎,发展势头迅猛。在巨大学生存量和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游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为广大家长所接受。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经过一整年文件逐步下发各省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在2018至2020年年国内游学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游学行业的渗透率仅为5.5%,与游学行业较为成熟国家比,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游学是个宽泛的概念,即跨旅游又跨教育,属于2个万亿市场之间的交叉产业,直白来讲,游和学的成分若按比例划分,各自所占成分可以在20%-80%之间游走,不同的比例变化导致不同的产品。本次金榜题名游学(夏冬令营、研学旅行)城市合伙人大会,是国家素质教育战略和高考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产阶级追求时尚和品质的教育消费升级,游学项目迎来黄金发展期,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80后90后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素质教育成为刚需,随着中国二胎政策,也将带来3000万左右的潜在教育人口增量,使得家长更容易放手让孩子们出去历练。随着未来几年儿童人数增加,素质教育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巨大,大批有远见的教育人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游学的教育形式,是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旅行中探索知识,锻炼学生,成长学生,成就学生!金榜题名夏令营城市合伙人计划,按省会、地级、县级三个不同层级的区域合作授权。我们将为合伙人提供专业的游学(冬夏令营、研学旅行)产品,研学手册,与公办学校合作的指导等工具,还有舒适的营地环境,科学的服务体系、专业的团队支持、成熟的运营系统。索取合作资料及2018夏令营产品、研学旅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