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情况介绍既已县矣

2019年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情况介绍

本文将系统的对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介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考研科目介绍,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目及清华大学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新祥旭考研聂老师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一、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介绍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0月11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正式成立,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Salvendy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工业工程系的立系宗旨是:“在教育与研究方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系,致力于提高中国和世界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工业工程系在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同时,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致力于提高产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广泛开展了科学研究。我系的科学研究自建系以来飞速发展,成立以来围绕现代工业工程基础、物流工程、制造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工业工程系设有三个研究所,涵盖了工业工程的核心领域,分别是:61 运筹与统计研究所:主要研究数学规划、随机模型、决策理论、算法与优化理论、数理统计、实验设计,以及采购管理、运作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顾客需求管理、网络与交通管理、协调机制等。61 工程系统研究所:主要研究生产系统设计与仿真、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与可靠性、制造过程与系统优化、企业集成与信息化、智能监控与可视化生产管理、企业诊断与效率改善、生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61 人因与工效学研究所:主要研究人类与机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生产工效、心理工效和组织工效、可用性理论、生产与交通安全工程、人机界面、职业安全与健康等。研究所名称所长副所长成员数目运筹与统计研究所,所长:姜海副教授,副所长邓天虎副教授,教授3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系统研究所,所长李彦夫教授,副所长曹晖副教授,教授2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人因与工效学研究所,所长皋琴副教授,副所长马靓副教授,教授3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0人工业工程系研究中心,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化、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服务于社会。(1)清华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物流与企业发展中心架起学术与产业的桥梁,通过构建制造、流通、物流行业的交流平台,服务于企业与政府。会员单位:通用汽车、波音飞机、联想集团、中铁集装箱、Logistics物流公司、新竹货运、正大集团、百胜餐饮、大成集团、玉柴物流。(2)工业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先进的工业工程方法与技术,并为同类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已有研究成果:精益生产体系(标准作业和工时系统、精益生产线、快速换线、精益物流、目视管理、生产线平衡);精益制造执行系统(标准工艺/作业/工时、生产调度与进度控制、生产数据收集与绩效考核)。(3)能源生产仿真与优化研究中心应对能源供应风险,打造安全高效的能源生产与供应体系。已有研究成果:原油采购与调度优化,基于风险的设备维修管理,人事与培训管理决策支持。(4)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致力于先进质量技术和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协助企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系统保障的理论与技术,提升系统的可信性和可保障性。主要研究方向:国家质量政策与宏观治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与改进、企业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可靠性与维修工程、系统维护与备件管理等。(5)生产系统与运营管理研究中心面向制造业,提供新一代生产系统技术和先进生产管理方法,帮助企业达成世界级制造。主要研究方向:生产运营管理,先进生产计划与调度,精益生产,生产系统分析与优化,生产物流,制造自动化,生产中的环境、安全与健康等。(6)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问题,并为之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流程设计与优化、企业信息化(ERPMESPLM)、企业资产管理等。(7)卫生与医疗服务研究中心研究卫生与医疗服务系统中的现象与问题,提升卫生与医疗系统的水平、质量与效率,增进广大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主要研究方向:医疗服务信息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疗资源调度和优化、医药物流、医疗流程改善、医疗知识管理、疾病监测与控制、医疗失误预防与管理等。(8)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运用清华大学的智力优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进高科技创新项目,搭建物流科技转移的桥梁,成为物流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国内外技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产业驱动的创新研究平台,供应链和物流经济的智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以市场产业需求为驱动,以物联网先进技术为先导,以创投基金为支持,促进科技技术成果与知识产权转化与落地孵化。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物流体系、区域物流战略、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物联网技术、航空交通调度、集装箱多式联运、交通枢纽运行优化等。(9)复杂系统人因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提高复杂工业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将人的因素纳入到工程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中,面向航空、航天、核电站、高铁、船舶、军工装备等安全关键的领域,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咨询和教育培训等服务。主要研究方向:人机集成系统优化设计、人机界面创新设计、人因学评估与验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人员绩效测量与建模、人的失误及其控制、人员选拔与培训、行为数据分析、安全管理等。(10)数据化管理研究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中心和出发点,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探索生产和服务系统里的创新,据此发现提升效益的新手段和改善管理的新知识,并利用实际数据量化其对运营的影响。主要研究方向:零售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医疗服务、互联网电商平台。根据我系三个大的学科研究方向(即运筹与物流、生产工程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与工效学)和开设的课程要求,工业工程系目前已建成3个实验室,包括物流工程实验室、数字化企业与仿真实验室和人因工程实验室,其中数字化企业与仿真实验室有2个分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有10多个分实验室。工业工程系的实验室为本系和外系19门课程开设40多个教学实验,为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课程实验服务,另一方面也为本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和测试提供一流的资源。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实验场地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可以进行关于产品、生产系统、物流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既掌握定量分析、优化决策、人因设计等工业与系统工程知识,又了解中国产业发展、具备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在北京全日制培养学习年限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3年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2运筹学与统计学(数学规划、应用随机模型、统计学各占1/3)三、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四、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参考书目《运筹学》(数学规划)(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W.L.Winston《运筹学》(应用随机模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V.G. Kulkarni《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盛聚等《新祥旭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应试宝典》五、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备考经验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清华本科水平。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来源:搜狐教育详情关注:北大清华凯旋游学官网(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游学领导者)

敬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我校申报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这是十堰市唯一增列的学位授权点。至此,我校成为整个鄂西北地区唯一同时具有管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点与专业学位点的高校,填补了湖北省学位授权体系的空白,解决了广大鄂西北地区无管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点的问题。截止目前,我校已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机械、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研究生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此次新增学位点属管理学科门类,将于2021年开始招生,招生范围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据了解,在2019年湖北省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细致规划,研究生处精心组织,经济管理学院牵头负责,圆满完成了申报各项工作。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优势与特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获批填补了我校管理学学科门类无学术型硕士点的空白,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实现“升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服务汽车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历史悠久该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始建于1985年,从1988年开始探索硕士层次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经历了合作培养、联合培养、独立培养三个阶段。1988年启动国家教委发展研究中心批准的“五校一厂”(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东风汽车公司)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共培养管理类硕士生4名;2003年起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培养管理类硕士生15名;2014年获批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独立培养研究生。本学科已经拥有30多年研究生培养经历。校党委书记程红兵指导工作校长钟毓宁指导工作师资力量雄厚该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16人。拥有3个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有十堰发展战略研究院等3个重点研究所。科研实力突出近5年承担了8项国家级、102项省部级和36项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课题;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成果一等奖。1篇论文入选ESI TOP 1‰,8篇ESI TOP 1%,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SSCISCIEI论文100余篇。部分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部分专著服务行业与地方能力强我校植根汽车产业四十余年,与东风汽车公司共同探索并实践了多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东风汽车公司培养了近20%的高管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先后与东风汽车公司、湖北三环汽车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学科服务近5年,帮助企业解决重大管理问题23项,相关成果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为十堰、襄阳等地方政府编制汽车产业发展规划18项,咨询报告被地方采纳7项。学科建设硕果累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汽车企业管理问题,形成了大数据与管理决策、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等三个学科方向,注重数据科学及决策理论研究,为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汽车企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为行业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形成了服务汽车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产学合作研究的学科特色,在本地区和汽车行业内获得了良好社会声誉。学术活动部分获奖证书此次我校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符合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仅优化了学校学科专业布局,使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了理工与经管的学科交叉,还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亟需的管理类高层次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湖北省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以及十堰市“绿色生态市、现代新车城”发展战略。据悉,经管学院已经启动了相关招生前的准备工作,迎接首届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新生的报考,欢迎同学们在2020年10月研究生考试报名期间踊跃报考。部分兼职教授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终身教授黄征学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述明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熊 励 上海大学竞争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李 林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刘 钒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史金平 湖北大学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博导刘升福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导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编辑:武贤德 责编:徐升旭 编审:广娟 素材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蒙面人

2020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学制学费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提升竞争力,很多在职人士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来学习。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同学们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热门专业之一。那么,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学制学费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学制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学制一般在1.5-2年之间,同学们在此期间可以选择周末上课、集中上课或者网络上课,周末上课就是利用周六日时间到校学习;集中上课就是利用节假日期间到校集中学习;网络上课就是利用网络远程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同学们可以按照自身情况选择上课方式。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学费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先学后考,毕业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通过此方式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无论选择哪所院校,学费都是比较低的,一般在1-4万之间。同学们可以放心选择院校。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学制学费情况。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正在招生,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院校和专业等详细招生信息或者预约报名!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2020在职研究生难考么?看这就知道了金融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

好天气

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能拿什么证书?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覆盖面广的专业,国内开设此专业在职研课程班的院校均为国内知名高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能够给予学员良好的上课体验。近期有学员想了解此专业在职研的相关信息,那么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能拿什么证书?据悉,此专业在职研招生的院校虽多,但均以同等学力的方式在招生,学员通过结业考试后可获得课程结业证书,通过申硕考试与论文答辩可获硕士学位证书。为了方便大家详细了解,下面介绍一下。课程结业证书报考此专业在职研的学员,在校学完课程可报名参加院校的结业考试,通过此考试后能够获得院校颁发的课程结业证书。此证书是自身学习经历的证明,在所报考院校的官网可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硕士学位证书之后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在学位网报名参加申硕考试,通过申硕考试与论文答辩后能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所获证书在学位网可查,是自身学术水平的证明,受到国家的认可,对今后用人单位升职加薪和评职称会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研毕业后是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的,上文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想要报考的在职人员。毕业后所获证书对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了解清楚并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可放心报考此专业在职研。

毋意

研究生这5个专业薪资待遇好,本科毕业不乐观,考研却真的香

在当今社会,学历可以说是必要的敲门砖。近几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考研竞争越来越大,那么为什么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呢?原因之一就是就业。相对来说,研究生比本科生容易就业,而且研究生的工资也要比普通本科生高。01建筑学普本毕业生一线城市5千至八千,重本毕业生七千至一万左右。五年后大都年薪20万至四十万之间。研究生刚入职,设计院15w左右吧,或者更高点。地产略高,但是一般不超过20w。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当然还有-部分同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 -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不错的;另有相当-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02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如果到医院,工资大约为4000每月,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可以达到7000每月,医学博士更高。做其他相关的工作但不进医院会高-些,一般 本科生大约为5000每月, 但是医院以后的发展前景会更好,随着经验的增加,工资会上升,而且升值潜力较大。找工作是比较容易的,一般去医院,也可以去诊所,或者从事相关的医药卫生工作,就业前景较好。03金融学研究员:应届生就业大方向,因为很多做过卖方研究员的人都很想转型,跳槽人员很多,因此为了补充人员,证券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应届生,主要为卖方研究员(除非是证券资管部的研究员则不需要冲击新财富,不过人员编制很少,而且一般由证券公司内部优秀卖方研究员转岗)毕业2-3年,薪资20-30W,很辛苦,天天写文字,卖文字,不过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做卖方研究员可以努力做首席研究员,研究院院长等等,所以冲击新财富是实现这一切目标的唯一方式;另外可以转买方研究员,之后就努力转型做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总体发展方向还是不错的。04网络工程据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还不足20万。巨大的人才缺口,导致企业不惜以重金挖取网络人才。据权威媒体调查结果表明:京沪地区网络系统工程师的月薪大致为5500-6400元,网络安全工程师的月薪大致为7100-7800元,网络信息技术主管的月薪则高达8900-9600元。可见,网络工程师是大家就业的好选择,同时还实现了高薪水的梦想。0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其简称信息管理学或管理信息学,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范畴。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目前,ERP人才主要在三个方向就业,一是到软件公司就职,从事软件实施工作;二是到软件应用单位就职,提升用户的软件使用效益;三是自己创办提供软件咨询实施服务公司,作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在未来几年中,中国需要大量的专门从事软件咨询实施服务的第三方公司。薪资水平:平均薪资不低于3000元/月。象毕马威这样的外资大事务所对实施顾问开出的薪资不低于7000元/月,新人大概在5000元/月左右。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适合考研,但有些专业却非常需要通过考研来提升专业度,考研之后学历的性价比会更高!这几个专业,研究生毕业工资会很高。

布卢姆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到底多少,估计你想不到

提到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最多的学校,估计你首先会想到的是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亦或者是郑州大学。实际上都不是,这些高校的招生计划大多在6000-8000之间,要说最多还排不上。招生计划最多的居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计划是8903人,你想到了吗?要说招生计划多,首先你要看看这所学校的前身,2012年6月,经教育部、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本身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是1448人。所辖的116个科研院所招生计划是7445人。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是靠其所属的研究机构啦!这些招生机构遍布在全国28个城市,招生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市,招生计划多达3258人(38个研究机构)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136个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都是多少?这些科研院所的地址在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8人物理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1人化学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36人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4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8人人文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4人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7人医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9人未来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00人中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00人外语系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5人工程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161人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0人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68人人工智能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147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4人数学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0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9人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42人微电子学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招生计划120人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天工大厦C座 招生计划35人经济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6号楼H303 招生计划410人动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招生计划70人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招生计划68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 招生计划42人植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招生计划102人高能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乙) 招生计划106人生物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15号 招生计划94人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招生计划45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招生计划93人心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招生计划73人青藏高原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招生计划36人微电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招生计划122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招生计划96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址: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招生计划18人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招生计划63人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招生计划206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条15号 招生计划22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招生计划80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 招生计划120人软件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招生计划95人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招生计划54人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招生计划92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121人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23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8人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招生计划105人电工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6号 招生计划55人过程工程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招生计划77人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招生计划135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招生计划52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 招生计划46人声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 招生计划91人力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招生计划75人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生计划33人半导体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招生计划117人信息工程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 招生计划270人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招生计划42人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招生计划219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招生计划90人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七道32号 招生计划22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 招生计划26人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44信箱渗流所 招生计划18人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地址: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招生计划57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招生计划60人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南屏东路16号 招生计划82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114号 招生计划87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招生计划155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经开区营口路88号 招生计划174人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地址:长春市净月潭西山 招生计划5人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招生计划30人上海药物研究所 地址:上海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招生计划124人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路865号 招生计划94人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招生计划83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招生计划78人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嘉罗路2019号 招生计划84人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地址: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新徕路399号 招生计划10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招生计划72人上海天文台 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号 招生计划28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招生计划120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30人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85人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47人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81人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招生计划97人上海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 招生计划47人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4号楼 招生计划20人南京土壤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招生计划50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招生计划13人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招生计划30人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188号 招生计划15人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地址: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招生计划75人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地址: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 招生计划92人城市环境研究所 地址: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招生计划41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招生计划35人海洋研究所 地址: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招生计划108人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招生计划33人武汉植物园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201号 招生计划27人水生生物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7号 招生计划97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40号 招生计划25人武汉病毒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中区44号 招生计划48人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小洪山 招生计划34人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 招生计划68人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招生计划25人广州化学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招生计划23人华南植物园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招生计划72人广州能源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招生计划42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511号 招生计划82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90号科研教育处 招生计划35人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招生计划80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招生计划149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 地址: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科研管理综合楼91A 招生计划60人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地址: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 招生计划21人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招生计划46人成都生物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招生计划58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招生计划34人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址:成都一环路南二段16号 招生计划28人光电技术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光电大道1号 招生计划72人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招生计划23人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贵阳市林城西路99号 招生计划58人昆明动物研究所 地址: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招生计划49人昆明植物研究所 地址: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招生计划60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址:昆明市学府路88号 招生计划46人云南天文台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羊方旺396号 招生计划27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 招生计划28人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址: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 招生计划87人地球环境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招生计划24人国家授时中心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号 招生计划29人近代物理研究所 地址:兰州市南昌路509号 招生计划58人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招生计划50人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招生计划83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招生计划28人青海盐湖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18号 招生计划28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招生计划70人新疆天文台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招生计划13人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新疆乌市北京南路40-1号 招生计划4这样看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确相当可观,如果分布在全国各地,显得数量没那么多,随着国科大招生计划多,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所高校容易报考,看看往年的分数你就应该明白了。你报考国科大了吗?说说你和国科大的故事?

火弗能热

管理类考研分析与就业分析院校推荐

一、管理类专业会计专硕Vs会计学硕士1、学制会计专硕一般为两年,会计学硕士一般为三年学位:会计专硕为专业学位,会计学硕为学士学位学费上:会计学硕士一般高于会计专硕;教学方式上:会计专硕以案例式教学及研讨式教学为主,它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职业化素质,会计学硕偏重理论教学。 管理类专业会计专硕的就业前景会计专硕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基本不存在就业问题,而且近几年会计专硕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近年人才供需比为0.8:1。每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国企的财务部、银行分行或者支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公务员、证券公司等。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例:证券公司—19.30%;企业(包括国企)—29.82%;会计事务所—26.31%银行——19.30%;咨询行业—5.26%;名校会计专硕毕业生的薪资范围一般在10-20万/年。2、初试科目及分数构成管理类专业会计专硕上午8:30-11:30: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下午2:00-5:00:英语二英语二-100分:完型一篇20题共10分;传统阅读4篇20题共40分:新题型阅读1篇5题共10分;翻译段落共15分;作文2篇(应用文小作文10分+图表大作文15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数学基础共25小题(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75分;逻辑推理共30题,60分;写作共6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3、复试以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硕复试为例主要包括:①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②外语笔试(50分)③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④外语听力、口语测试(50分)⑤政治面貌(100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⑥体检。此外,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进行笔试考查。(2)复试专业能力笔试科目①会计学②审计学③成本管理会计④财务管理(3)复试笔试参考书目①《初级会计学》,朱小平、徐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②《财务会计学》,戴德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③《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④《管理会计学》,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规则: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进行。总成绩计算方法,初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的60%,复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成绩的40%。专业课笔试有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题,面试分为三个部分:专业课,政治,英语。进去先抽题,按顺序每类抽2题,英语口语题目是二选一4、初试分数要求及院校排名230+:(全日制)北大、人大、清华、北航、北理工、北国会、天财、东北、辽大、东财(253)、吉大、哈工大、上交、上财、苏大、河海、南邮、南信、南师、南审、浙大、安大、合工、厦大、南昌、江西财经、山东大学、山财、河南大学、华科、中南财经、中南、中山、广外、暨大、兰大、长安、西安邮电、云大、重庆工商、内大。210-230(全日制):对外经贸、北交大、北工商、首经贸、北语、北林、中农、首经贸、天商、河北匕师大、河北地质、河北经贸、河北财经、沈工、吉财、哈理工、上海大学、上外经贸、上国会、南大、南理工、江苏科技、浙工商、安师大、安工业、华侨、江西师大、山东师大、青乌科技、山东工商、河南科技、中原工业、湖大、华南理工、深圳、广财、广大、广西大、重大、重理工、川大、西南财经、川|师、西南民族、云南民族、西安理工、西安石油、西外、兰理工、兰交大、兰财。210分以下:北方工业、印刷学院、华北电力、矿大、地大、河北U工业、燕山、山西大学、沈大、沈化、辽石油、沈农、沈建、长理工、长工业、哈理工、佳木斯、东北农业、八一农垦、东北石油复旦、同济、东理工、东华得建农林、东华理工、景德镇、江西理工、江西农业、江西师范、赣南师范、中海洋、中石油、河南科技、华北水利水电武大)武纺、武轻工、武理工、三峡、湖北经济、湖南科技、中南林科大、湖南商学院、桂林电子、桂林理工、贵阳财经、云南师范、西安科技、西北师宁夏、石河子、新疆师范。5、最近新增学校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集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海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西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成都学院、扬州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宁波大学、长春大学。二、管理类专业1、管理科学与工程A、专业介绍(学科代码:1201)同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但各个高校的偏重点有很大的差别,有工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科技管理基本覆盖了,现在所有的工科管理领域。总之,涉及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学科方向,都可以纳入这个学科名下。因此,这个学科特别强调考生各自的专业背景,考生自己要去甄别所报考院校该学科的侧重点、实力背景等因素。考管理科学与工程不一定非要上名校,那些有特殊行业背景和学科建树的院校更容易助人成才,比如北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天津大学的工业工程、西南交大的项目管理等。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总显示出有别于常人的大气,因此有人笑称这个学科的学生“最适合做老总”。由于所学的数学知识较多,该学科的学生在决策、机会选择、计划运营方面更有理性和统筹性,毕业后一般在企业中从事战略开发、市场分析、项目评估等工作,或者在研究部从事研究,也有的从事具体项目的运作,比如工程管理、大型成套设备的制造、装备与销售等。管理科学与工程非常欢迎其他专业的考生报考。不过,文科考生很难适应高难度的数学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分析。而工科考生因为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时能得到导师的青睐。因此建筑、土木、电子、计算机的考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B、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1或3。C、推荐院校380分以上: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365分以上:合肥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350分以上:南昌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工商管理A、专业介绍(学科代号:1202)工商管理是管理学大类中与现代企业结合最紧密的一个一级学科。会计学专业解决公司财务问题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解释新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问题,企业管理专业解决企业的组织构成问题,现代公司管理的三大部分,全都包含在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内。由于上述这些专业都需要运用数学的分析手段来进行研究,因此工商管理要考查数学(三)的内容,技术经济与管理以及企业管理中的企业组织学、企业决策学等专业方向对数学的要求更高,需要考生做好准备。文科生报考这些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时,一定要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方向,在时政方面做足文章,善于联系实践,对热点经济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才能博得导师的青睐。而旅游管理则以人文见长,在考查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对考生地理、历史和经济知识的考查。有些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欢迎小语种考生报考。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到企业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工商管理类专业习惯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非常能够体现企业对于实际工作的要求。而旅游管理的研究生,毕业后更多去酒店或旅游区从事管理工作而非F人们通常认为的导游,因为导游、旅行社经理等职位更要求经验而非学历。工商管理对考生的本科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本科学经济、管理的学生能考,学计算机、电子的也可以跨学科报考,文科类的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强化训练以后也可以报考。而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市场营销方向等服务经济性强的专业,与文科更为接近,文科类学生善于沟通的优势能够很明显地体现出来。B、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 C、推荐院校380分以上: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365分以上: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350分以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3、农林经济管理A、专业介绍(学科代号:1203)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分两类,一类是农林类院校,一类是经济管理学科比较发达的综合性高校。农林类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农林问题的理解,而综合性高校对学生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要求更高,因此在应试时要区别对待、有准备地进行复习。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都非常值得推荐,也是历年的报考热门。相对于管理学下其他的一级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的报考热度要小得多,原因是大家对于“农林”就业的偏见依然存在。其实不管是农业经济管理还是林业经济管理,在各地的农林部门都很受欢迎,只不过毕业后需要再参加公务员考试才能被正式纳入编制。而在一些农林贸易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不仅待遇丰厚,而且有很强的专业垄断性——从事农林经济的人才较少,高等学历层次的人才更少。另外,也有不少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从事农林机械贸易、农林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一般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都来自开设农林经济管理的高校,且多为农业、林业高校。如果具有农学、林学的专业知识,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录取分数要求相对较低。B、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C、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4、公共管理A、专业介绍专业代号:1204公共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社会科学三者有机结合的科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共事物的分析、管理能力。公其管理对数学的要求没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那么高,有些方向不考数学,但是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加试不同的科目。行政管理需要有政治学基础,医疗管理一般只接受本科是医学的学生,教育经济与管理要求学生本科阶段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经济、管理课程,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考察土地测量、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关知识,社会保障要考察社会学的基础知识。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在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也有的在外资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类似,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也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也有许多人在人力资源公司、猎头公司寻找机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服务于大型医院,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不过近几年也有饱和的趋势。土地资源管理看似是为政府培养土地管理人才,其实更多人进入了房地产公司从事土地购买、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工作,如果再具有测量、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将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一般情况下,政治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报考行政管理,医学报考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报考教育经济管理,土地资源、测绘科学、房地产管理等专业报考土地资源管理。B、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3或公共管理基础综合或政治学、管理学C、推荐院校400分以上: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380分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60分以上:湖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A、专业介绍(学科代号:1205)图书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需要有文学、出版、电子信息等许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大学重基础,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仍然很看重学生的图书馆学理论、文字学、目录学等学科功底武汉大学的图书馆与情报学独步“学”林,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信息管理学院,不再仅仅局限于编目、解码等方面,在电子图书馆、电子信息检索方面也有长足进展。而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后起之秀则非常重视数字技术、信息科学在现代资源库中的运用。因此考生在报考时要仔细研究不同院校的学术风格以及考查重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最直接的就业地点是各地、各高校的图书馆、档案馆,但更多的人会选择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从事信息收集和管理工作。现在,图书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数量增加不多,重在培养具备更高分析能力的研究生。如果毕业生能掌握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就能在地区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构建、大学资源网络建设、电子图书馆建设方面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基本还是本专业考取的情况较多,也有少部分中文、历史的学生跨专业报考,理工科院校的图书馆、档案、情报学一般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知识。B、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C、推荐院校380分以上: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65分以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6、社会学(含人口学民族学)A、专业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社会日益深入的交流,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学逐斩朝着微社会结构发展,如种族、社会阶级、性别及家庭、青少年犯罪问题、失业问题、环保问题、同性恋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学以它独特的视角给出答案,从而也涉及到更广泛的研研究领域和就业方向,譬如城乡经济分析,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组织运行方式的研究,文化传统、宗教、法律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宗教、法律等层面的互动关系等等。B、就业方向主要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的工作。C、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或社会工作专硕考英语(二)、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D、推荐院校380分以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65分以上:中央民族大学、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红白蓝

2019年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大学,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读研热持续升温,2019年考研人数高达285万,2020年考研人数还会增加。很多学生选择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提升学历和能力,为以后就业赢得更好的机遇,更高的平台,因此,选择一所就业率高的考研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国内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学校有哪些呢?据统计,2018年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院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北邮虽不是985院校,但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引领时代潮流的专业,成为北邮毕业生傲视群雄的资本。为此,小编特地查看了下北邮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2018年北邮研究生毕业人数292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人数2709人,博士毕业生216人,就业人数2849人,总体就业率97.40%,北邮很多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比如电子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数字媒体设计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电子通信与工程、军事通信学就业率100%,信息与通信工程就业率99.33%。北邮的研究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此外研究生就业较多的行业依次为:金融业、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北邮作为两电一邮成员,被誉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该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邮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电子科学与技术获评A-。另外,北邮的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专业都非常不错。除了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就业率位居前十的院校还有: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其实,只要是985、211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就业都会相对好的多。当然,一些冷门的专业除外,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数日不见

工程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规”来了!2018级开始执行

工程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规”来了!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转发及说明的通知》、《关于转发及说明的通知》。《改革方案》自2018级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往届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参照此方案做相应调整。《指导意见》自2018级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往届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参照此指导意见做相应调整。两份“新规”具体都有哪些内容?随小编一起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二、培养方式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1.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2.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紧密结合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培养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3.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校企导师组的方式进行,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三、招生对象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四、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2.基本知识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相关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的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3.基本能力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五、学位论文要求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自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2.研究内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内容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可以是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3.成果形式: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做出创造性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行业标准、科技奖励等。成果应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并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4.水平评价: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评价其学术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并着重评价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六、质量保障与监督1.培养单位应建立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2.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充分发挥指导与监督作用。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培养定位及目标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单位应在满足国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二)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至3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修业年限应适当延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一)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四)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培养单位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五)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培养单位应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体系应体现先进性、模块化、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应注重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优势。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课程学习16-20学时可计作1学分。课程设置框架和必修环节: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外语;2.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3.选修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活动;4.必修环节:专业实践。五、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七、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八、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速递!工程专业学位调整为8个专业学位类(来源:教育部)

直幸

重大突破!陕西教授团队研发数十项科研成果,在国际期刊公开发表

在科学创新的进程中,学术论文的撰写发表是反映基础研究进展,让公众了解科技前沿突破的重要渠道。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规模,则是一项反映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研成果频频出现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本期推送,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回顾2020年陕科大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吧!1.张美云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综述论文2020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美云教授团队在国际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题为"Fabr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Aramid Nanofiber"的综述文章。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杨斌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张美云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这是陕科大首次在此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有效提升了学校在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2.王传义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发表热点论文2020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王传义教授团队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发出一种快速高效地从水中去除汞离子的环保型海绵吸附剂。相关成果以"Novel polyethyleneimine functionalized chitosan–lignin composite sponge with nanowall-network structures for fast and efficient removal of Hg(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上。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被编辑部选为该杂志前10%的热点论文(Hot Article)。论文第一作者为环境学院博士生张丹,指导教师为王传义。3.王学川教授团队在化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论文2020年4月,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学川教授团队在化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题为"A novel 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collagen aggregate based flexible sensor with multi-layer and internal 3D network structure"的文章。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王学川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刘新华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岳欧阳为论文的主要完成者。4.周友平教授团队在植物糖分子内氧同位素组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5月,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周友平教授领导的天然产物稳定同位素组学(Isotopomics in Chemical Biology)团队,通过近4年的努力,率先开发出葡萄糖分子内全部5个氧原子的自然丰度18O/16O测定新方法,相关成果以"Novel Position-Specific 18O/16O Measurement of Carbohydrates. II. The Complete Intramolecular 18O/16O Profile of the Glucose Unit in a Starch of C4 Origin"为题,在自然指数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青年教师马然为论文第一作者,课题组2019级博士生赵雨为论文第二作者,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为论文的参与单位。5.李志健教授科研团队在传感与储能等领域取得新进展2020年6月,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志健教授带领的"纸(纤维素)基材料的生物信息功能化"团队,在柔性传感、储能、智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连续发表6篇高水平论文。这是该团队牢固树立"立足轻工,丰富轻工,跨越轻工"的学科发展理念,聚焦"新轻工、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实践。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团队青年教师刘汉斌、吴海伟副教授等主要参与了这些工作。6.薛惠丹副教授在cell子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6月,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薛惠丹副教授在Cell Press旗下的国际植物学重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杂志(SCI影响因子14.006)发表文章。这是陕西科技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生物工程研究领域的影响力。7.薛俭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2020年9月,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薛俭教授团队完成的2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绿色与可持续科技类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影响因子:7.246)和能源类国际权威期刊《Energy》(影响因子:6.082)上发表。这2篇论文是薛俭教授团队在绿色金融工程领域取得的国际前沿性研究成果,标志着陕西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将有效提升学校管理学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8.李英宣教授论文登上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2020年9月,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李英宣教授在二氧化碳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lasmonic Hot Electrons from Oxygen Vacancies for Infrared Light-Driven Catalytic CO2Rection on Bi2O3-x"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陕西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李英宣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文苗苗为第二作者。这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赵伟副教授研究成果再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时隔一年,陕西科技大学轻工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赵伟副教授在生物质高分子精密合成领域再次取得突破进展。2020年9月,相关研究论文以"A New Synthetic Methodology of Site-Specific Functionalized Polypeptides: Metal-Free,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at Room Temperature"为题,登上国际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陕西科技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和第一作者单位,赵伟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吕岩凤为第二作者,轻工学院青年教师李季为共同通讯作者。10.郝晓东博士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10月,陕西科技大学前沿院许并社教授团队青年人才郝晓东副教授在Wiley旗下的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题为"Amorphous/Crystalline Heterostructured Cobalt-VanadiumIron (Oxy)hydroxides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文章。陕西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单位,郝晓东副教授、刘彬教授和颜清宇教授共为通讯作者。这是陕科大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的发表代表着学校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合作的新进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11.郝晓东博士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11月,陕西科技大学前沿院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青年人才郝晓东副教授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发表题为"Atomistic origin of high-concentration Ce3+ in {100}-faceted Cr-substituted CeO2 nanocrystals"的文章。郝晓东副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陕西科技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日本东北大学和东京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这是陕科大首次以通讯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学校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合作的新进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12.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在《ACS Nano》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2020年,陕西科技大学前沿院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在许并社教授的带领下,在能源、环境、光电等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相继在《ACS Nano》(IF=14.588)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该系列成果的取得标志着陕西科技大学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成效日趋凸显,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的建设逐渐成熟,为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13.陈庆彩副教授团队在大气环境领域顶级期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大气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人们无时不刻不在呼吸着空气,并暴露在各种可能具有潜在危害的大气气溶胶之下。大气气溶胶中含有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细胞和机体损伤,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潜在不利影响。为此,评估大气污染健康风险因子的毒性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庆彩副教授团队围绕"大气颗粒物中新型健康风险物质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形成机制"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ES&T、ACP、EI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作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科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439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9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64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出版著作303部,SCI三区以上收录论文1843篇,EI收录期刊论文1795篇;共获授权专利6632项。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前5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