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发展论坛举行大麻烦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发展论坛举行

近日,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发展论坛举行。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技能中心、贵州省公路局、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外50余家单位、企业、高校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成立仪式上,泰豪集团董事会主席、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董事会董事长黄代放、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梅世龙共同为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揭牌。同时,梅世龙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他说:“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新技术方法与应用的需求而设立的,中心将围绕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和管理工程等六大板块,以节能减排、循环、低碳、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以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健康和长寿命为使命,联合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创新力量,建成土木工程产业从研发到应用一体化的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院长王颖华说:“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开启了土木工程行业产教融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又一高端平台。未来,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必将加快学院的发展,加快为企业、行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据悉,本次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实现了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和科研人才在土木工程领域新的合作,通过进行有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把最有效的环境和最有利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就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下一步,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将以土木工程创新研究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学院学科、科研与人才的优势,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背景,密切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材料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结构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贵州大学明德学院产学研迈上新台阶。成立仪式结束后,梅世龙带领与会嘉宾围绕“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共同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好服务企业?”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广大土木工程从业者及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睿编辑 刘伊伊编审 涂涌

剖击而知

就在刚刚,马克俭院士作出了一个决定!捐出最高科技奖中的20万奖金,在贵大设置土木大师基金

10月30日上午11时,贵州大学在学校西校区崇义楼报告厅,举行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签字捐赠暨基金发放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将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中的20万元捐赠给贵州大学,并设立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据悉,10月24日,在刚落幕的全省科技大会中,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贵州省最高科技重大贡献奖马克俭院士,将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中的20万元捐赠给贵州大学,并设立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此前,马克俭院士通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积极倡议,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团体的大力关心和鼎力支持,截至目前已筹集资金62万元。基金的成立旨在学习和发扬马克俭院士“开拓创新、刻苦攻关”的精神,激励更多的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贡献,成为品学兼优的土木人才。现场,贵大校长宋宝安院士和马克俭院士等学校领导和嘉宾向学校31名研究生本科生发放首笔土木大师基金奖学金。据悉,今年8月,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3名师生通过“区域双一流”资金、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资助赴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参加“贵州大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双一流学生短期交流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都市新闻记者 熊俊松编辑 王浩校对 章虹编审 廖波 周密

洛基

贵州大学2021年保送703人免试读研,保研率不高

贵州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211工程”建设大学。学校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贵州大学保研率6.25%,在211高校中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校园风景图据贵州大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学校2021年免试研究生总人数有486人,学校2021届生源数据小编暂时也没找到,全校毕业生人数按学校公布的推免生名单中,各专业排名人数统计,有7774人,以此计算学校2021年的保研率为6.25%。如果按照2017年实际录取8682人计算,学校的保研率仅为5.6%。校园风景图材料学院保送研究生19人,其中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有4人;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保送研究生20人,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各保研3人,通信工程专业保研4人;电气工程学院保送研究生27人,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保研12人。贵州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统计1法学院保送研究生10人;公共管理学院保送研究生17人,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保研4人;管理学院保送研究生23人,其中会计学专业保研4人;化学与化工学院保送研究生23人,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保研3人。贵州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统计2机械工程学院保送研究生27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保研21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保送研究生29人,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保研12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保送研究生8人,其中建筑学专业保研5人。贵州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统计3林学院保送研究生12人,其中园林专业保研3人;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保送研究生8人,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保研6人;农学院保送研究生21人,其中园艺专业保研4人;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保送研究生15人,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5人。贵州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统计4生命科学学院保送研究生11人,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保研4人;数学与统计学院保送研究生11人,其中统计学专业保研4人;土木工程学院保送研究生29人,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2人,土木工程专业保研17人;外国语学院保送研究生19人,其中英语专业保研11人。贵州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统计5文学与传媒学院保送研究生13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保研10人,新闻学专业保研3人;物理学院保送研究生7人,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3人;医学院保送研究生5人,其中护理学专业保研5人。贵州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统计62021届全校总计保送研究生486人,毕业生人数按7774人统计,学校的保研率为6.25%,不算高……

明日见客

贵州大学怎么样?有哪些王牌专业有望进入双一流?

投稿作者:资深自媒体人冯煜晖贵大,我们都知道它对贵州省的意义,全省最好的高校。创建于1902年;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贵州大学在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就常常获奖。计算机,大数据,植物保护,农林是王牌专业,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先说我的总体感受,这个学校很接地气,北校区教学楼旁边就是居民楼,宿舍内部挺好但外部环境挺简朴,可大学生本来就是学习的啊,难道来大学享受生活吗?那还是回家算了。北校区古建筑悠悠,西校区图书馆气派宿舍楼高大。文科主要在北校区理科主要在西区,南区在翻新还没人住,我觉得学校挺有钱的。科研最强:植物保护(包括农药学)全国前列水平 一院士若干长江杰青 双一流学科 国重。由宋宝安院士创建!宋宝安院士领衔的团队~有院士一人,三人长江学者(其中一人长江青年学者),三人万人计划(宋院士和两个长江学者),今年宋院士团队另一成员欧阳贵平教授获得科技部领军人才称号!升学有优势:土木材料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清北交浙历年都有 土木有一院士 好像有长杰)。软件工程研究生算计科院的,本科生算软件学院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软件学院是校企合办的,包含企业老师的课和学校的课,计科全是学校的课。(项目开发实战基本靠企业课。学校的课多为理论课,每年的实验要求基本不变,抄十年前的老前辈们的作业改改都可以交)还是需要自己跟着导师做项目,补足项目经验。ESI 1% 植物学与动物学 化学。就业有优势:大部分工科 经济学 金融学 (听说贵阳有很大比例的贵大校友)。说到本省高校的优势,其实就是在贵州的朋友会更多一些,毕竟一个学校七成的贵州人,不过真正成年人的友情,大多是利益加情感的综合模式。彼此间有工作业务的往来,再加上对你身上某些特质的欣赏,或是共同的目标愿景。这样的关系,虽然嘴上不说着多铁,但是却比大学时期的所谓友谊或是吃喝玩乐之交要稳固得多。贵州大学是一本。人武、明德、科技学院都是独立学院。人武学院在贵大北校区旁边,但实际上也是分离的;明德和科技学院有各自的校区,与贵大本部的花溪北校区、西校区相隔较远。实际上,就是独立的学校了,毕业证会有区别。

三代殊继

贵州大学:聚焦内涵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

贵州日报2020年9月7日整版报道。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作为贵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贵州大学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20年1月10日,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月3日,贵州大学再传佳音:在2019年度贵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贵州大学教授陈肖虎获得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不仅如此,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荣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成为教育部百家新媒体“星火计划”骨干单位……五年来,贵州大学共培养本科生38600余名、研究生11000余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5年来,贵州大学勇于担当、奋力作为,紧紧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抢抓机遇,以发展为要务,以人才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不断增强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旗飘扬引领高质量发展土木工程学院党委践行党建“三加一强”发展思路;农学院党委创建“党建+专家小院”扶贫技术团队模式;……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贵州大学463个党支部,通过实施“党建+”工作模式,成为了凝聚人心、创新高校管理、服务脱贫攻坚、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这只是贵州大学开展高质量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贵州大学先后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成为全国唯一同获此3项殊荣的高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从何而来?答案是:高质量的党建。贵州大学党委始终秉持“党建促发展、党建优发展、党建强发展”的理念,夯实根基、谋篇布局,扎实推动学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双重职责,既要练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动员广大师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基本功”,又要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主业务”。贵州大学通过开展“堡垒晋级”行动,把练好“基本功”与抓好“主业务”有机统一起来,使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每年签订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工作评议;深化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及校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开展“头雁引领”行动,扎实推进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96%;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开展“成才先锋”“育人先锋”“服务先锋”评选;……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大学的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特别在春耕期间,贵大将12支产业团队100名专家的联系方式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为贵州省保春耕提供了全程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支撑,彰显了贵大人担当奉献、服务报国的信念与追求。加强理论武装,更需铸牢信仰之基。立项实施“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项目”和“党支部工作项目”,建立党建研究人才库和党建双创微信公众号,成立贵州省首家高校融媒体中心……这一项项创新举措的次第推行,为贵大的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信念决定了事业的成败。贵州大学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议事规则,进一步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常态化沟通机制,调整党建、思政、意识形态等工作领导小组,为学校教学改革、绩效改革等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把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党的建设融入各领域——建立“高层次人才特区”,推进“2114”高层次人才计划;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顺利通过中期评估……5年来,贵州大学的党建工作与各项事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打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崇尚真理的学术生态、和谐美丽的宜学生态,为“双一流”建设构筑了坚实基础。“双轮”驱动强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更是建设教育强国、赶超世界先进的重大战略。2017年、2018年,贵州大学相继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也正式下文明确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一所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贵州大学牢牢把握部省合建和“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内涵式发展。新征程,新使命。贵州大学党委牢牢把握“部省合建”和“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贵州大地办大学,带领全校师生满怀激情,奋力描绘内涵式发展的新画卷:——优化教学组织结构,特色优势持续凸显。调整优化二级教学机构,围绕贵州“五张名片”组建烟、酒、茶、药、旅游等5个特色学院;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共建医学院,与湄潭县共建茶学院;调整组建文传、数统、音乐美术等7个学院;编制本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等专项规划。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本科专业从原有128个调减至99个,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优势专业效应更加凸显。——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育人模式逐步优化。组建阳明学院,建立了“通识+专业”的培养模式,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推进教学质量内控机制建设,实行校、院两级督导新模式,实现教学督导全覆盖。实施研究生导师年审制度,将遴选制改为岗位制,导师管理责任和育人责任进一步强化。构建了学业指导、安全教育、资助服务等“七大服务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办法,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启动“一流课程”“双百”计划建设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数量逐年大幅提升,并首次在国际顶级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发表高水平论文。数据显示,5年来,贵州大学共培养本科生38600余名、研究生110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和92%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大通过实施“优势学科战略”“科研强校战略”等,有效提升科研水平,完成了贵州省高校60%的科研任务。育人工作取得突破,科研进展也不遑多让。2018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全票表决通过把寒武系第三统暨第五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建立在贵州剑河。这是中国获得的第11枚“金钉子”,也是贵州大学地质学科基础研究团队取得的世界级成果。通过深入实施“优势学科战略”“科研强校战略”等,贵州大学有效提升了科研水平,完成了贵州省高校60%的科研任务,取得了累累硕果:植物保护学科被国家确立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获批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17个本科专业进入全国“一流专业”建设行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17个,文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零的突破……作为贵州高校的龙头,贵州大学在顶天立地中,坚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支撑区域发展相统一,把服务贵州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全方位对接服务贵州发展战略,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牵头主持的《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和《西南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规模利用集成示范》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获批西南作物病虫害持续控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获重大进展;宋宝安院士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马克俭院士、陈肖虎教授先后获贵州省最高科技奖……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以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贵州大学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三拳”组合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2020年3月13日,贵州大学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它来自于10天前刚宣布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的贞丰县委、县政府。贞丰县是贵州大学定点扶贫点。紧紧围绕贞丰县实际,贵州大学探索出“组织联通、校地联动、产技联结、校企联合、院院联建”具有贵大特色的定点扶贫“五联模式”,有力助推了贞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贵大师生积极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号召,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帮助纳孔村申报入选贵州省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为珉谷街道委员会打造“一云一网一平台”电商平台;在对门山村建成3500亩高效益黄金芽、白茶基地和1000亩的坝区蔬菜基地;为在贵大就读的贞丰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门建档立卡进行资助……翻看这份扶贫“清单”,涵盖了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等方方面面,大到产业发展,小到贫困学生入学,一桩桩、一件件都凝聚了贵大人对贞丰的倾情帮扶。是他们的艰辛努力,让贞丰的“脱贫”与“致富”有了加速度。正如感谢信中所说的那样,“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贵州大学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真诚关怀,得益于38个基层党委的倾力帮扶,得益于贵州大学人才技术的无私奉献、精心指导……”高校是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生力军,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与担当。作为全省的科学技术人才高地,面对越来越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贵州大学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后勤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聚焦聚力打好校农结合、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组合拳”,书写了脱贫攻坚的贵大答卷。科技扶贫出重拳,助推农村产业革命。贵州大学以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引领,聚焦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成立产业专班,建立示范基地70余个,辐射带动25万余农户脱贫致富,累计新增农业产值近71亿元,积极推动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在贵州首批100个高校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科研项目中贵州大学就占49个。教育扶贫出长拳,助学扶智显成效。紧紧围绕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通过资助育人、招生就业、继续教育、“博士村长”扶贫等实施教育扶贫。5年来,贵州大学向7.5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奖助学金近14亿元。并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支持乡村人才培养帮扶计划。  “校农结合”出实拳,利益联结创新路。贵州大学开设了贵州省内高校首家“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销点”,并与贞丰、丹寨、台江、榕江、长顺、平塘、黎平、镇宁、金沙等地极贫乡(镇)贫困农户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实现了5万余名师生的“菜篮子”与全省贫困农户的“菜园子”有效对接,校农结合总计采购全省扶贫农产品金额达2500余万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路上,有一种力量叫贵州大学。公布专家电话、开设农技“云课堂”、印发种养“明白卡”……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贵大专家学者们的锦囊妙计层出不穷,目的却只有一个——助力春耕生产。“博士村长”团队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高山万亩蔬菜基地合影。令人感动的是,当疫情有所缓解时,一批批专家学者和“博士村长”们,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急匆匆奔赴全省各地开展现场农技指导,目的也只有一个——助推复工复产。勇于担当,奋力作为!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说:“继往开来的5年,贵州大学既顶天又立地,在‘双一流’建设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同时,师生与大地贴得更近,与人民贴得更紧,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答好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必答题’,义不容辞地服务贵州回报桑梓,更把贵大人的使命担当融入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面向未来,贵州大学将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按照国际视野、中国风格、贵州特色的要求,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综合性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编辑 向禹编审 范觉文

金环蚀

“广西大学”和“贵州大学”同是西部地区211高校,还是有些差距的

优质高校资源集中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国优质高校大多集中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也有少部分优质高校因为地方建设和国家发展需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西部地区的高校资源虽然不如东部地区集中,但是还是有许多不错的高校,比如每个省都会有一所属于自己的211高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两所211高校,“广西大学”和“贵州大学”广西大学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也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并且入选国家“211工程”学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25个学院;教职工3469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8369人、研究生8985人;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40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贵州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占地面积4646亩,下设40个学院,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在职教职工3940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在校友会2020年最新排名上,“广西大学”排名127名,2019年排名下降了38名,也掉出了排名的前一百,“贵州大学”排名142名,比2019年下降了34名虽然两所高校的排名较去年都有所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也差不多,但是在本省内还是最好的高校,也是本省考生最向往的高校之一教育是最公平的,每个考生都有选择受教育的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也是每个考生改变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最好途径最后祝所有同学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爱火花

2018贵州大学就业结果!研究生月薪7000!40%人青睐“铁饭碗”

本文系辩教育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贵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大学,不论校园环境还是教学设施都很好,也是贵州省的最高学府,因为地处西部的缘故,知名度和关注度都不抵同类的大学。这所大学有着很多高就业率的专业,矿业、通信、土建等专业备受青睐,非常好就业。近期,贵州大学也发布了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报告已经出炉,小编就此来细聊下。贵州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 8986 人,其中毕业研究生 2166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24.10%;本科毕业生 6820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75.90%。 同时,2018 届毕业研究生中,共有 142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 6.56%;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1050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 15.40%。2018 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 85.08%;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2.8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85.79%。2018 届毕业研究生分布在 33 个学院及培养单位,其中法学院和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 10.72%和 5.91%;本科毕业生分布在 33 个学院,其中人民武装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人数较多,占比分别为 8.34%和 5.63%。2018 届毕业研究生分布在 33 个学院及培养单位,其中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均达到了 100.00%。2018 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 33 个学院,其中美术学院(97.58%)、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97.56%)和经济学院(94.51%)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前三。比较意外的是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是最高的。学校 2018 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共 1341 人(占比 14.92%,其中毕业研究生 372 人, 本科毕业生969 人),对未就业毕业生进一步调研显示: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包括“正在择业尚未落实就业单位” (40.72%)和“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各类招考”(39.76%)。可以看到未就业中近乎40%的人是偏向于“铁饭碗”的工作。2018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其他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占比为 50.95%;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比为27.91%。另外,可以看到本科生进入华为的有26人,恒大地产的有44人;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偏向于本地就业,外出的较少。2018 届毕业生中,19.10%的毕业研究生在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就业;12.64%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就业。具体来看,2018 届毕业生主要在“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油田、航海、军工、核工业、航空、航天及生产建设兵团等行业和单位)”任职,占比为 44.17%。2018 届毕业研究生月薪主要分布在在 6001-7000 元区间(24.17%), 其次为 5001- 6000 元区间(21.05%)和 4001-5000 元区间(18.52%),其中差不多17%的人对自己的薪酬满意。2018 届本科毕业生月薪主要分布在在 4001-5000 元区间(28.76%), 其次为 3001- 4000 元区间(28.41%)和 5001-6000 元区间(16.74%)。相比研究生,本科生的工资偏低,也只有17%的满意度。近年来,贵州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覆盖了“建筑业”、“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近几届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这一行业结构与学校专业特色及培养定位相符合。关注辩教育,获取更多教育资讯,高校分析、专业选择、学习方法等应有尽有,满足你所有的”脑洞大开“!

变更易常

贵州公示一批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第9批省管专家和重新申报的第1批第3批核心专家第4批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公示根据《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黔委厅字〔2014〕62号)有关规定,经网上申报、分类汇总和审查审核、专家组评审、第三方评价、评选委员会表决等程序,现对王永平等20名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万南微等99名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王一波等7名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王季石等21名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索晓霞等27名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万群等56名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7日。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的,请在公示期内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联系电话:0851—85891312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省委办公业务大楼1219室(邮编550002)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1月21日贵州省第5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20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永平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左宇军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教授刘再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池永贵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汤磊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苏向东 贵州理工学院院长 研究员李军旗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肖远平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教授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张永萍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授张湘燕 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陈永正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发展规划处处长 教授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授陈敬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欧阳恩良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林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崔海洋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授彭长根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焦建军 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院长 教授贵州省第9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9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南微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马红梅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小利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研究员王荣品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莉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王超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王普昶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研究员邓进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副主任 (主持急诊外科工作)主任医师石修权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石维 铜仁学院副院长 教授龙见仁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教授叶贤伟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田有亮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白晓永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冯跃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教授吕国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吕梦岚 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 教授朱建国 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 主任医师伍小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任学良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烟草行业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员刘飞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教授刘代顺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主任医师刘远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刘杰民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彦 贵州省文化馆培训中心主任 编导刘雄利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刘瑾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院长(主任) 教授许洁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孙旭亮 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正高级教师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授苏捷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一级导演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李世军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主任技师李传兵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李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重点实验室 教授李艳梅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李海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李超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杨观赐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杨志军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肖新华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电雷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吴永贵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吴复忠 贵州大学科技园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何彬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 教授何跃军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张亚军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张英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忠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 编审张锋 遵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陈艳波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陈梅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郅军锐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易永祥 贵州佰仕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罗光恒 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罗蓉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 教授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赵光辉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员赵津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郝立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胡剑波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钟海燕 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俞捷 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聂瑛洁 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教学部部长主任技师顾昌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 教授徐佑林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 教授徐昌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教授徐寒松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高剑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唐东昕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教授唐德松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教授陶铁军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姬苏春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级政工师黄凯丰 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教授黄勇 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中心 教授龚德全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常军 铜仁学院 教授崔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梁成艾 铜仁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教授梁宇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梁松苗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玉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董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 教授蒋莉莉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韩文勇 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 教授韩洪举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舒莉萍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副主任 教授曾柱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谢海波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谭德兴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颜水生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教授潘运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长(主任)(试用期一年) 教授薛伟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教授穆维平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戴仁怀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戴全厚 贵州大学林学院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1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一波 贵州大学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 教授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宋宝安 贵州大学校长 教授陈泽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金道超 贵州省政府参事 教授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主任 研究员程明亮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3批核心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共2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王嘉福 贵州大学副厅长级干部 教授田晓滨 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朱东敏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杜才富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主任医师宋建波 凯里学院院长 教授张林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学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教授陈肖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范福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欧阳黔森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一级编剧教授易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周少奇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教授周琦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研究员赵德刚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研究员洪名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徐晓光 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教授梁益龙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喻田 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魏俊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研究员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4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 (共2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索晓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研究员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丁召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王松雪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生产部主任 一级演员石明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 研究员龙万学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勘察事业部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冉景丞 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一级调研员 研究员向淑文 贵阳学院院长 教授刘建中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研究员刘建国 遵义医科大学校长 教授主任医师许道云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李春鸣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李胜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瑞东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吴强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何腾兵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郁建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中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教授罗林 毕节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研究员周相卿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教授郑波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高级工艺美术师郑洪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主任兼病理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郑常祥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顾晓艳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奚晓阳 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高级编辑康冀川 贵州大学教育部西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喻理飞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曾羽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贵州省重新申报的第7批省管专家建议人选名单(共56名,按姓氏笔画为序)万群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高级记者马武开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王兴骥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志凌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文林宏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邓正刚 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级工程师邓朝勇 贵州大学副校长 教授石蓓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龙起煌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申小云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国西南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贵州办公室)项目处一级调研员 教授冉雪琴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教授代泽斌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正高级教师毕献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研究员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向黔新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刘大男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刘兴德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刘晓桥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刘窗溪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安华明 贵州大学农学院 教授孙黔云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理与生物活性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苏明 贵州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李明阳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李凌志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立 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杨兴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吴一文 贵州警察学院院长 教授高级记者吴怀义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吴佳海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邱树毅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何方洋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谷晓平 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教授宋谢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员宋德荣 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明生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张绍刚 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陈玲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教授陈能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邵芳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罗扬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教授金中国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授胡建兴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研究员俞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任医师姚新生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命科学院院长 教授秦舒浩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研究员耿翊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唐昆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黄旭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 编审龚其海 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崔瑾 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梁中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高级教师葛正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教授谢志群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蔡善君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来源:贵州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钉子户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贵州大学2021届保研率,新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全班30人,保送2020届研究生十几人,全班学生不是保研,就是考研,或者出国留学,工作的没几个。不管所学的专业是什么,保研总是一个不错的出路。这篇再次分享三所高校2021届的保研数据,希望对打算读研的大一大二学子有所帮助。早点准备,获得保研机会的可能性就更大。仙气飘飘的校门一、贵州大学贵州大学位于贵阳,是“双一流”“211工程”大学。“爬山虎登上九层图书馆”是贵大一景。2017年秋,贵大迎来本科新生8682人,其中本省学生7439人。2021届推免名额为486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保研人数排在前三。保研率暂约为5.6%。2020届部分保研生去向:中南大学36人、中国科学院大学13人、兰州大学5人等。二、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是“双一流”“211工程”大学。“化工收拾芳菲”一句给“化工”平添了几分诗意。2017年9月,学校录取了3790名本科新生。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98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572人,理学院501人。2021届研究生推免名额为642个,推免率为16.9%。各班级推免名额,请见上图。上届部分保研生深造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32人,清华大学10人,北京大学7人,等等。三、首都师范大学首师大,“双一流”大学。名字好气派。2017年9月,学校共录取2737名新生。其中,在北京录取1870人,师范类专业1302人。2021届保研名额为261个,历史学院、文学院保研人数在前两名。保研率暂约为9.5%。2020届保研生去向中国科学院大学9人、中国人民大学7人、北京外国语大学7人等。

无有

考研调剂:“性价比最高”的5所211大学,过线可争取

2018年考研刚刚结束,部分高校已经公布初试分数。有人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有人不幸落榜。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先不要伤心难过,还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可以调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有哪些性价比非常高、容易调剂的211高校。1、西南大学 首先,是位于重庆市的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历史悠久,和北大清华不分上下。它是一所同时入选“985”和“211”工程的学校,在高校排名中是第52名。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吴明珠,向仲怀等都是西南大学的校友。主要调剂专业有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心理学专业。2、福州大学 第二个是福州大学。福州大学主校位于福州市,在厦门市和泉州市都有分校。福州大学是“211”工程高校,创办于1958年,在高校排名中位列第83名。福大主要以工为主,结合理工,兼并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可调剂学院主要有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紫金学院,物信学院,建筑学院,石化学院,化学学院。3、广西大学 和福州大学并列第83名的广西大学简称“西大”,创建于1928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主要走研究型路线,入选了国家“211”工程。不仅是“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之一,还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与国外二十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调剂专业有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的物理、电子、计算机类,机械工程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等。4、江南大学 人才辈出的江南大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同时入选“985”和“211”工程,在高校排名中位列第99名。它直属中国教育部,主要特色是轻工高等教育,涵盖科学包括理、工、医、经济等10大学科门类。被誉为学校办学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调剂学院有生物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医学院5、贵州大学 最后是高校排名第127的贵州大学。贵大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211”工程高校,和西南大学同年创建,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特色专业有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可调剂学院有美术学院。以上5所学校,每年都经常接受调剂,而且考研分数在300左右基本可报,具体还要时刻关注今年情况。此外,大家如有了解其他院校,也可在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