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2021年的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出来,每年在这时候考研初试成绩经过一段的时间发酵以后,考研的国家线也正式开始公布,国家线公布以后,中国研究生教育网站的调剂系统就开始了正式调剂因为考研毕竟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他高考考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所以总有人是考研的成绩,是不是太理想的而且总有人是考不上研究生的,所以他们的分数可能没有达到目标院校的复试线的分数,但是也能够进行调剂每年一些偏远地区的二一大学都有丰富的调解名额,最近广西大学公布了他们的调剂名额,我们先来看一看,有哪些调剂比较好的专业?从广西大学发布的调剂名额的名单报表来看,他的下载的次数间达到了11万次,接近于12万次,可想而知,广西大学的调剂名额还是非常炙手可热的,基本上都是冲着广西大学的211的头衔去的,对于很多双非一本本的同学来说,他们甚至都可以调剂到一个二一大学,所以选择真的大于努力调剂的学校不一定比你的本科学校差从上面看,主要是一些理工科专业缺口的人数是非常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计算机等等相关专业都是有较多的调剂名额的,再说明广西大学这些专业对于一志愿的考生吸引力完全是不足的,所以说才会导致这么多的调剂名额但是广西大学毕竟是一所211大学,对于很多想要头衔的同学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211的影响力在就业当中就会有明显的体现,没有211头衔基本上简历这关过不去所以机会就在眼前,调剂是一场信息战,对于很多人来说抓不住信息的话,可能调剂就不是太成功了祝你成功上岸研究生~~
我们所做的就是努力考上研,也不是为了缩小所谓的差异。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告诉自己你本可以。告诉自己“你想去的远方其实并不远;你想过的生活其实并不难,你所有的彷徨都是暂时的。曾经的你很耀眼,今后也一样。”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我们来看看广西大学。001 西大大,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部为主、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11工程”、“111计划”,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002 报录统计考研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无论结果如何,势必走到底。☆考研就像在黑暗中洗衣服,我们不知道衣服是否洗干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最好的洗衣粉,不停地揉搓、揉搓、再揉搓。这样,或许它会更干净一点吧?复习也需要一个好的思路,一个好的规划,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很多的时候,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方向错误了,冷静思考,认真研究,找出最适合的路才是最重要的。003 小结如果你要考研的话,你要明白考研能带给你什么,你考研的目的是否明确。我总结了一下,考研能带给你以下五个方面的好处:1、考研是一个提升学历的机会。2、考研是一个你换专业的机会。3、考研是一个转换城市的机会。4、考研是一个转换学校的机会。5、考研是一个拓展人脉的机会。
广西大学是一所211工程大学,也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广西的最高学府,首任校长是有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马君武博士。该校的王牌专业主要是新闻学,矿物资源工程,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等。实力比较强的一所院校。该校已经发出了调剂计划,主要有以下专业可以进行调剂: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材料与化工第二,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第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第四,哲学,应用经济学,数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据来自考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第五,机械第六,EMBA以上就是目前最新出来的一些可调剂的专业。除此之外,广西大学已将各专业所需要的调剂人数发不出来,如下以上的数据,仅供参考,如果想知道更加确切的清晰的信息请到广西大学官网去查询。以便随时获得第一手消息。考研现在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谁能够坚持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在此祝愿所有考研人都能成功上岸,拥有一个锦绣前程!
12月17日,河北工程大学备考考生在自习室复习。郝群英摄/光明图片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1.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2.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3.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作者:彭怡、邓沙沙,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高层次人才培养呼唤深层次教育变革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博士研究生由统考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势所趋2003年以前,博士生入学统一考试是高校面向社会招考选拔博士生的唯一方式,它以考试成绩(多采用“初试外语+2门专业课笔试+面试”的模式)为基础,在保证博士研究生招生高效有序的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如今,博士研究生普遍实行“申请—考核”制,和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成为并行的招生方式。这有助于推进统筹招生,提高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水平,进一步拓宽选才范围。截至2020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经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127所,占该类院校的92.7%,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已实施“申请—考核”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85所。实行“申请—考核”制在英美等国的研究生招考历史中由来已久。招生不依据统一的入学考试,而是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工作经历、研究兴趣及职业发展等情况自主选拔。不管是借鉴国际经验,还是从改善我国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发,我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由统考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势所趋。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从坚持思想引领、规范参与招生、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8个方面,对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提出了“十不得”要求,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为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同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需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在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严把“毕业关”。近年来,研究生清退事件越来越多,高校严把“毕业关”已成为新常态。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变革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出信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自此,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研究生学科门类。科学上的突破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交叉学科。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加快培养交叉学科领域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层次改革的重要举措,满足了我国对交叉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国各高校(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数量达到了549个。开设交叉学科的高校共计160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济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各有9个学科,交叉学科数量位居第一。“双一流”院校开设的交叉学科数量大于非“双一流”院校,共计310个,占比达到56%。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是加强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将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的变革。链接:赴美读研申请量负增长2005年至2012年,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申请量增长率不断上升。2012年起,中国赴美读研申请量增长率锐减,长期处于负增长。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过去一年签证发放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到9月这半年中,美国仅向中国内地发放了808张F1学生签证,而2019年同期则发放了90410张,同比下降超过99%。除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赴美学生签证数量的减少也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留学政策有关。自2019年起,美国就对中国留学生加强了背景审查,尤其是涉及公派的高层次人才、敏感专业。仅2019年一季度,美国就拒签了180余名中国学者。2020年5月底,美国白宫宣布,自6月1日起,禁止与中国军方有关的研究生与学者入境美国。9月9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表示,美国将禁止某些中国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获得签证,以防止他们窃取敏感研究成果。2020年美国先后把中国10余所高校列入实体制裁名单,严重恶化了美国的留学环境。教育部发布2021年考研报名条件中,明确了留学生报考的条件: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我国考研政策的调整及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留学政策,让更多的留学生转向国内考研,成为2021年考研大军的一员。(作者:陈福宽、王薏欣,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原题为《2021考研风向标》《高层次人才培养呼唤深层次教育变革》)来源:光明日报
3月8日,广西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的调剂公告。其中,广西大学明确将在2021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0人。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缺额,有调剂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及时关注广西大学的研究院官网。截止发稿时间,2021年广西大学各专业的预计的调剂需求已经被浏览接近两万六千人次,可见有多少考生目前有意向调剂211广西大学。根据公布出来的数据显示从上面的数据,我们看到广西大学的一些冷门专业,基本上是大量招收调剂生,除了热门专业一志愿上线人数满了之外,大多数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调剂名额。关于广西大学的调剂,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考研不同于普通高考,需要在初试之前填报志愿,因而经常会出现无法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的情况,目前,考研国家线,以及部分自主划线985高校各类学科基本复试分数线已经发布,考研调剂系统也将于3月20日左右开通,对于那些初试成绩符合复试调剂基本分数要求,但在原报考单位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由于考研第一志愿仅允许填报一所高校,并且通常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因而有很多高校经常会出现部分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出现缺额的高校不仅有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很多985、211知名高校。兰州大学有少量调剂需求近日,兰州大学发布了2021年考研复试线,虽然学校是国内985、211知名高校,但整体来看,学校复试分数线并不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仍然有部分专业存在少量调剂需求,具体缺额专业名单即将发布,非常值得大家关注。但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普通高校毕业生想要通过调剂进入兰州大学热门专业并不容易,2020年考研复试调剂时,就吸引了众多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985、211名校的高分考生选择报考,调剂竞争十分激烈,普通考生想要顺利被录取并不容易。已有多所985、211高校发布调剂信息事实上,除了兰州大学之外,国内还有很多211知名高校发布了拟接收调剂信息,在国内“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享有盛誉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近期也发布了专业调剂信息,学校拟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硕)和电子信息类(专硕),需求人数约为20人。除此之外,目前已经发布的还有东北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新疆大学的化学工程、吉林大学的化学、武汉理工大学的自动化、太原理工大学的仪器科学与工程、湖南大学的材料学、中国地质大学的资源与环境等,涉及到的高校和学科数量非常多。广西大学出现了大量缺额在考研录取中,根据地域、经济、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国家线划分为A区和B区,广西属于B区,当地高校研究生录取参照B区国家线,因而录取门槛相对较低,广西大学是当地唯一的211高校,办学实力相对比较突出,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学校考研报考热度一直不高,经常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在考研调剂时备受大家关注。虽然2021年国内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7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但广西大学仍然出现了大规模缺额的情况,预计需要招收大批调剂生源,此前学校已经发布了预计调剂人数需求,学校缺额专业涉及到的学科门类相对较多,其中不乏应用经济学、金融、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热门学科。由于学校调剂信息发布时间比较早,而且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范围比较广,学校考研调剂需求信息发布之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大家选择调剂的热门院校。关于调剂的一些建议目前,考研国家线已经发布,预计近期各大知名高校将会陆续发布复试通知,对于无法进入复试环节的考生来讲,调剂成为了大家实现考研逆袭的关键,每年都有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通过调剂进入国内211知名高校深造,因而建议初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不要轻言放弃。在考研调剂环节,高校选择十分关键,由于各所高校的复试时间并不统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同时选择多所调剂目标院校,从而增加被录取的可能。不过每所高校复试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建议大家在备考时有所侧重,不宜盲目追求调剂院校数量。一般而言,多数高校在招收调剂考生时,主要关注考生初试成绩,以及报考院校和专业,部分调剂生源比较充足的高校还会限制考生本科毕业院校,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12月26日,一年一度的考研拉开帷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报考2021年研究生的人数为377万,比2020年增长36万,比2016年多出200万,五年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近几年考研人数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往届毕业生考研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根据中国青年报公布的统计数据: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超过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同样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往届生考研比例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是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正因为如此,不少考研的同学多少都会有选择跨级考研,报考的要么是层次更高的学校,要么是热门的专业,扎堆的现象较为严重,以2020年为例,985高校的报考人数大部分超过了15000人,而这些高校的保研率高,接收推免人数较多,相应招收统考的人数就非常有限,考取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与重点高校相似,热门专业的考取难度也更大,2020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硕士中的金融国际学院和税务复试分数线分别为402和400分,北大的应用统计专硕复试分数线达到了400分,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学硕复试分数线390分,初试要拿到这样的分数,专业课基本不能犯错,政治、英语至少要75分以上才有把握,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随着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的上升,初试成绩突破400分的也越来越多,2020年甚至出现了440分以上的高分,中山大学数学院应用统计硕士复试分数线395分,一共88人进入复试,其中74人初试成绩在400分以上,最高分数达到441分,420分以上达到了24人。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让人感慨,考研竞争确实非常激烈。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又能看到另一情况。考研人数猛涨,重点高校扎堆,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是这样的情况,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整体来看,2021年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比如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推免接收人数不足,跟学校总体实力,地理位置等有着密切关系,考研的也是类似的情况,比如广西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211高校,近几年报考的人数相对都不多,录取名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调剂的考生,即便如此,还可能招不满。学校差异,冷热不均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考研的竞争。普通院校的学生希望考进名校以实现跨越,冷门专业的同学希望跨进热门专业,以更好地实现就业,名校的学生又不愿去比本校层次更低的学校,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内卷”。大学生在考研路上越执着,就业的道路实际上越来越窄,往届考生比例如此高,就在于他们既不甘心付出的努力白费,也满足于拿着本科学历去找工作,于是就在考研的路上“死磕”,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毕竟有限,大部分人只能充当陪考的角色,在这条路上耗费的时间越长,就业的机会越少,信心也会越来越不足,只好继续考研。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通过考研实现提升很重要,但是选定合适的目标更重要,备考前先把准备工作做充分,避免扎堆,能够大幅提升自己上岸的几率。如果考研结果不理想,真不建议一条道走到黑,不少企业会针对考研的同学开专场招聘会,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1.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2.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3.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
垃圾要分类 生活要品位周末,逛南宁园博园去!想要安全出行,美美地游园博园夜班妞为您精心整理的游园攻略一定要看!↓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将于12月22至23日举行。昨天(12月14日)是准考证打印、考点查询第一天。由于查询的人太多,研究生招生考试网甚至一度出现了瘫痪,“考研热”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考研网崩了!”——昨天,这一话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对于研招网崩溃的问题,工作人员回应这是由于访问量太大造成的,目前研招网正在加紧解决相关问题,建议考生分散打印。记者从广西招生考试院获悉,自2017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以来,我区的报考人数也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当年,报考人数为2.6万人,较上一年增加6000人,增幅达30%。2018年,我区共有3.3万余人报名考试,比上一年增加7000余人,增幅达27%。而到了2019年,我区考研报名人数达4.3万余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近2.3万人,较去年增加6000人,往届生报考人数2万余人,较去年增加4000人。是什么原因让莘莘学子都走上考研之路呢?记者走访了高校后发现,就业压力大是众多学子选择考研的一个原因。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 小秦因为现在就业压力普遍很大像我们本科刚毕业的时候因为我不是应届的嘛我是往届生然后我也是觉得靠考研考上研究生的话可以给自己更大的一个平台去发展因为如果对自己薪资方面或者是发展空间都不太满意的话大家都会趋向于考研这个选择吧另一方面,2013年7月29日由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四条的规定,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也就是说,考上研究生后,学生的经济负担可以大大减轻,这也是部分考生选择考研的原因。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 小何每个月补助600块钱然后还有奖学金所以说生活上基本不用担心国家资助你然后让你有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吧此外,有的考生选择考研,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增强竞争力。特别是现在,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对于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提供的科研、待遇条件也比较丰厚,这在无形中也促使他们沉下心来,选择继续深造。广西大学法学院学生 小唐首先我觉得考研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检验然后追求更高的学位对自己职业还有能力的发展都会比较好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杨洋因为研究生与本科生他的就业方向不一样而且他的层次也不一样所以他经过读研以后那么他的水平提高了而且他的就业等级也提高了所以他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且收益比较大工资也比较客观记者从广西招生考试院获悉,去年我区所有考点已经是满员运作,面对今年急速增长的报考人数,我区新设置了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北部湾大学考点,以确保所有考生得以顺利报名。不单是广西,从全国各地看,近年来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增幅也都比较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238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了37万人,增幅18.4%,其中四川的增幅更是达到了45.87%。2019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人,比去年的报考人数多了整整47万人。
今年考研突破400万应该稳了。结果最近就有消息称:21考研现在考研人数已经突破422万大关!但这是真的吗?事情起因是怎样的?一起来康康吧~消息来源近期,网上很多人都在传一个来自qq群的截图:据某院招生老师透漏,今年全国报名人数422万。这个数据算是小道消息,真实性有待考察,在网上搜了好久,也没有找到相关官方的说法。但依照下方今年各大院校披露的报考数据来看,消息极有可能误差不会太多。最新报考人数统计截止到目前,有20所高校,8个省市公布了2021考研报名人数!20所高校2021报考人数之前,有部分媒体公布了部分大学21报名人数,现在来帮大家复习一下:中国人民大学:26443人,比2020年的23800人,增加264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269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数有13551人,目前还没有最终的数据结果。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陕西中医药大学: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北京林业大学:92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西南医科大学:4388名,比2020年增加14.60%。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79名,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成都大学:截止10月30日全国研招网报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已经突破33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6%。接下来,就是新公布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名考生报考我校,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统考硕士4343人,推免生2191人,共录取6534人。黑龙江大学2021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考生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北京服装学院2021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共计2790人,报考人数再创新高,比去年增长12.3%。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6100多名考生报考我校,比去年增加500多人。重庆理工大学2021年我校一志愿考生5000余名,涉及全国400多个报考点。中国传媒大学据统计,此次在中国传媒大学考点完成网上确认的考生人数为4294人,考点确认人数同比增长32.25%。哈尔滨师范大学经过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报考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考生总数达9790人,较去年增加了2258人,增幅27%,高于全国整体增加比例,创我校一志愿报名人数历史新高。我校报考点受理考生6571人,通过网上确认考生6190人,较2020年增加204人。天津科技大学报考天津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达3202人,相比2019年增长了27%,报考人数创历年新高。天津科技大学作为全国考点,包括报考我校考生和报考外地高校的我校本校应届毕业生2933人,参加了网上报名信息的确认,涉及全国231所高校。经过资格审查、材料复核,共有2828名考生通过了网上确认。西安财经大学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3571人,较去年增长12.4%,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生报考人数近50人,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约1600人,报名人数实现新突破。2021年,西安财经大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报名约1136人,6个专业型招生专业(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约2242人,3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约193人。8省市公布报名人数四川省: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21.7万,较去年同期增加3.1万人,增幅16.87%。中山市:我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网上确认工作于11月10日顺利结束。今年,共有5134人选择我市报考点报名,最终通过网上确认的人数为4707人,人数相较去年有大幅度增加,增幅达32%。合肥市: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报名点)网上报名期间,选择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报名点进行研考报名确认的,共有考生3.3万余名。遂宁市:我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于2020年11月10日全面结束,共有2263人报名,2096人通过报名信息网上确认。衡水市:截止到11月10日,我市2021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工作顺利结束。全市共5786人报名,参加网上确认5647人,确认率97.6%。定西市:定西日报报道2021年我市硕士研究生报名网上确认工作11月9日顺利结束,有2889名考生进行了网上确认。亳州市:截至11月9日,我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共有5376人审核通过,考生人数再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38.81%。保定市:据统计,2021年我市共有28493名考生参加了研考报名信息确认,比2020年(26408人)增加了2085人。虽然同比去年增幅明显,但也在预料之中。经常关注考研网的考生看到这个数字基本不会有心理波动,毕竟给大家打了一年预防针了。大家不需要慌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该怎样就怎样如果考研报名人数422万,但其实真正去参加考试的人不足400万,和你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也就那几十号人,保证比他们优秀一点点就可以了。至于422万,还是432万,也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已!21考研现状1.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度增长最近几年,由于本科毕业生就业不景气,从2017年起,国内考研报名人数开始大幅度增长,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突破341万,同比大幅增长达到了17.58%,预计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还将继续大幅度增长,报名人数有望突破400万。虽然国内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出现了明显增长,但非211院校,名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扩招的主力,想要考上985、211院校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越来越困难,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级名校专硕学费出现了大幅度提升(临床医学除外),而且不再提供住宿,考生就读这些名校的专业型硕士(临床医学除外)经济压力不小。2.名校保研比例,考研热度持续提升最近几年,985、211院校保研率出现了增长,北京大学(校本部)保研率接近5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保研率均超过了30%,相比考研学生,这些保送生无疑更加受到名校青睐。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2019届本科总深造率均超过了7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11院校深造率均超过了50%,在过去,由于就业情况比例理想,没有选择出国深造,或者被保研的名校毕业生多数选择直接就业,最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发生了转变,考研已经成为了趋势,越来越多的985、211院校毕业生加入到了考研队伍之中,考研竞争压力越来越大。3.考研调剂门槛越来越高在以前,无缘被名校录取,可以选择的调剂高校很多,比较知名的有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大学等211院校,如今这些高校报考人数大增,调剂名额已经非常有限,而且调剂门槛不断提升。在2016年,南昌大学接受调剂的专业达到了106个,调剂要求本科毕业于985、211院校的专业仅有1个。而到了2018年,南昌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仅剩下59个,其中有30个专业限制考生毕业院校,对于普通院校毕业生来讲,通过调剂进入211高校机会越来越少。4.考研名校复试通过率低很多普通院校考生为了能够考研成功,从大二、大三就开始筹备考研,将大量精力花费在了初试科目上,却忽略了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这导致很多考生虽然能够顺利通过初试,而且成绩相对比较优异,但却在复试中被淘汰,令人惋惜。“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于普通院校毕业生而言,实现逆袭进入985、211虽然很难,但绝非没有可能,成功“逆袭”从来不是易事,需要我们努力地去争取,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