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涨知识了|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是什么意思?夔谓铉曰

涨知识了|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是什么意思?

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都是什么意思?目前,在国际科学界与学术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ISI旗下的SCI、SSCI、EI和ISTP等重要检索期刊所收录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1、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I)2、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CI)3、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SCI)4、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A&HCI)5、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TP)6、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SHP)7、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EI)8、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SCI)9、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CD)一: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I)ISI的发展简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是国际知名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1958年,ISI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借款500美元创办了ISI,Current Contents(CC)ofChemical,Pharmaco-Medical&Life Sciences是当时的唯一产品,它每期有32页,包括了200种期刊。1960年,ISI引进了Current Abstracts of Chemistry and Index Chemicus,并于当年正式成立公司。1992年,ISI被ThomsonBusiness Information收购。ISI成立50多年来,先后推出了SCI、SSCI、ISTP、A&HCI和ISSHP等许多著名的学术研究检索工具和数据库。ISI的领域涉及22000种期刊、3100万件专利、60000个会议录、5500专业网站、5000本学术专著、200万化学结构、230多个学科的深度索引,以及100年的科学引文索引。目前,ISI的主要产品有两类,一是平面索引产品;二是网络产品。ISI的平面产品(5种):1:《科学引文数据库》(SCI) 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3:《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 4:《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 5:《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SSHP)ISI的网络产品(2种)1:1997年,ISI创办了ISI Web of Science,并开始通过因特网提供在线访问。ISI Webof Science。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引文数据库,包括ISI的三大引文数据库,即ISI-SCI、ISI-SSCI和ISI-AHCI,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200多个学科的8,600种经过评估的学术期刊,每个数据库都是每周更新的。它可让用户在这些的跨学科的海量著录信息中进行引文检索和引证分析。用户可以同时从多个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数据库中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而且在检中的文献中还提供了该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访问路径,据此读者可以进一步参阅这些参考文献,直至追根溯源并了解全貌。这种独特的引文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WebofScience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直接使用,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2:ISI最新开发的信息产品解决方案被称为ISI Web of Knowledge(http://isiknowledge.com/),它可以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企业、政府和非赢利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支持。WebofKnowledge将跨学科的(以及细化的)论文著录、评估和分析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集成在一起,是一个基于互联网(WWW)所建立的新一代学术信息资源整合体系。ISI的辅助产品(2种)此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也以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而著称。ISI开发的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ISI基本科学指标)收集和分析SCI、SSCI中所收录的10多年来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中出版的研究文献及其参考文献(引文),运用引文分析等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按照不同分类提供相关数据,并展开分析和排序。I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有助于确定关键的科学发现,评估研究绩效,掌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了解各个研究领域中最依靠的国家、研究机构、科学家、论文和期刊,确定特定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产出与影响。2001年,ISI还创立了ISI Highly Cited.comSM(这是一个介绍世界最有影响、被引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的网站),引入了ISI科学基本指标(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为衡量科学趋势和为国家、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公司期刊的表。现排名提供了有力的评价工具。目前,ISI的首席执行官(CEO)是MikeTansey。二: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CI)SCI简介:《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目前,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目前,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SCI将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6650余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简称CC)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这其中,含有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4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6650余种。SCI每年收集论文数达六七十万条。SCI的索引形式:SCI主要摘录科技期刊和专利。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包括论文(无代号)、摘要(A)、评论(B)、编辑部文章(E)、通讯(L)、会议资料(M)、专利(P)、评论和书目(R)都逐一加以摘录。尤其把每篇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认真著录,并按照一定格式编排起来。在论文索引方面,它是以来源索引为基础,另配有四种引证索引(即作者引证索引、专利引证索引、主副事物引证索引及机构引证索引)。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 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通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通过SCI’sKey Words 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 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三: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SCI)SSCI简介: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它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据ISI网站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SSCI全文收录1876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现收录有中国大陆的期刊3种,台湾的期刊7种SSCI最早创刊于1969年,收录数据从1956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数据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SSCI收录期刊1979种,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SSCI与SCI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从功能上说是一种学术论文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从内容上说是以收录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论文为主。SSCI从功能上说也是—种学术论文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只不过它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从内容上说是以收录社会科学的论文为主。近几年来,在国内大学论文排名、研究基金申请、个人职称晋升等竞争中,SCI论文数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依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几乎言必称SCI。国内许多大学都提出了下世纪初把自己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应当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SSCI却在国内受到冷遇,很少有人提及。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应当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还应当拥有较多的SSCI论文数,尤其对于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如此。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SSCI覆盖的学科范围。SSCI覆盖的领域包括:人类学,区域研究,商业,商业金融,传播学,犯罪学与刑罚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与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机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老人病学和老人学,健康政策与服务,历史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史,工业关系与劳工,情报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语言与语言学,法学,管理,法医学,护理学;哲学,规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数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大众健康,康复,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社会科学-数学方法,社会工作,社会学,恶习,运输,城市研究,女性研究等。无疑,这些学科的研究水平对于衡量—个国家的研究水平是极其重要的;对—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更至关重要。四: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A&HCI)A&HCI即《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它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与SCI和SSCI一起共同构成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三大核心数据库,其特点也是收录引文文献,目前收录1300种国际权威的期刊作为文献源。1976年,ISI创办了A&HCI,它收录数据从1975年至今据ISI网站最新公布数据显示:A&HCI收录期刊文献数据覆盖了语言与语言学、文学、哲学、宗教与神学、古典研究、历史、考古、艺术、建筑、表演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计9大学术领域共28个学科。A&HCI收录的期刊绝大部分为美国和欧洲的顶级学术期刊,较少收录亚洲等地区的学术期刊,收录期刊亦以英文期刊为主。中文期刊中,目前收入A&HCI有《亚洲艺术》、《中国史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潮》等几种,港台地区仅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被收录。我国学术界对SCI、SSCI都比较熟悉,但是对A&HCI似乎还缺乏了解,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学科分类同西方的学科分类有所不同。西方的学科共分自然科学(Science)、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艺术与人文学科(Arts and Humanities)三大类,而在我国,学科只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艺术与人文学科被包括在社会科学内。五: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TP)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它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中两个数据库(ISTP和ISSHP)之一。ISTP创刊于1978年,它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科技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TP所收录的数据包括生命科学、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六: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SHP)ISSHP,即《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s&Humanities Proceedings,简称ISSHP),它于1979年由ISI创办,其数据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的会议文献。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文学、历史学、公共卫生等领域。七: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EI)EI,即《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也是目前世界著名的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创刊于1884年,最初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编辑出版发行,它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期刊和会议论文,其所收录文献的范围几乎覆盖工程技术各个领域的数据,涉及到材料工程、地质、电工、电子、通信、动力、核技术、化学、工业工程、环境、机械工程、计算机和数据处理、交通运输、金属工艺、控制工程、矿冶、能源、材料科学、农业、食品技术、汽车工程、生物工程、石油、食品、数理、水利、土木工程、医学、仪表、应用物理、宇航、照明、光学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目前,EI选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工程技术类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和图书等出版物。EI数据库每年新增约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文献的语种为英文。EI每月出版1期,每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EI均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EI的出版形式有印刷版、电子版及缩微胶片。EI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和权威性强等特点。1992年,EI公司开始收录中国期刊,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八: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SCI)CSSCI的由来与发展: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Index,简称CSSCI),它是南京大学199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研制的一种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检索的产品。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门从事CSSCI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0年,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完成,并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2001年,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了由17所著名高校科学研究与管理专家组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CSSCI被列为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将CSSCI列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收录了1998以来的数据,其来源文献54万余篇,引文文献320余万篇。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的主要形式:CSSCI是我国社会科学重要文献引文统计信息查询与评价的主要工具,它以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登载的文献为数据源,通过来源期刊文献的各类重要数据及其相互逻辑关联的统计与分析为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第一手资料。CSSCI来源期刊的遴选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CSSCI的遴选程序是:按照近3年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对所有学术性社科期刊分学科进行排序;按照“高进低出”的原则确定各学科预选来源期刊;预选来源期刊提交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年度来源期刊。CSSCI提供的信息检索途径有:(1)来源文献检索。它包括篇名、作者、作者所在地区及机构、刊名、关键词、文献分类号、学科类别、学位类别、基金类别及项目、期刊年代卷期等。(2)被引文献的检索。它包括被引文献、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代、被引文献细节等。(3)优化检索.包括精确检索、模糊检索、逻辑检索、二次检索等。不同途径的检索结果按发文信息或被引信息分析统计,并支持文本信息下载。CSSCI的收录期刊:CSSCI收录期刊采取两年一次动态调整的方式:2001年度,首次列入来源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2003年度,收录的来源期刊调整为418种;2006年度,收录的来源期刊调整为493种;2008~2009年度,所收录的来源期刊为528种,此外还列出了扩展版的来源期刊152种,以及来源集刊86种。九: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CD)CSCD,即《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它属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创办的我国学术期刊全文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是我国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和期刊评价、管理的现代化运作平台,以光盘和网络等形式向国内外读者提供动态知识服务,并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进行期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期刊管理部门提供数据。CSCD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378种,已积累了从1989年至今的论文记录近100万条,引文记录近400万条。CSCD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CSCD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CSCD具有建库历史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交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共遴选了1048种期刊。其中,英文刊40种,中文期刊1008种;核心库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378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柔节

第三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召开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高莹 通讯员 毛维准 王守都)4月20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三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与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期刊专业委员会协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郑钢基金提供技术支持。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德国与以色列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围绕论坛主题“百年国关与中国:历史、理论和实践”展开了深入讨论。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刘德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会长谭秀英,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郑钢基金理事长郑钢,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孙吉胜,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冬梅,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战略系主任宋德星,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以及相关部门代表和学者嘉宾出席了第三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斌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大国竞争态势加剧,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思潮、新现象与新趋势层出不穷的背景之下,总结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探索世界政治的发展机理、检视中国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是中国国际问题学术界的当务之急。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从无到有,逐渐成长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这既是中国对外关系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一个体现,也是几代国际问题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薛海林表示强调,南京大学的国际问题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以王绳祖先生为代表的南京大学几代学人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沉稳的学术风格和独特的研究路径为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大学与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有着深厚的渊源,今后将继续与学会合作,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薛海林最后勉励与会青年学者积极展示研究成果,展开深入讨论,为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建言献策,为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秦亚青强调,2019年时值国际关系学科建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国际关系学由从属于其他学科的隶属身份成长为一门发展迅速、前途光明的独立学科。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迅速发展,已经开始产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理论成果。秦亚青也指出,南京大学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秦亚青还表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一向重视青年学者的成长,致力于为国际关系研究培养骨干力量与后备人才,希望青年学者在学术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会长谭秀英在发言中呼吁,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应该提升理论自觉和创新意识,培育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学术认同感,努力确立自身的学术定位与研究特色,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她希望青年学者能够淡泊名利、苦练内功,保证学术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同时借助全国青年学者论坛这个重要平台为我国国际关系的学术发展贡献力量。在主旨演讲环节中,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吉林大学教授刘德斌和南京大学教授石斌分别以“百年国关与中国:跨越三个陷阱”、“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与贡献”、“世界的重塑:百年历史演进的动力”和“‘再思’国际思想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题发表演讲,向在场专家学者和听众深入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国际关系学科的中国贡献、世界历史变迁的逻辑与动力以及国际政治及其相关领域的思想史对于建构理论和理解现实的意义等重要议题。本次论坛共设8个分论坛和1个圆桌对话环节。参会的青年学者与专家分别就“大国竞争中的国际秩序”“当今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资本、技术与国际安全”“国际组织:挑战与变革”“中国周边秩序与周边安全”与“国际关系的中国:历史经验与现实选择”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聚焦全球变迁中的相关变量、历史逻辑与政策选择等,积极向国际关系学术前辈以及青年学者同仁展示自己的独特观点与研究成果。据悉,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已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的三大学术论坛品牌之一。自2017年以来,南京大学校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青年学者论坛,今后还将继续合作。本次论坛在学者来源、议题设置、论文评审和会务组织等方面积极创新,进一步体现了“高强度、高效率和高水准”的特点,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高莹 毛维准 王守都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若物之内

专家学者聚焦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发展

9月28日,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英文刊现状、困境及发展路径”研讨会于北京召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现代国际关系》主编王文峰、《现代国际关系(英文刊)》执行主编赵金富、《中国国家问题研究》执行主编姜志达、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主编孙学峰、《中国国际战略季刊》执行主编张哲馨、Asian Journal of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编辑部主任钮松等参与会议。会议就新时代如何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推进英文刊大数据发展、提高我国英文刊国际化程度等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据了解,中国目前有548种英文学术期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文社科英文学术刊物获得极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我国英文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也相应提高。但在国际范围内,我国的英文刊发展仍然落后于一些国家,如何提升人文社科英文学术期刊的规模和水准是值得各界关注的问题。姜志达认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社科期刊“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为“走出去”的社科期刊提供了重要议题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较为缺乏,很多学术议题和研究体系一直由西方掌握,许多研究只是对西方研究成果的吸收,而具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不多,国际化的对话能力欠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在思想和学术领域逐渐改变了西方垄断的局面。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学者和学术期刊掌握着合作理念的倡导权和合作机制的创建权,学术研究有了中国自己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议题,并以此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学术刊物的国际话语权。对于任何期刊来讲,稿源及稿件的质量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据张哲馨介绍,目前中国英文刊的稿件大多来源于国内学者,国外学者投稿较少。因英文水平所限,部分国内学者文章的英文表达不够规范,或直接用中文写成,期刊编辑再进行修改或找专业人员翻译。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提高英文刊稿件质量,要提高稿件的翻译水平,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思想、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此外,与会专家还就期刊定位、智库建设、国际化程度等问题进行讨论。(光明融媒记者 李睿宸)

禁闭室

核心期刊2021年重点选题方向大盘点 | 第2期

发论文找准期刊,投其所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今天整理了以下35本期刊的2021年重点选题方向(含CSSCI、C扩、北大核心、普通期刊等),涉及到各个学科,各位有投稿意向的老师同学们可以根据期刊给出的选题方向写稿投稿!结合期刊的选题方向、用稿偏好,以及以往发文的特点进行写作投稿,会更加高效准确!希望您2021年多发好论文!(第一期核心期刊2021年重点选题方向大盘点推荐收藏)我们对部分核心期刊做了大数据投稿分析报告,分析了期刊的发文高频词、发文较多的学者(及其合作网络)、发文较多的机构、论文基金占比情况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选题、写作!01 探索CSSCI/北大核心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1)“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重大任务(2)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和宝贵经验(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我国发展环境(5)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学理性研究(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3)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4)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5)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的理论总结与宝贵经验政治学研究栏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3)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4)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5)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6)基层协商民主与城乡社区治理创新(7)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8)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重要政治概念的变迁(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共治理研究栏目(1)社会建设与共同富裕(2)美好生活与社会保障(3)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现代化(4)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5)超大城市治理与城市群协同发展(6)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8)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9)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10)“三农”问题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相对贫困治理等)政党治理研究栏目(1)中国共产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4)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5)建党百年依规治党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推进(6)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栏目(1)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4)政治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5)中国国家治理和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与传播(6)弘扬中国精神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科学精神、工匠精神、革命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等)02 经济管理CSSCI/北大核心1.百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领导与管理实践探索及理论创新2.百年视域下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3.国资国企业改革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4.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战略选择与经营管理创新5.新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劳动就业与企业发展6.数字经济与管理理论创新7.新型举国体制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8.新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管理问题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10.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0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北大核心一、重大栏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研究二、特色栏目1.文化与经济2.法律与政策实证研究3.国际区域合作与中国发展4.诠释学与经典诠释三、年度重点方向1.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理论与实践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经验总结4.创新型国家与智慧社会建设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6.法治中国与法学理论创新7.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8.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9.制度创新与绿色发展10.世界一流企业培育研究11.海洋发展研究12.金融安全与金融现代化13.新时代文艺与文学14.媒体融合与网络空间治理04 中州学刊CSSCI/北大核心当代政治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3.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研究4.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5.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机制和有效路径研究党建热点1.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问题研究2.党的政治建设研究3.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研究4.一体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研究5.乡村振兴中的组织振兴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实践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2.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研究3.畅通国内大循环问题研究4.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5.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三农问题聚焦1.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研究2.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3.提高粮食安全质量问题研究4.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研究5. 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法学研究1.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研究2.针对灾害、疫情、犯罪等问题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创新研究3.《民法典》实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4.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法治化促进研究5.住房、教育、养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物业管理等有关民生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研究1.社会学视野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2.城乡新型社区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研究3.城市发展与城市空间治理研究4.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5.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究6.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7.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问题研究8.新媒体时代社会心态与情感问题研究伦理与道德1.政党伦理研究2.国际伦理研究3.生态伦理研究4.科技伦理研究5.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研究6.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哲学研究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关问题研究2.易学道家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冯友兰研究3.中国哲学中身体修养与心灵安顿问题研究4.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研究5.中国哲学史和地方哲学史再研究历史研究1.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有关问题研究2.中国古代移民文化与历史记忆3.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4.中外古代文明史比较研究5.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与边界变迁6.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明与世界其他流域文明比较研究文学与艺术1.文学经典的再发现与新阐释2.黄河文学书写与文化记忆3.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4.人工智能与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5.文学与艺术新现象的理性思考新闻与传播1.新时代国家形象传播问题研究2.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研究3.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研究4.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研究5.网络生态治理研究6.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问题研究7.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05 社会主义研究CSSCI/北大核心理论热点聚焦栏目(社会主义发展史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大党的现代化成就与经验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经验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与理论研究栏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特征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劳动价值论研究;资本的时代属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栏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研究;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研究;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新要求研究;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研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与要求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观念研究;新发展格局及其构建研究;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相对贫困治理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栏目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研究;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研究;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内涵研究;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构建研究;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研究;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研究;乡镇体制改革研究;新时代乡村建设研究;基层政权与基层治理研究。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栏目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危机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状况与趋势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全球治理与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栏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统筹发展和安全研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研究。0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北大核心一、新时代新思想研究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研究2.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1.面向“十四五”及2035远景目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2.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国内循环与国际农业循环三、减贫与乡村振兴1.中国减贫经验总结、相对贫困、贫困的代际传递、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建设3.乡村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经济、涉农工商管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四、土地问题1.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与乡村可持续发展2.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与实践创新3.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与减量化管控4.国土空间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五、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城乡关系1.新时代城乡治理体系研究、城乡社会治理创新及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品的提供机制研究3.教育发展与社会流动性、返乡创业与下乡创业六、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1.农村生态产品供给与转化、农业投入品与面源染污2.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七、科技发展与科学传播1.数字时代的治理新要求2.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实践影响与理论效应3.农业生物科技等新技术采纳及伦理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争议性科技社会传播的机遇和挑战八、小农生产与现代市场衔接1.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同构2.围绕农业全产业链的交叉科学和大数据科学研究九、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农村妇女与留守儿童07 经济学家CSSCI/北大核心1.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研究;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4.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5.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问题研究;6. 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研究;7.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相对贫困问题研究;9.“三农问题”研究;10.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1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1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3.建设开放型经济、创新开放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研究;14.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建设问题研究;15.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政策选择研究;16.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问题研究;17.区域经济与城镇化问题研究;1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理论研究;19.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及其变动趋势问题研究;20.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趋势的研究;21.国外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研究;22.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研究。08 行政法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习近平法治思想2.行政法法典化3.宪法与行政法的对话4.民法与行政法的对话5.刑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衔接6.个人信息保护7.监察法专题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法9.行政复议法修改10.区域法治合作11.行政处罚法的实施12.网络数据法与政府数据开放13.非诉强制执行14.园区法治15.部门行政法09 旅游学刊CSSCI/北大核心第1期 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业变革第2期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问题、新机遇与新方向第3期 健康中国与国土空间游憩战略第4期 后脱贫时代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第5期 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第6期 红色旅游第7期 在线新文旅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与趋势第8期 旅行书写与游历发展第9期 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第10期 旅游移民与社会融合第11期 旅行中的离家与回家10 图书情报工作(标注▲为重点选题)CSSCI/北大核心/JST1.后疫情时代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改变与影响▲2.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与2030年战略选择▲3.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情报监测与识别理论与方法▲4.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图书情报工作研究▲5.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融合发展与服务创新▲6.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文献资源保障策略研究▲7.面向实体清单机构的信息资源封锁与反封锁研究▲8.情报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安全▲9.智能情报分析技术与平台建设▲10.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智库建设与开放数据治理▲11.新技术、新方法在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应用12.面向用户认知的政府开放数据管理与服务13.政务社交媒体知识发现理论及方法1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建构15.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服务策略研究16.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研究 17.图书馆文化传承与传播服务18.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关键问题19.图书馆总体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20.应急管理的情报协同机制设计21.健康信息行为和个人健康信息管理22.重大应急响应事件中的信息组织与管理▲23.面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公众健康信息素养培育▲24.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研究▲25.不同情境下数据管理与利用26.开放科学数据、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27.数据识别、情报监测与公共舆情科学预警28.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利用机制29.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与策略30.公共危机治理政策与策略▲31.政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32.新一代元数据研究33.智慧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研究▲34.智慧图书馆平台/第三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35.数字图书馆的扩展/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36.全球学习工具互操作性(LTI)开放标准研究37.数字包容与图书情报服务38.科研评价改革与创新39.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40.云服务支撑下下一代数字学术环境研究41.新《档案法》与档案治理研究42.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视野下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4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44.数字人文实践中图情档的定位和价值45.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特藏技术应用46.新文科与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47.图情档学科数字转型研究48.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49.重新审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方法50.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核心能力构建11 档案学通讯CSSCI/北大核心· 档案与中共建党一百周年· 档案学基础理论· 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 档案治理体系· 档案解密与鉴定· 档案工作责任制· 档案所有权· 电子档案凭证价值保障· 档案工作数字转型· 档案智能化管理· 档案与数据管理· 档案与数字人文· 计算档案学· 企业境外档案管理· 破产企业档案处置· 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管理· 档案叙事· 古文书学/历史文书· 档案与文化遗产保护(世界记忆工程)· 档案学与相关学科交叉选题12 电化教育研究CSSCI/北大核心1. 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教育发展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教育信息化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机制研究、技术支持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乡村教育信息化监测评估研究等。2. 智能教育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智能教育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变革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智能时代知识生成与进化规律、智能环境下学习者认知与发展规律、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智能技术驱动的教育组织体系演化机制、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研究范式研究等。3. 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主要包括大数据在教育决策、教育治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导学系统等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人机协同教育机制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趋势研究;智能时代教育数据安全与伦理研究等。4. 学习环境开发与应用主要包括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研究;促进深度学习的认知工具设计与开发;智能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交互设计研究;多模态学习资源组织、AR/VR资源设计与开发、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等。5. 网络教育创新应用主要包括后疫情时代教育转型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等。6. 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主要包括“三个课堂”相关研究、智能教学系统支持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技术环境支持的课程建设研究、技术支持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7. 国际比较研究主要包括国际教育技术领域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要标准研制等的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比较研究等。13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北大核心1/国际前沿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学习科学、在线与混合学习、终身教育的重大政策、战略、报告解读,领域内国家社科、自科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育与学习变革的跨学科交叉研究。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智能时代教育系统与教学范式的变革研究,如智慧教育、智能评价、智能教学系统、机器人教学、智慧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发展、人工智能伦理等。3/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混合学习研究,在线教育治理研究,高质量课程建设与保障研究,在线学习的环境与技术、理念与模式、方法与评价研究。4/技术赋能教育研究5G、AR/VR/MR、区块链、脑机接口、学习分析等新技术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的创新研究,如5G+教育、区块链+教育、人机协同、教育智能体、多模态学习分析、STEAM教育、创客教育、计算思维培养、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等。5/教育大数据研究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决策研究,教育大数据的国家政策和领域发展,教育大数据创新融合应用,教育数据的规范使用、隐私保护等研究,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6/远程与终身教育研究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前沿理论、方法及热点问题,新兴技术背景下的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教育发展与实践。14 俄罗斯研究CSSCI/北大核心1.“苏联解体三十周年”专栏苏联解体是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模式,尽管已经过去30年,但对于影响苏联解体的很多深层次因素,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思考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此后欧亚地区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仍然十分必要。杂志计划的选题包括:(1)苏联解体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多样化选择、路径转换及其重新评价;(2)俄罗斯国家建构和社会转型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3)当代各国保守主义的比较及其在俄罗斯的历史渊源;(4)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各国对俄罗斯研究的主题、方法、研究者队伍等变化及其对决策体系的影响等问题。(5)其他与苏联解体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二十周年”专栏上海合作组织是在后冷战时代欧亚区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其20年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亚洲区域安全机制建设的缩影,回顾上合组织二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理论研究与外交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杂志计划选题包括:(1)分析后冷战时期欧亚区域化进程中的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博弈;(2)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实践中的运用与创新;(3)未来上合组织在欧亚区域治理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4)俄罗斯参与亚洲区域化进程的机会与路径等问题;(5)其他与上合组织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3.“《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二十周年”专栏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是21世纪以来,对于欧亚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进程。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之际,梳理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发展历程中的脉络,对中俄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杂志计划选题包括:(1)中俄关系的内生动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特别需要关注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俄关系的展开方式;(2)“一带一路”在新时期的中俄欧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功能与问题等问题;(3)其他与中俄关系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15 高校教育管理CSSCI/北大核心专题企划主要围绕高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如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含教师科研评价、各类人才评价、教育教学评价、高等职业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等改革),“十四五”高等教育布局与调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新高考、“强基计划”等招生制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改革(如结构调整与招生改革),建党百年高校党建研究等。专家笔谈主要邀请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高教管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反思性研究、基于交叉学科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与方法研究等。教师发展主要包括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高校教师分配制度改革、高校教师人员结构优化、师德师风建设等。学生发展主要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学生权益保障,高校思政教育等。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主要刊登国外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评介文章,要求资料翔实、可靠、新颖,有介绍、有比较、有评论、有新论点,对我国高等教育要有启示与借鉴意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格局新变化、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治理研究主要包括高校创新服务水平提升策略,高校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区域协同与高等教育(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研究等),高等教育评价(人才评价、学科评估、大学排行榜研究、学术评价体系和大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第三方评估/评价等),“双一流”建设(分类建设,层次化、差异化评价机制构建等),高等教育法治化等。教育经济主要包括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优化教育投入与高校产出、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学科专业调整,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提升,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与资源配置等。民办高教主要包括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建设,营利性民办高校监管,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推进实施,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信用体系构建,民办应用型人才培养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院校就业保障机制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与专业建设,省部共建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职教集团的探索等。探索争鸣围绕高等教育发展和管理中一些尚存争议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探索与争鸣,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清楚。16 大学教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0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及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02、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0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04、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十四五”至2035高等教育展望05、高等教育评价与改革问题研究06、“双一流”建设评估推进机制与建设情况动态监测机制研究07、一流学科的生态建设问题研究08、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09、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其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10、学位与学生管理中的权能分析与立法检视11、破“五唯”背景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职称评审与薪酬制度改革研究1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1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研究14、后疫情时代国际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15、大学“课程思政”与“四史”教育研究16、古代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书院制、本科生导师制研究17、我国高等教育立法的历史审视与未来路向18、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百年发展审视及新时期国际教育史学发展的新动向17 求索CSSCI马克思主义栏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等文史栏目:学术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文艺理论文化传播等哲学栏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人工智能前景与展望科技伦理中西哲学前沿等经济学栏目: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对贫困治理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管理学栏目:公共管理治理现代化财政管理等法学栏目:社会治理相关法律问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法律问题民法典相关议题党内法规等社会学栏目:乡村建设社区治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历史社会学等1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扩1.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研究3.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问题研究4.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研究5.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题研究6. RCEP与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研究7.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8.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研究9.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研究19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扩一、环境法研究1.环境治理法治化2.《民法典》中绿色条款适用3.流域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4.环境公益诉讼规范性5.总体安全观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立法6.环境司法与环境执法7.环境监管体制改革8.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体制建构二、环境社会学研究1.“十四五”环境保护整体性规划2.绿色发展3.环境社会学理论本土化4.环境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5.农村环境治理6.城市环境治理7.后扶贫时期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三、环境经济学研究1.“十四五”期间环境保护政策及管理制度2.绿色消费与绿色生活方式创建3.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4.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5.流域与区域的环境资源管理与绩效6.双循环经济格局下的绿色转型与发展7.土地资源管理与粮食安全20 理论月刊 C扩/北大核心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巨大成就、宝贵经验2.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全面依法治国3. 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4. 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 数字经济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7. 后脱贫攻坚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研究8. 辛亥革命110年的历史记忆与中国的共和进程研究9. 人工智能与社会高质量发展10. 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研究11. 中国城乡融合的社会学研究12. 人口老龄化应对研究13. 西方阐释学研究及中国阐释学的建构21 知识产权C扩/北大核心(一)知识产权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二)知识产权与国家安全、平安中国和健康中国(三)知识产权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四)知识产权与绿色发展(五)知识产权与文化软实力(六)知识产权与区域协同发展(七)知识产权与乡村振兴(八)知识产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九)知识产权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十)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十一)知识产权理论建设与顶层设计(十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研究22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扩/北大核心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反映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阐释、新思想、新实践的优秀成果以及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专题社会工作:强调前沿交叉、干预研究(尤其聚焦禁毒、司法、矫正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等)和理论探讨社会学:重点聚焦于分层社会学(尤其关注住房、资产对分层的影响,算法时代的新工人群体)、城乡社会学(新型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转型/过渡型社区建设等)、县域社会学等议题的研究城市治理:围绕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智慧治理与精细化管理、人民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的研究政策研究:社会政策的最新理论、后2020时代的贫困治理政策、新业态背景下的劳动体制与政策应对、老龄化政策以及政策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国际比较等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理论前沿、公共产品理论与政策、财税制度,以及国家治理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空间经济学:空间经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前沿、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及应用,以及城市群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新城新区(临港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业升级与空间结构优化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前沿:倡导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如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方法(自然实验、田野实验,基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等)以及聚焦于前沿问题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全球化:包括第四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移民、企业国际化战略等前沿热点议题的研究2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C扩/北大核心 “十四五”期间的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关系与劳动力市场新技术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经济与社会效应评估人力资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式与典型案例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组织行为、领导力与劳动关系新组织形态与不确定情境下的工作、职业与雇佣管理应对和化解危机的组织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新技术应用背景下组织能力建设、文化构建、激励创新的案例研究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梳理与应用经济新常态下的技术变革与高质量就业新形势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与发展发挥创新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新时期大国工匠与技能人才资源的开发24 企业经济北大核心1.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企业发展应对3.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企业战略调整4.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5.“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科技自主自强6.供给侧改革下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7.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发展模式与路径8.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9.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发展10.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企业重大风险防范 11.扩大内需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头部企业互促提升 12.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中国企业国际合作13.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与民营企业发展25 党政研究北大核心中共百年建党基本经验总结与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党的领导优势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研究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与世界大变局研究经典现代化理论与中国道路研究全面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和指标体系研究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坚持系统思维与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研究新时代切实推进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相对贫困治理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研究数据资源产权制度和标准规范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问题应急管理、风险治理与平安中国研究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新阶段国家治理的变化、挑战与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体系研究优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研究数字政府建设研究智慧城市治理研究公共服务保障和民生改善研究基层协商民主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层社区动员机制和管理机制研究

你不知道吧?发表国际期刊并不难

Modern Law Research《当代法律研究》Print ISSN:2692-3122Online ISSN:2692-3130征稿主题: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出刊日期:每月10日投稿邮箱:mlr_author@163.com02Art & Design Research《艺术设计研究》Print ISSN:2692-3165Online ISSN:2692-3173征稿主题:艺术、音乐、舞蹈、建筑、 设计、艺术理论、艺术实践出刊日期:每月15日投稿邮箱:adr_author@163.com03Economics & Management Review《经济管理评论》Print ISSN:2692-3211Online ISSN:2692-322X征稿主题: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出刊日期:每月20日投稿邮箱:emr_author@163.com04Communication & Ecation Review《传播与教育评论》Print ISSN:2689-9752Online ISSN:2689-9760征稿主题:传播、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出刊日期:每月28日投稿邮箱:cer_author@163.com征稿函梅森出版集团期刊Call for Papers尊敬的老师:您好!《当代法律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经济管理评论》《传播与教育评论》是由美国出版公司 MASON PUBLISH GROUP 创刊出版的四本学术期刊,现面向广大学者进行征稿。期刊学术委员会与编辑队伍均由国内 985、211 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组成。官方网址:www.masonpublish.org征稿对象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师生均可投稿。作者级别不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校老师均可投稿。投稿须知1. 论文投稿时间不限,全年接受投稿。2. 单篇论文版面费为 2400 元人民币。如果两人拼团或者单个作者发 2 篇文章费用可以减半,即 1200 元人民币/篇。本刊可提供国际发票 INVOICE 和国内公司发票,均可用于报销。3. 欢迎作者介绍其他老师、学生来我刊发表论文,如果再介绍多人,您可以成为我们的执行编辑或合伙人,享受更多优惠待遇。论文格式及提交说明1. 作者需提供论文英文版,文章字数以 3000-6000 字为宜,如果没有英文版,可先投中文版论文,中文论文 3000-8000 字左右为宜。待审稿合格后,作者可以再翻译成英文投稿。如果需要翻译润色服务,我们按照 1000 元/篇的价格收取。选择翻译服务后,作者可以直接提交中文稿,后期排版校对由期刊社负责。2.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论文标题”。3. 请务必在邮件或论文正文部分注明作者姓名(包括通讯作者)、通讯地址、电子邮件、电话等个人信息。4. 论文格式请参考附件一(见文末链接)。常见问题解答Q: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多少?能被检索吗?-由于刚刚创刊,所以还没有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要在出刊两年后,提交给相关机构认定,但是我们会借助各种数据库和学术社交网络来提升影响因子。每篇文章会有一个独立的 DOI,用于提升单篇文章的引用率。Q:期刊提供纸质版/实体刊物吗?-由于期刊在国外出版,在国外印刷成本过高以及邮寄耗时耗力,我们会在国内以印刷邮寄的方式给作者纸质版,每篇文章可以提供两本样刊。如果一篇文章有 2 个以上作者,会按照每位作者一本样刊的原则提供。我们也可以提供单篇论文的 PDF 版本和期刊整本的 PDF 版本,作者可在期刊官网上开放获取论文。Q:请问审稿周期有多久?-我刊将对论文的形式、要素、学术基础等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将其提交到责编、专家审稿环节。此环节正常约需要 3-5 个工作日。稿件编审期间编辑部如收到非投稿作者对论文署名、内容等的异议,将暂停处理直至争端妥善解决。Q:请问投稿后多久能见刊?以上四本期刊均为月刊,如果在作者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当月见刊。在不影响期刊出版进程的情况下,作者可以随时撤稿,撤稿后会退回所交版面费。Q:请问杂志一期有几篇文章?-每期大概 5-15 篇左右文章。Q:知网是否能搜索?-已经和知网联系好,出版一年后可以提交申请,由中国知网 CNKI Scholar检索收录。Q:期刊属于什么级别?-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本刊在多数高校被认做普通刊物,和国内普刊一样,但是部分学校也会认定为核心期刊,或者给与奖励,有些学校会被当做特殊论文,在评职称晋升时需要学术委员会认定其水平。(教师需要联系学校科研处或人事处询问,研究生要去咨询研究生院。)Q:必须要提交英文版吗?由于本刊是由美国出版社在国外刊登,因此最终必须是英文版见刊。考虑到各位作者的需求,尔雅讲堂提供全文翻译、润色等服务,目前按照 1000 元/篇收费,如果文章篇幅过长或者难度过大,可能会酌情增加。Q:半价是指 2 个人同时报名发表吗?-不需要同时报名,可以自己先发表,以后推荐朋友后,我们会退还以前的一部分版面费。推荐的朋友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如果单篇文章有两个作者,也是一样按篇收费,不是按人收费。所以,2 人半价是指两篇文章。Q:如果自己发表两篇论文可以算团购吗?-可以的,我们设置团购的目的是广泛征稿,扩大期刊影响力。所以单个作者可以同时发表 2 篇论文(可以在不同的刊期),但是需要一次性支付。Q:评奖学金可以加分吗?-评奖学金按照个人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及奖学金评定细则加分,具体可以咨询辅导员和学院的书记。Q:是否可以挂项目号用于结题?-可以挂项目号,项目名称应采取英文格式,但是有特殊需求也可以用中文。外刊论文一般都可以用于项目结题。Q:对于保研考博是否有用?-肯定是有用的。对于博士审核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成为许多高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条件之一。如北京、南京某些大学还规定,如果有英文发表论文,可以免考英语。对于保研,有一篇外刊论文会极大提升你在面试阶段和材料提交阶段的竞争力。因为外刊论文证明了你的英文写作能力,而英文写作能力是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力。Q:这个外刊论文只是相当于一篇普刊论文,感觉没有什么用?第一,如果你有英文论文,写在项目申报书里和进行职称评审时,肯定比只有中文论文有优势,能够证明你的学术能力。第二,论文要进检索库需要时间积淀,假以时日我们的刊物进入了各类检索,那单篇论文就会身价倍增。我们计划运用各种国际学术社交网站提升论文的传播范围和刊物的影响因子。第三,通过英文论文写作,可以让你解锁新技能,提升学术写作能力,会提升你的自信心。也为你后期去投稿给其他更高级别的英文刊物打下基础。第四,目前国内学术评价体系都在改革,很多学校开始推行“代表作”制,说不定你的学校什么时候就改了,如果你有一篇英文论文,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可以作为代表作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审,我相信会为你加分不少。欢迎加入同一个学术命运共同体!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尔雅老师

青花运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外交暨纪念《国际论坛》创刊20周年研讨会召开

图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外交暨纪念《国际论坛》创刊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常红)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外交暨纪念《国际论坛》创刊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国际论坛》编辑部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出席会议。《国际论坛》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外交,是中国日益拥抱世界的外交。在今天全球化出现不同声音和不同发展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研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对于我们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助推新时代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对外战略研究,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全球治理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我国教授外国语种最多的大学,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国际论坛》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阵地,创刊20年来,在学界支持下迅速成长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关系研究类学术期刊。《国际论坛》创刊于1999年,即将迎来其创刊20周年。《国际论坛》现在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2019年改版后的《国际论坛》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党委书记倪峰总结了四十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经验,提出“四个阶段”以及“六个前所未有”。他指出,今年是中美关系特殊的一年,中美关系向上发展的态势开始出现重大的拐点,第一次出现向下走的态势,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正在经历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对中欧关系进行了回顾。他指出,中欧关系的大发展始自改革开放,而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将受到欧洲对美国的判断、欧盟对中国的判断和欧盟自身内部变化等因素的重要影响,尽管在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中竞争性的因素会增加,但相信未来中欧关系依然会以合作为主,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对中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俄罗斯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支撑力量,并总结了被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俄关系的四个特点,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不意识形态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反思了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关系的历史。他指出,中日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中日四个文件是维护两国关系稳定的基础,但也要认识到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和长期复杂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外交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主要有八个基本经验,包括始终坚持党中央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等。上午的开幕式由《国际论坛》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明进主持。《国际论坛》首任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原校长陈乃芳,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会长谭秀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谢韬、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杰等分别致辞。下午,两个分论坛同步举行。与会代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外交转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国际体系变迁、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图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外交暨纪念《国际论坛》创刊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合影留念

笃姬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举行“非洲研究期刊编审与学者座谈会”

为帮助青年师生提升选题能力,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2020年10月25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举行“非洲研究期刊编审与学者座谈会”,特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国际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主任张颖,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张春,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研究员沈晓雷等编审、专家参加座谈。非洲研究院、中非商学院等相关师生70余人参加座谈会。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举行“非洲研究期刊编审与学者座谈会”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教授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教授对远道而来参加此次座谈会的编审、学者表示感谢。她指出,非洲研究院的学术成长之路离不开广大期刊、学术同行的一路支持。非洲研究院自2007年建院以来,在刘鸿武院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与公共外交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比中非关系的蓬勃发展,中非合作在实践领域深入合作,专业的非洲研究人才明显不足,急需培养后备人才。王珩希望,各方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培养人才形成合力,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中非合作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学术支撑与智慧支持。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张春张春研究员强调区域国别研究应当坚持中国导向、战略导向与政策导向的基本原则,自觉将学术研究置于历史与未来的长时段中加以检视,着眼中国未来的战略发展,加强预测性、前瞻性研究。张春指出,中西不同的文化与语境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表现为,具体的或特定的议题与话语,具有不同的指向与含义。比如,中国语境下的“改革”与“稳定”,在西方学术语境下,相对应的则是“治理”与“安全”。因此,他认为,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关键在于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与转换,理论创新一方面不能照搬西方,另一方面要使用国际通用话语,让中国学术、中国故事、中国话语融入国际话语体系。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詹世明主任指出,随着国内期刊自身评价体系的改革,对学术论文发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学术论文发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是国内学术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优质稿源仍是稀缺品。他表示《西亚非洲》长期关注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鼓励青年学者注重“内功”修炼,凝练学术方向,做好学术规划,开展持续深入的学术研究。最后,詹世明结合《西亚非洲》办刊40年的坚持与改革,认为当下的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更多的国际视野;更多的他者视角;更多中国立场的表达”。《国际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主任张颖张颖主任表示国际关系是一门显学,相关研究需要更加关注热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着力提升学术研究的理论深度以及预测性、精准性。张颖认为,学术自由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术规范,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不能放松。最后,结合《国际论坛》与《区域与全球发展》两份刊物的编审工作,张颖对学术论文的选题方向、资料检索、撰写与投稿提出了若干实用性建议。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研究员沈晓雷沈晓雷副研究员分享了自己从事非洲研究的学术经历,认为读书笔记在学术起步阶段对于个人学术积累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他回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自己撰写读书笔记的过程,表示围绕一个学术话题,展开大体量的文献阅读,进而撰写读书笔记,让自己较快地掌握了该话题领域已被探索的领域,发现尚未被探索的领域以及自己有能力探索的领域,进而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切入点。非洲研究院《非洲研究》主编李鹏涛非洲研究院《非洲研究》主编李鹏涛研究员表示,关注当下,坚持问题导向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即便是历史研究,也需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历史中汲取涵养,有助于当下社会问题的解决与提出。《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主编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徐薇《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主编徐薇副研究员鼓励年轻学子从“积跬步”开始,从一篇研究综述到一篇田野笔记到一篇学术论文,从“模仿”到“有所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不失为学术研究可复制的路径。在交流互动环节,就如何选定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发表难等普遍性问题,与会人员纷纷发表看法,普遍认为论文撰写质量是核心竞争力,要提高论文发表成功率,还要加强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刊物做深入分析,熟悉目标刊物的选题领域、叙述方式,努力让学术论文贴合目标刊物要求。《非洲地区发展报告》主编李雪冬博士非洲研究院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非洲地区发展报告》主编李雪冬博士主持座谈会。座谈前,詹世明主任一行还参观了非洲博物馆和非洲研究院成果展厅。【来源:非洲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穆沙

2018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引发学术国际化关注

2019年1月17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国内共有来自229个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的1899位学者入选。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服务供应商,爱思唯尔发布的高被引数名单可以被视为学者国际发表乃至国际学术竞争力的重要参照指标。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学术国际化趋势背后呈现的一些现象同样值得关注和思考。关机关系高被引下的学科发展差距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高被引文献往往代表着这一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学术前沿,通过对于这些文献及其作者群落进行仔细梳理,则可以清楚掌握这一学科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方向。对比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各项数据,不难发现榜单所反映的各种学科变化趋势。一方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呈三级阶梯式格局。其中,理工科类高被引学者比例远高于社会科学各个专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存在“差序格局”。从数据上看,本次国内共有来自229所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在内的1899位学者入选。入选学者共分布在38个不同学科领域,其中材料科学共174位、计算机科学160位、化学159位,物理学和天文学、医学、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均有超过100位学者入选。理工科高歌猛进,而社会科学差距明显: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学18位,心理学11位,艺术和人文学科5位,社会科学31位。可以看出,社科人文高被引学者数量远远小于理工类学者。另外,从社科人文部分学者群体内部来看,包括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大类高被引学者数量远高于艺术和人文类高被引学者数量。总的来说,三大学科门类之间传统格局仍然保持不变。国际期刊也许有着钟爱中国自然科学学者的传统,但是我们也该承认,目前国内人文社科类学者国际期刊的发表水平仍然较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艺术学科国际学术影响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类学者高被引数量与自然科学类学者高被引数量差距正在拉大,体现为社会科学类学者上榜人数涨幅较小。通过横向对比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与其它专业学者国际发表的高被引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在幅度上,新入围高被引学者主要为理工科类学者,社会科学高被引学者人数并没有出现等比例增长。相比2017年,2018年新增的高被引学者共137人,其中高校新增117人,平均每个专业新增人数应该在3到4人左右。然而对比2017年榜单可以发现,社科人文大类各学科增长乏力,心理学高被引学者增加1人,经济学增加1人,除此之外,其它社会科学,以及人文与艺术类学科入围人数没有变化。根据2016以来的榜单数据分析,这种相对增长差距目前仍在继续扩大。除此之外,纵向对比社会科学三年来的高被引学者人数可以发现,相比2016年爱思唯尔社会科学类学科高被引学者入围人数36人,2017年人数已经下降至31人,2018年社科学者国际发表情况仍然没有好转,仍为31人,并且学者名单变化幅度较小,例如政治学专业当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阎学通作为2018榜单当中唯一位政治学专业学者,这已经是他五次入选这一榜单。尽管客观上确实长期存在理工科国际发表远高于社会人文学科的现状,但是这不能成为社会人文学科国际发表增长乏善可陈的理由。也正是因为客观上的不足,社会人文学科学者更应发挥主观动力,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国际化的建筑国际关系学学科发展可能性路径正如斯坦利·霍夫曼所言,国际关系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一方面,人们对于理解各种纷繁复杂国际现象本质的兴趣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在国际关系研究队伍不断增多的同时,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研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国际高被引名单当中国际关系专业的“集体失声”现象值得广大学子反思。第一,研究起点低不是影响学科快速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对于国际关系专业而言,作为一门本应最为“国际化”的学科,中国本土国际高被引学者五年以来仅为一人,这一现象与国内国际关系研究的发表环境和研究水平也许不无联系。回顾自然科学发展历程,尽管中国高新技术相关研究存在起点低,起步晚等问题,但是通过不屑努力,目前有些专业已经逐渐赶上国际第一梯队:2013年以来,在1720万篇有关高精尖技术方面的论文当中,中国学者发文290万篇;在研究课题方面,排名前4的课题项目均被中国学者垄断。分析其中原因,鼓励国际发表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数量增长是质量快速转变的重要前提。通过鼓励国际期刊发表数量的方式促进研究质量提升,不失为是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从人类认知事务角度来看,国际关系专业发展也许还需从强化自身“硬科学”方面入手。人和动物认知事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只能进行直观思维,“见山是山,见水则是水”。作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生物,人类可以对于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复杂的概念化思维活动,将各种感知到的自然现象抽象成为概念化、可以通约的符号并进行研究讨论,这也是自然科学发展至今的重要前提。反观国际关系学科,整体专业概念化程度较低,不同概念之间难以通约,带来的直接危害在于国际关系学者无法有效运用更加复杂化的思维活动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而只能对于各种国际现象进行简单的直观思维。其后果最终导致部分国际关系研究和发表只是低水平重复,学者对于很多常见国际现象的本质难以达成共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学者难以区分“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也难以认识“全球治理”和“全球化”的本质区别。基于上述问题,增强国际关系相关概念研究,提高国际关系学科的科学化水平,使国际关系学成为一门可以有效使用抽象思维而非直观思维的学科,也许正是这一专业发展的可行之路。第三,跨学科研究以及借鉴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将是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仔细分析2016年以来社会科学高被引学者名单可以发现,城市规划,地理学以及环境学等专业领域的学者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基于自身专业优势,强调聚焦社会问题取向,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异军突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沃尔兹借鉴物理学和经学原理提出“国际结构”,到施威勒引入“熵”来解释失序现象,可以看出国际关系学有着长期借鉴其它学科专业的历史。随着国际关系专业发展和“科学化门槛”的初步形成,国际关系学已经逐渐建立起一套强调自身特点的学科体系,如何站在这一高度与其它学科平等对话,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不得不面对的新话题。总而言之,通过爱思唯尔高被引榜单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国际关系学人应该从中有所思考,在承认不同学科之间差距的同时,积极努力寻找追赶其它学科的方法思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少一些聒噪的“事实分析”,多一些踏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许当下国际关系学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德尔哥

“有理也要声高”——《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核心提示: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的两大障碍——思想认识不到位、现有规章制度约束较多;提升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的五大路径——布局国际、积极营销、打造品牌、评价全球、深耕细作1月9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上,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格局中,应展现更大担当、提供更多方案、贡献更多智慧。新型智库,尤其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类智库处在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国际共识的前线,要切实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报告以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研发的我国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中国智库索引”(CTTI)的来源智库名单为基础,以智库网站为主要信息来源,通过收集、统计分析这些智库中聘任的外籍专家、设立的外国分支机构、国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外文研究成果以及创办外文期刊等的情况,结合谷歌新闻检索结果,最终筛选出主要致力于对外交流、国际关系等领域研究,最终确定各项指标较为均衡的47家智库作为最终研究对象,并对智库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估。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李刚代表联合课题组表示,开展智库国际影响力评价是促进、引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建构话语权的有力推动。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主要是指其在国际上阐释传播思想、成果和主张的能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国际上已经产生的影响力是提升我国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水平的现实基础。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则是我国众多智库中最有可能拥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群体。报告发现,制作精良的外语网站是海外受众了解智库的最直接渠道,呈现了智库的发展现状、实时动态和最新成果等信息。从研究对象的网站建设情况看,有17家智库只有中文网站,一些智库虽然有英文网站,但徒有框架并无内容。在网站建设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表现突出,该智库网站同时支持4种语言。报告建议,我国智库必须建设好自己的英文网站,面向国际提升传播影响力。报告发现,外籍专家的加入不仅为智库引入了国际化的多元视角,更为智库经由研究人员向海外传播影响力创造了条件;海外分支机构对于拓展智库的海外交流空间,为不同形式的智库国际交流提供场所具有重要意义。报告调查发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智库并不多见,其中拥有多家海外分支机构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十分突出。体制内智库也有一些在海外分支机构建设方面表现亮眼,例如复旦发展研究院就在北美等地建立了数个实体性分支机构,对拓展海外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报告认为,开展国际交流是智库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在交流中,智库的思想得以阐释和传播。举办国际会议是智库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传播效率高于单次交流。报告以2016年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办,中国南海研究院与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协办举办的“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为例,对走出国门、到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中心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作出分析,指出利用重大事件进行传播是扩大智库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方式。报告认为,外文期刊是智库面向国际学界传播影响力的主要载体,是智库与外语读者定期交流的平台,而海外新闻是智库面向海外民众传播影响力的主要载体。报告使用谷歌新闻搜索研究对象的英文机构名,得到搜索结果最多的前几家智库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2372)、“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200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670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1596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1430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1240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886条)、“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843条)。由于采用机构英文全称搜索的方式,导致一些近几年改过名的机构检索结果非常少,这也是影响我国智库海外新闻曝光度的重要原因之一。报告指出,总体而言,思想认识不到位、现有规章制度约束较多是提升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的两大障碍。特别是党政智库等体制内智库,在外籍雇员聘用、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出国考察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与智库外交的需求不甚符合。具体来说,从智库类型上看,高校智库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智库比较少,不少智库尚没有自己的中英文网站,缺乏经营自身国际影响力的意识;党政部门智库数量不多,但少而精、国际影响力大。除个别有官方背景的社会智库外,社会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类智库普遍起步较晚,但其胜在机制灵活,有布局意识,有国际传播意识,善于利用事件传播,有望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后续爆发”。报告建议,在提升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方面,应着重做到:智库建设要有国际布局意识,特别是那些有明显指向性、面向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智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目标地派驻人员,时机成熟时,设置分支机构。如海外分支机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和当地的大学、智库成立联合中心等。智库宣传要有国际营销意识。建议完善的中文和多语种外文网站,将以科学合理的信息组织方式展现智库的全貌。另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探索设立面向全球的国际奖项、国际基金,通过每年的评审和颁奖吸引世界智库及媒体的关注。智库运营要有品牌意识。我国行政体制本就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有较大差异,经常改名更会为体制内机构的辨识带来巨大困扰。因此,新型智库建设要有打造百年老店的决心和毅力,保护、维护好自身的品牌旗帜。智库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要有面向国际的连续性的指数型和评价型产品。中国智库针对美国等国家开发一些评价产品不仅是我们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需求,也是扩大我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智库研究要深耕细作,不能“只开花不结果”。智库要集中精力开发自身的拳头产品或代表作,如国际性的连续性年度论坛、年度系列皮书、外文丛书以及国际性期刊等。中国智库一定要办出自己的进入SSCI一流方阵的旗舰刊物,成为世界智库原创性思想的首发平台。

滑步舞

涨知识了|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是什么意思?

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都是什么意思?目前,在国际科学界与学术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ISI旗下的SCI、SSCI、EI和ISTP等重要检索期刊所收录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1、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I)2、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CI)3、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SCI)4、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A&HCI)5、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TP)6、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SHP)7、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EI)8、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SCI)9、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CD)一: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I)ISI的发展简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是国际知名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1958年,ISI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借款500美元创办了ISI,Current Contents(CC)ofChemical,Pharmaco-Medical&Life Sciences是当时的唯一产品,它每期有32页,包括了200种期刊。1960年,ISI引进了Current Abstracts of Chemistry and Index Chemicus,并于当年正式成立公司。1992年,ISI被ThomsonBusiness Information收购。ISI成立50多年来,先后推出了SCI、SSCI、ISTP、A&HCI和ISSHP等许多著名的学术研究检索工具和数据库。ISI的领域涉及22000种期刊、3100万件专利、60000个会议录、5500专业网站、5000本学术专著、200万化学结构、230多个学科的深度索引,以及100年的科学引文索引。目前,ISI的主要产品有两类,一是平面索引产品;二是网络产品。ISI的平面产品(5种):1:《科学引文数据库》(SCI) 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3:《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 4:《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 5:《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SSHP)ISI的网络产品(2种)1:1997年,ISI创办了ISI Web of Science,并开始通过因特网提供在线访问。ISI Webof Science。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引文数据库,包括ISI的三大引文数据库,即ISI-SCI、ISI-SSCI和ISI-AHCI,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200多个学科的8,600种经过评估的学术期刊,每个数据库都是每周更新的。它可让用户在这些的跨学科的海量著录信息中进行引文检索和引证分析。用户可以同时从多个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数据库中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而且在检中的文献中还提供了该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访问路径,据此读者可以进一步参阅这些参考文献,直至追根溯源并了解全貌。这种独特的引文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WebofScience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直接使用,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2:ISI最新开发的信息产品解决方案被称为ISI Web of Knowledge(http://isiknowledge.com/),它可以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企业、政府和非赢利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支持。WebofKnowledge将跨学科的(以及细化的)论文著录、评估和分析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集成在一起,是一个基于互联网(WWW)所建立的新一代学术信息资源整合体系。ISI的辅助产品(2种)此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也以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而著称。ISI开发的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ISI基本科学指标)收集和分析SCI、SSCI中所收录的10多年来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中出版的研究文献及其参考文献(引文),运用引文分析等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按照不同分类提供相关数据,并展开分析和排序。I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有助于确定关键的科学发现,评估研究绩效,掌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了解各个研究领域中最依靠的国家、研究机构、科学家、论文和期刊,确定特定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产出与影响。2001年,ISI还创立了ISI Highly Cited.comSM(这是一个介绍世界最有影响、被引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的网站),引入了ISI科学基本指标(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为衡量科学趋势和为国家、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公司期刊的表。现排名提供了有力的评价工具。目前,ISI的首席执行官(CEO)是MikeTansey。二: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CI)SCI简介:《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目前,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目前,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SCI将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6650余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简称CC)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这其中,含有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4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6650余种。SCI每年收集论文数达六七十万条。SCI的索引形式:SCI主要摘录科技期刊和专利。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包括论文(无代号)、摘要(A)、评论(B)、编辑部文章(E)、通讯(L)、会议资料(M)、专利(P)、评论和书目(R)都逐一加以摘录。尤其把每篇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认真著录,并按照一定格式编排起来。在论文索引方面,它是以来源索引为基础,另配有四种引证索引(即作者引证索引、专利引证索引、主副事物引证索引及机构引证索引)。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 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通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通过SCI’sKey Words 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 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三: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SCI)SSCI简介: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它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据ISI网站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SSCI全文收录1876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现收录有中国大陆的期刊3种,台湾的期刊7种SSCI最早创刊于1969年,收录数据从1956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数据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SSCI收录期刊1979种,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SSCI与SCI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从功能上说是一种学术论文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从内容上说是以收录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论文为主。SSCI从功能上说也是—种学术论文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只不过它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从内容上说是以收录社会科学的论文为主。近几年来,在国内大学论文排名、研究基金申请、个人职称晋升等竞争中,SCI论文数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依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几乎言必称SCI。国内许多大学都提出了下世纪初把自己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应当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SSCI却在国内受到冷遇,很少有人提及。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应当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还应当拥有较多的SSCI论文数,尤其对于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如此。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SSCI覆盖的学科范围。SSCI覆盖的领域包括:人类学,区域研究,商业,商业金融,传播学,犯罪学与刑罚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与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机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老人病学和老人学,健康政策与服务,历史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史,工业关系与劳工,情报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语言与语言学,法学,管理,法医学,护理学;哲学,规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数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大众健康,康复,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社会科学-数学方法,社会工作,社会学,恶习,运输,城市研究,女性研究等。无疑,这些学科的研究水平对于衡量—个国家的研究水平是极其重要的;对—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更至关重要。四: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A&HCI)A&HCI即《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它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与SCI和SSCI一起共同构成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三大核心数据库,其特点也是收录引文文献,目前收录1300种国际权威的期刊作为文献源。1976年,ISI创办了A&HCI,它收录数据从1975年至今据ISI网站最新公布数据显示:A&HCI收录期刊文献数据覆盖了语言与语言学、文学、哲学、宗教与神学、古典研究、历史、考古、艺术、建筑、表演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计9大学术领域共28个学科。A&HCI收录的期刊绝大部分为美国和欧洲的顶级学术期刊,较少收录亚洲等地区的学术期刊,收录期刊亦以英文期刊为主。中文期刊中,目前收入A&HCI有《亚洲艺术》、《中国史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潮》等几种,港台地区仅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被收录。我国学术界对SCI、SSCI都比较熟悉,但是对A&HCI似乎还缺乏了解,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学科分类同西方的学科分类有所不同。西方的学科共分自然科学(Science)、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艺术与人文学科(Arts and Humanities)三大类,而在我国,学科只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艺术与人文学科被包括在社会科学内。五: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TP)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它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中两个数据库(ISTP和ISSHP)之一。ISTP创刊于1978年,它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科技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TP所收录的数据包括生命科学、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六: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SHP)ISSHP,即《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s&Humanities Proceedings,简称ISSHP),它于1979年由ISI创办,其数据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的会议文献。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文学、历史学、公共卫生等领域。七: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EI)EI,即《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也是目前世界著名的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创刊于1884年,最初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编辑出版发行,它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期刊和会议论文,其所收录文献的范围几乎覆盖工程技术各个领域的数据,涉及到材料工程、地质、电工、电子、通信、动力、核技术、化学、工业工程、环境、机械工程、计算机和数据处理、交通运输、金属工艺、控制工程、矿冶、能源、材料科学、农业、食品技术、汽车工程、生物工程、石油、食品、数理、水利、土木工程、医学、仪表、应用物理、宇航、照明、光学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目前,EI选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工程技术类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和图书等出版物。EI数据库每年新增约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文献的语种为英文。EI每月出版1期,每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EI均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EI的出版形式有印刷版、电子版及缩微胶片。EI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和权威性强等特点。1992年,EI公司开始收录中国期刊,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八: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SCI)CSSCI的由来与发展: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Index,简称CSSCI),它是南京大学199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研制的一种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检索的产品。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门从事CSSCI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0年,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完成,并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2001年,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了由17所著名高校科学研究与管理专家组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CSSCI被列为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将CSSCI列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收录了1998以来的数据,其来源文献54万余篇,引文文献320余万篇。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的主要形式:CSSCI是我国社会科学重要文献引文统计信息查询与评价的主要工具,它以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登载的文献为数据源,通过来源期刊文献的各类重要数据及其相互逻辑关联的统计与分析为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第一手资料。CSSCI来源期刊的遴选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CSSCI的遴选程序是:按照近3年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对所有学术性社科期刊分学科进行排序;按照“高进低出”的原则确定各学科预选来源期刊;预选来源期刊提交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年度来源期刊。CSSCI提供的信息检索途径有:(1)来源文献检索。它包括篇名、作者、作者所在地区及机构、刊名、关键词、文献分类号、学科类别、学位类别、基金类别及项目、期刊年代卷期等。(2)被引文献的检索。它包括被引文献、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代、被引文献细节等。(3)优化检索.包括精确检索、模糊检索、逻辑检索、二次检索等。不同途径的检索结果按发文信息或被引信息分析统计,并支持文本信息下载。CSSCI的收录期刊:CSSCI收录期刊采取两年一次动态调整的方式:2001年度,首次列入来源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2003年度,收录的来源期刊调整为418种;2006年度,收录的来源期刊调整为493种;2008~2009年度,所收录的来源期刊为528种,此外还列出了扩展版的来源期刊152种,以及来源集刊86种。九: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CD)CSCD,即《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它属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创办的我国学术期刊全文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是我国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和期刊评价、管理的现代化运作平台,以光盘和网络等形式向国内外读者提供动态知识服务,并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进行期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期刊管理部门提供数据。CSCD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378种,已积累了从1989年至今的论文记录近100万条,引文记录近400万条。CSCD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CSCD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CSCD具有建库历史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交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共遴选了1048种期刊。其中,英文刊40种,中文期刊1008种;核心库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378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