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都前后脚发布声明:宣布将发动机保修期延长至6年或20万公里。对此网络上声音各异。有认为东风本田是小恩惠安抚消费者,不解决机油的核心问题。当然,也有认为东风本田态度诚恳,消费者应该耐心等到2月12日东风本田最后的解决方案。【映璇汽车工作室】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东风本田的声明之后,有消费者留言表示:“保修延长不如把机油箱混入汽油的问题解决,因为不到六年很有可能机器已经磨损,六年后就要烧机油,陆续开始大修。”这个可能代表着目前大多数相关车主们的公共担忧。那么,核心问题来了:发动机箱里机油增多,就一定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吗?有媒体报道声称:“这些窜入大量汽油的机油,会导致发动机部件磨损加剧,对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伤。实际上是否真的这样呢?这是个需要弄清楚的关键问题。首先,机油里面为何会窜入汽油?有人为此专门查阅了相关机油箱混入汽油的论文。原来在学术上这是一种被称为“燃油稀释”的普遍现象:燃油渗进了机油里面,把机油稀释了。其中,在2013年有一篇《燃油稀释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研究》实验论文研究中,有与东风本田发动机内机油增多十分类似的试验案例,试验用的是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加注93#汽油。试验用的机油型号为SL 10W-40。最后结论为:燃油稀释会造成机油黏度和闭口闪点的下降,但磨损金属含量变化比较平缓,燃油稀释(不大于15%时)对机油油品储存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汽油渗入机油只要不超过15%时,机油基本不受影响。如果发动机总机油量为4L,4x15%=0.6L,也就是说4L的机油可以接受混进0.6L的汽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发动机都普遍存在燃油稀释情况,东风本田的工程师肯定也做过相关的测试,这就是为什么东风本田在在1月20日表示:机油中混入汽油是正常现象,寒冷地区问题更明显,目前少量的机油增加对车辆的使用是没有影响的,机油液位超过机油尺上限30mm以内,对发动机性能没有影响。而一旦超过这一上限,就需要更换机油。当然,这个解释没有被广大车主接受,反而被认为是东风本田在脱卸责任。关键的问题是发动机会不会受到磨损?真有媒体做了这样的实验。一台发动机如果机油润滑不足,发生内部磨损,那么最简单直接的证据是什么?可以检测机油里面的金属元素含量,如果金属元素含量异常,那就很可能发生内部磨损了,因为磨损的微量金属会混在机油里面。这款1.5T发动机,是全铝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全部采用铝合金。如果发生磨损,那么机油里面一定能检测到铝元素。那么,东风本田这台1.5t全铝发动机接受检测之后的报告是怎样的呢?检测报告表明,问题机油里面铝元素含量为零!再仔细看报告,铝含量不大于30都算正常,但检测为零;铁含量不大于70都算正常,检测为5;铜含量不大于40都算正常,检测为2。 这说明发动机内部并没有发生磨损。检测机构是“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应该足够权威性。 一边是某些媒体报道的 “发动机不可逆转的损害”,一边是某些走心的人大量检阅学术论文和实际的检查结果。最后我想说一句,本田最不愿意看到也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引以为傲的技术,我相信东风本田会认真对待,并处理好此事。也请车主们稍安勿躁,等在12日的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新闻社作者:蔡敏婕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4日发布消息称,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指导下,该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等,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资料图为钟南山。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该试剂盒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间接法检测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抗体,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该试剂盒与目前诊断所用的RT-PCR核酸检测相比,检测更加简单高效,灵敏度强和特异性高,能够有效突破现有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的限制,缩短检测用时,实现疑似患者的快速诊断和密切接触人群的现场筛查,推动了诊断筛查的前移下移。 试剂盒在湖北某医院进行了应用试验。通过对部分临床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但PCR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血样进行复检,该试剂盒能检出 相当部分(IgM)阳性,提示可与核酸检测形成互补。同时,在取自湖北、广州600多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试验中,试剂盒的(IgM)阳性检出率与临床诊断结 果具有高度的符合率。 目前该试剂盒(科研用)样品已大批送至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大冶市等地基层卫生机构,与核酸检测等技术联合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测试评估。原标题:《钟南山指导研制新冠病毒试剂盒 提高阳性检出率》编辑:曾小威
菏泽报业全媒体消息(记者 孟 欣) 9月17日,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50余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来到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一探检验检测背后科研人员质检过程和实验室的“神秘面纱”。 走进专业实验室,见证检验过程 “小时候总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实验室无疑是当时最向往的地方,可除了上学时进过学校的实验室之外,还真没来过社会上的专业实验室,这里总给人神秘的感觉。”市民代表朱志勇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经过简单的介绍,一行人首先来到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的纺织纤维检验所。 “大家透过这个窗口看一下,咱们的检验人员正在做的是棉花的HVI检验,这个是在密闭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必须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我所是国家级实验室——国家棉花公证检验(菏泽)实验室,1440平方米,其中恒温恒湿室面积330平方米,拥有7台美国进口棉花大容量快速检测仪(HVI1000),年检验能力达30万吨,可对棉花纤维的颜色级、长度、强度、马克隆值等15项指标逐一测试。” 在物理性能实验室,检验员正在对送检的部分钢筋强度进行拉伸试验,硕大的实验室里,一台台精密实验仪器无不吸引、震撼着众人。像钢筋与塑料管材的各种物理性能、门窗的物理性能、防盗门的防盗性能、金属试件的抗冲击性能、安全帽的冲击和穿刺性能等实验,均可在此实验室精准测验。 在山东省新型燃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行人见识了关于新能源的检测和实验。 在计量检定测试中心,不少出租车正在等待检测。“这是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处,市里每辆出租车每年都要来进行一次检测,只有合格之后才能上路运营。这项检测是免费的。”该中心负责人介绍道,“每家每户使用的水表、电表、燃气表,在经过省级初检后,在这里进行复检,像这种强制性检测项目,都是免费的。当然,普通市民使用这些计量表时,对于计量数据有异议,也可送来检测,也是免费的。” 11个单位整合重组,检验能力逐步提升 据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总工程师孙恒颇介绍,该院于2015年4月挂牌成立,由原市质监局所属的质检所、计测所、纤检所、情报所、珠宝中心、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菏泽分院及原牡丹区质监分局所属技术机构等11个单位重新整合组建而成,是菏泽市人民政府设置并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计量检定、校准测试、质量检验、棉花公检、特种设备检验的法定检测和研究机构,也是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 整合后,该院目前拥有5个行政管理部室、8个检验检测中心(计量检定检测中心、纺织品检验中心、能源化工检验中心、轻工建材检验中心、机电设备检验中心、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电梯起重机械检验中心、汽车罐车检验中心)、1个质量技术技能考试中心和1个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纺织纤维检验所,是国家级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新型气体燃料省级质检中心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省级重点实验室。 该院目前现有职工301人,专业技术人员25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6人。拥有各类精密仪器设备 1600台(套)、价值6000余万元。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10项,授权开展的计量检定项目183项,特种设备核准资质39项,基本满足了全市和周边地区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们正在申请翻新、新建更多专业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极大提升。”孙恒颇说。
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正在上海举行。享有“电工领域联合国”美誉的IEC是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全球公认的标准制定和合格评定机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并称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大会是其最高级别的会议。本届IEC大会向与会专家开放9条技术参观路线,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随与会代表一同走进技术参观点之一、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电科所),了解中国机器人标准化之路。步入位于上海电科所的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整机实验室,十多台来回挥舞的工业机械臂“关节”嗖嗖作响,技术工程师以此检测工业机器人的安规、通信、性能、功能安全、环境适应性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实验室另一半区域内的服务型机器人则相对安静,正在进行清洁机器人自主充电、平衡车耐久性等测试。一款机器人产品进入市场之前,来到国评中心“体检”各项性能、安全指标、电磁兼容是否符合规定,通过认证后可获得一张“中国机器人认证(CR)”独特标识。取得橙色CR认证,意味着机器人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得到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是产品符合标准规范的的标志。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整机实验室。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图“机器人认证并不是国家强制性规定,完全是市场自愿行为。国内机器人生产出来之后如何检测认证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需要建立一套规则。”国家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检测认证工作组组长郑军奇对澎湃新闻说道,目前中国在机器人检测认证领域标准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走在前列。“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今后所有国外机器人进入中国会慢慢应用中国标准,中国机器人国家标准也会借助IEC大会平台积极与国际对接,逐渐成为国际标准。”但就在几年前,中国尚未建立机器人标准体系,更没有系统的认证体系。中国多年蝉联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密度不断提高,但机器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看似安全的机器人,可能在功能安全、电气关键零部件、信息安全、软件质量、操作系统等方面存在隐患,不断壮大的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急需成立一个标准化组织构建我国机器人领域的标准框架。国际上,标准作为机器人产业国际竞争的技术依据和有效手段,被各发达国家放在产业战略的重要位置。各国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竞争不单是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更是机器人标准的竞争。中国机器人领域标准化工作由此提速。201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了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并由上海电科所作为总体组秘书处之一,负责协调机器人领域各标委会、行业组织协调开展机器人标准化工作。成立伊始,上海电科所联合机器人领域的相关行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家梳理了我国机器人相关的标准,主导制定了《国家机器人标准建设指南》。该指南于2017年5月发布,成为国内机器人领域的最高层级的框架性指导文件。同年,上海电科所申请并被批准成为国家机器人检测认证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负责检测认证方法标准的标准组织筹划工作。三年多以来,由该所主导的我国自主机器人检测方法标准涉及安全、功能性能、电磁兼容、可靠性、环境、智能化等领域,现已经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并有11项国家标准以及2项团体标准在制定中。“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和“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机器人中心也落户上海电科所。国评中心在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标委、认监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行业专家等组成。上海电科所为国评中心总部承建单位,三个分部承建单位分别是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重庆分院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目前,在上海电科所园区内已建成2个机器人整机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和5个关键零部件实验室。国评中心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上海电科所旗下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海峰对澎湃新闻介绍称,四五年前,机器人的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是国评中心检测认证中最注重的基础性要求,近两年的检测方向已逐渐从基础性要求延伸到区分产品优劣等级的机器人性能测试评价上。国评中心2015年成立以来,已发出140多张CR认证证书。郑海峰回忆说,首批CR发证时,很多机器人产品的认证都经过较长的认证时间才获得CR证书,彼时,企业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对标准符合程度的认识都还不够细致,测试过程中容易产生不满足标准要求的测试结果。对厂商来说,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时兼顾国内国际标准和机器人应用要求是很纠结的事。经过几年的引导,国内机器人厂商的标准化意识增强,品质也随之提升。在开辟标准化之路、利用标准规划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后,上海电科所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机器人领域的国际标准化话语权。郑海峰表示,国评中心自2016年开始就已经与国际六大认证机构签订战略协议,在一个产品完整测试符合IEC标准和GB标准同时响应的情况下,可以推动国际机构“一测多证”,也就是说,机器人厂商在通过国标认证后有望同时拿到进入海外市场的“护照”。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19年,中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当中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13.17%,营业收入占比高达76.86%,与此同时,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机构总量的96.49%。虽然中国检验检测机构呈现出集约化发展的趋势,但行业整体弱、小、散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制约了中国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中国检测认证行业市场主体参与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机构整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检测认证行业的各种壁垒被逐渐打破。国资委/央企/地方财政等相继“入主”检测机构,在推动检验检测行业改革、行业整合、行业进步,提升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打造民族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和行业“国家队”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要测网将国资委/央企/地方财政加入检验检测行业的大事件进行整理汇总,如下:一通用技术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成立时间:2020年1月22日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国企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琳经营范围:技术检测、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销售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并提供售后服务;信息咨询;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认证服务。发展方向:聚焦生命科学、消费品、工业品、交通四大领域检验检测认证业务, 实施“ 内生增长+ 外延拓展” 双轮驱动发展。股权架构:通用技术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00%控股,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834.80亿 ,净利润33.82亿。目前,集团拥有北京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21家境内二级经营机构;拥有3家上市公司(中国医药600056.SH、中国汽研601965.SH、环球医疗02666.HK);拥有境外机构66家。进展:目前还未有公布的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案例二招商局检测认证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成立时间:2020年10月10日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国企法定代表人:邓仁杰经营范围:检测服务;计量服务;标准化服务;检验检疫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项目投资;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生态资源监测;工程管理服务;工业设计服务;软件开发;商业服务业;认证服务;工程设计;测绘服务。发展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龙头企业,力争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招商局还将寻找合适的标的进行并购,或者与其他的检测认证公司开展合作,实现在5年内进入中国检测认证第一梯队,10年内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目标。要实现中期目标,招商局还将通过增加现有业务范围,如在港口进行大宗商品的检测认证、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检测认证等,使港口、物流等不同场景的业务实现较好的协同效益。同时,企业还将通过并购其他检测认证机构的方式,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指数型增长。股权架构:进展:已增资控股重庆检测,详情见(三)。三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成立,检测行业国有企业市场化合资改革的第一单!11月23日,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发展投资)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检测认证集团)完成混改,央企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入主,更名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以非公开协议现金增资控股重庆检测,持股56%。招商局集团暨此正式进入检测认证行业。该公司不仅是招商局集团进入检测认证行业后的首笔投资,也是全国首家以央企与地方合作推动市场化改革完成重组的检测认证机构。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车辆检测业务、消防检测、建筑检测、金质认证业务等,也在着手培育开展电子、交通、食品和环境检测业务、政府招标履约验收业务。截至2019年末,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2亿元。在招商局检测旗下,除了在重庆注册的招商局检测认证(重庆)有限公司,招商局还在香港设立招商局检测认证国际有限公司,统筹开展在港及海外检测认证业务。四苏交科“易主”广州国资委,时隔8年后重回国资怀抱2020年8月17日,苏交科午间公告称正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广州市国资委拟 “入主”。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广州国资产业发展并购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转让公司股份4857.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并且涉及表决权的相关安排。此次变更与实控人资金方面需求关系不大,主要更看重广州国资委的国资背景和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机遇。同时,公司正在筹划向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江实业集团”)非公开发行2.91亿股股份,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珠江实业集团拟认购全部股份。珠江实业集团与国发基金均为广州市国资委控制的企业,二者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目前,各方已就该事项初步达成一致。若上述事项最终达成,将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更。这意味着苏交科或将从一家民企变更为国企。2012年,苏交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工程咨询领域是第一家上市的企业。本次变更将是苏交科将时隔8年后重回国资怀抱。2019年年报显示,苏交科的主营业务为工程咨询业务、工程承包业务、产品销售,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9.13%、10.28%、0.14%。从近年来的投资并购看,该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推进发展,不仅将业务范围拓宽到环境业务、智能交通、海绵城市、电力等领域,还将业务区域拓展到国外。据悉,在收购谈判时,苏交科就提出了四大原则,一是发展目标一致,二是行业地位进入全世界前20名,三是保持机制的活力,四是战略协调、互相做到业务上的突破。事件进展:苏交科2021年1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获广州市国资委批复,根据该批复,广州市国资委对珠江实业集团认购苏交科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及通过一致行动人广州国发基金受让符冠华、王军华所持苏交科部分股份,从而获得苏交科控制权无不同意见。五国投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成立成立时间:2018年6月27日注册资本:8495万元人民币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张玉齐经营范围:认证服务,从事检测科技、节能环保科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资管理,建设工程检测,商务咨询,质检技术服务,测绘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发展目标: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一流民族名牌。股权架构:进展:2018年11月15日,青岛市城阳区与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投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岛市城阳区建设国家检测认证总部基地,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及新材料等领域。2019年7月17日,国投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控股并购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更名为国投工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2020年6月3日,与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国投中标质量基础设施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河北雄安,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室内环境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等。结语随着中国进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的检测认证行业也将迎来发展的窗口期。未来检测认证行业市场主体如何进一步融合、整合、改革及创新,不同的主体在检验检测行业改革整合路上会碰撞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2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灵敏度提高的试剂盒大大改善。记者今天从暨南大学获悉,该校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生物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研发出可定性和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该产品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面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快速爆发,为落实国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精神和要求,暨南大学派驻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通教授教授团队,和海力特朱托夫教授团队在1月26日(大年初二)紧急成立了科研公关小组,集中了15名科研、生产和质控人员,不分昼夜开展了针对新冠病毒假阴性的微量精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日前,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目前也正在主动请缨,希望承担部分筛查工作,为抗疫出力。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近年来,暨南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地方研究院建设。2018年,该产学研合作科研团队获得了“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专项子课题”和“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称号和项目支持,王通教授为团队带头人。海力特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朱托夫教授被聘为暨南大学讲座教授和研究生校外导师。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建孵化了针对重大传染病极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专业第三方检测医疗机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落户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暨南大学透露,此次海力特能够快速响应疫情需求,开发出上述新冠病毒试剂盒,也是双方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取得又一重要科研成果。(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构建网络体系 提升应急能力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构建与相关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12月21日至23日,由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构建与相关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军地单位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群智群力,携手共建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国家网络体系”,旨在深入研讨当前我国面临的化学安全形势任务,研究探索如何改进组织管理模式和联动响应机制,推动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体系,广泛征集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学术研讨会现场。徐文昌 摄 在为期3天的研讨中,围绕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的内涵、国内外科技实验室网络建设运转情况与发展形势,我国构建化学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的组织管理与运转指挥模式、化学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检测任务的组织与响应模式、实验室网络核心关键技术等议题,20余家国内顶尖实验室开展深层次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先后作主题报告23项,就检测鉴定对国家化学安全的支撑及实验室网络构建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初步搭建了CSALN(化学安全分析实验室网络)网站并举行了网站启动仪式。与会专家一致感到,要解决当前化学灾害救援中暴露出的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资源分散、应急能力不足、组织协调不畅等问题,组建实验室网络体系是破解难题的关键钥匙之一。为此,与会专家建议,要加快构建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合力,以提升全国范围的化学安全检测鉴定保障能力,共同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推动国家化学安全战略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组织科研力量对“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这一课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由全国人大代表刘石磊同志提交了相关的人大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国家高端智库项目支持。共建共享,聚力合作。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既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更初步构建了相关军地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按照“协同指挥、统一联动、分级响应”的原则,构建国家化学安全检测鉴定实验室网络体系并形成整体合力迈出了坚实步伐。来源:军报记者微信;作者:邵龙飞、朱灏;编辑:孙萌;
2月14日,暨南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生物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信息,成功研发可定性和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通教授,作为暨南大学派驻海力特的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利用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在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性能评估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面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快速爆发,为落实国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精神和要求,王通教授团队和海力特公司朱托夫教授团队在1月26日(大年初二)紧急成立了科研公关小组,集中了15名科研、生产和质控人员,不分昼夜开展了针对新冠病毒假阴性的微量精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日前,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结果显示,检测27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样本中,该试剂盒全部检出;在50例疑似感染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样本中,已上市试剂盒检测出14例,海力特新冠病毒核酸精准试剂盒检测出21例(包含上述14例),最终这21例全部确诊,检出率提高33.3%。这些工作表明,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大大改善。并且,该产品也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同时,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目前也正在主动请缨,希望承担部分筛查工作,为抗疫出力。近年来,暨南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地方研究院建设,海力特就是该校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之一。自2015年开始,双方就达成了紧密的科研合作。2015年,双方共同承担了广东省应用型研发重大专项任务;2018年,该产学研合作科研团队获得了“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专项子课题”和“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称号和项目支持,王通教授为团队带头人。海力特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朱托夫教授被聘为暨南大学讲座教授和研究生校外导师。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暨大与海力特共建孵化了针对重大传染病极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专业第三方检测医疗机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落户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为全国60多个医院和研究机构提供以治愈为导向的临床检验和科学技术服务,还获得了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此次海力特能够快速响应疫情需求,开发出上述新冠病毒试剂盒,也是双方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取得又一重要科研成果。(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检验检测改革座谈会。总局副局长唐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唐军指出,此次检验检测改革座谈会是市场监管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如何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健康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检验检测服务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研判检验检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检验检测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定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唐军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因地制宜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要坚持集约化发展,优化公平竞争环境,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要积极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提升市场竞争力;要充分运用好国际通行规则和做法,加快提升我国检验检测国际话语权。 座谈会上,中央编办机构改革局有关同志就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相关政策作了介绍。浙江、山东、江西、重庆、广州等地市场监管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就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集约化改革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就《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专题讨论。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CVC威凯武汉公司为武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验收,提供技术支持。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以下简称武汉园区)又“添丁”。6月10日,在武汉园区民营工业园六区,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CVC威凯武汉公司)宣布,在汉增资建设面积扩大10倍,目前正在紧密锣鼓规划设计、装修等建设工作,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国内检验检测行业龙头单位扩大在汉投资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研)全资子公司,是专业从事检测、认证及相关延伸服务的第三方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在国内质量技术服务市场,中国电研处于检验检测机构的第一梯队,也是国内检验检测行业龙头单位。其在广州总部等地拥有总体测试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六大检测基地,同时拥有武汉等多个测试场地。CVC威凯武汉公司在武汉运行近10年,为武汉政府部门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为华中地区的企业提供检测、认证、计量和培训等服务,已经形成良好的技术服务能力,拥有较好的市场基础。针对这次中国电研扩大在武汉投资,CVC威凯武汉公司总经理车汉生表示看中的是武汉发展优势。他说,国家推出支持湖北武汉一揽子政策,将会推动武汉新一轮发展,随着武汉区域经济的发展、工业进程不断推进,将带来检验检测、认证和计量等行业高速发展。特别是在汽车、生物医药、光电子等武汉支柱产业,将会对检验检测需求越来越大。武汉交通便利,而且有大量高等院校和专业人才,这些都为企业立足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据悉,落户武汉园区的CVC威凯武汉公司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运行。未来五年,CVC威凯武汉公司将立足武汉,辐射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不断拓展检验检测能力,为电子电器、汽车、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便捷高效的本地化服务。武汉检验检测行业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车汉生说,CVC威凯武汉公司将有助于提升武汉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电研拥有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和技术服务平台,是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家用电器及电器附件国际标准化)。“有了这些强大技术平台做支撑,我们可以一起做大做强检验检测行业,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发展”。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负责人介绍,随着CVC威凯武汉公司增资扩建落户武汉园区,武汉检验检测行业“如虎添翼”。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高科技检验检测机构落户武汉园区,除了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也进一步擦亮“武汉检测”城市名片。近年来,武汉地区检验检测服务业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机构纷纷入驻武汉,瑞士SGS、英国天祥集团、德国莱茵、南德意志集团、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德国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国际知名检验检测机构在汉设分支机构或实验室;华测、谱尼、金域等知名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先后在汉建检测基地。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我国检测机构服务收入在2018年已达2810.5亿元。随着国内检验检测市场日渐成熟,资质更齐全、技术能力更突出、公信力更高的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势,也将不断放大。据了解,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2018年11月获得国家批复建设,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2019年7月,武汉园区产业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同年9月,武汉园区正式揭牌。【来源:长江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