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天眼述评」特色教育强省的贵州实践李后主

「天眼述评」特色教育强省的贵州实践

麻江县隆昌小学学生的营养餐5月29日,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行政楼视频会议室,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在此举行。通过“屏对屏”“在线签”方式,贵州师范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联合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开启了两地联合培养教育硕士项目的首次跨省合作。在省内,贵州师范大学与7所院校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创新实践。贵州师范大学此举,是贵州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征程中,贵州教育改革亮点纷呈,教育民生惠泽千家万户,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的信心与力量也将愈发强大。5月29日,贵州师范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远程签订合作协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兴则贵州兴,教育强则教师队伍必须强。立足新时代新要求,结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贵州各师范类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教育与学习模式的变革,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多彩贵州新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2019年8月,贵州师大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建立“5G+乡村教育”的“贵州模式”。计划通过5G+乡村教育信息化实践、乡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5G+乡村名师工作室培育等项目,借助VR、AI等技术,为乡村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教育和乡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贵州师范学院积极探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与服务的合作共同体,深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模式。“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教育名师引进工程、统筹抓好教育培训等措施,贵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农药领域取得世界级卓越成就的宋宝安院士,以自强不息、诲人不倦的精神温暖贵州和中国的盲人教师刘芳,从教60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教师吕传汉……在贵州,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教师,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托起了贵州“明天的希望”。石阡县汤山中学学生在上体育课教育“公平”又有“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教育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特别是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开启了加快推进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新征程。这是一条高瞻远瞩的教育发展道路。贵州提出,用两个五年时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一切从实际出发,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贵州实施了学前教育普惠提质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普通高中示范引领行动计划、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双一流”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又有“质量”两大焦点,在建设特色教育强省这条道路上,贵州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贵州教育“朋友圈”的版图也一步步扩大。连续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瑞士、乌兹别克斯坦、德国、墨西哥、蒙古等国家成为特邀伙伴国。公派出国、来黔留学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学规模稳步提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及对口帮扶城市的教育合作不断深化、效果明显。贵州师范学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实验举全省之力办大教育贵州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勒紧裤带办大教育,出台了一系列务实过硬的举措:全省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6.8%,每年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最难的领域入手,贵州创造性地实施“四项教育突破工程”、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新两基”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建成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了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2018年12月,贵州所有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成为西部第一批、全国第16个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整体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率先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率先对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上大学免除学杂费……随着这一系列“率先”措施的落地见效,贵州教育的改革发展更有力量,也更有温度。在高等教育方面,着眼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民生急需,共立项建设两批贵州省一流学科(群)53个,其中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16个,大学吸引力、竞争力都在持续增强。 推进教育均衡、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贵州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兴黔富民、学前教育保优争先、高等教育学科突进,力争在一些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形成新的亮点、新的特色,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编辑 王迟编审 杨霞

闵损

“特岗计划”:托起贵州乡村教育的希望

在微博热搜榜上,一段来自贵州海拔最高自然村——海嘎小学的摇滚乐队演奏视频最近特别火。视频中,孩子们欢乐的歌唱、充满节奏的鼓点,让网友耳目一新。有网友留言:开口瞬间就让我热泪盈眶!这个乐队的指导老师顾亚,是一名特岗教师。“特岗教师为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活力,让山区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赫章县双坪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特岗教师石明警说。石明警2005年毕业于原毕节学院,是首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的报考者。说起当年报考特岗教师的初衷,他说“自己也是农村娃,知道农村学校有多么缺老师。”11.38万粒火种陈美荣,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09届学生。毕业后,通过“特岗计划”招聘,被分配到黔西南州普安县罐子窑镇辣子树村红卫小学任教。10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农村义务教育一线,从刚出校门的小姑娘,成为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自“特岗计划”实施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走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开始了农村教育的“质量接力”。据统计,15年来,全省已招聘特岗教师11.38万人,他们就如11.38万粒火种,在高山深壑间点燃了人们对教育的信心,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特岗计划”是一项中央统筹、地方实施的特殊政策,以3年为期,通过“定县、定校、定岗”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5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贵州实现了“特岗计划”政策全省覆盖。教师播种希望,教育引领未来。2020年,贵州“特岗教师”计划招聘7198名,又一批志在基层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即将走上乡村中小学的讲台。一条绿色通道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格凸河幼儿园园长刘朝萍也是通过“特岗计划”从教的。最初,她是在猴场镇坪坝小学任教。2014年初紫云自治县各乡镇补齐公立幼儿园,第一批幼教老师都是从小学老师中抽调的。刘朝萍说:“当时组织觉得我比较适合幼教,而我自己也喜欢,就转岗到了同镇的公立幼儿园。”有小学老师的任教体验,刘朝萍深深感到幼儿园阶段的习惯养成对农村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为更好适应新的岗位,她考取了幼师资格证后,又一边上班一边在遵义师范学院攻读学前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原则上,县级“特岗计划”是用来补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2016年开始,贵州将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招聘统筹考虑,并把县级特岗教师计划也用于幼儿园教师招聘。据统计,从2016年到2019年,通过地方“特岗计划”,贵州已招聘幼儿教师近6800人。用人机制的创新有效弥补了贵州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在贵州2020年“特岗计划”招聘的7198名教师中,1671名是农村幼儿园教师。贵州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负责人任明勇表示,通过创新实施地方“特岗计划”,贵州拓展了招考生源,加大了农村学校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保健卫生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幼儿教师补充力度,开辟了一条农村学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绿色通道,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学科、年龄、学历等结构。一支重要力量实践中,贵州创新实施国家、省、市和县四级“特岗计划”,拓展考生生源,又相继出台《特岗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加强特岗教师招、管、用、转的通知》,对特岗教师考核管理、职责义务、待遇保障等进行规范。这些措施,使贵州“特岗计划”连续多年招聘人数居全国第一,大批优质人才“加盟”农村基础教育,有效拓展了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完善优化了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缓解了部分农村学校教师“进不去、留不住”的现状。同时,贵州还灵活使用“特岗计划”,对符合特岗教师招聘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特岗教师作为安置点配套学校教师配备的主渠道。对于不符合特岗教师招聘条件的安置点,通过动态调剂、县域交流等方式,调整乡村教师到安置点配套学校任教,再通过“特岗计划”补充乡村学校教师。据了解,2020年贵州“特岗计划”招聘将重点向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建学校倾斜,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的教师补充需求充分予以满足。特岗教师已成为贵州农村学校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村级小学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教师,给山区学校带来了锐意进取的教育精神与新鲜的教育资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完成了三年“特岗计划”后继续选择坚守在基层,成为贵州农村义务教育的中坚力量。(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曹雯)

不过此矣

亮点纷呈 特色凸显—贵州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综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5月29日,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行政楼视频会议室,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在此举行。通过“屏对屏”“在线签”方式,贵州师范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联合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开启了两地联合培养教育硕士项目的首次跨省合作。在省内,贵州师范大学与7所院校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创新实践。近年来,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征程中,贵州教育改革亮点纷呈,教育民生惠泽千家万户,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的信心与力量也将愈发强大。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兴则贵州兴,教育强则教师队伍必须强。立足新时代新要求,结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贵州各师范类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教育与学习模式的变革,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多彩贵州新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2019年8月,贵州师大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建立“5G 乡村教育”的“贵州模式”。计划通过5G 乡村教育信息化实践、乡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5G 乡村名师工作室培育等项目,借助VR、AI等技术,为乡村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教育和乡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贵州师范学院积极探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与服务的合作共同体,深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模式。“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教育名师引进工程、统筹抓好教育培训等措施,贵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农药领域取得世界级卓越成就的宋宝安院士,以自强不息、诲人不倦的精神温暖贵州和中国的盲人教师刘芳,从教60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教师吕传汉……在贵州,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教师,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托起了贵州“明天的希望”。教育“公平”又有“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教育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特别是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开启了加快推进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新征程。这是一条高瞻远瞩的教育发展道路。贵州提出,用两个五年时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一切从实际出发,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贵州实施了学前教育普惠提质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普通高中示范引领行动计划、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双一流”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又有“质量”两大焦点,在建设特色教育强省这条道路上,贵州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贵州教育“朋友圈”的版图也一步步扩大。连续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瑞士、乌兹别克斯坦、德国、墨西哥、蒙古等国家成为特邀伙伴国。公派出国、来黔留学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学规模稳步提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及对口帮扶城市的教育合作不断深化、效果明显。举全省之力办大教育贵州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勒紧裤带办大教育,出台了一系列务实过硬的举措:全省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6.8%,每年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最难的领域入手,贵州创造性地实施“四项教育突破工程”、教育“9 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新两基”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建成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了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2018年12月,贵州所有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成为西部第一批、全国第16个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整体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 N”计划,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率先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率先对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上大学免除学杂费……随着这一系列“率先”措施的落地见效,贵州教育的改革发展更有力量,也更有温度。在高等教育方面,着眼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民生急需,共立项建设两批贵州省一流学科(群)53个,其中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16个,大学吸引力、竞争力都在持续增强。推进教育均衡、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贵州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兴黔富民、学前教育保优争先、高等教育学科突进,力争在一些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形成新的亮点、新的特色,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查克拉

快来给贵师大“自强之星”点赞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增强学生自立自强意识,深入挖掘和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集中展现大学生“自立、自信、自强、励志”的优良品质,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贵州师范大学开展了第一届“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参评对象为该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中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家庭困难、生活简朴,但他们面对贫困、疾患、残障、自然灾害等各种艰难境遇或挫折,自信乐观、积极应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今日,《贵安新区报·大学城》周刊刊登10位“自强之星”的事迹,彰显榜样的力量,为他们点赞。文武双全获奖无数姓名:何承洪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2015级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他来自农村普通家庭,大学期间参军入伍,其间多次参加军人军技大赛、参与G20峰会等重要会议的安保执勤工作,并获多项荣誉。返校后,他笔耕不辍,曾撰写出版18万字《“三创赛”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南》书籍1册;在《中国商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专利1篇;在国防周刊等网站发表非学术性文章20余篇。科研方面,他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各1项;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特等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数学建模全国优秀奖等20余项荣誉或奖项。  自立自强志愿服务  姓名:胡燚  学院:文学院  年级:2015级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她来自农村普通家庭,在校期间自立自强,个人学业方面,专业成绩优秀,并积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班级服务方面,积极投入班级建设,以服务他人为荣;社会服务方面,在2017中国(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贵州省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2017数博会(VR欢乐节)等活动中担任志愿服务工作;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等荣誉或奖项。  成绩优异服务同学  姓名:曾兰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年级:2016级  专业:生物科学  她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工作突出。一方面,她刻苦努力学习,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5%,同时,还通过努力,获得各类学业技能证书;另一方面,她积极参与学院工作,服务同学;曾获“军训优秀生”“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甲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一等奖、“第四届PPT设计大赛”三等奖”等荣誉或奖项。  专业突出多才多艺  姓名:蒲丽  学院:音乐学院  年级:2015级  专业:音乐学  她在校期间,专业突出、活动积极,并在各类专业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甲等奖学金”等荣誉或奖项,在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唱响新时代”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荣获民族组优秀奖,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本科组)中荣获:个人全能一等奖、微课展示、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单项奖等,并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  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姓名:余海  学院: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2016级  专业:工程管理  他在校期间,不甘于现实的困苦,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曾被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中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典范进行报道。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赛一等奖等荣誉或奖项。  奋发图强回报社会  姓名:武美竹  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  年级:2017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她自幼失去双亲,随姑姑生活长大,自强不息、奋发进取,通过不懈努力考入大学。在校期间,她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各类家教,赚取学费、生活费;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演讲比赛,提升个人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回报社会。曾获“优秀志愿者”“优秀工作人员”“‘孝行天下’演讲比赛”三等奖等荣誉或奖项。  勇斗病魔笑对生活  姓名:李明玉  学院:传媒学院  年级:2015级  专业:广播电视学  她出生农村低保家庭,身患致命疾病。7年来,在学校、老师、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家人带着她各地求医。她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积极面对生活,没有因病因贫而荒废自己的学业、生活,就算身体不便,也从不缺席军事训练和体育课,还一直坚持在学院勤工助学岗位上锻炼自己。曾获“应善良助学金”,校级“丙等奖学金”等奖项。  勤学苦练坚韧不拔  姓名:欧阳柔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16级  专业:学前教育  她在校期间,生活上,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学业上,一直秉持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努力完善自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我。曾获“新生特长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或奖项。  身残志坚科研不辍  姓名:王腾飞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年级:2016级  专业:物理学  他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妥协。在校期间,积极思考、参与科研,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1月第36卷第1期发表以《扩展的辅助方程方法及其在Sharma-Tasso-OIver方程中运用》为题的文章;在《云南科技管理》2018年第5期发表以《(2+1)维色散长波方程的新精确解》为题的文章;曾获“全国大学生‘外研杯’英语写作大赛”初赛三等奖。  吃苦耐劳勇攀高峰  姓名:吴秀兰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年级:2016级  专业:材料化学   她因家庭的原因养成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铸就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在校期间,她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外研杯’英语知识竞赛”二等奖等荣誉或奖项;并因成绩突出,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来源 贵安新区报大学城周刊编辑 刘伊伊编审 涂涌

麻江县召开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稻谷飘香,秋菊溢彩。在这个收获成果又播种希望的美好季节,9月10日上午,中共麻江县委、麻江县人民政府在县会议中心1号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大会在麻江教育主题歌《是你》、《多彩的校园我的家》、《只为桃李竞芬芳》的歌声中拉开序幕,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大会实况,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统一组织教职工在本校园集中收看,共同感受节日气氛。大会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夏景卓同志主持。会上,徐承波副县长通报了2019年全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副书记杨兴涛同志宣读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对2020年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的通报》、《关于兑现2019年度教学质量奖励的通报》、《关于兑现2019-2020学年度校长职级岗位津贴的通报》、《关于兑现2019-2020学年度县级以上名校长、骨干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岗位津贴的通报》。大会主席台领导代表州向州级优秀教师吴如美等8人、州级优秀班主任蒙延宇等4人、州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罗配庭等2人颁发了证书,向州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第二中学颁发了奖牌;向县级46名优秀教师、19名优秀班主任、5名先进教育工作者、5名优秀校长、10名优秀支教工作者颁发了证书,向县级13个先进集体、5个尊师重教先进单位颁发了奖牌。现场兑现了2019年度教学质量奖、2019-2020学年度校长职级岗位津贴、2019-2020学年度130名县级以上名校长、骨干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岗位津贴。在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先进个人代表、先进单位代表分别上台作了表态发言,唱响了教育优先发展之旋律,弘扬了尊师重教之风气,激励全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坚守使命,奋发作为、迎难而上,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再做贡献、再立新功。州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王镇义同志作在重要讲话中首先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麻江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回顾了麻江县教育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下步教育工作制定了明确目标,指明了具体方向,提出了任务要求。王镇义同志指出: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勇担重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要精准建立学生资助数据库,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政策,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学生“不能因贫困而失学”。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出源源不断的有用人才。王镇义同志强调,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要充分认识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自觉担负起抓好教育的职责使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助力教育、共享教育,让麻江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优质最公平的教育。要加快推进教育强县,全力提升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为麻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教育发展,切实保障教师地位待遇。要强化舆论宣传,主动承担支持教育工作的社会责任,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彭德华/摄影报道)附:黔东南州2020年教师节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名单1、优秀教师(8人)吴如美 麻江县第二小学潘龙琴 麻江县实验幼儿园陈泽秀 麻江县景阳小学陈文礼 麻江县第一中学张建国 麻江县第一中学刘安阳 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吴兴菊 麻江县贤昌中心幼儿园吴和秀 麻江县笔架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2、优秀班主任(4人)蒙延宇 麻江县宣威中学陈秀丽 麻江县第二小学侯林宏 麻江县第一中学龙国翠 麻江县景阳小学3、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罗配庭 麻江县谷硐中学陆江桃 麻江县教育和科技局4、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麻江县第二中学5、尊师重教先进单位麻江县卫生健康局附:麻江县2020年教师节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名单一、优秀教师(46名)吴元会(第一中学) 任庆美(第一中学) 王光亮(第一中学)粟盛祥(第一中学) 庞力超(第一中学) 文凌霞(第一中学)周秀平(中等职业学校) 毛 义(中等职业学校) 杨 慧(第二中学)宋聚敏(第二中学) 罗传松(第二中学) 张艳梅(第二中学)王 卯(第二中学) 王承寿(第二中学) 张绍银(宣威中学)熊贤瑶(谷硐中学) 陆兰富(谷硐中学) 蔡光琴(龙山中学)金晓叶(坝芒中学) 陈玉琴(第一小学) 徐益群(第一小学)李 珍(第二小学) 吴昌宾(第二小学) 潘秀英(第二小学)文治丽(宣威中心学校) 杨秋妹(宣威中心学校) 赵光柱(宣威中心学校)彭竹珍(龙山中心学校) 张朝芬(贤昌中心学校) 杨通才(景阳小学)吴和森(小堡小学) 张清云(原麒龙小学) 张丽婧(隆昌小学)梅永丽(河坝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 潘成江(笔架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张小燕(乐埠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 杨光珍(乐坪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熊贤友(共和小学) 文兴堂(卡乌小学) 朱桃桃(高枧小学)周昭芹(新场小学) 吴光美(实验幼儿园) 潘 黎(宣威中心幼儿园)刘 芳(示范幼儿园) 蒙 镌(景阳幼儿园) 周 凤(凤凰嘉园幼儿园)二、优秀班主任(19名)秦主群(第一中学) 蒙延标(中等职业学校) 陆凯宁(第二中学)文明清(宣威中学) 吴本应(谷硐中学) 罗世清(坝芒中学)陈维丽(第一小学) 陈粤媛(第二小学) 龙秀方(宣威中心学校)宋道珍(谷硐中心学校)王忠芳(龙山中心学校)田应莲(贤昌中心学校)龙 秀(坝芒中心学校)胡小华(景阳小学) 潘厚敏(隆昌小学)柯发新(卡乌小学) 赵朝珍(高枧小学) 文家荣(新场小学)卢明祥(河坝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三、先进教育工作者(5名)曾 辉(第一中学) 吴和勇(中等职业学校) 刘祥华(坝芒中学)陈秀英(景阳小学) 王 艳(实验幼儿园)四、优秀校长(5名)胡建平(中等职业学校) 杨秀兴(第二中学)彭万龙(龙山中心学校) 潘桂香(高枧小学)潘迎峰(示范幼儿园)五、优秀支教工作者(10名)施水明(杭州市西兴中学) 马顺红(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张祥洋(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王 润(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赵雨竹(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李奈夏(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李 兰(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冉胜利(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陈 英(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彭宏兰(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六、先进集体(13个)中等职业学校 谷硐中学 宣威中心学校  龙山中心学校贤昌中心学校 景阳小学 河坝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 基东小学高枧小学 新场小学 示范幼儿园   谷硐中心幼儿园凤凰嘉园幼儿园七、尊师重教先进单位(5个)县公安局中共麻江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麻江县分公司贵州麻江新广种鸡有限公司贵州远帆工贸有限公司

无羊

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2月20日公布

2月19日,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研招办获悉,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届时考生可自行登录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查询。据悉,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考生如对本人成绩确有疑问,考生可向研招办申请成绩复核。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成绩复核只接受网上邮件申请,其他任何方式的申请都不再受理。具体流程如下:(一)申请复核时间2020年3月2日上午9:00—3月3日下午17:00(二)申请复核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请,一律不予受理:提前申请、逾期申请、申请信息有误或申请材料不齐备。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须提交如下材料:1.考生本人填写《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申请登记表》;2.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扫描电子版;3.考生本人准考证原件扫描电子版。以上申请材料请发送至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箱:gznu_yzb@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初试成绩复核-考生姓名-报考专业”,例如:“初试成绩复核-张三-学科教学(思政)”。具体复核内容为该校负责自命题科目成绩的复核工作;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统考科目成绩的复核及所有科目的成绩更正认定工作。工作人员对考生答卷的复查,仅为核实是否存在漏评、成绩累计和登记错误等情况。复核结果将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将复核结果通知考生本人。关于复试工作,原定4月初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都市新闻记者 熊俊松编辑 陈茜茜校对 郝梦编审 罗玮 石云华

钢琴梦

贵州师范大学公布毕业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学时间

4 月 24 日,贵州师范大学发布通知,根据全省 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高三初三年级以外其它学段 ( 年级 ) 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 ( 黔教 < 委 > 发〔2020〕20 号 ) 要求,经校党委会议研究,并报省教育厅同意,决定学生分批次错峰返校,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一 ) 返校时间1、毕业年级博士研究生,于 2020 年 4 月 28 日返校 ;2、目前在贵州省外的毕业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 不含目前在国 < 境 > 外的学生 ) ,于 2020 年 5 月 7 日返校 ;3、目前在贵州省内的毕业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于 2020 年 5 月 10 日返校 ;4、目前在国 ( 境 ) 外的学生和其他年级学生暂时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另行安排。( 二 ) 返校原则1、毕业生返校实行审批制度,经学院审批同意、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方可返校 ;2、从省外返回的学生,必须接受核酸检测。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废丝栋

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2月20日公布

2月19日,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研招办获悉,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届时考生可自行登录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查询。据悉,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考生如对本人成绩确有疑问,考生可向研招办申请成绩复核。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成绩复核只接受网上邮件申请,其他任何方式的申请都不再受理。具体流程如下:(一)申请复核时间2020年3月2日上午9:00—3月3日下午17:00(二)申请复核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请,一律不予受理:提前申请、逾期申请、申请信息有误或申请材料不齐备。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须提交如下材料:1.考生本人填写《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申请登记表》;2.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扫描电子版;3.考生本人准考证原件扫描电子版。以上申请材料请发送至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箱:gznu_yzb@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初试成绩复核-考生姓名-报考专业”,例如:“初试成绩复核-张三-学科教学(思政)”。具体复核内容为该校负责自命题科目成绩的复核工作;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统考科目成绩的复核及所有科目的成绩更正认定工作。工作人员对考生答卷的复查,仅为核实是否存在漏评、成绩累计和登记错误等情况。复核结果将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将复核结果通知考生本人。 关于复试工作,原定4月初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都市新闻记者 熊俊松编辑 陈茜茜校对 郝梦编审 罗玮 石云华

损益

凯里学院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9月18日上午,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凯里学院二号会议室举行,研究生开学第一课同时开讲。凯里学院党委书记宋广强、副院长龙健出席,贵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罗筱霖,研究生院副院长沈光先,联合教育办公室主任李思维,培养办公室主任秦亦婷,凯里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合培养研究生所在分院院长,凯里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来自凯里一中、学院附属中学和凯里市第五中学等学校的研究生实习导师以及9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凯里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王小波主持开学典礼。龙健致欢迎辞,他对贵师大罗筱霖、沈光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贵师大对凯里学院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向9名联合研究生的到来表示欢迎。龙健希望凯里学院与贵师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做得越来越好,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王小波对两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新生入学前后系列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介绍,表示将与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通力合作,将双方共同推动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做实做好。随后,沈光先宣读贵州师范大学聘任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名单,罗筱霖向导师代表颁发聘书。龙健宣读凯里学院聘任的实习院校导师名单,宋广强向实习导师代表颁发聘书。凯里学院导师代表向少华、实习单位导师代表左诗荣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代表李若兰分别作了发言。在会议交流环节,与会人员针对如何更好地做好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可行性意见或建议。罗筱霖在讲话中向凯里学院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向9位研究生表示祝贺。同时,她希望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三位导师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希望研究生们能够珍惜资源、把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罗筱霖对9名研究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心怀家国,保持初心;二是对学业以及职业生涯做合理规划,要树立“怎样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观念;三是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创新”“善于成长”,力求早日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人民教师。宋广强在讲话中表示,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是多方共赢之举,这一项目的开展,可为贵州师范大学招录的研究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同时为黔东南州的教育事业培养更多卓越的、高层次人民教师;这项工作对凯里学院申报硕士点有着奠定坚实基础的作用,学校教师可借此积累培养研究生的教学经验;对实习学校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教育水平;对研究生来说帮助则是最大的,不仅可以增加一线教学机会,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宋广强同时为研究生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他对9名新生提出“守好初心,做真学问”的要求和建议:一是守好明德之心,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二是守自强之心,加强学习,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三是守好创新之心,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同学们要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研发创新;四是守好报国之心,教育是强国之本,作为教育专业硕士一方面要有教育强国思想,另一方面要有教育脱贫思想,为贵州省、为黔东南州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扎根一线、深入基层,利用好联合培养的机会,把论文写在学校,写在课堂,写在教育一线,使我们的论文更有见地,更有深度,同时得到更多的锻炼。宋广强表示,凯里学院将尽可能的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让同学们安心学习,潜心科研。并希望同学们能够早日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担当的时代青年!会后,罗筱霖、沈光先一行参观了凯里学院博物馆。来源 凯里学院编辑 陆维刚编审 范觉文

刑德

贵州师范大学举行2020年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老师为毕业生“拨穗”。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毕业典礼开始前,现场举行升国旗仪式。毕业生在自拍。毕业生在毕业之门前合影。毕业生在毕业大道上向老师、同学挥手。本报讯 7月16日,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该校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举行。上午十点,毕业典礼开始,出席典礼的全体人员起立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英雄和逝世同胞脱帽默哀。“今天,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未来无论身处何地,都要脚踏实地、心向远方,努力把人生书写得更加精彩!衷心祝愿全体同学毕业快乐、前程似锦!”毕业典礼上,贵州师范大学校长肖远平为毕业学子送上了祝福,并希望师大学子厚植“一寸丹心图报国”的家国情怀,永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搏勇气,践行“力行而后知之真”的笃行精神。随后,毕业典礼现场表彰了该校2020届优秀毕业生,并举行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参加完毕业典礼,我们就要离校了,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忘不了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贵师大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硕士毕业生谢雪梅说,这样特别的典礼让她十分感动,本来不想哭,但还是没忍得住,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同学、舍不得师大的一切。“感谢母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贵师大传媒学院毕业生徐雷说。据了解,贵州师范大学今年有112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6061名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从7月1日起,该校陆续举行了“留影贵师大”毕业照、“梦想起航·职向未来”2020届毕业生大型校园线下招聘、毕业照拍摄等毕业季活动。(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照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