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文理兼报)【专业概况】: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在国际市场中具备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国际商法、国际法规、国际惯例等理论知识,外语交流沟通技能,并且能够独立开展商务活动的专业人才。国际商务专业突破了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局限性,除了具有国际贸易知识以外,还涉及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涉外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英语、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法、谈判与技巧、商业伦理、国际经济学、海商法等。【高中建议匹配学科】:政治、数学、英语【职业性格匹配度】:企业型、社会型。【就业概况】:国际商务专业比较注重实务操作,该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更适合直接工作,比较对口的是外贸企业,在工作的过程中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积累经验非常重要。当然如果具有一定英语交流沟通能力的,也可以选择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例如翻译、教育辅导等。就业区域倾向于深圳、上海、广州等东南沿海大中型城市。就业单位主要有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企业等。参考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专家评语】:国际商务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除了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以外,本专业还会涉及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商务礼仪、涉外企业经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考报关员、单证员、外销员、报检员、货代等资格证书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中国出版集团首届国际编辑部年会现场 应妮 摄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日在京召开了“首届国际编辑部年会”。组建国际编辑部这样的“走出去”模式有利于发挥中方内容策划优势和外方的渠道运营优势,效率更高,能有效做实、做优海外传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表示。他介绍,自2016年以来公司旗下的中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先后与13家海外出版商签订了成立20个国际编辑部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根据外方调研市场的结果,中方外方采取共同策划中国主题图书,进入外方当地主流渠道,目前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果。李岩强调,与通常的“走出去”方法不一样,组建国际编辑部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中方内容策划优势和外方的渠道运营优势,激发有效需求,降低市场风险,增进中外之间的文化双向互动交流,进一步做实、做优海外传播。来自印度三森出版社的夏尔马社长谈到自从与中方合作以来,三森出版社先后出版了15部中国的作品,其中既有《论语》《孟子》这类中国经典著作,也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如《尘埃落定》《空山》。这些作品一经发售,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提议未来应当增进双方的交流,邀请中国作家去印度与印度作家们和印度读者们多做交流。孟加拉安卡出版社的梅思巴社长、越南丽芝(Chibooks)版权代理公司总经理阮丽芝、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大学(CIUDSM)孔子学院院长刘岩、Lan-BridgeCommunicas公司李红岩、英国里德(LID)出版社总经理马丁、尼泊尔马卡鲁(Makalu)出版社社长巴苏德瓦、匈牙利罗兰大学(OBORRC)“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叶秋月、牛津大学(OUP)出版社代表丁锐等也纷纷发言。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现场向各外方出版社推介了《汉语图解词典》多语种图书,这本由中外团队联合打造的词典是专门给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产品,分成人版和儿童版两个品种,他希望未来可以与外方出版社开展更多的合作。商务印书馆和中译出版社还分别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越南丽芝版权代理公司、孟加拉安卡出版社签约成立新的国际编辑部。签约结束后,中译出版社的国际编辑部的外方代表们也现场展示了今年各自的出版成果,包括《湖光山色》印地语版、《国运》《生命的呐喊》孟加拉语、《天行者》《湖光山色》越南语版、“中国著名企业家”丛书第一辑尼泊尔语版、《誓鸟》《放生羊》匈牙利语版等十二种新书。(完)
2019年8月底,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一行出访英国,在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等文化与科研机构进行了短期访问学习。在剑桥访问期间,于殿利出席了商务印书馆与剑桥康河出版社共建国际编辑部的揭牌仪式,并向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赠送了最新出版的《徐志摩全集》,还会见了多位学者、文学家与翻译家。剑桥康河出版社坐落于英国剑桥市,由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参与创立,致力于促进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艺术学、诗歌、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类图书的出版与交流,也致力于中英两国跨文化交流项目的发展。自2014年以来,康河出版社及其合作伙伴每年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主办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邀请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诗人、艺术家和学者举办国际诗歌论坛、读诗会、音乐会与艺术展,如今已成为英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于殿利总经理向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馆长皮特·琼斯先生赠送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徐志摩全集》。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有着120多年的历史,长期致力于以出版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和文明进步,并沟通世界文明,增进各国交流。创立以来共出版图书5万余种,其中《新华字典》发行超过6亿册,2016年荣获“最畅销的工具书(定期修订)”(The Best Selling Reference Book (regularly updated))、“最受欢迎的字典”(The Most Popular Dictionary)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的语种涉及80多种,是世界上出版语种最多的出版社。剑桥康河出版社的创始人麦克法兰院士与商务印书馆结缘于2003年,他的著作《给莉莉的信》等,由商务印书馆引进,第一次在中国出版。从2020年开始,10卷本的《麦克法兰自选集》将在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发行。由麦克法兰院士自1983年所创立、现由康河出版社主持的《剑桥-大师访谈录》《剑桥-大师公开课》数据库,包含了数百个小时的视频与录音数据资料,在2019年春引入商务印书馆“知识服务平台”。商务印书馆与剑桥康河出版社共建国际编辑部,是继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后紧密合作取得的又一个新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家年轻的国际性出版与文化发展机构,康河出版社将助力商务印书馆,共建全媒体知识服务平台,让中英两国的读者能够分享更多大师的作品及丰富的数字知识资源,并举办各类具有创新性的文化创意与教育项目,为新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两社共建国际编辑部之揭牌仪式,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官邸举办。出席嘉宾包括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欧洲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史蒂文·切利,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馆长皮特·琼斯,英国历史学家莎拉·哈瑞森,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商务印书馆人文艺术中心负责人柯湘,剑桥康河出版社社长王子岚、文学总编辑露西·汉密尔顿、艺术总编辑大卫·帕斯凯特、人文社科总编辑熊灵,以及音乐总编辑王博等。于殿利总经理与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欧洲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教授亲切会谈。在揭牌仪式上,于殿利特别将由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徐志摩全集》(全十卷),赠送给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中国近代诗人徐志摩曾于1921年至1922年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就读,他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也由于他的诗歌《再别康桥》,几代中国人对于剑桥大学怀有不同寻常的情愫,由此也可以见证诗歌的力量。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连续多年支持举办的以徐志摩名字命名的诗歌艺术节,必将成为增进中英人民友谊的新的纽带。于殿利总经理向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馆长皮特·琼斯先生赠送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先生的卷轴书法,并解释了“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内涵。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徐志摩全集》,除为读者提供完整也较为准确的徐志摩著作的读本之外,也增补了百余篇先前未被收集的徐志摩佚文,融合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十几年来的发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编者首创分类编年法,更便于阅读和研究,能系统地看出徐志摩写作的历史、人格成长的轨迹。即将徐志摩的作品,不分单行本与散见诗文,全部按体裁分作七大类(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日记、书信、翻译作品),每类作品再以发表或写作的年月日顺序编次成集。胡适当年曾经说过,《徐志摩全集》应由商务印书馆来出版,今天终于得以实现。
对于很多第一次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复习节奏是个相当困惑的事情,不知道自己的进度是快是慢,不知道到了某个时间点应该复习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怎么做复习规划。今天,启航考研小编根据大部分人的节奏,为你们总结了考研几个重要的时间点,要记牢哦。这个问题没有其他的答案,我只能告诉你,复习的时间当然越早越好,毕竟你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和你一样第一次考研的人,还有二战、三战的学生呀,他们对题的熟悉程度可比小白深刻得多!下面是复习时间规划,给大家一个参考~7月份之前务必看完所有考试书目,并且要看三遍以上,对内容极其熟悉。所以早点复习很有必要!7-9月开始刷真题,三个月至少要做100套题目,并且背诵部分必考题目。9-10月知识点和真题结合复习,掌握全部考点。11-12月查缺补漏,准备时事热点问题。有同学问,为啥要把时间弄得这么紧凑,因为除专业课之外,11月、12月要背诵政治和英语的作文模板,专业课的时间就很少了,如果前面的基础不扎实的话,对其他科目的分数,乃至过线都会有影响哦。考研的复习,一定要先摸透自己的水平,然后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今天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趁现在还有时间,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自身的情况哦。
文 / 张晓涛、易云锋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在东亚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新兴经济体,日本开始向其他东亚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建立以日本为龙头的“雁行模式”,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创造了著名的“东亚奇迹”。在此过程中,为支撑企业参与跨国经营和国际竞争,日本十分注重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并形成了国际领先、成熟规范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其一流的国际商务人才构成了日本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剖析日本大学的国际商务研究生教育体系,总结出其优势和特色,以期为改进我国国际商务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日本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历程日本的国际商务教育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明治政府在“求知识与世界”这一国际化理念的指导下,全面考察并参照欧美的商业教育体制,先后设立了神户商业讲习所(1878年)、大阪商业讲习所(1880年)和东京商业学校(1884年)等,并实施西式教育。1885年《商业学校通则》发布以后,日本确立起涵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完整的近代商业学校教育体制。1903年日本发布《专门学校令》,先后在大阪、长崎、横滨和神户等地成立多所市立高等商业学校,其中神户高等商业学校于1929年率先升格为神户商业大学。二战后,日本开始废除军国主义教育,提出“和平、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196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指出日本教育要培养出一大批认识世界的“世界人”。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加深了对国际化的认识,将国际化提高到关系国家存亡和发展的高度。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掀起第三次大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是大学教育管理的弹性化、个性化、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和面向全球的国际化。21世纪以来,随着日本政府“新成长战略”“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战略”等一系列国际化人才战略的实施,日本大学的商科教育普遍融入了“国际人”培养理念和目标,其现代商学教育也更为注重对国际商务素养的培养,一些大学在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等学科的基础上还设立了“国际企业战略”“国际管理科学”和“国际商务信息”等新兴学科。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创设“超级全球大学计划(Super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旨在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和日本大学生的国际化程度,并培养出在全球舞台活跃的人才。在该计划支持下,一些大学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水平得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日本大学国际商务研究生培养体系(一)培养目标日本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大多定位于培养高端人才和商务精英,即旨在培养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见表1)。在其人才培养理念中,十分突出日本商业环境中“务实”的经营理念,并重视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此外,还有些高校提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奉献精神”和“前瞻性”眼光。可见,日本大学国际商务人才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一流的国际化商业人才,在此基础上还提倡学生能够胸怀社会责任,勇于奉献,以全球性、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和解决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二)培养层次与课程体系日本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单独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或名称相近专业(如国际经营、全球商务等);第二种是在经营学、工商管理等专业下设置国际商务方向;第三种是既不设置国际商务专业,也不设置国际商务方向,而是宽口径培养,即在经营学、商学与工商管理等专业下增列国际商务类课程,学生可根据国际商务职业方向选修该类课程。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国际商务教育项目,如日本部分大学依托“超级全球大学计划”,在经营学、工商管理等商科专业中融入更多的国际化因素。在每种培养形式下,主要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培养层次。1.硕士(1)国际商务硕士。在日本,硕士学位又被称为修士学位,国际商务修士等同于国际商务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简称MIB)。日本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基本学制为两年,非全日制则为弹性学制,培养时间为2—4年不等。日本大学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职业型和学术型,对于职业型国际商务硕士,一般不须提交学位论文,只须完成国际商业案例设计或提交案例分析报告,而学术型硕士则需要提交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方可授予学位。由于该阶段是对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进阶,更为强调对批判性思维和复杂性问题处理能力的训练。因此,日本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体系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研究能力、职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等四个方面(见图1)。为突出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应用性,日本大学将“务实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对硕士的培养中。例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等高校以“培养对产业有用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对国际商务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在课程体系方面,硕士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其方向性课程的设置更为细化,学习难度也更大。由于一些商学院实行连贯制博士培养,因此,硕士课程又称为博士前期课程,是攻读博士学位前的必修课程。就课程内容而言,由于国际商务专业是为适应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和“国际人”的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教育,因此,国际商务课程又分为两部分:一是融合了国际化因素的传统商科课程,如国际会计、国际电子商务等;二是国际商务课程,如国际经营学、国际投资学、国际商务谈判等。在研究能力培养方面,日本大学更注重培养硕士的应用性研究能力,着重加强学生在国际商务问题研究和经典经营案例分析方面的训练。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日本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重视技能培养的务实性。除设置必要的外语课程外,还会举办国际商务演讲、国际商务案例模拟等活动。在第二学年,一些大学还要求学生到跨国企业完成短期项目实习(通常为4—8周),实习任务量计入学分。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日本大学注重引导学生对国际政治、区域文化、国别历史和地理等知识的学习。通常,国际形势和国别历史文化的专题讲座已成为众多日本大学商学院的通识课程。此外,日本多所大学的商学院还与欧美高校签订了交换留学协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外学习机会。(2)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与欧美国家相似,在该类模式下,学生入学前一般须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则更为注重传授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以指导学生处理复杂商务环境中的难题。从培养方式看,日本高校MBA(或EMBA、GMBA)教育大多设有全日制课程、夜间课程以及周末课程等,如一桥大学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提供昼间课程和夜间课程,在职学员可按需选择。从学制设置看,不同学校会细分出不同年限的学制,从而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比如一桥大学的MBA就分为两年制项目和一年半项目。从课程设置看,相对于MIB专业而言,MBA国际商务方向的管理类课程更加丰富,对管理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2.博士国际商务博士培养通常以研究能力为核心,该阶段培养国际商务理论高级人才,其目的是学生能够将前沿的经营管理理论、高级研究方法与国际商务实践相结合,独立地开展应用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可指导企业进行国际经营和战略选择。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偏重于高级国际商务理论、国际商务学术前沿和高级商务研究方法,其授课主要采用研讨会形式,集中讨论该领域内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学术成果等。日本高校国际商务博士通常实行一贯制培养,学生在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后,经考核合格即可升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一些高校通过宽口径培养,将国际商务专业融合在PHD(哲学博士)、DBA(工商管理博士)等专业框架下,使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例如,一桥大学的DBA项目下设国际经营战略方向,该项目基于“最好的两个世界”愿景,旨在培养能够将学术理论与全球商业实践完整结合的高级人才。日本大学国际商务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启示(一)树立全球视野,更新办学理念综观日本大学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愿景,大多体现了“国际人”的概念。在实践中,日本大学不仅大力引进国外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实现教师队伍和讲授课程的国际化,还通过特色国际项目使学生的交流学习全球化。目前,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与现实脱节,难以满足企业的国际经营需要;二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真正通晓国际商务规则的教师比较缺乏。因此,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还需以全球化的视野反思现行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资源配置,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和学生视野的国际化,改进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效果。(二)厘清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国际商务专业是经济学理论和国际商务实践的有机结合,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内涵有所区别,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活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沟通和综合管理能力。综观日本大学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跨学科的特点突出,除商务、经济课程外,还广泛开设管理学、法学和第二外语等选修课程。此外,素质教育课程呈现占比高、种类多的特点,在一些大学的教养课程(或通识课程)中还包含艺术、文学、哲学、自然和信息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判断能力。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优化国际商务类主干课程,并设置多元、互补的选修课,课程内容应兼具应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应突出实践课程(如国际商务实训课)的地位,加强对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三)丰富授课形式,增强培养效果灵活、生动、多样的授课形式不仅可以满足课程讲授的需要,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日本大学中模拟实验、案例教学、主体讨论等教学方式被普遍应用于商科教学中,这些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日本大学商科强调教育的实务性,在培养过程中穿插了许多增强学生“软技能”的训练环节,如演讲、展示、技能竞赛、商业报告撰写等。反观中国,这些训练还没有在课程得到充分应用。因此,对于理论性的课程,可以增加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加深理解。对于实践性课程,可应用案例调研、小组竞赛、成果展示等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创新培养方式,适应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是国际商务教育精细化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是一种商务应用型人才,为更好对接企业跨国经营的需求,该专业的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应该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专业优势得以更好体现。在我国大学的国际商务研究生教育中,建议借鉴日本MBA专业学位和日本大学商科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增加我国MIB的学习类型,如全球MIB、高级MIB、在线MIB和项目MIB等,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人士的学习需求。(五)开展多元合作,提升培养水平我国大学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起步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是提高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中外合作培养方面,可探索开设“学分转移”和“双联课程”、出国访学、假期交流等项目。一些有条件的高校不仅可以设立专项资助以鼓励学生申请国外合作院校的课程,同时,还可借鉴日本的“官产学”制度,与大型跨国企业、行业协会等探索校企合作。一方面,聘请业界专家、企业高层兼任教职,并参与课程开发;另一方面,校方与跨国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可以实地体验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文化。(本文作者:张晓涛,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易云锋,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近日,由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主办、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暨国际商务论坛秘书处成立大会”在该校举办。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期刊编辑部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根据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常务理事会的决议,在2017年11月第十六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期间,经协作组理事单位推举,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教授任第一届国际商务论坛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珏教授任常务副秘书长,秘书处常设在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经过半年多的组织与酝酿,2018年3月30日,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秘书处会议暨国际商务论坛秘书处成立大会正式召开,宣布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秘书处成立,推举产生了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副秘书长人选。在开幕式上,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尹庆双代表学校向与会的领导与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专家学者们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紧密围绕国际商务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新经验展开深度对话,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催生卓有成效的智慧成果。大会特邀国际商务领域知名教授展开7场主题演讲,林桂军、赵忠秀、洪俊杰、李应芳、刘晓辉、王成岐与路江涌教授分别就国际商务学科建设、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策、劳动、风险与研发创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主题发言后,大会共设9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共作30余场报告,分别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国际化、跨国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跨国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全球价值链、外商直接投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深度促进了学者间对国际商务热点问题的合作。在会议期间,洪俊杰与王珏主持了国际商务学科发展论坛,有关高校的学科代表针对国内国际商务的学科发展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作为第一届国际商务论坛的承办者,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精心筹划组织,努力做到为广大国际商务领域的科研学者和实践者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我国国际商务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人才的培养,推进国际商务理论前沿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我国国际商务学科学者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商务学科的科研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李春雨图片由西南财经大学提供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德国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官方设立的双向投资促进机构——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成立暨北京代表处十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德贸易稳增长 双向投资引广泛关注2020年世界疫情背景下,中国不仅将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而且自二季度起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作为近1/4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地和德国近1/3华人的共同家园,北威州此次在北京举办的庆典活动也引起了中德政商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各省市等政府代表,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欧盟商会、德国商会和中国国际商会等商协会代表,奔驰、大众、宝马、SAP、拜耳等德资企业以及华为、小米、京东、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高管等近300位中外嘉宾应邀出席庆典现场。国际商务署成立 北京代表处十年新起点在轻松愉悦的迎宾酒会及充满中国风情的鼓舞开场表演之后,庆典仪式于晚6时正式开始。现场首先由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先生致欢迎辞。他诚挚感谢了各位嘉宾的莅临,并正式宣布了北威州的重要变化:自11月起,由原先的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和北威州国际合作署合并成立的全新对外经济促进机构——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正式运营,原本的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也对应更名为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并在今天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时刻。自2010年成立伊始,北京代表处及2014年开业的广州代表处在北威州和杜塞尔多夫总部的支持下促进德中经济合作,构建畅通无阻的赴德投资官方渠道,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年来已累积帮助336家各行业优秀中国企业落户北威州,使北威州中资企业总数达到1100多家。北京代表处将以十年为新的起点,在新的中德双向投资促进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北威州官方祝福 愿与北京共创新辉煌德国北威州经济部长平克瓦尔特教授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说,首先对我们的北京代表处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同时也很高兴迎来北威州全新成立的官方经济机构国际商务署。十年来北京代表处在封兴良首代的领导下工作非常出色,积极协助众多中资企业前往北威州投资兴业。在此对他们为北威州与中国亲密伙伴关系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署长华珮女士和Felix Neugart先生为此次活动视频致辞。华佩女士在致辞中表示:2010年我们就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在北京这个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都市之一,我们的代表处建功立业、成绩斐然。十年来,我们与诸多政府机构与企业建了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来到北威州投资兴业。1100多家在北威州的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如机械制造、物流、汽车配件和信息通讯行业,这其中北京代表处团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新任署长Neugart先生则说:全新成立的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一方面将全程协助外来企业前往北威州投资落户,另一方面还将为北威州本土企业在海外开拓增长市场过程中提供定制服务,包括领衔北威州本土企业亮相海外展会,组织代表团的海外考察活动等。无论是华商到北威州投资兴业,还是北威州企业赴华开拓市场,中国都是北威州的重要伙伴。期待与欢庆十周年的北京代表处继续共创辉煌。德中嘉宾齐盼北威州对华商务发展前中国驻德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梅兆荣先生随后致辞。他说,对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为促进德中经济合作迄今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热烈祝贺。他批评了个别外国媒体“不要过度依赖中国”的说法,主张加强中德友好关系以及经济往来,并更大地发挥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将从过去的单项投资扩展为双向投资业务,令他感到宽慰并衷心祝愿其今后为两国友好合作做出更大贡献。德国公使Frank Rückert博士受驻华大使葛策博士委托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北威州是德国经济实力最强的联邦州之一,拥有历史上基础发达的鲁尔工业区,并在如今成功转型为一座以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为重点的创新之州。北威州也是外国投资最活跃的区域,近20000家外国企业在此建立总部。相信北威州将成为绿地投资和企业落户的理想地点。中国商务部欧洲司翟谦司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德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北威州是德国的经济重镇,常年是全德各联邦州中对华贸易投资的双料冠军,如今更是中欧班列在西欧的一个最重要节点。北威州投促署北京代表处成立以来,为促进中德企业合作、尤其是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提供了优质服务。全新成立国际商务署,既顺应中德投资合作的发展需求,也将为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助力。德国商会华北地区首席代表晏思表达了对国际商务署成立以及北京代表处十周年的热烈祝贺。他说,十年来,北京代表处与德国商会的合作为中德商贸沟通发挥了巨大作用,封先生多年担任商会董事并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全新启动的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及北京代表处能在更广阔的经济领域为中德合作带来更大的推动力。现场出席本场典礼活动的还有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前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以及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Lothar Herrmann 等。更多信息敬请点击“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成立暨北京代表处十周年专题”https://finance.huanqiu.com/topic/beiweizhou
三个纬度讲专业:学什么、干什么、报考建议国际商务专业00:55来自高考志愿靳小强学什么——主要课程有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电子商务、国际投资、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等毕业后干什么——金融、外贸、证券、公务员等提醒注意:一般金融机构在招聘的时候,除了技术性很强的岗位要求比较高以外,一般职位只要是经管类的专业就可以。报考建议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很接近。在本科差别非常小,也都是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专业。如果你外语好、数学一般,不妨考虑这两个专业。如果非要区别的话,国际商务属于管理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类。再次强调,其实他们本科阶段差别真的没多大。国际商务属于管理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类。如果按照学科分类,一个偏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偏应用(国际商务)。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校,这两个专业是一个系、一个学院,比如南开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两个专业都涉及管理和经济,但是国际商务侧重管理方面,课程设置也偏向管理为主,经济为辅;国际贸易更侧重经济方面,主修课程基本都是经济学接下来,我就以这两个学校为例,详细介绍下,让你了解的更直观一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时,就设有商科,这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科的前身。1923年,南开大学开始正式设立经济学系,培养本科生,1935年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之一。按照上图,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际商务4个本科专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为建立于1960年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济系。历经数十载建设,我院已发展成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规模最大,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龙头和核心学院。学院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国际投资方向)、国际商务(中澳合作)、物流管理(中澳合作)、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分别隶属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每年还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语实验班、经济学创新实验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被确定为上海市“外贸经济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
6月4日至6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带队来威调研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情况及“四港联动”工作推进情况。调研组一行先后与市商务局相关科室、市直有关部门及重点企业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就威海对日韩经贸合作情况、产业发展及交通物流现状、企业发展需求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张威指出威海具有对韩合作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具备构建面向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的先天条件,下步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优势,通过推动威海仁川“四港联动”、构建中韩物流黄金通道,进一步深化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中韩乃至中日韩地方合作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威期间,调研组一行还先后赴威海港、服务贸易产业园、综保区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我市港口及特色园区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来源: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 题:专访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中德企业存在更多互补空间作者 刘文文 张颖2020年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贸易遭受沉重打击,中德贸易仍然实现逆势增长。据德方数据显示,2020年德中双边贸易额约为2121亿欧元,同比增长3%,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对此表示:“中德企业在更多领域有互补和合作的需要。”封兴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与德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从贸易角度来看,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未来,随着中德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将在金融业、电信、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中国的营商环境是否适合德资企业发展?在封兴良看来,中国的营商环境总体上非常适合德资企业发展,具体来说,不同地方也有明显的差异。他指出,目前超半数德资企业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因为相对而言,中国东南地区往往更加务实,更讲究国际规则,招商引资的方法更透明,商业环境也会更加开放。中资企业是否能适应德国商业生态?封兴良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下称“北威州”)为例,介绍了中资企业在德发展情况。据封兴良介绍,北威州不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但人口最密集、经济历史最悠久,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物流体系,世界最大的内陆港、中欧班列的终点站——杜伊斯堡,就位于北威州。德国本土50强企业中,在北威州的就有18家。近年来,北威州正日益成为中国赴德企业投资的首选地,中资企业在北威州的投资呈现出增速快、实业多、成功率高等特点。对于中国企业到北威州投资,封兴良给出了一些决策建议。他指出,到国外投资要先把自己准备好,充分了解市场。他称,目前已有包括华为、中兴、三一重工、五矿、徐工在内的1200多家中资企业在北威州落户,这些企业一开始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发展领域。谈及中德企业未来合作重点,封兴良指出,数字化、工业4.0是中国和德国企业下一步合作的重点方向。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德国亟待快速发展。他进一步解释,德国精于传统车制造,对电动汽车天然存在偏见,因而错过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好时机,尤其在电池制造方面并不擅长;而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都有非常出色的电动汽车电池厂,这是德国需要学习的。在自动化生产和网络应用上,中德也存在相当大的互补空间。封兴良表示,德国在机械和制造方面无人可比,工业自动化率非常高,柴油机、内燃机制造领先世界。但德国网络发展不及中国,阿里巴巴、美团等展现出的超强的网络应用,是德国亟需加强的。封兴良还提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会给中德两国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他表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促进中德双方共同提高市场开放度、优化竞争条件。一方面,德国企业有望在中国获得更好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在中国内部创造更多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企业反向进入德国市场打开通道。谈及2021年中德贸易的发展,封兴良非常乐观,他认为,当前疫苗大规模接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毒严重变异、继续蔓延的可能性很低。他称,随着未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签订,中德贸易百分百会延续良好的势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