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令人心动的offer2王骁:95后斯坦福硕士,司法专八不在话下真学霸自给自足

令人心动的offer2王骁:95后斯坦福硕士,司法专八不在话下真学霸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开始了,参加节目的选手也一一出场,其中王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很丰富,其次是他取得的成绩实在是太优秀,四位面试官对王骁连连称赞,说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能够得到四位老师如此一致的评价,可见王骁确实很厉害,王骁个人资料是什么样子的?一起来看一下吧。姓名:王骁微博昵称:王骁PIL所在地:海外英国性别:男生日:1995年2月22日简介:Chinese International Law Lawyer《令人心动的offer2》节目中,王骁今年25岁,个人资料如下。今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取得了法学院的硕士学位,本科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在毕业的时候就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和英语专八考试,然后也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在校优秀毕业论文的奖项,之后被保送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法学硕士。在研一的时候,王骁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全国海洋法英文模拟法庭邀请赛,他拿到了最佳辩手的称号,在研二的时候,他经过学校选拔去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一学年的交换学习,最后以优秀的成绩结束了一年的交换,在研三的时候,王骁申请了英国和美国的法学院,收到了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offer。王骁的个人规划是想成为一名代表中国的国际法律师。他说中国国际法律师是中国的另一艘航空母舰,他愿意做其中的一名国际法律师,他之所以把国际法比作是航空母舰,是因为他感觉对于一个强国来说,必须要有自己的硬实力。这种硬实力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或者是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就是航空母舰。王骁说自己感觉中国律师就像是一个航空母舰,帮助中国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样也维护着我们的权益,所以他感觉这就是一个心理意义上的航空母舰,自己愿意做其中的一员。四位老师在面试王骁的时候,还用英语进行了交流,王骁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侃侃而谈,与导师进行了非常流畅的工作、生活等的交流,英语流畅、表达思路清晰还能够每句话都面带笑容,这种学生是面试官非常喜欢的,四位老师一致认为他就是自己要寻找的人。

黑之雨

青年学者谈|宋念申:以国界为中心来思考现代国家形成

宋念申1996年从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于2006年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翌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他2013年毕业后在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做博士后,2016年入职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历史系,并于2020年提前获得该校终身教职,晋升为副教授。其主要学术著作有201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1919。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1919,该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朝鲜和日本围绕图们江边界地区和越界的朝鲜人而展开的政治博弈以及历史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间岛问题”。该书在分析理论上另辟蹊径,突破了过去往往以政权中心来理解和定义边疆的传统学术视角,而是以边疆地区作为研究重心和切入点,反过来分析关于交界地区的争议如何塑造了领土和国民这些重要概念在现代东亚地区的形成和嬗变。该书内容基本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但同时又以“人”和“土地”这两个主线来串联书中的分析,并在各章中关注不同的主题。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和理论贡献就是认为“国家的基本形态,是由其处理土地与人的方式决定的,而对边疆、边界和跨界人群的处置,特别体现了对国家的型塑”。这种以边界和边民为中心的研究,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东亚“从帝国到民族国家”这个历史转变过程非常重要。本文系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利于2020年7月对宋念申进行的专访。访谈上篇详细介绍了他的英美留学经历和在芝加哥攻读中国史博士的学术训练心得体会;下篇主要讨论他这本英文专著的成书脉络和理论方法谱系,以及他下一个研究项目的规划。本文为访谈下篇。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1919请问这本书选题的背景是什么?宋念申:我最早接触图们江和朝鲜族,就是前面提到的2004年去东北采访中朝边境。当时特别感兴趣的是高句丽申遗这件事。一年后,这件事引爆了中韩之间的历史争端,这也成为我在伦敦政经学院的硕士论文课题。后来到芝加哥大学学习,我就带着一个模糊的问题:东亚国际关系总是问题丛生,这些问题大多跟历史认知有极大关系。边界和边疆虽是政治问题,但也是历史认知最为撕裂的地方。而流行的政治学、国际关系的框架,总是谈实力啊、利益啊、结构啊、意识形态啊什么的,拿来解释东亚隔膜都太大了,所以我认为还要回到自身历史脉络中去分析。在为日本史和韩国史两门Seminar写论文时,我都选择了“间岛”(今延边)交涉: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东亚三个国家,并且当时我已经隐约觉得,真正引发冲突对立的,就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发生的改变——东亚的区域结构、国家论述、历史观念,都在这个时间点产生了极大变动,导致我们对共同经历的历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理解。你书中一个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你认为是边疆定义了国家。过去外交史和国际关系是一般都是从国家角度来看边界,你是反过来从边界看国家,可以在这方面多说说吗?宋念申:我在学政治学的时候,开始对“国家”概念产生疑问。我发现,实际上我们对于英语语境中state(国家)的概念并没有理清楚。东亚国家的形成过程,并不能按西方现代政治学概念来理解。我们一直把近现代西方的“国家”概念当作一个不用质疑的框架,用来分析三个东亚国家的关系或者整个区域的关系。可是东亚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能在固化的现代(领土-民族)国家框架下理解和解决,很多摩擦和冲突恰恰是在这三个地方追求国家现代性范式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得回到历史中去看,不要把“国家”想当然地当作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像边界一样,它在历史中不断变化,有时候虽然边界实体没有变,但理解它的观念变了。随着它的变化,国家的内涵和外延就都不同了,甚至理解国家的方式都不同了。那么这个时候,究竟是先有了国家实体,然后这个实体去处理它的边界;还是先有了边界,然后边界以其同时的排斥性和容纳性,重新定义了这个国家呢?这就是为什么在分析图们江领土争端时,我不想用传统外交史的方式来写。因为在外交史中,国家往往是先验性的,不需要讨论的。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和在这个空间里面,恰恰这个“国家”的概念是很流动的。只有当有了划定边界的过程,其领土的形状性质才确立,其国民的内涵也才更新。因此就像你刚才准确地指出来的那样,不是国家定义了边界,而是边界定义了国家。你这本书和此前的相关领域中哪些学者或者学术议题在进行对话?宋念申:从问题意识上讲,我的书可能更接近彼得·萨林斯(Peter Sahlins)对边界国家的讨论(Boundaries: The Making of France and Spain in the Pyrenees, 1999),或者通差·威尼差恭(Thongchai Winichakul)对国家地缘机体的讨论(Siam Mapped: A History of the Geo-body of a nation, 1994)。他们不是从一个回溯的角度,问“某一个国家的边界在哪儿”,而是问:这种现代的边界感及边界实践,究竟怎么来,又怎么塑造现代国家?同时,我也想介入对民族问题的探讨。这一二十年中,研究边疆少数民族的作品很多,不必一一列举,很多作品提出边疆民族在帝国或民族国家塑造中的作用。我想问的是,从帝国向现代国家(不论我们是否称其为“民族国家”)的转变过程中,边疆民族扮演何种角色?东北的边疆民族实践,又为什么与西南、西北如此不同?说到如何看待现代转变,我不太同意把现代性和传统对立起来。在延边这个地方,现代也是在传统中演化、刺激出来。西方国家介入很少,即便有,也是间接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地方精英、民众在交涉过程中的实践。所以你专著的学术价值,不只是挑战盛行的对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理解,也包括历史叙述、领土传统,以及东亚的领土争议和国际法本身的适用性等问题。历史上双方可能根本没有这个现代的边界意识,实际就算过去的民众关心边界,他们所理解的边界与国家,都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同,是这样的吗?宋念申:对,我们不能拿现在的框架去分析历史,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也要意识到现有框架的形成,是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的。比如说我们一谈国际法,总觉得它就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权威规范。可是,看一看国际法形成的过程就知道,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国际法是殖民主义工具。国际法对于东亚国家意味着什么呢?不要忘了,1905年时候,韩国被由国际法组成的“国际社会”剥夺了国家资格。在书里,我有一小节专门分析“无主地”概念是如何被殖民者操弄,用来为殖民东北作国际法论证的。这些抽象概念,背后总体现着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生活在边界地区的民众理解的土地、空间概念,差别非常大。而且你也提到了,过去我们理解是现代国家塑造了边界,或者说划定了边界,通过不管是争端,谈判或者说国际法。但就如你刚才解释的那样,你的专著实际上是想从边界如何定义了一个现代国家,来理解历史进程。所以不管是中国、日本、韩国,实际上他对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对边界更为清晰的一种理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的书可以说是以小博大,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研究这三个在历史上有密切交往的三个东北亚国家,是怎么通过边界争端来理清楚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的。宋念申:这的确是一个自我身份形成(identity making)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是发生在首都,而是发生在边地,这是很多边疆学学者,一直强调的:帝国或者民族国家是边疆塑造出来(empires or nation states are made in the frontiers)。边界也不是由在首都的几个外交官坐下来谈判出来的,而是在一个具体的地方空间中,由国家和非国家的行为者一起塑造的。甚至这里所谓的国家不仅指首都中的权力机构,比如外交部,它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地方和中央的边疆逻辑是不一样的。基层官员代表的国家,当地精英代表的地方社会,和非精英的草根民众群体,他们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观念。很多时候,边界问题是民众和地方社会推着地方政府去提出,地方政府又推着中央去交涉。所以很大程度上,地方的居民、官员,以他们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具体实践,推动、完成了对国家的重新理解。你的专著除了中文和英语之外,还涉及到了使用了日文、韩文资料和档案。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个研究项目。你当初做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宋念申:一个是你提到的语言,另一个就是所有边疆史研究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一些档案比较难获得,但进入田野调查能够获取一些补充材料后,发现这也不是最大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用什么框架去阐释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在中日韩的历史学界已有很多积累了,需要想清楚自己能从哪里突破,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研究。不少人一开始会说我的题目是“外交史”。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清楚这不是外交史。外交史关注国家层面的交涉,把边界冲突理解成两个和多个国家,对主权范围的争夺。可是所谓的“间岛”争议不是,在19世纪末之前的图们江地区,行政机构往往是不在场的、远离的:这不是说这个地域不属于任何国家,而是说国家的管治方式,是去封禁、搁置它,而不是资本主义式的开发、利用。正是因为19世纪末的内外压力,这个过去有意空置的地区,开始了现代国家建设,这时候才需要把土地、人民,乃至当地历史,都做一个清晰的定义和分界。这个过程,是现代国家在此“生成”的过程,也是“民族”概念在此“生成”的过程。而且,它不仅重塑一个国家,而是同时重塑了三个东亚国家、重塑了区域。想清楚这点后,我也就知道,我关注的不是抽象的国家,而是具体的、由地方实践塑造出来的国家。我的主题是从地方史,从一个边地,来看几个现代国家的形成。这是个多边地方(multilateral local),同时是带有极强的区域性(regional local)和全球性(global local)的地方。从地方史出发来讨论国家,我们或许可以摆脱主流政治学、国际关系的既定框架和术语,而专注于构成国家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土地和人,看看这两个要素在大冲击、大转变中,如何在与传统的分裂中又延续了传统。这本书对理解中国近代史,以及理解近现代东亚国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史提供了哪些新的视角?宋念申:往往谈到中国近代史和近现代东亚国际关系,一个大主题就是中西(或东西)间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而中日关系,日韩关系,中韩关系等等,都是在这个大主题之下的分支。如果说我的书存在一个新视角,那可能就是,指出了有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封禁的边疆地带,它在没有西方的直接介入下也快速发生了现代转化。这个边疆地带,包括整个中国东北,在20世纪中叶成为东亚最为“现代”的一块场域。在东北的国家建设实践,在二战后深刻影响了所有东亚国家的现代建设。杜赞奇在他的《主权与真确性》(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一书中,曾经把伪满洲国比喻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试验场”。如果是这样,那么几个国家先期在延边的国家建设,可谓是伪满洲国的“试验场”。这给我们充分认知“东亚现代”的内生性和自发性,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另外,我把国家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土地和人才更具延续性。边界、边民的状态,一面被国家自上而下地影响,一面也自下而上地塑造着国家具体而微的样态。你在核心腹地感受到的国际关系,与在边地感受到的,绝对不一样。国际关系不只有抽象化的国家视角,也有具象化的、人文性的视角。我们在北京上海感受到的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与边境居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主权与真确性》(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你的研究和最近几十年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新帝国研究,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有哪些关系和异同?宋念申:倒没有刻意想和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或者历史社会学中的帝国研究对话。其中对清帝国、日本帝国和韩国的讨论,更多可能是东亚史学界的帝国研究做回应。比如在我的书中能看到濮德培(Peter Pere)的影响,他强调帝国建设的全球联结,特别是地图、知识、物质、法律的全球散播,我的书也强调这点。另外,研究日本帝国的学者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泛亚主义的复杂面向:它一方面是反(西方)殖民帝国的,一方面又是带有很强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理念。这方面的讨论很多,比如Jun Uchida的书Brokers of Empire(《帝国掮客》)。在帝国如何催生了韩国民族主义兴起方面,施恩德(Andre Schmid)的Korea between Empires(《帝国间的朝鲜》)是个无法绕开的杰作。现在很多日本学者越来越关注到知识生产中的帝国性。我在分析内藤湖南、篠田治策这类帝国知识分子的时候,也借鉴了名和悦子等日本学者在帝国批判框架下的新研究。我的书比较强调历史延续性与断裂性的辩证关系。我虽然没法完全摆脱“帝国”与“民族国家”的术语对立,但是从对地方的考察中,两者的对立并不明显。举例来说,“入籍”这个概念:民族国家所谓的“入国籍”(成为公民),和帝国的“入版籍”(以征地纳粮),在地方具体实践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人口流动,和土地分离时,二者之间的断裂感才体现出来,进而对国家的规范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而族群的多元性,也并不是帝国的排他性特征,包含朝鲜族在内的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本书没有直接和后殖民研究对话的企图。这倒不是说后殖民理论对我没有影响,只是当运用到具体的地方史研究时,后殖民有时候会简单地塑造一种“本土”与“外来”的对立,把二者作一刀切的本质化理解。延边和东北的近现代史,当然有殖民主义的影响,但也有很多是叠加性的,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比单向度的殖民性要更加丰富。我觉得汪晖提出的“跨体系社会”可能是一个更适合的框架。在回答上一个问题中,你提到没有直接和后殖民研究对话,能再多谈谈你的考虑吗?宋念申:其实我的书里,有很多地方是受后殖民研究影响的。比如对近代国际法话语和民族主义史观的反思等。可是,如果把后殖民框架在东亚放大,就可能把历史上实在的经验也抽象化、简单化了。比如,当我们说“民族”概念是虚构的、想象的,很大程度是对抗殖民主义的产物。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那么中国人的身份完全是虚构的吗?或只是近代建构的吗?好像又不完全是。现代中国民族的概念,其实是把历史上不断出现过的身份认同,按照民族主义的方式嫁接、改造了。后殖民思想深嵌于殖民框架中,但用来分析边疆有诸多问题,很容易过度强调一种内外身份对立,而忽视各种跨界交往的长期、复杂和互动。拿东北边疆来说,谁才是东北的“原住民”?这片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族群、多文化交汇的地方,一直到20世纪都是如此。再比如,今天的中朝边界线其实从明代就基本确立了。如果因为现代边界的观念是殖民产物,而认为连实体边界本身都是现代的发明,那就不符合历史事实了。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虽然整体欣赏威尼差恭对“地缘机体”的描述,但对他过于强调边界的现代属性的论断(“只有现代地理学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概念才需要边界”),则有所保留。有哪些经验分享给研究类似或者相关题目的年轻学者?宋念申:我自己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学的是不同学科,因此常常遗憾自己史学功底不足。芝大也不开方法课,我只好边研究边补课,就好像是直接跳进水里学游泳。但是因为心里没装着既定的研究路径,所以一边读书,一边东抓一把西抓一把,见到有用的就拿来。我喜欢到历史现场去看,在实地观察中找感觉。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就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训练,它让你得到文献无法给你的感悟。所以我也建议初涉研究的学人,多看历史学之外的书,多在实地考察中积累感性经验。你下一本书准备什么题目?和这次出版的新书有渊源吗?宋念申:我现在准备写的书稿算是微观史,打算写一个沈阳的一个小街区370年的历史。发现这个题材和前一本书还是有渊源的。作博士论文时去沈阳查资料,一位老师知道我研究朝鲜族历史,特意带我去了沈阳著名的朝鲜族聚居区后来有意查了一下这个社区的形成,发现那里的历史非常有趣。所以我想从一个小空间中反映中国或东亚长时段的演化。这个小区如果是街道的话,出现在档案里的频率应该比较小吧?宋念申:其实还好,尤其是当代部分。很大一个原因是沈阳的地方志做得很好。甚至这个街道,还有自己的街道志。我的着眼点,当然还是把小空间和大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这样的话,这个空间的意义就不局限于它本身,甚至不局限在它所在的城市。我刚才听到你用了很多次“空间”,看来你的分析框架是用空间组织你的资料,这对说明你主要的观点是起什么作用?我相信不只是空间的变化和延续,对不对?宋念申:这是一本比较接近城市史的作品,所以关注的是空间的生产和人在空间中的关系。不过我最希望突出的还是叙事,想写一个比较好看的故事,而不是用某一种框架去突出一个观点。其实从城市空间入手,我发现我最终落脚的还是国家,是通过小空间讨论大空间的变化。微观史一直面临的一个批评:太具体而微了(too specific);似乎分析得越细则越没有代表性。所以,我很想知道你下本书如何解决这种张力的?宋念申:我不觉得微观史一定是和宏大叙事对立的。好的微观史,阅读下来应该和大主题历史没有什么不同才对。我选择这个小空间,可能正因为它太有代表性了,以至于我都没有感受到它和代表性之间存在张力。以小写大,其实主要要解决的是视角问题,以及怎样写才能好看。另外,因为本书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长时段吧,我在处理不同历史阶段的时候,会有意识和研究这些时段的著作对话,比如清史、伪满洲国史、社会主义时期东北史等。(本文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招淑英、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学系本科生罗清清协助整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利害相摩

「法学经验」985+45%+无科研+获得西交、川大、武大、同济offer

法学保研经验贴保研终于结束了,想给自己写一个总结,也算是给后来的师弟师妹一点借鉴。个人情况本科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法学+法语(双学位)排名:9/20英语:六级574,雅思6.5其他:两段海外交流的经历,一些小奖和约等于无的科研经历获得offer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递补成功)、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递补成功)、四川大学法学院、同济大学法学院最终去向:同济大学夏令营大家看我的排名也知道,我是真正的保研边缘人。我们班有6个保研名额,前面有同学放弃我才拥有了保研名额。但夏令营投递很多学校都会对学生的排名进行限制,因此我能选择投递的学校也比较少,最终也都没拿到offer,只能算积累经验。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入营200人左右,最终优秀营员130多人算是性价比很高了。我报考的是民商法学方向,面试没有英语考核只是专业面,不抽题由老师随机提问。我的问题是:疫情中健康码体现了什么民法权利?其实作为四川人,我是很想回川大的,面试的两个老师人也特别好,不断地引导我进行回答,但因为是第一个面试,我表现得非常紧张,答得也不是很好,遗憾被刷。中南大学在投递之前就听说中南大学是著名的海王,后面发现果然名不虚传。由于线上夏令营不需要成本,中南大学就放了600多人参加夏令营,而它接收的推免生名额学硕、专硕加起来也才40多人。600多人分组面试每个人平均面试3分钟,这是我见过最草率的夏令营。我的问题是:简述一下我国的婚姻财产制度。夏令营结束后,它只是在官网公布了所有人的排名,没有给出优秀营员,只是说按排名填报,择优录取。个人认为如果中南大学不是你的梦校,那它的夏令营完全没有参加必要,它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吉林大学(未参加)吉林大学其实很好,但它的夏令营考核内容是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有关你所选方向的研究计划并进行ppt展示+不区分研究方向的抽题专业面试,当时我在忙期末论文的事,实在来不及写研究计划就放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没有法学院,它的法学硕士点是放在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之下的,总体来说法学学科实力不是很强,但这却是给我观感最好的夏令营。虽然不是线下夏令营,中科大还是把营服、纪念品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到了每个同学的家里。中科大夏令营的考核方式为英语面+题库抽题+老师随机发问,并且不区分研究方向。英语口语比较日常,我抽到的专业题目是简述中国有关人权保护的法律。答得还行,但我的口语面和随机提问发挥比较拉跨,最终没有拿到优营。夏令营结束后,没有offer且排名靠后的我决定做保研出国的两手准备,我在暑假剩下的一个月内备考了一场雅思,虽然最后保研成功没能用上雅思成绩,但准备雅思口语考试也确实提高了我在保研面试中英语面的能力,如果有师弟师妹和我一样口语不太好,可以去试试雅思托福。预推免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武大边海是我第一个预推免面试,这个学院只有国际法学,并且接收跨专业(特别是小语种),但因为比较低调,相较于武大法学院每年报名的人不是很多,最后也会出现接收人数不足的情况,因此个人感觉是投递捡漏性价比极高的一个学院。边海院英语考核为抽一篇英语文章朗读并翻译,我抽到的是美国及其盟友近期海洋政策的报道,专业词汇较多,算是我所有英语面中最难的。专业考核内容因人而异,如果是非法本专业老师会比较宽容,不会多问特别专业的问题。如果是法本,老师会让你从国公、国私和国经三个方向选择一个进行发问,建议法本同学好好准备专业知识。武大边海给我发面试通知让我准备第二天进行面试的时候,我在复习宪法与行政法学,其实预推免我大部分投的都是宪行,投边海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只突击了一个晚上的国际法,结果就是专业面被老师怼得很惨,自知很难拿到offer,面完我就再也没有关注过。推免系统开放填报那天下午1点左右,武大边海给我打电话说我被补录了,但我已经按照同济的要求在中午十二点之前确认拟录取了,只能遗憾拒绝。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西交法学院预推免进面人比较少,但基本都是985和五院四系,它会比较在意学生的出身,但只要过了初试材料审核,被录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英语考核分为3分钟自我介绍和两三个日常英语问题。西交的专业面不会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主要是老师根据你的简历进行发问,包括你做过的一些科研项目,所以建议大家对自己做过的东西多熟悉熟悉。西交的单人宿舍真的非常吸引我,但考虑到地理因素最终还是没去。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法学院往年预推免都是笔试+面试,今年改为线上取消了笔试,明年不知道还会不会加回来。同济的英语面为三分钟英语自我介绍和一个专业问题,我被问到的问题是仲裁相较于诉讼的优缺点,算是我比较熟悉的内容,答得还算流畅。专业面为抽题作答,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更进一步的,建议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尽量带一带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千万别提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以免老师问到。夏令营被刷,预推免我又填报了川大,又一次进面。川大的预推免面试和夏令营一样没有英语面试,算是我这种口语渣渣的福音。因为我修了法语双学位并且具有一段法国学校交流的经历,而川大面试的其中一个老师正好是法国留学回来的,因此我的面试主要围绕法国的经历展开,另外附加了一段法语口试,我感觉这段对大家借鉴意义不大。后面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个面试,因为当时的我已经收到同济的拟录取就放弃了它们的面试。总结这一路走下来算是有收获也有遗憾。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北师大的也很想继续留在这里学习,所以我清晰地记得在我得知自己没有进入本校面试那天的失落。但生活总要继续,keep thinking,keep going。

恐怖鸡

毕业论文写作的七大雷区

毕业论文写作的七大雷区-01-无脚注报价爆炸指数:四颗星毫不夸张地说,当你写论文时,研究这一领域的老师将能够指出你使用哪些部分作为参考,哪些部分是你写的。所以,如果这不是你的观点,指出来源和来源。别害羞。以你目前的能力,你可能无法建立一套观点理论。事实上,老师可以理解。—02-格式布局不符合要求爆炸指数:五星每所学校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般会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然而,很多越来越年轻的学生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格式要求,觉得自己在收集论文时可以遵循别人的论文格式。但是!你知道许多出版商对格式的要求不一样吗?再举一个例子,凯哥大学的格式要求与现在的大学不同!所以,纸张格式的事情,“你甚至有封面格式的问题,如何得到高分?”所以我只能回来和同学们比较我的论文-03-不要直接复制数据爆炸指数:双星为论文撰写引文数据是很常见的。然而,在大规模的引用数据中必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重复检查时,所有引用的数据都是红色的红色表示严重的剽窃,橙色表示可疑的剽窃,绿色表示没有剽窃。凯哥建议:你又年轻了吗?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复制它,比如做一个表格。图表一般都是不可检测的,既能保证数据的参考性,又能避免大面积的红色。好吧,是时候充分发挥你的特长了。像这篇文章一样,用图表记录数据-04-其他人的脚注,必须有更多爆炸指数:三颗星学术论文中总会有脚注。和我们的毕业论文一样,凯哥建议每页至少要有一个脚注,使整篇文章看起来很充实。一些学生在收集整理纸质材料时,会认为别人引用的句子很好,于是直接将引用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文章中,同时也清楚地标明脚注的来源。但这就结束了吗?不,你还太年轻太单纯。你可能不知道,即使在知网收集的学术论文中,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文件的脚注是假的!你说得对。论文作者引用的一些脚注根本不存在!不是根本没有出版社,就是没有作家。总之,这个脚注是作者自己的私欲。情景还原:大学生大哥的论文引文未经查证就直接转移在他的论文中,老师看穿了结果,直接问他:“我在这个领域学习了十多年,从来没听说过这本日记。你在哪里找到的?给我看看这本杂志的原文!”后来,可怜的朋友刚打印出来没装订,不耐烦的老师把纸扔出门外,把A4纸像雪一样飘了起来。凯哥建议:如果不是核心期刊,如果不是大学术,如果你不确定这个脚注是不是真的,你应该多关注互联网,看看有没有文章。-05-英文摘要,不要回头爆炸指数:三星这篇论文的封面后面是你的中英文摘要。有些学生先写中文摘要,然后保留英文摘要。他们直到最后才想起他们。然后他们使用谷歌翻译或百度翻译软件直接翻译成英语。这样翻译的结果只有一个:连语法都没有!情景还原:论文答辩,有一群朋友碰巧有一个国际法老师,一般学习国际法的老师都说英语是一个吧,好吧!其他小组不注意英文摘要,但英文摘要被老师一个接一个地读了。你见过汗水吗?这就是它的样子。凯哥建议,不要冒险。你最好老实点。英语摘要确实很专业,很难写,所以我们通常请英语学院的学生来帮助我们。一般来说,它们是收费的。价格是每件150元—06-你没读过的书,不要放在参考书里爆炸指数:3.5论文结尾将有一页特别的参考文献,作品是首当其冲的各类文献。一般指5-10本书。有时,一些学生想多写点书来增加自己论文的力量,于是他们就打开了尴尬的道路。场景还原:前一部分教师对论文答辩相当满意。论文快结束时,一位老师看到,在最后一部分学生的参考书中,有一本书,所有的法国学生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是的,那是令人惊奇的论法的精神。巧合的是,老师又是孟德斯鸠的小粉丝妹妹,于是她饶有兴趣地摆出火辣的脸,问道:“哇塞,你也喜欢老孟!太好了。让我们谈谈共和国的法律和民主。”所以,哥哥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尴尬地对老孟的小迷妹说:“抱歉,老师,我没读过。我手握着手写的……”结果哥哥的论文不合格。据说最后,辅导员受贿,考试勉强及格。凯哥建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不读书就是不读书,没人嘲笑你。别怪老师变脸了。事实上,你也把自己放在了当老师的位置上。人们兴奋地认为,他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聊天与知己关于一个共同的偶像。结果,我一个字也没读到。其他人感觉如何?别绞死你在绞死谁?不要把你没读过的书塞进参考资料里—07-结束谢谢,不要谢谢爆炸指数:恒星结论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此,凯哥向你表示祝贺,你离成功并不遥远,但你仍然需要小心,不要落空。很多学生会直接抄袭别人的感谢。总之,只有200个字。他们不怕。所以我偶尔会开以下玩笑。情景还原:从内容到答辩,我的导师看了最后的答卷,有句话说我无法接受内心的拒绝——“四年来你妈妈的宽容和关怀,让我的学业水平不断提高……”哈哈,你的导师是个男人,纯爷们。你可以复制它。你能把你妈妈变成爸爸吗?这不是表示忠诚的方式!纸张重量减轻、纸张重量检查、智能重量减轻、毕业论文、学科银行免费纸张重量检查、重量减轻软件、学科银行纸张重量检查、学科银行免费纸张重量检查软件、学科银行纸张重量减轻来自官方网站:学科银行纸张重量检查、文章由学科银行的纸质重量支票收集整理

青苹果

公示公告!这77篇论文拟获奖

第26次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示公告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展示近年来山东省法学法律研究丰硕成果,激励更多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脱颖而出,近日,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省法学会组织开展第26次全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经由山东政法智库、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等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匿名严格公正评选、认真研究,共评选出获奖优秀成果77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8项。现将拟获奖的名单予以公示。一、一等奖(15项)1.论宪法与国际法的互动作者单位:王德志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2.广义抑或狭义:身份犯中身份概念的再界定——以身份的本质为中心作者单位:周啸天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人大法律评论》2017年卷第3辑3.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作者单位:孙光宁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4.论司法过程中的案件事实论证作者单位:武飞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家》2019年第6期5.《合同法》第167条(分期付款买卖)评注作者单位:郝丽燕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家》2019年第5期6.终身监禁之立法解读、法律性质及溯及力作者单位:吴玉萍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2017年第10期7.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作者单位:苗红培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发表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8.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过失犯结果不法的规范限缩作者单位:李波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家》2017年第5期9.公司法民事责任的解释方法——以公司股东、内部法律责任分析为视角作者单位:杨志壮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律科学》2019年第6期10.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演进趋势与改革走向——基于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作者单位:管金平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商研究》2017年第6期11.从私法范畴到政策维度——当代物权变动制度的哲学反思作者单位:刘经靖 烟台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12.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作者单位:李克杰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13.日本宗教法人制度作者单位:黄晓林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14.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研究作者单位:徐丽枝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15.比较法视角下我国农业补贴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作者单位:王维芳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结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9年10月结项二、二等奖(24项)1.警察即时强制权的规范化行使——以公民权利保护为线索作者单位:刘军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东方法学》2019年第6期2.医疗损害责任因果关系虚无陷阱及其化解——兼评法释〔2017〕20号第12条作者单位:满洪杰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2018年第7期3.犯罪学视角下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处理作者单位:侯艳芳(第一作者)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5期4.法律漏洞补充行为的失范与规制作者单位:曹磊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4期5.立法解释的学理解构与制度重建——以刑法为视角作者单位:马凤春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6.专断医疗行为的刑法规制作者单位:张爱艳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陈 灿 山东郓城法院法官助理发表期刊:《刑法论丛》2019年第1卷7.污染环境罪异质性的法教义学分析作者单位:安 然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8.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构建作者单位:王占启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9年第9期9.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与表达思路作者单位:管洪彦(第一作者)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发表期刊:《江汉论坛》(CSSCI)2017年第4期10.人工智能风险规制的困境与出路作者单位:郭传凯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6期11.论法律解释的目标作者单位:解永照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发表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2.我国绝对确定法定刑立法模式的历史考证及其现代意蕴作者单位:黄春燕《政法论丛》编辑部发表期刊:《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3.更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刑法评价作者单位:孙 杰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丛》2018年第2期14.继承人有无不明时的继承法完善作者单位:于 晓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丛》2017年第6期15.自动驾驶汽车风险的立法规制研究作者单位:侯郭垒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8年第5期16.论作为新兴权利的代际权利—从人类基因编辑事件切入作者单位:钱继磊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5期17.检察机关检察权制度研究作者单位:李 震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马建华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18.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实证研究—以S省H市两级法院为例作者单位:王 玮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19.英国普通法权利保护研究作者单位:刘吉涛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20.论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限制及其正当性作者单位:罗亚海 临沂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21.明代监察御史巡按职责研究作者单位:陶道强 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22.乡村振兴战略法律问题研究作者单位:王淑华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结项课题:山东省法学会2018年度“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十大课题”2019年7月结项23.国有企业类型化改革与监管的法律体系重构作者单位:封延会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结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12月结项 24.法治中国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研究作者单位:韩 慧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结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9月结项三、三等奖(38项)1.法律漏洞的特征与填补路径作者单位:李秀芬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2.“立法”和“行政”概念的宪法解释作者单位:门中敬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坛》2019年第5期3.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治的困境与对策作者单位:范冠峰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发表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4.合宪性审查与法律规范审查体系的裂隙与衔接作者单位:张栋祥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5.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Public-interest Litigants in China: Evolution, Obstacles and Solutions(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演进、困境及应对)作者单位:翟甜甜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张晏瑲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SSCI一区,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年第3期6.两汉经律融合视域下“比”的法律意义作者单位:林 丛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论澳大利亚家庭法审查中的儿童程序参与作者单位:齐凯悦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民商法论丛》2019年第2期8.论新时代公安组织文化的再塑造作者单位:石 嵩(第一作者)青岛市市南区委政法委发表期刊:《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9.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法律制度的完善作者单位:姜爱丽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0.终止追究并不等同免予追究作者单位:祖丙山 平原县人民检察院发表期刊:《检察日报》2019年5月26日第三版11.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探析作者单位:冷 帅(第一作者)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发表期刊:《中国律师》2017年第5期、第6期12.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的替代性解决方法研究作者单位:刘万啸 山东政法学院经贸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7年第10期13.法教义学视角下的交通法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举措作者单位:张志文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发表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4.论“三权分置”下农村承包地上的权利体系配置作者单位:肖立梅 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处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9年第4期15.法国破产重整方案中的债转股问题研究(译文)作者单位:种 林(第一作者)山东政法学院经贸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丛》2019年第1期1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基于 s 省试点实践调查作者单位:伊庆山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发表期刊:《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17.中国近代遗产税立法及司法实践研究作者单位:郑显文 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王 蕾(第二作者)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发表期刊:《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18.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作者单位:张亚丽(第一作者)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19.专利权的所有权构造方式及其功能作者单位:郭雪军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发表期刊:《电子知识产权》2018年第10期20.亲属法价值取向中的人性根基作者单位:李 伟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7年第9期21.广播组织权客体研究作者单位:崔立红(第一作者)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22.“认罪认罚从宽”内涵再辨析作者单位:赵 恒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评论》2019年第4期23.行政救济考核指标如何设计—以地权保护为例的分析作者单位:章彦英(第一作者)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4期 24.经济刑法机能的重塑:从管制主义迈向自治主义作者单位:张小宁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评论》2019年第1期25.Growth and Innovation of Land Trust System in China(中国土地信托制度的成长路径与创新实践)作者单位:于朝印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China Legal Science》(中国法学)2019年第4期26.乡村法治社会建设研究的四重哲学维度作者单位:张 强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7日27.当代新法家研究及其主要价值作者单位:赵玉增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4期28.二审民事案件适用独任制审理的理性逻辑与进路探索作者单位:荣明潇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表期刊:《法律适用》2017年第9期29.论正犯与共犯区分之中国选择作者单位:马 聪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30.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国际私法问题的特殊性作者单位:董金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系发表期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31.法律硕士人才培养中的六大关系研究作者单位:窦衍瑞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32.个人金融信息管理: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作者单位:朱宝丽(第一作者)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33.预防犯罪与矫正罪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者单位:王立军(主编)山东省监狱学会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34.山东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作者单位:杨 永 菏泽学院政法学院出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5.要素式审判权运行机制研究作者单位:胡发胜(主编)莒南县人民法院出版单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36.保障性住房地方立法及实践研究作者单位:李会勋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7.多维视角下的诉权保障研究作者单位:王岩云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38.美国私人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作者单位:周 煜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对上述名单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间内向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反映(信函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和信函应告知真实姓名、地址。对线索不清的匿名电话和匿名信函,公示期间不予受理。公示期限至3月10日。受理单位:山东省法学会研究部受理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00-5:00受理电话:0531-82923349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5743号邮政编码:250014来源: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山东省法学会

爱长城

免试入学,含金量高!在职攻读中国政法大学硕士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 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等学力申硕是我国现在对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性的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的五月。其学位授予模式采用先上课再参加申硕考试的模式,并在其通过考试后通过相应的论文答辩后授予相应的硕士学位。招生学科专业1、社会法学2、民商法学3、经济法学4、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方向)5、宪法与行政法学6、刑法学7、知识产权8、国际法申请硕士学位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已获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2、申请人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做出成绩(发表或出版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公开出版物发表过科研成果;3、通过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的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课程考试;4、通过全国统一的以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考试和法学综合课考试;考试1、课程考试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在其规定的申请年限内对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统一组织课程水平认定考试,并将课程水平认定考试结果上传至相关信息平台。2、全国统考请人须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该考试一般每年3月份报名,5月底考试。申请人通过信息平台完成报考、缴费、下载打印准考证事宜。证书颁发及学位申请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并参加该班组织的每门课程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政法大学结业证书”(证书加盖学校钢印、红印、校长印,出具中国政法大学教务部门盖章学习成绩证明),建立并保存学籍档案。符合申请条件的,可申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饥之渴之

T6之外最好的8所美国法学院,康奈尔近一半都是中国学生

美国的法学院排名以T14为界,通常一些顶级的外所只招聘T14毕业的LLM;内所中的红圈所和顶尖精品所,虽然不会这么严格,但对T14和14后的法学院,都会有不同的态度。全美殿堂级的6所法学院,耶鲁只招3名中国学生,斯坦福最青睐北大在T14当中,T6又是一道分界线,代表了最顶级的6所法学院,这6所学校因为录取难度极高,且很少录取本科毕业生,所以更多学生会考虑T14当中的后8所学校。这个层次的学校是国内法律小本最有机会冲刺的目标院校,也是能争取数额不小的奖学金的理想院校。01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常春藤的一员,宾大的法学院也是其招牌之一。公司法是宾大的特色,宾大法学院的LL.M.项目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也是世界知名的LL.M.项目。LLM项目选课范围也非常广泛,甚至很多课程都是高年级J.D.的课程。宾大喜好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往年很少听说小本收到宾大的录取,不过这两年有听过北大、人大、政法系院校的小本被录取。招生规模方面,宾大的LLM项目每年招生110-120人之间,中国学生一般在20人以内。宾大在国内也拥有十分优异的声誉,其数量少而精的毕业生受到了各红圈所的欢迎。02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密歇根大学是法学院传统强校,有125年的历史,保持了较高水准的学术力量和学术氛围,招生人数较少(45人左右)且招生标准也相对严格。LLM学生和JD学生一起上课,且学校鼓励LLM学生转JD或SJD。密歇根大学的LL.M.项目共有三个,一般项目、国际税法以及比较法,国际税法每年招4-10人,毕业生的走向是高校任职、专职税务师或合作人,还有政府部门等。从招生规模来说,密大LLM项目一般招生35-45人,其中一般项目只有5名左右的中国学生,除了2位有工作经验者以外,只有一位清华小本和一位人大硕士(走人大法学院LLM项目),录取难度可见一斑。招生倾向上,密大喜招有工作经验者和硕士生博士生。此外, LLM与JD一起上课,与JD学生和教授的交流机会都比较多,且密歇根大学允许转JD。0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伯克利的理工科之强悍举世闻名,受益于工科的优势、强大的教师资源和在湾区的优厚位置,UCB的IP法全美顶级,与斯坦福不相上下,环境法也属TOP之列。伯克利法学院分为三个LL.M.项目:传统方向、专业方向 、论文方向。传统方向招人150-160之间,中国学生占15人左右,比例较低。专业方向录取标准相对低一些,采用滚动入学的方式。适合在国内律所实习或工作,然后暑期去美国上课的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专业方向不具备NY Bar考试资格,只能考CA Bar。虽然专业方向含金量比传统的LLM稍微低一些,但其实拿到的学位没什么大的区别,且UCB的校友不仅仅局限于法学院,大量理工科和商科的精英校友也遍布中国,在国内拥有比较强大的校友圈,认同感很强。04弗吉尼亚大学UVA在美国属于传统公立顶尖名校,虽然在国内名气不算大。学校位置略村,但法学院学术声誉很好,税法全美前5,和杜克,乔治城一起分享了华盛顿特区的法律市场。弗吉尼亚大学的LLM课程非常全面,有近18个方向的课程供选择,包括:商业组织和金融、商法、传媒法、劳动法、人权法、IP、税法、环境法等。弗吉尼亚法学院崇尚小班制,一般每年只招收50人,中国学生7-8人左右,但基本只招有工作经验者,且校友的凝聚力很强。看往年的录取数据,偏好女生。对于小本来说,UVA的希望较小,有兴趣者可以姑且一试。05杜克大学杜克大学是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南部最好的私立大学,被誉为南方哈佛。杜克是全美为数不多的学术实力和大学体育俱佳的高校,地处北卡三角工业园区(Durham、Chapel Hill、Raleigh),经济发达,生活成本不高,非常适合学习和生活,唯一的缺憾是离北美三大主要城市群(纽约、加州、芝加哥)都比较远。杜克法学院作为新贵,近年来一直排名稳居前10左右,IP法、国际法和环境法都是一流的。杜克大学除了普通的项目之外,还提供两个特殊方向的LLM项目,分别是:法律与创业、司法研究。LLM项目招生100人左右,大陆地区10人左右,3名硕士,4名小本,中国人比例控制得非常低,且倾向于有工作经验者。杜克历史上一直特别青睐有人大背景的申请者,此外北大、清华、交大的申请者也较受欢迎。06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法学院位于芝加哥市区,地理位置不错,喜欢看美国律政剧都知道芝加哥地区律师众多。西北法学院的税法、商法和人权法方面都比较强大。西北法学院素来以business-oriented闻名,其毕业生多务实、技能训练有素,受到不少律所的青睐,且商学院强大的学校,一般在商界和金融界都有较强的校友圈和认可度。西北大学的LLM招生120人左右,约小一半是中国人,工作党占一大半。所以想申请T14的小本学生,不妨大胆尝试一下。07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大学的法学院是美国五所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法学院之一,拥有世界性的大学声誉,康奈尔的公司法、合同法、宪法学等师资都堪称一流。校园地处伊萨卡小镇,背靠加拿大,校内有湖有瀑布,风景绝佳,不过找实习就略显偏远。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提供两种LL.M.项目:传统方向、科技方向。康奈尔大学对工作经验没有其他T14那么重视,是小本的大众情人学校。LLM招生85-100人,近一半是中国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本科生。所以想回国就业的学生,康奈尔的常春藤光环是非常有用的。08乔治城大学乔治城大学位于首都DC, 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地理位置绝佳,在美国是一所颇具贵族气质的学校,在美国本土的影响力完全可以比肩众多常青藤名校,尤其是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最知名的招牌专业是国际关系,受其影响,法学院的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堪称全美前列,税法、环境法也非常强,加上首都诸多的权力部门和各类世界性组织,有志于国际法方向发展的申请者们,乔治城一定是最佳的选择。乔治城大学算是典型的Lower T14,应为中上小本(TOP10法本,托福105+,GPA评级AA)冲击T14的上佳选择。LLM规模比较庞大,一般方向和特定方向的一共招生550人左右,无工作经验的学生也录20-30人之间,算T14里面人数还不错的。以上就是美国T14法学院的全部介绍,想了解更多院校介绍,申请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北美留学帝

挈水若抽

一位法学本科生跌宕起伏的推免保研之路(万字长文)

作者姓名:沈晓茹毕业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2018届)推免学校:武汉大学推免专业:国际公法作者在武汉大学一、当“推免”馅饼砸下来时,我凭什么接住它?大学四年,我的关键词为:充实自我 把握机会初入大学,作为一个学生,好好学习是最应尽到的本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预习、认真听讲、复习。学有余力则可阅读课内外书目,旁听周边高校的讲座、课程,把握竞赛、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拓展视野、结识朋友、丰富经历,努力去过自己理想中大学生应有的生活。当时学校还没有推免的机会,我大概地想着毕业之后考研继续学习,孰不知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仅能够助自己获得奖励、荣誉,更是在蓄积推免机会可能砸向自己时有接住的力量。学业上的小小成就是我的第一桶金,给予我向前奋进的信心和机遇。我对法学学习的兴趣始于偶然旁听孙远老师的《证据法学》,在申请法学院双学位失败之后,我放弃了外语系英语专业的学习,在大二学年以该专业第一名转至法学专业。彼时,我还在法学院零基础的学习中试水摸索门道,因为没有余力参加法律诊所而遗憾,而我结识的法科生朋友霍凝馨正每天背着电脑准备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以下简称JSEEUP)的训练,为完成每周繁重的纯英文阅读和检索任务风驰电掣。每每与她攀谈,都能从她眉飞色舞的讲述中受到比赛准备的充实和因拼搏产生晋级华盛顿国际赛希望之感染,看着她忙碌而坚定的身影,刚刚入门法学的我对JESSUP这个被誉为“法律界奥林匹克”的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心驰神往,等待着下一轮JESSUP招新的到来。法学院大二上学期期末考之后,我确信自己有余力参加JESSUP,就在2016年的夏天毅然决然地报名并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在JESSUP的选拔过程中,我由于自身努力不足,无法成为JESSUP的上场队员,应当感激的是JESSUP的资深教练陈晓华老师为我们这些落选的同学争取到了参加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以下简称IHL)的宝贵机会,其希望我们借此机会体验和感受国际法的实践,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涵盖国际法各领域问题的JESSUP不同,IHL的赛题相对集中于国际人道法与国际刑法领域,比赛的难度较小。在教练陈晓华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我们的奋斗之下,代表学校首次参加该赛事的我们拿到了团队二等奖和控方书状一等奖的荣誉。这次上场经历给我带来的是不断走出舒适圈、遇见新自我、感受整个团队奋斗和支持的奇妙体验。然而,因为对自己的逼迫不足,在场上风度翩翩地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法官谈笑风生的场景仍是希冀,有待加倍努力以达成。2016年IHL国内赛对阵华东政法大学代表我校2016年IHL代表队国内赛颁奖典礼合教练陈晓华(中)、刘芳兵(左)和沈晓IHL比赛结束之后,感谢陈晓华老师给我参加JESSUP国际模拟法庭课程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体验和IHL不同,JESSUP是一个国际青年精英怀揣着不一样的梦想和愿望走向华盛顿的朝圣之旅,也正因如此,对于JESSUP,陈晓华老师呕心沥血地耗费了八年的精力,只问耕耘,不求回报,甚至牺牲了自己科研的时间和机会,为的是给学生带来锻炼以探求和发掘自我的机会。要说模拟法庭(JESSUP, IHL)的训练过程带来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推免国际公法学硕最大的底气来源;是专业知识、法律英语、检索技能、学术科研态度、临场仪态和应变能力的提升;是很多同学继续攻读国内外著名法学院或就业的重要筹码。但这背后蕴含的更是灵活的法科思维;是运用法律英语进行阅读、检索、论证、书面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是凡事要求论据的严谨态度以及国际法人兼济天下、援法力争的情怀和魄力。这些铭刻在血液里的,是我们足以砥砺奋进的资本。我校2017年JESSUP代表队美国华盛顿国际二、从天而降的推免机会2017年5月间,关于新组建的社科大入选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名单的传言在朋友圈里渐渐传开,忙于复习考研和司考(2017年仍称为“司考”)的我因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只当是坊间传闻也不再理会,只是偶尔羡慕有些高中同学在夏令营获得了名牌大学的优秀营员不用受考研之苦。在司考准备得如火如荼时,我于9月3日晚饭时间偶遇陈九龙同学,本着遇到优秀同学一定要好好请教的心理,与之探讨起了司法考试复习方法的问题,话题却转而到了推免之上,此时我方知,作为社科大的第一届毕业生,我们是具有推免资格的,并且可以推免外校。而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法本法硕都只招收其认可的16所大学的本科生,社科大并不在这些学校的范围之内;清华大学的推免面试和笔试日期与司法考试的日期重合;人大推免的笔试早在夏令营就结束了。次日(2017年9月4日)学校关于校内遴选推荐免试生的公告就出来了!我本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心理,放弃了一个下午的复习时间准备校内推免的申请材料。在递交申请材料之后,虽然班长告诉我年级第一的同学没有参加推免,其他申请推免的同学之间绩点相差很微弱,就在0.01-0.06的范围内,鉴于综合测评成绩中学习成绩仅占80%,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还占20%,鼓励我填报上参加的比赛和活动之后是很有希望的,而我内心则悲观地认为我的专业课绩点排名年级第4,而法学院的推免名额只有两个,个人对于申请成功不抱太大的希望,继续全身心投入司考的复习,偶尔怀抱希望心烦意乱地翻一翻推免经验帖。直到院系推免结果公示(2017年9月6日)出来之后,班长一语中的,绩点排名年级第4的我因为参加的国际法模拟法庭所获得的奖项、“2015年度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等竞赛和实践的优势,综合测评成绩竟然名列榜首。此时对于推免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一无所知的我才着手进行推免的相关准备,一翻网站绝望地发现已经错过了清华接收推免递交材料的截止时间,即9月6日下午5点。这时很多学校接收九月预推免的材料递交时间与已经在陆续截止了,我是通过咨询陈九龙同学、一名2016年成功从中传保研到清华的师姐、自己关注公号、请教一起准备九月预推免的伙伴们慢慢了解推免的。“保研论坛”上面有很多推免经验和申请材料模板;和推免相关的公号,比如易推免、推免论坛、推免微咨询、推免夏令营、小月河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后保研等。这些公众号可能会有实时的推免信息更新,也可以借由这些公众号推广的推免经验讲座进入和自己同时准备申请推免的同学聚集的微信群,这些微信群之后可能是消息比较畅通的地方,并且有一群同在进行推免的人可以进行交流各项实时信息和答疑解惑。我怀着“司考年年有,考研只有一次”的心态,在搜集了当时开放接收材料的各大高校推免信息后夜以继日地准备推免申请的材料,司考复习几近荒废,最后差2分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失之交臂。其实回想起来,当初只要准备中国政法大学的材料即可,把时间省下来静心复习司考其实对于司考本身和推免的复试帮助会更大一些。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以在夏令营期间兼顾推免和法考,在夏令营阶段拿到心仪的offer以后九月预推免冲刺几所更心仪的高校,尽量兼顾推免和法考,这样第二年就不用再受法考之苦了。三、推免的实体和程序究竟是怎样的?每年公示校内具有推免资格人选结果的时间都比较靠后,许多同学会疑惑于推免是否要等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准备,如果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就实体而言,推免是一场持久战,从大一就要时刻警醒。推免最重要的三项条件分别为: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可以解读为拔尖的绩点、优异的四六级成绩;在大创课题、智慧星火或者挑战杯等含金量高的学术科研竞赛获得较高荣誉,或者潜心学术发表论文,如果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自然是极棒的,这一门槛也相对较高;多多参加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级或国际性比赛,对于法学学科而言,强烈建议参加JESSUP、IHL等高水平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努力以及教练的指引磨炼自己并拿到靠前的名次和奖项,这些比赛在法学学科,不仅仅是国际法都是存在高声誉的,经历过其训练并获奖的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各大高校法学专业的老师所认可的。有师弟师妹咨询过我参加大骨班、留任社团部长是否有助于申请推免,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些活动很大程度无益于科研能力的提高,但不排除社团能够提供科研课题研究机会的可能性。社科大刚刚成立,其他高校不是很了解我们学校,所以仅凭高绩点、社会实践是很难在众多来自211、985、双一流大学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很多时候网审(每个学校会要求在网上申报或者寄送自己的简历、成绩单、推荐信以及相关获奖材料,每个学校网审的材料不同,一般可以在该学校法学院官网上看到相关公告进入该校的推免系统,一些公布推免信息的公众号、保研论坛也会做相关整理,但不能保证时效性,参与推免的同学最好直接去看各大学校的官网,公众号和论坛只能作为相关参考)都很难通过。如果能有出色的高水平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比如JESSUP、IHL等比赛的优异成绩,含金量高的学术课题活动高水平荣誉和核心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是比较抢眼的加分项。法学学科网审和面试的老师一般比较喜欢学术知识扎实、法律英语能力强、思维缜密、有创新意识、经历独特的同学,有这样功底的同学过了网审后在面试中也容易脱颖而出,从而获得心仪学校的offer。就程序性事项而言,推免申请的机会按时间顺序而言有三次:夏令营;九月预推免;九月研招网系统的正式推免(2017年开放的时间为9月27日至2017年10月22日)。夏令营、九月预推免时间早于研招网系统,不受志愿的数量限制,只是在时间上可能有冲突(比如2017年人民大学夏令营和武汉大学夏令营就冲突了,但人大夏令营是推免人大的唯一途径,而武大在九月研招网系统的正式推免通常还有申请机会),需要自己衡量。此外,夏令营、九月预推免时校内推免资格尚未确定,有希望获得推免资格(一般为专业课绩点年级前5名内)的同学最好提前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如果等到确定校内推免资格再准备,就会错失大把机会!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期间,各大高校(法学专业除了北大,据传闻清华也有夏令营)会有夏令营的申请通知。夏令营是推免为自己拿到心仪大学offer的好起点,从夏令营的申请开始就要及时关注和获取推免信息了,每个学校申请夏令营的时间都不同,有的学校会有校外宣讲,进行校外宣讲同时招收推免学生;有的学校可能仅有夏令营这一推免途径,比如2017年人民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推免途径仅为夏令营,其笔试在夏令营期间结束,人民大学会发布落选同学的递补名单。一般而言错过夏令营,九月预推免时学校的名额就只剩一些甚至招满了。由于申请每个学校的推免要准备的资料都比较多(小贴士:准备资料前最好都能转成pdf再行打印,出错的几率较小),需要到自己学校各种各样的办公室盖各种各样的章,最好提前准备,给自己复查的时间和机会,避免时间紧迫带来的慌张感而有所遗漏,把资料准备得更加完善。我个人没有参加过夏令营,也不是很清楚夏令营的申请流程,因而不能提供大家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强烈建议大家多多关注相关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提供调剂,即,如果网审能进学硕复试名单但复试结果落榜的话,如果事前愿意服从调剂仍可以保留该校的全日制法本法硕资格,不用害怕自己成为失学儿童。比如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相反,中国政法大学九月预推免是没有调剂的。参加夏令营的好处是有机会在暑期就拿到offer作为保底,提前预热准备面试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磨炼自身的过硬知识和面试经验。关于九月预推免,清华、北大的法学在九月才正式开始预推免,传闻清华每年的推免复试时间都和司考是同一天,有些学校也会把王牌专业(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国际法学、华东政法大学的国际法学)保留到九月预推免的时候,已经拿到夏令营offer的同学可以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冲刺更好更心仪的专业。当然,很多学校为了保证生源,会刻意将复试时间安排得与其他学校相同,比如北大、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这几个学校在2017年的复试时间就相差无几。如果在夏令营和九月预推免两个阶段都没有推免成功,研招网系统正式推免的三个志愿又都填得太高的话,可能存在失去推免机会的风险。在填志愿时,由于中山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推免系统开放的时间很晚,大约到10月份,可以将这些学校作为保底选项。总体而言,实力越强、地理位置越好(主要集中在北京)的学校接收推免生的时间越早,因为可以提前招收优秀的推免生,时间排在后面的学校也可以避免因为学生把自己作为保底选项而浪费本校接收推免的名额。关于填志愿的技巧,很多参加推免的学生为了能进好一点的学校,可能就会报名该校的法本法硕,因为填一些知名院校的学硕可能网审时就会落选,或者报名直博生,因为直播生报名的人比较少,而直博生一般要求推荐信,而且其风险在于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证书同时也无法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各大高校组织夏令营和九月预推免的目的都是为了抢夺优秀生源而提前在本校安排复试。每个学校的复试要求不同,一般会有对英语、专业知识的考察,很多学校要求到现场进行复试,有些学校会在校外招生宣讲进行面试确定营员资格。比如武大夏令营期间会在各省市高校(如山东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进行校外宣讲,笔者尚未探究过武大在北京何处进行校外招生宣讲。此外,西南政法大学的同学在和我分享其校外招生宣讲经历时告诉我武大2017年在西政、重庆大学先后组织了校外招生宣讲,如果在西南政法大学的复试结果不如意,还可以去重庆大学再试一次,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机会。当九月研招网系统正式开放后,每个学生在研招网上可以填三个志愿,接收学校待录取通知或三个志愿都录取失败则此次推免结束,这也是为什么在九月预推免还没有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是一件比较冒险的事情之原因。学校发送预录取通知和复试通知的时间我并没有找到官方明确的时间表,学校官网一般也只会给一个时间范围,学校研招办多会提前以电话、短信通知具体时间,如果要把握纵向的时间可能要多问几届有推免经验的师兄师姐。有的学校对接收复试通知和预录取通知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华东政法大学,要求在2小时内接收待复试通知,在24小时内待录取通知,这些规定时间会在华政研招办发送的短信进行相关提醒,登陆研招网系统时也会有倒计时的通知。而北京师范大学则不要求通过研招网系统进行推免,其在线下结束复试,复试结果当晚就电话通知,但北师大通过研招网系统正式发出复试通知是在次日下午,可以晚一点在系统上填写,保留一个志愿的空缺,而有的学校待录取通知甚至可以延期一周接收。关于推免的类型,教育部会给一些生源较优的学校一些额外的保研资格名额,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其有法学实验班、支教保研、留校保研、少骨计划、体育特长生、比较法外语直升班等专项计划,与正常保研不冲突。社科大目前还没有专项计划保研。四、风雨推免路(推免的实体和程序真实案例,内附几个学校的推免真题哦)至于我个人的推免经历,全程的心理经历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一路走来,最要感谢的是陈晓华老师一路的耐心陪伴和鼓励,法学院老师们慷慨的推荐信和对我推免进程的关心,霍凝馨、张雪、梁珊珊、唐嘉、刘芳兵师姐、申瑛雯师姐、高鑫师姐、卞一粟师兄等JESSUP和IHL同伴温暖的帮助,推免成功的朋友无私地分享保研的经验,无时无刻不站在我身后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及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辈的全程陪伴和引导。我擅长且志在国际公法,前后参加了四个学校国际法学的复试,其中,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的复试都只针对国际公法专业,而北京师范大学的面试则是三国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都有,其中地处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需要收取100元以上的复试费,中国政法大学还会在复试期间安排体检,体检费用为150元。中国政法大学接收推免生申请材料的通知大约在9月10日左右公布,在9月21日出复试名单和复试安排,即,复试成绩(10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40分)+专业课面试成绩(40分)+外国语成绩(含听力、口试)(20分),其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2小时、专业课面试、英语听力。英语听力是新闻英语,往年为六级听力或雅思听力。笔试题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题目风格基本和法大马呈元老师的课堂笔记相仿(可以找法大的同学或考研机构寻求相关材料),与历年考研的基础题目相差不大。专业课面试每人20分钟,每个人抽一道英文题(用英文回答),两道中文题,我抽到的题目是International Liability(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产生损害性后果之国际责任,又称环境损害责任或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起源于美国诉加拿大特雷尔冶炼厂案,在1941年第二次裁决中,仲裁庭作出一项有名的声明:“根据国际法以及美国法律的原则,任何国家也没有权利这样地利用或允许利用它的领土,以致其烟雾在他国领土或对他国领土上的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害,如果已发生后果严重的情况,而损害又是证据确凿的话。”正是因为这一主张而使本案成为国家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的第一个重要司法判例)、现代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国家责任的概念和形式。主面试官为郭红岩老师,全程基本只有主面试官进行提问,其他面试老师则为朱利江老师、兰花老师、高健军老师等。其中,郭红岩老师和兰花老师研究的领域集中在国际环境法,老师们一般喜欢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问,面试前应仔细研究国际环境法,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几位面试老师的论文。中国政法大学的复试结果大约在9月26日,早于研招网系统。如果复试通过,能成功进入预录取名单,之后就会在研招网系统上再走一遍程序,即推免生报名填写志愿;志愿学校发送复试通知;推免生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接收复试通知;学校发送预录取通知,学生接收预录取通知。而如果没有进入中国政法大学的预录取名单复试也还有接受补录的可能性,因为有些学生可能会以推免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保底选项,他们可能有其他选择,比如国外知名院校、北大、人大、清华、武大等。因而预录取名单出来后最好留出一个志愿等待机会。如果复试成绩比较优秀但是落选的同学,可以向报考学院的研招办打电话询问自己的名次,在名额出现空缺时,研招办会按成绩排名依次考虑录取学生,但因为时间紧急(学院的老师要及时将结果录入研招网系统),所以需要学生有志愿空缺。曾经出现过有人认为自己会被补录结果耐心等待被补录成功的案例,也出现过有人因为认为没有补录可能、填满志愿结果错失机会的例子(笔者就是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呀)。建议在研招网系统留出至少一个志愿的空缺,这样才不会有补录机会来临却失之交臂的遗憾。在中国政法大学面试不顺后,我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待复试通知电话,对方没有要求我在研招网系统填写志愿。在中国政法查成绩显示了“拟录取结果-否”之后,我内心崩溃绝望了一会儿,因为害怕北师大的复试不顺,买了去华政的高铁票,订了2017年9月28日华政附近的青旅。但如今看来,其实当时的反应有点过激了,北大、清华、中政、复旦、上交等学校的推免结束后,其实面对的竞争对手也变少了,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了,心态可以放轻松一些。次日夜晚研招网系统开放,我填写了华东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给自己空了一个志愿。在北师大复试的前一天,华政的研招办打电话告诉我能够进复试,并提示我到时候根据研招网系统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我在北师大复试当天是拖着行李箱去的,准备面试结束就奔向北京南站去华政复试,我当天中午在去北师大的出租车上在收整行李箱和书包的慌乱中收到了华政的待复试通知,要求两小时以内确认,因为手机开不了热点,是到了北师大以后用了一位师兄的账号才完成华政的待复试通知确认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中刑法较优,国际法学在其中并不是特别突出。因为赶时间,我和其他同学互换了面试顺序,第一个进行面试。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法学的复试是让我们自我介绍后抽三道题,一题法条英语翻译,另外两题是与专业相关的题目。自我介绍后,主面试官张桂红老师问我:“你是你们专业的第四名,你们专业总共多少人?你是怎么获得推免资格的?”面对这样令人尴尬的问题,我面带微笑,和老师讲述了我们本科学校的推免生遴选规则以及我的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以及实践方面成果带来的优势。三道题中法条英语翻译对于复习司考的同学来说比较简单,而我抽到的专业题也比较简单,是“你如果成为国际私法专业的研究生,你有什么打算”,另外一题是北极的国际法地位,大约老师对我的回答不是很满意,其中有一位男老师我怎么看待北极周边国家挪威将北极航线纳入国内法是否违反国际法。这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老师研究的领域范围内的题目,因而面试之前如果有时间,仔细研读该校老师的论文、《中国的北极政策》是极有帮助的。这个问题可能和北极相关条约的签订有关,我当时只能想出国际法院的英挪渔业案中涉及的“历史性权利”作为我的法律依据,可能答得不对,但可能在面试的人里面属于法律思维比较强,能够援法而言、自圆其说的,因而在当晚前往上海的火车上接到了北师大通知我通过复试的电话。一颗慌乱的心终于稍微平定下来,考虑了一会儿,我做了一个改变我命运的决定——把北师大填进了研招网系统,这个决定导致我的三个志愿全满,而错过了中国政法大学的补录。华东政法大学的复试在2017年9月29日,复试前会在一个教室进行签到并征询参加推免的学生“是否愿意服从调剂”,我选择了“愿意服从调剂”。上午是英语的笔试,难度较低,比高考英语稍微难一些,下午则是专业课的笔试,面试老师是李伟芳老师和华政的IHL教练张磊老师,他们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我学习国际法的情况,问了很基础的国际法专业的题目,即国际法的渊源,老师在面试比较满意的时候问了我填报的志愿,如果填报的学校都向自己发出了offer,是否真正想要选择他们学校,然而我纠结了一会,决定遵从内心,便说我想去武汉大学,当晚我在推免系统里面就被调剂到法本法硕了。据悉,很多名牌大学,比如浙江大学的夏令营甚至不会接收第一名的优秀营员,因为这些营员通常更希望去北京的院校,因为名额有限,学校想要的是既定名额里面的最优生源。我在华政结束了上午英语笔试后出了考场就接到了法大国际法学院的补录电话,但苦于提前将前一晚收到北师大复试通知后就将北师大填入研招网系统,我的三个志愿填满,联系所填学校也无法放弃待复试通知,最终和中国政法大学失之交臂。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我收到了本不抱太大期望的武汉大学的待复试通知,期间武汉大学研招办的老师还打电话询问我究竟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学生,对方因为对社科大不了解,甚至想要取消我已经接受的待复试通知,在我一番对社科大的介绍下,研招办老师同意回去再行查询,不久就打电话告诉我可以保留该待复试通知。2017年武汉大学在2017年9月30日早上九点开始复试,由于复试时间正好在国庆假期前夕,到校复试比较困难,因而对学硕进行微信视频面试,对法硕进行电话面试。我为了给武汉大学的微信视频面试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地退了华政附近的青旅,订了锦江之星旅馆,并请已经推免到法大的同学通过微信视频帮忙模拟面试。次日面试老师是冯洁菡老师和另一位女老师,两位老师在微信视频面试时先让我介绍了自己的学校(因为刚刚成立,两位老师们不太了解),然后用英文询问了我本科法律学习的基本情况,看过哪些国际法书目,为什么对国际法感兴趣,问了一个专业课问题是Pacta Sunt Servanda(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因为参加过JESSUP和IHL,阅读相关书目是必需的,我如实告知自己阅读过Malcom Shaw的International Law第七版(第七版是面试时市面上的最新版本,目前最新版已经更新到第八版)和Otto Triffterer的The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A Commentary,并讲述了对国际法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展示队的身份观摩JESSUP华盛顿国际赛且有幸参加美国国际法年会时,年会的学术氛围浓厚,我聆听各国国际法专家在讲台上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听众交流时突然萌生了一种想法,希望自己将来能像他们一样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自此确立了自己对国际公法职业前景的展望。在当天中午11点时,武大的研招办打电话告诉我通过复试了,武大协助微信视频面试的秘书师姐事后告诉我她们为了录取我还特地给研究生院写了情况报告说一定要这个学生。能有这样的结果,都要感谢于JESSUP和IHL的参赛经历以及陈晓华老师总是把握住机会带我们参赛的学生出去拓展眼界呀。综上,总结推免的笔试和面试经验,在我这等急促无准备的情况下能推免成功的关键在于JESSUP和IHL两个国际法模拟法庭的竞赛经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就是把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忘光了之后还留下来的东西。对于法学专业,尤其是国际法学专业而言,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方法可以说是用心参加JESSUP、IHL等模拟法庭的比赛,平时全心全意准备,提升专业知识、法律英语、临场仪态和应变能力,端正学术科研态度,在这些模拟法庭中习得的知识和能力会深刻地烙印在自己身上,使自己融会贯通,百考不倒。推免的笔试和面试其实和专业课的考研的题型、风格是相似的,甚至可能稍微简单一些,建议找到考研院校该科目最基础相对全面的笔记,把最基础的知识牢固掌握,碰到灵活的题型也能举一反三。最好找到往届推免成功的师兄师姐,请教一下经验和题型,这种方法比较有针对性,但也可能有误导性。因为学校每年的题型都是变化的,最重要的还是日常的积累。比如中国政法去年国际法学的听力是雅思或者六级英语,但是今年就变成了新闻听力。面试的题型则可以看各种经验帖的题型,基础题型大致分为四种:1.聊天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如果成为**专业的研究生,你有什么打算(面试老师说因为只是假设性问题,所以回答的时候按照题目回答,不需要强调自己真正想选择的专业回答);2.概念题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国际私法专业mandatory rules,实在记不清基础概念可以试着举例子,国际公法则多与近几年JESSUP模拟法庭的问题相关,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面试题International Liability;3.时事题如一带一路背景下冲突法的适用;4.专业分析题如北极的国际法地位以及挪威将北极航线纳入国内法是否违反国际法的问题。这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老师研究的领域范围内的题目,因而面试之前如果有时间,仔细研读该校老师的论文是极有帮助的。对于优秀学生而言,问题越难则越能问出水平。我准备中国政法大学复试的时候,由于时间紧迫,心里比较着急,只是大致翻看了国际环境法、马呈元老师的课堂笔记以及众多老师的论文,没有认真研读,但International Liability其实是很多老师的研究领域里面涉及的,是国际环境法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因而一定要从容全面地列提纲进行复习,把专业基础掌握好,进行积极的思考。五、结语如今,回顾大学本科四年,尤其是来到武大的那场推免,我至今都觉得是一场梦。犹记大学本科四年间外语系、法学院的老师们引领我们开拓视野、培养学术严谨的态度;独自一人背着书包前往自习室清晨清冽的气息;每晚11点教室闭楼前叔叔叫唤我们离开的声音;自习室、图书馆里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站着看书、背书的争分夺秒;JESSUP、IHL比赛时从微凉的初秋拿着新鲜出炉的案件一起热烈地讨论案情和法律争点,气馁时老师、队员、朋友的加油打气,深冬冒雪留在学校过年训练,直到满怀信心地参加比赛一路的蜕变和成长。感谢高考填写的志愿让我来到这所大学,遇到一路上风雨同行、耐心接纳我、陪伴我成长的师友,有幸能够接受JESSUP和IHL两个高水平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的培训和洗礼,结识了一群有志之士,获得了一生受用的经历和技能。笔者以上的经历俱往矣,而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法律诊所等尚在培育新一代的英才,无数更为自律的师弟师妹仍在刻苦学习、钻研学术、磨炼实践经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师弟师妹们如鲲鹏万里、前程似锦!

耳欲听声

2020国际法学论文选题参考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中外专利1.4亿+条,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国际法学论文选题参考,如下:国际法框架下领土争端多元解决机制的选择——以中印争端为例涉外公司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考察与法理分析论航天商业化趋势下我国空间法的发展路径国际法发展新趋势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无人船的法律地位研究刍议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桥线规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国际法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PPP项目提前终止法律问题研究武装冲突中的文化遗产的非法掠夺及其返还——试论一项新的国际习惯规则文化例外:从谈判原则到缔约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东方”国际法的理念与实践基于互惠原则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研究——以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新加坡高尔集团案为视角WTO国民待遇原则在《TBT协定》适用中的新发展ODR——多元化解决电子商务版权纠纷新机制基于互惠原则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研究—以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新加坡高尔集团案为视角论作为国际法渊源一般法律原则的内涵国际组织的内国法律人格探析习惯国际法:一种工具选择的视角论东道国的环境措施与间接征收——基于若干国际投资仲裁案例的研究守成则无以拂远的困局——浅议“天下”观念与当代国际法秩序的兼容性《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与东海共同开发——结合钓鱼岛与防空识别区问题的讨论印度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中印领土东段边界争端中的证据分量问题——基于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判案证据规则视角“美利坚帝国”语境下之当代国际法的境遇中国的国际法观念:基于国际关系史的分析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二元的范式国际法视野中的软法——从软法与条约间关系的视角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利益再定位与国际法上的转变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二十年之后试论文化多样性概念的发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国际投资条约中不排除措施条款的解释国家豁免原则的中国式表达与实践——基于FG公司诉刚果共和国案的考察从国际属人法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立法的演变制定共同国际规则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英文)探索国际裁判在国际秩序形成中的作用(下)——E.H.卡尔与H.劳特派特之间能展开对话吗?传染病防控与《国际卫生条例》的变革论核污染跨界损害的国际法律控制十九世纪国际法学中的中国叙述评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诉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其他人案论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国内立法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的合法性强制性规则对《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适用的制度性限制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发展中的若干争议问题利益与成本——国际法遵守的动力?决策理论与国际法学说——美国“政策定向”和“国际法律过程”学派之述评国际组织法律人格滥用视角下的成员国责任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的产权理论分析《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公正审判权的保留问题探析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国际法的新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几个国际法问题国际合作: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习惯国际法义务美国反恐进程中的国家豁免立法研究:实践与挑战投资世界,法治为基——评郭雳教授《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因应与治理改革——以中投公司为例》论法律技术脱节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晚近国际法民间编纂与逐渐发展述评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的发展与我国的应对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规则创新发展的方略研究试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国际立法——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晚近专题为重点美中法学会在基奥波尔案(Kiobel v.Royal Dutch Petroleum Co.,No.10-1491)中在美国最高法院提交的法院之友状词2019年国际法形势和中国外交法律工作统一化与分割化:《海牙判决公约》下的不动产问题领事保护制度的新发展国际刑法上的未完成犯罪国际法视野下的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模式、争论及中国应对国际商事法庭承认与执行国际投资仲裁裁决问题探析论国际法理论与外交实践的融合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底线思维普遍管辖权的概念、逻辑和现状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的最新发展——评“巴希尔案”约旦上诉判决港澳特区单独参与《ICSID公约》争端解决程序问题研究“一带一路”下国际投资争议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评介与展望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保密和限制使用”条款研究WTO上诉机构危机中的法律问题参考^网站 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101901

自卖自夸

2020年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放缓,国际经贸领域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部分国家开始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加强对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限制,甚至采取单方限制措施发动“贸易战”,阻挠WTO上诉机构的专家遴选,对现有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造成了冲击和破坏。新形势下上述矛盾和冲突加剧,也为中国带来了有关国际诉讼的风险。如何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继续坚持和改进多边经贸体制,为建立更加权威、有效和包容的国际法贡献中国智慧,是每一个国际法学人都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命题。在此背景下,为了聚焦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鼓励学术创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拟举办以“新时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本次论坛将采取线上、线下研讨会的方式(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通知),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有志投身于国际法学研究的学子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期加强各高校国际法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丰富知识底蕴,启迪创新思维。在连续5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20年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将继续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和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协办。论坛组委会现向全国各高校在读国际法学和相关专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征集参会论文。01论坛时间和地点1、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暂定)2、地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3、方式:本次论坛将采取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的方式进行02论坛主题:新时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1、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创新性研究2、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法问题3、人工智能与新技术发展的国际法问题4、国际司法机构:中国的参与和影响5、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法律问题6、新形势下涉外争议的解决7、国内法律域外适用的标准和程序研究8、“长臂管辖权”的理论与实践9、海牙国际私法公约与中国的立场10、国际商事法庭域外实践与中国国际商事法庭运行问题11、国际商事仲裁的新发展12、WTO改革与多边贸易体系走向13、中美贸易争端中的国际法问题14、对外经济制裁的国际法问题15、《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后续进程及其中国加入的法律问题16、新时期国际金融法新发展与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法律问题17、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国际法治03会议论文提交1、征文对象:全国各高校在读国际法学和相关专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字数要求:7000-10000字左右3、征文截止时间:2020年9月30日4、征文应围绕主题且是未公开发表,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的学术论文,文责自负。5、论文撰写项目及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学校,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6、论文格式:论文题目: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上空一行,1.5倍行距;作者(XXX,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8级民商法学专业):四号宋体,不加粗,居中,下空一行,1.5倍行距,作者大于等于一位时姓名间以两个空格隔开,脚注格式见本页底部;摘要:摘要内容字体设为小四号楷体加粗,单倍行距;关键词:(与摘要内容最后一段之间空一行,XXXX;XXXX;XXXX):小四号楷体,关键词之间用一个分号分隔,下空一行;正文格式: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 Times New Roman,全文行距设置18磅,两端对齐,首行缩进两个字符;文章篇内的节次与子目次序为:“一、”、“(一)”、“1. ”、“(1)”、“①”。(注意,在“1.”后空一格);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居中,与上文之间空一行,空行格式与正文格式一致;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二级标题与标题或正文间不空行;三级标题格式与正文格式一致,三级标题与标题或正文间不空行(如果各级标题出现在一页的最后一行时,须将其放到下一页的第一行,即与标题后段落放在同一页)。7、参考文献格式如下:中文:[1]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增订新版·上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2][美]E·博登海默:《法律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吴高盛主编:《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4]余劲松:《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投资者与东道国权益保护平衡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5]梁峥华:《投资条约仲裁的正当性危机及克服——兼谈我国的对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英文:[1] Michael Waibel, Asha Kaushal, Kyo-Hwa Liz Chung and Claire Balchin, The Backlash against Investment Arbitration: Perceptions and Reality, Wolter Kluwer Law & Business Press, 2010.[2] Susan D. Franck, The Legitimacy Crisis in Investment Arbitration: Privatizing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through Inconsistent Decisions. Fordham Law Review, Vol., 73, 2005[3] WTO: Report of the Panel, European Communities -Measures Affecting Asbestos and Asbestos - Containing Procts, WT/DS135/R, adopted 18 September 2000[4] Robert Azinian and Others v. 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 http://www.naftaclaims.com/disputes_mexico.htm8、论文提交方式: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邮件主题:学校+作者姓名+论文名称,如“复旦大学+张三+论文名称”,发送至邮箱:suibelaw2020@163.com9、作者信息:请填写本通知所附之信息表并随论文一并发送至邮箱:suibelaw2020@163.com10、注意!投稿文章应严格符合会务组的格式要求,若投稿文章格式错误达到十处以上,将直接取消评奖资格。格式错误超过五个,减五分(影响最终评奖等级)。04论文要求及优秀论文评选(一)论文评选以公平、公正、择优推荐为原则,评审组在参考以下标准的基础上可根据经验评判论文质量:1、论文选题新颖,具有学术或实务研究价值。2、论文格式符合要求(尽量引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均应完整、客观注释)。3、论文结构完整,论证缜密,不属于教科书式的介绍。4、论文语言表述规范,使用法言法语,语句通顺。5、论文逻辑清楚,观点明确,不存在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片面追求文字数量的现象。6、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对相关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二)论文评奖1、本次论坛设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七名,优秀奖十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评选的优秀论文将结集在《上海法学研究》专刊发表。2、论坛将组织评审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匿名评审,确定获奖名单,对获奖学生颁发证书。(三)本活动安排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负责解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可以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将上述安排进行调整。05会务组联系方式联系人:(龚 芮同学:19121735184 ) (熊子君同学:15279595998)(董倩倩同学:18800277276) (张晓通同学:15026573926)会务邮箱:suibelaw2020@163.com来源:Suibe法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