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抗菌防雾涂层假大侠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抗菌防雾涂层

为争分夺秒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节省物资,一线医护人员经常长时间无法更换防护装备,护目镜上布满雾气,遮挡视线影响救治。针对医用护目镜容易起雾的问题,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技术优势,紧急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医用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液研发攻关。仅用一周时间,就开发出满足产品要求的抗菌防雾涂层液。 为简化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涂覆工艺,经集思广益,科研团队借鉴日用湿巾的原理,将无纺布浸润在一定浓度的抗菌防雾涂层液中制成抗菌防雾湿巾,用该湿巾轻轻擦拭护目镜片,即可使防雾涂层均匀涂覆并牢固粘附在镜片表面上,有效解决医用护目镜起雾问题。 涂布抗菌防雾涂层的护目镜(右眼)与未涂布涂层的护目 经贵州巴斯巴等护目镜生产厂家试用反馈,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抗菌防雾湿巾涂覆工艺简单,涂层防雾效果测试能保持10天,且镜片的透明性及涂层的强度和粘附稳定性均能满足镜片的装配及消毒工艺要求。该公司向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定制的第二批抗菌防雾湿巾,已生产了1000套防雾医用护目镜,并完成产品的型式试验。目前抗菌防雾湿巾已批量生产,送往抗疫一线使用。(贵州综合广播佟文玲)

出入六合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选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认定

11月1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发《关于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第二批)认定建议名单的公告》,公布了获得认定的40家单位名单,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入围。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以来,搭建了20余条聚合物改性中试实验线,牵头组建了“贵州省聚合物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用搭建的平台与企业共建了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技术开发、中试试验、产业化示范到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创新链,是我国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化关键性技术研发和集成的重要技术创新平台,形成的科技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食品包装、建筑建材等领域,在我国国防建设、进口材料国产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聚合物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来源: 科技部网站

爽然四解

新技术!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抗菌防雾湿巾送往抗疫一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争分夺秒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节省物资,一线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后,护目镜上布满雾气,遮挡视线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医用护目镜容易起雾的问题,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牵头,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技术优势,主动作为,紧急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医用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液研发攻关。根据产品要求,这种医用护目镜防雾涂层,不仅要保证镜片的透明性和防雾功能,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粘附稳定性,以确保镜片在装配和消毒过程中防雾涂层不被破坏。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科研团队加班加点,克服原材料短缺、天气寒冷、生活后勤保障不便等重重困难,仅用一周时间,就开发出满足产品要求的抗菌防雾涂层液。为简化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涂覆工艺,经集思广益,科研团队借鉴日用湿巾的原理,将无纺布浸润在一定浓度的抗菌防雾涂层液中制成抗菌防雾湿巾,用该湿巾轻轻擦拭护目镜片,即可使防雾涂层均匀涂覆并牢固粘附在镜片表面上,有效解决医用护目镜起雾问题。涂布抗菌防雾涂层的护目镜(右眼)与未涂布涂层的护目镜(左眼)防雾效果对比经贵州巴斯巴等护目镜生产厂家试用反馈,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抗菌防雾湿巾涂覆工艺简单,涂层防雾效果测试能保持10天,且镜片的透明性及涂层的强度和粘附稳定性均能满足镜片的装配及消毒工艺要求。该公司向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定制的第二批抗菌防雾湿巾,已生产了1000套防雾医用护目镜,并完成产品的型式试验。目前抗菌防雾湿巾已批量生产,送往抗疫一线使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婷编辑 朱梦怡编审 徐元芳

而犹若是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抗菌防雾涂层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内的护目镜防雾湿巾及配置的抗菌防雾涂层液。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配置抗菌防雾涂层液。 张伟 摄科研人员配置抗菌防雾涂层液。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使用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护目镜。 张伟 摄科研人员检测抗菌防雾涂层液效果。 张伟 摄科研人员展示抗菌防雾湿巾。 张伟 摄针对医用护目镜容易起雾的问题,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用一周时间成功研发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为简化抗菌防雾涂层液的涂覆工艺,科研团队借鉴日用湿巾的原理,将无纺布浸润在一定浓度的抗菌防雾涂层液中制成抗菌防雾湿巾,用该湿巾轻轻擦拭护目镜片,即可使防雾涂层均匀涂覆并牢固粘附在镜片表面上,有效解决医用护目镜起雾问题。经厂家测试防雾效果最长能保持10天。

心所

「天眼聚焦」贵州:让市场来检验科研成果实际价值

9月底,回想起年初团队获得86.4万元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张凯舟说,现在大家干劲很足!  张凯舟是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聚合物膜团队负责人,2017年2月,他的团队与研究院以知识产权入股、集资参股方式,成立贵州益华膜科技有限公司(原贵州迈博润科技有限公司),推动聚合物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生产车间但作为科技工作者,从科研走向兼职创业,张凯舟和他的团队几年来一直面对着如何实现技术到产品应用的转化、如何适应实验室到商品市场环境变换等一系列考验。  张凯舟认为,这些困难也是许多科技工作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虽拥有专利成就,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管理、市场化运作等经验。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的生产设备今年初,为解决科研人员在公司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助推益华膜公司做大做强,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所持30%的股份,通过议价转让出18%,并将此次收益的80%(86.4万元)全部奖励给研发人员,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激发,释放的是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目前,贵州益华膜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10万平方米膜的生产能力,产品覆盖贵州、重庆、云南、四川等西南市场,并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直是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9月18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常委会暨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全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测试塑料管的强度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中,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大胆创业,也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研究院已形成从应用技术研发到成熟成套技术转化及孵化企业完整的技术创新链,依托众创空间和双创平台,目前已孵化和培育10家企业,其中,4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尽管研究院在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路上收获了一些经验,但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双创负责人武晓认为,要走的路还很长。  “部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研发产品没有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部分技术不能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加之市场、销售、资源等经验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实际成功对接转化的科技成果少之又少。”武晓说,最重要的是,一些科研成果并不具备转化价值。  在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0余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但其中具有转化价值的只有30余项。  武晓说,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些科技成果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她认为,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要搭建一个科技成果信息采集与转化对接共享平台,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完善发明专利调查筛选,对仍保有转化价值的发明专利,通过路演、遴选等形式,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田蒙奎“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根本在于,科研工作者、科研单位或高校要有实际价值的成果。”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田蒙奎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企业对好的成果,对科研工作者是充满期待的。  “科研成果转化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不缺市场的。”田蒙奎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要以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针对产业发展难题、行业共性问题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要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田蒙奎一直从事环境能源材料开发,磷、煤化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黑磷烯高端磷系产品开发及应用,一些成果在福泉市得到积极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因为长期与企业打交道,田蒙奎十分清楚企业的需求。同时,他也有不少担忧。  “目前全省高校科技研发总体来说,对地方的服务能力还是很欠缺。企业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更多不是高校,或者说不是省内的高校。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研究的成果、思路还是跟不上实际生产需求。”田蒙奎说,一方面是以“论文论英雄”的考核导向已不适应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追求短平快的效益,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无法在一个领域持续耕耘。  他建议,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引导,尊重市场规律,合理分配科技资源,让科研工作者能够扎根一个领域,潜心研究,最终拿出有价值的成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袁航编辑 刘娟利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心经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到省林科院调研

12月8日,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部部长戚芸榛一行到省林科院调研,了解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考察参观了省林科院油茶、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其中,座谈会由省林科院院长罗扬主持,核桃所、森培所、科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座谈会上,罗扬介绍了省林科院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戚芸榛介绍了产研院及成果转化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职能。与会双方就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双方将加强合作,利用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牵线搭桥,促进省林科院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共同促进贵州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来源:省林科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樊然淆乱

贵州人才政策怎么样?座谈会上,8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作交流发言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座谈会现场为迎接即将召开的第九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2日上午,省科技厅召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座谈会,介绍最新人才工作政策,与参会的8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并对正在制定的《贵州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贵州大学教授祁小四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道海  座谈会邀请到贵州大学教授祁小四、遵义医科大学教授许洁、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道海、贵州省人民医院教育处处长聂瑛洁、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王瑞、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贵州财经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向文昌、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专责张英,8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参加座谈,就最新人才工作政策交流发言。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处(科技人才处)处长石磊介绍最新人才工作政策  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处(科技人才处)处长石磊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的工作,特别注重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三评改革、推动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的新举措。省科技厅党组深入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文件,着力顶层设计界营造育才环境、着力平台建设聚集吸引人才、着力机制建设释放创新活力,多方面治理省内科研人才培养。贵州省人民医院教育处处长聂瑛洁遵义医科大学教授许洁  同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系列人才计划,建立起科技人才梯队,遴选培养在重点行业、重要领域遴选培养145名高层次创新型“十、百”层次人才、344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建设236个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贵州科研领域培养出一批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处(科技人才处)副处长熊娅介绍《贵州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办法》并征求意见  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处(科技人才处)副处长熊娅,对正在征求意见的《贵州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办法》进行介绍。征求意见稿指出,“贵州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专项是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科技领域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分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类别。为规范和加强选拔培养、服务管理工作,该办法对人才和团队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经费政策支持、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王瑞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  “十三五”期间,根据贵州差异化创新的实施要求,省科技厅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特别是农村产业革命和重点产业发展续期,着力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覆盖领域广的科技人才队伍,为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贵州财经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向文昌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专责张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编辑 孙远铭编审 田旻佳 李劼

驺忌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到安顺开展产业调研

中国瀑乡网讯(www.zgpxas.com)7月7日至8日,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雄军率队到我市就“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格局”课题开展调研。副市长王成刚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平坝区青庄坝区、高田村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经开区百灵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贵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关岭自治县关岭牛保种场、屠宰加工厂,通过边看、边听、边问等方式对企业经营发展、产值产能、出口销售、取得成绩及遇到困难和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解,就产业发展给予相关指导,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产业发展及布局情况汇报,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调研组对我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科学分析我市在全省产业发展中的定位,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对接联系企业,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把各项政策措施和保障办法落细落实,以更大的信心应对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将在产业技术服务咨询、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力助推安顺产业结构、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安顺日报)

然则孰可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与初好农业达成合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刺梨等12个农业产业发展的精神,做好刺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日,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与贵州刺梨龙头企业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我省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好农业质检总监韦会平博士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将发挥科技创新“组合器”和产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在产业技术服务咨询和产业示范合作等方面与贵州初好农业展开合作。双方将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为合作切入点,共同组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刺梨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引进、融资、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具体包括合作研发刺梨新型康养产品研制,刺梨果渣综合利用,刺梨无公害种植原料基地建设,现有生产工艺改造及产品升级,刺梨生物活性成分测定及高效提取等内容,共同推进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接下来,初好农业将坚持市场导向,依托各方优势资源,进一步健全公司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机制,倾力打造水城刺梨好口感、好品质、好口碑,实现水城刺梨增值增效,成果转化。

草木怒生

助力贵州建材实现转型升级 贵州省建材产业云项目通过验收

1月16日,贵州省科研机构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在“贵州省建材产业云”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验收。验收评审会现场  验收评审会现场,贵州省科技厅组织行业专家实地检查了项目建设情况,查验了项目验收资料,听取了项目完成情况汇报,认为项目建设单位完成了贵州省建材产业云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开发以及建材大数据库、建材行业重点项目库等建设工作,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评审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一致认为该项目可为贵州省在国内建材行业大数据服务奠定竞争优势,对推进贵州建材行业两化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由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贵州省食品安全检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在课题任务中,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平台APP的应用开发、互联网+混凝土企业试点示范建设、行业技术培训以及数据采集上云等工作,成为项目建设的核心和实体基础。  2017年,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和建设了“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信息化产业平台”,成为国内首个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项目。“砼智造”平台,实现高性能混凝土产业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全年节约人工成本近200万元,产品不良品率从0.8%降至0.27%,能源利用率从27.8%提升到35.5%。  2019年1月,由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培育和打造的“贵州建材产业云”平台正式上线,与贵州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砼智造平台”进行项目融合、数据接入,进一步打造建材行业全产业链上生产、销售、市场、检测、设计、服务、管理、咨询等环节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信息的“数据仓库”。  据了解,“贵州建材产业云”平台由9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云平台门户、政府行业监管系统、云情报系统、咨询设计与技术交流系统、在线生产监控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建材产业标准库、质量检测追溯系统和综合大数据展示平台。其中涵盖了8个功能系统,1个大数据展示平台,连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全面整合贵州省建材产业资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兰松编辑 曾  帅  编审 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