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此后,作为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和一种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国内教育界及旅游界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提振综合实践育人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的真正的研学旅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英国培阶段;第二阶段是旅行阶段;第三阶段即目前所处阶段,是研学旅行阶段,21世纪以来,研学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中国研学旅行参与主体包括专业研学机构(目前这类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进行资本化)、旅行社(开辟专线或者独立运营团队的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相关营地基地机构、亲子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单位。根据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首个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有7300多家。截止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个。研学旅行相关政策落地催生市场份额增加,更多机构涌入研学服务市场,研学旅行服务、品牌的角逐更加激烈。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及一些非营利组织都争相挤占游学研学市场,目前市场玩家众多,良莠不齐,高度分散,竞争激烈。通过综合考虑研学旅行相关企业发展情况、营收规模、品牌影响力、融资和上市情况以及产品服务研发情况等指标,大致可将机构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世纪明德2019年以营业收入4.88亿元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企业营业收入在千万级水平,包括中凯国际、乐旅股份和卓教国际。研学旅行产品价格分析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家长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品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特别在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有品质保障的研学旅行产品付出相应的合理费用。对于中长途研学旅行产品费用,60%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15%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5000-10000元。从市场平均水平来看,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单价更高,均价达到1.2万元。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根据2019年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费用接受情况、研学旅行市场各项目均价水平以及2019年研学旅行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包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情况、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机构接待人数情况等,测算出2019年研学旅行市场上,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占比70%左右;研学旅行零售端产品占比20%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占比10%左右,进而取这三类项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得到2019年研学旅行总体单价在3420元/次左右。最后根据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测算出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不到5%,可挖掘空间较大,未来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李艳玲) 全域研学如何赋能城市品牌的传播?公益研学要怎么样在教育扶贫的方向上、从更深更高的层面上提供更广泛的社会价值?研学旅行平台怎么打通课程、营地与导师等各要素的有机链接?11月27日下午,“2020年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研学旅行机构、研学基地负责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学教育者百余人参加,围绕“全域研学、线路、机构、营地、导师及平台的品牌化建设”的主题,进行了积极并富有成效的对话和研讨。行走的课堂如何打造?专家大咖这样说国家文化旅游部原综合司司长、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组委会主任邓宗德表示,研学旅行这四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路径手段,要通过旅行达到研学的目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有利于旗帜鲜明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赵亮宏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发言。他认为,高质量的研学活动必然有利于促进教育方针全面深入的贯彻,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品牌传播委员会总顾问郑砚农先生在“研学旅行品牌化及行业展望”的主旨演讲环节,以《研学旅行和城市品牌传播》为题,带领大家对研学目的地和城市品牌传播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学旅行绝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研学所涉及行业非常广泛,需要打破壁垒,让很多部门和行业参与进来。同时,从事研学行业,不仅需要有教育情怀,还需要有市场思维,引进市场机制,为研学赋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研学的良性生态,让孩子既读好有字之书,又读好无字之书。公益研学如何落地?南京这样探索公益研学如何才能做出特色,真正让孩子们在公益研学中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南京雨花台区摸索出了一条打通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爱心力量的路子。历经几年努力,打造了“因为南京、相伴成长”公益研学品牌。该品牌也荣获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年度公益研学品牌奖。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创办人、组委会执行主任、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冯杰介绍:全国率先开展公益研学的是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和江苏择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雨慈善基金会。雨花台区通过组织经济贫困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放飞梦想”和发达地区的孩子“走进大山、洗涤心灵”,让东西部的孩子“因为南京、相伴成长”。据此形成的《来自南京雨花台区的公益研学报告》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服务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的研究案例,被誉为素质教育的“希望工程”,从而成为公益研学的区域探索典型。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丁铭表示,“因为南京,相伴成长”公益研学活动至今共有四省五地的同学们参与到公益研学旅行活动中,这是一次在教育扶贫上的创新之举。同时,他还呼吁,教育机构及工作者、研学旅行机构、社会各界人士多多关注公益研学,支持公益研学,参与到公益研学中来。据悉,本次论坛举办之后,还将举办“因为南京、相伴成长”公益研学活动,届时,南京市雨花台区与西宁市大通县、商洛市丹凤县、淮安市洪泽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四省五地的同学和老师们将从四方八方一起汇聚南京,开启精彩纷呈的公益研学之旅。论坛成果丰硕,做品牌研学已成共识论坛邀请专家围绕着研学旅行品牌化之路以及公益研学品牌之路进行了精彩对话。与会嘉宾和专家分别从区域探索、点上深耕、全国布局三个典型案例中总结出三个现象,找出各自的实践经验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形成“标准点亮公益研学品牌”共识,发出“共推研学旅行服务标准化“的强烈呼声,并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委的筹备工作献计献策。在当日论坛上,还举行了研学旅行产品发布及地方政府文化旅游或教育资源、研学资源推介会。包括《北师大研学实践教育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发布》、《2021中国研学实践及教育产业博览会推介》、《童游记》研学项目等。为了鼓励和表彰在研学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论坛特授予壮游人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年度品牌大奖(特别贡献奖)”;授予汉之源“沛筑”研学基地、厦门三五丘七彩田园、西双版纳嘎洒森林公园等“中国研学旅行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同时,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十佳研学品牌,中国十佳研学导师。“赋能行业发展是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的重要使命”,冯杰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努力,真正让研学成为提升素质教育的新风尚。
自2013年以来,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发布日渐密集。多个政策出台提供了行业发展利好,而行业也正迎接不断扩充的市场。机构预测,到2019年至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等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每年将高达3亿人次。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痛点也较为明显,行业标准、课程设计、安全问题等诸多行业痛点和难题已日渐凸显,如何解决将成为研学旅行行业能否成就千亿市场的关键所在。政策利好从教育研究先行展开,到旅游市场最先导入,再到市场倒逼政策供给,这是国内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的发展轨迹。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民休闲纲要(2013-2020年)》要求逐步推行研学旅行,之后进入政策发布较密集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委印发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达11个。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国家层面政策在推进,不少省市也有跟进。近期,广东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并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为保障政策落地实施,《意见》还提出建立研学旅行统筹协调、经费筹措、安全出行和科学评价机制。包括由省教育厅牵头,发改、公安、财政、住建、交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保监和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以及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等。对广东发布的上述政策, 东方阳光教育连锁机构CEO付德全认为,这一政策对整个广东地区的研学旅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让当地研学旅行企业有了工作方向、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引。除了广东,江苏省早前也有所动作。江苏省此前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九类专项旅游产品,其中研学旅游被列为重要品类之一,并规划在全省范围内新辟十条以上“研学旅游专线”,推出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普教育、历史文化等主题研学旅行基地。不过,在付德全看来,目前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依然还严重不足,比如企业的准入门槛、从教人员的资质审核以及学生的优惠政策等。他建议,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学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资金方面比如地方财政允许给予一定支持、在校学生经费中划拨一部分专款专用;另对于市场环境政府能否给予鼓励,比如在主流媒体给予相关报道等。千亿市场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7年曾联合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提出未来3年至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成为旅游业市场新蓝海。付德全认为,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要达到比较困难,因为研学旅行企业本身不是单纯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带有半公益性,所以想创造千亿产值难度极大,“但也不排除抱团取暖,拥抱资本,那就需要行业内部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精诚合作。”他同时认为研学旅行的体量正在慢慢增大,利好因素有很多,比如二孩政策的放开,人口红利是行业的基础;80、90家长对研学旅行的全新认识和支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植以及资本的涌入等。执惠探索文旅大消费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国内研学、学生赛事、出国游学的中小学生规模将分别达到18436万人、8134万人、5697万人、459万人、367万人,每年高达3亿人次的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潜力巨大。据测算,2019到2022年中国3岁至16岁的儿童、青少年将超过2.3亿人口,2022年达到峰值,为2.34亿,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着我国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另一个市场利好因素是与营地教育的互促发展。付德全认为,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大多为2B行为,由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企业承办;而营地教育大多是2C的模式,利用节假日与寒暑假组织,两者将来会有很大的融合,营地教育为研学旅行提供了落脚点与相关课程,营地教育是研学旅行中的一个部分,研学旅行为营地教育提供了出行的理由。以江苏常熟市为例,其是国内研学旅行发展较为突出地区。常熟市旅游局局长唐晓表示,为进一步发展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常熟正积极与国内研学旅行、营地教育机构对接,希望借助市场化手段开发优质的研学系列课程体系,通过联合景区点、旅行社、院校、文博场馆等,优化整合文旅资源,合力完善研学游线上平台,让精品课程上线,让常熟研学游不仅辐射本市17万中小学生,还能吸引周边城市的学生参与,丰富“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全域旅游形象。行业痛点待解整体来看,国内研学旅行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行业标准、课程设计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的行业痛点已日渐显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安全难以保障是业内常提及的问题。付德全透露,现在存在从业门槛低的现象,如在工商局注册经营范围内有策划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企业在深圳一般都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活动,不过政府部门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深圳市有部分区开始由教育主管部门对从事本区研学旅行活动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在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王振民看来,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困境是课程设计,课程要素的缺失,浅表层的体验,难以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学与营地教育作为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意义。他说,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都是教育部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当中的一种形式,而优质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以及营地教育的核心,没有优质课程就很难和现在的教育进行对接,而目前的研学课程还是一种碎片化和松散型的状态。付德全也表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存在主题内容单一现象,有部分后加入企业才刚刚起步,以经营赚钱为目的实难达到教育效果。他建议,一是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多做课程指引,二是相关企业能在课程设计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多做积累,让学生的研学主题和教育意义更加广泛,三是专家学者能多做指导。他表示,安全方面是本行业的最大痛点,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敢开展活动的“心病”,希望在保障安全方面相关部门能将安全工作进行分类,分为责任事故和意外事故,要规范活动操作流程,杜绝责任事故发生,减少或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已有地方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近期武汉在国内首发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系列标准,包括《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研学基地评定与服务规范》和《研学导师评定与服务规范》3个考评标准,对研学旅行做了详细规定。武汉希望通过这些标准来规范武汉全市中小学的研学旅行市场,指导研学旅行服务机构和基地加强课程建设,使中小学生能安全、系统、科学、趣味地进行研学旅行实践。王振民认为,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还刚刚起步,是一个新课题,大家有很多认识,但推进起来有很多困难,特别是和教育对接不上,或者对接有困难,一个原因是缺少平台搭建。现在特别需要加强行业指导,包括政策研读、提升认识和转变观念,“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教育理念,包括对教育,对研学旅行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思维的基础上,与现代教育没法对接上。”(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5月底,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融合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探索“文旅+教育”新范式。研学旅行是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通过集体旅行和集体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教育不仅能在教室中开展,也可以在旅行和营地中进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体验,才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国内研学旅行现状“研学旅行目前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局面,大家都在跃跃欲试,这主要是由政策催生的诉求。”行动者董事长杨林对蓝鲸教育说到。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研学旅行主要针对体制内的学校,据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研学内容太广,可扩展性高;旅行资质和安全性;以及教学内容需要与景点资源相结合的现状,大部分学校在人力、资质、资源方面并没有相对应的承接能力,或者说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都无法覆盖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学校和校外机构需要达成合作,以此来更好地推进这一项目。这也符合《意见》中关于研学旅行组织形式的要求:学校可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但均需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在委托开展方面,学校需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并签订协议书,比如企业需要拥有课程研发能力和专业师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从事研学旅行服务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还有很多旅行社和教育机构都纷纷想增加此业务。据蓝鲸教育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主要有以下五家:世纪明德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学旅行及夏冬令营服务标准与安全体系,并在2017年12月联合政府主管单位、研学专家、研学旅行试点省份等共同成立了“研学教育共同体”,以期打造基于区域的立体研学教育实施平台。据世纪明德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实现5.19亿元,同比增长41.06%,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5962.99万元,同比增长48.79%。中凯国际成立于2010年,是以研学旅行和定制旅游为主的教育旅游品牌,主要为中小学校提供社会大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外包服务。通过多年积累,已与多所中小学和研学旅行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行动者是国内最早以体验式培训形式对诸多企业进行管理咨询的专业机构之一,打造了“行动体验”、“天道酬勤”、“老A真人CS”和“稳泰建导”四大品牌。研学旅行本身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可控性、连续性较差,要想形成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仅有5%,但是在政策的倾斜下,市场前景一片看好。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专业研学导师成为了市场新宠,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游学等体验式教学不同,需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但是目前研学旅行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对于传统旅行社而言,现在的导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找一些名师名家来做演讲,另一种是传统导游稍加培训就直接上岗,导游和导师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行动者董事长杨林对蓝鲸教育说到,“但是教育机构相对会好一些,他们会培训自己的研学导师。”国外研学情况相较于国内,国外的研学旅行要成熟的多。研学这件事,做的最早的是日本。日本也是国内研学旅行的主要参考对象,比如在修学方式,营期设置和时长方面都有学习。在日本“研学旅行”被称为“修学旅行”,1946年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是小初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多种多样,渗透率很高,高中达到98%,初中达到95%,小学生则几乎全部参加研学旅行。日本修学旅行以单独的学校、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年龄不同,在目的地和内容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国内的研学旅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也设有不同标准:小学阶段(四到六年级),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初一到初二),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高一到高二),以省情国情为主。日本修学旅行由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管理细则,公益组织负责监督管理,社会各界提供大力支持,发展至今修学旅行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在日本组织海外修学旅行的学校数量在不断增加,目的多是让孩子学习外语和培养国际化视野。目的地国家一般以北美、欧洲、东南亚、韩国等地为主。早在150年前,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展了营地教育和体验教育,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营地教育取得了显著发展。目前在英美从事研学旅行服务的机构很多,比如EA School Tours,专门从事计划和管理国际研学旅行项目,目的地有美国、日本、欧洲等;还有EcationalTours,成立于1974年,面向不同的客户群承接业务,比如学生团体、演员团体和定制服务等。研学旅行前景就像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样,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尤其是研学旅行已经被列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其学校渗透率会迅速提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世纪明德创始人兼CEO王学辉表示,在文件下发、政策推动下,未来五年内行业会出现四、五倍左右的爆发峰值。如果未来研学旅行走向正轨,高校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和研究中心,从而大批量培养研学旅行方向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在其道路的选择上,可以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在开拓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游学记》楔子:长城之问作者: 周颖第一次看长城,是1985年,那年17岁,懵懂地与两个同学从家里逃出来,说是要去看世界。少年的心不懂外面世界的无奈和艰难以及危险,即使漂泊在外也是浪漫的,于是第一站就逃到了北京。看完城内的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等,然后从西直门火车站乘火车沿老京张铁路去八达岭看长城。火车进入山区,艰难地爬升着,突然有人喊道:“看,长城!”我身子蹦起来,凑近车窗往外看。只见远处山巅上,隐隐约约时断时续蜿蜒着一条长龙。那就是曾在课本里、电视上、电影中看过了无数遍的长城,我的心不禁猛烈跳动起来。随着火车的爬升,陡峭山脊上的城墙越来越清晰,心中又涌起一种深深的震惊和震撼: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古时的人们怎么可能把这么巨大的城墙建筑到如此陡峭而险峻的山脊上?!多年后,我到北京学习和工作,多次登上长城,也到过比八达岭险峻得多的长城,但十七岁时第一次在火车上看到长城的那种震撼一直不能忘记,每次看到长城,就不禁回忆起少年时的那种感受。十七岁瘦小的我们背着沉重的背包终于登上了八达岭的最高峰。那时已是下午了,我们等着游人都下山了,在城墙下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把帐篷搭起来。然后爬上最高峰的烽火台。我们站立在烽火台垛口的城墙上,眺望着不知来自何处又不知伸向何方的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中的长城,三个少年都久久沉默不语。此时,薄暮冥冥,关内关外一片寂静,只有山风飒飒而过,刮着脸庞,把头发吹得直立起来,偶尔飞过几声鸦叫声,给此时的长城涂抹上一层浓重的沧桑之感,心中油然涌起198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就是民族的气节,就是泱泱的气节,从来没变过!/手牵手,什么也别说,哪怕沉默都是歌/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十七岁的懵懂少年的那种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长城建筑的雄伟,也蕴涵着对于长城所标识的文化的敬仰与敬畏。后来多次登上长城,不仅总会想起第一次登上长城的那首《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还会想起那个海峡那边的女诗人席慕蓉创作的《长城谣》: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在高中教书时,曾教学生读这首诗,讲起我第一次爬长城站在烽火台上的那种感觉,学生听之不禁动容。我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烽火台上读这首诗的情景。学生们虽然没有登过长城,但也如身临其境,诵读起来,清脆的声音里也似乎抹上了一层沧桑感。多年后,我开始写作《游学记——给中学生的20堂中国哲学课》时,总忘不了十七岁青涩少年的那种朦胧感悟,以及常常在某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流进不眠梦中的意境,我的这本书也是写给那时十七岁的自己和后来我的那些十七岁的学生,于是把“中国文化之旅”的出发地定在了八达岭长城,借学生之口发出了“长城之问”。长城是中国的一种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我们的国歌里的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不仅仅是那个时代抵御有形的外来武力的侵略,也包含着用我们的文化来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种说法:一个国家的真正灭亡,是指这个国家文化的灭亡;如果文化不灭,即便国土沦于他手,国民为人统治,还有复国的可能;如果文化覆灭了,即便国土仍在,血缘犹存,依然算永久灭亡。我们中国人常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诗不仅是指要登上长城,也是指来领略中国文化。如果一个中国人一生没有到过长城,就好像是欠了中国文化的债一样,觉得枉为中国人。因此,长城是中国外在的符号,而文化才是中国真正的内核。对于长城,有些人认为长城象征的是一种荣光与豪迈,而有些人却认为长城是一种落后保守不思进取的思维,是中华文化落后思想的一种表现。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首《长城下的哀歌》,里面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爱恨交加的情绪,长城是“五千年文化底纪念碑”,又是“旧中华的墓碑”,而“我”是“这墓中的一个孤鬼”,“我”赞颂长城是民族的伟大标帜,又诅咒它老而不死,“我要把你来撞倒”。我们来读一读闻一多先生《长城下的哀歌》的片段,也想象当年闻一多先生站在烽火台上,他对长城、对长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那种苍凉、哀思、不甘与奋争。啊!五千年文化底纪念碑哟! 伟大的民族底伟大的标帜!……哦,那里是赛可罗坡底石城?那里是贝比楼?那里是伽勒寺?这都是被时间蠹蚀了的名词;长城?肃杀的时间还伤不了你。长城啊!你又是旧中华底碑,我是这墓中的一个孤鬼──我坐在墓上痛哭,哭到地裂天开,可才能找见旧中华底灵魂,并同我自己的灵魂之所在?……长城啊!你原是旧中华底墓碑!长城啊!老而不死的长城啊!你还守着那九曲的黄河吗?你可听见他那消沉的脉搏?你的同僚怕不就是那金字塔?金字塔,他虽守不住他的山河,长城啊!你可守得住你的文化!你是一条身长万里的苍龙,你送帝轩辕升天去回来了,偃卧在这里,头枕沧海,尾蹋昆仑,你偃卧在这里看护他的子孙。长城啊!你可尽了你的责任?……哦,鸿荒的远祖──神农,黄帝!哦,先秦的圣哲──老聃,宣尼!吟着美人香草的爱国诗人!饿死西山和悲歌易水的壮士!哦,二十四史里一切的英灵!起来呀,起来呀,请都兴起,──请鉴察我们的悲哀,做我的质证,请来看看这明日的中华──……最善哭的太平洋!只你那容积,才容得下我这些澎湃的悲思。最宏伟,最沉雄的哀哭者哟!请和着我放声号啕地哭泣!哭那不可思议的命运,哭!看那亘古不灭的天理──哭着宇宙之间必老的青春,哭着有史以来必散的盛筵,哭着我们中华的庄严灿烂,也将永远永远地烟消云散。哭啊!最宏伟,最沉雄的太平洋!我们的哀痛几时方能哭完?……哦,冻云涨了滚落在居庸关下,苍白的冻云之海弥漫了四野,哎呀!神州啊!你竟陆沉了吗?长城啊!让我把你也来撞倒,你我都是赘疣,有些什么难舍?哦,悲壮的角声,送葬的角声,──画角啊!不要哀伤,也不要诅骂!我来自虚无,还向虚无归去,这堕落的假中华不是我的家!我们如何解读作为军事用途的长城,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长城,都需要我们对中华文化进行一次追根溯源的探讨。中华文化的内核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恰到好处地传承中华文化,都需要我们学习、思考和探索。第一次登上长城的那晚,我们三个少年就露营在长城之上。第二天一早还未清醒,就感觉有一种神秘的声音在召唤,赶紧钻出帐篷,一看惊呆了:只见鲜红的太阳刚刚跳出东方的山峰,壮丽而朴素的霞光如瀑布般倾洒到每一个山峰和每一个烽火台上,瑰丽之极、雄伟之至、壮美之巅……(编辑:吴迪)
被称为“行走的课堂”的研学旅行成为近期中小学校园的热词,研学课程怎么定、安全出行如何保证等备受家长们关注。近日,市中区教育局正式发布了《市中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 作 管 理 办 法(试行)》,这成为国内首个“研学标准”,为行走的课堂制定了详细的“硬杠杠”,家长们所关心的研学问题在这里也能找到答案。 小学阶段研学内容 初中阶段研学内容关于课程●游学原则:根据课程主题内容、学生年段和学生实际,按照由近及远、由内及外的原则进行安排,先在本区域内挖掘相关资源,再逐步向外延展。●研学资源分类知识科普型(各类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自然观赏型(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体验考察型(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或团队拓展等)励志拓展型(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军营等)文化康乐型(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关于出行●交通安排:单程400公里以上优先选择铁路出行;近途租车需签订用车安全协议,车辆宜为3年内用车,车况良好,车内卫生整洁,按师生人数配车型,行驶道路不宜低于省级公路等级;驾驶人要至少具有5年以上驾驶经验,着装整齐,行驶途中禁接打电话,连续驾车不得超过2小时,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原则上同一线路全体研学师生出行要乘同一趟交通工具。●住宿要求:应当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季节特点灵活安排,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需住宿的,要以安全、卫生、舒适和便于集中管理为基本要求,原则上省内为挂牌三星、省外为四星或准四星级酒店或宾馆,如有条件尽量安排在有资质的研学基地或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研学周期内尽量少更换住宿地点,并安排老师进行值班和巡查,保证学生安全。关于安全●组织带队:应当由学校领导带队,为每个班级配备不少于3人的随行人员(随行人员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不低于1: 15),并安排掌握应急知识技能的人员携带常备药品随行。学校可自行选择研学旅行机构,参与选择的机构原则上不得少于3家,严格审核确定后将费用、路线、安排等对全校家长公示。●机构把关:研学机构应为依法注册的单位,连续3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原则上具有5年以上从业经历,有独立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游团队的经验。●费用问题: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中国旅游研究院21日在河南开封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其中,七成左右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研学旅行。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受访者中,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达七成以上。报告认为,研学旅行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随着研学旅行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未来3—5年内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会迅速提升,据不完全估算,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原标题《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显示 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编辑 顾志鹏)
中小学生研学热的背后,存在各种各样的乱象,最终不是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就是助长了教育领域的各种不正之风,损害了老师、学校的形象和声誉研学旅行日益成为中小学课外教学方式。近日,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发文,严禁借研学旅行名义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创收,或变相组织教师借机旅游的行为(6月4日《北京晚报》)。随着暑期的临近,很多国内旅行社、校外培训机构又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不仅仅是利用暑假组织家长和孩子外出旅游观光,而且积极推动与学校的合作,由学校出面组织各种各样的研学活动,近则到国内一些城市的文化、教育机构,比如著名的高校,或者是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等,远则到了日本、韩国乃至欧美国家。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研学旅行对于中小学生确实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除了可以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生活自理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这样的研学旅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所以,对于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但政府和教育部门鼓励和支持,只要具备条件,家长往往也会无条件地予以配合。但是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研学热的背后,也有各种各样的乱象,最终不是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就是助长了教育领域的各种不正之风,损害了老师、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比如一些旅行社与学校合作推出的研学活动,价格远远高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所得利润由旅行社和学校分成;还有些学校,通过组织研学活动,以学生交钱,老师免费陪同的方式,成了部分教师的一种变相福利。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学校在组织研学活动中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考虑班级内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承受能力,“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孩子报名,或者是以组织研学旅行作文竞赛、评选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报名参加。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背离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宗旨,沦为了旅行社、校园培训机构和学校合谋赚取孩子父母钱财的手段。正是为了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通知》,对当地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细节提出要求。按照通知的要求,研学旅行时间小学不超过3天,中学不超过5天;一般小学安排在四到六年级,中学一到二年级。此外,严禁借研学旅行名义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创收,或变相组织教师借机旅游的行为,要积极协调研学机构对贫困家庭学生研学费用适当减免。如果出现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研学活动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停止该次研学活动,并将与学校教育教学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相挂钩。有了这样的规定,对于遏制变味变质的研学旅行,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利益不受到侵害,以及规范研学旅行市场,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肯定,也值得全国其他地方的教育部门借鉴学习。(苑广阔)来源:检察日报
2019年12月26日,韶山市人民政府与世纪明德“研学旅行营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当地隆重举行。仪式由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浪主持,韶山市委书记唐杰、湘潭市教育局局长陈利文、韶山市政协副主席庞石林、世纪明德集团执行总裁黎明、世纪明德湖南公司总经理陈敏、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董事长郭合平,世纪明德湘潭分公司经理江媚等见证签约仪式。世纪明德是清华校友企业,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证券代码:839264),此次为红色圣地——韶山打造研学旅行营地项目,为红色圣地的教育培养体系注入新的血液,既是世纪明德实力的展现,又是世纪明德“让每个学生都参加研学旅行”的愿景实践,还是世纪明德”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的核心价值体现。教育是民族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拥有屹立于世界之林力量的发端。此次,韶山市人民政府与世纪明德共同投资建设研学旅行营地,世纪明德将充分发挥研学行业龙头优势,整合韶山市丰富的研学资源,在研学营地建设、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导师培养、研学论坛举办等多个维度,和韶山市人民政府一起发力,共同致力于把韶山打造为中国青少年研学第一目的地。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世纪明德专注中小学生国内外研学旅行、夏冬令营,以及教师培训、教育论坛等业务。拥有包括国内营、国际营、亲子营、教师培训、教育论坛等在内的500余种社会实践及素质教育全产品体系。作为国内研学旅行龙头企业,世纪明德始终相信“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希望通过研学旅行将国内国际、全国各个城市与教育机构联动起来,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真正做到“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知识的积累可以让人有“日行八万”的感悟,而“日行八万”是知识感悟升华的前提。韶山市政府将与世纪明德携手,期望以研学旅行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行走中感知世界,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发现寻找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走出课本、发现世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世纪明德与韶山市人民政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信将开启韶山研学事业新的美好明天。
教育家陶行知在《行知行》一文中写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而来的研学旅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旅行形式,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以及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作为行走在路上的新课堂,以研促学、知行合一的研学旅行或将迎来发展热潮。尽管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让研学更深入地结合现代旅游地体验属性,如何通过文化和教育赋予旅游更丰满的灵魂,值得教育界、文旅界和全社会研究、思考。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研学发展中心主任赵洪贵看来,研学使教育和旅游成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研学旅行是带有教育内涵、旅行元素和品德素养等体验性、探究性的综合课程。从旅游角度讲,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为人们的旅行注入了具有深厚教育意义的内涵,使研学旅行涵盖的领域更加广泛、更具生命力。研学旅行因体验式教育理念与文化旅游跨界融合的特性,被列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重要内容。在2018年举办的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融合与传播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研学旅行并非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可以到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让学员充分感受革命精神和当地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研学旅行的开发需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文化资源,通过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融合,提升景区的整体文化品位。从旅游角度出发,旅游与研学的深度结合,要求涉及旅游范畴的适配景区结合中小学生学习目标和研究计划,进行自身调整。中国青年旅行社研学旅行事业部史善峰认为,景区需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满足新时代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从课程线路开发、互动专家配备、讲解内容重构、安全风险防控、价格普惠政策等多方面发力,打造适宜广大学生前往的研学目的地。文旅界不能通过换换标签、蹭蹭热度、做做包装等简单方式敷衍应付,研学旅行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扎实、有针对性的项目开发才能获得中小学生的青睐。与此同时,旅行社也要密切配合学校,形成自身的课程研发能力、成本控制优势和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由于研学旅行市场并没有统一的准入门槛,我国众多旅行社和教育机构纷纷快速切入市场。但市场红火的背后,“假大空”现象仍然存在。赵洪贵认为,从业者需要弄清楚研学旅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相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和协会需进行市场引领,做好研学师资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我国研学市场仍然存在的产品同质化、研习特性不明显等问题,赵洪贵表示,研学课程不具有复制性,课程的开发要明确主题、符合教育规律,按照不同季节、不同项目、不同文化分类,满足学习者的需要,避免区域内研学课程过多过滥、无鲜明主题。此外,还需对广大家长和学校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帮助他们明晰研学的目的、方式和成效。史善峰认为,研学旅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实施细则、指导意见,推出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行业执行文件,实现课程设置有本可依、师资配备有标可查、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评价监督客观有效的制度化体系,使研学旅行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