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理工“抢人”放大招:引进百名博士,每人最少获50万元只眼

贵州理工“抢人”放大招:引进百名博士,每人最少获50万元

贵州理工学院 资料图2019年,贵州理工学院将引进100名博士研究生,每名博士最少可以获得50万元安家费。此次主要引进大数据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建筑学、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水利水电工程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交通信息及控制等专业的应届博士选择到贵州理工学院就业,可获得70万元安家费。为了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贵州理工学院还出台了相关办法为博士配偶解决工作。博士配偶为双证硕士,学校给予安排编制内工作。不满足安置条件的,需要临时周转的,可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对高层次人才配偶给予2年的过渡期,以劳务派遣或临聘形式安置在学校相应岗位上工作。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激励引进人才积极参与科技工作,学校设立了科研启动费基金池。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可以得到基本科研启动费外,还可以通过项目获得基金池中的资金资助。与此同时,贵州理工学院十分注重团队负责人的引进。团队负责人除享受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外,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和经费情况,自行聘用学术秘书和科研助手,学校另给予人才引进指标,3年内可自行引进相关学科的博士并组建科研团队。(原题为:《贵州理工“抢人”放大招 每名博士最少可获50万元安家费》)

若正汝形

博士、正高职称……贵州人博会要引进这些人才!

15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第八届贵州人博会省直(属)、省直管县(市)直(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需求已在“贵州人才博览会官方网站”发布,记者看到,需求岗位涵盖教师、医师、测绘工程、矿产勘查、信息科技等。据介绍,引进人才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急需紧缺,按需设岗、按岗引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同时,引进的人才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胜任应聘岗位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其中,高层次人才须博士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根据工作需要需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的,需保证应聘人员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存年限不少于15年。急需紧缺人才须硕士研究生或省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根据工作需要需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的,需保证应聘人员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存年限不少于15年),主要用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岗位的管理人员。同时还应符合: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重点围绕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十大服务业、卫生健康、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山地高效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金融等产业、领域的相关专业,加快引进农业产业革命急需的农产品销售,鼓励引进带产业带项目来创业就业人才,其他能提供材料证明的急需紧缺专业,经用人部门(单位)组成专家委员会认定与上述急需紧缺专业相近、相似的国(境)外学历专业等。特殊人才须具有紧缺的专业技术资格,或特殊技能且不易招聘和替代。此外,省直(属)事业单位在本届人才博览会上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与特殊人才数量之和,单位当年编制使用计划数在150名及以上的,不超过编制使用计划数10%;当年编制使用计划数在100至149名之间的,不超过编制使用计划数15%;当年编制使用计划数在5至99名之间的,不超过编制使用计划数20%;当年编制使用计划数在1至4名之间的,可使用1名。相关工作人员提醒,省直(属)事业单位在申报岗位及需求专业时,须如实填写《第八届贵州人博会省直(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申报备案表》。经备案的岗位及需求专业,在第八届人博会官网公布。审核:邹杰记者:段雪编辑:熊俊、张黎方夏投稿邮箱:914606321@qq.com为您精选

拜下

怒赞!贵州一博士抗疫期间捐款100余万元,还将60万人才引进费资助山区贫困学生

1月31日,他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捐款20万元;2月至3月初,他又陆续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款81万元;2019年,他放弃贵州商学院给予的60万元高层次人才引进费,将其作为奖学金奖励并资助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就是新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郑志,作为一名博士,不仅学术水平精湛,而且还有一颗深深的赤子之心。郑志是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2019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贵州商学院工作,他先后出版了学术专著四部,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撰写发表了2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成果累计100余万字。2018年获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证书;2018年获贵州省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12月被贵州省社科联和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学术先锋”称号。“自1月初新冠病毒肆虐以来,疫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也让我夜不能寐。”郑志心里一直在想,自己虽不能到前方参加抗疫工作,但是一定要为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疫情来袭,总有一些温暖不期而遇。2月10日,在看到贵州省红十字会发布的接收社会捐赠公告后,郑志随即拨通了公告上的专线电话,与省红十字会联系后,决定先以个人名义捐款20万元,用于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医院医护人员慰问费。3月2日,他又再次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款61万元,用于意大利疫情防控工作。“我平时省吃俭用,当国家有难时,就能拿出积蓄做点贡献。”郑志说,这是他第一次通过红十字会捐款,没想到当天下午省红十字会就将捐款下拨到指定单位。3月27日,郑志(左三)在省红十字会捐赠仪式上捐赠81万元爱心善款。“郑志朴实内敛、为人低调,但在公益和助力人道事业方面却矢志不移。”贵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兵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院党委积极鼓励全院师生为打赢防疫阻击战贡献力量,郑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疫情发生以来,他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形势,更牵挂着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早在1月31日,他就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捐款20万元。在得知贵州商学院春季开学医用物资非常紧张后,他多方筹措,主动协调资源,先后从深圳、佛山、贵阳等地分批向学院捐赠了10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此外,还为贵州省社科联纳雍县扶贫点捐赠了10000个一次性口罩,以实际行动为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一次又一次的无私奉献,汇聚成暖流,传递着希望,郑志博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仁爱之心、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大义之举,让我们感动!博爱之心,让我们敬佩!”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表示,省红十字会必将本着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第一时间把善款用到疫情防控一线,让郑志博士的爱心善意及时得到落实。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军编辑 覃淋编审 李坤

二十念

博士、正高职称……贵州人博会要引进这些人才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倪淑琴 洪英杰 吴蔚)记者从5月14日召开的第八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贵州省人才(项目)需求面广、需求量大,截至目前,采集到全省共有8364个岗位需求,人才需求高达26603个,其中,博士及正高职称需求1725个。新闻发布会现场。吴蔚 摄据了解,本届线上线下人博会围绕全省12个农业特色产业、十大工业产业、大数据、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现代金融、职业技能、人力资源开发(综合类)等行业领域,全面深入采集人才(项目)需求信息。截至目前,组委会共采集到全省1682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综合服务等岗位需求8364个,人才需求高达26603个,覆盖全省“三大战略行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及其他重点领域。其中,博士及正高职称需求1725个,硕士及副高职称需求5379个,本科需求11829个,本科以下需求7670个。项目引才共有42家单位提供需全职、柔性等方式引进的89个岗位1196个需求。“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加大,贵州越来越重视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团队,着力构筑人才聚集地和创新创业新高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潘荣表示。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潘荣介绍相关情况。吴蔚 摄具体来看,2020年贵州省人才(项目)需求较多的有以下方面:一是科教文卫方面。第八届线上线下人博会专门设置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三个引才专区引进相关人才。截至目前,三个引才专区人才(项目)需求8228个,占全省总需求的33.37 %。其中,科技教育引才专区需求4375个,医疗卫生专区需求3426个,文化旅游专区需求427个。二是十大工业产业方面。近年来,为有力推动十大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实用技能型人才,但该领域人才缺口依然较大。截至目前,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引才专区人才(项目)需求7596个,占全省总需求的30.80 %,其中,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648个。三是数字经济方面。随着贵州数字经济高速增长,对全省数字经济人才的量提出了新要求。截至目前,大数据引才专区人才(项目)需求950个,其中,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需求360个。四是农村产业革命方面。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共需规模化生产、储存物流、电商销售、创业带富及经营管理等人才1474个。此外,今年全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量也较大,共有人才需求9226个,较2019年的6456个增加了2770个。其中,省直165家事业单位人才需求1947个,博士及正高职称人才需求1211个,硕士及副高职称人才需求676个;各市州734家事业单位人才需求7279个,硕士及副高职称以上人才需求389个。截至5月13日,本届人博会线上平台浏览量累计达615.03万人次,求职人才投递简历数累计达77839人次。编辑:曹轶编审:李蓓审签:王幸韬

德之至也

最高年薪500万元!贵州多所高校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近日,贵州多所高校连续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一所高校高层次人才需求多达100人以上,待遇方面除科研经费等外,最高甚至可拿到年薪500万元。记者注意到,贵州大学高层次人才需求涉及46个学院和部门,涵盖160多个专业,分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新锐学者、优秀博士。其中,领军人才需在70周岁以下,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之一。入选后,可享受一次性购房补贴10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500万元、科研平台建设费1000万元、首聘期年薪120万元、零租金使用高层次人才住房一套等待遇。 此外,贵州民族大学博士人才引进计划涉及20个学院,共120余人。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等也有众多高层次人次需求。其中,贵州医科大学给出的待遇最高,该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分5档,除安家费、科研经费、住房待遇外,最高待遇达税后年薪500万元。各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条件及待遇,具体如下。都市新闻记者 赵毫编辑 郝梦校对 章虹编审 罗玮 石云华

死神

招贤纳才|贵州师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贵州师范学院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人才,学校将为您提供自由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薪酬待遇,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学校,施展才干,实现梦想,共谋发展!一、学校简介贵州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学校入选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 年,获批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成为贵州省第一所“绿色大学”、首批“高校文明校园”和“特色文化学校”,拥有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并设有贵州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基地和文化部“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等机构和平台。学校现有18个教学单位,4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学生 13559人,形成了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另还有一所附属中学——贵州省实验中学。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级人才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中心 2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和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加入了“国际教育联盟”。 当前,学校正按照“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国际化”办学定位,着力培育办学特色,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朝着把学校建成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稳步迈进。热忱欢迎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来我校工作!二、引进范围与对象一、基本条件(一)具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热爱高等教育事业。(二)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能胜任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三)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同攻关能力,取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四)博士所学专业原则上应与本科、硕士专业相近。(五)身体健康,能够完成所应聘岗位的工作任务。二、人才分类第一层次(70周岁以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第二层次(55周岁以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科技项目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第三层次(50周岁以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主要负责人(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主持人第四层次(45周岁以下)紧缺学科A类: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历学位、海外归国博士(《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前200名,以毕业当年排名为准)B类: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一般学科A类: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历学位、海外归国博士(《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前200名,以毕业当年排名为准)B类: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三、专业需求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人才均为学校需要引进的人才。第四层次按照学科分为紧缺学科和一般学科,2020年拟引进80人。(一)紧缺学科博士以下一级学科为紧缺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设计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外国语言文字、音乐与舞蹈学。(二)一般学科:紧缺学科以外为我校所需的其他学科。(三)对于特别优秀博士可采用“一人一议”的方式确定相关待遇及配偶安置。四、引进待遇贵州师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一览表(单位:万元)五、服务年限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需与学校签订八年的服务期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进行考核。八年内不得提出辞职或调离。六、应聘办法(一)报送材料:应届毕业生应提供学校核发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其他应聘人员应提供相关学历、学位、职称等证书复印件。国外留学人员须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和我国驻外使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复印件近五年内代表性论文著作、科研成果、获奖及被SCI、EI、SSCI收录和引用证明文件或复印件(二)报名方式:应聘者将报名表和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发送至邮箱:renshichu2007@126.com邮件标题名称为:最高学历学位+本人姓名+专业七、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联系人:王老师(0851—86270395)舒老师(0851—86270464)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贵州师范学院!往 期 推 荐 省委书记的思政课点燃了师院人奋进作为的精神引擎贵州师范学院2019年度“十大新闻”等你评选!主题教育“燃”在基层 | 马克思主义学院:争做理想信念的守护者学院风采展 | 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2020月历来啦!让小师陪你度过每一天贵 州 师 范 学 院 新 闻 中 心信息来源 / 人事处图文编辑 / 刘怡郡本期责编 / 苏致龙

嬴则

「千年之变·新时代贵州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丨记贵州高校引进的高素质博士人才

“走,我们去贵州当新贵州人!”2014年,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被贵州引进时,如今的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昭勇曾对女儿说。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昭勇在报京村六年过去,李昭勇不仅举家从山东迁至贵州,还与镇远县报京村结下深厚情谊。2016年4月,李昭勇主动请缨赴报京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校驻村工作队队长,挑起脱贫攻坚的重任。  驻村两年来,一个初涉农村的“教书匠”,用真诚与努力,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村里的生产便道从半米拓宽到3.5米,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更为发展稻田鱼、养蜂、花椒种植和精品水果奠定了基础。如今,李昭勇已返回校园,报京依然是他的牵挂。  近年来,贵州优渥的人才政策、求贤若渴的诚意,吸引了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来黔安家落户、干事创业,为贵州高等教育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副院长田风华“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尤其适宜不能发展大农业的贵州。”这是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副院长田风华,2019年决定从吉林农业大学到贵州担任特岗教授的原因。  5月,田风华瞄定贵州省食用菌生产中的红托竹荪黄水病病害问题,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厘清了病害发生原因。结合健康栽培和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田风华一直在为黔菇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而努力。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亚军2014年从湖北到贵州,在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亚军看来,是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之一。自从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被引进,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张亚军期盼已久的“贵州财经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顺利落地。  这个由十几位国内外顶尖工商管理专业专家组成的团队,不仅接连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核心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还在学术界为贵州工商管理专业赢得了发言权。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吴远华“贵州遍地是黄金。”2019年,醉心侗族音乐史研究的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吴远华,来到贵州民族大学担任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开始了对贵州侗族音乐文化研究与挖掘。  秉承以歌传史的理想,贵州成为了吴远华最深厚的羁绊。在校期间,吴远华梳理了侗族器乐历史脉络,出版了《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侗族器乐研究》一书,向着打造“少数民族音乐贵州样板”的目标而奋斗。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贵州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省内各高校着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在博士人才引进上持续用力,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扎根贵州,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高校科研进步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手记】让“千里马”在贵州竞相奔腾  采访中,李昭勇、张亚军等老师都直言,与其它地区相比,贵州优渥贴心的人才政策,是吸引他们来黔安家落户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贵州用好贵州人才博览会、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平台和项目,确保不仅引进人才,更留住得人才、用好得人才。  【微访谈】要引得进来,更要留的下来  记者:您认为如何才能让人才真心、安心留下来?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昭勇:要引进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踏踏实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仅要加强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连贯性,在待遇上持续加大投入,更要为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校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团队,逐步构建“集团式作战”的科研力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编辑 何涛编审 田旻佳 王琳

丘不

重磅!各省市对于博士人才的优惠政策

随着近年来各地对人才的重视,纷纷出台了各类重磅优惠政策。以下是国家各省市对硕博士人才的补贴政策。广州广州对于人才引进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住房补助上很友好。对于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只需在广州工作满一年,即可获得2万元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可获得3万元;博士研究生以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可获得5万元住房补贴。深圳在落户上,只要大专以上学历、满足年龄小于35岁,且缴纳了深圳社保即可申请在深圳落户。最给力的是生活补贴和租房补助,本科学历可补贴15000元,硕士25000,博士30000,关键还是一次性发放!在租房上,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解决应届生租房困难,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优先承租,这在租房很贵的深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福利。在购房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享有优先购买人才住房权。对于创新和研发型人才则更是优待,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的支持。上海8月6日,国新办就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提到,为了吸引人才,提出了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杭州日前,杭州市政府刚刚对人才政策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政策覆盖面更广、补贴更多,而且从今年6月份毕业就可以申请。具体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大专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来杭州工作的本科可以领到补助1万元,硕士研究生可领到补助3万元,博士研究生补助5万元;杭州还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租金便宜;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绍兴前几天,绍兴刚刚出台了人才政策3.0版,其中对于硕博士毕业生来绍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规定,补贴力度和吸引力巨大。比如,对受邀参加应聘求职、短期实习(不超过1个月)等人才交流活动的高校在校生,给予200-1500元交通补贴,并按每人每天150元标准安排食宿;超过1个月以上见习实习的,给予相应交通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及以上分别为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60%、80%,给予接收企业最长12个月的见习实习补贴。宁波2019 年 2 月初,宁波市奉化区发布新的人才购房政策。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55%、最高购房补贴 50 万元;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35%、最高购房补贴 25 万元;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15%、最高购房补贴 10 万元。以奉化区 9K-13K 每平米的住宅价格,假设某博士购买总价 120 万的房源,获得补贴 50 万后自己只需要付款 70 万元。湖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出台《南浔区引进大学购房补贴实施办法》,对博士、硕士、本科生、其他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在南浔区购买的第一套家庭住房,补贴金额分别为 50 万、25 万、10 万和 5 万,分三年补贴完成。天津天津在落户政策上本科以上学历可直接落户,在租房补助上也很给力,博士毕业生每年3.6万元,硕士每年2.4万,本科生则是1.2万元。对于高端人才最高将给予1000万元的科研支持和200万元的奖励资助,而且在父母的医疗待遇、子女入学上都有相应的资助和政策扶持。石家庄石家庄最给力的是落户速度和购房补助。落户政策承诺即报即批,当日则可办结。大专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则可申请。首次购房不限购,且硕士生可领取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学士5万,博士15万,这个政策扶持力度可真不小。在石家庄创业也是有补助的,办理了营业执照且稳定经营半年以上,即可获得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是不是超给力的。郑州郑州推行“智慧郑州”,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本科和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的购房补贴,高端人才奖励500万,满十年送300平米住房。武汉武汉号称要在“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武汉实行大学生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确保大学生落户零门槛,同时对引进的博士毕业生,每月补贴2000元,持续补贴3年;到新城区工作的本科生,每年补贴1万元,持续补贴2年。对留汉创业就业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给予每人 6 万元资助;对留汉创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每人 2 万元资助;对青年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用人单位举荐的技术骨干或高管,给予 10 万-20 万元项目资助。落户和购房者优惠众多,非户籍大学生持房票购房打八折。长沙对新落户并在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长沙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西安西安市属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安家补助费每人由5年10万提高为5年15万。由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设立的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单位,对新设立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奖励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博士后人员安家补助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与项目执行期相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20万元。在其他单位停薪留职,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能够全职在创新基地工作,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10万元。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在项目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每人一次性补助5万元。青岛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为来青岛的在站博士后2年内发放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将出站(基地)留青、来青工作的博士后安家补贴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对来青创新创业并购买首套商品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这几项普惠性政策补贴,在数额上都达到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济南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烟台烟台市出台首次购房政策,购房补贴按人才层次进行发放。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 6 万元 / 人;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 4 万元 / 人;硕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 2 万元 / 人。同时符合以上多项标准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夫妻两人符合标准条件的,均可申请购房补贴。威海威海市文登区发布《高校毕业生聚集计划》,规定连续工作满 3 年的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在文登购房后,可分别申请一次性购房补贴 10 万元、5 万元;博士、硕士、本科生可享受工作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5000 元、2000 元、1000 元;博士、硕士可申请安家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1000 元、500 元。淄博淄博人社局出台规定:对于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发放每年 1 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 3 万元购房补贴;对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分别发放每年 0.6 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 1 万元购房补贴。泰安2017 年,泰安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补助政策:与企业签订不少于 3 年劳动合同的高学历人才,除享受本单位公布的待遇外,政府连续 3 年每月对全日制博士补助 2000 元、全日制硕士补助 1000 元、国内外知名院校全日制本科生补助 600 元。大连大连对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博士900元、硕士600元、本科及大专300元租房补贴。2015年以来,已向3824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2242万元。同时,市本级还筹建了人才公寓,可满足近千名高校毕业生拎包入住。放宽居留落户条件。在连就业的博士研究生、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落户。沈阳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原籍非沈阳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沈就业创业,可享受博士800元/月、硕士400元/月,不超过三年的租房补贴。而来沈阳求职面试,沈阳“人才驿站”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提供10天内免费入住服务。合肥对于到肥企业工作且符合人才目录的博士、全日制硕士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合肥市在三年内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生活补贴。呼和浩特相比于其他城市的住房补贴,豪爽的内蒙人表示直接买!呼和浩特在购房补助上相当友好,大学生只要落户呼和浩特,就可以半价买房,并享受两成首付。半价!半价!半价!重点的事情说三遍。柳州柳州作为广西代表城市,也给引进人才开出很好的福利。对企事业单位新录用和来柳创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柳参加社会保险并正常缴费6个月以上,给予生活补助:博士每人每月1500元、硕士每人每月1000元;获得学位的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获得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等非柳州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来柳面试或有意在柳就业创业的,可凭本人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和租房合同申请最长6个月每月800元的租房补贴。对新进博士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其在站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补助,对出博士工作站留柳或来柳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一次性给予每人2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在柳自主科技创业的博士和硕士,依据创业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评估情况,分三档给予博士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硕士10万元、25万元、50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优秀人才在柳创业。在柳创办小微企业的各类人才,择优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海南为了引进人才,海南在购房政策上也是煞费苦心。引进人才在海南购房,享受与本省户籍居民家庭同等的首付比例。海南最严限购之下,非本省户籍购房须提供累计2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才能在指定区域进行购房。同时,杰出人才可住免租金赠产权公寓;拔尖人才5000元/月,其他类高层次人才3000元/月,全日制硕士生(40岁以下)2000元/月,全日制本科生(35岁以下)1500元/月。关于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在职研微厅

不足谓墨

贵州理工学院有个计划:引进80名博士

1月22日,都市新闻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贵州理工学院计划引进80名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据了解,拟引进人才分为“第一层次~第五层次”共五个层次和“A类~I类”共九个等级。其中,第五层次E类指具有博士学位证书和教授职称的人才,F类指具有博士学位证书和副教授职称的人才,G类指具有海外博士学位证书(符合《泰晤士报世界高校排名》前200名)的人才,H类指具有国内博士学位证书的人才。I类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且具有教授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人才。引进人才为博士后的,安家费增加5万元;第五层次G、H类人才,发表论文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超过要求的SCI收录论文数,安家费增加1万元/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EI收录的学术期刊论文超过规定的EI收录论文数,安家费增加0.5万/篇。获得2个或以上博士学位的人才,发表论文情况以引进时的学位为依据,其他时间段不计算在内。第一、二层次人才的基本科研启动经费报校学术委员会研究后决定;与学校签订服务协议后,安家费发放60%,剩余的40%需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后发放。引进程序按照报名、面试考察评议、用人单位将拟引进人选材料报人事处、组织审核、学校研究审批、办理引进手续等进行。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蔡关路1号贵州理工学院人事处张老师电话:0851-88211169电子邮件:gzlgrsc@126.com都市新闻记者 姚东 实习生 万世成编辑 陈茜茜校对 王浩编审 廖波 周密

宋荣

704名!贵州毕节公开引进紧缺人才!

毕节市2021年“人才强市”引才计划简章毕节面向全国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704名其中博士37名硕士494名本科168名事业单位624名企业80名毕节市2021年度“人才强市”引才计划市直单位需求表毕节市2021年度“人才强市”引才计划各县区岗位需求表毕节市2021年度“人才强市”引才计划企业岗位需求表毕节市2021年度项目人才团队引进需求表一、引进人才的范围及原则  面向社会公开引进,聚焦“四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按需引进、以用为本、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二、引进人才的资格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组织安排。  2.引进到市直相关事业单位的,原则上要求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放宽到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3.引进到各县(区)直相关事业单位的,原则上要求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引进到各乡(镇)事业单位和县直医院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放宽到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引进到县(区)相关学校的,“985”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可放宽到大学本科学历。  4.大学本科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硕士研究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副高级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博士研究生及正高级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5.引进对象必须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6.符合《毕节市2021年度“人才强市”引才计划需求计划表》的相关要求。  7.具备拟报名职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受理报名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处于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限制期内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在职人员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不称职(不合格)情况的。  5.自发布公告之日起,本市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或辞职不满1年的。  四、市直单位引进人才的程序  1.发布公告。在毕节市人民政府网、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等公开发布毕节市2021年“人才强市”引才计划公告。  2.组织报名。报名人员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方式进行。  3.资格审查。主要审查报名者是否符合引进人才的资格条件。报名人员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提供虚假材料的,伪造、更改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报名资格的,以及存在舞弊行为,在考察中进行非组织活动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录聘用资格。资审查贯穿于引进人才工作全过程,在办理录聘用手续后,若查核发现引进人员提供的信息材料是虚假、伪造、更改的,则给予辞退或开除处理。  4.面谈测评。组织专家评委组对报名人员进行面谈、测评,综合面谈、测评情况按照引进人才数量等额确定入围人员名单。  5.体检。按照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入围人选进行体检。  6.考察。体检合格者列为考察对象。通过查阅档案、走访、座谈、与被考察对象交流等方式,主要了解被考察对象政治素质、学习情况、工作实绩、现实表现等情况。  7.公示。审定通过后,对拟引进人才在毕节市人民政府网站相关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个工作日。  8.办理录聘用手续。公示结束后,用人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规定与引进人才签订工作协议,按程序办理录聘用手续。引进人才试用期一年,试用期间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的,按程序办理转正手续,考核不合格,取消录聘用资格。  各县(区)引进人才的程序按各地的规定办理。  五、报名方式和时间  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时间从2021年1月20日始至2021年11月20日止。各岗位报名截止时间请关注市直各需求单位、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公告或引才方案。  1.现场报名:需填写《毕节市2021年“人才强市”引才计划报名表》(附件1),到用人单位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专业技术职称证、获奖证书以及对应职位所需材料原件及复印件。(2021年应届毕业生未取得学位证、毕业证的,需提供就业推荐表)。报名联系方式详见职位表。  2.网上报名:需将上述材料扫描件压缩发送至该职位需求计划表指定邮箱(详见职位表)。  面谈测评时间和地点用人单位将通过相关媒体发布及以其他方式另行通知。  六、纪律监督  引进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报名人员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简章和有关规章制度,若有违反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七、其他事项  本简章由市人社局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毕节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咨询电话:  0857-8304675(市人社局人才管理科)  0857-8412580(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  人才引进需求单位咨询电话详见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  监督电话:0857-8638477(市人社局机关党委)   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月13日来源 云上毕节编辑 胡锐编审 田旻佳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