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1个月时间准备和复习,然后考上了南方某985大学的全日制管理学博士。现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第1步,联系博士生导师这一步非必需的,但如果能联系上导师,有导师表示愿意接收你,那么导师可以提供一些笔试复习教材给你,教你怎样面试,介绍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给你认识,这些对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过,提前联系好导师的缺点就是,你对这个导师的了解不够多(例如人品、带学生的风格、研究兴趣是否与你吻合等)。你若是盲目发邮件联系导师,而导师又答应接收,日后你入学后一般就得进入他的门下。若是到那时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导师,就很麻烦了。利弊你们自己考量吧!我的建议是,如果时间允许,先用多点时间打听、了解一下这位导师,然后再发邮件给他做自我介绍,问他是否愿意接收你。我的经历就是在学院官网浏览一下各个导师的主页,然后对喜欢的导师发了一封自我介绍的邮件,把我的简历、曾经发表的论文、曾经写过的书稿发给他。然后那位导师回复了我,约我到他办公室面谈。面谈过程还比较愉悦,然后他就给我介绍了一位师兄,辅导我如何准备笔试和面试,这对我实在有很大帮助。但我后来指导的一些考博士的师弟师妹,他们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也能顺利考上了。然后通过第一年的课程学习,深入了解了各个导师的情况,第一年末才递交选导师的申请书。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第2步,递交申请材料我报考的学院是自主招生(申请-考核制),所以我不用参加全校的统考,直接递交申请材料给学院就行。如果学院审核材料通过了,就会出公告,通知笔试和面试的时间。其实有自主招生权的学院要求递交的材料都是大同小异,包括:1、英语六级超过450分,或新托福成绩大于80分,雅思大于5.5分,或者曾经发表过英文论文,这样就不用提交英语考试证书了。2、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4、个人简历。5、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表。5、体格检查表。6、代表性学术成果。具体资料看各学院的官网。那个研究计划就像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行。第3步,笔试复习。我那时笔试的内容有3张卷子,分别是管理学理论知识,管理学研究方法、英语。对于管理学理论知识,我建议复习的书本是《西方管理思想史》(郭咸纲著)、《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史密斯和希特主编)。对于管理学研究方法,我建议复习书本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这本书非常厚,但内容很丰富,也很实用,对于我后来读博士做研究也有很大帮助。而英语复习,由于提前了解到考试内容是针对目前的经济热点,用英语写一篇文章,表达个人看法,所以我就背诵CCTV NEWS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的新闻。近些年,学院的英语笔试改风格了,不仅有写作题,还有阅读选择题,有点类似考六级。我闭关复习了1个月,把推荐的那3本书都读了4遍,天天背诵英语文章。第4步,笔试考试复习了一个月后,终于等来笔试的日子。笔试时间是9点-12点,监考老师发下来3张卷子(就是前面说的3张),要求我这3 小时内做完交卷。我当时给自己安排每张卷子用1个小时完成。《管理学理论知识》有5道大题,每道大题又有几个小题,都是主观问答题,没有选择题。题目例如:蓝海战略和红海战略分别是指什么?请你描述一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什么?《管理学研究方法》题型跟理论知识的卷子一样,题目例如:什么是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怎样检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Cronbach 系数用来做什么?请你写一个你曾经看过或研究过的论文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英语卷的题目前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赘述。题目例如:请你就“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写一篇英语文章。第5步,面试笔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就接到通知,说我笔试分数通过了,可以参加第二天的面试。所以,我就赶紧制作了面试用的ppt,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研究计划。第二天我参加面试,面对5位面试官,我从容不迫地讲述我的ppt(过程就像硕士论文答辩一样),我讲述完后,5位老师就开始提问。问题例如:请你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3分钟);请你说几个管理学理论的名称和大概内容;检验内生性的方法有哪些?第二天,学院就把笔试和面试的分数、录取名单公布在官网上,我也顺利被录取了。录取通过率?记得当时大概有28人提交报考申请,由于学院考核严格,只有10人可以进入笔试,笔试完后,只有5人笔试通过可以进入面试,最后5人面试都通过被录取了。
学威15周年学威国际商学院,2003年成立于上海,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八大国际MBA项目,MBA课堂已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15大城市,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MBA、DBA毕业生,拥有在读学员3000余名。01:10(学威国际商学院十五周年·学员祝福)10月28日亚洲城市大学副校长、主管商学院的拿督教授杨亚良博士、亚洲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主任、亚洲城市大学商学院和IT学院执行院长Prof. VIKINESWARAN、亚洲城市大学MBA&DBA中国项目徐主任等一行受学威国际商学院邀请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Prof. VIKINESWARAN现任亚洲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主任,亚洲城市大学商学院和IT学院执行院长,拥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和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是马来西亚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Prof. VIKINESWARAN在国际期刊、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从教二十年,他先后在马来西亚林国荣大学,马来西亚汝来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等马来西亚知名高校任教。目前,Prof. VIKINESWARAN是根据MQA的要求制定亚洲城市大学DBA,PHD毕业流程、学术水准,论文写作方案的撰写人。亚洲城市大学副校长拿督教授杨亚良博士在上海万怡酒店为学威国际商学院·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DBA在读学员举办了“2018年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这场论文开题报告会对亚洲城市大学在读的博士学员们而言堪称“及时雨”。在本次论文开题报告会正式开始前亚洲城市大学MBA&DBA中国项目徐主任作了简短的发言。亚洲城市大学MBA&DBA中国项目徐主任首先,她向在坐的各位学员表示祝贺。她说,大家能坐在这里就说明大家的论文在开题,选题上都符合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论文的要求。换言之,在场的诸位都是被选拔出来的。其次,她明确指出亚洲城市大学对工商管理博士的培养是有明确条件的。其中包括学制,学分,读书报告,而最终考核大家的是博士论文。她提醒大家务必重视自己的博士论文,建议学员们以博士的心态、博士的学术水平来要求自己。在论文选题上、框架上、内容上都要积极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在论文的写作上,她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研究的行业及主题,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多参加论坛、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大家都能得到启发。她特别强调,在论文写作上多做笔记,多寻找资料、文献来支撑自己的论文。同时,她还鼓励学员们多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同时指出这些对大家今后的履历非常重要。她说,自己很欣慰,今天十几个人的开题报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员达到了博士开题报告的要求,还列举了某位学员的开题报告,并给予了肯定。最后,她强调,在论文写作注意事项上,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研读亚洲城市大学的博士论文指导手册,而在本次论文开题报告上一定要注意专业二字。徐主任的发言既有朋友间的知无不言,又有师长得谆谆教诲,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接着本次论文开题报告会正式开始,学员们依次上台向杨博士、Prof. VIKINESWARAN作了开题汇报。杨博士和Prof. VIKINESWARAN分别对学员的论文选题、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论文框架等进行了点评,同时给出了修改意见。 本次导师点评分为口头点评和书面评语,其中书面评语将代入学员的档案。在口头点评中,杨博士和Prof. VIKINESWARAN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学员们论文报告中的问题,对其中的不足和需要修改的地方,他们认真、耐心的给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对于部分学生开题报告给予了肯定,对大家辛勤努力整理上百篇文献综述的认真态度给予了称赞。杨博士和Prof. VIKINESWARAN点评完最后一个学员后,徐主任将学员们分为两组,分别由杨博士和Prof. VIKINESWARAN来带。学员们倍加珍惜与杨博士和Prof. VIKINESWARAN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们抓紧每一分钟积极向两位导师请教。最后,学员们与杨博士和Prof. VIKINESWARAN进行了合影留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知识的传授上、在对学生的期望上,中外导师都秉持了一样的师者精神,那就是严谨、严肃的教学态度。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无论是对于在读的、即将毕业的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DBA的学员们来讲,还是对其他人来说“一勤天下无难事”是千古名句,又是至理名言。在此,学威国际商学院祝勤奋、努力的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DBA(博士)的学员们在论文写作上能再接再厉,早日完成学业!欢迎关注学威国际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DBA,录取了】2007年,公司启动上市,为拓展视野与战略水平,入读了长江商学院EMBA。两年以后,长江商学院毕业之时,公司也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会,创业不到7年实现了上市,2013年发展成为全球行业龙头。2013年,在发展到行业龙头以后,确定了通过并购向高端医疗器械跨越、开辟产业新蓝海的发展目标。为提高在金融与资本领域的视野与能力,2014年入读了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第二年开始搭建上市公司+PE模式,组建精英团队,2017年启动了对柏盛国际的跨国并购,到今天三年的时间,通过60亿跨国并购、31亿可转债、15亿产业基金,撬动了100亿资源实现了产业的凤凰涅槃升级跨越。做为企业家,我们不追求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一定要能够和不同领域的人对话,对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的边界很容易成为企业的边界,因此就需要持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持续升维。而要做到这一点,要能够打开自己,去接触,去探索,去链接更多元的世界,认知边界越宽,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与局限,而这样的过程,正是人从内往外的进化过程。现在再读书,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蓝帆,进入了新阶段,对我来说,目标已不是自己变得更强,也不仅是探索和延展知识系统与商业领域的边界、认知的边界,而是思想的深邃与广袤,和心灵的富饶,如何更深度地与时代与历史的洪流交融在一起,立足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与担当,为社会创造更大福祉。开始攻读管理学博士,也开启人生一段新的旅程。
文章类型:管理论文如何写好管理学论文本文只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管理学论文方法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文的第一章节是导论,包含的内容有①提出问题或交代研究背景,说明问题或论文选题的理由②研究综述,指明研究内容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所要研究出的结果③研究的方法④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如论文的内容、范围、性质、主要过程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技术路线提出所论述问题的结论论文在写作前需要先定义关键字论文在写作前需要先定义关键字论文必须有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必须明确,一般都要对采用的理论基础进行简单的描述说明,以便不了解理论的外行了解理论内容。对理论进行描述时,不能笼统概括,如“本论文以古希腊哲学为基础”“本论文以文艺复兴理论为基础”,这样的理论介绍相当于没说。一般情况下,管理学论文用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常见的有: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厂商理论、成本理论、供应链理论、价值链理论、能力理论、资源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NGO理论。注意理论基础的内容要概括,文字不要过多、大段理论文字的抄写是常见缺点,篇幅应控制在5000字。文献综述的前提是文献检索,就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领域进行资料查找的过程,“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炼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业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文献综述可以采取国内国外的顺序,也可以采取时间顺序,或者两者综合使用。文献综述不同于理论基础,它描述其他人对该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越详细越好,可以反映你收集资料的细致和用心程度,篇幅没有限制.论文必须有图和表,图和表的名称要写清楚注明,要求是“表上、图下”,即表的名称在表的上面,图的名称在图的下面。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根据不同的地方对参考文献有不同的要求。论文的语言风格:文风质朴,简单易懂,逻辑严谨,数据准确,善于使用表格,图示帮助理解表达意图。制表技巧:标题简单明了;表格形式一般采用开口式;如表格栏数较多,对栏数加以编号。数字要填写整齐,对准数位;凡需说明的文字一律填入表格注释。统计图:统计图的种类包括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统计图的作用在于表明事物的总体结构,表明指标不同条件下的对比关系,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变化的过程和趋势,说明总体单位按照某一参数的分布情况,展示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论文常见的错误论文常见的错误:格式错误,语义错误,观点错误,逻辑解释错误等,最后就说到这里吧,希望本文如何写管理方向的文章对大家写作毕业论文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的支持!
一、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4、 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分析5、 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二、选题方向:公共关系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1、 论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2、 论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关3、 论跨世纪城市文化形象战略4、 论受众社会心理与城市对外宣传5、 论新闻策划的原则和方法6、 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品味7、 试论未来行政领导的形象塑造8、 浅析组织文化创新走向9、 论中国IC策划的定位三、选题方向:行政管理论与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学1、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2、 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3、 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4、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5、 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6、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7、 论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8、 论政务公开9、 论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中的民主价值取向10、论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的市场取向四、选题方向:行政管理学与行政领导、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细分问题论述)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3、 政府与制度变迁4、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细分问题论述)5、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6、 考核制度比较研究7、 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8、 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9、 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五、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公关传播法规1、 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吏”2、 依法治国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3、 加速政府体制改革,适应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特点的要求4、 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5、 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6、 依法治国与治吏7、 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8、 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六、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监督学1、 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3、 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4、 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5、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6、 舆论监督的作用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七、选题方向:公共行政管理、公共组织与管理、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组织学、西方行政学说1、 当代中国行政模式研究2、 当代中国法治行政研究3、 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规模研究4、 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研究5、 加入WTO与政府制度创新研究6、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八、选题方向:公共管理、领导科学、管理学、市政学1、 公共管理论的经济学分析2、 市场经济与政府体制改革3、 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4、 政府责任研究5、 市场经济与非赢利组织的发展6、 依法行政研究7、 城市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8、 城市政府与法治9、 政府公开与民主行政10、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11、法治与德治12、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九、选题方向: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西方行政史1、 1994年后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外膨胀的原因分析2、 论西蒙的决策思想评新公共管理理论3、 论西方公共行政的民主管理思想4、 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5、 中美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6、 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7、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8、 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9、 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十、选题方向:西方经济学、公共财政、政府经济学1、 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3、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4、 非盈利性组织管理研究5、 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顶性6、 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7、 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十一、城市行政管理(市政学研究)、市政学1、 城市政府规模的讨论2、 公共人力资源讨论3、 城市社区管理讨论4、 城市管理讨论5、 户籍管理讨论6、 城市公共管理专题讨论7、 市政体制比较讨论8、 社会网络与城市发展讨论十二、选题方向:市政学、管理学1、 论城市的本质2、 市政学研究的内容、界限及意义3、 西方市政学研究4、 比较市政学研究5、 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6、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7、 撤退设市可否作为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8、 外国城市管理体系的变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9、 制度变迁与城市管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总体的问题1)忌标准太低不知道国际化标准, 例如, 不知道Nature 、Science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论文的标准、取向、动态。一些学生在选题时根本没有考虑还有国外学者的研究, 甚至某些获奖的博士论文没有一篇外文文献, 而其实论文涉及的领域正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不知道母科学标准, 例如, 不知道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母学科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国内优秀学术期刊的标准、取向、动态。2)忌缺乏理论指导不知道什么内容可以称得上是理论, 不知道科学的核心是理论, 不知道好的理论应当具有实践意义;论文“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 , 成为既无明确的理论指导、又无严谨的实证根基的悬空论文。这反映出作者缺乏严格的理论训练和方法训练。3)忌思维混乱 论文逻辑混乱, 结构不清, 没有整体设计理念。论文中只看到文字和文字的堆砌, 看不到逻辑推理的脉络, 看不到作者思维的痕迹和灵性的火花。这反映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概括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反映在论文中需要高度概括、提炼的内容中, 如题目(包括各层小题)、摘要、讨论、结论等。2.选题的问题4)忌课题不具有科学探索的倾向课题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理论指导, 没有研究假设, 没有不确定性, 不冒风险, 没有探索倾向。5)忌课题过于肤浅 例如, 大量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用百分比对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细小环节进行描述的肤浅层面, 没有尽力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没有注意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三变量的引入):例如, 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 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6)忌课题重心太高 不注重从“ 小” 做起, 片面追求宏大, 用“ 战略” 、“对策” 、“ 发展”堆砌空中楼阁, 表现出“ 倒金字塔” 的倾向和“ 空泛化” 倾向。7)忌将专项等同于专业 不注意或不愿意寻找自己的学科归属、学理取向和研究重心。选题没有专业归属,却又不是真正的学科交叉。8)忌文献综述只综不述或只述不评, 不从中提炼出研究依据例如, 文献综述部分太长, 用“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的文字轰炸方式罗列看过的资料, 期待博得评委“ 不念功劳念苦劳” 的同情, 却不对前人研究进行认真和详尽的评论, 不明确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又如, 仅用很小的篇幅阐述选题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再如, 在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之间, 没有过渡段落或章节导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文献综述部分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流水帐似地罗列年代、作者和书刊名等, 没有按照“问题或要素” 等维度来展开论述框架。9)忌不能全面掌握相关领域主要进展 例如, 即便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外文文献, 也不引述或很少引述国外研究成果;文献没有引述到当年或前一年;很随便地表示该领域未见相关研究, 却没有在正确的关键词下进行文献查阅或没有进行扩展性的文献查阅;引用文献老化, 不能反映该课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样的话, 如何做到站在巨人的肩上?10)忌引用文献级别过低 例如:大量引用著作中阐述的成果;引用低档次刊物的成果。你可以看看那些发在高级别期刊的文章的参考文献,有几篇引用了普通期刊甚至是一般核心期刊的文章?11)忌关键词无专业特征例如:现代、当代、特征、现状、现状调查、对策、改革对策、影响因素等词。这些不叫关键词好吗?3.摘要的问题12)忌方法交待过粗, 信息不全例如, 不交代被试情况、实验条件、问卷情况等。13)忌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各部分失衡 例如, 仅仅介绍结果和结论, 问题和方法部分过于简单。14)忌英文摘要用Chinglish英文摘要怎么写?不要简单翻译软件翻译一遍就行了,多用几个翻译软件,多来回翻译几遍,然后一字一句的修改。4.方法的问题15)忌忽视实验方法不知道因果关系是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知道探索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是实验方法;不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 而实证主义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实验;不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索问题;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实验.16)忌问卷的效度评价过于单一仅有以专家评价为依据的内容效度指标, 且专家评定过粗不细。不知道还有结构效度、预测效度等需要做定量化的考察。17)忌胡乱套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例如, 将事实题、单选题、排序题、填空题等放在一起, 做内部一致性检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18)忌仅用问卷调查, 方法过于单一不会使用实验、电话访谈、面访、行动研究、日记分析、作品分析等其他类型的方法探索相关主题。19)忌研究方法介绍得过于简单这就无法让读者判断方法的完备性和科学性, 无法让读者进行重复检验和后续研究。20)忌违反绝对底线原则、不会进行多元分析 绝对底线原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 差异显著性的统计检验数目不应超过样本数目。但一些论文在样本不大的情况下, 采用了过多的显著性(可靠性)检验, 在应当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采用的却是单元统计分析。21)忌罗列非主要方法 核心方法用的是调查或实验, 却罗列非核心方法如文献资料法, 更可笑的是还罗列逻辑分析法、比较法, 以为列得越多越科学。这个问题根源于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区分未被学生认识到。应当认识到, 与科学理论一样, 科学方法也是分层的, 包括方法论层面、研究方式层面和研究手段层面。22)忌仅用百分比进行数据分析而且, 分析还很肤浅, 使读者觉得和中学生、大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高度以及数据分析水平区别不大, 甚至更低。5.结果与讨论的问题23)忌数据轰炸例如, 可以合并的表格仍以拆分形式展示;用大量表格堆砌研究结果。再如, 用表格展示原始数据而不是加工后的数据。24)忌讨论不对应实证研究所得到的资料或数据让读者感觉做不做研究、得到什么结果都无所谓, 反正讨论和结论都先写好了。25)忌提出的“ 理论” 和设想缺乏调查、实验的实证支持 凭借臆想提出主观、空洞、自鸣得意的观点, 缺乏调查、实验的数据支持和全面、扎实的论证。26)忌不找出并讨论本研究结果中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 例如, 仅仅停留在“ 本研究证实了前人研究结果” , 无创新性。再如, 在展示和讨论数据图表时, 仅做描述, 不能透过数据去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27)忌不将研究成果做概括性的提炼和总结 这种见木不见林的问题反映出逻辑思维和理论素养的不足, 导致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恰当的抽象与概括, 举一而反三。6.结论的问题28)忌结论超越常识或专业常识使读者觉得这样的结论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得更好。29)忌结论简单重复结果的主要内容 结论中没有提炼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0)忌对策与建议形同虚设 应用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痛不痒, 缺乏针对性、操作性, 使读者觉得这样的建议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 得更好。理论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具有深刻性、超前性和引导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选题是学术论文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具有战略性的意义。选题好,论文不一定好,但论文好,一定要选题好。选题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不低于四成。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选题这个环节。论文怎样选题,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选题都有其特殊性;而且,选题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过基本原则也还是有的。关于选题的基本原则,笔者想强调八个字:下沉到点,点面兼顾。01.下沉到点 选题一定要凝聚到“点”上,切忌“大而无当,浮泛不实”。写论文最常犯的毛病,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好选大题目。前些年,据《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报道,该杂志经常收到以下题目的文章:《宇宙论》、《宇宙定律》、《世界的本原》、《自然层次原理》、《生命探索》、《论思维》、《辩证法辩证》、《粒子论》等。这样的题目,一本书写不完,一辈子研究不好。它们不是一篇论文的题目,而是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学科!选这种题目做论文,最终都只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为什么有的人易犯选题大、空、泛的毛病呢?原因是很多的,关键的一点,是这些人往往缺乏“问题意识”。写论文、搞科研,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胡适一幅题词所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面对所研究的对象或经验事实,应善于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人就缺少这个功夫。好像一个裁缝,买了面料,剪成一堆各种形状的东西,放这了,但不知道做什么衣服,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科学研究中,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即科学前沿中的问题,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它不是哪一个人,也不是哪一部分人不明白的问题,是所有人都不明白的问题,科学上还没搞清楚的问题;同时,也是比较成熟的问题,即有关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充分的问题。总之,当我们说选题要“下沉到点”时,这个“点”指的就是科学问题,而且明确到一句话能说清楚,一听就明白,让人觉得,对,这个问题是该解决了!具体来说,“下沉到点”的“点”,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它应该是具有新意的点,就是说,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研究过了但没有研究透的,感觉研究透了但是有分歧的,以及应该予以纠正、补充或是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比方说,笔者接触到的北京大学一位博士生,她的博士论文选了个题目叫“秋石源流研究”。秋石就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春药,一种含有性激素的药。它是从人的尿液中通过配方萃取出来的。李约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古代26种最重要发明中的一种,也有人赞誉它为“古代药物化学之花”。但是关于秋石是否真的含有性激素以及有几种配方的问题,学界至今没有定论。这个题目,特有新意,学界没有解决的问题呀!如果解决了,就能引起关注。它应该是关键性的点。关键性的即是在学科发展中或者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当然如果二者兼具就更好了。一般地,在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交叉点上选题是最好的。期刊编辑通常强调选题要亮眼,什么样的题目亮眼?就是这样的题目!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亮眼吗?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亮眼吗?如果二者兼具,就更亮眼了!这也就是通常说的选题“高起点”。选题选细枝末节,做那些内涵贫乏的文章,意义不大,没有影响。一个学科有待研究的问题就像一棵大树,彼此有机联系,地位不同。有树叶、树枝、树干、树根。上哪去选题?树叶吗?不,不要到树叶上去选题,至少得选个树枝,或者是树干,勇气大一点,经过可行性论证,也可以直奔树根。这样的选题,才具有关键性。爱因斯坦说得好:“我无法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拿起一块木板,专找最薄的部分在最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了很多孔。”它应该是前景广阔的点。即有进一步开发的余地,能够沿着这个点的方向继续做下去、做很长时间,甚至够做一辈子。选这样的题目就不能随便拍脑袋了,必须综合考虑本学科的发展趋势、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等因素。要把自己的选题置于整个研究领域来考虑,不可孤立地去选题。肯定要选一个点,但这个点不能脱离面,要使所选的点处于一个系列之中。就是说,选题要系列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题技巧,为什么呢?它最明显的优点就是“经济”。系列化的问题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做完第一个题目就等于为第二个题目铺平了道路,甚至是做完了一半的工作。如果说,孤立地选题是事倍功半的话,那么选题系列化就是事半功倍。一般地,凡博士论文选题是沿着硕士论文方向做的,不仅省劲、做得快,而且也容易做得比较好。试想,已经思考了三年的题目再思考三、四年,还能做不好吗?02.点面兼顾 选题一定要点面兼顾,把点置于面的整体当中,予以统筹考虑。贯彻点面兼顾原则,除了选题系列化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选点一定要考虑面的恰当性。点不是孤立的,它跟面息息相关,在哪个面即在哪个领域选题,是一个较之选题“下沉到点”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假如领域没选好,那么,要想在这个领域选择一个前景广阔的点是很难的。所以,论文选题,还涉及研究领域的选择,也就是科研方向的选择问题。科研方向的选择,是每一位搞科研的人必定会遇到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科研方向选择得是否恰当,决定了一个人的学术高度和学术寿命。俗话说,“男怕找错行,女怕嫁错郎”,同样,搞学术研究也千万别站错了队,站错队,后果十分严重。总之,在选择研究方向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最容易犯的偏差有三种:一是变化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一个确定的领域。表面看,某些人发表的文章挺多,但若问,此人是搞啥的啊?谁也说不清,包括他本人,这不是一种悲哀吗?搞学问,一定要搞带记号的学问,人人都能说得清你是哪方面的专家。有的人喜欢跟着形势跑,这是肤浅的表现。二是难度大。选择的研究领域,所需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都不具备,怎么去研究?选的研究方向太难,这在学术圈时有发生。有这样一位大学教师,他扬言要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结果研究了一辈子,直至退休,事业上一无所成,生活上穷困潦倒。由于选择研究方向时,对研究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又过高地估价自己,结果很惨。再如,上个世纪70年代末,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报道后,吸引了很多人继续做这项研究。中科院数学所的所长杨乐不断收到声称自己证实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要求予以鉴定。杨乐不胜其扰,为此发表了公开声明,他说,我建议凡是以哥德巴赫猜想为研究方向的人,退出来吧。为什么呢?目前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数学工具还没出现,就是说条件不成熟。当然,上述两个例子,比较极端。通常情况下,研究方向不至于这么难,但是较之自己的实力和条件,所选择的研究方向过难,这个情况还是常见的。三是自由度低。即所选择的研究领域大脑不能自由思考,手脚不得伸展。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而未知世界充满了大量偶然因素,各种各样的困难随时都可能出现,因此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必须保持自由。自由,首先是心灵自由,其次是外部自由。心灵自由,是指思想超脱,摆脱名利羁绊,所选方向有可能使人一辈子陷进去出不来了,但就是这样,毫不动摇。这种做法和上面说的情况不同。上面说的是所选方向过难,不可企及、不自量力。这里是,难,但经过奋斗,成功还是有可能的。顺便说及,搞学术不可老是写些小文章、搞点小项目,要做高水平的学术,一定要炼好基本功。正像盖楼,要想把楼盖得高一些,地基必须打深、打宽、打牢。其中最当紧的就是要熟读本学科的经典著作。每个学科都有经典著作,要熟读经典著作。笔者有句座右铭:“半部论语治天下,十部经典傲学林”,笔者不是主张骄傲,而是说,只要有十部经典著作烂熟于胸,在这个学科的同行面前,就有了底气。一定要相信这一点。先查一下所在学科的经典著作是什么,着眼于学科的历史发展、最新发展和国际视野,找出十本来,然后反复读,读透它!读透,就是搞清一本书的作者提了什么问题,怎么提的,怎么论证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然后再跟作者辩论,正确评价其长短;最后“接着说”,超越原著,阐发自己的观点。南怀瑾知名度很高,南怀瑾的功夫就在这里,他闭关修行了两三次,躲进山林,隐居起来,啃四书五经。我们不一定隐居,但沉默两年行不行?不发论文、不做项目,只看书,把经典啃透了。这一点在青年教师中间非常值得提倡,笔者积三四十年科研之经验,有这么个体会:非淡泊无以明志,无宁静不能致远;淡泊、宁静的实质就是保持心灵自由。外部自由,首先是指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伸到禁区里去了,意识形态不允许,那就需要再斟酌;其次是指研究的物质条件充分。现在搞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研究,常常有社会调查的问题,没有经费,寸步难行。另外,许多单位的统计资料不实,还不公开,这个学问没法做呀,外部条件不行!显然,这里所说的“自由度低”,主要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领域里的“外部自由”程度低。上面,我们对选题要下沉到的点,做了许多限定,诸如要有新意、比较关键、有前景等等,那么,这样的点怎么去找呢?没有捷径,还是得从读书、查资料入手。通过系统、全面地查找与自己研究目标相关的资料,摸清研究现状、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所发现诸多问题的比较,找出自己中意的“点”。强调下沉到点,是不是就反对选择宏观题目?不是的,原则上说宏观的、微观的都可以选,不过选微观的比较好一点。特别是年轻人,科研经验比较少,选微观的容易些,而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可以收到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是研究对象本身反映出来的,二者息息相关,密切相联。小问题做大、做深入,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大问题、触及到事物深层的本质。正如读一首或一组唐诗,譬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吧,对于该诗某一句的理解,可说是一个局部问题,它对于理解杜甫诗的思想和风格或许是一个小问题。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1962年杜甫诞辰1250年之际,山东大学杜甫专家萧涤非先生连续发表了两篇小文章,专门辨析《羌村三首》“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一句中“复却去”的主语是谁的问题。当时,学界有三种观点:杜甫;娇儿;杜甫或娇儿均可。萧先生主张“杜甫”说。在这两篇小文章中,他把这个问题辨析得非常透彻,完全靠杜甫诗透露出的信息,一句句地引用。从杜甫孩子的年龄、《羌村三首》的写作时间、“不离膝”所表现的亲热程度,以及杜甫一贯对孩子的态度等,进行了多方面举证,最后有说服力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同时充分展示了杜甫的匠心独运和为文风格。萧先生选用的题目也挺有意思,是《一个小问题,纪念大诗人》。他在文章中这样说道:“用这样一个小问题来引念大诗人,原本是不相称的,但如果通过这一问题的争论,使我们对诗人那种‘细论文’的精神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发扬,那么对我们学习、研究和批判继承文学遗产也将不是毫无意义的吧?”你看萧先生,一位唐代文学研究的权威,他为了论述杜甫“细论文”的精神,竟然选择了一句杜诗的主语辨析这样一个小问题。其结果,他对杜甫“细论文”精神的论述,达到了出神入化、感人至深的地步!既然论文选题选微观的比较好,为什么又说选宏观的也行、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呢?这是因为,选宏观的题目易于高屋建瓴、统筹全局、直逼根本。特别是,如果一个人有一定的学养、有关的学术积累厚实,选宏观的题目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选宏观的题目,必须考虑怎么去写。不可面面俱到,要着眼于题目的整体,看哪个地方最关键,选择一个关键点,由此入手,向深处开掘。这样一来,仍然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导读:没有博士学位的人,读完此文,不必嘲笑博士。归根到底是学术生产线出了问题。学术越来越水的背后是全民精神下沉。请问,现在大学教师中,除了“课题”需要,保持主动阅读习惯而且阅读有质量的人,还有几个?读博士,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对超越课题和论文、纯粹受精神需求驱动的阅读和思考的真诚热爱。然而,这样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极为少见。2011年,我到一所985大学读博士。我发现,有真才实学的博士实在不多,根本不爱阅读的平庸之辈却不在少数。即使是有些天天捧着书看的博士,同样言谈乏味,思维僵化,几乎看不到半点思想的火花,因为阅读质量低下。除了只会往大脑填装知识片段,用复制粘贴的功夫拼凑论文,品位、情怀、审美均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家居环境和形象气质,真的很难跟知性挂上钩。2011年5月,参加博士复试的时候,在这所985高校的校内宾馆认识一位同来复试的教育学博士生。同住几天时间里,他发表的一些“高论”让我目瞪口呆。文科本科硕士都读完了,他的世界观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千万不忘阶级斗争”的阶段。他说,民营企业家都是剥削阶级,应该被全部消灭。一个三观如此扭曲的人,竟然能进入985高校文科专业博士复试而且顺利考上,可见招他的教授眼光有多差。三年时间里,我还看到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学术“奇观”。一位连马克斯.韦伯都没听说过的高校外语教师,考上欧洲某国史博士;一位连学术论文选题基本规范都不知道的人,被招进来读历史学博士;读了三年中国近现代史博士,毕业之前还连历史学家许倬云是谁都不知道的人,竟然能发表多篇南大核心期刊论文,获得历史专业国家奖学金。不要说“人家不是研究这个,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人。”作为一名博士,如果连本领域最著名的国际学者是谁都不知道,那实在是太不合格了,其基础知识和学术功底非常让人怀疑,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一个个把“研究”做得风生水起。论文数量、学位——而非文化素养和真实水平——赋予了他们无尽的幻觉和优越感。有些博士甚至浅薄到认为:“我们学校毕业的博士,气质普遍比XX大学的博士气质好。”2008年浙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一所末流大学读完本硕后,考上浙大的政治学博士,站在操场上,学校和学历的双重身份转换,让他自我感觉好到几乎要飘起来。跟他聊天发现,学养和阅读还不如优秀的本科生。一位浙大人文学院的文学女博士,自我感觉好到,你多看她一样,她就认定你是喜欢上她这个“知识女性”。就是这位“知识女性”,读到文学博士了,还连茅盾文学奖作品《芙蓉镇》的作者古华是谁都不知道。不说是博士,看她擦的口红和胭脂,你很难相信她的职业与书有关。......问题出在哪里?首先是求学动机。目前,在985高校,外校考进去的硕士研究生,至少一半来自地方院校,至少三分之二的博士生,本科来自地方院校。他们当中有真诚爱读书的人,但是更多的人考研读博是为了改变出身,增加就业机会。985高校处于中国学术圈子的核心地带,985本科生一入大学就开始接触和了解国内学术圈子的真实情况。他们知道什么是学术,自己适不适合做学术,国内学术环境适不适合自己。于是,要么他们纷纷选择出国深造,要么放弃读研读博。少数留下来读博士的,大都是因为不用考就有了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本人非歧视地方院校。它们的学生为了工作,考研读博无可厚非。学术大环境的现状绝非他们造成的,我只是想指出,当读博士的主体求学的动机主要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改变身份和就业,甚至对学术存在严重误解(以为跟期末考试一样,背背书、查查资料就是学术)的时候,整个学术大环境的持续恶化将不可避免。应该努力通过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培养质量,以克服未来“读博大军”的精神短板。其次,博导招生不全是出于学术考量。有一次,我在某985高校校内bbs发起登山活动,来了好几个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生。一见面看到真人,我非常惊讶:全是本科毕业马上跨专业读博士的二十岁出头的妹子,一个个白皙粉嫩到手轻轻一捏就能挤得出水来。国外名牌大学管理学博士一般只招有实战经验的人来读。眼前这些女生没有一点社会阅历,连自己可能都还管不清楚,如何研究管理学?留心观察不难看到,有些(非大多数,更不是全部,别对号入座)实践性比较强的文科专业教授非常喜欢招年轻女博士,因为经常可以带出去做调研,住宾馆。厦门大学教授吴春明就是一个典型。当然,这一类事情未必全是“吴春明们”的错。还有很多“吴春明”没有被挖出来,因为他们的女博士都顺利毕业,交易顺利完成。第三,博导的科研项目需要一些跑腿干(体力)活的助手搜一搜知网文献和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就会发现,人文社科研究越来越沦为体力活。仅仅靠收集和梳扒资料,整理数据,再用挖掘出来的所谓“新材料”,加上花拳绣腿式的解读,就能拼凑整理成一篇学术论文或著作,根本提不出原创性的见解。正因为是体力活,开展一项研究所需要的前置知识储备就不那么重要。博导们非常清楚,博士只要招进来,两篇核心(靠关系)能搞定,几乎没有毕业不了的。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博士生的个人潜质......因此,有时,越是不爱读书的人,招生的时候,反倒越受博导青睐。因为越喜欢读书思考的人,越是兴趣导向,越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所以,越不愿意参与自己不喜欢的研究课题。把不读书、不思考的人招进来读博士,让他们参与什么课题,他们就参与什么课题,反正他们对什么课题都没有多大兴趣,只想用听话合作来换取毕业和学位。读博士期间,他们的选题就是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材料全是导师提供,论文框架也是导师拟定的。他们读博几年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协助导师完成课题需要的体力劳动(跑腿、码字、整理资料、调研)。作为回报,博导帮助他们发文章、过答辩。于是,一项交易顺利完成。当科研越来越沦为交易,当交易越来越普遍,做交易的人全都忘了自己在做交易,他们都把交易当成了科研。在本科阶段,同一个专业所有学生修的课程大体相同,分数高低的差别,让学生们能自觉意识到,别人也能相对容易地判断出,谁在某些方面不如谁。所以,本科生有高傲的,也有谦卑的。到了博士阶段,每个人的专业、选题和方向不一样,失去了可以相互比较的共同尺度,却拥有了 “我是专门研究……”的万丈光芒。正因为这个“专门”,非本专业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人,很难对他们的真实水平做出评价。这正好为南郭先生式的学术混子们提供了容身之处。如果一个人阅读面足够宽广,知识视野足够开阔,他就容易跳出“自己”,在一个大的坐标上审视自己。这种人一般能保持理性的谦卑。如果一个人缺少阅读兴趣,或阅读质量地下,知识视野仅局限于自己“研究”的领域,他就很难跳出“自己”以看清自己。于是,越专,就越容易装。越装,就越容易给自己或被别人戴上高人面具。读博士,没有让他们知识增长多少,而是让他们脸皮变厚了很多,因为博士毕业,他们再也不会为自己从未读过巴金的作品,却拥有文学博士学位感到羞耻了,因为手里有了“我专门研究巴尔扎克”这块金光闪闪的遮羞布。(此处的“巴金”和“巴尔扎克”仅仅指代学科领域不能绕过的重要人物和作品。)由于头上顶着“专门研究……”的光环,光芒太耀眼,以至于他们比普通人更难看到自己精神世界的贫瘠。他们愿意一辈子就守着那口井,靠着井里不断挖出的、很难通过同类比较来确定真实价值的“矿渣”混饭吃,对井外的世界毫无好奇心。那口井不但是他们生活饭碗的来源,也是他们“学术地位”的根基。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把博士单独抽出来谈。文中的“博士”指代把人的心灵分割成块状的学术生产体制。所以,我的批评同样指向副教授、教授、博导。他们中的很多欺世盗名之徒一直是用“专门研究”来掩盖真实水平。最后,还是那句我一再重复的老话:一个人的学养和品位,来自超越功利目的——而非服务于课题和论文的——纯粹出于精神兴趣的自由阅读。
喜欢就给我点个关注吧!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有不少人曾私信问我,“自己对本科所学专业兴趣不足,想通过考研报取其他专业,但又怕跨专业考研难度太大,或是考上了,怕自己底子太差,跟不上。”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位80后女教授,她本科学的是管理学,而博士却读的是农学。虽然她也对自己的这个选择懊悔不已,但最终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到底是谁卢艳丽,1982年12月出生,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本科学习: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博士学习: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毕业两年晋升教授,10年当上副校长。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和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研综述卢艳丽发展了数量性状遗传定位和基因型缺失推算新方法,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引入新的非参数统计模型,成功解析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她发掘了一批以ZmARF31为主的玉米抗逆新基因,以响应干旱胁迫的smRNA和自然反义转录本为主的调控网络及具分子育种价值的功能标记,并系统揭示了表观调控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等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抗逆玉米新材料。同时,她理论研究结合育种实践,探明了西南玉米“温带×热带”杂种优势模式。成功的背后本科学管理学,怎么就跑去读了农学的博士呢?大家对于她的决定,一定是既惊讶又佩服她的勇气。到底是什么让年纪轻轻的“她”就拥有如此大的成就?没有学过生物化学、遗传学,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敢想敢做”的她用一整年的时间疯狂自学,有时候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凌晨2点才去休息,这对她早已成了习惯。在这期间,面临这么大的困难和挑战,她也后悔过,既然做了选择,留给她便只有向前!向前进。她的成功与她那宝贵的探索精神是分不开的,大家都愿意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开拓,而她偏偏要往未知的领域,大家认为新的东西有风险,到最后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大家的说法,她从未有过顾虑,一直以来,她都以明艳靓丽、细腻坚韧、热爱生活、自信乐观、兴趣广泛的新形象,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既有科学家的坚定,又有四川女性的乐观与豪爽。也正是这股精神。卢艳丽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她曾经说过:“我将用四川人打麻将的精神把科学研究做到血战到底。” 最后人生如烟,如云,如风。转瞬即逝。“只有倒退的时间和路”,既然我们走到了今天,又占有如今的社会地位与责任,只有前进,前进,在前进!莫倒退。各位想要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同学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相信自己,为自己的梦想拼他个无怨无悔吧!大家身边又有着怎样的励志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往期精彩这几所高校,有着中部“小清华”的美誉,快来看看都有谁吧!河南省的这几所高中可谓是“高中界的扛把子”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才能更吸引人?1,拟定题目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本科论文要充分的了解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根据选题方向和建议进行相关选题的拟定,并且需要关注的是所拟定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可能是对该学科领域较为前沿的发展的研究,光是拟定题目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按时的完成。在考察和分析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点就是对论文完成时间有一个大概的估算,由于课题完成占用的时间越长,往往就会让写作者产生不耐烦的感觉,同时也很难按时完成任务,第二点就是还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拟定的题目是否适宜,本科论文的题目不要过大,这样太宽泛,也不要太小,这样不好写。2,追求论文写作的原创性。本科论文的原创性是科研所要求的最大目标,也是写作者自身想法的展示,通常综述性文章的原创性内容比较少,都是介绍他人的论述,少数内容为作毕业论文者的分析和看法,综述文章适合于介绍国外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著作,综述文章又有大综述文章和小综述文章,写综述性的文章一定是介绍他人尚未介绍的理论。现阶段国内此类文章较多,而且绝大部分的综述文章是“述而不论”,批判性的论述文章其原创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它的原创部分是建立在对相关理论的批判之上,它所提出的新见解必须论据充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实证性文章的原创成分最大。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正如一汽集团李启祥副总经理说,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竞争,无论是技博士论文术,质量,品牌,功能,成本和规模经济等都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大众”合资进入世界大汽车集团,靠国外发展自己,因此,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2.要捕捉灵感,注重创新,论文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指一种新的观点,创立新说,新的论据(新材料),新的补充,新的方法,新的角度,也有人说创新指研究的内容是新的,方法是新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新的,还有人认为创新指独特见解,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前人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和简化等,由上可见,一篇论文总要有一点创新,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论文,创新靠灵感,灵感靠积累,只有在长期的艰苦砥砺中才能偶然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而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可能变成学术创新的起点,当然,硕士论文创新也不能完全脱离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离开管理学的主流思想,不能没有创新平台,而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否则不会成功,(创新思维方法后述)。3.要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多,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剧变,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研究的对象,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问题,俯拾皆是,对于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现阶段还是研究实际问题较易出成果和被社会接受,从研究经济管理现实问题,得出可以操作的政策性结论,这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立竽见影的效果,意义是深远的,但是,千万不要赶“时髦”,凑“热闹”,因为“热点”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不易创新,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等来选择热点题目,联系实际,问题要抓准,抓准问题的题目,一看题目就会吸引人。 查查呗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