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已出,公示期为2018年1月8日—1月19日。37所大学(科研院所)预新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专业学位)。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专业学位)授权点共计147个。2017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453 汉语国际教育单位代码及名称10034 中央财经大学10060 天津理工大学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081 华北理工大学10082 河北科技大学10173 东北财经大学10184 延边大学10254 上海海事大学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0337 浙江工业大学10346 杭州师范大学10349 绍兴文理学院10351 温州大学10356 中国计量大学10427 济南大学10456 山东财经大学10477 信阳师范学院10513 湖北师范大学10524 中南民族大学10590 深圳大学10603 广西师范学院10618 重庆交通大学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0651 西南财经大学10671 贵州财经大学10674 昆明理工大学10710 长安大学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10720 陕西理工大学10766 新疆财经大学11075 三峡大学11318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1482 浙江财经大学11646 宁波大学11726 长春大学8020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截止2017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名单第一批24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第二批39所: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第三批19所:清华大学(后主动提出放弃授权)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山西大学中南大学(后主动提出放弃授权)广州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第四批1所:安阳师范学院 第五批25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沈阳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烟台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华侨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2015年调整增列1所:江苏大学 2016年调整增列3所:天津大学 燕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大家都知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读研期间申请成为一名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派出的汉语国际教师志愿者。他们肩负着传播祖国文化和语言的光荣使命,在积累丰富的海外教学经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美丽的异国美景和别样的风土人情。其实,孔子学院的教师除了志愿者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孔院公派教师。志愿者教师主要由学生组成,待遇大概为10万人民币/年,,而公派教师主要由在职教师组成,年收入在20万人民币以上,带家属出国还有家属补贴,子女享受海外教育,有些国家还会有贫困补贴、战乱补贴。孔院公派教师基本上是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享受到的最高待遇,成为孔院公派教师,就是成为一个体面的,有有尊严的汉语教师。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孔院公派教师的相关内容。首先,总的来说,孔院公派教师待遇高,岗位多,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具体招聘的条件如下:1.热爱国际汉语教育和孔子学院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有团队合作精神;2.年龄一般在60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3.具有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其中,到外国大学和中学任教者,须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4.普通话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含)水平;5.能熟练使用申请赴任国语言或英语;6.符合外方教师岗位要求;7.近8年内具有2年以上教学经历;有《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成绩者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外国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从以上招聘条件可以看出,要达到公派教师岗位需求,一般需要有两年以上的教学经历,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以及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以上几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每个招聘院校又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孔子学院和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加州大学的岗位要求如下:性别Gender:不限,学历Ecation background:研究生,学位Degree:硕士,博士, 专业Major: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语言Working Language:英语,特长Talent & skills:武术,民族乐器,书法,新闻编辑南太平洋大学的岗位要求如下:性别Gender:不限,学历Ecation background:研究生,学位Degree:硕士,专业Major: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旅游,语言Working Language:英语,特长Talent & skills:主持,新闻编辑,其他要求Other qualifications:年轻男教师优先考虑。从各个院校的公派教师招聘条件中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的老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还有一两年的海外志愿者经验,就会更加优势明显,面试成功率很高。再来简单介绍一下公派教师的待遇。出国教师在国外任教期间,根据出国教师国内职称,按以下标准计发国外工资(单位:美元/月):除了基本工资外,国家还会根据不同情况补发以下几种津贴:1. 一次性安置费3000美元,用于办理居留、注册等各种手续,购置必要的家具家电、教学设备及其他安置开支等;赴任前教师可领取一次性出国补贴3000元人民币,用于支付公证、护照签证、体检等费用及赴离任、休假、探亲期间的国内旅费.2. 出国教师配偶享受配偶补贴。随任配偶补贴标准每月500美元,不随任配偶补贴标准每月200美元;艰苦地区随任配偶,同时享受出国教师艰苦地区津贴标准1/3的艰苦地区津贴;3. 如聘请方不提供交通工具和相关费用的,国家按提供每月400-600美元的交通补贴;4. 在艰苦地区任教的出国教师享受400-1500美元/月的艰苦地区津贴;5. 对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出国教师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奖金标准为本人全年月平均国外工资。以上就是对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的招聘条件和薪资待遇的基本介绍。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关注哦~
南京工业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积极实施以“一条主线、六大发展计划、三大支撑体系”为核心的“163工程”,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确立“一条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发展到提高质量,培养模式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评价方式从学术产出到培养质量“三大转变”,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施“六大发展计划”。一是生源质量提升计划,建立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招生计划动态分配新机制。二是实施国际交流推进计划。通过修订国际交流资助政策、增设国际交流环节、明确优势学科国际交流投入经费等举措,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三是实施名师名导百人计划。分期分批遴选100名优秀导师,树立崇德笃行、匠心育人的师者典范,带动全体教师成长。四是实施导师能力培育计划。完善导师岗位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与导师类型设立不同评聘条件,推进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改革。五是实施创新创业发展计划。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资源,构建“高校+园区+企业+项目”的融合培养模式。六是实施学术氛围增进计划。以“学长领航计划”与“创新实践竞赛项目制”为抓手,为研究生搭建增进学术氛围的良好平台。构建“三大支撑体系”。一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保障体系,以学位点动态调整为着力点,推进合格评估、专项评估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科自我发展与预警机制。二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强化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励研究生潜心科研,设立各类专项奖助学金近40项。三是研究生成果产出考评体系。对学位论文考核和学位授予实施全链条管理,促进质量控制和成果产出的有效联动。推进多元化评价和学位授予标准改革,构建定量与定性结合、客观与主观结合、具有不同学科特点的研究生成果评价体系。【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正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闫策参与了火星着陆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研究。他说:“在研究生阶段参加了多项国内外创新实践竞赛、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为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各地高校将实验室建在乡下田间,已建成120多个科技小院,研究生长期驻扎,助力农民增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医科院校研究生主动请缨,在战“疫”一线践行医者的使命和责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彦琳表示:“学校将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医教协同,为国家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涵盖111个一级学科和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体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更加突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为各行各业输出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以“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纪念中国研究生教育恢复招生四十周年”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16日在北京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强调,四十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飞跃;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构建;中国研究生教育为支撑国家创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影响力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朱之文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中国研究生教育,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着力培养国家和社会紧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着力产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特别是紧紧围绕培养模式、资源配置、评价机制、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着力在内涵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加快推动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要主动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融合共享、办学模式相互借鉴、学历学位相互认可,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努力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60多位专家学者和国内近400位研究生教育战线代表参加会议。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副主席Julia Kent(茱莉亚·肯特)、欧洲大学联合会博士教育委员会主任Alexander Hasgall(亚力山大·哈沙格尔)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还设有“全球研究生教育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未来”“博士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伦理与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主题分论坛。据介绍,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被列入2018年教育部“奋进之笔”之“争先计划”,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联合举办,致力于搭建研究生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和对话平台。(光明融媒记者晋浩天)
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日前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剑桥大学教育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协办。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研究生等260余人参加会议,共襄两年一度的研究生教育学术盛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为大会致开幕词,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载体平台,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关键支撑,世界各国对研究生教育都十分重视。北京理工大学一直是中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坚守者和耕耘者,在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在知识经济推动社会变革的背景中,需要凝聚全世界研究生教育研究者的卓越智慧、融合全世界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丰富经验,为共同促进研究生教育学产生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现实贡献力提供平台。作为主办方,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Susan Robertson教授向大会致辞,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促进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暨此开展中西方持续对话,共同为研究生教育做出持续的贡献。大会主题发言环节,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从三个视角分析研究生教育体系,指出研究生教育是长久的事业,需要研究的引导、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从历史观的视角审视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瞿振元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要从依靠管理到注重过程的转变,建立共建共享的培养机制。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Susan Robertson梳理了三种知识生产模式,呼吁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来应对未来共同的挑战。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李军从三个维度定义了中国大学3.0的概念,通过对中西大学组织的形态对比总结院校自治与院校自主的差异与内涵。此外,密歇根大学教授Brian P. McCall通过对过去二十年间美国博士生培养与就业情况的数据梳理,分析了美国博士生劳动力市场变化及不平等加剧的内在动因。墨尔本大学教授Richard Strugnell调查了博士生求学动机与就业期望,总结了博士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的诸多挑战。汉诺威大学研究员Barbara M. Kehm认为国际竞争加剧人才争夺,博士生培养成为超过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分享了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形成机制。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研究生教育研究国际学者联盟宣告成立,为今后加强国际学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充满想象的平台。最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为大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启迪了思想、开拓了视野,促进了研究、深化了合作,既有充分的交流,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站在中国研究生教育70年的新起点,研究生教育学科的构建与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建设迈向新征程,本次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编辑/崔毅飞
央广网济南10月25日消息(记者桂园)山东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山东省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实施方案》。方案突出五项重点建设,实施四个重点项目,到2025年,初步建成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体系。五项重点建设涉及五个方面:学生、教师、课程、协调培养和管理体系。对学生,就是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加研究生联合培养和海外研修数量。导师方面,要建设国际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加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研究生导师比例,加大外籍教师引进力度。课程上,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增加外文原版教材使用比例。建设研究生国内外协同培养机制,推进研究生海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方案提出实施四个重点项目:一是实施博士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围绕服务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蓝黄”两区、“一圈一带”等重大战略,每年资助相关专业100名左右在读博士研究生出国研修、100名左右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二是实施研究生导师海外访学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左右专业理论扎实、学术水平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好的导师出国访学研修。三是实施国际化课程建设计划。在每年省级优质课程和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中,遴选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案例库项目。四是实施海外联合培养基地拓展计划。在每年省级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立项建设中,遴选一批优秀海外联合培养基地项目。方案还要求加强对项目建设和执行的绩效考评,将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实施方案与“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近期多所一流大学“重拳”整治研究生质量的新闻,再次引爆社会话题。2020年10月23日,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明确了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2020年10月20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拟对52名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其中一人已读博18之久;2020年9月29日,天津大学提出,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如未通过培养环节考核的,将被终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转为硕士生培养。……2019年,在读研究生人数达到286.37万人,规模庞大。同时研究生“严进严出”已成为培养常态,不仅在招生环节注重把关全面考察,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严格管理, “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已彻底成为过去式。高校措施,重拳出击近期部分高校整治研究生质量的措施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讨》一文中就指出,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必需环节,是形成质量最关键、最重要的工序,学位论文水平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论文过程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对未能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或是规定最长学习年限,或是采取学籍预警机制,甚至是“壮士断腕”般大批清退,倒逼学生潜心修学,种种措施都表明各高校正在痛下决心整治研究生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此前南方都市报对深圳大学132名研究生退学事件的报道中,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并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从这个趋势来看,“录取即毕业”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未来,“严进严出”才是常态。国家政策,大势所趋各高校的大力度整治并非空穴来风。近两年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并且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020年9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2019年3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明确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并且要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使用。除此之外,在其他不同场合上,也反复强调紧抓研究生教育质量,可见国家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势在必为”的决心。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这些重要政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和质量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量大”更重要的是“质高”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几年,在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41万人。近几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以每年约50万人的速度上涨,再加上今年或许还有就业党和留学党的两波合流,按这一趋势,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400万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2016年至2019年,每一年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预计毕业人数和实际毕业人数之间都有着较大的差距。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从以前重视规模发展,转为控制规模,重视质量建设。数据来源: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社会需求从2019年2月翟天临事件,再到频频爆出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丑闻,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给中国高校敲响了一次次警钟。研究生代表着中国最高教育水平,“录取即毕业”、敷衍了事的研究生学位,在社会上、职场中不断贬值,浪费宝贵、稀缺的学习机会,动摇百万考生对考研公信力的认可度、企业对高级人才的信任度,同时也影响大众对研究生的定位。在知乎上有关“硕士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不高”的话题时不时会引起网友热议,更是有“研究生无用论”的极端言论一度甚嚣尘上。知乎截图若是不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给学校的声誉、乃至给学科建设带来惨痛的代价。国家需要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重视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抢占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在《近年来英美研究生教育发展动态研究》中分析道,美国研究生被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保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手段,美国还专门成立了研究生教育未来委员会,致力于研究政治、人口、社会经济、教育、金融等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同时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研究生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员组成的50%以上,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根据教育部的2019年统计数据,我国在读研究生已经达286万,当年毕业生也近64万。如何保证这些接受我国最高水平高等教育的人群,达到应有的标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今种种新气象表明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学术法治建设中自觉回归公平、诚信的良性发展轨道。只有“混”不下去、“严进严出”的研究生才能维护教育的公平与诚信,才能体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数据来自软科,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丁超 陈超群7月30日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线上座谈会,学习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以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院领导、师生代表、行政部门代表30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并分享了学习感想。高虹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关键时间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对我国未来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纵观历史和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国家创新能力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小差距。高虹表示,面向未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应加强思政工作,做好“三全育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工作系统,导师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价值塑造需要融入课程教学和导师研究指导中,“导师既要做学业导师,也要做人生导师”。其次,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湾区和深圳的产业发展需求,做好支撑工作。第三,要坚持创新引领,博士教育要更加强调原创和重大技术创新,专业学位教育要突出应用和集成创新,要重整重构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增强硕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真正把已有的知识落地,产生社会价值,做出清华水平和深圳特色。最后,还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国际合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好做法,真正做好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能够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社会需求和世界科技最新前沿,培养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关添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修订的背景、内容以及核心的问题,并和与会师生共同学习。与会师生代表会前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会上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心得体会。先进制造学部冯平法老师认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题的一次大会,将研究生教育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当前的形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国际研究生院发展的重要机遇。他建议学院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水平,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完善教师成果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教学上能够有更多投入,并梳理培养体系,使研究生课程更富有挑战性和系统性。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高超表示,国际研究生院具有良好的学科交叉氛围,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可以在同一问题上提出不同的思考维度,以项目为依托进行深入交叉交流,增强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积极推动科教融合、科研创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在未来服务社会时,同学们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自由交流环节,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左剑恶、陈伟坚,培养处处长王蒲生进行了发言,畅谈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学习心得,并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未来规划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自国际研究生院揭牌以来,该院积极面向未来,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分类培养,积极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此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各项工作的信心。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大家对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极大地促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把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来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有哪些关键举措?9月22日,教育部举行第三场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关键改革举措。和甘小教一起去看看↓↓↓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7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传达指示批示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制定《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今天正式发布。一起听洪大用司长介绍《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一《意见》提出了哪些关键改革举措?《意见》明确“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关键改革举措: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研究生教育要坚守立德树人、前瞻引领、研究创新的初心,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意见》强调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落实到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意见》提出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设置交叉学科门类,着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按照高校自主调、国家引导调、市场调节调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国家依法施策,同时推动培养单位依法办学,用好自主权,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文科与理工科的关系,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增强研究生招生计划等资源调控的精准度,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及时响应,已经布局20所高校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卫健委联合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四是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决定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意见》提出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晰职责边界,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给负责任的导师撑腰。教育部即将出台配套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同时,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五是严格质量管理。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管理上更要高标准、严要求,把提升质量作为核心,把工作重心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上来。《意见》提出严把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把愿意读书、忠诚可靠、德才兼备的好苗子选拔出来。严把过程关,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严把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治学。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测。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六是加强条件资源保障。《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加大博士生教育投入,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支持,鼓励培养单位使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研究生培养。改革完善资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支持服务,引导行业产业等各方有效发挥力量,强化资源配置,完善条件保障。二落实《意见》的十大专项行动有哪些?为确保文件及时落实,教育部提出 “十大专项行动”。一是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行动,包括三项。>> 第一,学科专业建设改革行动。构建设置规范、动态调整的学科专业目录管理新机制,开展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提升专业学位培养能力和培养规模;建立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清单,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引导机制,提升学科专业体系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匹配度。>> 第二,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完善交叉学科门类发展机制,研究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设立一批交叉学科中心,搭建交叉学科发展的国家级平台,构建放管结合、规范有序、相互衔接的交叉学科发展体系,为交叉学科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第三,产教融合建设行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带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 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完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二是着眼于战略支撑和高端引领的相关行动,包括两项。>>第一,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可比学科和方向上,尽快取得突破,进入并保持在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学科,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特色性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贡献,打造国际一流、中国特色学术标杆。>>第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企业(院所),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三是着眼于夯实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行动,包括两项。>> 第一,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支持一批事关原始创新支撑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改善相关学科发展生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深化科研组织和评价体系改革,健全投入和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夯实长远基础。>>第二,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探索建立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资助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为博士生教育持续发展营造更好支撑环境。四是着眼于固本培元,深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相关行动,包括三项。>> 第一,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行动。强化育人导向,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明确指导行为“十不得”;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推动评选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激发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第二,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发布《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构建研究生课程知识体系;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推动“四个一批”建设(即: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规范教材建设,评选优秀研究生教材,提升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质量;试点打造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第三,质量提升和管理行动。印发相关文件,强化全过程培养质量管理;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巡查,检查结果与资源投入形成联动;完善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强化抽检结果反馈使用;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学位授权点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等提供参考;完善监督惩戒机制,提高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的底线思维和自觉意识。地方和学校如何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一起看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的具体介绍↓↓↓深化综合改革 聚焦内涵建设(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注重结构优化,近年来通过调整存量、培育增量方式,江苏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结构适应性显著改善。注重平台建设,江苏现有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3个一流建设学科,12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78个省级优势学科。注重改革创新,江苏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注重导师队伍,将导师立德树人情况纳入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评价体系。注重产教融合,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601人,实施“大院名企研究生联培计划”。注重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4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本月,江苏将召开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出台《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21-2025年)》,全面部署新时代江苏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通过改进选拔录取机制,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加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营造更适合成长发展的环境氛围,促使研究生教育“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优化招生方式,把好选拔录取入口关,学校根据硕士生和博士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的不同培养目标,采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完善育人体系,把好教育培养过程关,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面向国家战略,把好专业学位质量关,“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高起点高质量办学,体现清华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突出价值引领,把好青年成长思想关,逐步建立了全覆盖、多层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学位评定,把好学术评价导向关,以修订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为突破口,着力克服研究生培养中的“五唯”倾向。注重就业引导,把好毕业选择出口关,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如何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篇章?一起听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战军的点评↓↓↓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篇章《意见》的发布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篇章,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 >>一是承前启后,加快发展。《意见》突出新时代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紧迫性、关键性和重要性,并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路径、任务等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二是战略统筹,系统布局。《意见》站在国家发展、社会需求、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高度,着眼全局,统筹推进,从思政教育、导师职责、规模结构、授权审核到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教材建设、质量保障、监测评价等各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发展做出了全面、宏观的战略部署。>> 三是措施落地,发力精准。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见》从学科专业调整、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层面提出了系统的、全面的、落地的具体措施。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意见》,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把《意见》确定的具体任务逐条落实到位。1主编:梁翔编辑: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