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BMC公共卫生》(BMC Public Health)最新发表一项以欧洲上班族为对象的研究论文显示,工作生活不平衡的人更有可能自诉健康状况不佳。论文称,一天中可用的时间是有限的,上班族们要面临的挑战却多种多样,这其中包括各种“死线”(任务的最后期限)、经济义务和难以推却的家庭责任。这些问题可能会造成工作与生活的冲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带来负面影响。而这种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感觉,亦可能会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为找出欧洲上班族工作生活平衡与自诉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来自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和莱布尼兹预防与流行病研究所(BIPS)的研究团队分析了2015年进行的第6次“欧洲工作状况调查”中的数据。被调查者被要求报告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工作时间与工作外家庭和社会义务的相适应程度,以及对自己工作的大体描述。收到的回应来自欧洲30个国家的32275名上班族。研究团队发现,工作生活不平衡的人,自诉健康状况不佳的可能性高两倍。这种关联性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强一点,尽管男性总体上报告工作生活不平衡的可能性更大。男性报告每周工作时间较长的比例比女性更高,但男性更有可能是自己决定其工作时间,而女性通常由公司来安排其工作。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研究生Aziz Mensah说,传统和社会对男女行为的期望,是女性负责照料和家庭活动,男性负责赚钱,这种期望或能解释工作生活不平衡的性别差异以及观察到的不良健康后果。论文共同作者、莱布尼兹预防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所Nicholas Kofi Adjei博士指,长时间工作、工作中心理投入的增加、工作时间不灵活和角色超负荷都可能让员工经受工作生活间的冲突。多个国家中都存在社会经济政策不统一的现象,如育儿假、对照顾儿童和老人的支持以及一般的福利和平等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工作与家庭生活间的平衡。研究论文还比较欧洲各地区的工作生活冲突以及不良健康状况显示,北欧国家(包括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的上班族自诉工作生活平衡的比例最高(男性85.6%,女性86.9%),而南欧(包括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上班族自诉工作生活平衡的比例最低(男性80.99%,女性76.48%)。研究团队认为,研究结果表明各组织和政策制定者需提供工作条件和社会政策,让成年人能够应付工作和家庭活动中互有竞争性的需求而不让自己的健康承受负面影响。他们也提醒,由于工作生活是否平衡是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工作时间与家庭或社会义务是否相适应”的单一问题评估,因此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导致工作家庭不平衡的因素,但这一答案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同时,由于调查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数据,每个人对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可能也会因国家而有所不同。(完)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最新ESI学科排名其实未有大的变化,国内高校排在前列的依然是最好的几所大学,排在前三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不过,有三大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中山大学校园第一个问题,最新排名有哪些变化?最新的一个变化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即国科大在最新学科排名中列为国内高校第一名。这个小小的变化其实也很好理解。国科大集中有全国的院士、高端学者和教授的资源,论文数量和质量都较高。另外,国科大也有庞大的研究生群体,因此,国科大在国际学科排名中获得第一名也不是新鲜事,导师名至实归。ESI学科排名是根据学术机构发表的SCI、SSCI论文被引用情况对其科研绩效、学科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ESI排名的学科领域有22个。ESI学科排名属于全球性的第三方评估,具有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国际可比性。最近两次排名对比国际学科排名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监测周期短、数据更新快、可靠性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各个学术机构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成为政府、社会及高校自身了解、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第二个问题,我国哪些学科排名靠前,还有什么提升空间?综合来看,我国高校的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进入前1%的院校数量均超过50所,形成了学科高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若干所高校的部分学科领域已经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学科高峰显现,国际影响力巨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园但从总体上分析,进入前1%的院校仅占5000余所入围学术机构的4%,进入前1%的院校平均入围学科不足4个,ESI的22个学科中能有10个领域以上进入前1%排名的院校数不足20所,近半的学科领域入围的院校数同样不足20所,空间科学领域仍有待突破。同时,进入ESI前1%的院校和学科在院校类型、地域、科类等方面的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不利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因此,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我国高校在ESI学科排名上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个问题,研究生培养在国际学科排名中有何作用?从研究生教育的视角而言,学科是培养研究生的核心载体,研究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又能促进学科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有研究表明,国内高校发表的ESI热点论文中,在校研究参与撰写论文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三。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超过一半,通过加权估计的研究生对论文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因此,高校应加强研究生教育,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改善和提高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质量,通过导师和导师团队的言传身教激发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中外专利1.4亿+条,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国际法学论文选题参考,如下:国际法框架下领土争端多元解决机制的选择——以中印争端为例涉外公司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考察与法理分析论航天商业化趋势下我国空间法的发展路径国际法发展新趋势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无人船的法律地位研究刍议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桥线规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国际法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PPP项目提前终止法律问题研究武装冲突中的文化遗产的非法掠夺及其返还——试论一项新的国际习惯规则文化例外:从谈判原则到缔约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东方”国际法的理念与实践基于互惠原则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研究——以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新加坡高尔集团案为视角WTO国民待遇原则在《TBT协定》适用中的新发展ODR——多元化解决电子商务版权纠纷新机制基于互惠原则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研究—以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新加坡高尔集团案为视角论作为国际法渊源一般法律原则的内涵国际组织的内国法律人格探析习惯国际法:一种工具选择的视角论东道国的环境措施与间接征收——基于若干国际投资仲裁案例的研究守成则无以拂远的困局——浅议“天下”观念与当代国际法秩序的兼容性《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与东海共同开发——结合钓鱼岛与防空识别区问题的讨论印度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中印领土东段边界争端中的证据分量问题——基于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判案证据规则视角“美利坚帝国”语境下之当代国际法的境遇中国的国际法观念:基于国际关系史的分析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二元的范式国际法视野中的软法——从软法与条约间关系的视角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利益再定位与国际法上的转变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二十年之后试论文化多样性概念的发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国际投资条约中不排除措施条款的解释国家豁免原则的中国式表达与实践——基于FG公司诉刚果共和国案的考察从国际属人法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立法的演变制定共同国际规则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英文)探索国际裁判在国际秩序形成中的作用(下)——E.H.卡尔与H.劳特派特之间能展开对话吗?传染病防控与《国际卫生条例》的变革论核污染跨界损害的国际法律控制十九世纪国际法学中的中国叙述评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诉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其他人案论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国内立法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的合法性强制性规则对《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适用的制度性限制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发展中的若干争议问题利益与成本——国际法遵守的动力?决策理论与国际法学说——美国“政策定向”和“国际法律过程”学派之述评国际组织法律人格滥用视角下的成员国责任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的产权理论分析《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公正审判权的保留问题探析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国际法的新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几个国际法问题国际合作: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习惯国际法义务美国反恐进程中的国家豁免立法研究:实践与挑战投资世界,法治为基——评郭雳教授《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因应与治理改革——以中投公司为例》论法律技术脱节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晚近国际法民间编纂与逐渐发展述评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的发展与我国的应对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规则创新发展的方略研究试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国际立法——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晚近专题为重点美中法学会在基奥波尔案(Kiobel v.Royal Dutch Petroleum Co.,No.10-1491)中在美国最高法院提交的法院之友状词2019年国际法形势和中国外交法律工作统一化与分割化:《海牙判决公约》下的不动产问题领事保护制度的新发展国际刑法上的未完成犯罪国际法视野下的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模式、争论及中国应对国际商事法庭承认与执行国际投资仲裁裁决问题探析论国际法理论与外交实践的融合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底线思维普遍管辖权的概念、逻辑和现状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的最新发展——评“巴希尔案”约旦上诉判决港澳特区单独参与《ICSID公约》争端解决程序问题研究“一带一路”下国际投资争议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评介与展望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保密和限制使用”条款研究WTO上诉机构危机中的法律问题参考^网站 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101901
一篇学术论文主要由title,abstract (key words),introction,result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顺序组成,但是在国际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按照以下易智编译说明的步骤进行写作,往往更加有效。在这里,易智编译对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整篇撰写分解为6个步骤,让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完成变得不再困难。一、提纲(Outline)对于国际期刊论文的写作,列举提纲是很重要的。有了一个明确的提纲,论文写作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列举出有效的提纲呢?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已经通过文献阅读,对本领域的研究背景有了广泛深入的了解,也确定了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得到的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参照实验结果,找到实验中最突出最耀眼的亮点,我们就可以大概确定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列出提纲。在提纲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确定我们的成文思路。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有没有解决某个问题?二、结果与讨论(result and discussion)确定了论文大纲之后,易智编译建议首先开始result and 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这是因为其余部分的写作都要在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而且,一旦确定提纲,根据实验数据,result and discussion部分可以很顺利地完成。而introction部分的写作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在result and discussion部分,我们需要根据列出的提纲,对实验数据去冗除杂。然后确定图表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陈述讨论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分析要有侧重点,要在结果讨论部分花大篇幅突出文章的亮点。三、结论(conclusion)在result and discussion之后,建议继续完成conclusion部分。Conclusion部分,即是用精炼的语句对result and discussion部分中的主要发现,关键性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同时对文中所做工作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进行说明。四、前言(Introction)Introction部分往往会耗费科研人最多的写作时间。一个好的introction,需要展现出通篇论文的完成思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Introction的完成思路与我们列出的提纲最为吻合。因此,只要列出了好的提纲,introction的撰写也变得不再艰难。Introction一般是遵循从宽泛到具体再到宽泛的次序一步步衍生。在introction中,首先需要对本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洁的概括。接着指出在本领域中依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列举出前人所做出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还有什么待解决或者待完善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方案,凸显自己工作的亮点。在introction末段,可以简洁概括自己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意义。五、摘要(Abstract)至此,整篇论文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abstract部分的书写。Abstract部分需要体现科研工作的研究背景,实验方法,主要结果,以及意义展望。Abstract部分一定要简洁。同时,在abstract部分要尽量使用具体数值来表述结果,而避免使用类似good,high,very high这样比较空泛的形容词。这一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全篇论文写作过程中。六、标题(Title)最后一步就是确定文章的title。Title可以视为更为精炼的abstract。文章的title至关重要。一个好的title需要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能够突出文章亮点。以上是易智编译对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撰写顺序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优秀的论文是有价值的。作为该领域专家,审稿人应该能发现论文中的价值(如果有的话)。然而,如果论文中的出彩之处没有得到好的表达,会削弱论文的价值。逻辑结构是良好表达的第一要素。技术性论文的标准结构如下:(1)摘要(2)引言(3)论文正文(技术、结果、讨论)(4)结论(5)参考文献(6)表格(7)图片(和标题)当然,这几部分会根据主题和期刊的要求略有不同,但总体概念一致。如果作者没有遵循这个结构,那么读者很快就会明白为什么这种结构是必要的。即使论文是按标准结构写的,也可能存在重大问题。(标准结构简化了论文缺陷的识别过程。)以下是在上述各部分中遇到的常见错误。阅读整篇论文前后的摘要。是否真的概括了全文?是否包括结论以及对原问题的陈述?同样的内容是否还出现在了论文其他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摘要往往是匆忙撰写的,有时不是由主要作者撰写,偶尔甚至会出现正文中没有讨论过的信息。引言应该解释该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读者将决定引言的范围。如果这篇论文是关于一种新的化学反应,即将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向读者解释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许多技术性论文的引言过于宽泛,通常前几段可以删掉。还要注意作者是否只引用了他自己的论文作为研究背景?有一个"相关工作"部分是很常见的。但这是非必要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来展示以前的工作。在整篇论文中,最好将相关工作的参考文献分布到最有意义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考察作者是否对相关领域的工作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论文的主体部分是最需要审稿人专业知识的部分。当审稿人阅读论文时,要考虑文中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是否清晰。作者是否在适当的时候在他的分析中综合了对错误和不确定性的讨论?作者也很难确定自己论文的哪些部分是核心部分,哪些部分是不相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有时作者并没有仔细考虑他的读者。)因此,审稿人需要考虑哪些材料应该删除。详略是否得当?呈现的数据是否过多?许多期刊文章是一些冗长且详细的内部报告的浓缩。查阅内部报告以了解详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当只有少数读者感兴趣时这一方式是适用的。(如果他们想知道细节,他们还可以给该报告的作者写信)。然而,当论文有页数限制时,作者可能无法插入足够的细节。作为审稿人,识别这些论文后,通常会建议哪些内容可以删除,以保持论文篇幅在限制范围内。在阅读论文正文时,要整体考虑论文主题。这篇论文的工作量够吗?论文是否严谨?或者这篇论文是否应该分成两篇?结论应该直接来自论文的主体部分。结论中不应该有出人意料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不要引入新的内容。一些作者试图通过“获取”其它地方产生的结果来拓宽他们的结论,这是不可取的。参考文献能为作者的研究方法提供许多线索。如果所有的参考文献都是旧的,那么这篇论文立刻就会受到怀疑(但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过时的)。而如果所有的参考文献都来自作者本人,那么这篇论文需要特别仔细的审查。然而,除此之外,审稿人还应该发现论文遗漏的内容。作者是否忘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如果可能的话,通过提供引文来帮助作者。表格、图片和数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提是要深思熟虑地使用。表格特别容易被滥用。每张表格都有必要吗?(也许引用一份内部报告就足够了)。这些表格包含的数字是否超出了实际需要?当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且没有筛除无关数据时,就会出现这个常见的问题。更糟糕的是,这些无意义的数据使表格显得凌乱,从而使读者更难获取有效数据。消零可以使表格更简洁。例如:1.3732145→1.40.00045km→45cm用图表替换表格可以避免这两个问题。图表往往能够比表格更好地展示数据。随着计算机绘图程序的发展,图表非常容易绘制。检查所有图片和表格是否有合适的标题,并且是否在文本中引用。各种期刊在标题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但最好在标题中用一句话总结结果。特别声明:本文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人工智能顶会论文之争越来越激烈了,CVPR、AAAI、ICLR等各大会议虽然录取率逐年降低,但是投稿论文数量却在逐年增加。虽说发论文不是衡量一位学者的学术能力的唯一标准,但确是极为重要的标准。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求主题明确,思路新颖,而且还要求论文写作本身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如何写出一篇合格的国际学术论文呢?在论文写作过程,你是否在引文中用到过这样的句子呢:“因为模型A好使,所以用A做某任务”、“因为任务B没有人做,所以我做了”、“之前的人做了什么工作,我做了什么工作,我的好”......以上问题其实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逻辑,在顶会审稿人审校这些论文的时候,其实是最反感这种写法。通过揭露这些常见错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赵鑫老师在3月17日「智源Live:论文写作专题报告会」中专门做了题为《如何以初学者角度写好一篇国际(顶级)学术论文》分享。赵鑫,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师从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专注于研究面向文本内容的社交用户话题兴趣建模,曾获得2011年谷歌博士奖研金(该年大陆高校共4人获奖)和2012年微软亚洲博士奖研金(该年亚太高校共10人获奖)。近五年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与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信息检索领域顶级学术期刊ACM TOIS和学术会议SIGIR、数据挖掘领域顶级学术期刊IEEE TKDE和学术会议SIGKDD、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ACL和EMNLP。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取得了一定的关注度,据Google Scholar统计,已发表论文共计被引用20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Comparing Twitter and Traditional Media Using Topic Models》被引用1000余次。担任多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或者期刊评审,入选第二届CCF青年人才发展计划。曾获得CIKM 2017最佳短文候选以及AIRS 2017最佳论文奖。目前担任计算机系首届图灵实验班班主任。在报告中,赵老师通过大量的事例,结合报告人的经验,讲述论文写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常用步骤与方法,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引文、模型、实验以及参考文献的写作方法,另外还介绍了初学者应该避免发生的写作问题,最后也介绍了一些国际期刊的投稿经验。下面AI科技评论对赵老师的演讲进行了有删减的整理,希望能助各位读者顶会之路一臂之力~(雷锋网)回放链接:http://www.mooc.ai/course/778赵鑫:今天用的两个例子虽说是信息检索、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但方法比较通用。其实回头看18年的论文,有些地方也没有特别好,一些常见错误,我自己之前也会犯。比如用到的两个事例的论文,我都觉得有些地方我好像有语病。语病可能不是写作的一个最关键,重要的是如何写出来,如何组织。(雷锋网)第 1 篇是发表在KDD19上面,目的是为用户规划路线,即生成个性化的路线。第2篇是基于知识属性的序列化推荐算法,基本思路是使用记忆网络扩展数据存储,知识存于记忆网络,隐状态做结构化解码。下面主要是用第1篇论文去讲,这次讲解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八股文,可能比较功利,但是中间会传递给大家如何去写的一些价值点。引文是论文的“门面”引文非常关键,是你整个论文的门面,摘要基本上是没啥大用,只要不是写的太差,审稿人不会因为摘要拒掉论文,但是引文写不好,却100%会被拒掉。(雷锋网)原因是审稿人一般不会去看摘要,他们首先要看的是引文。一般来说,引文包括的内容有:要交代研究的任务,阐述现状以及总结不足,提出新的思路,然后给出的新方案的设计,还有总结贡献以及实验结论。交代研究任务是你必须让读者知道你要做的事情,关键点在于让你室友或有计算机理论的人能够看懂。那么阐述研究现状并总结不足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和论文中的相关工作部分有很大的不同,这部分不需要说清楚一共有多少相关工作,只需写明目前整体的研究到哪了、当前的挑战。如果没有挑战,而且不难,如果你只是列出了10个人工作,只说清楚了A做了什么,B做了什么,那么这一点都不会帮你加分。解决新思路部分要引出论文的解决思路,或者idea,然后再较为详细的介绍一下idea的实现。不需要特别详细,只需要从方案上介绍idea是什么样子。这KDD的这篇论文中,即个性化的路线推荐,我就首先说明了要做的是:给定路网,生成用户特定的路线的建议。前面我也做了铺垫:这个任务是重要的。一般来说也说任务也说重要,这还不够,然后还要说清楚挑战是什么?这篇论文中,我提到在大图和复杂路网上“找路”是很难,然后另外又补充了一些,比如说需要把丰富的背景信息给考虑进去。所以,一开始你要带入,让大家快速的熟悉你的任务。其次是介绍研究现状并总结不足,这部分在于给读者一些研究背景的铺垫,说清楚现有的研究状态,以及他们所用方法的优缺点。在这篇论文中,我提到当前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1类就是传统启发式搜索,比如A*算法,其优点是在大图上特别的快,搜索也非常好。第2类就是偏机器学习或者是deep learning,它的好处是非常灵活。分类讨论之后,我话锋一转介绍就我的思路,即能否把这些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然后就有了我这篇KDD 19的论文。在Idea设计与实现上,大家可能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要注意不要写的太细,能给你的同行评审员看懂就可以了,让他们清楚你的模型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即可。最后在引文部分要总结一下优势,说清楚整个论文的整个最新颖的点是在哪里?另外,不要说太多贡献,说太多会显得论文很散,一篇论文讲明一个贡献就够了。不建议写很长,“贡献可以列为下面三点,实验还能证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文字全都可以删掉。上面是一些初学者可能犯到的错误,我当年初学的时候也犯过。“因为模型A好使,所以拿A去做某任务”,这个点在DeepLearning刚出来的一两年,我审论文的时候发现50%的引文都是这么写的,每当看到的时候,我都想把它拒绝掉。“这个任务没人做,所以我做了”,这一点也很霸道,毕竟世上没人做过的事情有很多。“之前的人做了什么工作,我做了什么工作,我的好”,这种写作也非常霸道,没有给人一丁点儿代入感,会让reviewer非常不爽~“夸大自己模型的贡献、忽略别人的工作”极有可能导致论文被拒,千万不能夸大!其实有些同学也问:我们是不是在制造一些论文的垃圾?靠一些写作去把东西包装的冠冕堂皇。其实不是这样,科研过程要有一个推进,你现在可能觉得这个技术不怎么样,但是你可能需要持续的去发力。那么你要发力的一种形式,就是论文,当然其他形式也有。如果说你不想让你的论文成为垃圾,一定要把你的贡献说得很清楚。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包装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度包装,过度包装是对学术的很大的一个不尊重。有些度可能你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例如随意给出一些非常主观的意见,连个引用都不加。还有随意使用一些特别普遍的词汇,我审论文基本上都会遇到,一整就是knowledge,context、Information。在用这三个词的时候,问问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用一句话去定义这三个词?所以,你在用这些词的时候吗,基本上是模糊的状态另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是随意夸大自己的模型,所以同学在写的时候一定检查一下副词、形容词,多用一些限定词,比如说:在什么样的任务,加上这个东西,效果会好一些。引文的作用是吸引大家,最重要的是做一些铺垫,必须是要解释清楚主要术语。比如说有的同学在做knowledge-aware,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解释过什么叫knowledge-aware,这就非常有问题。然后一定要解释清楚模型的主要的设计、思路、技术路线。但也不能太细,一些调参细节就不用介绍了。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方法说的云里雾里,要让你的同行室友能够看懂模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你室友拉过来,然后让他看一段英文,你问他能不能看懂,他如果看不懂,你赶快把那自己那段话重新写一下。最后还要强调一点,突出主要的创新之处,需要写出一句到两句非常中肯,学术的话来总结自己的贡献、创新点。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发现,包括我自己组里的同学有时候也说不清楚自己的idea,但这个比较绕,这个只能需要大家自己去把握。然后我说一些八股文的写作方法,可能对初学者有帮助,第1句话写什么?写你的任务介绍写意义;第2句话写什么?概述,现在研究状况以及主要的问题;第3句写什么呢?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挑战;第4句写什么?当前这个方法的主要出发点和解决思路;第5句话写什么呢?一些当前方法的主要的技术方案,最后写总结和强调贡献。写完这6句话之后,你在做什么事情就能很清楚了,如果能把这6句话写好,其实你基本上已经把引文给写好了。还有一些过渡词,特别建议大家把每一个词是什么意义,自己去查一下。因为有的时候我也容易搞乱。写作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要让别人听懂,这是也是义务,这并不是说包装。如果你的东西你别人都看不懂,听不懂,你的东西,再好有什么用呢?因为你没有办法给别人带来收益。引文的第一个状态让读过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第二个状态就是让人觉得你的工作是重要的。第三点是说,让别人觉得你的思路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如果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论文很可能被接收。最后一境界是让人读起来如沐春风,这个状态我现在也没有达到。所以在引文里头,一定要把握节奏,节奏感是达到状态的灵魂。总体来说,引文写作步骤是:首先要交代背景,让人进入你的工作,紧接着铺垫包袱,说清楚你要做的事,你要解决的挑战是什么。然后最后要转回来,带入细节的解析,让读者知道你是怎么做的。相关工作要尽可能写的全面先关工作的写法是首先必须覆盖所有的相关工作,这点其实很重要,在于你平时的积累。一定要分类整理,不要简单的罗列“A做了什么,B做了什么”,重在总结。除此之外还要突出相关,强调不同。在写相关工作的时候,东西一定会很多,所以归类整理的时候,要配上一些排版的style,该加粗的加粗,该黑体的黑体,要让评审或者其他读者读起来很舒适。在相关工作中还有一个高水平的写是给某一类方法起简称,比如用开头字母代替。上面一些错误也要坚决避免掉,在介绍相关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他们与你之间的相关联系,还有英语时态问题,可以用过去时,也可以用现在完成时,但是别混着来,混着来会给人非常不专业的感觉。引文写作错误非常常见,我留意了这五六年的审稿情况,一直存在这种错误,大家可以看看上面三种写法都是错误的。什么能够充当主语,什么能够在人名处加括号,要完全弄清楚。定义介绍要清晰在介绍术语的时候,其实就是把概念带入进去,特别建议所用的符号符合人的直觉,可以用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因为首字母容易联想。另外,符号和意义不要差距太远。所以总结起来有三点:好看、好记、成体系。如何让读者快速记住你论文中的十几种符号?建议大家去看看《花书》,然后参考一下标量、矩阵、向量的表示方法。还有要避免一个字母代表多个不同的意义,比如有时候代表索引,有时候又代表上下标,有时候我也犯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把论文打印出来之后,一定要反复检查:是不是有一个符号。另外,频繁使用一些单词的缩写,频繁使用上下角标都存在的符号都会让人对你的论文抓狂。模型写作逻辑很重要模型的部分在论文中占比非常多,记住逻辑很重要,常见的方式有这么几种:总分式、总基础版本、增强版本。总分在于表明模型有若干个部分,分别介绍每个部分,这样主题比较清楚。建议大家把小标题都好好检查一下,小标题如果连起来能够把模型说清楚,是很重要的关键因素。最后要收收尾的话,要写一些模型分析和模型训练、模型学习的方法。比如分析一下,总结一下之前方法怎么做的,然后和传统方法比起来又有不同的地方。时间复杂度、完整的算法流程、参数汇总、模型可拓展的地方在最后都可以在模型最后讨论。如果有一些东西,你觉得可能是别人争论的地方,可扩展加上去,说明模型有哪些地方没做好,怎么做就会把这个事情做好。实验介绍要用对比实验部分的一般流程包括介绍数据集合、评测指标、评测流程,还有主干的实验分析,还有模型的细致分析,还有定性的分析。在数据集合部分要讲清楚一点:论文中图表的数据是怎么来的?这个很关键,其他步骤可以忽略性或者有选择性去介绍,如果对当前工作不太重要,就别介绍了。还有一个注意,就是说数字不要居中!因为当你有多个数据集的时候,居中不好判断数据集大小,可以靠右对齐,靠右对齐的好处是容易看出数据集的大小。当然,也可以用逗号表示法,这样非常容易帮助大家去认识数据有多少。在评测指标和评测流程部分,注意新任务的评审指标要完全给出,并且要给得非常详细,那老任务你可以沿用,可以压缩。对比方法是介绍baseline,可以比较简略,但是重要的参数要给出来。最后要加一些总结,让读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可以用一个表,清晰的表达出哪些方法是新的,哪些方法是general。活用图表,研究人一定要反复要学的,包括以后做PPT,其实写硕士毕业论文也都是有用的。主干实验如何写?主干实验一定要特别清楚做实验的目的,千万不要流水账。要强调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做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方法好,这点是非常重要。常见的错误写法是有五种方法,A比B好,B比C好,虽然这能支撑一个句子的长度,但是效果其实并不会很好,因为大家都是知道你所用一些方法的好处、如果你的模型达不到原始效果,也要好好分析一下,这点在深度学习时代特别常见。如果模型baseline正常,描述不描述问题都不大。但是如果达不到原始论文效果,要解释一下,不然评审会怀疑是不是没调好参数?是不是用的方法不对?最后一定要加上统计性显著检验,确保提升是有效的,如果不加可能是压死论文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我有几次是这个原因被喷的。在写主干实验的时候,最后要强调“我的方法”好,要说清楚我的方法好在哪里,不要笼统的说好10%、20%。这一步也是为后面写实验做铺垫。所以,前面要有铺垫,比如写清楚“我猜测是两部分造成的”,然后下面才要做这个实验。一般来说,主实验完了,还有一个细致性的分析实验,要检查贡献的来源,要调一些参数等等。篇幅不要太长,写清楚就足够了。对于我自己来说,一般用半行或者一行就能介绍清楚一个变种的名字,学会缩写,给出一个整体的评论。在用定性的例子的时候,要善用图表,解释方法为什么会有效,你可能在论文的前面推到了一堆公式来表明你的模式是有效的,但是让评审员最快速的理解方法的有用性,还是画图。也要说清楚模型的哪个方面好,模型不可能每个方面都好,要挑选一些例子来辅助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模型所有的写作都是在做呼应,因为你引文地方埋下了伏笔,要用实验部分来验证伏笔。第一处呼应引文的地方是实验结果,而最强的呼应处是例子,而图就是定性的例子,图的关键是能不能呼应论文的motivation,图画好了会让评审的老师非常舒服~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定性部分不要探索式的描写,要有核心驱动进行描写,也要用好图的标题,标题一般要介绍各种符号、颜色以及整体场景的设置,不要让文本描述和图的标题大部分一样,要让双方各有分工。怎么写定性例子的介绍?定性的例子比实验的介绍难写多了,实验写作基本上有套路,而定性写作更加考验科研员的功底。一段清楚的描述一般有以下几条:首先写清楚目的,接着写清楚当前例子的整体故事,然后分解进关键部分,最后一句话带过,总结发现,然后说一句我的模型好。摘要、结论最后写摘要如何写呢?对我个人来说,这部分是花费时间最少的,在这无需太多的细节,不需要代入,讲清楚任务、方法和创新点就可以了。建议摘要最后写,已经在论文成型之后,一些句子已经成熟,功利的、暴力的做法是直接拿过来用。在总结部分,切记英文语法,可以用现在完成时,过去时,但不能混着用。这部分不用再打伏笔,总结一下具体任务,解决方案,实验结果,未来扩展即可。最后,介绍一下我改写论文的流程,我一般先写相关工作,用半天时间来梳理,如果相关工作写不清,很难说清楚论文的贡献在哪的。然后改问题定义、模型。对于作为老师的我来说,必须确保已经了解模型的所有的细节,才能给学生去改论文。最后全文定稿之后才开始写摘要、结论,我个人给这两个部分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我推荐把文件按照section方式切割,使用 Input命令合并,共享一个main. tex果有多人进行操作,不同人改不同的文件。一定要快速出一版初稿,然后打印出来,多次重写。我个人对图非常挑剔了。通常一个图我会让学生修改几十遍。图相当于论文的门面,图画不好就不要投论文了。强调大段的文字摆上来没有切割,没有分段,特别是双栏布局的,我有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论文,一个单栏,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黑体字,没有出现一个分段。然后一定再读一读各部分段落的题目。小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也应该要强,如果关联性不强要重新写,如果重写之后关联性还不强,那就是论文逻辑的事情了。另外需要注意是别刻意的删减,但是,也要避免无意义的过程。不是什么的句子都要在后面加上which。另外避免英语词汇习惯的错误用法,学会灵活运用英文动词论文要多改、多写在讲座的最后,赵老师还给出了一些写论文、排版的建议,针对学习方法的稳、快、廉价给出的建议如上期刊写作建议另外,赵老师针对几个普遍的问题进行了回答。问:先写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直接写成英文?答:可以先写一个中文的六句话(就是引文部分的那六句话),因为你中文的六句话已经确保写清楚了,然后再翻译可能会好一些。问:哪些建议可以用于硕士毕业论文。答:我觉得全部都可以,起码画图、做表这一点是通用的。问:先写内容还是先排版?答:提前一定要做好模板,比如说图应该怎么放?表示怎么放?然后比如说哪个章节应该怎么写.....问:画图什么软件更转行业一些答:我最近在用PPT画图。问:怎么增强理论基础呢?答:先系统地看几本书,然后做一些笔记,关键公式要会推导。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我国第三方机构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近两年的高水平论文进行了统计,按照论文总数、被引数量和排名前1%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并排名,15所高校胜出。被排在最前列的高校,这也基本代表了我国内地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国际发表水平。15所高校情况,绿色线条表示发展速度快那么,我国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论文发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我们先看看排行榜的论文数量包含的意思。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大学,论文发表总数是6.62万篇,被引用的数量是98.17万次。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论文发表总数量是8.31万篇,明显高于北京大学,但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略低于北京大学,为97.94万次。第三名是清华大学,论文发表总数与北京大学略高一点,数量为6.70万,被引总数为92.64万,低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其他排名靠前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各高校,它们在国际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发展速度较快。第二,我们再看看,影响论文质量排名的三大因素,这给我国内地高校带来哪些启示呢?其一,当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整体观察整体师均引用表现时,人选相应层次的大学愈多,所覆盖的大学和学科类型愈广,大学之间表现的波动性也很大。南京大学比如,中国入选QS排名1-200名以内的大学,是全球最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5个国家国最低。而且,我国入选的高校基本是理工学科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相应层次内及层次间的标准差较小,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引进教师的空间还很大。其二,师均引用表现与人选大学的论文总引用次数呈正相关、与教师规模呈负相关。因中外大学对“大学教职员工“理解不同,各个高校在上传这项数据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这很容易极易致使某一大学师均引用整体表现的逆势扬高。我国就属于这种类型——大学教师人数多,发表论文数量多。其三,引用水平与卓越科研成果有较强关联。清华大学美、英、德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在“卓越科研维度”上的一贯优秀表现和良好学术传统是其总引用、篇均引用、引文引用居高不下的根本保证。我国虽为论文总量大国,但“卓越科研维度”上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这与我国多年的现实情况以及注重学术产出数量的评价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引文引用”“篇均引用”和“总引用数”的表现不佳。第三,我们还看看,我国高校论文发表所呈现的利弊。其一是优点,我国国内一流大学的学术论文效率优势体现在英文发表而不是中文发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发表效率开始下降,但英文发表的效率正逐渐提高。与英文科技发表相比,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效率在英文社科发表中增长更快、对增长的贡献率也更大一些。这充分说明,我国学术论文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好,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浙江大学其二是弊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全球TOP100大学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发表指标表现方面与全球TOP100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各项指标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高质量成果比率偏低,这反映我国论文发表的“量大质劣”问题尚未完全扭转,学术质量亟待提高。总之,我国高校目前要克服的就是“急功近利”四个字,必须由对“量”的追求转到对“质”的追求上面来。这样才是正道,也是光明之道。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当我们发表论文时,不仅要关注这个研究本身,更需要根据当下主流的社会环境对整个研究的需求来对研究的价值进行判断,并考量研究方法的适切性。有些很适合某一类研究的研究方法在其他研究中并不一定有效。很多论文的发表与相关的政策、制度紧密相关,因此研究与实践要与当下社会意识形态与政策结构相关联。例如有些高校要求老师们必须在国际期刊上面发表论文(如SSCI期刊),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政策是永恒且必须遵循的。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研究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接下来易智编译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下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几个问题。一、在国际期刊上可以发表综述类文章吗?在国际上发表综述类文章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文献综述在一篇论文当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文献综述表示的是作者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系统化认识,包括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的系统概述以及支持这个研究进展的相关证据等。完成文献综述需要仔细阅读并且综合回顾所有相关文献。更重要的是,文献综述不仅仅是概述,更是作者对于本次研究问题深层次的整理和认识,它是一个对前人研究成果与作者对该类研究的理解与认识的综合体。其次,文献综述类的文章如果可以发表,一种情况为作者是一个领域内非常杰出的人才。另一种情况是作者对某个领域中公认的理论或观点有了全新的、独特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被杂志社所接受并发表,但是这个难度很大。所以易智编译建议大家,如果有类似想法的话,还是不要在这一方面花费很大的精力。二、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文章的影响力呢?想要提高自己文章的影响力,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英文文献。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章具有说服力,你需要参考与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与研究过程,这样才能告诉读者你的研究是有依据、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你的文章是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你可以引用中国的一些研究者的论文。但是,如果你的文章需要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最好尽量多的引用国际上的著名文献,当然不是说所有文献都必须是英文的,但是大部分应该是英文文献。因为国际期刊的编辑对于中国的一些研究并不熟悉,所以你需要对国际上现有的研究做一个详细的综述。很多期刊在论文发表前的评审阶段会对所引用的文章原文做非常细致的追溯,所以一定要保证引用文章的准确性与质量,这样才能体现整个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另外,在引用文献时不要过多地引用自己的文章。其次,你可以将自己已经在中国发表的论文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咨询提供论文翻译的公司,机器翻译或者人工翻译等,将其翻译成英文文章,并放在类似于Academia.e等学术平台上。这样其他研究者就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发现你的研究。如果你的文章被其他人引用就可以增加你的学术影响力。将文章翻译成英文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请尽量去尝试,这是将你的研究推广到国际范围内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三、论文写作完成以后,如何找到合适的期刊投稿呢?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重点关注期刊自身的特点,并且以此作为参照来选择适合发表自己论文发表的期刊。例如,根据文章的研究范围去选择该文章是发表在区域性期刊还是国际期刊上。如果你是中国人,论文内容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那么发表在中国国内的期刊上会比较合适。同时,还要考虑论文面向的读者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研究者,如果是面向理论研究者就选择偏向于理论方面的期刊,如果是面向实践研究者就选择实践方面的期刊。(2)认清论文的研究方法并以此来选择期刊。比如,论文使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国际上有很多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期刊,那就可以选择这些期刊投稿。这样做会增加自己的论文被录用的概率。(3)选择期刊的时候要注意该期刊的编辑或编辑委员会发布稿件的要求,注意让自己的论文符合相关要求。其次,是要仔细阅读目标期刊中已经发表的文章,查看一下论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参考文献的引用等方面是否与期刊中已经录用的文章相似。这样可以也增加投稿被录用的概率。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无论我选择中文或英文期刊,我只要选择SSCI中的期刊就好,但是这样会增加论文发表的难度。所以,在期刊的选择上不要仅局限于SSCI期刊。对于其他数据库中的期刊,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搜索影响论文录取或退稿的相关因素:比如期刊的出版频率和文章数量、投稿论文的接收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以及期刊是否开放访问等因素来进行选择。论文的发表途径总体来说包括两种:(1)直接发表在可开放获取的期刊上:这些期刊有直接免费获取文章或缴费后获取文章两种方式;(2)发表在非开放访问的杂志上:这种情况下需要判断是否可以转载到其他可以开放访问的数据库中,比如某些可以被谷歌学术公开搜索到的数据库。一种情况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转载。还有一种情况是访问时需要收费并且不能转载到其他数据库中。四、已经向国际期刊投稿后,还需注意什么?很多论文发表都不是一次通过的,都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评审。所以当你收到杂志社“需要修改”或者“请重新提交”等要求时,不要认为是自己的文章被拒稿了,这说明你的文章很有可能被录用。当你的文章被要求修改并重新提交时,编辑部会将主编和外审评论者的意见汇总起来反馈给你。请结合自己实际的研究情况认真考虑,修改有问题的地方,但是不需要遵循每一位评论者的建议,对没有采纳的意见标注出具体的原因。对原始文稿,修改使用修订视图,将文章修改的痕迹显示出来,并重新提交修订版本的修改稿。这样会让编辑更加清楚文章修改的位置以及文章修改之后与原稿的差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论文进行查重,保证论文的查重率。另外,从投稿到录稿中间会有一定的审核时间,在没有得到所投杂志的确切答复之前,不要将一篇文章同时提交给两家杂志,这会影响到你的学术声誉。
文|社评君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学术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衡量科研水平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越来越多。据2018年《科学日报》所作的统计,2008年至2018年10月,我国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进到世界第4位,发表论文共被引用2272.40万次,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这些数据说明,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可是,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论文撰写过程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的污染了我国的学术空气。近日,媒体报道,就在刚过去的4月份,国际知名期刊《多媒体工具与应用》撤销了中国学者论文30多篇,这些论文的署名单位不乏像浙大、北航这样的名校。撤稿期刊所声明的撤稿原因包括论文存在图片造假、同行评议造假以及操纵作者身份等学术不端问题。虽然学术期刊撤稿事件并不少见,但是同一期刊这么大批量的撤稿则不多见,这无疑又一次解开了我国学术圈的遮羞布。之所以说是又一次,是因为类似学术不端行为已经频繁发生,而这些当事人不乏蜚声业界的学术大咖。比如,去年11月份,一位署名为Elisabeth Bik的前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在社交媒体公开指出,我国某名牌高校校长曹某多篇论文存在实验图片“不当复制”问题。学术圈子里混的一些“小鱼小虾”学术不端行为可能没人关注,但是一位如此重量级的大咖出了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对我国学术圈的一个重创,掀开了那些亮丽数据掩饰之下的遮羞布。去年1月29日,首医科大校长饶毅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以及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论文造假。指控的问题包括图片显示的实验结果存在涂抹、拼接痕迹,图片显示的实验结果是从别的图片复制、粘贴而来,这都是非常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有相关学者(Lei Lei& Ying Zhang,2017)分析了从1997年-2016年共20年间中国被撤稿的SCI论文,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检索这些撤稿论文的撤稿记录,用于判断论文被撤回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学者被国际期刊撤稿,接近四分之三的稿件撤稿原因是由于学术不端问题,而其中剽窃最多,欺诈次之,虚假同行评议排第三。小结:国际知名期刊撤稿30余篇中国论文,再一次揭开了学术圈的遮羞布。文中所列举的问题表明,尽管中国近2h0u年来,学术论文数量增长快速,但是与此同时暴露出的中国学者学术诚信问题也越发严峻。中国学者并没有表现出与论文发展数量同步提高的科研诚信。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不合理的职称评定标准,学者急功近利的思想、论文发表的压力等,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参考文献:Lei,L., & Zhang, Y. (2017). Lack of Improvement inScientific Integrity: An Analysis of WoS Retractions by Chinese Researchers(1997–2016).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1-12.本文由“辣社评”原创首发,请尊重作者权益。/完/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雷水清)近日,华侨大学材料学院谢水奋教授课题组在金属纳米催化领域再获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Quatermetallic Pt-Based Ultrathin Nanowires Intensified by Rh Enable Highly Active and Robust Electrocatalysts for Methanol Oxida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纳米能源》(Nano Energy)。Nano Energy是爱思唯尔出版社旗下顶级学术期刊(影响因子15.548),在能源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超细铂基纳米线因超高的原子利用率和电子传输能力,成为电催化能源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其表面活跃的化学反应性,在酸性介质电催化甲醇氧化过程中,结构稳定性较差且极易被CO中间体毒害失活,严重阻碍了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直径仅为1.5纳米的高原子暴露比的四元PtCoNiRh超细合金纳米线。电催化结果表明,超细的一维结构及合金效应赋予PtCoNiRh纳米线优异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质量活性:1.36 A·mg-1Pt;面积活性:2.08 mA·cm-2)、更负的反应起始电位和显著改善的抗CO毒化能力。将强抗腐蚀的铑原子掺入铂基合金晶格中,能够有效稳定铂原子位点,强化酸性电催化条件下PtCoNiRh纳米线的结构稳定性。研究人员通过电化学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进一步揭示了甲醇脱氢反应倾向于发生在PtRh异质位点,且中间态CO以更容易进一步氧化去除的桥键吸附在该位点上。因此,在四元PtCoNiRh超细纳米线上,六电子转移的甲醇电氧化反应速率与稳定性都得到显著的提升。该研究工作不仅实现了高性能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并且在分子水平上对催化增强机理进行了清晰的阐述。该研究工作在谢水奋教授(第一通讯作者)指导下,以华侨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厦门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为合作单位完成。由王伟(第一作者,已毕业)、陈孝为(共同第一作者)、甄超、廖新艳等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完成。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华侨大学科研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