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质鉴中心神农之世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质鉴中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潘敬文)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中科检测产品质量鉴定中心宣布成立。该中心主要为司法提供权威的鉴定结果。据记者了解,中科检测产品质鉴中心的服务类别覆盖工业、医疗、建筑、石油化工、农产品及食品、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上下游供应链,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唯一依托中科院体系的司法委托机构,擅长解决执法纠纷。中科检测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其拥有60年的专业技术经验,可以为政府质检机构提供技术补充。未来,质鉴中心还将参与制定国家级产品质量鉴定规范。当天,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评鉴事务所、广东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协会、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广东省名优企业打假协会、广东省工业气体协会等一批同行、行业领导和专家到场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次会议。

稻草狗

中科院是否已下神坛?化学类研究所你怎么排?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据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8万余人,在学研究生5.2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几年,清北复交浙科南领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研界强势崛起。让中科院系统的各大研究所深感压力,只能加快步伐努力前进。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中科院化学类各研究所的发展情况。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设备一流、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理研究所(大连)中科院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10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1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中科院过程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1年更为现名。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化所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且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设施,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余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主要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支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重大研发项目1项、重大研发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2项,专题4项;STS项目1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加快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的支撑引领作用,满足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协议书。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拉开了宁波材料所建设的序幕。宁波材料所从一片农田里起步,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艰苦创业,高效创新。2007年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一期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均于1961年成立)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新疆理化所定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面向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亚科技合作和国家航天与海洋需求,加强维药现代化学科建设,推进维吾尔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加强电子元器件累积辐射效应学科建设,为各类元器件抗累积辐射效应加固和可靠应用提供稳定的服务能力;加强敏感材料与器件学科建设,为我国航天、海洋工程中极端环境探测装备所需的温度传感器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保持优势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维哈柯文信息处理学科建设,为新疆长治久安及“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中科院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强化与中亚等国家交流与合作,强化院内合作和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增长点。将研究所建成国内特色鲜明和中亚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藍鬍子

这所“双一流”高校与广州市合作共建一所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在2020年5月28日,广州黄埔区2020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在广州市新广州知识城举行,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广州市合作共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作为“重大平台产业及科技创新项目”位列其中,正式破土动工。会议中学校领导这样介绍研究院情况,他指出学校紧抓粤港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思路,主动服务国家急需、区域急需和一流建设急需,与广州市携手共建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九月份正式运行,同时被赋予“推进科研成果创新转化,建设知识创造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这样的一所研究院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小伙伴们的眼光,感觉今年“两会“”对高校的建设非常重视,更加注重创新创业和实用型的人才培养。小伙伴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们来一起探讨!

又一所“211工程”大学在广州建设研究院(研究生院),投资38亿

据了解,作为我国部属重点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正在广州建设研究院(研究生院)。项目选址位于广州有名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大道以东、广河高速公路以北。西电科大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总投资为38亿元,规划用地面积为1053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5825平方米。学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实验用房、科研及成果转化用房、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图书馆、学生宿舍、专家于博士后公寓、食堂、后勤及附属用房、体育馆以及道路广场、绿化景观、公用工程等配套设施。据了解,西电科大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广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平台,担负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承担国家赋予高校科技创新落地成果转化,以及国家产教融合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的新任务。同时围绕广东广州市大湾区新一轮创新和改革,聚焦智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5G应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物联网、网络安全等国家战略亟需领域和电子信息产业新业态,聚集一批两院院士等国家领军人才和海内外优秀学者,对准企业发展需要和市场实际需求,建设成粤港澳国际科技合作高地,助推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西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部分资料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法式

广州化学(南雄)研究生培养基地举办“化学科普走进南雄”科普活动

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主办的“化学科普走进南雄”科普活动在广东省南雄市举办,200位市民参与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市民群众普及基础化学知识,使大家对化学化工行业、化工企业以及南雄化工园区有所了解。由广州化学(南雄)研究生培养基地选取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趣味性、互动性的化学演示实验,展示化学的魅力,普及化学知识。活动现场气氛活跃,青少年积极动手参与实验,激发了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近年来,广州化学积极探索化学化工高素质人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广州化学依托在南雄精细化工园区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化学化工小试、中试与试生产平台,在南雄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来源: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汝独不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正式破土动工

5月28日,广州黄埔区2020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在广州市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广州市合作共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作为“重大平台、产业及科技创新项目”位列其中,正式破土动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蔡木灵,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西电党委书记查显友,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小龙,副校长石光明参加开工仪式。仪式由广州市黄埔区区长陈勇主持。学校领导向张硕辅书记介绍研究院建设情况查显友首先致辞,他指出,学校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思路,主动服务国家急需、区域急需和一流建设急需,与广州市携手共建研究院。一是服务我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需求,成为汇聚电子信息领域急需创新人才的特区和“卡脖子”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二是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成为产教融合的新标杆。三是服务创建电子信息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需求,将研究院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的开放新平台、成果转化转移的示范区、拓展交流和国际合作的前沿阵地、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为一流建设提供新动能。00:54学校领导接受央视采访开工仪式结束后,校领导一行立即前往中新广州知识城海丝中心,查看过渡期场地情况。在现场,校领导认真检查了师生学习、工作、科研和住宿等场地的装修工程进展情况,要求施工方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零污染,为师生提供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过渡期场地装修工程现场28日下午,学校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召开现场工作会议,研究加快推进西电广州研究院建设的相关事宜。党委书记查显友,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小龙,副校长石光明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筹建工作相关人员关于当前研究院建设和拟开展工作情况的汇报,对当前研究院建设的重要和紧要任务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会议强调,西电广州研究院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电广州研究院的建设必须要举全校之力、统筹推进,校内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对接,为研究院建设积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西电广州研究院要做好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对接和协调工作,加快推进硬件建设、团队建设、政策体系建设、管理服务机制建设,为研究院九月份正式运行做好充分准备。现场工作会据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所在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中国-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要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重大载体,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等多项内容列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被赋予“推进科研成果创新转化,建设知识创造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来源:党政办公室、对外战略合作办公室责任编辑:田敬权出品:党委宣传部网络文化工作室

姘居

黄埔|三所高等院校官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办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9月,三所高等院校纷纷官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开办了研究院(研究生院),目前已有1600余名研究生进驻。人们恍然发现,这座产业新兴之城已经悄然加速布局高等教育聚集高地,为知识城的“知识”之名填上了应有之义。近期,知识城“出圈”热度有增无减,随着近日《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在广东省政府网站上公布,面向到2035年知识城将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的目标,一系列动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知识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也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根据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的未来规划,这里将划出4.6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成为辐射湾区的创新人才教育中心与高端职业培训基地,发挥研究院校集中优势,发展集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和职业培训三大功能。着眼于未来,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副院长石晓龙教授倍有信心。日前他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畅谈了黄埔研究院的发展远景。目前研究院已有五个院士团队和约500名研究生入驻,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容纳800名教学科研人员和5000名研究生,并在多个前沿领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借助知识城的高端产业集群之力,共同助力黄埔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 条件优越:免费办学场地“拎包办学” 走进位于海丝知识中心的广大黄埔研究院,独特的校园特色扑面而来。与传统的林荫大道、绿荫操场、教学楼群构成的传统院校风景不同的是,研究院坐落于商务楼宇群中,一间间课室和实验室崭新而明亮,每位学子还有自己的独立办公桌,条件十分优越。环顾四周,与之相邻的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学校之间共用公共活动场地,学生交流十分便捷。每位学子有自己的独立办公桌。 “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为我们提供的免费办学场地,因此研究院才能这么快建立起来,”石晓龙说。这种“拎包办学”方式极大催化了双方的合作速度。谈及广大黄埔研究院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牵手”,进展也非常快。2020年1月11日,双方会面初步达成合作共建意向后,4月9日,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便宣告正式成立。双方迫切的合作心情,源于对高端科技创新领域深入探索的渴望。一方面,中新广州知识城已经走过了第一个10年,形成八大支柱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驱动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创新主体加入;另一方面,广州大学近年来学校综合排名不断提升,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5G应用、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结合企业、社会发展需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由此,广州大学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拍即合,双方“强强联手”、产教融合,利用黄埔区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产业政策优势,共同探索校区合作共建融合共享体制机制创新,将有效提高相关学科领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研究院上课场景 这个合作案例,仅是该区打造科研高地的一个缩影。为了引进这三所研究院,该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30余次,解决规划用地、施工建设、资金保障、人才签证、子女教育、文体设施、医疗保障等问题,最终按期完成投入使用教学科研场地6.3万余平米、学校宿舍700多套。三所研究院从洽谈、签约到研究生进驻,仅用6个月时间。以海丝知识中心为起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筑巢引凤,更多的力量正在知识城科教创新区中投入。以广大黄埔研究院为例,未来会在科教创新区建设二期工程,教育教学科研及生活建筑等30多万平方米,建设用地不少于150亩,建设周期约为36个月。 人才资源:5支院士团队进驻,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知识城凭借着新兴产业基础和政策导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院士专家团队进驻,大大增强了服务黄埔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广大黄埔研究院会议室 在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的建设中,人才团队可谓是星光熠熠。依托郝跃、张景中等八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5G应用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其中,广大黄埔研究院就安排了方滨兴、张景中、郑志明、杜彦良、叶思宇等5支院士领衔的高水平科研团队,驻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科技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研究院、智慧交通与安全研究中心、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等七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这批院士团队均是业内名声如雷贯耳的“大牛”。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被誉为“防火墙之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据了解,他带领30多人的研究团队将来到知识城,围绕网络安全、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前沿领域展开研究。“这个力量的投入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在开学典礼上我就跟学生们说,如果你站在院士的肩膀上,经过三年的科研生活,你们未来的创新创业就会有很深厚的基础,”石晓龙说,借力由院士和学科领域领军人才这群“最强大脑”,无论是对于学生培养、学科建设还是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都能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之上。广大黄埔研究院新生开学典礼 为了鼓励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广大黄埔研究院正设想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在知识城推动成果进行产业化。研究院还可为师生的科研成果提供咨询、辅导、融资和孵化服务,充分释放科研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到校开讲座谈需求 近年来,高校与政府共建研究院成为了一股热潮,这既是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对于广大黄埔研究院而言,落子中新广州知识城,加入众多高新科技企业“朋友圈”,可以深入合作的领域还有很多。“我们计划邀请不同的企业家,来我们黄埔开大讲堂,来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野,跟同学们讲讲企业的需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石晓龙甚至有个设想,研究生可以考虑在读博之前先去企业工作几年,了解下有哪些方面急迫需要科研攻关,再回来选择研究领域事半功倍。站在知识城这个起点上,广大黄埔研究院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与众多高校为邻,还可以探索高等院校课程共享机制,促进高校间合作交流。据了解,广大黄埔研究院已主动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召开交流联谊会,就学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课程共享、学术沙龙、学生活动等全方位问题,达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一致意见。 聚焦知识城:将科教创新园区打造成一流园区 近日,随着《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发布,高校科研力量被提到了新的层次。《规划》强调,知识城要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要积极引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科研基地或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人才自由流动等先行先试政策,为领军人才提供科研和生活服务保障。知识城一景 石晓龙认为,知识城作为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要打造成一流的科教创新园区,需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前沿产业;要完善基础设施,解除进驻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要敢于投入,敢于创新科研团队组织形式和运行管理方式,集合精锐力量攻克“卡脖子”问题;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和治理,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新格局中的的地位。立足知识城和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将致力于打造“信息+智慧”创新枢纽,建设成为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黄埔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探索高等教育校地合作共建、融合共享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助力黄埔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助力知识城打造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兴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和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记者 何瑞琪 缪璟 实习生李昕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

而大备矣

广州将新添一所研究院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院校。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是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近日,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共同协商决定,将在广州联合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 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由中科大与广州能源所共建共管,广州能源研究所负责主体运行,由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一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提上日程,相信很快就能在广州面世。相信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把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成一流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重要创新成果产出基地。

中科院最新考研调剂信息,广州能源所、化学所、华南植物园

1、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2021年接收硕士调剂生公告1.分数需达到A类国家线(英语37,政治37,专业课56,总分263); 2.拟调剂专业为材料与化工(专业代码085600),申请调剂生需符合国家和国科大硕士招生调剂的相关政策,原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且考试科目中含有“数学”。 3.请注意:我单位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学制、学费、奖学金、申请硕博连读等方面无差别,欢迎第一志愿为应用化学(专业代码081704)或其他第一志愿为08开头的学术型考生申请调剂! 2、华南植物园202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1.接收调剂“生物与医药”(专业代码086000); 接收与赣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生“园艺学”(专业代码090200)。 2.符合国家和国科大硕士招生调剂的相关政策,原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有生物学、生态与环境背景的考生优先。 3.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沈阳化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联合招生调剂公告总则:调剂遵循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调剂生初试分数如低于国家最低复试线要求,自动取消调剂资格。 为了促进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沈阳化工大学的科研教学合作,加强科教融合,双方决定联合招生。招生类型为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具体招生专业见下表。学籍注册与学位授予为沈阳化工大学,在地方高校完成1年教学后,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展学位论文研究2年,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后授予地方高校的学位,并由广州能源研究所发放联合培养证明。所有学生录取后,进入地方高校(沈阳)学习。 拟招生数目:65名,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4、中国科大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021年拟接收部分硕士调剂生,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章程》中关于调剂的相关规定,制定以下调剂简章。 一、拟调剂专业及研究方向 以上调剂专业及研究方向将根据调剂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二、调剂要求 1、初试成绩满足中国科大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要求,即: 需同时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要求。 2、由于各学校初试科目设置及难度存在差异,从我校对考生日后学习和高质量科学研究的要求出发,调剂遵循考试难度与我校相同或相近的原则: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原则上应是国内重点高校或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等重要科研机构;优先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调剂。 3、生源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类、能源类、环境类、农学类、新能源技术、化工、材料、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背景的优秀考生。 4、调剂人数:约40名

斩花堂

广州将建30家 高水平企业研究院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鹏程)近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广州市推进高水平企业研究院建设行动方案(2020年—2022年)》(下称《方案》),提出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企业研究院。全市将在3年内培育不少于30家在行业内具有相当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高水平企业研究院。高水平企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依托广州市具有较强综合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建设的,能为广州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技术创新研发机构(可以是独立法人或企业内设机构)。《方案》对研究院寄予了厚望。例如,研究院应加快重点产业瓶颈技术研发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问题,提高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自给率;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尖端产业竞争中,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是企业地位的重要体现。《方案》要求,研究院积极加入国际行业组织或联盟,争取国际标准制修订主导权,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鼓励研究院主持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研究院的建院“门槛”具有较高要求。《方案》显示,企业应当拥有至少1个已批准建设或已验收的市级(含)以上创新载体。同时,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亿元,且上一年度经税务部门审核的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不低于5000万元。研究院还应当具备基础研发条件和设施;研究院负责人(院长)应具有正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等等。为了支持研究院的发展,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中,设立了高水平研究院建设专题,向完成登记的研究院开放申报。每年每家研究院可提出1项项目建议,由研究院自由选题、 自主设计、自行组织,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项目,每个项目资助 200 万元。此外,广州市政府还将对研究院承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布局、创建国家和省级创新载体、参加国家和省级科技奖评选等,给予优先推荐权。同时,广州也将支持研究院带动提升全产业链专业化协作和配套水平;推动研究院与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或跨国企业建立研发合作,设立海外研发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