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师大2020年社科科研成绩突出不能让禄

贵师大2020年社科科研成绩突出

1月13日,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度社科科研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再部署会议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花溪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2020年,贵州师范大学社科科研成绩突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53项,立项数均居全省第一;41项成果获第十三次省哲社优秀成果奖,居全省第一;获批贵州师范大学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语言文字推广贵州基地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贵州师范大学要求,各学院和学校科研工作者要从“科学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多彩贵州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的迫切需要”等方面提高站位,深刻领会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从分析省内外的实际情况入手,正确认识学校的科研形势,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要明确目标,做细做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争取立项数量再有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学校社科在全国的影响力。【来源:贵阳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有诸

引进的博士发文质疑贵州师范学院打击排斥 校方回应

12月20日,一篇题为《黔省某学院博士遭遇记》的文章开始在网络流传,文章以半文半白的方式记叙了作者胡志方2012年被“黔省某学院”引进以来的遭遇。在文章中,胡志方介绍称,“黔省某学院乃原黔省教育学院升格而来,原教职工中,高学历人员有限,而博士尤缺。升本以后,为应付教育部评估之所需,学校开始大量引进博士。自2012年之后三年之中,百余博士应声前来。文史哲理工,海内海外,南北西东,各种学术背景者,齐会于此。然学校原来层次太低,底子太差,尤其干部队伍见识浅陋,心胸鄙狭,终究不能包容涵化如此盛大的人才群落,至于近日,势成水火。期间怪事,层出不穷。”文章还举例,既入校,各部门负责人即恣意使唤博士。尤其各种艰巨之事,更以博士为前驱。博士或拘于所学专业,或所任非其所长,或所事期限过于紧迫,或所得资金人力支持不足,颇有难胜其任者。各种针对博士的嘲笑讥讽, 纷至沓来。其犹甚者,一部门领导居然于席间笑谈:“这群傻博士!我听说有博士在一家店铺吃完早餐,居然问老板:你的店名为‘遵义虾子羊肉粉’,为何碗内不见虾子? ——他居然不知道,虾子是一个地名!这群傻博士!”胡志方文中的“黔省某学院”指的便是贵州师范学院。该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显示,出生于1971年5月胡志方副教授是国际政治学博士、中共党员,200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曾在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任教至2012年,于2012年8月赴贵州师范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至今。该文章重点提到了贵州师范学院引进博士们遇到的住房问题。此外,胡志方还在文章中专门介绍了苟昕、张兆军、苗丽、胡江华四名引进博士的经历。文章称,“当初引进之时,学校承诺,教工家属楼在三年内可以入住,学校给每位博士提供六百元一月的租房补贴。可是,博士们到附近的新添寨租房时发现,非常普通的两居室,房租都在千元以上,略好一点的三居室,租金达一千八百元。学校的补贴,远远不够租房。三年以后,学校的房子仍然不能入住,但学校却不再发放租房补贴。博士每年所付房租在一万二千以上,相当于两个月以上的工资。但学校对此漠然视之,拒不补偿。”“2017年底,终于等到学校家属房可以交房,学校却要求博士们签署与实际价格不符的合同,才准许拿房。本来购房价为2000元一平,但博士所签合同是3460元一平。撇开后续的不良影响不说,光是当时所交维修基金和将交的契税,博士们就要比其他职工多交七八千元。”12月21日,贵州师范学院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发布了《贵州师范学院关于胡志方不实言论的严正声明》。该声明称,“近日,贵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正在办理调动事宜的博士胡志方同志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微博、微信群、QQ群及微信公众号等恶意发布言论并盗用我校校徽,其中关于我校住房、对我校勾昕、张兆军、苗丽、胡江华等博士情况描述与事实严重不符,恶意中伤我校。这对我省及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稳定和学校声誉造成极其恶劣影响。”贵州师范学院在声明中解释称,“2009年3月,改制成功以来,我校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等方面竭尽所能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我校在职博士173人,其中担任处级以上干部的22人。博士科研立项国家级课题83人,占比82.18%;省级学术带头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等25人,其中博士17人,占比68%;省级重点学科13个,负责人11人,其中博士8人,占比73%。事实与数字充分说明,学校积极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创设优良科研、教学与生活环境,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高度重视,让来校工作的人才安于教书育人、安于科学研究、安于创新创业。”声明末节强调:“胡志方不顾上述事实,发布不实言论,严重损害了我校的声誉。自本声明发布之时起,上述侵权行为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必须立即自行删除所传播与事实相违背的言论,凡有恶意编造事实,毁损我校名誉的行为,我校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声明落款日期为12月21日。此外,贵州师范学院还在声明中附上了三份由本人签名的《贵州师范学院博士的公开信》。公开信分别来自于胡志方文举例提到的张兆军、苟昕的“同事、朋友和知己”闫修民以及一名今年6月博士毕业后入职的李明勇,均针对胡志方文部分内容予以了反驳。

驱魔人

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延长杜鹃花期获得成功

央广网贵阳4月20日消息(记者孟海)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百里杜鹃景区,每天都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到景区赏花。然而这些生长在野外的杜鹃花,盛开花期仅有15天左右。贵州师范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通过近十年的科研攻关,正努力让百里杜鹃的花期从3月中旬一直“开到”9月底。据介绍,百里杜鹃景区位于毕节市中部,拥有绵延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带,分布有60多种杜鹃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然而,生长在野外的高山杜鹃因花期过短,成为制约当地杜鹃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尽可能延长杜鹃花的花期,成为当地旅游产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2016年,百里杜鹃管委会与贵州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病虫害防治、花期延长、品种繁育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通过近两年努力,贵州师大科研团队在全球范围内上千种杜鹃花品种中,初步挑选出数十种观赏性佳、又可能适应贵州当地气候环境的品种进行杂交繁育。目前,已有6种杜鹃杂交繁育获得成功,开始进行花苗培育,并将大规模种植。届时,百里杜鹃的花期将从目前的3月中旬至4月底延长至6月底。还有18种杜鹃也完成了实验室杂交繁育工作,这些杜鹃规模化种植后,百里杜鹃的花期将延长至9月份。

世俗之人

全省首家民族教育研究院在贵州师范学院成立

7月19日,全省首家民族教育研究院——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在贵州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是贵州省民宗委与贵州师范学院共建的全省首家民族教育研究院,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提升贵州民族教育工作能力,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立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平台。  贵州省民宗委副主任徐佑刚介绍,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和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15年12月我省印发《贵州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方案》,我省民族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贵州师范学院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发展较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省民宗委与省直高校共建民族教育研究院,对总结贵州民族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提炼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探究民族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贵州故事”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是贵州省民宗委与贵州师范学院共建的全省首家民族教育研究院,弥补了省内民族教育研究领域专门研究机构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石培新表示,学校将整合和充分发挥贵州师范学院的师范传统优势,开展民族教育研究。“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五年发展规划,为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平台机遇和发展空间;其次,要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产出高质量的接地气的论文、研究报告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学科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促进贵州民族教育进步、教育扶贫、教育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等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发出贵州声音,把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建设成为贵州乃至全国民族地区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提出贵州的方案和范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编辑 胡锐编审 晏海艳

长白山

贵州师范大学三项科研成果荣获2018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大奖

日前,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获悉,在10月24日举办的2018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校三项科研成果喜获大奖。   据了解,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胜天教授领衔的“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水文机理与数字模拟”项目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副校长乙引教授领衔的“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项目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周忠发教授领衔的“喀斯特高原山区雷达遥感农情监测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杨胜天教授在“植被—土壤水互馈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创建了卫星、无人机、地面观测相融合的一套算法,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山地生态水文模型,为我省解决山地区域的生产生态用水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目前这套理论模型已经被环保、水利部门采用,在贵阳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大量实践,也在黄河流域、新疆西藏、东北地区有推广应用。据悉,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115个项目。其中,省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自然科学技术奖2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8项;技术发明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77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51项;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镇华编辑 刘伊伊编审 涂涌

四时殊气

四个全省第一!贵师大2020年社科科研项工作成效突出

贵阳网讯1月13日,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度社科科研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再部署会议在花溪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贵师大2020年社科科研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53项,立项数均居全省第一;41项成果获第十三次省哲社优秀成果获奖,居全省第一。据介绍,在2020年获奖项目中,《贵州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经济及从业状况社会调查》获省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获批了贵州师范大学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语言文字推广贵州基地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指出,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也是贵州师范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此次会议,要谋划好学校的社科工作,实现社科研究新跨越,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学校八十周年献礼。 韩卉强调,各学院和学校科研工作者要从“科学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多彩贵州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的迫切需要”等方面提高站位,深刻领会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从分析省内外的实际情况入手,正确认识学校的科研形势,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要明确目标,做细做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争取立项数量再有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学校社科在全国的影响力。 会上,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银熙惠宣读了《关于表彰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类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校领导为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副校长欧阳恩良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再部署。 贵州师范大学校领导出席。各学院和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科研秘书,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先进单位代表、科研先进个人、优秀科研工作者,拟申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商昌斌编辑:陈秋静统筹:赵子滟编审:干江沄

没有我

贵州师范学院举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山地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专题研讨会

多彩贵州网讯 11月21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山地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专题研讨会暨中国苗医药研究回顾与发展论坛在贵州师范学院顺利召开。原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贵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贵州省易学堂执行主席苏玉水教授,贵州省苗学会法人代表、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大学杨茂锐教授,湖南省苗学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杨成胜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原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会长杜江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李锦平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文教授、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龙宇晓和来自贵州、湖南、广西、云南、海南、四川、重庆等省份的地方知名苗医师苗药师代表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议现场 会议的主旨报告环节就当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许多宝贵、中肯的建议。随后,全体与会代表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苗医药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审议了通过有关申报材料和报告。会议还以“中国苗医药挖掘整理和科学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中国苗医药执业和苗药开发应用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中国苗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及制度建设回顾、反思与展望”为主题分别进行了分场研讨。会议合影 此次会议汇聚了我国苗医药相关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苗医药实践应用方面的重要执业代表、苗医药开发企业的重要代表,并且通过此次会议搭建了跨省(区)交流平台,对于促进全国各相关地区苗医药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苗医药更进一步地走向体制化、合法化、主流化乃至国际化的发展轨道,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主创:林 靖 龙宇晓一审:周中英二审:何秋怡三审:马仲星 张天明【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人爵

今天,贵州师范大学省外毕业年级研究生、本科生返校啦!

“同学你好,欢迎返校!” 5月9日,贵州师范大学省外毕业年级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顺利返校。在此之前,这批学生于5月7日到达贵阳,统一免费入住学校指定酒店,进行免费核酸检测,经检合格后准许返校。测量体温、扫健康码、验证身份、消毒行李、更换口罩……5月9日上午,记者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东门看到,醒目的隔离带将校门口道路一分为四,每条通道地面都铺上消毒地毯。而返校学生正按照指示标识,分通道保持前后1.5米以上的安全间距,有序排队进入候检区,经过层层严格的检测程序进入校园,再由学校安排的校园公交车接送到指定的宿舍入住。“这个假期实在是太长了,长得我好想回学校!”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郑龙菊说,这次返校真是让人记忆深刻。回想着返校的经过,郑龙菊说,与以往和同学成群结队回校不同,这次是学校交通车把大家从酒店接到花溪校区,每一个人都要保持距离。但下车的那一刻,看到学校东门站着的那么多老师,领导,又感觉亲切安心。“感觉学校对我们十分关心,终于回到学校啦!,很想珍惜每一天的学校时光。”2016级生物技术班的何菁菁顺利踏进校校后,深深呼吸学校的清新空气。她说,从回校申请开始直到抵达宿舍的日子,每一天都伴随着学院负责老师的叮嘱,要大家密切配合好学校做好疫情防控日常管理;而从抵达隔离点的仔细消毒、更换口罩、认真登记、贴心保障,到核酸检测通过后被接送回学校,她感觉学校的安排细致又严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诗雨 陈玲编辑 陆维刚编审 范觉文

冤有头

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2月20日公布

2月19日,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研招办获悉,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届时考生可自行登录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查询。据悉,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考生如对本人成绩确有疑问,考生可向研招办申请成绩复核。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成绩复核只接受网上邮件申请,其他任何方式的申请都不再受理。具体流程如下:(一)申请复核时间2020年3月2日上午9:00—3月3日下午17:00(二)申请复核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请,一律不予受理:提前申请、逾期申请、申请信息有误或申请材料不齐备。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须提交如下材料:1.考生本人填写《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申请登记表》;2.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扫描电子版;3.考生本人准考证原件扫描电子版。以上申请材料请发送至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箱:gznu_yzb@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初试成绩复核-考生姓名-报考专业”,例如:“初试成绩复核-张三-学科教学(思政)”。具体复核内容为该校负责自命题科目成绩的复核工作;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统考科目成绩的复核及所有科目的成绩更正认定工作。工作人员对考生答卷的复查,仅为核实是否存在漏评、成绩累计和登记错误等情况。复核结果将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将复核结果通知考生本人。 关于复试工作,原定4月初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都市新闻记者 熊俊松编辑 陈茜茜校对 郝梦编审 罗玮 石云华

留下我

引进的博士发文质疑贵州师范学院打击排斥,校方称言论不实

12月20日起,一篇题为《黔省某学院博士遭遇记》的文章在网络流传,文章以半文半白的方式记叙了作者胡志方2012年被“黔省某学院”引进以来的遭遇。不过,文章所针对的贵州师范学院21日即公开发布声明,否认了胡志方的控诉,并强调他所发布的不实言论已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在文章《黔省某学院博士遭遇记》中,胡志方介绍称,“黔省某学院乃原黔省教育学院升格而来,原教职工中,高学历人员有限,而博士尤缺。升本以后,为应付教育部评估之所需,学校开始大量引进博士。自2012年之后三年之中,百余博士应声前来。文史哲理工,海内海外,南北西东,各种学术背景者,齐会于此。然学校原来层次太低,底子太差,尤其干部队伍见识浅陋,心胸鄙狭,终究不能包容涵化如此盛大的人才群落,至于近日,势成水火。期间怪事,层出不穷。”胡志方文中的“黔省某学院”指的便是贵州师范学院。该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显示,出生于1971年5月胡志方副教授是国际政治学博士、中共党员,200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曾在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任教至2012年,于2012年8月赴贵州师范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至今。《黔省某学院博士遭遇记》一文重点提到了贵州师范学院引进博士们遇到的住房问题。文章称,“当初引进之时,学校承诺,教工家属楼在三年内可以入住,学校给每位博士提供六百元一月的租房补贴。可是,博士们到附近的新添寨租房时发现,非常普通的两居室,房租都在千元以上,略好一点的三居室,租金达一千八百元。学校的补贴,远远不够租房。三年以后,学校的房子仍然不能入住,但学校却不再发放租房补贴。博士每年所付房租在一万二千以上,相当于两个月以上的工资。但学校对此漠然视之,拒不补偿。”“2017年底,终于等到学校家属房可以交房,学校却要求博士们签署与实际价格不符的合同,才准许拿房。本来购房价为2000元一平,但博士所签合同是3460元一平。撇开后续的不良影响不说,光是当时所交维修基金和将交的契税,博士们就要比其他职工多交七八千元。”此外,胡志方还在文章中专门介绍了苟昕、张兆军、苗丽、胡江华四名引进博士的经历。“欲兴教育,先兴人才。欲强学校,先强师资。现在学校人心已散,博士想辞职他就的过半。而学校当局者不知改过,仍在实行苛政,对博士极尽排斥打击、敲诈勒索之能事。”胡志方称。对于胡志方《黔省某学院博士遭遇记》一文的上述多项指控,贵州师范学院于次日予以了正式回应。12月21日,贵州师范学院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发布了《贵州师范学院关于胡志方不实言论的严正声明》。该声明称,“近日,贵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正在办理调动事宜的博士胡志方同志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微博、微信群、QQ群及微信公众号等恶意发布言论并盗用我校校徽,其中关于我校住房、对我校勾昕、张兆军、苗丽、胡江华等博士情况描述与事实严重不符,恶意中伤我校。这对我省及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稳定和学校声誉造成极其恶劣影响。”贵州师范学院在声明中解释称,“2009年3月,改制成功以来,我校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等方面竭尽所能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我校在职博士173人,其中担任处级以上干部的22人。博士科研立项国家级课题83人,占比82.18%;省级学术带头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等25人,其中博士17人,占比68%;省级重点学科13个,负责人11人,其中博士8人,占比73%。事实与数字充分说明,学校积极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创设优良科研、教学与生活环境,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高度重视,让来校工作的人才安于教书育人、安于科学研究、安于创新创业。”声明末节强调:“胡志方不顾上述事实,发布不实言论,严重损害了我校的声誉。自本声明发布之时起,上述侵权行为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必须立即自行删除所传播与事实相违背的言论,凡有恶意编造事实,毁损我校名誉的行为,我校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声明落款日期为12月21日。此外,贵州师范学院还在声明中附上了三份由本人签名的《贵州师范学院博士的公开信》。公开信分别来自于胡志方文举例提到的张兆军、苟昕的“同事、朋友和知己”闫修民以及一名今年6月博士毕业后入职的李明勇,均针对胡志方文部分内容予以了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