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1个月时间准备和复习,然后考上了南方某985大学的全日制管理学博士。现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第1步,联系博士生导师这一步非必需的,但如果能联系上导师,有导师表示愿意接收你,那么导师可以提供一些笔试复习教材给你,教你怎样面试,介绍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给你认识,这些对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过,提前联系好导师的缺点就是,你对这个导师的了解不够多(例如人品、带学生的风格、研究兴趣是否与你吻合等)。你若是盲目发邮件联系导师,而导师又答应接收,日后你入学后一般就得进入他的门下。若是到那时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导师,就很麻烦了。利弊你们自己考量吧!我的建议是,如果时间允许,先用多点时间打听、了解一下这位导师,然后再发邮件给他做自我介绍,问他是否愿意接收你。我的经历就是在学院官网浏览一下各个导师的主页,然后对喜欢的导师发了一封自我介绍的邮件,把我的简历、曾经发表的论文、曾经写过的书稿发给他。然后那位导师回复了我,约我到他办公室面谈。面谈过程还比较愉悦,然后他就给我介绍了一位师兄,辅导我如何准备笔试和面试,这对我实在有很大帮助。但我后来指导的一些考博士的师弟师妹,他们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也能顺利考上了。然后通过第一年的课程学习,深入了解了各个导师的情况,第一年末才递交选导师的申请书。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第2步,递交申请材料我报考的学院是自主招生(申请-考核制),所以我不用参加全校的统考,直接递交申请材料给学院就行。如果学院审核材料通过了,就会出公告,通知笔试和面试的时间。其实有自主招生权的学院要求递交的材料都是大同小异,包括:1、英语六级超过450分,或新托福成绩大于80分,雅思大于5.5分,或者曾经发表过英文论文,这样就不用提交英语考试证书了。2、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4、个人简历。5、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表。5、体格检查表。6、代表性学术成果。具体资料看各学院的官网。那个研究计划就像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行。第3步,笔试复习。我那时笔试的内容有3张卷子,分别是管理学理论知识,管理学研究方法、英语。对于管理学理论知识,我建议复习的书本是《西方管理思想史》(郭咸纲著)、《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史密斯和希特主编)。对于管理学研究方法,我建议复习书本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这本书非常厚,但内容很丰富,也很实用,对于我后来读博士做研究也有很大帮助。而英语复习,由于提前了解到考试内容是针对目前的经济热点,用英语写一篇文章,表达个人看法,所以我就背诵CCTV NEWS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的新闻。近些年,学院的英语笔试改风格了,不仅有写作题,还有阅读选择题,有点类似考六级。我闭关复习了1个月,把推荐的那3本书都读了4遍,天天背诵英语文章。第4步,笔试考试复习了一个月后,终于等来笔试的日子。笔试时间是9点-12点,监考老师发下来3张卷子(就是前面说的3张),要求我这3 小时内做完交卷。我当时给自己安排每张卷子用1个小时完成。《管理学理论知识》有5道大题,每道大题又有几个小题,都是主观问答题,没有选择题。题目例如:蓝海战略和红海战略分别是指什么?请你描述一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什么?《管理学研究方法》题型跟理论知识的卷子一样,题目例如:什么是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怎样检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Cronbach 系数用来做什么?请你写一个你曾经看过或研究过的论文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英语卷的题目前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赘述。题目例如:请你就“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写一篇英语文章。第5步,面试笔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就接到通知,说我笔试分数通过了,可以参加第二天的面试。所以,我就赶紧制作了面试用的ppt,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研究计划。第二天我参加面试,面对5位面试官,我从容不迫地讲述我的ppt(过程就像硕士论文答辩一样),我讲述完后,5位老师就开始提问。问题例如:请你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3分钟);请你说几个管理学理论的名称和大概内容;检验内生性的方法有哪些?第二天,学院就把笔试和面试的分数、录取名单公布在官网上,我也顺利被录取了。录取通过率?记得当时大概有28人提交报考申请,由于学院考核严格,只有10人可以进入笔试,笔试完后,只有5人笔试通过可以进入面试,最后5人面试都通过被录取了。
最近,网上被《青春有你第二季》的消息刷屏,出于好奇,我也去追了这档节目,也成功被几个妹子圈粉。当然,今天我们不是来聊《青春有你第二季》是个什么节目的,而是,看到喻言的“自律”消息,让我想要来聊聊这个话题。说起自律,我们很容易想起韩雪、孙俪,他们对自己近乎变态的自我控制,让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也是这种自律,成就了他们现在在娱乐圈的顶流地位。自律的标签不仅娱乐圈适用,在职场上也同样适用,就像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实战专家刘春华,他靠着自律,实现了人生重大的改变。当然,刘春华的成功也不仅限于他的自律,也仰赖他的眼界和格局。眼界和格局这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锻炼,但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给你的成功打好基础:1、成功需要对自己有清晰认知和定位从进入海尔,到进修管理学博士,再到帅康集团带领团队实现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的常务副总裁,直至现在现任华商智业集团董事长,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实战专家。刘春华一直以来都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虽然是学机械出身,但不妨碍他对品牌营销的热爱,凭借着这股热爱,他一路从实习做到营销总监,带领部门的营业额翻了三番,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春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毅然辞去海尔的职务,转身投入学校,进修管理学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兼顾担任帅康集团常务副总裁。在任职一年内,他带领团队实现品牌价值达63.88亿元,3年后,帅康集团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随后,在2013年刘春华成立了华商智业集团,成为一名管理咨询专家,为中国的国有、大型上市民企和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管理和营销咨询服务。刘春华从初入职场,就开始对自身做了精准的判断,知道大学专业不是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在发现对品牌营销有着明显的兴趣时,毅然决定从事这个行业,并且做出了成绩。在海尔的这13年间,让他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同时也选择进修,来实现自己更远大的抱负。人们总是喜欢有探究的眼光来看待别人,却忽视了,对自己的探究。2、成功需要有对职业的热情,和吃苦的觉悟在职场上,人往往都依赖于一时的冲动。冲动之下,选择了自己目前最感兴趣的职业,进入岗位之后,不愿意提高自身技能,又不愿工作加班,繁重的工作就渐渐磨平了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只剩下机械地完成工作。相较之下,刘春华就表示:“我一旦选择一个行业,会以百般的热情投入。”他用自己的对行业的热情和坚毅的决心,在海尔这13年期间,一路从实习到营销总监助理,再到管理部部长兼品牌营销总监,再到海尔商用空调部门国内营销部部长的跨越式晋升。他曾表示:“想干大事,吃苦是必然的。”“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思考,说在哪儿跌倒就在那儿躺一会,这样是很舒服,但永远难当重任。”3、刘春华的“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自律当代年轻人都习惯聊“拖延症”的话题,所谓“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在现在的社会,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而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而作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高标准的自律达人刘春华,他可以作为“拖延症”的正面教材,给“拖延症”们一个启发。刘春华,一直是一个“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原则的奉行者,不管是对于在职场任职的社会人,还是在学校求学的学生,他都不曾懈怠。在从海尔卸任后的读博阶段,他除了平时必要的上课外,还要兼顾创业,当了一名管理咨询专家,不仅要为企业管理者授课,还要保证每周40家企业的公开课,更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进行写作,将自己的教学及实践经验集结成册,写成了《华为营销基本法》一书。繁重的学业压力,加上创业的不间断的授课任务,刘春华在角色的转换中,仍能保持高效的执行力,不管忙到再晚,今天制定的任务,都要在当天内完成,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也不允许自己掉链子。这样近乎变态的自律,也归功于他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综合性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在学业和工作中达到平衡,还能挤出给自己放松的时间。而写作之于刘春华,就是一种特别的放松方式,他认为写作能引发新的思考,让他重新梳理思路,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样有目标,有计划,极强的自律的不断鞭策下,成就了刘春华现在作为一名创业者的成功。我们大多数人,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人,没有像刘春华一样坚毅的自制力,但通过对自己的不断探究,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根据自身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计划,一步步高效执行下去,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达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人生另一番精彩。
2019年11月11日,武汉大学在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外发布武汉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这标志着武汉大学2020年的博士招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据悉,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36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博士生导师1600余人。武汉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900人(含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各专业、哲学学院各专业、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历史与哲学相关专业学制4年,其他专业学制为3年。各专业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建议广大考生报考之前务必关注上述信息。武汉大学博士的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非脱产学习。武汉大学的博士报名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据悉2020年武汉大学所有招生单位均通过“申请-考核”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含各类专项计划)。主要程序包括: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外语综合水平考试、提交材料、确定候选人、现场确认、综合考核与录取。 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直接攻博(在符合学校专业要求范围内选拔具有学术学位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与硕博连读(从我校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三种。2020年武汉大学的报名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时间为2019年11月19日-12月14日。 博士报名需要网上缴纳报名费60元(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费95元)。 相对于清华北大等院校,武汉大学还统一组织外语综合水平考试(2020) ,主要考查申请者运用外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考试时间暂定为2020年3月7日上午8:30-11:30。 希望考取武汉大学2020级博士的考生别忘了及时报名哦!
说起读博,似乎每个博士生都有一肚子苦水。后学君今天给大家分享《青年参考》报的一份博士群像,让我们一起走进博士的百态生活~我其实是个“报销学”博士在北京一所985高校攻读公共管理学博士学位的戚清源,是他家乡的高考“榜眼”,本科期间就已经在C刊(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南大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一路顺利地保硕、保博,导师也是国内该领域的执牛耳者,在旁人眼中,他可谓是“学霸无双”。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但实际情况有点儿不一样。戚清源说,他的主要精力不是用来读文献、跑模型或写论文,而是“折腾报销”。他的导师同时接了好几个科研项目,还经常举行各类学术研讨会,每个项目都需要大量发票,这些繁琐的任务落在了戚清源身上。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从本科上来的学术型博士就我一个,师弟也指望不上。一次被抓差,以后(任务)都是你的。”他抱怨道。报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远超想象。戚清源挖空心思搜寻发票,几乎每天都要跑几趟学校财务处,比去图书馆的次数还多,有时师兄师姐们的报销事务也要他代劳。“(报销)总得有人干啊。”他说。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戚清源表示,他只有在出国交流的那一年才有时间好好读书。付出不会没有回报黄琛是比戚清源高一届的学长,专业是政治学,也是这所重点高校本硕博连读的高材生。他的导师“腕级”更大,是该领域最重要的教科书之一的作者。黄琛对《青年参考》报表示,这本书也有他和其他同门的贡献。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导师给框架,我们负责写,我负责两章。整本教材十余章,大半出自师门诸位弟子的手,导师亲自撰写了导论、第一章和结论部分,润色了学生们的稿件。(我们所写的内容)基本就是根据(导师)上课时的笔记改的。”教材出版后,作者一栏只写了导师的名字,不过在序言的最后,导师写明了哪些人为本书的写作“付出了努力”,包括谁具体负责了哪一章。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付出不会没有回报。黄琛的同门师弟王光宇对《青年参考》报表示,他去年能够顺利硕士毕业,完全得益于导师的鼎力相助。学院规定每名学术型硕士必须在C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才能毕业,要么是第一作者,要么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很多博士生为了C刊发文痛苦到夜不能寐,何况是学制只有两年的硕士生?这道硬性要求几乎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王光宇表示,他拼命写出一篇论文,投了两家刊物都石沉大海。“杂志审稿期要3个月,不录用也不会通知你,还不能一稿多投。”眼看毕业在即,他只能向导师求助,结果当天下午就传来了好消息。导师一作、他二作,论文刊登在3月的一本C扩(扩展版核心期刊)上,王光宇得以顺利毕业。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大家基本都是跟着导师发文章,要不然根本发不出来。”他对《青年参考》说。虽然平时帮忙筹备会议、搜集资料这样的琐事没少做,但王光宇觉得自己遇到了好导师,已经很幸运了。找工作,博士有优势“是肯定的”求职难是博士们经常抱怨的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据2010年的一项研究,英国只有3.5%的理科博士获得了永久性学术职位。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为何博士毕业生总感到工作机会不足?英国剑桥研究人员职业发展机构Vitae首席执行官克莱尔·维尼表示:大多数博士毕业生想留校从事研究工作,但不是所有研究工作都在大学内部,还有一些在私人企业的研发部门,所以博士生会觉得岗位紧缺。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维尼认为,大学对博士生就业的情况要开诚布公,让学生意识到,除了专业知识外,他们还需要发展其他能力,如企业家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等。“除了关注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们自身的情况。”维尼说。《青年参考》采访的几名没有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他们均对这一观点深以为然。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你所学的专业并不会严格限制你的工作。”黄琛和戚清源的同届校友曾斌对《青年参考》说。虽然专业是国际政治,学术能力丝毫不差,但曾斌挤出时间自学了注册会计师课程,拿下了CPA证书。博士毕业后,曾斌进了一家咨询公司,干得风生水起。他表示,想从事什么领域、选择什么工作都是个人自由。如今转行的情况很普遍,现在在哪个领域,不代表以后会一辈子被“困”在那里。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在北京某中央部委工作的尚同喜对《青年参考》表示,他很庆幸自己读了博士。他的本科学校不算太好,虽然硕士考入了北京某985高校,但竞争依然激烈,幸运的是,这一切全部在读博阶段烟消云散。“211博士”的头衔很耀眼,在导师推荐下,尚同喜以中美富布莱特学者的身份前往哈佛大学交换学习了一年。去年毕业后,他考上了公务员,一切都顺风顺水。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博士找工作肯定比硕士容易。”尚同喜告诉《青年参考》。体制内的人也更认这个。这里本来就有好多校友,一提你的导师是谁,大家都认识,有优势是肯定的。只要摆正定位、调整心态,博士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总会有回报。严格的学术训练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积累和更广阔的视野,无论是在研究岗位还是其他工作中都能为其带来优势。—THE END—本文来源于《青年参考报》文 / 见习记者 袁野
一提到大学老师,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男老师们非常油腻,面临着秃顶的风险,并且身材严重走形。而女老师们大多都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表情特别严肃,能力比较强的老师大多都已经人到中年。正是大家对于大学老师有这样一个固有印象,所以一旦哪所大学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年轻有为的老师,而且相貌上佳的话,就会立马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就像之前东北的一所学校有一位男老师就在网络上出名了,和其出色的外貌以及较小的年纪有着很大的关系,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男老师不仅占据了以上的两条,本身实力也很强,深受学生们的喜欢。这位老师就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名字叫做郁培文。他之所以会吸引大家的目光,虽然和他出色的外貌以及年轻有为有关系,但是除此之外,他从小到大的一个经历,也是令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郁培文在小的时候就可以被称作别人家的孩子,智商非常高。在十五六岁的年纪,身边的同龄人们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凭借着他优异的表现和出色的能力考进了我国的中国科技大学。要知道这所学校的录取率是非常低的,即使是在学校苦读三年的同学,最终也不一定能进到这所学校。最可怕的是,他在大学期间所读的专业是应用数学,这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接触很多的理论知识,即使是20多岁的青年,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深奥的理论,但是他凭借着自己课上的认真听讲和课后的刻苦钻研,对于知识理解比较透彻,而在大学期间更是获得了各种奖学金。后来他继续选择学习,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时候他选择的专业是管理学,年龄也仅仅20出头,在读完博士之后,他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可以就业了,正好赶上了复旦大学正在对外招聘教师,有这样一个良好的机遇,他便赶紧去参与面试,同他一起竞争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在经历了几次严格的考核之后,他得到了非常珍贵的机会。在顺利进入学校教书之后,他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和幽默的课堂氛围,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欢迎,而且同学们和他的相处也非常愉快。他在大学期间所讲授的知识其实是比较有挑战性的,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他会把具体的案例和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们就更容易懂一些。而且在教书期间他也没有放松,仍然从事研究,在工作期间,他更是发表了很多论文,因此被复旦大学评为副教授。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也不过只有三十岁,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既能收获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从小学到现在,他的发展似乎非常顺利。从他的发展中相信我们也可以收获很多,也希望大家能够尽快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就如他一样,对于科研感兴趣的话,就一直坚持下去,即使在找到工作之后也不放松,一直处于前进的状态。可能对于同学们来说,觉得一个人的成就和智商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同学们的智商是并没有被完全的开发出来,这是需要同学们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的。看了今天的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中收获什么启示呢?欢迎你说说你的看法。
新京报讯(记者 方怡君)日前,2021年度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日本研究博士生奖学金遴选工作正式启动。记者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基委)了解到,国家拟选派110人赴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据悉,留学人员赴日后一般需在日方院校完成预科学习并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后方可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日方将免收博士阶段的学费并提供留学期限内奖学金资助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其中,如有预科阶段(日方称预科阶段为研究生或非正式生)在2021 年 4月赴日,最长提供 24 个月奖学金资助;2021 年 10 月赴日,最长提供18 个月奖学金资助。博士阶段(日方称博士正式生或博士后期课程)相关人员资助期限一般为 36 个月。申请者需为国内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应届硕士研究生或国内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正式工作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最迟须于 2020 年 8 月前取得硕士学历学位。日本研究博士生奖学金也同步启动。哲学、文学、艺术学,研究方向与日本研究相关的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人士可申请,每年最多提供4个名额。2021年度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日本研究博士生奖学金网上申报时间为2020年3月1日-15日,申请人须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报名。根据国家留基委安排,预计2021年2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将根据日方最终的录取结果确定正式录取名单,发放录取材料。届时留学候选人可登陆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确认录取结果。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校对 李立军
2008年,被后人称为奥运年。在这一年中,世人通过奥运会,以另一个视角重新认识了中国。而在刚刚成立仅四年的支付宝,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在一次关键技术升级“账务三期”中,支付宝数据出现了错误。不要小瞧这个错误,对于一个与钱有关的软件来说,任何一个错误足够毁了支付宝在过去四年间打下的家底。在问题发生后,支付宝开始着手解决。他们预计停机时间在8小时,结果问题比他们预计的要难,于是不得不另外延长7小时。外界甚至已经有传闻,支付宝团队已经卷款跑路了。阿里公关部门下的赶紧出面澄清,说技术团队正在解决问题。然而其他人显然并不相信阿里单方面的说辞。就在这时,一位阿里P7技术岗程序员出手了。他从下午三点开始,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找到了数据无法配平的原因。这位在支付宝最危险的十七个小时里,完成单骑救主的人,就是蚂蚁金服的CTO程立。让我们把时间调回2004年,也就是支付宝刚成立的那年。那年的程立还在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学位,平时为阿里巴巴做做兼职。在阿里巴巴有“苗人凤”之称的倪行军,发现程立的潜力非同一般,于是力邀其加入阿里巴巴。谁想到这个决定,帮助支付宝渡过了一次大危机,也让程立一战成名。2004年的淘宝在世人眼中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远没有达到现在的影响力。在当年以邮局和银行为主要支付手段的时代,支付宝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程立放弃共读博士学位,选择加入阿里巴巴,在当时一定引起身边不少人的非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决定,让程立与支付宝受益匪浅。现在把目光转回到自己身边,我们每天都要做出大量的决定。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工作合同,每一个决定都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如果深究决策依据时,我们却会发现自己并非完全依照理性,而仅仅依靠自己的意愿。你是谁、你将成为谁(或已经成为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决定。一个决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决定的人是否理性。那么什么样的决策才是好决策呢?以为来自美国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从管理学角度,给我们一套简单易行的决策方法。罗宾斯的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畅销书《做出好决定》,如今这本书在新增大量案例之后,再度出版。什么是好决定?读大学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选择,很多人都会想如果当初自己选择不一样的专业,我们的人生会出现什么变化。许多人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最主要的标准有两条,就业和大学所在城市。在保证自己分数能被录取的前提下,会选择比较好就业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经济学、金融的专业,就是目前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在确定专业之后,许多人会选择地理位置更好的学校。比如一线城市大学的报名人数,就要高于二三线城市很多。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明确目标和问题,到确定评判标准,再到最后选择最佳方案。这一整套决策过程,都是以清晰的逻辑为基础。在《做出好决定案例版》中,罗宾斯将理性决策过程分成六步,分别是:1. 识别和确定问题2. 确认决策标准3. 评估标准4. 制定备选方案5. 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6. 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别看这六个步骤简单,实际上许多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依靠理性,而是习惯跟着感觉走。影响我们做决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主动做计划、过于相信经验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罗宾斯来了解一下,影响理性决策的主要因素。什么影响我们做出好决定?长平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争,也是赵国将领赵括的成名之战。然而赵括万万没想到,他的一意孤行为中国成语创造了一个经典。他在成为赵国军队的主帅之后,改变过去廉颇只防守不进攻的战略。面对实力强于自己的秦军主动出击,最终在长平地区被秦军歼灭赵国主力,从而帮助秦国开始一统六国的步伐。赵括之所以做出葬送自己主力的愚蠢战略,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军事理论过于自信。毕竟连他实战经验丰富的父亲,在理论方面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也有认为自己能够战胜亲尊的资本。所以影响我们做出好决定的第一个因素,是过于自信。自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过去成功的经验。这种盲目的自信通常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美国波音飞机就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在明星机型737-max出现两次空难之后,波音公司在一开始拒不承认该机型存在缺陷。指责是因为机组操作不当,导致空难出现。直到中国民航总局下达全球第一个禁飞令之后,其他国家纷纷跟进,波音公司才开始正视问题的存在。如果波音公司在问题发生的最初阶段就选择仔细调查,就不会发生今天CEO被炒鱿鱼,明星机型计划停产的严重后果。在说完赵括和波音公司之后,再来看看比尔·盖茨对我们做出好决定产生了哪些影响。在二十年前,电脑刚开始在国人家庭中普及的时候。比尔·盖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熟知,尤其是他在大学时选择退学。创办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的传奇经历更是被许多人,尤其是大学生们津津乐道。于是一时间大学生退学创业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然而这些退学创业的学生们,在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才发现原来创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是影响我们做出好决定的第二个因素,代表性偏差。所谓代表性偏差,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容易受已经成功的案例影响,从而过于乐观的高估自己的实力和成功概率。按老百姓话讲,这是典型的“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当年选择盲目退学的学生们,没看到盖茨在创业之前就已经在软件行业小有名气,也没看到他赶上软件行业发展的时代潮流。只是单纯地把退学、创办微软联系在一起,冲动之下做出退学的决定,在创业路上撞得头破血流也就不稀奇了。说完了盖茨,我们再从漫画人物故事中找到第三个影响我们做好决定的因素。香港著名漫画家马荣成先生创作的《风云》非常有名,在电影和电视剧上映之后,被广大内地青少年熟知。漫画中的大反派名叫雄霸,他为了实现一统江湖的愿望。特意找到有名相士“泥菩萨”,泥菩萨给他的批语是“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这句批语的意思是雄霸会因为善用聂风和步惊云实现愿望,但是当他集齐这两人后,也会因为这两人失败。雄霸听从泥菩萨的建议,从而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等到他实现愿望之后,却不相信自己会因为“风云”两人而失败。于是他选择挑拨两人关系,想要逆天改命。从雄霸最初相信命运,到最后选择对抗命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第三个影响我们做出好决定的因素,即证实偏差。证实偏差、代表性偏差以及过于自信这三个因素,是阻碍我们作出理性决策的三个常见因素。在对他们有基本了解之后,接下来就来看看《做出好决定》的主题,如何做出好的决定。如何做出好决定?吃过晚饭,你打开手机开始刷朋友圈。看到前几年收入没有你高的同学,发了一条去巴厘岛旅游的照片。你一边点赞一边盘算着,如果自己也出去玩的话,需要多少钱。在经过仔细计算之后,你看着空空如也的钱包,无奈的选择放弃。但是你还是有点不甘心,你也想多赚钱,这样就可以出去玩了。向老板提涨薪比较难,况且除非跳槽,否则单次涨薪是涨不了多少的。于是你开始寻找为自己建立一项副业的机会,正巧公众号里有篇文章。内容是如何通过写作来增加一份额外的收入,你看着文章里那些成功案例,开始幻想自己也能成功。于是点开二维码,报名成功。大多数人在决定为自己增加一份收入的时候,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比方说十年前的淘宝,几乎所有人都在尝试去淘宝开店。到了现在,通过建立一个副业来为自己增加一份额外的收入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不管是开淘宝店,还是建立副业,许多人的结果都不那么理想。究其原因,大多数人都在跟风。看什么行业赚钱就去做什么,很少有人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做出好决定》中,罗宾斯一直都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理性决策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而提高决策水平并非难事。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普通人一样可以做出好决定。首先,做出好决定的前提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拿建立副业这件事来说。不管是选择开店还是写作,最终目的都是为自己增加一份额外收入,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选择哪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慎重考虑。如果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占用到太多时间和精力,那很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主业,最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所以在做出一项好决定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同时还要确认选项与目标是否保持一致。第二,做出好决定的另一面是不要冲动。把易冲动放在第二个,是因为没有目标的人更容易做出冲动性决策。比如前面反复说的建立副业,很多人之所以会一窝蜂地进入某个行业,就是因为不熟悉自己擅长的方向。看见别人在这个领域实现财富自由,于是希望自己也能复制他们的成功经历。然而自己在开始施行计划之前,却从来没有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决心。于是在不断放弃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和信心。最后,做出好决定还取决于我们能否确定任务优先级。设想一下,当你在熨衣服的时候,电话响了。门口有快递在敲门,小孩子在哭,厨房里烧的水开了。这种情况下,你会先解决什么哪个?我们当下做出的决定,会影响到未来的自己。一些看起来很紧急的问题,如果放到几天之后就会变得微不足道。而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却会影响未来的自己。就比如熬夜,许多人都喜欢晚睡,觉得晚睡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熬夜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和记忆力,让身体变得不健康。所以当我们面临多项选择的时候,要将目光着眼于未来。确定那些能够对自己未来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的选项上。我们曾经把理性决策认为是运气,想象着如果自己当初做出另一番选择会怎么样。尤其是在看到身边人获得成功时,更是觉得自己要是“运气好”的话,一定做得比对方好。实际上成功并不全是运气。掌握好的决策姿势,普通人一样可以让生活好上百倍。。
什么样的人算成功,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我这个为银行打工的人认为能够成为行长就是成功的人。我们来看看六大行的行长们在30岁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工商银行行长谷澍,1967年出生,1997年30岁时还在上海财经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这个时候的他还与工商银行没有任何关系。农业银行行长赵欢(他是前任行长,目前农业银行暂缺行长),1963年出生,1993年30岁时,额,网上找不到那个时候的他,籍籍无名。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1961年出生,1991年30岁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外事局国际货币基金助理调研员,级别为副处级。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1966年出生,1996年30岁时,任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东莞市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交通银行行长任德奇,1963年出生,1993年30岁时,在网上同样找不到相关信息。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行长暂缺),1969年出生,1999年30岁时,在中国银行总行财会部作为普通员工。我们来看六大行的行长们,除了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和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以外,在30岁的时候全都籍籍无名。现在的他们个个都是副部级的干部,而在他们30岁的时候,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做到三十而立。那些30岁还籍籍无名的行长们都是什么时候开始发迹呢?工商银行行长谷澍33岁被提拔为会计结算部副处长;农业银行行长赵欢在38岁时才被提拔为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交通银行行长任德奇40岁才被第一次提拔,担任信贷审批部副总经理;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34岁被提拔为总行财会部副总经理。这些人在被第一次提拔之后,几乎每隔3-5年升一级。甚至有的人每隔1-2年就有调动。总结:看了看这些成功的人,你会发现,有的是英雄出少年,有的是大器晚成,无论怎样,到最后,他们都成功了。30岁还没有成绩的人,不要气馁。看看这些成功的人,你会发现,也许老天还在考察你。
3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一条明确指出:(十四)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综合考虑有关高校高水平师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任务,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等情况,安排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积极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办法,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继硕士扩招、博士后扩大岗位规模之后,部分高校博士扩招似乎也有新动作。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以下为6所知名高校在2019年与2020年的博士招生人简章中相关博士招收人数的公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南开大学南开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9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南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东南大学东南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20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9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9年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0年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备案导师1278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70名。2020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以下是明确表示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的3所高校河南大学2020年3月31日,河南大学召开2020年第3次校长办公会议:会议研究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有关事宜,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要逐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要调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广州大学近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动态中更新,2020年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均大幅增长,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至2281名,增幅达30.2%;其中学术学位632人、专业学位1649人,分别较去年增加36.5%和28%。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至104名,增幅19.5%,其中学术学位77人、专业学位27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0%和58.8%。指标数、增幅率双创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之多。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增加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教育部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58人(学术型41人、专业型17人)增加至73人(学术型50人、专业型23人)。博士研究生扩招质量难保? 中大校长回应:“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去年的两会,罗俊就提出要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称,通过调研发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偏小与高水平创新人才需求迫切之间矛盾突显。“就中大来说,在保证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指标外,一般都是2-3个教授去竞争1个博士生指标,一批优秀教授并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罗俊说。博士生扩招引发培养质量下滑的忧虑,罗俊果断表示:“不存在必然联系。”他强调,这个要看主流,而不应该以偏概全。罗俊认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导师,“一流的大学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导师是否优秀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优秀。因此,他认为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其次,严师出高徒,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还必须狠抓培养过程。要让博士生在四到五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历完整、严格的科研学术训练,强化学生的原创探索意识和独立创新能力。
摘要运用文化资本理论,以12名考博个案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对收集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考博动机、考博途径、考博后的自我认同感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描述,形成扎根理论。研究发现,第一,考博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2018年,高校毕业本专科人数达753.31万人,毕 业研究生数60.4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预计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突破50%,大学生就业将成为突出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 为社会关注热点,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面临多重压力。1980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约900人;2010年,博士招生人数达4.78万人;2015年招 生5.38万人;2017年为5.80万人;2018年约8万人;预计2021年,将突破10万人。近几年,博士招生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就业也相对稳定。高耀,沈文钦对75所高校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其中艺术类和师范类 普遍高于工科类院校。2018年,随着《关于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一些地方院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给博士及博士后“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相关配套补助”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高校内部也鼓励在校教师攻读博士,并推出相关激励政策,如“报销学费、攻读博士期间正常发放工资”等。在这种背景下,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校在职人员加入考博队伍。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知识的提高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日本学者天野郁夫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少,意味着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陆学艺按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把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李强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发现,经济地位与职业声望及权力地位存在不一致性,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评判不是仅依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影响力和道德价值观也是评价的主要变量。相关研究者从经济、声望、权力、知识几个方面对社会地位进行了划分,探讨了不同阶层间社会流动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对阶层流动中个体向上流动的动机、资本 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资本间的转换方式缺乏较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多使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缺少针对个案的“解剖麻雀式”深度研究。本研究以12名博士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被研究者考博的动机、所使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博士学位)是如何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声望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考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中抽取20名样本对象,去除个别中途退出和其他原因者,最终获取有效样本12名。其中7名男性,5名女性;涉及大学教师、应届硕士和往届硕士毕业生。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样本抽取了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收入层次上也 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工作经历上也涉及到无工作经历到25年工作经历的不同群体;研究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观察,除2名受访者未能顺利毕业外,其它10名受访者都顺利完成了学业。(详见表1)(二)研究方法研究者本人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与考博群体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共同经历成为我与对话者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但其劣势同样存在,由于自身作为“局内人”的囿限,会导致自身价值观的干预,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专门找了另外的专业研究者对本研究者进行了访谈,以局内人(研究者)作为局外人(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通过分析“考博的动机、考博所使用的社会资本、博士毕业后的文化资本转换”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采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整理, 建构扎根理论。● ● ●三、研究结果动机是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引发某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这里主要探讨是何种境遇 促发了样本对象的考博动机;关系(这里主要指 人际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心理关系, 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 等,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了江村人们长时间形成的差序格局,这里主要指社会关系网 络在考博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地位主要指一个人的荣誉和声望,这里主要指博士学位能否实 现一个人的地位转换,即实现个体向上流动的过程。(一)考博动机:功利价值与自由价值并存源自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权力的渴望, 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改变当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权力地位是每位考博者选择考博这一通 道的源初动机。接下来的四组访谈主要针对访谈 对象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冲突所做出考博选择的 一个深度描述,其目的在于从中发现受访者在考博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主、客观压力及做出考博选择的反应,通过观察其动作、表情,对访谈对话的录音进行整理,从中找出其中考博的意义和价值。1.迫于工作压力从所获取的田野资料来看,在9名有工作经历的考博者中,工作环境尤其是工作压力是其考博的主要动因。有6名受访者都谈到了工作压力,占样本总量的50%。受访者E老师表情很压抑,有些欲言又止,但长吁一口气后,还是吐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原来在T市的一所独立学工作,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了,但总是想着独立学院没有编制,科研环境又不好,就一直想离开。后来,通过一些关系回到老家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本想着可以一展宏图,谁知道工作那么难搞定,到现在(被访时候)还是学校的临时工,在别人面前总感觉低人一等,每天坐在办公室压力都很大,总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地方,太压抑了!”E老师的叙述传达了一种内心冲突,“总觉 得低人一等”显示了E老师主观感受到与同事相比 自己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感觉,“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则表露了其对政治地位的渴望,对权力的渴望,对当前所处政治地位的不满。最后通过一些社会关系实现了向另一工作单位的横向流动,但到了新单位后发现比先前的工作状况更糟,由于情感的无法接受,导致其最终选择考博改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受访者G是一所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务处的科员,她说:“我们学校要向工科院校转型, 教育技术学取消了,学校让我们出去研修,然后 回来教计算机专业,不伦不类的,我可不想那 样……我现在教务处工作,每天看着行政上那批 人,每天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我仿佛看到了 自己的终点。”G老师考博的动机源于价值观的冲突,G老师对权力斗争的厌倦是其考博冲突的动因,她并不想得过且过,她想通过考博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教育层次,从而实现其社会地位的跃迁,满足向上 流动的需要。2.承担家庭责任受访者H老师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院的副书记,他的妻子硕士毕业后想随丈夫进入这所院校,但这所学校要求“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者且家属学历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才能符合这所 院校的引进条件。虽然H老师也找了学校的主要领导去“疏通关系”,但领导也不敢突破这条“红线”,最后还是鼓励其通过考博去解决家属工作。谈到这些问题,H老师有些失落:“虽然我是副处级,但学校有规定,只有博士学位才能解决家属工作,虽然我找Y书记(校党委书记)说了很多次,但他说他不敢开这个口子(破例),如果他开这个口子,其他副校长、副书记都这么做,学校就会陷入被动,学校的相关政策就会受到挑战。”受访者J的女朋友在一所民办幼园工作,J说:“为了能和女朋友早一点在一起(二人不在一个城市),我博士毕业可以去一个差一点的地方院 校,学校能解决家属工作,我们两个就可以在一 起了,我们谈朋友都7年了,如果现在因为工作问 题把人家抛弃了,会对她造成伤害,自己感情上 也接受不了。”受访者E老师有着同样的困境,E说;“我原 来在T市的一所高校工作,由于妻子在老家工作, 父母也已年迈,为了能离家近一点,就托关系想 调回老家这所本科院校,等自己工作稳定后,把 老婆也调过来,没想到调动工作这么难,到现 在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解决,更谈不上老婆的工 作了,只好考博自寻出路,都是被逼出来的啊!(言语中有几分无奈)三位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源于一种道德责任的需要,通过考博可以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以 改变其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现状,生活上的不满是 促发其考博的冲突根源。3.争取政治地位不同于前二者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些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是基于对权力的渴望,在他们看来,只有离权力越近,才越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也才能离自由更近。受访者A工作在省会城市的一所二本院校,任人 处长,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奶奶把我养大的,长大后就是想多挣钱、当大官孝敬奶奶。你也知道,当官在农村很有地位的。如果博士毕业后,回到我们学校竞争副校长机会就会更 大些。受访者K与A的情况大体相似,K说:“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那时候(刚毕业留校),住的是‘筒子房’,条件很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学校的Z书记(学校党委书记),Z书记说有什么事直接找他,后来学校竞选学生处副处长,但由于我条件不够,当时想到了Z书记,但当 时不敢找啊,你想啊,人家是学校书记,我才是一个科员,但我那时谁也不认识,就硬着头皮碰运气吧,结果Z书记给了我这次竞选的机会,我真当上了副处长,后来又当了处长,现在学校副校长空缺,我想争取一下,如果有个博士学位,那么竞争优势就大一些。”二位受访者想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政治资本, 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在这过程中高学历成为制约他们前进的障碍,攻读博士学位是他们的现实选择。4.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韦伯提出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曾激励 了很多学者“为学术而学术”,席勒把学者分为 谋生型学者和哲学型学者,谋生型学者学术的目 的仅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而哲学型学者学术的目 的则为了闲逸的好奇。博士群体是学术研究的主 要群体,一旦成为博士的一员意味着一生将远离 喧嚣与繁华,静守孤独与寂寞,这是一种追求, 也是一种志业,是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左右的知识分子价值观。这种把文化资本看为第一人生要义的价值观在考博群体中也为数不少。受访者C这样说:“我考博就是为了能进高校工作,能够做我想做的事情,并且我一直都有考博的情怀,选择 了读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受访者D则把学术追求作为毕生的志业,她说:“我考博在上 本科时就想好了,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考完博我还准备读博士后。”受访者C和D都是应届生,她们对报考的学校和导师都比较看重,受访者C报考的是本校的博士生,考上后可以继续自己 的研究方向,原有的学术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D是隔壁学校的一名硕士,她报了两所学校, 一所211,一所985,两个学校都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成绩排名都很靠前,到底上哪一个学校一直 犹豫不决,后来选择了985。能够看得出,她对学术及专业发展的重视,如果仅仅为了拿个文凭, 一般会选择容易毕业、学术要求低一些的学校, 这所211院校实行三年学制,也相对容易毕业;而 985院校则实行四年学制,学术要求高,也不容易 毕业。受访者D选择了这个985院校,可以看出她 更看重学术的质量而非仅仅为了拿个文凭。与上述几个案例不同的是,C和D认为自身学历太低导致其不能找到好工作,通过提高受教 育水平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通过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最终实现其经济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博士作为学位的最高层次,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得高学历便可获得威望较高的职业,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收入和较大的权力。(二)考博行动:个体努力和社会关系网络 是实现考博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往往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之间产生不 同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考博目标达成 的过程中,不同关系群体所使用的资本策略,不 同关系资本在不同场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用。1.疏通人际关系 受访者A报考的是一所985高校,第一年为英语不上线而落榜,第二年考的时候就提前跟导 师进行了沟通。他说:“现在导师所拥有的名额 少,如果正常排队,我要等四、五年才能排上, 我可等不及啊,我就找了省里的重要关系(他不 愿说出具体的内容),多要了一个名额,没有占 学校的名额,导师也落个顺水人情,现在总算录 取了(长吁一口气),从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人际 关系的重要性。受访者L也是第二年才考上的,他说:“我 第一年报考的是母校(硕士就读学校),报考前 我也询问了一个师姐,师姐说考这位导师得要30 万,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成绩下来后排名第一, 面试却被刷了下来,我才明白师姐说得对。2.坚守学术信念金钱、权力、社会关系虽然在考博中起很大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受访者E与他们的情况完全不同。E说:“我已经是第三年考了,如果今年再失利的话,可能就放弃了,这 个学校(现在就读的)本来仅准备碰碰运气,但 我也找了关系,有一个同事和这个导师是同学, 但这个同事一直没时间和我一起去,没办法,我 就直接和导师预约,导师也很爽快地答应与我会面。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有很多共同的话语, 在学术领域我们能够进行深度的沟通,导师正好也想要个男生,我笔试又考了第一名,就顺利录取了。录取前,我的一个老师让我专程再来‘看一下’导师,让我准备3万块钱,我思忖了再三, 最后没有送这3万块钱。因为我坚持认为,学术是 纯粹和圣洁的,我相信会有真正的学者,后来证 明,我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 在考博的过程中,即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流动是探究职业结构从上到下或从下到 上的垂直流动程度和模式,地位获得研究的是为什么这种流动会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但通过 本次访谈我们发现,社会流动的过程是根据场景和时段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域、不同的互动关系之间,不同资本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流动作用。受访者A利用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实现了考博的目标,因为其自身不具备考博所要 求的文化资本;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L,起初L 也认为经济资本在考博过程中会起很大的作用, 但他仍然坚持认为文化资本是最重要的,考博更看重的应该是文化资本,他对使用社会资源深恶痛绝,利用社会关系实现考博梦想他是无法接受的,但事实上他依然使用了社会资本,他的父亲通过社会关系帮他实现了考博的梦想。受访者E是一个工作多年的考博者,他懂得社会关系和金钱在考博中的作用,但他的内心是排斥的,他渴望能够遇到注重文化资本的老师,从而实现价值的相互认同,这样才是他追寻的考博理想,他也试图通过其他社会关系联络导师,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放弃了,最终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是靠文化资本实现了自己的考博梦。(三)考博结果:文化资本可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考博的源初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地位的转变、 权力地位的获得、社会声望的增加三个方面,但这 些博士生在毕业后是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否实 现了自我的认同?是否实现了经济地位、政治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四年后,本研究对样本对象 进行了追踪调查,进行了再次访谈。1.生活得以安逸受访者F是我的师姐,她毕业后回到了原来 工作的单位,单位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10多万的安家费,5年内享受副教授待遇,如果家属 没有工作,按一定条件解决家属工作。在对她访 谈时,她显得很高兴,她说:“像我们拖家带口的,能安顿下来,给的条件也不错,就已经很满 足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是一所地方院校,但做学问嘛,就得守住孤独和寂寞, 抵挡得住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她对未来的憧 憬让人倾羡不已,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幸福与满足。但受访者I却与她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博士 毕业后经历了少许的曲折,I博士毕业后去了一所不错的师范院校。他说:“我现在一个月才多块钱的工资,我老婆的工作又不给解决,现在 还没敢要孩子,学校按项目分配经费,可你也知 道,国家项目不好拿呀!”后来在他的导师引荐下,他回到了本科毕业的母校(一所地方新建 本科院校),母校还算优厚,给了他一套90平方 的房子,30万的安家费,按副教授对待,一个月8000多的工资……他的老婆也考上了硕士,毕业 后家属工作也将得以解决。2.政治地位得到提升受访者F和I都解决了来自生活的压力,实现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接下来两位受访者是学校的领导。受访者B考博前已经是教育学院的院长,博士毕业后很快荣升为科研处长,这次 学校副校长有两个空缺,要求竞选者必须具备博 士、教授条件,且45岁以下,全校就两个符合条件的,他成功的几率很大。但由于一些原因,在 副校长的竞选中失败了,但后来他告诉我,他去 另外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当校长了(副厅级)。受访者K告诉我:“博士毕业后,我顺利当上了学校的工会主席,下次换届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当上 学校的副校长了。”从访问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受访者基本实现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甚至政治 地位的转变,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考验和个人努力。受访者F博士毕业很快得到雇主的认可,顺利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变;但受访者I却没有那么 幸运,当文化资本没有得到教育制度认可时,文 化资本的效用就很难发挥,I经过一番波折后,寻 找到了能够认可自身的雇主。受访者B和K博士毕 业后也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诉求。文化资本发生了功效,从而顺利转换成了经济资本或政治资 本。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具掩 盖性,风险也相对更大,它不如经济资本来得直接,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换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策略,甚至社会资本的参与。● ● ●四、结论通过对12位受访者的田野调查,对行动者的考博动机、考博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度描述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考博群体的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文化资本是长期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长期达至,因为它付出了辛苦和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意味着其可以带来利润和收益或精神的满足,从而导致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争夺;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 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 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 ●摘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3月,第2期.文化资本对个人际遇的影响 ——基于12名考博个案的质性研究;转自人文社科新方法。作者:顾拓宇,郭秋文.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