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报告综述:核心观点:硅光是下一代技术跃升的关键,是光模块/芯片/器件公司公司突围的关键当前5G部署节奏持续推进,政策红利频频、运营商资本开支加码、运营商招标逐步启动,我们认为前传 光模块、PCB、射频天线等网建板块将持续受益。流量降幅收窄,流量增拐点将至,5G泛在连接、大容量等特点将带来5G流量的爆发式增长,我们认为未 来5G百倍流量市场市场空间将带动光模块需求加速向上。数通及电信市场共振光模块景气度将加速向上,成本更低、体积更下、传输速率更高将是未 来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传输需求的不断提升,传输速率、成本以及体积等方面需求不断提升,但是随着摩尔定律的逐 步受到限制,硅光将成为光模块下一带技术的关键,我们认为,未来掌握硅光技术的光模块厂商值得重 点关注。硅光子技术简介Intel实验室通过混合硅激光器技术的集成激光器,首次实现了基于硅光子的数据连接。硅光子技术是一种基于硅光子学 的低成本、高速的光通信技术。基于硅基衬底材料,利用CMOS工艺,结合微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及光子技术,用激光束 代替电子信息传输数据。硅光子架构主要由硅基激光器、硅基光电集成芯片、主动光学组件和光纤封装完成,使用该技术的芯片中,电流从计算核 心流出,到转换模块通过光电效应转换为光信号发射到电路板上铺设的超细光纤,到另一块芯片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近年来,不断缩小的芯片尺寸存在物理极限,漏电流增加、散热问题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因此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硅光技术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硅光集成,用光代替电进行信息传输,将大大降低集成电路的成本。选择硅基的优势摩尔定律的困境,使集成光电子将有望逐渐取代微电子。而选择硅基的原因在于其小、快、便宜的优势,与CMOS传统工艺 兼容性好、光学损耗低。硅光结合了微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优势,以及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点。流量暴增对数据传输提出挑战,促生数通硅光需求Intel指出,全球90%的数据是近两年产生的。参考中国产业网数据,预期全球流量将持续激增,CAGR达23%。因此,数据中心带宽增加将会对光模块性能产生更高需求,考虑到摩尔定律失效限制,硅光需求将引起广泛关注。5G性能提升要求刺激电信级硅光需求:未来5G时代,传统光模块方案可能面临瓶颈,对于硅光子技术的需求将大量增长。硅光弥补传统光模块需求瓶颈:现今对于光模块的性能要求大幅提升,如仍应用传统光模块将十分昂贵,且难以快速响应海量需求,硅光高密度集成度高 优点突出。硅光性能超越传统光模块,每3年提升8倍2015年,Intel首次验证硅光电子器件性能超越同类传统光电子器件。根据Intel的硅光子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9年,硅光子技术在每秒峰值速度、能耗、成本方面分别提升8倍、降低85%、降低84%。数据中心将是硅光光模块的主要应用场景目前全球硅光子领域投入大量的研发,但是目前市场上仍只有少量的硅光子产品问世,未来互联网公司将作为主角, 为未来新一代数据中心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光子技术,目标是实现1美元/Gb。据Yole预测,到2025年硅光子市场规模将超13亿美元,其中将超过90%来自于数据中心应用。400G将是硅光子的主战场:硅光有望在400G中等距离取得突破。硅光具有低功耗、高集成特点,规模商业化有望显著降低成本。 Intel首先突破了硅基调制器,推出PSM4、CWDM4硅光模块,良率仍待提升,未来有望在400G中等距离 规模应用。……报告节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东吴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2019年需求放缓,光通信厂商增长态势停止据工信部,2014-2019年我国光纤接入(FTTH/O)用户占比持续上升,自2017年起维持在80%以上水平。2019年中国市场4G网络建设及光纤入户(FTTH)已达高峰,2020年4月底光纤接入(FTTH/O)用户4.27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3.1%。5G大规模建设尚未开启,导致光缆需求增速放缓。另外,国内主要厂商扩产的产能陆续得到释放,光纤光缆出现产能过剩。光缆光纤市场面临短期价格同比下滑与供需失衡的状况,受此影响。光通信厂商连续多年业绩增长态势停止。从光通信行业主要厂商2019年财报来看,长飞、亨通等公司光通信主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除营业收入之外,过低的集中采购价格也导致了毛利率的进一步下降。行业竞争激烈,兼并加快2019年光通信行业发展整体低迷,行业竞争激烈,兼并加快。2019年11月,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和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亚太光通信委员会和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承办的2019年(第十三届)全球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发布了2019年中国光通信行业企业竞争力情况,可知光通信行业参与企业较多,行业竞争激烈。2019-2020年国内外光通信行业并购事件频发,2020年4月27日,耗时一年,英伟达官方宣布正式完成对Mellanox 70亿美元的收购,这也是英伟达史上最大数额的收购。2019年相继出现思科26亿美元收购Acacia,II-VI32亿美元收购Finisar等并购事件,涉及金额较大。表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兼并加快。2020年市场需求大,带动产业链加速布局虽然2019年光通信行业光缆需求增速放缓,光纤光缆出现产能过剩;但是随着2020年三大运营商纷纷将资本开支转向5G,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要求加快5G,而5G的竞争是光通信基础设施的竞争,5G以及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加速,将拉动光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从CRU的预测数据来看,2020年全球和中国光缆需求量分别为5.06亿芯公里和2.50亿芯公里;到2021年,全球及中国光缆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58亿芯公里和2.90亿芯公里。表明未来光通信行业市场需求大,将带动产业链加速布局。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分析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获取《光通信系列深度报告一: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回暖,看好光通信机会》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互联网2”,该报告编号为20bg0086。 2020Q1:海外四大云厂商一季度资本开支数据,亚马逊、微软资本开支环比改善,谷歌、Facebook 资本开支略微下滑,总体趋势是海外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延续2019年Q2回暖的态势。2019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亚马逊占比32.3%、微软16.9%、谷歌5.8%,阿里云4.9%。(2018年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份额分别是 32.7%,14.2%,4.2%,4.1%)。2020Q1: 亚马逊AWS 营收102.2亿美元,同比增32.73%,环比增长2.20%。2020Q1 : 亚马逊资本开支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06%,环比增长 28.30% 。(2019年Q4亚马逊资本开支5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4%,环比增长12.77%)。亚马逊资本开支延续2019Q2增长趋势,创单季度新高。2020Q1: 微软云营收45亿美元,同比增59.30%,环比增长0.44%。来自家庭场景的工作、娱乐和学习需求不断增长,使Windows OEM,Surface,Office消费者和游戏受益。2020Q1: 微软资本开支38亿美元,同比增长46.15%, 环比增长 8.57% 。(2019年Q4微软资本开支35亿美元,同比下降5.41%,环比增长2.94%)。2020Q1: 谷歌云营收27.8亿美元,同比增长51.91%,环比增长6.51%。2020Q1: 谷歌资本开支60亿美元,同比增长30.43%, 环比下降 1.64% 。(2019Q4,谷歌资本开支61亿美元,同比下降14.08%,环比下降8.96%)。
来源:格隆汇机构:平安证券封装工艺不同,电信光模块厂商毛利率提升与销售量密切相关。通过对电信光模块和数通光模块的封装工艺和生产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电信光模块厂商的营业成本的控制主要来源于随着销售量的增长,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采购成本以及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的下降。从行业代表企业的历史毛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来看,毛利率处于上升区间的同期销售量增速快速攀升,而销售量增速的快速下滑也往往伴随着毛利率进入下行通道。数通光模块厂商进入规模效应阶段,龙头市占率有提升趋势。国内数通光模块代表企业在封装中采用COB封装工艺,以及共晶焊接、精度耦合和高效组装测试等工艺,保证以较低成本生产满足指标需求的产品。我们分析对比了旭创和AAOI在2014-2017年每生产1支光模块所需分摊的营业成本,2017年旭创该指标为747元,显著低于AAOI。我们认为这体现出国内代表企业在封装工艺、良率以及采购规模方面已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足够大,保证龙头可持续发挥规模效应。我们假设2020年龙头企业有20%的市占率,营收将达到近100亿人民币的规模。5G承载网光模块需求量大,2018H2传输网也面临扩容需求。我们针对5GC-RAN和D-RAN架构分别建立带宽和光模块估算模型,测算国内电信光模块市场在5G驱动下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1%,2020年同比增速约为79.9%,考虑2018年下半年国内运营商有4G传输网扩容以备战5G传输需求,我们判断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电信光模块市场需求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投资策略。建议重点关注光迅科技(002281),公司在传输网扩容需求以及5G承载网光模块需求驱动下,毛利率有望进入上行通道。建议重点关注中际旭创(300308),公司与下游客户紧密合作,能紧跟数通市场产品迭代,专注封装已呈现规模效应,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风险提示。(1)运营商对于传输网络扩容以及5G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或部署方案变化对光模块需求产生影响;(2)光模块市场的新进入者对于原有市场产生冲击,市场参与者市占率下降的风险;(3)5G网络建设成本较高,运营商有节约开支需求导致上游光器件采购价格存在波动风险;(4)硅光等新技术产品对部分产品的替代风险;(5)100G数通光模块市场竞争加剧,厂商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随着光芯片、光器件的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光通信行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海量数据以及高速运算要求带来的巨大压力,光通信行业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据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逐步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光通信行业发展趋势1、数据流量需求激增,光通信行业保持持续增长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全球数据量呈现几何级增长。在国内,各种线上线下服务加快融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拓展,带动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移动视频直播、餐饮外卖等应用加快普及,刺激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光芯片、光器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光通信产业中,国内企业目前在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等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领域,我国仍然处于追逐者的位置。目前我国光通信高端核心芯片90%以上需要进口,尽管近年来中国厂商在无源器件领域已经占据一定份额,有源器件研发加速趋势明显,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但整体上来看,仍是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3、数据中心建设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属于互联网基础设施范畴。在公有云、云存储、云服务等云计算业务的驱动下,IDC已成为企业或机构管理IT基础设施与应用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也明显加快。4、5G建设及光纤接入持续推进市场需求光通信行业在电信市场的应用领域包括无线基站、接入网、骨干网和城域网。随着5G建设的正式展开、光纤接入的持续普及升级改造,光通信行业在电信市场领域也将保持强劲的需求。目前,5G的建设和商用化已逐步开启,有望再次拉动对光通信市场的需求。5、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新一代高速宽带接入、数据中心及5G建设驱动下,光通信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技术、产品升级,DFB激光器芯片、AWG芯片及其他光电集成芯片需求增长迅速,光纤连接器、室内光缆及线缆材料亦将持续增长。宽带、高速、高密度收发及传输将是光通信及数据通信未来发展趋势。(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光通信行业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随着光通信在宽带中国实施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4G商用、FTTX建设不断推进为光通信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9年工信部发布《“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要加快工业级5G芯片和模组、网关,以及工业多接入边缘计算等通信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5G技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工业控制系统的融合创新,培育“5G+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14-2020年中国光通信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光通信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投资要点:一、国内光模块行业现状:国内光模块企业普遍缺乏产品核心技术——光模块芯片,而光模块芯片是整个光模块产品中成本占比最大,目前国内光模块芯片技术处于前列的要数海思、光迅科技等企业;二、未来光模块产业发展的两个逻辑:1、产品快速迭代;2、价格快速下降,因此企业可以做出的应对方式有如下几点:①快速推出新品取得先发优势 ②市场集中策略 ③规模优势 ④整合芯片⑤新技术路线,中际旭创在2017-2018年期间就快速推出100G高速率光模块产品,使得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另外光迅科技与中际旭创也在积极的整合芯片,如光迅科技收购了芯片提供商IPX、Almae;三、未来光模块行业三大应用市场:1、电信市场 2、接入网市场 3、数据中心市场(数通市场),其中光迅科技是电信市场代表,中际旭创是数通市场代表,新易盛则是两手都抓,希望靠数通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四、“实战派”、“海归派”、“学术派”为其管理团队标签:1、新易盛属于“实战派”,其管理层属于从底层技术员做起,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大股东质押比例不高,没有什么流动性风险,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战略方向都算走的比较稳,产品线比较丰富,缺点就是没有特别突出的专属市场2、中际旭创则属于“海归派”,其管理团队核心:刘圣是江苏省十大海外归国人才,所以视野及技术路线与国外更加贴近,所以中际旭创的客户也多半都是国外客户,另外中际旭创的财务总监从履历上相对其他两家企业来说更具有资本运作的意识 3、光迅科技则属于“学术派”无疑,其董事长等管理团队多是教授称呼,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产品扎实,产品技术过硬,光迅科技目前为国内传输类光器件龙头企业,由于光迅科技最终控制人属于国资委,虽然在资金的投入上面没有很大的障碍,但是整个企业的创新及活力度、资本市场敏感度都一定程度上会受制于公司的体制;五、三家公司产品结构重心不一:1、三家公司的客户按照地区划分,都由国内外客户组成,但是也有些许不同,新易盛和光迅科技基本上是以国内客户为主,中际旭创则70%由国外客户组成 2、中际旭创的产品集中于数通市场领域,多以100G/200G/400G等高速光模块产品为主,主要客户为国外云计算龙头企业,如谷歌、亚马逊等,2、光迅科技的产品焦点则多集中于电信市场领域,多用于5G中前段,核心客户为华为、中兴、烽火等 3、新易盛则属于两手都抓,好处就是产品线丰富,不容易被市场淘汰,但是坏处很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易盛两手都抓的原因可能是被动的,因为每个市场都只能分到一小杯羹,如果还只聚焦一点,则很难生存;六、三家公司财务结构比较类似:1、三家公司从营收规模上来讲,中际旭创和光迅科技位于前列,新易盛则规模较小 2、从毛利率及净利率上来说,面对数通市场,高速率光模块产品毛利率更高,但是差别不会特别大,基本上处于20-30%之间,不过在净利率方面,由于光迅科技毛利率虽然只低几个点,但是直接影响净利率,导致光迅科技净利率在6%左右波动 2、三家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也基本上相近,多在4%(占比营收)左右 3、研发费用支出率也相近,多在7%(占比营收)左右 4、资本结构方面 也是很类似的,就连每年的资产减值损失比例都大体相近,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以存货跌价减值损失为主,这一特点每年都发生,这也间接的说明了光模块行业产品符合前文提到的行业发展逻辑:产品价格快速下跌,所以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升级,才能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七、盈利预测:1、新易盛2019-2021年PE为:53.38、52.89、51.61倍 2、中际旭创2019-2021年PE为:79.66、58.36、48.28倍3、光迅科技2019-2021年PE为59.74、52.69、36.59倍 ,从上述PE估值来说,很明显光迅科技与中际旭创更具有吸引力,另外结合之前分析到的,中际旭创的资本运作意识和体制要好于光迅科技,因此投资价值排名: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新易盛,如果再从爆发潜力上面角度思考的话,排名则是: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所以无论如何,中际旭创目前所走的方向都是最符合行业发展规律以及在其他各方面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正文一、光通信之光模块行业情况1、光通信之光模块产业链介绍光模块是光通信系统中重要部件,负责在信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过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实现信息的高速互联;通信技术的更新与升级,促使光模块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光模块是构建光通信系统与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光传输设备、长距离光传输设备和最受市场关注的智能光网络的发展、升级以及推广应用,都取决于光电子器件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支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型应用对于带宽需求的推动,光通信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光通信产业链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光器件为主体构成的产业链,另外一条是以光纤光缆为主体子产业链。两条产业链的下游皆为系统设备厂商和电信运营商,最终端面向用户,产业链上游竞争格局比较分散,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光通信产业链如图1:图 1 光通信产业链光模块子产业链是光通信行业的重要分支,国外厂商在高端光模块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在整个光模块子产业链中,光模块的生产过程是将光芯片和其他组件先制造成为光器件,然后再将光器件封装为一个光模块,光芯片技术含量最高,而高端光芯片的核心制作技术掌握国外芯片厂商手里,主要依赖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进口,使得国内厂商面临核心专利被国外垄断的风险。国外厂商在高端光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约占 90%;而国内现有的光器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同质化比较严重,迫切需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打破现有局面。光模块子产业链如图2:光模块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源光器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实现信号的电-光转换和 光-电转换。由于通信信号的传输主要以光纤作为介质,而产生端、转发端、处理端、接收端处理的是电信号,光模块具有广泛和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光模块的上游主要为光芯片和无源光器件,下游客户主要为电信主设备商、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云计算企业。光模块原理示意图如图3:光模块遵循芯片—组件(OSA)—模块的封装顺序。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通过 传统的 TO 封装形成 TOSA 及 ROSA,同时将配套电芯片贴装在 PCB,再通过精密耦合 连接光通道和光纤,最终封装成为一个完整的光模块。新兴的主要应用于短距多模的COB采用混合集成的方法,通过特殊的键合焊接工艺将芯片贴装在PCB上,采用非气密性封装。光模块下游主要应用于电信承载网、接入网、数据中心及以太网三大场景。电信承 载网和接入网同属于电信运营商市场,其中波分复用(xWDM)光模块主要用于中长距 电信承载网,光互联(Opitcal interconnects)主要用于骨干网核心网长距大容量传输, 而接入网市场是运营商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包括光纤到户无源光网络(FTTH PON)、 无线前传(Wireless)等应用场景。数据中心及以太网市场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数据中心互联(DCI)、企业以太网(Ethernet)等场景。行业现状格局及发展逻辑2.1、欧美日:行业不断并购整合,专注于高端产品和芯片研发全球光模块产业链分工明确,欧美日技术起步较早,专注于芯片和产品研发。中国在产业链中游优势明显: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以及电信设备商的扶持,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光模块制造基地,从OEM、ODM 发展为多个全球市占率领先的光模块品牌。产业链分工有效利用了全球优势生产要素,并避免了重复研发,有利于全球产业链高效运转但中国难以分享上游的巨大价值。由于低端产品价格透明,许多海外企业无法接受过低的毛利率进而剥离光模块业务 专注于芯片或保留高端产品。如剑桥科技去年 5 月和今年 3 月分别收购 Macom Japan 和 Oclaro Japan 光模块资产;博创科技今年 3 月收购 Kaiam PLC 业务涉及相关部分资 产。另一方面,光通信巨头也经历了一系列并购整合,以增强对整个产业链的垂直协同, 增强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如去年 5 月和 11 月,Lumentum 和 II-VI 分别宣布收购 Oclaro 和 Finisar。2.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光模块企业在上游芯片和下游主设备商 的“夹击”下利润空间被严重限定,但长期坚持研发正在助力国内光模块企业向价值链更高的高端光模块和光电芯片领域渗透。如以电信光模块为主业的光迅科技、昂纳科技、新易盛,三家企业研发支出总额 2014-2018保持着年均20%的增长速度,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保持在10%以上。而从三家企业的收入合计占运营商资本开支的比例来看,2014-2018 增长了1.79pct。光模块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带动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分享更多的价值。2.3、上游芯片国内仍是短板,自主可控将加速(1)光芯片和电芯片是光模块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比最高光芯片是光模块中完成光电信号转换的直接芯片,又分为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 光模块芯片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因而是光模块 BOM 成本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光芯片的成本占比通常在 40%-60%,电芯片的成本占比通常在 10%- 30%之间,越高速、高端的光模块电芯片成本占比越高,但规模优势可以增加采购的议价能力;(2)高速芯片国产率亟待提升,芯片产业链薄弱环节需逐步解决光芯片方面,我国在 10G 及以下光芯片具备替代的能力,但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商业级 25G 的 DFB、EML、APD、PIN 部分厂商已在客户验证阶段,成本降低和良率提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50G EML、窄线宽波长可调激光器芯片、100G 及以上相干集成光收发芯片等面向 5G 的关键芯片几乎全部由国外厂商提供,海思、光迅等研发走在前列的企业目标基本是实现自给。电芯片方面,我国25G/100G多模光模块配套 IC 基本实现替代能力,但产能远远不足。25G/100G 单模和更高速率自 给率估计仅有 1%,高速 TIA、CDR、DSP 等基本和国外存在 1-2 代的技术差距。(3)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自主可控意义更大,贸易战加速芯片自主可控2018年4月,美国以违反对伊朗的出口禁令为由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出口制裁,禁止本国企业向中兴提供任何销售服务。由于在电芯片、射频 前端芯片、高端光模块和光器件上严重依赖美国企业,中兴通讯陷入两个月的“休克” 状态,中兴供应商遭受了严重的订单和存货损失。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正式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随即断供一切美国芯片、器件、软件系统、技术支持等。华为随即曝光“备胎计划”,但在 x86芯片、DSP、FPGA、射频前端、模拟芯片、存储芯片等领域仍 然很难找到合适的国产替代方案。光模块方面,中国企业在华为高端光模块和相干光模块的占有率不足20%,25G及以上光芯片和电芯片除了海思自研几乎没有国产替代方案。基于光芯片/电芯片的平均成本占比以及 LightCounting 对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的预测,我们预计 2018 年光芯片和电芯片的市场规模分别在21亿美元、8亿美元,2023年将分别达到52亿美元、20亿美元。我国是全球光模块最大的市场之一,预计到 2023 年光芯片和电芯片国产替代空间 分别在 13 亿美元、6亿美元。以史为鉴,华为未雨绸缪意义重大。华为光通信设备全球领先,不畏美国打压,很大程度上由于对长期研发的“备胎”信心。华为海思成立于2004 年,自成立以来光网 络解决方案芯片受到极高的战略重视。华为于2012年收购英国光子集成公司CIP并于 2013 年收购比利时硅光子公司 Caliopa,不断增强设计能力,今年初宣布在英国剑桥投 资光芯片工厂,未来目标是实现下游流片、封测的自主化。当前中美贸易谈判结果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兴到华为,自主可控已成为国内光模块企业的普遍共识。2.4、未来产业发展遵循的两个逻辑:产品快速迭代、价格快速下降(1)产品快速迭代:①光模块数通市场产平均每3-4年完成一轮产品迭代,当前北美数据中心已进入 25G/100G 和 100G/400G 的过渡阶段,国内数据中心部署进度落后 1 到 2 年。电信市场产品更迭相对缓慢一些,但在工业级温度下要求光模块的稳定工作时间在5年以上。(1)流量加速爆发,交换机和服务器快速迭代。思科预测 2016-2021 全球流量年复合增长率 25%,这意味着流量每三年翻一番,5G 到来单位流量价格下降将带来更快的流量增长。流量的爆发导致服务器和交换机的升级需求,带来光模块的配套升级。②光模块产品种类繁多,非主流产品迅速退出市场。光模块的场景和性能属性繁多,不同的封装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光纤类型、通道数、光源波长等相互组合形成庞大的产品型号体系,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性能、不同预算的解决方案。新一代产品往往有各厂商主导的多种型号供客户选择,但通常某些成为主流,其他的则退出市场。③客户追求更高性价比,高速率产品替代低速率产品。光模块的发展趋势是更小、更便宜、更节能,光模块单位速率成本2016-2019平均每年下降 38%,2024年单位带宽成本有望接近 1 美元/Gb,客户使用高速率产品替换低速率产品将有效降低单位成本;企业应对方式:①快速推出新品取得先发优势、②市场集中策略价格快速下降:①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上下游承压。从产业链结构的角度上,国内光模块产业链呈现“纺锤形”,光模块企业处在上下游挤压下,议价能力弱;下游来看,国内电信市场客 户主要为四大设备商,最终客户为三大运营商,数通市场客户主要为有实力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云计算、互联网内容供应商;上游来看,欧美日主流芯片供应商不超过10家。从竞争结构的角度上,国内中低端市场竞争极为激烈:2018 年全球光模块 CR8 为 54%,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其中高端市场被 Finisar 等企业牢牢把控,而这些企业近年来的并购整合更增加了高端市场的垄断能力。中低端市场,国内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光迅、旭创、海信等企业占据着头部份额,但面临着不断进入的竞争者挑战。在上下游挤压和激烈竞争下,光模块市场呈现出年均 15%-25%的降价幅度。每一代新产品推出时,市场降价幅度有所缓和,随着竞争者大量进入,产品降价幅度大幅增加,之后随着新品推出又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大型竞争者的进入也会迅速拉低市场价格,例如 Intel 2018 年推出100G硅光产品,采用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②毛利率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迅速下降。从光模块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在产品推出早 期,客户对于公司前期发生的研发支出会通过较高的销售价格给予一定“补偿”,市场竞争者少,故毛利较高。进入批量生产初期后,开发阶段的补偿结束,而良率和工艺水平尚待优化,产品的毛利率出现短暂下降趋势。随着产量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改进导致良率明显提高,生产流程的优化安排也显著降低管理费用,毛利恢复到较高的稳定水平。步入成熟后期,大量竞争者进入,产品价格下降快于成本下降,毛利率逐步降低直至降价趋于平缓。企业应对方式:①规模优势②整合芯片③新技术路线3、行业未来的应用市场3.1电信网市场:5G 承载网新需求,光模块量价齐升5G元年开启,当前政策提速信号明显,建站预期规模不断提高,运营商资本开支将迎来上升通道。三大运营商 2019-2022资本开支总规模有望分别增长9%、12%、14%、12%。每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往往遵循“先铺路再应用”的逻辑,运营商在建网前中期的资本开支 侧重于“大传输”(包括承载网光设备、光纤光缆、PON 设备、无源器件等)的比例会 高一些。“大传输”内部,未来2年主要驱动将来自 5G 光传送网(OTN)的建设,高速光端口的增加将带来光模块需求。前传光模块向25G以及更高升级,中回传光模块向50G及更高升级,回传和 DCI 需要 100G 及更高,核心层需要200G及更高。网络转发流量上,由原来流向确定的南北向流量变化为南北向流量为主,东西向流量为辅。光模块数量增加:(1)5G更高频段带来建站密度的提高,预计建站规模将是 4G的1.5到2 倍,光模块用量大大增加,室内小基站规模部署后,光模块用量还将更多。(2) 5G 初期采用NSA架构与 4G 共享资源节点,只需要实现 AAU 以及前传光模块的升级,但随着网络步入大规模成熟部署期,中传、回传以及东西向流量的增加需要更多光模块。光模块价格提升: 5G 部署前期,前传 25G SR 的价格达到 30 美元,前传 25G LR 的价格达到 50 美元,而规模商用期,中传使用的 ER、ZR 模块价格将在 100 美元以上, 回传和核心层使用的相干模块价格在 1000 美元以上,均较 4G 时期大幅提高。我们假设 5G 国内建站规模为 4G 的 1.5 倍,即 700 万站。网络收敛比,接入层: 汇聚层:区域核心层:核心层=8:4:2:1。前传全部使用 25G(短距长距比例 60%:40%), 中传使用 50G、100G 数量比=3:1,回传使用 100G、200G 数量比=2:1,核心层使用 200G、400G 数量比=2:1。可以初步估计 5G 共产生各种光模块需求 5400 万只,对应市场规模约68亿美元。3.2接入网市场:10G PON大规模升级,短期高增长运营商规模部署已开启,PON 光模块迎来边际改善。从中国电信近三年 PON设备集采结构规模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电信 10G PON OLT 和 ONU 设备 2018 年起集采端口大规模增加。2019 年,中国电信集采 10G EPON OLT 端口88万,中国联通计划年底 10GPON OLT 端口达到 25 万,中国移动集采 10GPON 家庭网关200万台。结合业内预测,中国 PON 光模块市场 2018 年起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2018-2020 年复合增长率可能在25%以上,之后由于产品价格快速下降市场规模呈缓慢下降趋势。3.3数据中心市场:流量和云计算驱动,产品迭代周期短大规模数据中心具有更低的PUE和更先进的 NFV 管理架构,将成为未来大型云数据中心的主流。根据 Cisco 预测,到2021 年全球将有628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是2016年的近 1.9 倍,占据近50%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份额。扁平化的叶脊架构(Leaf-Spine)成为新建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主流架构,从而对于叶脊架构的数据中心而言,整个高端光模块的使用数量是传统架构的数十倍。到 2022年全球400G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亿美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70%。100G-400G 数据中心里面,服务器到叶交换机由 25G AOC 升级为 100G AOC,叶交换机到脊交换机由100G SR4升级为400G SR8/SR4,脊交换机到边交换机由 100G CWDM4升级为 400G FR4/LR4,将全面启动数通市场的新一轮景气。预测规模如图6:二、光模块行业A股主要代表企业: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分析(注:由于上市公司主体近乎全部收入和净利润来源于子公司苏州旭创所从事的光模块业务,因此本文中中际旭创的分析主要为苏州旭创的分析)1、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基本简介1.1、新易盛:是一家领先的光收发器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光模块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本2.36亿元,2016年3月上市,首次发行股份1940万股,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均为个人,其中,高光荣持股11.61%,胡学民持股11.36%,黄晓雷持股7.79%,Jeffrey chih Lo 持股5.71%,公司作为国际高新技术企业,注重新技术与产品研发,在高速率光模块、5G光通信模块、光器件相关产品上已经取得部分成果;1.2、中际旭创:苏州旭创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高速光通信收发模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在 3 G 建设周期中 公司 通过给中国移动供货 6 G/10GSFP+ 基站光模块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在电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后,公司调整战略,聚焦数通市场,并抓住北美互联网厂商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带动光模块需求量爆发的机会迅速发展壮大。根据 LightCounting 报告,苏州旭创在 2017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份额中位列第二,成为数通光模块领域的龙头企业,并持续不断引领行业发展。2 017年,经证监会核准 苏州旭创被中际装备收购,登陆资本市场,随后上市公司中际装备更名为中际旭创。后续上市公司设立了子公司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承接公司原有的与电机绕组制造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人员,公司电机绕组制造业的生产经营将全部由全资子公司山东中际智能装备开展。上市公司主体中际旭创调整为控股管理平台,管理公司合并范围内各业务模块。1.3、光迅科技:光迅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光通信器件企业。光迅科技专业从事光电子器件及子系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是全球领先的光电子器件、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电信传输网、接入网和企业数据网等领域产品涵盖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光电子产品有源模块、无源器件、光波导集成器件,以及光纤放大器和子系统。2、新易盛、光迅科技、中际旭创股东结构及质押、高管团队介绍2.1、新易盛股东结构新易盛持股5%的股东都为个人,因此股东背景一般,截止最新公开信息可知:高光荣持股质押比例为32.83%,胡学民持股质押比例为55.86%,因此暂时无质押流动性风险。2.2、中际旭创股东结构中际旭创实际控制人王伟修股东背景一般,截止最新公开信息可知:实际控制人王伟修股权质押比例较低,在30%左右,因此暂无质押流动性风险。2.3、光迅科技股东结构光迅科技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股东背景资金实力雄厚,有利于企业的资金投入,截止最新公开信息可知:暂无大股东质押信息;2.4、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核心高管对比从上表总结可知:(1)三家公司业务高管都具有丰富的知识专业能力,在科技研发层面各有千秋,新易盛方面明显是从国内底层做起,实操经验丰富;中际旭创方面是海归派技术人员,思想技术更前卫;光迅科技方面属于传统的体制学术派经验更有优势;因此标签依次为:实战派、海归派、学术派。(2)三家公司从管理层年龄上来说中际旭创应该更具有活力,活力排名: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3)找寻好的公司,除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外,具有一个有“资本意识”的财务总监是锦上添花,从上表可以看出 中际旭创的财务总监的履历好像有一点意思,其40岁,在担任财务总监前,任职过任古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且有海外经验,应该要加分不少,从二级市场K线图来看 似乎证明了一些些。总结:从上面来看,仅从管理层的信息来看,作为我个人而言似乎更喜欢中际旭创:有一定专业能力,海归派,视野开阔,财务总监具有资本运作的想法和意识。3、经营理念及战略方向从上表可知,三家公司的侧重点不一样,细致的看一下,就很符合之前高管团队风格的判断:(1)新易盛很务实,属于一个小企业应该有的经营策略,没有很大的口号;中际旭创对于资本运作比较感兴趣,符合之前的财务总监判断;光迅科技就是典型体制内的企业,排比响亮的标语很多,当然有一点还是与众不同的,对于光模块产业链中光芯片具有一定布局,这是另外两家所不具备的,当然困难还很大,目前高端光芯片大部分被国外厂商垄断;4、产品类型及客户结构4.1、新易盛、中际旭创(苏州旭创)、光迅科技产品结构从上面对比3家的产品结构并不能直观的区别3家产品类型,通过查阅其他资料可以得知:(1)光迅科技的产品侧重于电信市场,以信号传输功能为主,在5G领域中,产品侧重前传和中传;另外,公司还具备其他两家不具备的能力就是光迅科技有涉及光芯片的设计,目前正在积极研发25G光芯片;(2)中际旭创的产品侧重于数据中心相关场景,在5G领域中,产品侧重回传端;(3)新易盛产品线则比较丰富,也可以说很杂,没有特别集中某一领域的优势,,但也有好的一面,可以提升自身的潜力,实现弯道超车,在重视传统的光模块电信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数通市场;图 10 5G前传、中传、回传4.2、新易盛、中际旭创(苏州旭创)、光迅科技客户结构从客户结构上面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差别,光迅科技和新易盛以基站设备商为主,中际旭创以数据内容商为主,所以后续在5G时代,按理说光迅科技的业绩爆发期要早于中际旭创,因为只有完善的基站设施之后,才能带来流量爆发式的增长,从而对于数据中心或云计算终端进行升级改造,导致光模块使用数量的提升。综上:(1)从产品结构上来做选择,可以按照5G建设的顺序进行排序,光迅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2)若芯片自主可控的角度来看,则光迅科技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营收对比5.1、营收情况变化说明(1)从图表4可知:截止2018年度末,中际旭创的收入增长最具有爆发性,主要受益于其核心客户(谷歌等云计算厂商)对于云计算的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新易盛的下游客户主要为中兴,中兴在2018年因为美国制裁,从而导致新易盛营收同比为负数;光迅科技则业绩比较稳定,没有一个明显的爆发期,反而同比增速由下滑的趋势,当然从营收规模上来讲,光迅科技依然是国内电信市场光模块头部企业,中际旭创则是国内数通市场的头部企业。(2)从表4可知:新易盛2019Q3比2018Q3同比增速达44.38%,看上去很高(主要是受中兴事件影响,营收一跌一涨),但是2019Q3的营收对比2017Q3的营收,同比增速也就16%左右,除开两年时间的影响,平均同比增速也就是8%左右,也没有特别爆发增长; 中际旭创2019Q3则同比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是受2018年下半年开始下游北美核心客户对于云计算建设支出放缓导致的;光迅科技同比增速比较缓慢,和同时主打国内电信市场的新易盛实际平均增长差不多,相对2017Q3,平均同比增速为7%左右;5.2、营收趋势判断(1)新易盛和光迅科技的营收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内光模块电信市场,华为、中兴、烽火等电信设备商的采购量直接影响到营收的增长,最终的营收核心增长点来源于未来5G基站的建设情况;目前5G基站的部署的最大障碍为5G基站的能耗问题,5G基站的能耗是4G基站能耗的3倍,如何降低5G基站能耗将直接影响到5G产业链上相关公司营收的增长;(2)中际旭创的营收增长动力目前来看主要来源于国内外云计算巨头们对于云计算的投入力度,相对2018下半年及2019Q1疲软后,2019Q3下游客户云计算投入有回暖的现象,查阅中际旭创平均存货周转天数200天左右,那么预计也要在2020年后业绩有大幅增长的可能性;6、毛利率及净利率对比分析6.1、销售毛利率:(1)2018年之前,新易盛和光迅科技的主要产品侧重于光模块电信市场,可以看到整个电信市场的光模块产品销售毛利率都是处于下降通道直至平稳,符合光模块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初期竞争者少,毛利高,随着产品成熟,大量竞争者涌入,导致竞争大,产品价格下降速度更快,导致毛利率逐步降低),但是在2019年Q3的销售毛利率来看,光迅科技没有多大变化,处于稳定状态,而新易盛毛利率环比提升10多个百分点,这与公司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有很大关系,符合上文中产品类型中提到的新易盛产品线丰富,目前正积极往数通市场布局,挑战国内的中际旭创等企业;(2)中际旭创的销售毛利率从2015-2017略微下滑,2018年开始稳步上升,得益于公司主打高速率产品,高速率产品2018年占比75%,这也确保了销售毛利率的稳定性;6.2、销售净利率:三家公司中,新易盛的净利率是最高的,中际旭创次之,光迅科技最后,数通市场等高速率产品的毛利率明显高于电信市场的光模块产品,这就导致了光迅科技净利率明显低于中际旭创;综上:①高速率的光模块产品(多用于数通市场)的毛利率明显高于低速率的光模块产品(多用于电信市场)②公司费用方面的管控能力三家公司能力基本上旗鼓相当,中际旭创略高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原上市公司业务有关系,有拖累的嫌疑;7、期间费用通过上述图表可知:(1)整理来看,三家公司的期间费用率都是呈下滑趋势,说明三家公司都在公司费用管控方面进行了加强,光模块行业普遍净利率比较低,也要求企业加强对自身的费用管控能力;(2)相对而言 光迅科技和新易盛的期间费用率最低,也比较稳定,中际旭创的则要高出一点,也有可能是受原上市公司体系中际装备的影响;(3)三家公司都有涉及国外客户,参考近几年人民币处于贬值的大趋势,因此公司2018、2019年财务费用都有一定的汇兑收益;8、研发费用支出从上图表11、12、13中可以看出三家光模块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营收大概在7%左右,光迅科技的研发费用占比稍微高一点,约8%个点,查阅行业其他公司如:博创科技、化华工科技,它们的研发支出占比均在7个点左右,总体来说,无论是从比例还是数量上来说光迅科技的投入都是最大的,或许与光迅科技有涉及光芯片产业有关9、资本结构分析9.1、新易盛资本结构分析(1)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在20%左右且比较稳定,还是比较健康的,负债中接近98%为流动负债,查阅公司资料,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占比接近70%,没有短期借款,与公司2016年才上市3年,短期不缺钱有关系;(2)公司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占比为70%左右,其中主要为存货、应收账款、货币资金,根据公司过往及行业情况,存货减值每年都存在,所以存货减值风险为最大风险(用于后期盈利预测)如图16所示,2018年的异动主要是中兴事件影响导致的;9.2、中际旭创资本结构分析(1)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到40%以下,其中流动负债占比为75%左右,流动负债中,应付票据及账款占比接近50%,次之为短期借款,整体上来说还是属于比较安全的;(2)公司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占比为55%左右,其中主要为存货、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同样,存货减值风险为最大风险(用于后期盈利预测)如图17所示,2017年存货占比很高,是受下游北美客户大力采购,公司积极备货有关,2018年营收同比翻倍;(3)非流动资产中,占比比较大的除了固定资产以外就是商誉,所以未来商誉的减值是比较大的风险点,由于目前上市公司90%多的营收都来源于苏州旭创,因此如果出现商誉减值的迹象就代表上市公司业绩出现问题了;9.3、光迅科技资本结构分析(1)公司整体负债率,保持在40%左右,比较稳定,其中流动负债占比接近90%,其中应付票据及账款占到流动负债的84.28%,可以说公司是比较强势的,财务也是比较安全的(2)公司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占比达80%,其中又主要以存货、应收账款、货币资金为主,同样,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减值风险为最大风险(用于后期盈利预测)如图18所示,2018年异动也是受中兴事件影响;9.4、资本结构分析总结(1)三家公司整体的资产结构都比较相似,说明属于该行业的特性,流动资产占比较高,流动负债占比较高,其中流动负债主要以存货、货币资金、应付账款为主且每年都会发生存货跌价减值的现象,符合前文行业分析中说到的光模块产业发展的逻辑——产品快递迭代,产品价格快速下跌;(2)存货减值的问题也反过来说明行业竞争激励,只有不断的投入研发,使自身产品快速换代升级,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好比中际旭创2018年率先推出100G高速模块,获得北美云计算巨头的青睐,业绩大涨。10、现金流量10.1、新易盛现金流量变化情况新易盛的现金流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2016年上市募集了大量资金后,靠着2017年的获得的大量订单使2018年即使出现了中兴事件后,也能靠着2017订单的回款使现金流保持比较好的状态,不过2018年营收的下降就直接影响到2019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公司本身负债率极低,且全是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没有短期借款,公司货币资金还算比较充足。10.2、中际旭创现金流量变化情况中际旭创的现金流量特色比较明显,筹资活动(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更多,对外投资规模也更大,这也反映出公司正在积极的对外布局扩张中,通过参与产业基金积极参与布局光芯片,整个思路符合前文行业分析提到的企业应对措施:利用规模优势、整合芯片,获取在行业中更强的竞争力;10.3、光迅科技现金流量变化情况光迅科技的现金流量表中,各数据就显得比较平稳,在2018年前,没有特别多的筹资活动,也没有特别大手笔的投资活动,在2019年公司发行定增成功(投向:高速光模块和光芯片),募集了大量的资金,也似乎也代表了未来公司将加大对于数通市场的攻占及对光模块核心技术光芯片的投入。三、盈利预测根据 LightCounting预测,2018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 60 亿美元,其中电信承载网市场规模 17 亿美元,每年以 15%的速度增长,接入网市场(PON)规模约 12 亿美元,年增长率约 11%,而数据中心和以太网市场规模已达 30 亿美元,未来 5 年复合增长率达 19%;因此,下面将上述行业增长率作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的营收增长参考标准。新易盛盈利预测1.1、新易盛营收同比增速、毛利率、期间费用率、企业税负率假设(1)营收同比增速:由于目前新易盛产品更偏向电信市场,慢慢加大布局数通市场的力度,因此假设新易盛2019-2021点对点光模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51.04%、15%、18%,PON光模块(多用于接入网市场)同比增长为-47.71%、11%、11%,另外公司组件与点对点模块营收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增长幅度也为51.11%、15%、18%;(2)毛利率: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未来几年公司点对点模块占比总营收比重提高,这部分毛利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降低直至平缓稳定,故我们假设2019-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0%、28%、26%;(3)研发费用:假设2019-2021年间研发费用占比营收投入比例为:7.13%、7%、7%;(4)期间费用率:结合公司过去几年的期间费用率(在4.26%左右波动),故我们假设2019-2021年期间费用率分别为:4%、4.26%、4.26%;(5)资产减值损失:除开2018年因为中兴事件影响的存货减值损失因素,过去几年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存货减值损失,故我们参考前文图表16 :资产减值损失大概占比存货3.2%左右,而存货占比营收范围在40%线上附近波动,这里取值40%,推算2019-2021年期间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14、0.16、0.18亿元;(6)企业税负率:公司每年需要缴纳的税收比例大概占利润总额的13%左右,因此我们假设2019-2021年企业税负率为13%、13%、13%;根据上述假设,股价用20日均线36.83元作为标准,我们给出表5:2、中际旭创盈利预测(1)营收同比增速:由于目前中际旭创产品更偏向数通市场,为国内数通市场龙头企业,2018年营收同比下降为下游客户云计算投入放缓所致,结合行业及三季报情况,因此假设中际旭创2020-2021 100G/400G光模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28%、20%、25%,10/40G光模块(多用于电信市场)同比增长为15%、15%、15%,至于中际装备部分,该部分营收较小,未来存在剥离的可能性,所以暂时不考虑进去;(2)毛利率:参考公司过去几年的毛利率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故我们假设2019-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8.3%、28.5%、28.5%;(3)研发费用:假设2019-2021年间研发费用占比营收投入比例为:7%、7%、7%;(4)期间费用率:结合公司过去几年的期间费用率(在7.5%左右波动),故我们假设2019-2021年期间费用率分别为:7.3%、7.8%、7.8%;(5)资产减值损失:2018年业绩大涨,受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2019年存货减值损失增大,总体来说存货减值损失大概占比存货3.5%左右,而存货占比营收范围为30%-80%,接近80%的主要原因是公司2018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所以需要积极备货导致的,故如果按照正常的备货节奏,我们假设存货占营收的40%左右,因此推算2019-2021年期间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48、0.67、0.82亿元;(6)企业税负率:公司每年需要缴纳的税收比例大概占利润总额的12%左右,因此我们假设2019-2021年企业税负率为7.97%、12.5%、13%;根据上述假设,股价用20日均价43.4元作为标准,我们给出表6(下面利润没有包含原有上市公司中际装备的净利润):3、光迅科技盈利预测(1)营收同比增速:参考前文行业分析增长率,我们假设公司传输端营收同比增速2019-2021年为:18%、15%、15%,接入段营收同比增速2019-2021年为-8%、11%、11%;(2)毛利率:参考公司过去几年的毛利率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故我们假设2019-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84%、20%、22%;(3)研发费用:假设2019-2021年间研发费用占比营收投入比例为:8%、8%、8%;(4)期间费用率:结合公司过去几年的期间费用率(在4.2%左右波动),故我们假设2019-2021年期间费用率分别为:4.04%、4.2%、4.2%;(5)资产减值损失:除开2018年中兴事件影响,存货减值损失大概占比存货3.5%左右,而存货占比营收范围为35%左右波动,故如果按照正常的备货节奏,我们假设存货占营收的35%左右,因此推算2019-2021年期间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68、0.73、0.83亿元;(6)企业税负率:公司企业所得税主要为15%,但是考虑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因素,由于公司净利率比较低,但是研发费用投入比较多,因此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对所得税影响较大,因此这里预测净利润时需要换一个预测逻辑:先按15%征收所得税,然后扣除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部分(大约占研发费用10%左右),因此2019-2021年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14%(扣除其他抵税因素)-研发费用*10%。根据上述假设,股价用20日均价28.27元作为标准,我们给出表7:四、风险提示1、5G基站部署不及预期2、北美、国内等云计算巨头数据中心建设(数通市场)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4、中美贸易战升级
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我们于2019.06.18发布了《卫星系列报告一:技术成熟、政策支持、规划落地,卫星遥感商业化起航》行业深度报告。本篇报告,我们将从卫星通信行业的角度阐述卫星产业的发展。核心观点卫星通信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运营服务业占据产业链绝大多数产值。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中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地面通信的有效补充,能够满足某些细分应用场景的刚性需求。卫星通信从军用走向民用,当前已成为商业航天的重要应用场景。卫星通信产业链自上而下清晰,可以划分为上游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发射服务,中游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下游行业应用。根据第三方机构SIA统计,2018年卫星产业规模高达2774亿,其中卫星运营服务业占比最大。卫星广播电视应用成熟,超高清节目上星持续驱动行业增长。卫星广播电视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用户向运营商租用卫星转发器,实现广播电视内容的转发。各大广播电台也成为卫星通信产业的重要下游应用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电视节目上星成为卫星通信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图像清晰度逐渐从标清向高清、超高清(4K)、甚至8K发展。当前我国的上星节目分辨率主要仍为高清HD,即1280x720像素,随着我国上星节目逐步迈入4K和8K时代,单帧画面的数据转发量也将随即提升数倍,将极大提振市场空间。部分环节国产化率低,制约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发展。伴随政策不断催熟产业链,超高清节目上星有望加快,将给行业增长增添新动能。卫星移动通信打破垄断,国产化替代加速正在进行时。卫星移动通信商业化始于铱星系统。然而由于技术过于超前,用户体验较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后续还需承担高昂的运营维护费用,铱星系统在运营9个月后宣布破产。除铱星系统以外,全球范围内还有其他几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供选择,然而无论是卫星所有权还是卫星制造企业基本上均由海外公司垄断。2018年5月,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天通一号”放号,拉开正式商用化序幕。目前来看“天通一号”在资费方面较海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备一定优势,然而从此前的终端招标结果来看,终端成本尚无显著成本优势。伴随未来天通手机放量,终端产业链有望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卫星互联网打开产业应用春天,运营环节有望充分受益。卫星互联网使用低轨高通量卫星以实现高带宽低时延宽带覆盖,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卫星互联网能够实现目标客户下沉,应用范围无死角,较传统地面通信网络相比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卫星通信低轨小型化趋势与规模制造技术大幅降低行业进入壁垒。愈来愈多的互联网巨头和新兴创业公司在天基互联网星座部署方面展开激烈竞争。目前国内航天商业化程度逐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民营企业参与度与之提高。然而我国独特的牌照经营制度使得行业商业化运营壁垒较高。我们认为在中国卫星初创企业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牌照,独立经营难度较大,与拥有经营许可的运营商合作或成为合理的商业模式。卫星运营商有望充分受益产业链加速成熟红利。鉴于卫星通信行业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边际成本逐步递减,我们认为早期跑马圈地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会更具有竞争力。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我们看好卫星通信产业链的在我国长期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卡位赛道优势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中国卫通(601698,未评级),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商华力创通(300045,未评级)和海格通信(002465,未评级),港股卫星通信运营的稀缺标的亚太卫星(01045,未评级)。风险提示卫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经营牌照发放政策出现变化(文章来源:东方证券)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 马爱平 1月28日,安永发布《全球光通信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预测2020年全球光通信下游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4万亿人民币,并将以每年平均约18%的增速保持高速增长,到2025年有望创造约3.2万亿人民币的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其中,园区光局域网的升级以及面向个人及家庭的泛娱乐化应用将成为驱动这一万亿级市场的两大重要因素。 白皮书同时指出了未来全球数字化进程的五大趋势:联接场景化、泛智能化、感官极限化、网络需求波动化、网络两极化。光通信产业在技术驱动代际演进和市场拉动网络变革升级作用下掀起新一轮发展机遇,推动“光联万物”时代的到来,也为第五代固网通信(F5G)的发展赋予了无限潜力。 F5G是新基建的“数字底座” 当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到93%,位居世界第一。 白皮书基于多个维度,将F5G赋能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四大类:泛娱乐的持续赋能(如超清视频、AR/VR、云游戏、直播等);商用场景的智能与网联化(如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慧矿山、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智慧办公场景的蓬勃发展(如企业上云、智慧政务等);以及生活化场景的逐步落地(如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安防、智慧教育等)。 “F5G作为数字化的主干线与重要支撑,是新基建的‘数字底座’。如果把云、 AI等新兴技术比喻为人类文明之花,那F5G就是提供滋养的根茎,支撑其发展、推动其进步,为众多新兴场景提供了落地的可能,从而驱动‘万物互联’的加速实现。”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叶亮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 F5G带动光通信全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 白皮书指出,受下游新兴场景利好、园区光网络升级、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等趋势影响,从消费者类型来看,B端收入增速略高于C端。B端光通信市场下游收入主要来自于专线网络、传统网和无源全光局域网建设的相关费用,复合年增长率达19%。此外,新兴场景对于C端光通信市场的带动作用愈发集中。2020年,泛娱乐场景下游运营商及局域网建设商收入规模占总体比重达48%。据安永测算,该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至55%。 叶亮认为,随着F5G带动光通信全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在光芯片、光模块、光通信设备等领域的投资与进一步并购整合将助推产业加速繁荣。对于运营商、企业和资本而言,应当充分把握F5G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变革新机,在新兴场景的带动下不断完善和扩大产业链,带动下游和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未来发展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合力 白皮书指出,面对市场和新基建等政策的双重利好,光通信产业也正迎来最佳的产业机遇期。但产业的茁壮成长还需要资、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的生态系统为产业的发展持续供血。 “对标海外成功案例,如硅谷的创新生态系统闭环,就是通过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风险资本的紧密合作促进了高端人才、科学技术和资本的灵活流动,激发了各方的创新潜力和创新热情,从而驱动了整个区域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光通信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合力,共同推动标准的统一、加强跨厂商之间的创新协作、形成资产学研联动的产业生态,从而加速F5G技术落地,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叶亮指出。作者/来源:环球网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