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出去联合培养,到底值不值得?三表

研究生出去联合培养,到底值不值得?

不少学校的研究生甚至博士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导师征询自己意见,想要让去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毕业的主要课题是在外单位完成,不在校内进行。对于没有经验的同学们来说,各种纠结出去到底好不好。联合培养的也分好几种情况:一种是导师虽然有名额,但课题经费有限,或者导师年龄也比较大有别的事情忙,往往提出来让学生去自己熟悉的其他单位联合培养,有时候是中科院,有时候是其他研究所,甚至药检所、质检所、企业都有可能。这种情况下如果留在本校,基本也是没有什么出路,不过也不要导师说什么就完全一口应下来,导师一般手里会有不止一个备选单位,要仔细斟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想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想读博,想读博就去科学院或者研究所,想就业就去应用型的所里或者企业。还有一类是导师确实和对方有实际的合作项目,大部分都是到企业这种,说白了,这种好多都是去企业打工了,科研进行的并不深入,论文还是得导师指导下完成,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被老师派去企业耽误了两年,结果毕业的东西一无所有,看着博士毕业遥遥无期,最终退学了。大部分情况下,联合培养是不错的,因为去的单位多数都比自己的原单位科研条件要好,项目经费也更充足。虽然可能会有人觉得没有归属感,或者说联合培养很累等感觉,但这相当于用一个较低的成绩到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这个经历完全可以写到简历里,而且是不错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联合培养大部分都可以去!但请牢记自己的毕业要求,留个心眼,不能光蒙头干活。

谜中迷

我院召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培训会

1月28日,我院在创新大楼首次召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培训会,全面推进我院与各大高校之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交流与合作。副院长易干军出席会议。华南农业大学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院等联培单位领导及院属各单位、院科研管理部等有关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共39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易干军副院长主持。易干军副院长对联培单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联培单位多年来为我院研究生事业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院科研管理部全面介绍了我院联培研究生总体情况及存在的困难、未来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工作思路等。随后,院属单位分别介绍了研究所概况、科研平台、导师概况、研究生招收与培养情况、管理制度等。研究生代表也分享了在我院的学习、生活、科研状况。随后,联合培养高校分别按照学科结构与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要求、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等对参会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院属各单位与联合培养高校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各高校联培单位对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以科教融合、产学融合为途径,合力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最后,易干军副院长表示,我院具有仪器设备先进、生活条件优良、补贴待遇优厚、导师精心指导、科学研究接地气等五大优势,期待以研究生为桥梁纽带,通过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和人才团队融合共建等,与各大高校加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院白云基地种质资源大楼、设施所温室大棚等。【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笔中情

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受青睐

10月13日,东莞市2019级联合培养研究生欢迎仪式,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办。东莞迎来了新的一批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共计87人。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启动4年以来,截至今年8月,累计吸引1518名研究生来莞参加培养(实践),其中博士300人,硕士1218人,年均增长达64.83%。东莞虽然没有很多名校,然而借助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学子,纷纷汇聚东莞,留莞就业。全球128所名校,为何纷纷向东莞输送研究生?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产业吸引“东莞专项”研究生被“秒抢”在东莞摩米智能技术研究院实践8个月,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杜晓辉说:“过得很充实,收获很丰富!”在莞实践期间,杜晓辉主导了智能体外诊断分析仪的项目研发,研发一款面向医院检验科的全自动白带常规、粪便常规检查机器人,一键实现BV六联检、FOB和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自动检查和结果判读,用于实现妇科白带标本的BV生化检测、人体粪便有型成分生化检查和显微镜检。杜晓辉研发的智能体外诊断分析仪,已在全国16个省(市)共132家三级医院成功应用。在此期间,他还成功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并参会作口头报告。不仅如此,实践期间,杜晓辉还多次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他说,不同于在学校实验室研究取样本的困难,来莞实践后,他和医院有了直接对接,并能开展临床检测,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大量的临床实验,帮助我们获得实验数据,进一步指导项目研究。”像杜晓辉一样,来自全球128所名校的研究生,在东莞被多家企业“秒抢”。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东莞专项”的64名联合培养研究生,被超过60家东莞企业230个岗位“秒抢”。2020年的45名“东莞专项”研究生受到超过30家东莞企业“秒抢”。从企业反馈来看,奥普特2018年开始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有20名研究生进入企业参与科研研发,迅速推进了“机器视觉开发包”“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应用软件”和“机器视觉开发包”等项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在企业得到成功转化。东莞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目前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的企业达265家。生益科技、永强汽车等多家科技企业,正是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有效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梯队建设。研究生到莞联合培养实践参与的企业科研项目约105项,促成了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包括红珊瑚药业与广东医科大学联合研发的“普拉克索透皮贴剂”、科隆威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手机玻璃盖板表面典型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及其关键技术”、天龙阿克达电子与电子科大联合研发的“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一体化成型技术研发”等项目。东莞还建立企业导师库,现已认定四批导师共410名;推动26家企业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引导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长效机制。培养体系把研究做在工程中回顾在东莞一年多的实践经历,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程鹏鹏说,实践打通了他与社会的联系,也让他的研究不再局限书本和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东莞有很多很好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场景,这样也能让我在学校课题组中的学术成果,通过实践研究得到应用和改进。”程鹏鹏说,这是吸引他来东莞的主要原因。在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实践期间,程鹏鹏主要从事光电功能器件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个研究主要偏向学术方向,理论研究比较多,来莞实践后他对社会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实践期间还参与了一些项目申请,让程鹏鹏直观了解到目前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比如电子设备趋于小型化、轻量化、结构紧凑化、运行高效化发展,普遍面临散热不充分等问题,大量积累的热量将会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及系统的稳定性。程鹏鹏参与了特种塑料的改性项目,设计了一种共混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材料,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他介绍,这个项目直接对接产业,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参与该项目为他带来2项专利。在东莞实践期间,他发表了3篇论文、申请专利3项。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在企业里,这是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的一大特色。东莞以校企双导师为依托,依据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为来莞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迅速适应东莞产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通识课程、项目管理通识课程、东莞产业集群课程、创新创业及商业模式课程等。另外,研究生线上学习平台涵盖思政教育、安全教育、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等6大模块、超过780门的课程。2020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20名研究生在莞培养(实践)期间,共发表论文212篇,取得专利135个,人均发表论文1.76篇,取得专利1.12个。电子科大对2018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对研究生总体表现的满意度为100%。积蓄后劲助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表论文3篇、申请专利6项,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博士黄恒在东莞实践两年的收获。第一年,黄恒在东莞南博科技有限公司实践,专注基于气固二相流的尾气流动分析;第二年,他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实践,与实践单位共同申报并获批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柴油汽车智能尾气处理装置研究与开发,并提出一种尾气颗粒物吸收的新方法,设计制作出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净化处理装置。“非常感谢东莞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黄恒说,不同于在学校学习,来到东莞真正让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他的实践研究方向也正是他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从公式推导到根据研究画图、设计产品,到找厂家加工生产产品,再到将产品投入实践检验,在东莞,黄恒可以参加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柴油汽车智能尾气处理装置研究与开发项目,为他带来5项专利、2篇论文的成果。谈到未来,他直言有机会将会考虑来东莞就业。4年来,越来越多联合培养工程的研究生选择留在东莞就业。例如,武汉科技大学魏智锋、长江大学田桂来到东莞,参与企业科研研发,毕业后留莞就业,成为企业研发骨干。当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正加快推进。莞深联手,成为继张江、怀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后,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莞以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核心,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导入研发团队,向中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输送了234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培养单位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了半导体材料表面界面及器件应用、多功能智能纳米涂料等研发项目。东莞还积极拓展合作高校的规模和水平。参与高校从2017年的43所,逐步增加到2018年78所、2019年103所、2020年128所(截至8月数据)。今年受疫情影响,医疗类人才受到高度重视。东莞推进医学类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将卫健系统医学类研究生纳入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补助范围,从2020年6月开始,为82名医学类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补助,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扩大至广东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高校。2019年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获省学位办支持,成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两年获下达124个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研讨会在东莞召开,全国工程教指委牵线东莞与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区)学位办进行对接。聚天下英才为莞所用,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持续积蓄后劲。

风不止

好消息!辽宁这三所大学要联合培养研究生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沦于不测

好消息!辽宁这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了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邻国相望

易干军带队赴华师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调研

为积极推进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争取更多的研究生指标,以及科学制定研究生管理办法,1月14日下午,副院长易干军率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张振飞、程俊峰,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梅盈洁及国际交流科相关人员一行到华南师范大学调研交流。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安宁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阳成伟、副院长高峰等热情接待了易干军副院长一行,并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易干军副院长表示,我院与华南师范大学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首先介绍了我院近年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院地院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紧接着介绍了我院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很多成功案例,高度肯定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成效。2020年双方合作申报的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现已获批,希望以此为契机和新的起点,大力推动在智慧农业、生命科学、土壤环境等相关专业领域开展研究生深度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阳成伟院长、安宁副院长、高峰副院长等分别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情况、学位点情况、广东科学院和惠州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成功模式以及未来深度合作方向。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以科教融合、产学融合为途径,进一步深度挖掘合作潜力,合力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旅程

让很多考研生忽视的调剂渠道: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考研调剂还有个渠道,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这是个冷门!大家可以去一些关注的高校网站去查一查。这里给大家的考研调剂信息就是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了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在服务器CPU、服务器DPU、智能处理器、处理器设计软件、开源生态、处理器应用等专业领域以及研究平台的优势,加强双方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优化,丰富“产学研”融合的工作内涵和方式,设立“信息学院-中科院计算所”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和项目型硕士,重点培养高层次学术技术研发团队和高端处理器技术人才。 双方将围绕核心处理器与基础软件关键技术开展“三芯一核一软” 攻关工程(服务器处理器芯片、智能处理器芯片、PC处理器芯片、终端处理器核和核心基础软件),支持中国主要的处理器技术上台阶。 双方计划在未来实现处理器关键技术突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人才教育的同时,推动上海处理器芯片的产业发展。

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授牌

9月11日上午,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授牌仪式暨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中南大学副校长朱学红、湖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颜胜利、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主任罗予武、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宋小军、中南大学科技园管理办主任姜锋,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园区企业代表、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仪式由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蒋丽忠主持。仪式上,朱学红、颜胜利等共同为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为4家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中南大学代表、园区企业代表、研究生校企联合项目团队负责人代表共同签署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合作协议。朱学红表示,此次与中南大学科技园以及园区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创新项目的申报,是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又一次创新性尝试。双方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区行业经济发展,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平台,有效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领辐射作用。湖南长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宏辉作为科技园区企业代表发言:此次与中南大学签约产学研项目,既能为学校的师生团队提供实战场所,同时又能为公司提升科技攻关能力,相信双方能深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发展美好的未来。颜胜利表示,湖南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源共享、战略合作,促进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与研究生培养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关键作用。希望高校和企业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中南大学已与中国五矿、中国中车等行业顶尖企事业单位组织共建36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00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更好的服务国家地方社会发展,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学校与大学科技园联合开展第一批中南大学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共计8家企业提出23项项目指南,目前已立项开展12项项目。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校企联合项目的建设是学校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基地和项目建设充分吸纳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参与研究生培养,构建融合“自由探索创新、教师科研指导、企业需求牵引”的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平台,让研究生在“卡脖子”技术攻关、原始创新的突破中实现卓越成长,加快培养造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来源:中南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公平

京博控股集团两个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入选省示范名单

日前,省教育厅发文,确定立项建设46个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京博控股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设立的两个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榜上有名。此次示范基地建设,是在我省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开展的,目的是通过校企共育,实现专业研究生培养融入产业实践,真正“让人才成长于实践中”。为此,省教育厅对合作培养企业在规模、实力、知名度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建设条件,要求合作培养企业应与相关高校在协同创新、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具有研究生承载规模和能力,具备专业实践条件和基地运营质量保证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与京博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尤其是N1N基地开启运营之后,两所大学更享近水楼台之利。截止到9月底,两校近140名学子已完成在京博的实训,满载而归。中石大-京博高端化工产业学院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青科390余名师生也将于近期开展新一期实训。共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必将进一步丰富与两校的产学合作内涵,建立起校企导师共同商定研究方向与培养方案、同步指导学生课题研究与工程实践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京博N1N产教融合大学体系。据了解,省教育厅将通过实地考察、中期检查、期满考核等方式,对基地建设、导师队伍、育人成效、组织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考核。集团正在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协作编制后续工作计划。两高校均表示,依托京博N1N体系,有信心做好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工作,实现协同共育目标。

金丝猫

鲁南制药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4日讯8月21日,鲁南制药&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院长吕志华,副院长李春霞、顾玉超,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刘忠,科研部、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新时代药业展厅、厂区、赵志全同志纪念馆、国际药品研发中心、分析研究室、制剂实验室、合成研究室等。座谈会上,刘忠对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考察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鲁南制药的发展历程、科技研发、人才理念及未来规划情况。药理中心姚景春、分析研究室李铁健、中试车间张乃华分别介绍了各部门工作情况。鲁南制药的校友代表秦国飞、文浩、李涛等博士介绍了个人在鲁南制药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吕志华详细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合作事宜。顾玉超介绍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方案及当前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现状。他表示“赵志全同志将药学人的社会责任做到了极致,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精神,做好高学历人才培养工作。”双方就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实习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预计2022年春季,中国海洋大学第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前来鲁南制药进行实习实践,以进一步促进校企科研平台共享、人才柔性引进工作。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作为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学学科,具有完善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双方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推进深化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就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上图片来源:图堆网【来源:闪电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