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科学院冶金化工研究所完成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物资交付工作爱在路

贵州科学院冶金化工研究所完成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物资交付工作

月25日,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成果转化公司-贵州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向贵州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付完成1万副护目镜(医用隔离眼罩)。增材制造团队在冶化所代理所长古文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做好产品的生产和储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为战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小贴士:返乡过年要测核酸吗?会被隔离吗?关注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进菜单栏点“防疫服务”,查看最全防疫出行政策#【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红旗渠

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在贵阳成立

12月2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与贵州大学联合组建的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以下简称生态研究院)贵州大学西校区举行揭牌仪式。据悉,生态研究院将开展全局性、综合性课题理论应用研究、政策咨询等活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前沿理论、最新理念,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措施建议。   “成立研究院是贵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落实大生态战略行动重要部署的重要举措;必将为专业化、高水平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提供重要智力支撑;是新时代下高校培育生态文明科研队伍、打造研究基地、促进学科融合、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益实践,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生态文明学科建设中心、生态文明学术交流中心、生态文明信息交流中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省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贸促会(省博览局)会长(局长)张汉林表示,生态研究院将加快建立研究院与论坛联动机制,促进论坛主题开发;更加聚焦评价、识别与跟踪论坛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技术方案,加快论坛成果转化;集中力量策划好2021年论坛总体方案等工作。  “ 研究院将坚持高层次、开放式、前瞻性的发展导向,围绕国家生态文明理念、技术、实践面临的重大前沿问题等开展研究,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高端专业智库;依托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开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课题的理论应用研究,提交一批能够影响国家决策、有实质贡献的政策内参,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专家公众搭建促进交流、增进合作、贡献方案的研究平台。”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编辑 王法编审 王淑宜

管理员

「我的扶贫故事」我把科研成果转化到脱贫一线丨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中心教授、榕江县副县长 黄剑

2018年,我作为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的一员,从贵州大学来到榕江,以科技特派员身份任平江镇科技副镇长。  初到平江,这里山路蜿蜒、产业零散,工作生活条件比不上省城,但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气神让我十分感动。我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帮助平江的老百姓脱贫致富。黄剑(右一)在平江镇八瑞村油茶基地指导推广油茶种植新技术。(受访者供图)为了更好地掌握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我深入各种植养殖基地调研,发现平江的土壤肥沃,生态条件好,与我的科研成果《优质杂交狼尾草繁育和种植技术》有结合点。  通过试验,2亩牧草的试种取得成功。在乡镇党委班子的支持下,养殖基地很快得到了落实。为了延伸产业链,我们还将养殖基地的牛粪和沼液等作为有机肥,提供给蔬菜、中药材、油茶等基地,促进相关产业的绿色有机发展。  从大学教授到乡镇干部,我逐渐融入这片土地,身上的书生气越来越少,和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深。可以说,脱贫攻坚一线也是我成长锻炼的“大学”。  今年初,在结束平江镇的挂职之际,为了继续支援榕江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我选择留下。按照组织安排继续挂职,改任榕江县副县长。  从副镇长到副县长,为了以产学研助推榕江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主动当起了联络员,促进贵州大学与榕江县的校地合作与帮扶工作。  近三年来,在我的牵线搭桥下,贵州大学与榕江县签署了产业革命战略合作协议,在榕江建设示范基地20余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带动农户12000余户,支撑产业基地20余万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席忞禾 管云 整理编辑 何涛编审 杨仪 杨韬

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12月2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与我校联合组建的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我校西校区贤正楼311会议室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省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贸促会(省博览局)会长(局长)张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漆思,省贸促会(省博览局)党组成员、副会长(副局长)徐仕光,省贸促会(省博览局)党组成员、秘书长郭华,我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副校长杨松、吴攀出席仪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省贸促会(省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等院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李建军致辞。他说,成立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是为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端智库,更好助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更有效推动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此次贵州省贸促会与贵州大学共同筹建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我们既感到十分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研究院成立后,我们将按照研究院的使命定位,依托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开展生态文明研究,力争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专家、公众搭建促进交流、增进合作、贡献方案的研究平台,努力彰显贵州、乃至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担当与作为。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王代良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我省开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希望生态文明研究院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优势,依托专业水平和技术力量,争取在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创造典型经验,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库供给,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省发改委也将积极支持生态文明研究院做强做大。漆思讲话。他指出,生态文明研究院的建立,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契合“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发展的需求。他希望通过建立生态文明研究院,能够创建高端平台、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创造高质量成果,力争达到“建立一个高端论坛、每年出台一本生态文明建设绿皮书、出台一个参考要报、发布一系列科研丛书、创建一个新的一流学科”的目标成果。同时,他表示,教育厅将会加大支持,做好服务保障,争取把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智库,成为为省委省政府、国家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张汉林在讲话中对研究院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成立研究院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生态战略行动重要部署的重要举措;必将为专业化、高水平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提供重要智力支撑;是新时代下高校培育生态文明科研队伍、打造研究基地、促进学科融合、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益实践。他希望,加快建立研究院与论坛联动机制,促进论坛主题开发;更加聚焦评价、识别与跟踪论坛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技术方案,加快论坛成果转化;集中力量策划好2021年论坛总体方案等工作。会上,张汉林和李建军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漆思、杨松、吴攀、王代良等人共同见证。据了解,研究院将致力于围绕绿色“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发展、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大生态战略行动重要部署,开展全局性、综合性课题理论应用研究、政策咨询等活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前沿理论、最新理念,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措施建议。文字:溪山融媒中心 张蝉摄影:溪山融媒中心 冯月成编辑:田玲荔责任编辑:张蝉编审:文洋

大心

贵州公示一批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第9批省管专家和重新申报的第1批第3批核心专家第4批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公示根据《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黔委厅字〔2014〕62号)有关规定,经网上申报、分类汇总和审查审核、专家组评审、第三方评价、评选委员会表决等程序,现对王永平等20名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万南微等99名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王一波等7名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王季石等21名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索晓霞等27名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万群等56名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7日。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在公示期内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联系电话:0851—85891312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省委办公业务大楼1219室(邮编550002)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1月21日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0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永平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左宇军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教授刘再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池永贵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汤磊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苏向东 贵州理工学院院长 研究员李军旗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肖远平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教授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张永萍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授张湘燕 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陈永正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发展规划处处长 教授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授陈敬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欧阳恩良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林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崔海洋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授彭长根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焦建军 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院长 教授贵州省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9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南微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马红梅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小利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研究员王荣品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莉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王超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王普昶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研究员邓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副主任 (主持急诊外科工作)主任医师石修权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石维 铜仁学院副院长 教授龙见仁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教授叶贤伟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田有亮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白晓永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冯跃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教授吕国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吕梦岚 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 教授朱建国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 主任医师伍小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任学良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烟草行业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刘飞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教授刘代顺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主任医师刘远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刘杰民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彦 贵州省文化馆培训中心主任 编导刘雄利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刘瑾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院长(主任) 教授许洁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孙旭亮 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正高级教师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授苏捷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一级导演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李世军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主任技师李传兵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李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重点实验室 教授李艳梅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李海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李超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杨观赐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杨志军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肖新华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电雷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吴永贵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吴复忠 贵州大学科技园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何彬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 教授何跃军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张亚军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张英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忠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 编审张锋 遵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陈艳波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陈梅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郅军锐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易永祥 贵州佰仕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罗光恒 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罗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 教授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赵光辉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员赵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郝立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胡剑波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钟海燕 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俞捷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聂瑛洁 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教学部部长主任技师顾昌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 教授徐佑林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昌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教授徐寒松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高剑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唐东昕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教授唐德松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教授陶铁军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姬苏春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级政工师黄凯丰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教授黄勇 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中心 教授龚德全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常军 铜仁学院 教授崔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梁成艾 铜仁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梁宇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梁松苗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玉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董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 教授蒋莉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韩文勇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教授韩洪举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舒莉萍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副主任 教授曾柱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谢海波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谭德兴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颜水生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教授潘运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长(主任)(试用期一年) 教授薛伟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穆维平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戴仁怀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戴全厚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一波 贵州大学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 教授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宋宝安 贵州大学校长 教授陈泽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金道超 贵州省政府参事 教授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主任 研究员程明亮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共2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嘉福 贵州大学副厅长级干部 教授田晓滨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朱东敏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杜才富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宋建波 凯里学院院长 教授张林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学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教授陈肖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范福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欧阳黔森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一级编剧教授易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周少奇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教授周琦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研究员赵德刚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研究员洪名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徐晓光 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教授梁益龙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喻田 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魏俊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研究员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共2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索晓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研究员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丁召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松雪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生产部主任 一级演员石明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 研究员龙万学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勘察事业部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冉景丞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一级调研员 研究员向淑文 贵阳学院院长 教授刘建中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研究员刘建国 遵义医科大学校长 教授主任医师许道云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李春鸣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李胜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瑞东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吴强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何腾兵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郁建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中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教授罗林 毕节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研究员周相卿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教授郑波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高级工艺美术师郑洪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主任兼病理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郑常祥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顾晓艳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奚晓阳 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高级编辑康冀川 贵州大学教育部西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喻理飞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曾羽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56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群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高级记者马武开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王兴骥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志凌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文林宏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邓正刚 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级工程师邓朝勇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石蓓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龙起煌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申小云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贵州办公室)项目处一级调研员 教授冉雪琴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教授代泽斌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正高级教师毕献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研究员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向黔新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刘大男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刘兴德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刘晓桥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刘窗溪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安华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孙黔云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理与生物活性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苏明 贵州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李明阳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李凌志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立 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兴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吴一文 贵州警察学院院长 教授高级记者吴怀义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吴佳海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邱树毅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何方洋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谷晓平 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教授宋谢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员宋德荣 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明生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张绍刚 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陈玲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教授陈能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邵芳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罗扬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教授金中国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胡建兴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研究员俞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任医师姚新生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命科学院院长 教授秦舒浩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耿翊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唐昆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黄旭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 编审龚其海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崔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梁中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高级教师葛正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教授谢志群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蔡善君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来源:贵州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三言

贵州化工园区认定办法征求意见!

近日,《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征求意见,指出园区认定应满足14个条件,认定园区总评分应在60 分及以上。对未取得认定的园区,原则上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对已认定园区开展跟踪评价工作,每5年至少组织1次。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认定条件要求的取消认定。对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已认定园区,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内暂停办理除安全隐患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相关手续。来源: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时时刻刻

贵州:工业经济开新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当下的贵州,正专注“转”与“赶”的升级,追求“质”与“效”的平衡,一幅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贵州工业产业新画卷在拼搏中精彩擘画。“十三五”以来,贵州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实现了工业经济开新局,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趋优、质效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其中,大数据电子信息、优质烟酒、新型建材、清洁高效电力等十大工业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级产业”;通过一手抓“千企改造”盘活存量,一手抓“千企引进”做大增量,贵州实体经济不断“强筋骨”“长肌肉”,一个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正在形成,开创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十大工业产业——“四梁八柱”筋骨强壮今年8月到11月期间,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主持召开五次专题会议,依次对十大工业产业进行梳理、研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作为贵州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十大工业产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2018年底我省出台方案全面推进基础能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优质烟酒、大数据电子信息、清洁高效电力、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新型建材、基础材料等十大工业产业振兴发展,到2019年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产值全部跃上千亿级,优质烟酒、新型建材、清洁高效电力三大产业超过1500亿元。一年多时间,贵州十大工业产业发展全力全速、稳扎稳打,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质量效益取得新突破。在10位省领导领衔强力推动下,省市县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实现新作为。尤其是面对今年疫情大考,全省狠抓十大工业产业复工复产,并举办了12场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专场对接活动,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为抓手,促成签约项目102个,累计签约金额145亿元,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之“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对接活动”在贵阳举行。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合计总产值达9058.43亿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如今,在贵州聚力推动下,从产业配套、龙头带动、平台聚集等关键“穴位”全面发力,十大工业产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的硬核力量不断聚集。基础能源产业向改革要活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创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打造了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现代化工产业突出绿色发展,通过略性重组,成立贵州磷化集团, 使产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强企业集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向创新要动能,形成了以电气机械及器材、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为支柱的产业体系;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势头强劲,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前景无限;新型建材产业“效”“绿”齐升;基础材料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烟酒产业活力增强;清洁高效电力产业重拳出击;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大有作为。迎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贵州十大工业产业正奋楫扬帆,乘势快上。“双千工程”——创新提质永不止步在入选“千企改造”工程企业名单后,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成为贵州玉蝶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词。因为智能制造一体化车间的投入运行,让企业焕然一新的不光是一线工人数量的大幅减少,还有生产工序的化繁为简。在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越来越多像贵州玉蝶这样的企业脱颖而出。贵州玉蝶电线电缆智能生产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芦晓娟 摄什么弱,改什么;缺什么,引什么。自2016年开始,贵州先后提出“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十三五”期间每年完成1000户规模以上企业改造升级任务,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产业链实施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安全生产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与此同时,2017年贵州首次创新性提出实施“千企引进”工程,每年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技改升级让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也让企业创新更有后劲。凭借一手紧抓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一手深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我省十大工业产业拓展了转型升级的广阔空间,全省35%工业企业实现大数据与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全面融合。在工业互联的赋能下,贵州工业企业正以全新的姿态擘画工业发展新图景,促进传统产业加速优化升级。以“千企改造”为载体,贵州着力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推动工业企业“登云用云”。沿着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这条主线,传统工业企业勇于尝试,不断进取。振华集团、磷化集团、茅台集团、南方电网、贵州航天电器、贵州航天云网、兴达兴建材等企业分别获得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等国家级荣誉。振华电子、兴达兴建材、盘江精煤、货车帮等4家企业上云案例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成为2019年全国入选案例最多的省份之一。而“千企引进”工程提出后,贵州精心筑巢引凤栖。针对重点国家和地区收集梳理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强企业投资信息,精准锁定招引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策划编制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编制“一对一”招商专案,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开展精准招商。一手抓“千企改造”盘活存量,一手抓“千企引进”做大增量。通过“一改一引”,改出了新天地,引进了新活力,创新提质一直在路上。绿色发展——走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贵州工业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十三五”以来,在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同时,贵州始终不忘与大生态战略行动协同推动、耦合联动,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全面发展,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工业发展新路。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18年《贵州省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炉,明确深入开展产业绿色化改造等8项重点任务,借“千企改造”工程为抓手和“万企融合”行动为载体,通过创建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围绕绿色经济培育主导产业,深入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行动,以及实施绿色制造产业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等举措,为全力打造贵州工业经济“升级版”,实现产业结构更优化、更协调的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坚持生态优先、工业绿色发展,全省各类平台、园区、项目载体应势而动,成为贵州工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良好载体。在绿色化改造的引领下,我省新兴产业也因势而动——抢抓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机遇,以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安达科技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快速成长。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省有10家绿色工厂、4个绿色园区被纳入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名单,创建省级绿色园区16个,省级绿色工厂33家。绿色发展,正支撑着贵州工业经济行稳致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编辑 杨静编审 李玉红

黑海盗

省化工院:五十载砥砺奋进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开栏语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技术创新各项部署,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按照加快推进我省“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要求,在这个炽热夏季,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四川经济日报社联合开展的第三届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和13家行业研究单位联合主办的“四川制造好产品”评选申报工作已火热启动。进一步为川企创新改革发展鼓与呼,为四川制造好产品提供更多、更立体式的展示机会,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四川制造好产品”专栏,全方位聚焦四川制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举措、新气象,首期推出“主评研究院风采录”系列报道。我们以观察者的视角,走进行业研究院所,走进优秀创新企业,看转型,问创新,对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工作突出人物开展持续性深度报道、广度宣传。旨在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全景式展示四川制造行业研究院所新风采,宣传四川制造优秀产品新实力,四川企业创新发展新气象,谨以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敬请垂注。5月26日,四川省化工设计院(下称省化工院)接待了一波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客人,双方就硫钛铁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进度计划进行了深度交流。这个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吨硫酸亚铁掺烧尾矿制硫酸、副产100万吨高品位铁精粉、年产20万吨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大型项目,是省化工院今年的重点项目。而获得这个项目,则有赖于省化工院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上循环经济模式的突破。目前,省化工院是国内硫酸亚铁掺烧硫磺、硫铁矿制硫酸工艺最大工程装置的设计者。省化工院,这个诞生于新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初期的化工设计企业,五十多年立足四川,砥砺奋进,坚持创新驱动,由弱到强,从盆地走向海外,以四川化工人的实力和担当为我省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硫酸法钛白粉装置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五十载砥砺奋进 从盆地走向海外5月中旬,从宽窄巷子南行2公里便到了金河路的省化工院大楼。古朴的大楼,见证着化工院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1964年,作为我省第一批重点化学工业设计单位,省化工院在我国化学工业起步的发展时期应运而生,是专业从事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的国家甲级工程设计院。诞生时,它隶属于原四川省化工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化工行业蓬勃发展,1992年,省化工院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那年,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省化工院向上级申请单位企业化运作,率先开启了市场化探索。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海,省化工院便犹如一条小舢板,需顶住风浪前行。“下海”的第一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市场竞争激烈,根基薄弱、市场经验尚浅的省化工院业务迅速滑坡。为了保存“星火”,1995年,省化工院再次“回归”事业单位的身份,休养生息。2001年,省化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刚接任,正赶上事业单位改制,整个省化工院处于困难时期。院领导好不容易筹来职工们的工资,却因负债被起诉而冻结。最终,靠着省化工院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到各方力量的帮助,圆满解决了此事。2002年左右,省化工院划入四川经信体系,从业务到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尤其是业务上,省化工院在化工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重点拓展了工程总承包的业务,这意味着项目服务向设计的下游延伸,拓展了设计院的生存空间。改革迎来新生。调整方向后,省化工院很快接下了一个外商独资企业的总承包项目。“这个项目,算毛利盈利1000多万元,让当时极为困难的化工院着实缓了一口气。”说起这段往事,院领导至今还激动不已。随着这个项目的落地,省化工院的项目合同纷至沓来,收入倍增,不仅理清了历史欠账,也为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有了底气,化工院迈开步子,准备大干一场。2008年,省化工院凭借技术和名气接下了约旦联合化工厂的总承包项目。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项目配套装置中的一套装置出现了不能如期交付业主的情况,虽经过三次整改最终交付业主,但由于违约而被索赔。这次,省化工院损失惨重,又进入一个低谷期。直到2013年下半年,蛰伏养伤的省化工院,依靠技术提升的能力再次获得市场的青睐,哈萨克斯坦草甘膦项目的业主主动向化工院抛出了橄榄枝。凭借该院此项工艺技术无工艺废水排放的优势,省化工院在其他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目前,该项目仍在推进中。至此,化工院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每年至少保证一个大项目。省化工院在业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业务不仅从川内盆地走向了重庆、贵州、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多个省市区,而且向印尼、越南、约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硫酸、氢钙、重钙等成套装置并成功组织施工及开车指导。从建院至今,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四川省化工院走过55年的历史,先后承担了化工、石化、医药和建筑等行业领域的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监理等项目3000多个,其中工程总承包项目10多个,为四川化工行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创新驱动高质量促循环经济发展会议室里的一堵墙上挂满了奖章:省优秀咨询一等奖、四川优秀工程设计成果一等奖、化工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多年来,省化工院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1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和优秀工程咨询奖80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设计奖5项,独立开发并拥有多项设计专有技术。“近年来,省化工院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型,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院领导告诉记者。其中,硫酸亚铁和硫磺、硫铁矿混合掺烧制硫酸的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国,因为技术成熟以及我国钛原料的特殊性,钛白粉生产一直以传统的硫酸法为主。其缺点是工艺流程长,“三废”排放较多,且对“三废”的处理是行业难题。早前,对于硫酸亚铁的废料处置主要以堆存和对外销售为主。但随着国内钛白粉产能的不断扩大,而七水亚铁市场容量有限,大量的七水硫酸亚铁在钛白粉厂内积存而无法销售,成为企业经营的隐患,处置不当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污染。为此,四川省化工设计院与企业联合,经多年的工程试验和开发,基于传统硫铁矿制酸流程,提出硫酸亚铁与硫磺、硫铁矿掺烧制硫酸的新工艺,用于回收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和废酸亚铁等废弃物,实现资源二次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硫酸法钛白粉装置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难题。2011年3月,第一套1200t/d单系列大型装置于四川龙蟒钛业一次投运成功,已稳定运行八年。此后,在襄阳龙蟒钛业、云南禄丰天宝磷化工、内蒙古国城矿业等国内大型硫酸法钛白粉厂配套的硫酸装置和钛白粉厂就近的硫精砂制酸装置上得到应用和推广。硫酸亚铁掺烧硫磺、硫铁矿制硫酸工艺,作为构建硫酸法钛白粉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帮助钛白粉行业解决了钛白粉生产装置的“三高”难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五十载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五十载脚步铿锵、跨越发展,从盆地到海外,从坚持到突破,一代代四川省化工设计院人在不同的时代阶段演绎着奋进与担当。“深入落实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改革创新科技研发,为四川制造提供技术支撑,我们将不遗余力。”站在新的起点上,省化工院领导说,四川省化工设计院将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庆)

飞龙斩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018招生简章及计划

01.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招生简章及计划中文名: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英文名:GuizhouMinzuUniversity简称:贵民大(GMU)创办时间:1951年学校代码:10672学院邮编:550025学校类型:民族类主管部门:贵州省人民政府类别:公立大学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02.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招生要求1、学院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2、各招生专业男女性别不限。3、各招生专业无科目加试和口试要求。4、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考生档案中高考招生体检表记载的信息为准,按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高校招生体检标准和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录取。新生入校后将进行体检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入学资格。03.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硕士学位教师25人,二者之和占教师总数的88%。有国家“863”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贵州省“千”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8人。学院现有使用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实验中心1栋,实验仪器、设备2000余万元。有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分析实验室、污水综合处理实验室、环境综合监测实验室、药学实验室、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中心。04.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实训设备建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院、电化学与储能材料研究所、1个药用植物园,1个贵州草海喀斯特湿地研究观察站,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学院先后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化工研究院、贵州宏宇健康集团、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州跃庆谐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监测站等科研院所、企业、厂矿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魏源

正在公示!贵州省公布一批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第9批省管专家和重新申报的第1批第3批核心专家第4批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公示根据《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黔委厅字〔2014〕62号)有关规定,经网上申报、分类汇总和审查审核、专家组评审、第三方评价、评选委员会表决等程序,现对王永平等20名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万南微等99名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王一波等7名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王季石等21名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索晓霞等27名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万群等56名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7日。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在公示期内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联系电话:0851—85891312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 省委办公业务大楼1219室(邮编550002)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1月21日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0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永平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左宇军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教授刘再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池永贵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汤 磊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苏向东 贵州理工学院院长 研究员李军旗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肖远平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教授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张永萍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授张湘燕 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陈永正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发展规划处处长 教授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授陈敬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欧阳恩良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 林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崔海洋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授彭长根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焦建军 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院长 教授贵州省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9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南微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马红梅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小利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研究员王荣品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 莉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王 超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王普昶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研究员邓 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副主任(主持急诊外科工作) 主任医师石修权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石 维 铜仁学院副院长 教授龙见仁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教授叶贤伟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田有亮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白晓永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冯跃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教授吕国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吕梦岚 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 教授朱建国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 主任医师伍小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任学良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烟草行业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刘 飞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教授刘代顺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主任医师刘远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刘杰民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刘 彦 贵州省文化馆培训中心主任 编导刘雄利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刘 瑾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院长(主任) 教授许 洁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孙旭亮 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 正高级教师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授苏 捷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一级导演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李世军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主任技师李传兵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李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重点实验室 教授李艳梅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李海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教授主任医师李 超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杨观赐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杨志军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肖新华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电雷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吴永贵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吴复忠 贵州大学科技园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何 彬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 教授何跃军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汪 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张亚军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张 英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忠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 编审张 锋 遵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陈艳波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陈 梅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郅军锐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易永祥 贵州佰仕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罗光恒 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罗 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周 江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 教授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研究员赵光辉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员赵 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郝立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胡剑波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钟海燕 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俞 捷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聂瑛洁 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教学部部长 主任技师顾昌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 教授徐佑林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昌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教授徐寒松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高剑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唐东昕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教授唐德松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教授陶铁军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姬苏春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级政工师黄凯丰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教授黄 勇 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中心 教授龚德全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常 军 铜仁学院 教授崔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梁成艾 铜仁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梁 宇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梁松苗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 玉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董 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 教授蒋莉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韩文勇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教授韩洪举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舒莉萍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副主任 教授曾 柱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谢海波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谭德兴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颜水生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教授潘 运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长(主任)(试用期一年) 教授薛 伟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穆维平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戴仁怀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戴全厚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一波 贵州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 教授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宋宝安 贵州大学校长 教授陈泽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金道超 贵州省政府参事 教授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程明亮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嘉福 贵州大学副厅长级干部 教授田晓滨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朱东敏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杜才富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宋建波 凯里学院院长 教授张 林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学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教授陈肖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范福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欧阳黔森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一级编剧教授易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周少奇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教授周 琦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研究员赵德刚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研究员洪名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徐晓光 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教授梁益龙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喻 田 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魏俊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研究员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索晓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研究员乙 引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丁 召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松雪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生产部主任 一级演员石 明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 研究员龙万学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勘察事业部总经理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冉景丞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一级调研员 研究员向淑文 贵阳学院院长 教授刘建中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研究员刘建国 遵义医科大学校长 教授主任医师许道云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李春鸣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李 胜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瑞东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吴 强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何腾兵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郁建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中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教授罗 林 毕节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研究员周相卿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教授郑 波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级工艺美术师郑 洪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主任兼病理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郑常祥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顾晓艳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奚晓阳 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高级编辑康冀川 贵州大学教育部西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喻理飞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曾 羽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56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 群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高级记者马武开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王兴骥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志凌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文林宏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邓正刚 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级工程师邓朝勇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石 蓓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龙起煌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申小云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贵州办公室)项目处一级调研员 教授冉雪琴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教授代泽斌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正高级教师毕献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研究员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向黔新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刘大男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刘兴德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刘晓桥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刘窗溪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安华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孙黔云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理与生物活性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苏 明 贵州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李明阳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李凌志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 立 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 兴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吴一文 贵州警察学院院长 教授高级记者吴怀义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吴佳海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邱树毅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何方洋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谷晓平 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教授宋谢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员宋德荣 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张明生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张绍刚 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 农技推广研究员陈 玲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教授陈能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邵 芳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罗 扬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教授金中国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胡建兴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研究员俞 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任医师姚新生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命科学院院长 教授秦舒浩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耿 翊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唐昆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黄旭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 编审龚其海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崔 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梁中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 高级教师葛正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教授谢志群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蔡善君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来源: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