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同时点调查1968~1970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A.同组研究B.同期群研究C.趋势研究D.同时研究(答案:B)在不同时点调查1968~1970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同期群研究。2.研究者在整个研究的前期阶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是()A.应用性研究B.探索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答案:B)研究者在整个研究的前期阶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是探索性研究。3.在列出“参考文献索引”时,对于未出版的学位论文,所列出的项目中排在最前面的是( )。A.时间B.论文名称C.授予学位的大学D.作者(答案:D)对于未出版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应包括的项目有:作者、论文名称、授予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所以D正确。4.在抽样的专业化表述中,每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被称为()A.总体B.样本C.元素D.抽样框(答案:C)每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被称为元素。5.社会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典型的()A.观察者效应B.被观察者效应C.观察者偏见D.被观察者偏见(答案:B)本题考查被观察者效应。其含义是当被观察者意识到有人对他们观察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改变他们的行为与表现,使其行为与表现显得“正常”,更符合社会规范。“罗森塔尔效应”可被看作是被观察者效应的最好反映。因此答案是B项。6.信度指的是测量的()A.正确性B.可靠性C.完整性D.标准性(答案:B)社会测量的成功与否,主要依靠信度和效度两项技术性指标来评判。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7.在文献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文献形式是()A.书面文献B.音像文献C.缩微文献D.机读文献(答案:A)文献的种类繁多,根据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书面文献、音像文献、缩微文献、机读文献等,其中书面文献指用文字或数字记录的资料,是一种最广泛的文献形式。8.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是 ()A.概念、B.变量C.理论D.命题(答案:B)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是变量。9.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式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文献法D.访谈法(答案:C)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式是文献法。10.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观察法可分为( )A.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B.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答案:C)本题考查观察的类型。按观察场所和对观察情景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法和实地观察。按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观察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按观察过程的控制程度与观察内容的标准化程度,观察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按观察对象是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还是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发生后所留下的痕迹,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因此答案是C项。11.在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A.定性测量B.定量测量C.实地测量D.深入访谈(答案:B)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定量测量,即针对表示某种社会属性的概念,构造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之进行经验观察,并以数字形式表示观察结果。12.访谈者对被访者说:“这个问题你没说清楚”;“你说的前后矛盾”。访谈者这里所犯的错误是()A.提问方式不恰当B.没有把控好跑腿C.方式不中立D.题目转换方式不恰当(答案:C)访谈者对被访者说:“这个问题你没说清楚”;“你说的前后矛盾”。访谈者这里所犯的错误是方式不中立。13.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A.实证主义B.人文主义C.科学主义D.实用主义(答案:A)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14.具有分类、次序、距离和比率特征的测量层次是()A.定量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答案:D)具有分类、次序、距离和比率特征的测量层次是定比测量。15.问卷的主题部分包含()A.编码体B.问题和答案C.封面D.访问记录(答案:B)问卷的主题部分包含问题和答案。16.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答案:C)研究领域的新颖性,即在一个新的、前人尚未涉足的实践和理论领域的研究。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即采用新的方法去对有关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以扩展和深化已有的研究和突破以往研究方法的局限,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规律。研究视角的新颖性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内容的新颖性是对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补充不同的研究内容。所以C正确。17.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属于( )A.既有资料分析B.内容分析C.现存统计资料分析D.二手资料分析(答案:B)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属于内容分析。18.在审核资料时,研究者要对资料进行逻辑检查,检查资料中有无不合理和相互矛盾的地方。这是研究者应该遵守的 ()A.真实性原则B.标准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料审核原则中的准确性原则。资料审核的原则包括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标准性原则,题干的描述反映的是准确性原则。19.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位于O~O.3之问,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A.无相关性B.低度相关C.中度相关D.高度相关(答案:B)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位于O~O.3之问,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低度相关。20.具有方便、快捷、成奉低等优点的问卷调查方法是()A.面对面访谈B.电话调查C.集中调查D.网络调查(答案:B)有方便、快捷、成奉低等优点的问卷调查方法是电话调查。文范青年,专注继续教育,纯手打,喜欢的多多支持关注哦
我们其实在管理学研究当中,对于蛮多人都有一个挑战,就是怎样让研究面向实践。那在这个学科的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其实一直都有这两者之间如何融合的话题。而且我们在管理研究的理解当中知道,这个学科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它的实践性,以及它的创新性。学科本身的属性,就要求我们不得不面向实践。下面我就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怎么展开面向中国管理实践的研究。管理理论源于对管理实践问题的长期密切观察我先帮大家回顾一下文献。其实我一直关注一个话题,就是那些特别好的管理理论到底是在什么时间被呈现出来的。蛮有意思的两本书:Smith和Hitt(2005)的《杰出管理思想:理论发展进程》和Pugh,Hickson和Hining(2007)的《组织领域的伟大作家》,它就告诉我们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当中产生特别多的组织管理理论,其实是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很特殊的时间点,就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然后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个时期当中,就产生出来我们在组织管理理论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及我们讲的概念、理论,还有我们讲的这些今天我们看来在管理学科当中奠定基础的这些经典理论。那当我去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相信我们都明白地看到一种叫做研究的关键,就是这些产生重大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经典著作的这些学者们,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本身其实是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是一个密切的观察者。德鲁克就曾经在写他的自传的时候,这个自传的名字就叫《观察者》。然后他们因为能够亲身地、密切地去观察,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些组织的一些问题,或者他困惑于观察到的各种组织形式的这种时间和变异,所以他们得出这些组织管理理论。我想这样一个文献的回顾,其实帮助我们去理解,如果我们来做管理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那我认为,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必须对观察到的现象,要有非常长时间的体验。我在过去的研究当中,感受特别深的是,我们非常多的年轻管理者、管理研究学者其实是有一个习惯没有养成。也就是我们其实是常常喜欢用一个横切面去看一个企业,两个企业,或者更多的企业,它遇到的情形是什么。但是如果真的做管理研究,反而我们需要纵向去看,也就是说你必须选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非常长时间地去跟踪它。在这个长时间的跟踪它的过程当中,其实你才可以真正观察到我们讲管理所产生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我第一个要跟各位分享的建议,也就是说管理研究,一定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有非常长的时间体验。那为什么这个时间长的深入的体验和观察这么重要?是因为你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其实你可以首先记录它在过程当中发生的所有现象。当你能够记录这些现象的时候,不断记录的过程当中,你其实才有机会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而只有我们能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我们才有机会讨论我们在解答这些问题,或者是企业实践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产生新的概念和理论,这就是深入观察它的好处。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为什么我们的管理研究和我们的管理实践的鸿沟特别地大,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其实是在两个话语体系当中。我们的研究和实践的鸿沟,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让研究和实践之间达成共识。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做研究的人,我们非常关心什么?关心自洽性,也就是说我自己的东西,我提出来之后,我能不能够再回溯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并没有关心说,我提的这个东西跟实践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关心说我提的东西,我的自洽性够不够。然后我们再作假设和建模,接着下来就去找文献了,看文献支不支撑。然后在文献支撑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提新概念。然后在新概念提出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有边界设定,最后我们去研究它的关联和影响。但是调过来,我花很长时间跟企业的实践者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企业实践完全跟管理研究,我们讲的语境完全不一样。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它并不关心这个自洽性,其实它关心什么?就是怎么去实践。所以它也不关心说你这个假设的建模是怎么提出来的,它其实非常关心的就是执行和结果是什么。然后它并不在意说历史上、文献上能不能支撑,它其实是在意如何创新和尝试。那接着下来它希望所有人都能听得懂,而不是说这个概念你不懂。然后再往下来,它其实不会在意说,我们有没有边界的限制或者界定,它一定是要求自己的企业是能够动态应对的。好,它最重要的是关注核心要素和解决问题。你就会发现我们在讲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之间,你会发现这个鸿沟其实是非常巨大的,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达成共识。“两出两进”找到管理实践真问题那我们怎么能让它达成共识?其实就是我们在做研究,我们必须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如果要让两者去达成,你就会发现有一件事情实际上是可以让研究跟实践是达成共识的,就是我们其实都共同关心真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当中,首先你要有能力去框定企业真正关心的问题,而且我把它称之为就叫真问题。因为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从文献来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真的问题,可能它仅仅是一个在文献当中人们关注的部分,甚至是研究学者关注的部分。而企业真正关心的真问题,也许在文献里看不到,因为它的问题都是现在发生和将要发生,它并不是过去发生。所以我们就需要你在做研究当中,你首先是要能够框定企业关心的真问题。那我们怎么能够框定企业关心的真正问题呢?我在过去自己的实践研究当中,我就得出了我自己的一个方法论,我把它称之为叫研究与实践的弥合。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我怎么能够把它融合在一起?我就用了一个我自己的方法就叫做“两出两进”。第一个“出”,就是必须从实践观察出问题。也就是说你的问题,一定不要从文献来,你必须是从实践当中,你必须真实地去观察实践,它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发生的问题,哪一些问题是在你看来,你愿意去深度讨论和研究它,这个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你从实践观察出问题之后,我们就开始第一个“进”。也就是说,你必须还要把观察到的问题,进入到文献去检验它是否有理论的价值。如果你不把这个观察的问题,回归到文献检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也许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它可能没有理论价值。我们是不是让这个问题,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就取决于你把观察到的问题,能不能回归到文献检验,那么这个我称之为叫一“进”。“一出一进”完成之后,我们并没有完成我们要做的研究,我们接着下来就是“二出二进”。那么“二出”是什么?就是把我们进到文献检验的这个有理论价值研究的问题,我们把它再转化为一个叫做理论问题。也就说我们必须从文献上升到我们能够把它转化为理论问题,那么这个转化为理论的问题,其实我们才有真正的研究的可能性。你不能仅仅是把它从实践观察出的这个问题,就直接拿来做研究,它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的过程把它称之为转化成为理论问题。当你转化成为理论问题之后,你就开始展开你的研究。等你展开这个研究的过程,包括你的模型,你的假设,甚至你的验证,你的整个关联关系影响之间的这个研究,做好了之后,我还是建议再做第二次进入。第二次进入是什么?就是再把这个理论的问题回到实践中,来验证这个有理论价值的问题是否有实践的意义。如果你把所有的关联都研究完,反过来你没有再完成最后一步,让它回归到实践中,也许这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问题,但是因为它没有实践意义,这个研究其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样去关注你的整个面向实践的研究,其实就是需要训练自己要有“两出两进”的这个习惯。当你有“两出两进”这个习惯的时候,其实你就解决了研究跟实践之间的融合问题。管理实践升华为管理理论的知识准备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和实践对话的弥合的这个训练之后,我们反过来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你必须做好我称之为叫“知识准备”。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其实你也很难真正地把从实践观察的问题转化为理论的问题。那么做好知识准备,在我自己的训练当中,我认为要做四个方面的储备。1 第一个知识准备,就是你对理论要有深度的理解换个角度说其实你一定要理解理论跟实践的关联。那么这种关联当中,就是理论本身它具有的内在价值。我想我们过去在管理学当中学到的所有的这些好的理论,你就会发现它其实完全是源于它跟实践之间的深度的内在关联,然后产生出来。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就是源于迈克尔·波特对于美国西南航空长期的观察,结果他发现,美国西南航空之所以能够在航空业行情好或者行情不好的时候,都能够有稳健的 两位数字的增长。他寻求它背后的原因,最后他发现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所以波特就给命名为竞争战略。而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就是它的总成本领先。那你就会发现其实竞争战略本身跟美国西南航空之间的这种关联,这种内在的价值,其实就被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对理论一定要有深度的理解,不是停留在概念上,不是停留在你会把这个波特的理论背出来,其实你一定要知道它跟实践之间的关联,到底是怎么构建的。而这种真正的关联,其实才是你对理论深度的理解。2 第二个知识准备,就是你对知识要有真正的自信我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好像管理学界对于自己的管理理论,表面上看它是比较自信的,但实际上来讲它也不太自信。比如说他不能够很好地平衡地跟企业家对话,他也不能够用真正的知识来回答企业的问题。其实你不能用知识回答企业的问题,很大的原因就是,你对知识的自信不够。我们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所有的管理理论的知识,其实都是从实践来,而且它一定能够回到实践中去的。比如说我自己在做组织管理研究当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也就是说我们就会发现组织的效率不够。那组织效率不够当中,如果你对知识有自信,你会发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真正的资源和授权给到一线,如果你把资源和授权给到一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组织的绩效是会很快得到。因为产生绩效就需要我们讲的授权和资源。这实际上是理论概念上,如果你了解组织管理这个定义的时候,你其实是就很清楚,这个定义的内涵就是在讲这个。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对知识的自信,所以当企业来讨论他的绩效完成不够好的时候,你就没有回归到知识的系统来回答他。你可能就在想说,我有没有在别的地方看过人家是怎么解决的,或者另外一个企业它如何来解决我们讲的这个绩效的问题。你希望你看的多你可以回答他,其实不用,你只要对知识本身理解非常深刻的时候你就可以回答,因为这个知识本身就是在回答问题当中被累计出来,并归纳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知识的自信。3 第三个知识准备,是需要你真的要掌握经典管理思想其实我们在做研究当中,可能大部分的年轻的管理研究学者比较关注我们讲的前沿,我们比较关注新兴的课题,我们比较关心在文献当中近三年来的文献大家所讨论的话题。我觉得这个关注是对的,可是我也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必须掌握经典管理思想。如果你是一个决定从事做管理研究的人,那我真的要问你一个问题,你也可以问自己,你对于这个学科领域的所有的经典管理著作和思想,你到底把握了多少?你是不是把每一个经典管理著作,都很清晰地理解,并且能够真正地变成是你自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我过去实际上是花了非常多的时间阅读管理经典,甚至为此我还专门出版了一本读书笔记叫《我读管理经典》。那为什么我会每读一个经典都要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很好地写下来?原因就在于我必须不断地重复、精读、阅读,去理解这些管理的经典的思想,对于我们整个知识体系的帮助。如果我们缺失这一块,仅仅阅读文献,仅仅理解我们讲的前沿和近三年的研究,我认为你可能是缺了很大的一块,就是你没有一个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准备,来帮助你理解真正知识的构架。4 第四个知识准备,就是你能不能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完整的知识体系来讲,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去获得它。那我自己给自己的训练,可能跟很多人的方法不一样,就是我只要掌握一门知识,其实我就采用了一个非常笨的方法就是写教材。比如说我研究企业文化,作为我其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时候,我就很认真地去学企业文化的教材。然后当我确定我必须沿着组织管理的方向去展开的时候,我其实就非常认真地去写《组织行为学》的教材。那么写教材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其实就是你能够把整个教材,整个课程,或者是整个知识的系统,非常完整地得到,无论从核心概念、经典案例、经典内容、知识体系,还有经典理论,或者我们说的核心架构,以及它的这个知识结构,其实你都可以得到。但是这个的的确确对我们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你也可以不用我的这种笨的方法,你可以采用别的方法,但是我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来源:未来教育管理研究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我读管理经典(珍藏版)》作者:陈春花ISBN:9787111546597在从事管理教育、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的20年间,我发现,身边非常多的人喜欢尝试各种新理论,只要有新概念、新理论或者新观点、新模式出现,人们就会蜂拥而至,希望可以找到成功的诀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文献综述的目的任何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个方面进行深化,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前人说过些什么,而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具体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1.前人是否说过。要知道前人是否说过,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在线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为文献检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目前,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都购买了非常齐全的中、英文数据库。只要数据库覆盖面合理并使用得当,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查到几乎所有所需的文献,省却了上世纪做研究非跑大图书馆不可的麻烦。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的Jstor、Science Direct、CNKI等都是极佳的在线数据库。如果文献搜索结果表明自己拟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过,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无为的重复,而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改换研究角度、重点或方法。2.前人说过什么。要想知道前人说过什么,就必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前人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是什么(what)、前人是如何(how)阐述研究问题的以及为什么(why)这样阐述;然后是前人观点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是否可以分类、如何分类,观点之间的前后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是什么。搞清楚别人是否说过、说了什么,是我们进行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3.前人是怎么说的。在文献综述时不仅要综述观点,还要综述研究方法(即别人是怎么说的)。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会在很多方面改变已有的观点。例如,产业组织理论中博弈论研究分析方法的引入就改变了SCP框架下产生的很多观点。随着数据获取途径的增多和获取技术的改进,总的来说,针对某一研究对象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会越来越多。因此,当我们发现某类文献主要以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为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应用较少时,就应该考虑能否采用其他方法特别是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以便通过方法创新来实现观点创新。4.何人、何时、何地说过。这组问题主要反映相关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上的变化。例如,总体上看,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以及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及满意度。另外,了解“是谁说的”,对于我们认识相关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有帮助。例如,战略管理研究定位学派的“五力模型”是波特于1979年提出的,当我们知道波特是哈佛商学院和哈佛经济系联合培养的博士之后,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模型与哈佛老一代经济学家提出的SCP框架之间的传承关系。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回答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基本确定我们要做的研究或要写的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可以说,做好文献综述,研究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工作便水到渠成。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查找文献,也就是搜集要综述的素材。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进入各种数据库(如CNKI、Science Direct、Ebsco、Emerald),在“文章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这一搜索项中填入搜索信息(如在中文数据库中填入“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或在英文数据库中填入“servic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再执行搜索命令。然而,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层出不穷、文章不胜其数的情况下,我们很可能搜索到多达数百篇有时甚至上千篇的相关文献,以至于无从着手阅读、分析。我们建议首先应该重点搜集和阅读有代表性的文献,特别是对相关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种子论文(seminal paper),然后再搜集和阅读次要一些的文献。那么,如何查找代表性文献呢?请教导师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拟综述的主题并非导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导师可能无法提供主要文献阅读清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采用下面一些方法。1.首先查找并阅读发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刊物分级和排名,要重点查阅排名靠前的刊物所刊载的文献。例如,管理学排名靠前的英文期刊(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具体排名可能有所不同)有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而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管理学期刊则包括《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和《管理科学学报》等。2.查找权威教科书及其提到的某领域的经典文献。一般来说,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大多可以在教科书中找到相应的章节。若能找到权威的教科书,就可以从相应的章节中找到这些教科书作者所引用的文献,这些文献往往也是对于相关学科发展较为重要的文献。若能找到最新版本的教科书,那么效果就更好。3.查找学术权威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一样,国内、外管理学各领域都有若干重要的学术权威,如服务质量管理领域中的“PZB”(即服务质量研究领域的三位著名学者Parasuraman、Zeitham l和Berry,他们三人各自或合作发表了大量重要的原创论文)。这些重要学者的文章往往也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种子论文,开创了某一研究领域并长期影响相关领域的发展。因此,根据时间顺序阅读这些学术权威的文献会对我们了解和分析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演化发展过程大有帮助。若能找到并认真阅读这些学术权威亲自撰写的关于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历史的述评文章,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领域不同学术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4.寻找名校、名师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大纲(syllabus)。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研究型课程(主要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很多以“seminar”的形式出现)中会列出每个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供学生阅读和讨论。当然,不同教师的取舍有所不同,文献清单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我们可以多参考几个同名课程的大纲,以避免偏颇。5.到图书馆或从数据库中查看以“handbook”为名的论文集。国外出版社(如在出版学术期刊和著作方面比较有名的Blackwell、John Wiley and Sons和Elsevier)经常召集业内专家编著一些综合体现学科发展状况的工具书性质的论文集,如《Handbook of Econometrics》、《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Handbook of Instrial Organization》等。这些论文集中的论文大多以综述本学科某个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为主要目的,作者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阅读此类手册收入的论文可以迅速掌握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进展状况。6.利用“Google Scholar”。目前,互联网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除了正式数据库之外,谷歌搜索引擎中的“Google Scholar”也是一个搜索某一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及经典文献的好帮手。在“Google Scholar”中输入相关研究对象的关键词,执行搜索命令后所列出的文献是按被引用次数来排名的,因此,各相关文献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搜索结果的链接找到引用了相关文献的所有论文,从而为我们提供一种以时间顺序考察学术发展及文献间相互关系的好办法。在综合采用以上方法以后,我们基本上能找到所有的代表性文献。接下来,我们还应该查找较多的次要文献。尽管这些文献的引用率并不太高、学术贡献也不会太大,但它们仍能从某一方面深化相关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在我们的文献综述中交代它们的贡献。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在我们搜集文献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一些现成的、与我们要写的文章相似的综述文章。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文章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这些文章的参考文献清单)来缩短我们搜集、理解和阅读原始文献的过程,但切不可如获至宝,投机取巧地照抄这些现成的综述文章,而根本不看原始文献,这是目前错讹屡屡出现的根源,也违背了学术研究求真务实的精神。怎样阅读文献完成了资料搜集工作,我们手头可能掌握了数百篇文献,一字一句地读完这么多的文献不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们建议应该根据文献的贡献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1.读摘要和结论。很多经验研究文献有较大的重复性,量表、研究方法都没有改进或改进较少,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测试不同情境下的理论适用性,有时结论大同小异。对于这类学术价值不大的文献,读摘要和结论即可。2.读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大部分文献在方法、模型构建或者样本选择方面会有一些独到之处。对于这些文献,应该认真阅读介绍文章主要贡献的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四个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思考文章的创新之处与我们自己的综述对象之间的关系。3.通读全文。上述两种方法主要用来阅读次要文献。对于我们在前面提及的代表性文献,就应该认真阅读全文,包括引言、方法、数据、发现、结论各个部分。这类文献通常是经典文献,有时字字珠玑,需要认真体会、揣摩作者的观点及其提出的过程。这样的文献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是应该的。在以后阅读次要文献时,还应该不时与代表性文献进行对照。打个比方可以说明上述两类文献的关系。代表性或重要文献展示相关研究领域大致的发展方向和脉络,是人体的骨骼;而次要文献则是对重要文献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多视角、更多方向、更多层次的挖掘和补充,它们是人体的血肉。可以说,在代表性文献的基础上,那些不那么经典、重要的文献能帮助我们把综述类文章写得更加全面、充实。因此,我们不应低估次要文献的综述价值。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法,在阅读文献时应该做好读书笔记,把篇名、作者、出处、发表时间、页码等信息记录下来(建议在这一阶段就开始使用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笔记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章观点、方法等方面的总结,二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读完足够多的文献,在对笔记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删减和组合以后就可以得到文献综述的基本素材,并且能够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不做笔记,就不可能高效率地写好文献综述类文章,而且还会平添成文后整理参考文献的烦恼,对此不可小视。根据我们的经验,写一篇1万字的文献综述,应该做二三万字的笔记。文献综述的几种结构安排在读完文献并完成笔记整理工作以后,就可以开始考虑从什么角度撰写文献综述,也就是考虑文献综述的结构。不像研究论文,综述性文章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安排要求,但这并不表明综述文章的结构安排无规律可循。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一种。1.按照综述对象的不同构成部分。这种类型的综述对象一般是某个研究领域及其组成部分。例如,Porter在综述有关产业组织理论的经验研究时,就把文献综述的主体分成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不完全竞争市场计量分析,进入、退出与产业演进,规制产业研究,拍卖市场,技术变化、创新与组织等六个部分,它们涵盖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Shelanski和Klein在综述交易费用经济学时按照交易紧密程度把相关文献分为纵向一体化、复杂缔约及“混合”模式、长期契约、非正式协议、特许经营协议等五个部分。再如,Hannafey在综述企业家与伦理问题时也把相关研究分为与企业家本人有关的伦理问题、与组织和环境有关的伦理问题、与创业过程相关的伦理问题等三个部分。2.按照综述对象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有些时候,综述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明确的发生、发展顺序,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文献综述,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组成部分之间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例如,在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中,研究对象有如下发展顺序:服务消费※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未来消费倾向。不同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可能各不相同,有些侧重于研究前两者之间的关系,另一些侧重于研究中间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的侧重于研究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侧重点和研究对象发生关系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综述。3.按照主要的研究范式(paradigm)、学术流派(school)、研究视角(approach)或观点(viewor perspective)。许多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研究范式、学术流派,针对同一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也会形成较多的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例如,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就有新旧两种研究范式(N IO和TIO),新范式与传统范式在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如,服务管理研究存在北美和北欧两个主要的学术流派,两者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做文献综述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范式、流派、研究视角或观点来梳理现有文献。例如,Lengnick-Hal等在综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时,就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把现有文献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与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匹配以及人力资源与组织结构契合三个方面。Mintzberg和Lampel在综述战略管理研究进展时把研究者及其成果分成10个学术流派分别进行述评。4.按照研究阶段(时期)。随着研究对象自身的演进、研究需要的变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改进,同一研究领域在不同时期的研究思路和重点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按照研究阶段(时期)对文献分类并进行综述,可以帮助我们勾勒出文献综述所涉及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清晰轮廓。例如,Ghemawat主要按照综述对象——企业竞争战略——被研究的时间顺序来回顾和综述这方面的已有文献。从竞争战略研究的早期文献到SCP框架,然后到战略定位,最后再到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观,把竞争战略研究数十年的发展脉络梳理得一清二楚。5.其他结构安排。除了上述几种比较常见的结构安排外,还有一些文献综述类文章以主要人物、研究方法等为线索来进行综述。例如,A rchibugi在对创新及技术变革经济学研究历史演革进行综述时,专门对Edwin M ansfield和Nathan Rosenberg两位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特色和学术贡献进行了述评。Eisenhardt在综述代理理论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方面讨论了相关文献的贡献。还有一些文献综述类文章同时采用以上提到的多种结构安排。不管我们采用哪种结构,一篇好的文献综述类文章必须有明确的展开逻辑和顺序,应该清晰地告诉读者为什么采用这种或这些结构安排。而且,当我们率先提出一种或几种结构安排(其实质是分类)时,实际上已经在做某种程度的整合工作。更进一步,这些结构安排还可以被看作是“因”,我们准备评论或在综述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可以被看作是“果”,因果之间也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无论采用哪种或哪些结构,在综述文章的第一节(也就是“引言”部分),应该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大致结构并事先初步交代作者的原创性观点,随后各节可以按照引言所交代的思路来进行文献述评。关于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的一些建议在找到文献、读完文献、做好笔记并大致确定了文章的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写文章了。前面已经说过,在做好笔记的基础上,写出综述文章并不困难。但是,要把文章写好,还需要花大力气。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建议:1.切忌只述不评。若在文献综述类文章中仅仅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自己的评论只是一笔带过,那么就落入了纯粹为了综述而综述的尴尬境地。一篇好的综述文章在广泛阅读和清晰交代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应该能够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应该能够有所评论或总结。我们认为一篇综述性文章中“述”与“评”的比例以7∶3为宜。而且,在评的时候一定要有原创性观点,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已有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式的评论。旨在发展新理论的综述文章则应更进一步,要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命题或模型。这种提出了新命题或概念性理论模型的文献综述论文具有较高的价值,能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与重点。例如,Anderson在比较全面地回顾了研究服务业督导者、员工与顾客关系的已有文献以后,不仅提出了若干命题,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理论模型。Zahra和George在综述吸收能力文献时也把文章的大部分篇幅用于提出命题和构建模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综述文章采用了与其他综述文章一样的素材和方法,但由于采用“评”的视角去看待同样的材料并提炼出新的命题或模型,因而其学术价值明显高于那些以“述”为主的文章。2.确保准确、清晰。文献综述类文章应该力求准确、清晰,不能写成文学体的流水账。其中,“准确”要求综述客观,在表述前人观点时不要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只需说明被综述文献的主要观点和脉络。在综述过程中切忌断章取义,对文献做人为的取舍。对某篇文献而言,不管你喜欢与否,只要内容与综述主题相关,就必须将其列出。“清晰”是指文献综述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看后一目了然。例如,Kirkman及其合著者在综述运用Hofsted的文化价值框架所做的经验研究文献时将相关文献分为两大类:一类把文化看作是影响管理结果的主要因素,另一类把文化看作是影响管理结果的调节变量(moderator)。在综述第一类文献时,他们首先综述了证明文化在个人层面产生影响的文献,然后综述了证明文化在群体/组织/国家层面产生影响的文献。在对论证文化不同层面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时,又按照不同的研究内容来进行分类,因此,整篇文章条理井然、思路清晰。3.组织好材料,避免罗列、堆砌。我们在做文献综述时常犯的一种毛病就是罗列与堆砌材料。由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找、阅读和分析文献,在实际写作时往往会把所有与综述主题有关的文献中的观点都写入手稿中,就怕遗漏了什么而让自己的努力白费。但是,这样做会导致综述文章臃肿不堪,使综述主题被淹没在大量的材料中而无法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在整理笔记并进行写作时一定要有所取舍;与综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观点,即使已经为它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该舍弃的还得舍弃。4.缩小范围,突出重点。无论是管理学的哪一个研究领域,通常已经存在大量的文献综述类文章,而且很多文章内容重复性较大。造成重复性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作者所选择的综述主题较大、范围较广。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介绍那些最重要的文献,重复自然难以避免。例如,若泛泛以“企业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联盟”作为我们的综述主题,那么,我们所做的综述与别人的综述很可能大同小异。要想做出具有较大新意的文献综述,从选择综述主题的角度看,应该缩小范围;从篇幅安排的角度看,应该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其中,缩小范围是指综述时不要做“大题目”,要做“小题目”。例如,在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研究领域,不宜选择“服务质量研究综述”、“顾客满意度研究综述”作为文章的标题,而应该选择“发展中国家服务质量研究综述”、“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顾客满意度研究综述”等涵盖面较小的题目,这样容易取得有价值的成果。重点突出是指在做综述时,只需综述与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即可,不要一谈到劳动分工就追溯到亚当·斯密,切忌介绍已经成为常识的知识。5.认真阅读文献。必须老老实实逐篇阅读已有相关文献,每一篇被引用的文献至少要阅读内容摘要和结论,大部分文献应该阅读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少数重要文献必须通读全文。没有读过的文献不要引用到自己的综述中。现在很多综述文章的一个通病就是作者并没有真正看过所引用的原文,把他人的述评直接作为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无法发现他人述评中的笔误或错讹,以至于以讹传讹。事实上,上述几方面的建议也是建立在综述作者认认真真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的。最后,在认真读文献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查找最新发表的文章或成果,确保综述内容包括最新的文献并能够反映相关研究主题的最前沿成果。结语以上初步探讨了有关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的几个重要问题——综述什么,如何找文献、读文献,如何安排文章结构。我们希望这些初步的探讨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们的注意,也把他们的心得体会告诉我们。我们最后想说,对于研究生而言,学写文献综述类文章非常重要:一则对于他们提高查找、阅读和分析文献的能力大有帮助;二则有助于研究生了解相关领域的已有成果,把握、跟踪最新的学术进展;三则只要肯下功夫,掌握写作技巧,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完全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类文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献综述写作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事实上,写好一篇文献综述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要远远超过写一篇一般的、利用统计工具做经验研究的论文。但是,一旦公开发表,这样的文献综述类文章意义远远大于一般的经验研究论文。我们衷心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生尽快掌握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技巧提供些许助益。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对管理者来说具有先见之明,管理者意识到组织的合作和构成要素不仅局限于组织内,“组织的不同特性有助于区分和认定这些组织,但对这些特性的关心并没有忘记组织是某种合作行为的集合。今天,第一管理学派给大家分享一本书——《组织与管理》。作者巴纳德不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组织,而且以经济学家的头脑来解析组织。我们仅从“组织的概念”一章中,可以看出巴纳德如何分析社会学概念与组织和不同人员之间的关系,通过逻辑分析的手段建立了自己的组织理论体系。《组织与管理》一书的作者切斯特·巴纳德开创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社会系统学派,被尊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研究像巴纳德这样的大师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组织与管理》一书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巴纳德贯穿现代管理理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基础。泰勒和法约尔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组织是研究的起点,利润是研究的目的,意味着关注专业分工和结构效率。甚至梅奥,他创立了人际关系学校,他著名的霍桑实验就是基于如何提高组织的效率。梅奥和泰勒的不同之处在于,梅奥从人们的社会和心理感受来解决效率问题,而泰勒从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科学分析来解决效率问题。正如陈春花教授曾经说过的,相比之下,只有巴纳德从人的角度研究组织和管理,才是真正的“人本管理之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管理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而巴纳德倡导的人本管理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正如巴纳德在这本书的开头所说:“写这一章的目的是扩展《经理的职能》中组织的定义,讨论组织的定义,并指出这一定义与组织理论之间的关系。组织的定义曾经让许多读者困惑,他们觉得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要么是不可接受的,要么是不可理解的,要么是不切实际的。我不得不承认,一方面,这是因为人们对组织的定义解释不够准确;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组织的概念刚刚出现,人们刚刚认识到构成组织的许多要素,如授权、激励机制和组织间的沟通。”沿着这条思路,围绕组织和管理这两个最基本的命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图1 论坛现场图2 论坛合影2019年5月18日,“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2019年春季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围绕“中国经济学管理学70年:回顾与展望”主题,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郑州大学、腾讯研究院等全国十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脉络、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经济学、管理学质性研究、管理理论的中国化、民族经济和民族经济学、数字经济管理与新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中美贸易战、中国制造业创新等相关议题发表演讲,精彩纷呈。历经百年巨变,立足中国国情,推进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在主旨演讲中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演变,中国正在经历百年巨变,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应与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同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金碚展望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指出中国具有产生独创性成果的前景,并从重大理论突破、学科的拓展、范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议。第一,在重大理论突破方面,经济学管理学在其中产生很大作用。学者需要进一步丰富对重大理论的阐释,并参与一些重大理论建树工作。第二,在学科拓展方面,新的学科、交叉学科或重大的研究方向层出不穷。金碚学部委员以正在进行的“经济学管理学研情报告”和众多学术论坛为例,为学科拓展提出具体的建议。第三,在范式变化方面,基于现代经济学三大思想来源以及由此形成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范式,金碚提出域观经济学的新范式,以此形成三大体系构架。域观经济学基于中国的独特国情,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支柱,助力建构中国学派。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表示,中国现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需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其中,就业优先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政策理论的一个突破。西安交通大学冯根福教授探讨了40年来经济学的理论和公信力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经济学解释功能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未来提高经济学理论功能和公信力的途径。中央民族大学李曦辉教授介绍了民族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范围,并基于民族经济学视角对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三个阶段的民族经济发展进行了评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永贵教授论述了如何立足本土,实现管理理论的中国化。北京师范大学蔡宏波教授指出,中美贸易战提供了传统和创新研究之间激烈冲突的一个样本,探讨了为什么不能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来解释这次中美贸易战的问题。反思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路径中国人民大学毛基业教授回顾了中国管理学质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反思了当前阶段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学者构建本土管理学质性研究提出建议。南京大学贾良定教授关注P值之争与中国管理学,强调先验概率的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与现实世界和理论世界的双重对话,提升基于统计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的可靠性。《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社李钢研究员分析了1949—2018年高频被引文献,指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性和任务性、渗透性和包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郑州大学秦建伟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是一个解放和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的话语权必然能在世界上取得相应的地位。关注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从地方视角看待中国经济南京大学沈坤荣教授指出,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经济学研究应从适应新环境、拓展新空间和构建新动力三个方面,重视中国现实以及从地方视角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晓东执行研究员认为,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建立中国学派需要关注中国现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以地方转型升级为例提出了具体建议。辽宁社会科学院韩红研究员从实践调研的角度分析了辽宁的经济发展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人员、技术等各要素的开放性,从而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聚焦行业新经济,融合理论和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戚聿东教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形态与趋势,并从战略转型、企业目标转换、产权设计、公司治理机制创新、VIE结构、数字营销战略与策略、内部组织结构再造等七个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与治理创新。南京大学郑江淮教授认为,数字化革命从制造业解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但传统经济学是否能够适应其需要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云鹏教授以旅游大数据为例,探讨了5G时代场景数字化重构带来的管理决策复杂性。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探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变化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影响: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进行数字化改造。中国企业联合会刘兴国通过调研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实现从第一代基于计划经济的管理、第二代基于市场和政府的管理转型为第三代基于数字经济的管理。北京邮电大学赵晨副教授聚焦领导力研究,以华为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为原型,探讨了“忧患型领导”理论的定义、特征及其实践方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郭京京副研究员指出,在新形式下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构建规范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执笔:蔡宏波、杨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原院长、《当代经济科学》主编冯根福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曦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永贵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贾良定《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主任李钢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秦建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晓东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戚聿东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郑江淮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处长刘兴国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赵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郭京京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蔡宏波《管理世界》副总编辑尚增健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杨世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2019年春季研讨会举行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蔡宏波 杨晶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比较管理既要从事共时性研究,更要从事历时性研究科学研究不但要描述可观察的世界,而且要描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世界,描述可观察的世界可称为“描述性研究”,相应地,描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世界,可称为“解释性研究”翻阅国内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些《比较管理学》教材。有意无意地把比较管理视为描述性研究,许多内容停留在浅层次的比较或表面的现象堆积上,致使比较管理研究偏离了其发展的轨道,失去了其应有的学术魅力。不难说明,这种简单描述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比较管理的使命。当然,不是说不需要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比较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释性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比如大内的《Z理论》一书,有约一半篇幅在讲述从A到Z的应用问题。但大内本人很清楚很谨慎,他提醒人们这些步骤只是供人们讨论的焦点,而不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食谱”。波普尔指出,科学的目的是:为所有那些给我们印象深刻而又需要解释的东西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所谓的一种解释(或是一种因果性的解释)就是指组用来描述有待解释的事态的陈述,而其他的解释性的陈述,则构成有关“解释”这个词的更狭义的“解释”。在社会科学各领域,比较研究似乎呈现出一种共性,即解释性研究。凡是比较,而且能够在学术上有所创见者,在已有的事例中基本上都没超出解释性这一范围。比如,亨廷顿的比较研究著作《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及其文明冲突论,汤因比的皇皇巨著《历史研究》。这种比较基本上都属于认知和解释,这种研究很值得管理学界借鉴,比较管理的硏究对象是管理行为背后的管理运作机理,要比较不同情境下管理活动的异同,我们就必须回答“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不同情境下管理活动的异同”。比较管理学虽然也要回答是什么。换句话说,比较管理既要从事共时性研究,更要从事历时性研究。因此,比较管理学在本质上应该属于解释性科学,唯有如此,比较管理研究才能对管理演化过程中复杂的多元因果关系做出深刻的理解和说明。这样,我们对管理模式进行解释性分析,就可能超越“存在”(共时性),进人“过程”(历时性),通过历史的时间长河分析其遗传机制、变异机制和选择机制等,从而对一国管理模式今天为何这样而不是那样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这种解释既有利于人们发现一国管理模式中的特殊经验,也有利于提炼出管理模式中的普适规律。事实上,比较管理学从来没有离开解释和认知,大内的《Z理论》、戴尔的《伟大的组织者》、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这些经典的比较研究的成功之作,也都没超出解释性这一学科的性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改造世界”性质的研究。我们姑且把这类研究称为“对策性研究”我们不是不需要对策性研究,问题是,对策性研究的建议往往应该发生在理论解释之后。有许多学者常常不是先找准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去探究问题背后的社会环境与结构,不去运用恰当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解释,而是匆匆忙忙地提建议、做对策。这种所谓的“研究”不应该提倡,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者的有益提醒:较管理学的研究,不在于找出可以引进或者模仿的楷模,而在于通过比较认识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形成机制,提供引进或者模仿的可能性论证。学术研究从来都是解释性的,而不是对策性的。由比较研究直接进入对策研究,很可能不是比较管理学的真正出路。但是,对策研究往往具有现实的吸引力,这值得学界警惕。那么比较管理研究可以引人演化分析范式吗?解释性学科必须拥有解释性的分析范式与之匹配,我们才有可能对事物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做出深刻的解释和说明。我们刚刚提及共时性与历时性这一对术语。共时性和历时性相对,是索绪尔提出的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的方向。共时性的一切牵涉到对事物的静态的方面,历时性的一切牵涉到事物的进化方面。共时性方法可以归结为对事物收集整理后在一个时点上进行截面式研究,历时性方法则随着时间从上往下探究或从下往上追溯。在比较管理研究领域,颇为流行的仍然是“文化分析范式”。比如,人们仍然习惯于采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理论去解读管理问题,特别是跨文化管理问题。这是必要的,但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五维度分析可以解释管理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可以进行一些管理活动的共时性分析,但在回答诸如一种管理模式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这类复杂的问题时,“文化分析范式”就显得有些苍白或空泛。在研究这类复杂问题时,进化生物学和演化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一些历时性分析的方法。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这种科学方法没有进入比较管理学家的视野。与功能生物学研究分子工程不同,进化生物学研究物种的演化。遗传、变异和选择是进化生物学的核心范畴。演化经济学同进化生物学一样,始终在提问上致力于历史起源和过程解释,主张比较的、历史的、回溯的方法。霍奇逊指出,生物学将一般性原则(例如分类法和进化规律)与关于特定机制和现象的特殊研究相结合。这就是为什么社会科学必须更接近生物学而不是物理学的一个原因。比较管理学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成为一门“沉闷的科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由于其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去解释是什么因素导致不同情境的管理特性的形成,这些因素是如何演化从而影响到管理特性的改变。现在,我们欣喜地发现,演化分析方法完全可能“激活”比较管理学,使其从“沉闷”转入“活跃”,在科学研究中,隐喻或类比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是从其他学科引入新的认识论并与本学科杂交产生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帮助当事人从本专业已“锁定”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又有助于新范式的内核的形成。演化理论中许多重要范畴和理论,对比较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演化经济学强调事物发生的初始条件与结构、注重分析主体能动性与制度结构的关系、致力于寻找事物发展的基因及发展过程中惯例的特殊作用,以及历史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累积因果效应、个体群思维方法、路径依赖、互补性等重要理论范畴具有深邃的学术内涵和极大的学术魅力。可以预见,引人演化分析方法会大幅度地改写比较管理学,甚至可能引发一场管理学方法上的革命。
管理学相关展业可谓是近些年来一直很受追捧的专业了,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可以报考相关的管理学专业。那么,根据您最近一次教育学科评估结果,全国管理学各个专业的顶级高校都在这里啦,欢迎保存与转发!1、管理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二级学科有: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 、保密管理。2、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学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劳动关系。3、农林经济管理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大学。二级学科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4、公共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学科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国防大学(原由南京政治学院申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郑州大学。二级学科有: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管理学各类专业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本次评估。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每天推送哦!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请您点个赞,谢谢~
管理类学生就业最好的几所大学,从学科排名来看都在全国前十名!软科2018年度最好的大学专业排行榜中公布了管理类专业部分的大学排名,这些大学的管理类专业确实不错。那么这些大学的毕业生是否毕业就能从事管理工作呢,反正应该比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容易一些吧,毕竟起点高一些?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共有15个二级学科。现在就来一起看看今年软科管理类一级学科最好的专业排名情况。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情况。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2、工商管理类专业排名情况。这个学科应用性很强,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3、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排名情况。千万不要看不起这个专业,农林相关的管理专业可是香饽饽哦!4、公共管理类专业排名情况。这类一级学科是从事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听名字就很厉害吧。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排名情况。图书馆学是研究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干这行的不愁查资料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婴幼儿其实是- 个个不成熟的个体,他们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差,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这门课程不仅要研究学前儿童肌体本身以及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还要着力于研究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等范畴内的问题,使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范围大为扩展,使学科的综合性大大加强。幼师学 校开设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这门课程,就是让大家掌握卫生保健工作技能,适应幼儿保教工作。那究竟这门学科具体要学习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共同看一下。光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内容传统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其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学前儿童的肌体本身以及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卫生保健的生物学模式影响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研究学前儿童身体的形态、机能、生理等方面的规律与评价方法;研究学前儿童代谢的特点和营养需要,以及托幼机构平衡合理的膳食和饮食卫生制度问题;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卫生问题,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安排托幼机构的一日生活;研究托幼机构的外部环境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问题,比如托幼机构场地和活动室等用房的规模、采光照明和通风取暖的要求、儿童用具和桌椅的卫生标准等;研究学前儿童中常见病和传染病发生和消长的规律以及降低和控制患病率的措施;研究托幼机构对学前儿童卫生习惯和行为的培养问题;等等。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这些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的是学前儿童身体的卫生保健问题。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掌握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护理和急救等)。(2)以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依据,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制定和执行婴幼儿的生活制度,合理调配幼儿、婴儿的膳食,预防身心疾病和传染病,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安全教育和预防意外事故的工作。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研究内容的扩展和充实,使教育与卫生之间的联系更趋紧密,使这门学科在指导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托幼机构其他人员、社会各有关人员以及家庭中家长的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更具生命力。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方法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方法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有相通和相似之处,具体的常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 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群体的学前儿童。调查法运用体检、访问、谈话、问卷、考察等手段,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对患病情况进行检查和登记,对个体、集体和环境各方面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和测定,对托幼机构生活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专家或家长等进行谈话或问卷等,搜集原始资料,并做统计学处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科学结论。调查法是教育学、心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卫生学的常用方法。运用体验、访问、谈话、问卷、考察等手段来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克服干扰因素,尽量消除不科学的东西和干扰因素,使调查获得的数据比较准确。(二)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 在严格控制各种有关的因素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实施目的性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卫生学常采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各项指标作为衡量和评价的依据,例如通过X射线照射,电生理变化以及尿、血等项生化检查指标考察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肌体的各项功能状况。学前儿童卫生学除了采用经典的卫生学研究采用的实验法外,还常运用教育实验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控制条件,采用对比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得出实验结论。通常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形式。自然实验就是通过自然观察、设置情境等获得数据,这样所获得的数据比较真实可靠,但所耗人力、物力较大。实验室实验所得数据不够准确,往往会掺杂主试个人的一些观点,但如果严格控制各种有关因素,也能获得良好收获,所以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三)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可分两种,一种是正式观察法,其结构较严谨,计划和控制较严格,常包括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特征等级评定法等;另”种是非正式观察法,其结构较松散,便于运用, 常包括日记法、逸事记录法、清单法等。例如,在研究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时,可在观察前制定一个儿童行为观察表,列出需作观察的各个项目,并对每个项目出标准和数量化平定登记,在观察中据此实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评价。观察法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中也常被运用,可分为正式观察和非正式观察两种形式。(四)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问题。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中,有些需要解决的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问题需要研究者直接面对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而教育实践的动态流程又不断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研究者充实或修正方案。在这一类研究中,行动是研究的导向,在行动和研究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去解决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问题。根据对象的行动而分析个体心理,并归纳出最终的数据,这种方法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比如研究焦虑症、洁癖、心理变态行为等。(五)案例分析法通过个案的分析,揭示学前儿童存在的各种与身心健康和障碍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案例分析法不需特殊器材,运用简便,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它的短处,即在运用时较难排除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印象和可能的偏见,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根据每个个案的分析,运用归纳法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就是该种方法的运用。(六)其他的一些方法以后随着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学会总结,不断发现新的方法并自觉将其完善。而在幼儿园更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这部分内容中,通过大家共同的学习和讨论,我们了解到了我们要学习的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的大概轮廓,大家重点把握它的概念及基本内容,还要了解它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实践和科研中,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小编整理了管理类研究生基本信息,阅读这篇文章,你可以了解到管理类研究生(如MBA)的报考条件、考试科目、报考流程、面试等信息。01MBA报考条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学历有5年或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历身份报考。党校本科学历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院校规定的体验要求。注意:时间的计算统一以毕业证书发证日期为准。(即毕业后有对应的工作年限)部分院校有额外要求,请按照院校规定为准。02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MBA联考科目为综合能力(代码199)和英语(二) 代码204。综合能力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200分,分为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写作3个部分。其中数学基础的考察范围为算数、代数、几何和数据分析。写作部分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论证有效性分析是评论一段有缺陷论证的有效性。论说文为命题作为或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英语(二)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分为英语知识应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4个部分。翻译部分为英译汉,要求将150词左右的英语段落全部译成汉语。写作部分为A.B两个环节组成,A节为应用型短文或者根据汉语文章作英文摘要,B节为说明文或议论文。18年增加新题型根据文章意思挑选标题。03管理类联考报考及录取1. 提前批面试报名登陆报考院校的中心网站,按照规定时间提交网上申请及书面面试申请材料,学院组织专家评审申请资料,择优给予提前面试资格并组织面试。面试后获得条件录取资格和条件录取递补资格的考生需要参加当年12月举行的全国联考。2.全国联考报名(1)网上报名:报名日期:一般为10月初至月末。网上报名地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报名点选择、报考缴纳方式及标准届时详见研招网及报考院校研究生院网站。(2)现场照相、确认信息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需携带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以及报名点需求的资料并在制定时间和地点配合采集电子信息、现场确认报名信息。3.资格审查、发放准考证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发现伪造证件情况,将会扣留伪造证件,对考生学历(学籍)有疑问的,需在规定时间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说明,方可准考。准考证发放: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具体时间详见研招网和院校研究生院通知。4.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1)考生凭借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参加联考。(2)联考时间:每年12月,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3)联考地点:所报院校或者当地安排的院校地点,具体考场准考证上通知学员。(4)考生在研招网或者院校官网查询成绩。(5)入学考试作弊的考生,将会通报所在学校或单位,当年作弊第二年不允许报考,情节严重,暂停硕士研究生考试三年的情况。违法者,将会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形式责任。5.进入复试(1)二月中下旬查询成绩(2)进入复试后,参加院校复试。(院校提前面试说预复试的考生根据院校通知来进行)6.录取院校按照规定的招生计划,提前批面试获得条件录取资格的考生联考成绩达到对应国家线,正常批考试根据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同时英文听力、政治考试合格,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拟定录取名单(原则上不收外校调剂考生)考试诚信情况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重要内容和录取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试不合格着。不予录取。根据部分学校规则,录取的考生可能需要签订协议书,缴纳学费《协议书》由院校委托商学院发放给考生。04 提前面试考生在报名前,先参加商学院组织的提前批面试,若面试通过即可获得预录取资格,只要笔试过线即可录取。提前面试是商学院给工作年限较长、有管理能力但笔试能力相对较差的学员进入相关院校深造的一个绿色通道,也是各大院校抢夺优质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参加的好处:1同时申请多个院校提前面试,先面试在报考,根据面试结果再决定报考院校,增加主动权。提前面试成绩优秀,笔试只要通过国家线即可预录取,降低录取风险。先提面在联考,联考达到院校要求即可录取,缩短备考时间。部分院校提面成绩可保留两年,笔试没过线第二年无需在面试。需要准备的材料:每年5月-10月是面试提交申请材料的高峰期。材料通过后按院校公布的面试时间参加学校提前面试,考生可安排时间参加不同学校的提前面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提交材料就有面试资格,建议考生早点准备,让专业老师知道和修改申请材料,突出优势,将您的经历完美呈现,并就申请材料中内容让老师进行模拟面试。考察的知识:主要考察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管理经验、外语水平、海外经历和创业经历等。考察的内容:包含仪表仪态行为、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判断决策能力、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和团队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价值取向和职业能力、创业精神与创新知识、吃苦耐劳等多方面能力。“若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收藏和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哦!你的收藏和分享转发是小编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