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分数看似不高,但为什么很多人考不上?其中有四个原因风之舞

考研分数看似不高,但为什么很多人考不上?其中有四个原因

考研分数看着不高实则是因为总分不高,所以就会有一种分数不高的错觉。很多人把考研和高考相比较,高考550才能上一本线,而考研只要350就能上线了。可是不要忘记了高考满分是750分,而考研满分才500分。考研的分数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像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比是1:5,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都比往年要高。研究生不是大众化教育,而是小而精的精英教育,所以研究生的人数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今年的国家线分数和学校的分数比去年普遍高了10分。考研分数有总分和单科分数的要求,即使你总分上线了,但是单科成绩没有达到要求也不会被录取。考研英语和数学是考研中最大的阻碍,不少同学总分过线了,但是因为单科成绩没有过线,连复试都进不了,只能二战。其次考研不同等于高考,高考备考是三年的厚积薄发,有老师在进行引导和辅佐,打的是一场准备充分的战争。而考研则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摸索的过程,这期间没有老师的引导,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学习难度大。更重要的是一个自我坚持的过程,唯有坚持才能得到胜利。虽然每年很多人考研,但都因为以上的原因落选了。再一个就是复试也会刷下很多人,不要以为过了国家线就安全了,考研复试比初试更难也更容易被淘汰。像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清华大学考研复试性别歧视,考研笔试第一名进入复试,但因为复试的时候只得到60分无缘于清华大学。还有一些人属于“天选之子”那就是保研的人,他们不需要考试就能够轻松保研上本校的研究生。这些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多是985,211名校,而且这些学校更青睐于从本校保研上来的学生。更有些学校保研率已经达到了50%,剩下的名额竞争更激烈。这几年来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考研人数连年上涨,接下去考研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祝各位考研的同学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玄远

为何往往越努力考研的人越考不上研究生?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吗?

备考三年,每天学习十小时,为何还会考研失败?这些误区请别忽视如今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有一些人是学校不够优秀,还有一部分人是专业没有选好。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有考研的想法了,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后还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考研的过程注定是非常艰辛的,有一些人明明很努力,每天都会学习十几个小时,但依旧没有考上研究生,这是为什么呢?为何往往越努力考研的人越考不上研究生?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吗?有考研的同学向小水抱怨,自己每天学习十小时,备考时间长达三年多,准备的非常充分,可谓是非常刻苦了。但是考研初试分数下来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相信会考的那么差!他觉得自己那么努力,不该与研究生无缘,而且每天学习那么久,放弃了很多,结果却换来失败,心中觉得命运的不公。备考时间很长,就一定能考上研究生吗?恐怕不见得是这样!很多考生在考研的时候误进了很多误区,盲目的相信考研经验,不理性的备考,这样就难以考上研究生。而像他这样的考生有很多,明明很努力,每天都在学习,为什么还是考研失败?其实主要是他们走进了以下这些误区!第一,他们选择的院校实力太强,竞争太大。名校光环是很有影响力的,不少学生选择考研,就是为了报考一个很好的学校。但因为考研人数太多了,优秀的人也同样很多,这个时候如果报考了一个和自己的实力相差非常大的学校,那么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就很辛苦了。他们即使每天都在学习,但最后还是会有一大批比自己分数高的人,就连进入复试都非常困难。第二,考生的学习时间虽然很长,但学习的效率太低。不少人选择考研是受了身边人的影响,他们觉得既然大家都在考研,自己不妨也加入这个行列,反正报名费也不是很贵。这个时候,他们看到别人在学习,因为从众心理,也会抱着书去图书馆。这只是做了样子而已,他们的目标就是坐满10个小时,而不是查看自己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当在这个状态下学习时,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因为没有用心,有些知识都没有过脑子,所以没有一个好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第三,没有找对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不少学生的思维都已经被固定了,他们在学习时也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是活学活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的时间再长,也只是对一段知识的重复,没有真正的掌握。当题型有一些变化时,有些考生就很难应对了。他们因为没有用对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把某一题先学会了,但没有掌握好精髓,当出题者的套路和以往不一样,考生就会翻车。最后要说的就是心态问题了,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不管是在考试中还是在生活中,没有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很难获得成功。考研就是如此,即使平时掌握的知识很全面,平时也很努力,但如果在最终12月份的考试中没有平复自己的心情,自身的能力就容易受到影响。考研会持续两天,但一场考试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如果某一科没有过线的话,那么即使其他三科的成绩再好,也没有希望了。所以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越难的题目,就越要保持冷静。有些文科类的专业,会有很多的大题目,保证自己的写字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不是所有付出努力的考生都能得到回报,如果他们在以上这个4个方面没有处理好的话,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纰漏。但如果不付出努力,那就更加没有希望了。而考研就更应该避免这些误区,掌握方法,针对性的去复习,这样去备考才有读研的希望。你觉得在考研的时候复习时间重要还是复习效率重要?你对那些雷打不动天天去图书馆占座却不考研的人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时势适然

最严峻考研季:国内考不上,出国留学怎么样?

文/狮心距离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只有不到300天的时间。图书馆里人头攒动,考研教室的灯通明至深夜——一场关于考研的战争,已经在这个夏天无声地打响。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考研考研人数持续上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部分毕业生群体正是因为不想那么快面对就业形势才选择了考研。厦门大学研二的陈沐阳同学向俺来也表示,自己当时选择考研其实也经历了一番挣扎。首先,自己的同龄人大部分还是选择了毕业之后就工作,并且在之后的生活中也顺利成章地准备结婚生子,“一切都在轨道上良好地运转着”;其次,陈沐阳自认自己并非“学术型”人才,对学术研究、论文发表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出于综合考虑他又选择了考取学硕,“不知道是否能承受住科研压力”。在几经纠结之后,陈沐阳还是选择了考研。他坦言自己还没有做好面对就业的准备,而且目前就业形势太严峻,他认为自己的本科学历并没有什么竞争力,既然明知找不到太好的工作,还是应该读研再找工作。被问及研究生毕业后是否还会继续深造,陈沐阳则笑笑说“到时再说”,毕竟他自己也不知道硕士毕业时是否做好了迎接工作的准备。谢灵是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目前正在紧张地备战2019考研,她的目标是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很喜欢南京这个地方,觉得还想继续待在这里玩三年。心态还是小孩子,感觉没有完全准备好进入社会,所以还想再继续当几年学生”,谢灵说自己家境还算可以,爸爸妈妈都明确表示过不需要她投入工作来帮扶家庭,并且也十分支持她考研的决定。谢灵说,既然已经做了这个决定,为了将来还有书读、还能够继续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不论有多艰难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有条件就要出国留学吗?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统计数据显示,出国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使中国生源领跑世界。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由此可见,在本科毕业之后继续留国深造是一个选择,出国出境留学又未尝不是多熟人作出的一个选择。但本该被放在天平两端比较的抉择,却被华中科技大学大四的魏巍认为,“留学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他说,这种优势不是来源于未来就业时更强的竞争力,而是彰显着原生家庭能够让孩子的路走得“更轻松”。“说实话,如果家里有那个条件的话不会选择考研,而会选择出国留学。申请学校其实比考研来得容易一些,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也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只是留学是否优胜于国内深造、轻松升学是否比吃一些苦头更好,就颇有些见仁见智了。不论如何考量,选择考研的人数依然在持续增加。自2016年在职研究生改革之后,2017年的考研人数就突破了200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2018年报考人数更是增至238万人,比起2017年整整增加了31万人,增幅约18.4%,报考规模再创新高。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据考研机构估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很可能会突破280万,录取人数将会小有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及报考人数。这就意味着2019年考研的难度将会更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达成目标也显得愈发不易。(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人皆为之

为什么有些人一次就能考上研究生,有些人多次都考不上?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复习现场可喜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18.9万。报名人数增加51万,招生人数增加18.9万,那么今年和往年相比考研难度到底有没有增加了?把近十年的数据搜集整理如下:▲近10年考研人数及录取率从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录取率基本在28-35%之间波动。从录取率看,2020年的录取率为29%,2019年的录取率为27%,加上疫情的影响以及近年来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对于考研,为什么有些人一次就能成功,而有些人多次也考不上研?考研是否能一次考研上岸?我觉得有这几个原因。◆第一、有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准确定位?自己基础不扎实,又没法坚持复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参考双一流大学,那肯定是考不上。◆第二、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如果基础太差,本科学校又差,上课又没有听课,选的教材不是经典教材,选用自己老师编的所谓教材。这种教材自学根本没法。这种情况建议去爱课程、中国慕课等网络课程平台选一个对应国家级精品课程,每天坚持学习几节课。你会发现你自己学校的老师和这些名校的老师差距有多大。同时购买最经典的教材自学。◆第三、心态是否调整好?考研过程是一个持久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上岸的几率就大!复习过程总会出现心态崩溃的过程。我考研那会很多同学中途就放弃了。我也中途想放弃了。我心态不好的时候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去打一场篮球,大汗淋漓后,晚上蒙头睡一觉,第二天又可以继续学习!如果考研笔试通过,复试注意事项请参考另外一篇文章。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对你有所启发或者帮助请点个赞!谢谢!

伦敦梦

考不上研究生,其实这就是原因

每年考研人数总是不断刷新纪录,竞争之大可窥一斑。一样的备考时间,为什么有的人落榜,有的人却成为逆袭的黑马?第一报考条件不符合,盲目报考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些同学根本就不符合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也开始盲目的备考,要仔细想一想,我符合报考条件吗?我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我是不是一时的兴趣呢?如果你不能解答,可以做一下专业方向在线测评,看看自己报考的专业,是否如心中所想!要考顶尖学校,拼的不仅是“魄力”,还有基础功底、学习方法、毅力、智商、再加点运气。只凭一腔热血就往前冲的那是烈士。目标可以定的高一些,但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稳妥一点。第二本末倒置弄混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关系经过对考生的持续跟踪,最终入学的同学都是专业课分数比较高的,而公共课例如政治、英语过线即可,但是大部分同学都把精力花费在了公共课上,对提分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置之不理,复试刷掉了大部分专业课和总分不过关的同学,而公共课不过线的人比例较少。同学,我不知道你现在的备考策略,但是我们很负责的告诉你,不要忽略专业课,忽略了专业课,就等于放弃了考研!第三没有合理的方法和复习计划永远在原地踏步!会学习、会总结的学生总是少数,大部分考生做了那么久的学生,学习方法烂的一塌糊涂。整天拿着本单词书背效率真的高吗?为什么不试试背诵英语真题文章呢?暑假前就把数学真题都做了,后期拿什么来模拟?专注于理论知识,你是准备去考逻辑学的研究生吗?没有合理的计划,你永远都在原地转圈,去年都到了五月份了,很多同学都说自己一本书还没看完,有的或者说自己看的比较精准,但是被随机提了一个问题后,好多同学都答不上来!其实这就涉及到一个复习计划的问题,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对自己全年的考研都是非常必要的,你也不要随便从网上下载或者复制一个别人的计划,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自己的计划吧!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一个可行的计划,或者是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计划,那你真的好好想一想了多了解一些,对自己备考总是有好处的!第四恒心不足没人监督,中途放弃!第一次在考研准备了一个月左右,有的同学这个时候遇到一些考研难题但是又无法解决,就会产生动摇。如果没有人来鼓励你坚持下去,60%的人都会选择放弃!第二次是在临考的时候,经过一年的准备,压力急剧增大,患得患失,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来给大家做压力舒缓,如果度不过这段时期,考研也会夭折。如果您独自备战,那您如果有朋友适时的监督你就好了,或者找几个一起考研的朋友一起考研,互相监督效果会好一些,如果你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那恭喜你,此条略过!第五学习计划的完成质量低半途而废!有了适合的复习计划,但是完成情况不好,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杂事,耽误了学习进度,最常见的情况就是70%以上的同学上网找资料,学习的同时,都开着QQ聊天窗口,一边听着音乐,或者看这电影,这样的学习效果能好吗?第六盲目乐观缺乏客观认识考研,我们都是第一次,我们都没有经验,也许你会说谁谁谁,也是那么复习的,也考上了,但是你光看到了人家的一方面,忽略了人家另外的努力。拿一些同学为例子,当和他们沟通的时候,他们都说自己复习的很好,进度也完成的很好,但是我们随机问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回答不上来了,踏踏实实的复习。不要只看表面上的进度。第七对报考院校与导师信息缺乏这个原因说起来有些可笑,有个同学说要报考浙江大学某某导师,信心满满的样子,让他核对一下这个老师的信息,他就说在网上论坛里找到的,最后发现这个老师已经不在浙江大学任教了,该同学这个郁闷啊!网上的信息可信,但是可信度不高,很多都是一些人发的不负责任的信息,如果你想报考某学校或者导师,那请你一定咨询清楚,去该大学的官方网站,咨询在校学长学姐或者是一些相关的辅导机构!第八光说不练从来不做习题!考研是需要做题的,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心理学的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教育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些对于文科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需要用到公式和计算,但是很多同学一到这里就自行忽略过去了,这这种掩耳盗铃的方法肯定会失败。另外一些同学苦于找不到专业的习题库,还有同学自己买了习题集,但是做了以后也不知道过程和解答的具体方法,没人答疑,做了效果也不大。第九复试信息不足与报考院校失之交臂考研过了初试,你可以高兴一天,但是马上就要静下心来好好准备,复试还是要刷掉一批人的,过线也不等于考上,你总分考了全宇宙第一,你被刷下来,也毫无办法。每年都有一大批杯具人物,分高,但是没考上!这就是不重视复试的原因。所以你必须了解你所报考院校的复试情况,及早的做好准备,了解导师的一些著作文献等等。第十调剂信息最后的救命稻草!也许你的分数不够高,但是你也能考上一所好学校,调剂信息能否把握好,是我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您是自己准备的话,请一定不要坐在家里等着调剂信息出来,一定要多方奔走,自己去联系院校,否则等到调剂系统出来的时候,其实调剂成功的名额差不多都满了,成功的希望不大了,这是对同学的一些建议!切记!切记!希望大家都能不负青春,在最美好的年华让奋斗的汗水浸透成功的花蕊,实现自己的研梦!

黑暗面

“考不上研究生怎么办?我好怕”

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举行,在这最后的20天时间里,绝大多数考研生都打起了一百分的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场“战斗”。只是,在考研人数逐年增加的当下,考取研究生的难度明显加大。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考生的心态出了问题,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表现出了“怯懦”和“不安”。今年第二次参加考研的小秦就是如此,这几天,她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声音“考不上研究生怎么办?我好怕”。去年考研,小秦初试成绩不差,可与她报考大学的复试线,还有一些距离。本来她有机会参加调剂,不过她很不甘心,决定再搏一次。今天她仍然报考了那所大学,就是为了能了却自己的心愿。与很多往届生不同的是,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租房费用和生活费,都是家里赞助的。虽然她的家庭条件不错,但作为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她不希望自己还是那个离不开父母的“小孩”。所以,这次考研,她认为自己必须要拿下。“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就完了”,她苦笑着说。她的这种思想是其巨大压力的重要来源。可以预见,如果不及时调整好心态,肯定会对她本次考研产生负面影响。那究竟该如何调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找人倾诉。倾诉的对象可以是朋友,也是可以父母。当人的压力大到“漫过”警戒线的时候,一定要去倾诉。好比水库里的水位,一旦超过了警戒线,就需要开闸放水,否则会酿成重大灾害。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能否考取研究生产生怀疑,本身就是压力大的表现,此时通过倾诉,可以让自己内心的压抑和郁闷得到有效的释放和调节,以使得自己能够保持较好的备考状态。第二,情绪宣泄。理论上,倾诉属于情绪宣泄的一种,只是它比较温和。我们这里所说的情绪宣泄,指的是一种比较激烈的情绪宣泄方式。比如撕纸、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等。激烈的情绪宣泄方式,也是为了排解人内心的积郁,但短期效果比倾诉更明显。第三,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态度、观念等,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对一个人的情绪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会提振人们的信心,让人们更有激情。另外,积极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有效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它会帮助人们从负面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像秦同学这样经常被“考不取研究生怎么办?”所困扰的考研生,一定要不断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第四,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免疫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还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一般而言,热爱运动的人,都是积极向上和心态健康的人,因此一定要让自己热爱起运动。同时,如果能把运动和积极的心理暗示配合起来,对转移注意力会有更好的效果。第四,多看自己熟练的题目,缓解焦虑感,找回自信。考研生在备考研究生的后期,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有很多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牢固,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考研生感觉自己“可能考不取研究生”,有些考研生则直言“自己压力大到想哭”。所以,在这个时候,考研生要多看看自己做对的题目,增强对自己的信心。距离考研还有20天,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关键,但我们除了努力拼搏、奋力前行,还要留点时间检视自我、调整心态。如果不把心态调整到最佳,而是持续不断地担心自己“可能考不取研究生”,大概率会陷入“墨菲定律”陷阱(越是担心某种情况发生,它多半就发生了),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不管怎么说,在大家都做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心态就是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所以,考研生们请努力做出调整,千万别被自己的心态搞砸了。

翻个墙

考研考不上坚决不调剂,大不了再来一年!网友:调剂真的可以试试

在考研帮的文章下面有不少家长和考生留言说如果成绩出来没有上线,坚决不调剂,大不了就再来一年啊。今天考研帮就来和大家聊聊考研调剂的事情,可能一提到调剂两个字,很多人首先想的是将就,即使有个学校最后录取了,心里还是觉得不合心意,总感觉自己对自己降低要求了。作为过来人,考研帮特别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并不是所有调剂的机会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下面我们详细分析分析。1.校内调剂顾名思义,校内调剂就是你的成绩虽然没有达到报考专业的要求,但是你通过了校内的学科分数线。举个例子,很多985工科院校都会先公布工科分数线,对应的所有的工科学院还有各自的复试分数线,这两个分数线并不都是相等的,如果你恰好过了工科线但是没有过学院复试线,按照规定是没有复试资格的,如果这个时候有些其他学院的复试线就是工科分数线,碰巧又有空缺的招生名额,一般会开放给报考本学校的考生调剂,这就是所说的校内调剂。上面讲了,虽然是调剂,但是也是985大学平台,师资力量不会差,这样的机会你能说不好吗!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留意相关学院发布的调剂信息,必要的时候可以及时申请。2.校外调剂因为招生计划没完成,很多211院校和科研院所也都开放了调剂名额,更别说非211的学校了,这里面会有很多有特色的学校和强势的学科,建议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考研队伍这么庞大,尤其像今年更是到了历史新高,你不想调剂,但是还有更多的考生因为不想复读而果断选择调剂,在充分争取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有相当多的学生调剂到了不错的学校和专业方向,这条路不可谓不好,不能一棍子打死。3.机会转瞬即逝,抓住调剂也不是等着好机会找上门来,等到考研成绩出来,你会在各类网站上看到铺天盖地的调剂信息,如何快速筛选和抉择是需要下功夫的。对于那些感觉考得不够理想的学生,考研帮建议大家趁着寒假的时间可以多搜集一下相关的信息,为后面的调剂做准备。建议大家不要着急做决定,如果有好的机会,调剂未必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以上,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若不得者

考不上研究生就一切都完了?最后阶段,别被自己击垮!

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举行,大战一触即发。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不少考生在巨大的压力下,表现出了过度的不安和焦虑,严重影响了最后阶段的复习状态。去年,小朱报考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浙江大学。小朱的初试成绩其实并不差,只是没有够到学校划定的分数线而已。初试分数高于国家线的小朱本有机会参加校外调剂,但由于自己向往的几所院校都只接受第一志愿考生。不想委曲求全的小朱决心二战浙大,只为了却“心头之恨”。然而,最近小朱开始不断质问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压力太大了,我那时候怎么不去调剂呢?如果这次连国家线都没过,那可全完了!”一心备考的小朱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他在学校的家属院里租了一个小房间以便能够早起去学校教室与研友共同复习,而租房费、资料费和生活费都来自于父母的赞助。尽管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但是看着曾经的玩伴已经有了可观的收入,而自己的未来还充满着不确定性,小朱的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如果没考上,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小朱苦笑着说。在如此“思想”下,小朱不光白天复习容易走神,到了晚上还失眠多梦,状态急剧恶化。负面思想来源于巨大的心理压力,若不调整自己的心态,必然会影响到考研的结果,甚至可能让这些“预言”成真。如何调整心态?鼬老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找人倾诉。倾诉对象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甚至可以是网友。你可以跟他们聊聊自己近期遇到的困扰,或是吐槽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不快。在倾诉过程中,你其实需要的并不是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你只不过需要别人给予你认可,给予你信任,给予你关怀。别人给你的心灵鸡汤在这个阶段就能成为让你坚持下去的外界动力源,不要嗤之以鼻。2、宣泄情绪。可以去空旷的地方吼叫,可以去ktv嗨唱一下午,甚至可以在好朋友的面前大哭一场。激烈的情绪宣泄方式,也是为了排解人内心的积郁,但短期效果比倾诉更明显。3、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免疫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还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也能够很好地转移注意力。其实运动又可以与第2点结合起来,有些小伙伴们如果不好意思去空旷的地方吼叫,那就去操场上尽情嘶吼吧!4、看熟题,找自信。越是临近考试,新题、难题带给你的焦虑和压力就会越大,你会越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够扎实,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小伙伴们应该多关注自己有什么,而不是着眼于自己没有什么。考研党们要多看看自己做对的题目,增强自己的信心。最后16天,把时间用在做题背书上固然重要,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留出调整心态的时间,心态是冲刺决胜的关键,不要还没上考场,先被自己压垮了!

非不应我

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考了,你就知道有多难了!

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曾经有过读博的想法,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博士是我国当前最高的学历,其所蕴藏的含金量和价值促使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去追赶,希望自己能够博士学历,但是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博士之后,更多的大学生反而放弃了读博的想法,这或许才是博士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吧!那么,为什么常听到有人说,考博士容易,读博士难呢?没错,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读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这都是极为错误的观念,因为不管是考博士还是读博士都难,这是博士的最具特色的符号。一方面是考博很难的,不要相信所谓的“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这样的言论,如果你是一位想考博的硕士研究生,只要你稍微的了解了985高校或者是211高校每年的博士报名情况、录取情况以及名额情况后,你才会发现博士很难考。因为现在通过申请-考核的读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其对于申请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要求其在读研发表两篇到三篇的核心期刊论文,而这是很难硕士研究生所难以满足的,因此会有很多学生参加统考,可是每年博导手上的名额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的名额都是给了申请-考核的学生,所以参加统考也难,并且很多考博的血生因为英语水平不给力,也被淘汰。另一方面,读博也难,毕业更难。几乎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因为博士难毕业便放弃了读博,这是很无奈的事情,但又是事实。而之所以博士难毕业,是因为想顺利、及时的毕业,需要你在三年期间能够拿出过硬的科研成果,需要你发表足够完美的学术论文,需要你能够有极大的创新成果,需要你能够在自己所研究领域内有最新的认识。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高要求导致很多硕士研究生放弃了读博,毕竟这需要极大的抗压能力,需要很强的悟性,因为这是在真正的在做研究,这是要真正出成果的。当然,尽管博士难毕业,很难考,但是每年依然会有很多学生去攻读博士,根本原因就是博士毕业后能够给自己带来足够多的福利,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加有保障的生活,而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总之,考博难,难毕业,这是博士的基本特征,但是如果你真正的想读博士,那么你或许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完善自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争取顺利的拿到博士的名额,并且在读博期间有一定的成果,能够顺利毕业。

忍空

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这辈子就完蛋了

作者|杨小米+鼓鼓熊 编辑|欣欣正 文/大四考研那年,我一直都抱有一种“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就完蛋了”的想法。这个想法在鞭策我持续努力的同时,其实也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我记得在距离考研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当我一想到“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这个假设情境时,就很想哭,因为我想不出来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那是我最害怕的一种情境。幸运的是,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后来顺利地硕博连读并且如期毕业。在我读研读博的日子里,我没有再想过如果当年自己考研失败,后来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虽然读博士做研究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但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得心无旁骛,也就没有什么波澜,甚至说出来都有些乏味。比起我这种“一路波澜不惊”完成学业的经历,学术圈里还是有很多人有着非常精彩的经历。今天就给大家讲几个我知道的故事吧。01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多次引用过一篇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论文。那篇论文的两位作者之一是美国某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也是行为经济学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咖。他博士毕业的时候46岁。为什么那么大年纪才博士毕业?因为在读博士之前他在忙别的。他大学时候读的是数学,而且是在一个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的“尖子班”读的。本科毕业之后,他的大部分同学都继续深造,而他想要去看世界,就没有再继续读书。他先是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后来又做过很多种职业,比如半职业扑克选手、地产经纪、地毯商人、探险导游等等。四十岁的某一天,他读了篇关于诺奖得主的文章,忽然觉得自己该去搞点学术研究了,于是申请了经济学的博士。第一年还没申请上,又接着申了一年,在41岁的时候,他开始读博士,读了五年,46岁毕业。然而他毕业的时候一篇文章都没发表出来,也找不到正式的教职。博士毕业之后的五年里,他辗转了几所大学做临时教职,终于在50岁出头的时候发表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文章,也终于找到了一份正式的教职。从50岁到70岁,他总共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有一次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自己的文章数量终于超过自己的年龄了。在《破碎的美国梦,我们恐怕要结束了 》这篇文章里,我写到过熊一研究生毕业申请博士失利的经历。当年熊一申请博士失败时,我跟他讲了这个经济学教授的精彩履历。熊一说以后这就是他的偶像了,他也可以等到40岁的时候再去读个博士,说不定后半生还能重回学术道路,成为学术大咖。02我在商学院读博士的前两年,每个学期都会去另外一所学校的商学院修一门课,开课的老师是位80多岁的老爷爷,是社会认知领域鼻祖级的人物。老爷爷在纽约出生长大,大学和研究生读的都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世界知名的贝尔实验室做工程师。工作两年后,他觉得自己需要增加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素养,于是去读了个社会心理学博士,之后就开始在大学里做老师。60多岁的时候,老爷爷从美国的大学退休,但他并没有放下工作、享受退休之后的悠闲生活,而是搬到了香港继续任教。从60出头一直到80多岁,老爷爷在香港讲课、带博士生,时间与年龄对他来说似乎是静止的。我们每周上一次老爷爷的课,时长是3个小时,老爷爷一直是站着讲课的。给老爷爷发邮件请教问题,回复永远不会超过12个小时。晚上发的邮件会在早上4点钟收到回复。交的作业论文会有非常详细的反馈,有时老爷爷的反馈会比我们自己写的小论文篇幅还要长。如果是发邮件去跟老爷爷探讨研究问题,老爷爷会在回复的时候附上他觉得重要的参考文献全文供我们阅读。老爷爷的精力与对工作的热情,让我们这些二十几岁的学生,常常自叹不如。后来,老爷爷因为家庭原因又回了美国,继续在一所大学做访问教授,依然是全心全力做学术、指导学生03还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是我读文献的时候随手搜了一下作者发现的。八卦作者,这大概也是读文献的一大乐趣吧。除了了解作者的经历,文献最后面的致谢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跟文章正文的严肃与严谨相比,致谢部分往往会有一点自由发挥的内容。比如我有读到过作者吐槽自己签证迟迟没有下来,感谢签证官的拖延给了自己三个礼拜写文章的时间;比如有作者会感谢某某和某某教授对文章早先的版本提过修改意见,这大概可以看出来文章得到过什么人的指点;再比如有非常非常非常学术的男博士会在致谢里向女朋友求婚。有一次,我在消费者研究领域的某顶级期刊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如何通过人们在看广告片时的脑神经活动,来预测广告效果及商品销量。于是我顺便搜了一下作者,想看看作者还有没有发表过其它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消费行为的文章。从打开作者简历的那一刻起,我就只想说“哇”。那是一位颜值完全不输好莱坞明星的商学院教授,以色列人。上大学之前,他在以色列军方做过三年情报方面的特工,之后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物理学本科和哲学硕士。他的博士本来读的也是哲学,但读了两三年哲学博士之后,他发现神经科学更有意思,于是转而读神经科学的博士。读书期间他做了近十年黑客,通过“黑”进财务和政府机构的网站来测试系统安全。他做黑客做得太成功了,而且是正面形象,所以他的亲身经历也被纳入了很多电影中。博士毕业之后,他留在了学术圈,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商学院做教授。在他的业余生活那一栏里写着开飞机,包括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04这三个故事大概过于精彩,以至于远离了我等凡人的生活。其实,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我也真切看到过虽有曲折但令人赞叹的经历。比如我在荷兰读博士时,我们课题组里有一位研究助理,导师常常让她来给我的实验帮忙。那个荷兰妹子原本是读医学的,但在医学院读了三年之后,觉得那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又从大一开始读心理学。读完本科之后,她继续读了两年心理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她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继续读心理学的博士,于是申请到我导师的课题组做研究助理。在做研究助理的时候,她非常认真,自学了很多编程技术。我们这些博士生遇到编程问题还经常去问她。做了一年研究助理之后,她确认自己想继续读博士,于是留在了我导师的课题组开始读博。去年她博士毕业了,文章也发到了顶级期刊,于是去了哈佛一个非常强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如果从时间上看,她是远远落后于一路无缝衔接从本科读到博士的小伙伴。但我跟她聊起来她从医学院退学重新开始读心理学这段经历时,她跟我说她觉得很幸运,因为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在一条令自己感到痛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跟很多荷兰家庭一样,她的父母并没有资助她上大学的费用,她一直都在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为自己赚学费,而且坚持了那么多年。如果当年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大概并不会完蛋。确定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得到答案的。跟一帆风顺的履历相比,我更喜欢那些千回百转的故事。因为那些故事里有我不曾经历过的转折,有让我佩服的勇气,亦有让我看到另一个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