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还在中华大地肆虐,我们还未夺取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国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依然受到较大影响。放在往年,目前正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始准备答辩的时间,而目前因为疫情影响,很多研究生都未返校,对其完成论文和毕业答辩造成了很大影响。2020年毕业研究生何去何从,特别是其毕业答辩如何完成,是很多毕业研究生关心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他们找工作、出国深造或其他后续安排。一些高校已经率先组织了视频答辩,但由于第一次采用这种毕业答辩形式,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所以很多高校目前都是观望状态。但时间不等人,毕业研究生到底如进行毕业答辩牵动着很多研究生和高校的心。在大家的焦急盼望中,教育部终于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 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可组织已完成学位论文春季毕业研究生开展远程视频答辩;合理调整优化夏季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的时间、方式与流程。教育部这个通知可谓为毕业研究生和高校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因为教育部印发的这个通知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第一,教育部认可网络答辩、远程答辩的结果。原来很多高校没有组织网络答辩、远程,其实最怕的就是教育部最后不认可这一新的答辩形式和答辩结果,很多毕业研究生也害怕参加完线上毕业答辩后疫情已结束国家和学校又要求重新组织毕业答辩,这样真的“折腾不起”。现在国家和教育部认可远程答辩和网络答辩,已完成论文的研究生就能大胆向学校申请参加毕业答辩,高校也能大胆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了。第二、论文送审和答辩的时间可能被顺延。一些毕业研究生疫情发生后一直未能返校,他们有些人的实验并未完成、论文也未能写完,就算写完也需要大量时间进行修改。但目前因为在家不能返校,不能去实验室、不能见到导师,他们的毕业论文就成了大问题。现在教育部既然说可以适当顺延研究答辩及毕业时间,确实给了这部分研究生很大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疫情结束后继续完成论文、完成答辩。第三、优化流程和方式,可能允许学生先就业或继续深造。教育部的这个通知明确提出了可以优化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流程个方法,其可能意味着很多研究生可能会实现先就业或继续深造然后再进行毕业答辩,这对已经签了就业协议和准备继续深造特别是去外校深造甚至出国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个重大利好。总之,教育部印发的这个通知可谓来了正是时候,让很多毕业研究生免于焦虑,也让很多高校终于放心、大胆地使用新的研究生毕业答辩形式了。
有人在拼命努力考研,而有人却考上研究生又被大学清退!最近,延边大学官网发布一则《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对学校的136名研究生送达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这136名研究生中,包括14名博士生、122名硕士生。在这些被退学学生名单中,最早入学的学生为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没毕业。还有一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习世界史的博士被退学,2006年入学,今年53岁。(中国新闻周刊)一次性清退136名研究生,这在所有学校里面,清退研究生力度确实算是比较大的了。为此,有不少人都纷纷留言表示太可惜,也非常不理解,很多人都想考研,既然你考上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其实,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应该有所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大规模的研究生退学?研究生退学,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与青春,还在浪费学校名额,一个研究生被退学,则意味着有一个同学没有机会读研,同时,也在浪费国家与学校资源。至于,导致这种问题越来越多的原因比较简单,无非以下三个,特别是第一个,也是主要原因。原因一:考研时随大流,盲目跟风能够让我们下定决心考研的理由有很多。我们可以因为对科研非常感兴趣,想读研深造,将来好走科研这条路;我们也可以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想考一所更好的大学,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我们还可以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将来好找一个起点更高的工作;以上几个理由,作为考研的理由,都没什么大的毛病。但是,我们唯独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看身边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所以我也跟着考。因为,如果我们盲目跟风,自己却没有想清楚,考研目标不明确,则容易坚持不下去,多半会半途而废。原因二:对于研究生生活心存幻想在我们考研之前,可能会对“美好”的研究生生活幻想无数遍,但是,等我们真正考上了以后,才发现,这种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面对,接近“996”的科研生活与微不足道的劳务报酬,或者,面对“放羊式”导师的不闻不问,我们有点不知所措,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读研路上的拦路虎。也让很多意志不坚定者,轻而易举就过早放弃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原因三:低估了读研的难度随着各个高校开始实行“严进严出”,严把毕业生毕业论文审核关,导致,想要靠“混日子”水论文来毕业,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如果想要顺利毕业,真的需要踏踏实实做出一些事情来,也非常不容易,可能不止“掉一层皮”那么简单。这就会导致,一些本来就不擅长做科研,或者缺少耐心又吃不了苦的同学,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也逐渐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因为,读研究生真的要比本科阶段要难很多,也需要付出更多!以上,这三个原因,可能就是导致部分研究生不能够顺利毕业的主要原因。希望,准备考研的同学,都能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考研理由,同时,也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浪费时间!毕竟,我们的大学毕业的这一段时间真的很宝贵!感谢您的阅读,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近些年,相信大家身边能看到的研究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到底有好多?是一个什么比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研究生毕业63.97万人。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相当于每一万人口里当年有4.57个研究生毕业。比如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相当于当年有4.57万研究生毕业。2019年研究生招生81.13万,从与2019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处于增长态势。简单按研究生主要读3年来算,则每年的增长数量约为5.72万,年增长率约为9%,看起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二、普通大学生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毕业758.53万,而研究生招生81.13万。简单按比例来算,当年大学生考研比例大致为10.7%。同样计算,2018年为10.1%,2017年为9.8%,2016年为8.4%。从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比例也是在稳步增长。三、一代人的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那一拨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初中生基本涵盖同一年出生的全部人口了。2009年中国初中生毕业人数1797.7万。这批人最后读研毕业的大约63.97万,他们1993年出生的这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5%。同样计算,1992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2%,1991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2.9%,也是在稳步增长。最近3年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90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经过这几个数据的比较,大家对中国研究生的数量有个概念了吧。
中国未来几年“最看好”的3个专业,毕业后优势大,找工作容易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今年的毕业生已经达到800万左右,就业竞争压力前所未有的大,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也越来越“不值钱。因此一个好的专业可以帮助毕业生找到一份更称心的工作,对以后的人生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在未来五年,哪些专业会长青不倒呢?一、医学类医学类包含领域很广泛,主要包括、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法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等分类。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这三个是近来报考最多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医疗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有许多医学专业毕业的后来也纷纷选择其它职业,所以现阶段医院对医学生的需求还是较大的,因此这些年各大“双一流”建设大学纷纷组建医学院,未来五年,医学类专业可以说是长青专业。推荐几所医学类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中山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等等。二、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是针对现代技术进行电子信息处理和控制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等十多个专业。相比电气工程,将来可以在电子类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应用、维护等方向就业,也可从事网络与信息产业及相关岗位的工作。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深入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开始,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硬件开发人才供不应求,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在未来的十年将会是一颗屹立不倒的常青树。推荐几所电子信息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等。三、智能科学与技术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在2003年共同提出成立的。由两校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将是未来十年发展的大热点。此外,目前国内只有20多所大学有开设,招收的学生也不多,因此每年的毕业生大约就几百个,所以智能科学类专业将来也会是一个长青专业。推荐几所智能科学专业的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等。对于喜欢选热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而且市场也会因为人数太多出现饱和。以上三个专业对以后几年工作是比较吃香的,但报选专业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兴趣进行考虑,毕竟大学几年对以后的人生有很大转折。
1999年到2019年,20年间,国内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随着1999年本科生扩招,2003年研究生扩招以来,各高校纷纷建立分校,以接收逐年增加的生源。研究生招生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两部分招生构成。比较1999年到2019年,20年硕士、博士两类高端人才的人数发展,可以看到硕士、博士人才数量的增长趋势。表1: 1999年~2019年全国硕士、博士毕业生人数统计表从统计表数据分析可知:1、高校硕士毕业生,1999年的4万人左右,2019年57万人左右,增长率约为1264.8%;2、科研院所硕士毕业生,1999年2346人,2019年6006人,增长率约为156%;3、高校博士毕业生,1999年8749人,2019年61317人,增长率约为600%;4、科研院所博士毕业生,1999年1571人,2019年1261人,增长率约为-19.7%。基本数据统计分析曲线如下图所示。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1、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数从2009年开始,已经超过1999年硕士毕业生的人数;2、2019年高校硕士毕业生人数达57万,事实上已经超出1999年全国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显示为44万人左右);从数据上分析,现在的硕士毕业生数量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博士生数量相当于20年前的硕士生数量;可以类比推测到就业市场: 1999年,本科生就业市场良好,那么2019年,至少硕士生才有较好的就业市场了。分析一下关于时间成本: 2019年,相比20年前,每个成人至少要多花费三年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稍高的就业起点;按照这个方式推测,也许有一天,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性会超越高考。相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相对平稳。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1、在峰值的2011年,全国科研院所的硕士生也不超过9000人,博士生不超过6000人;2、科研院所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增长从2005年到2013年八年间有一个相对较大增长,随后呈现平稳,博士毕业生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从数据分析上推测,科研院所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平稳应该包含如下几个因素:1、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很大程度上是科研院所未来的职员,毕业以后多会留在科研院所就职,不可能无限制扩张;2、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从2014年开始有一个较大的衰落,平均每年的博士生毕业人数不超过1600人,近几年更是在1200人左右徘徊,很大程度上与科研院所近年来更加严格的控制有关;毕竟,对科研院所而言,博士是要为院所研究出真正的科研成果的人,所以不能只是一个求职的头衔。
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毕业即失业在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2020年我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874万,再加上以前毕业的学生数量,可以这样说,如今差不多遍地都是大学生了,而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今年又遇到特殊的疫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很多的大学生毕业时就意味着失业。按理来说,虽然大学生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但也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而来的,不至于找不到一份工作,现实其实是很残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近几年周围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了,有些人一直在考公务员,一些人跨专业考了几年的研究生,有些人在考虑待业转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做好了啃老的准备,甚至研究生毕业找不了工作或者重新参加高考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自己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就拿高考填志愿来说,很少有人考虑到以后的工作,大家都是依据前几年的录取情况,看自己的分数能够就读哪所大学,诸君可能有所不知,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更能决定以后的职业方面,而不是就读的大学所决定的,虽然也有少部分的同学转行成功,但是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些人为了成功转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大学期间转专业(每所大学转专业都有门槛,并不是那么容易)、跨专业考研(可能二战三战才成功),甚至研究毕业后重新参加高考,年龄越大,转行的成本就越大,成功率也越小,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早期就做好职业规划显得很重要,我们来看看一名研究生的转行路。校园招聘现场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已经毕业,2020年重新参加高考,预计40岁才能毕业大家来看看武汉市小伙程传坤的传奇人生经历,程传坤本科所学的专业是材料专业,大学毕业后又在2013年考取了材料研究生,毕业后已经工作了几年,但是重新参加了2020年高考,高考考了567分,如愿地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专业,按照这个专业的学制要求,他毕业时已经40岁了。当事人首先,这种求学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但是更多的是思考,如果他在年轻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那么就不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了。写在文章最后我们最好在高考填志愿之前就做好职业测评,然后进行规划,越早越好,最后在大学里面进行针对性学习,比如计划搞科研,那么我们就需要泡在实验室,多做一些科研项目,最好能够保送研究生;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可能就需要一些实践项目经验;如果计划考公务员,那么就需要积极地参与学生工作,每一种职业规划对应的大学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你觉得值得吗?
转眼间,研究生毕业已经六年多了,参加工作有六年了,再回忆当初上学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已经结婚生子,以前的青春活力也有点缺失了。不过,看到以前的照片,还是觉得应该找回当初的热情,对生活对工作都应该热情满满。你怎么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么对待你。虽然生活中有很多糟心事,但是我们不应该一个劲抱怨生活不公。毕竟快乐是一天,悲伤也是一天,那我们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呢?!也许自己曾经遇到过不公,但是我们终将继续活下去,日子需要慢慢品,生活需要仪式感,更需要我们饱满的热情!加油!喜欢我的朋友欢迎评论点赞关注我哦!每天我都会跟大家分享精彩故事的!谢谢!
在高中学习生涯中,我们经常能到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等到了大学就轻松了。确实与高中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状态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会轻松很多,每天的课程也不会特别满,于是乎从内心便开始松懈下来。只享受一时的松懈关系也不大,但是有很多不自律人,对待大学的态度与高中也是相差甚远。这类人考试嘛也是及格就好,甚至还有不挂科不完美这一说;平时的课程能逃的就逃掉,高中没玩好的游戏、没看完的电视剧,一次性躲宿舍全补回来,只要不影响最后拿毕业证,一切都无所谓。关于这一类现象随着我们对高校教育的加强,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善。其实在大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自觉,一般学校不会像家长一样盯着你学习,但在我国众多大学里,还是有一些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还都是严进严出的,如果说不好好学习的话,到最后真的是很难毕业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几所我国特别难毕业的几所大学,都是我国的顶尖院校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实说到难毕业的大学,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中科大了,确实学校也一直是以“严进严出”的模式而闻名,我们都知道能考进这所大学的都是学霸级人物,作为一所以理科课程为主的大学,不仅学习任务重,而且学习的难度还非常大,在校生要是不好好努力学习,别说毕业了,被延期就已经很好了,那些学了没两年就被退学的也是大有人在,在所有985院校中,中科大的毕业率可以说是最低了。清华大学说到我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便是清华北大了,各地重点高中在评选的时候,都是会把考入清华北大毕业生人数作为一项数据统计,也可以看出考入清华大学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当然能考进的也都是每个地区成绩最厉害的学生,但是并不是说进入清华从此就一片光明了,如果不好好学习,同样可能最后毕业证都拿不到,每年学校都会有10%左右的学生因为挂科等一些其他原因被退学的,可见其毕业难度之大。南京大学南大也是我国的顶尖大学,在百年多的办学历史中,一直都是以严谨著称,相较于前两所,南大还算是比较低调的,每年学校招收的人数并不少,而最终不能顺利毕业的也不少,每年都差不多会有两三百人,学校本科毕业率也是差不多保持在90%左右,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南大的考试监察机制非常严格,学生的挂科率非常高,进而影响到了最终的毕业率。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在上海虽没有上交大复旦那样突出,但反而以自身特色闻名于全国,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学校也非常受欢迎,每年报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不仅如此,学校的毕业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每年的本科毕业率大约在92%左右,这一点却是令很多人比较意外的。以上介绍的四所大学都是我国排名前列的实力高校,基本在校生都是学霸级别的,但是如果说不好好学习的,学霸也是会面临不能顺利毕业的情形,所以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更需要好好拼搏,不负奋斗。
文/事儿哥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这虽然表明国内高等教育在逐渐完善,但是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学生不甘心在一个小企业上班,便选择进一步精进,读研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也使得国内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教育部发布了两大通知,我国的高学历时代已经到来了。教育部发布最新通知,研究生迎来两大好消息消息一:研究生将会扩招考研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僧多粥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教育部发布的这一则通知,无疑振奋了广大考生的心,因为这表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考上研究生,高学历时代就要到来了。消息二:增加非全日制学生人数,国民素质踏上新台阶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属于全日制研究生,相对非全日制来说,全日制的把控更为严格,所以社会上一般认为全日制研究生的水平往往会比非全日制研究生高,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去学习。这一通知发布后,国内将会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数量,这是所有考研同学的福音,也代表我国国民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拥有高学历,有什么好处首先,就业环境会更好小编感受过人才招聘市场的人潮,那竞争叫一个激烈,几百几千人抢一个岗位,但是很多人直接被学历这一门槛拦在门外,很多企业只招211、985大学毕业的学生,双非同学在就业市场上四面碰壁。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改善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处境。其次,眼界会不一样读书多的人往往会看事情不一样,会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不拘泥于短暂得失,他们也善于综合各种因素分析问题,做利益最大化分析,同时更好的平台也会让他们拥有更广的人脉。最后,知识含量提升专科和本科学习内容的区别在于,专科教的更多是技术性的东西,能够很快变现的技能,但是本科教的更多是各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专科和本科所拥有的知识含量是不一样的。如何实现高学历对于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来说,要珍惜读书的时光,小编提出三点建议。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尝试社会实践活动很多人认为上大学之后就轻松了,其实并不是,虽然大学不用像高中那样起早贪黑地学习,但实际上还是需要你非常努力的。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尽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优秀的同学可以直接选择保研,或者为考研奠定基础。积极入党,入党会给学生很多锻炼机会很多同学不知道入党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大学阶段入党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给你提供很多锻炼机会,如果眼光放远一点,入党还可以帮助你就业或者考公务员。积极参加班级和学生会评选考研导师不仅看大家的成绩,也会看大家在大学期间的表现,这反映出大家的综合能力,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班级和学生会评选,不仅可以提升你个人的能力,还可以辅助你的考研复试。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会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