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是广东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滨海风景旅游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与澳门相距9千米,横琴新区与澳门隔江相望,西邻江门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设有9个国家一类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3481.94 亿元。当然珠海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官至副国级,一位是工程院院士。第一位:唐国安唐国安(1858年10月27日(戊午年)~1913年8月22日),字国禄,号介臣,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唐家镇人(今珠海市唐家镇鸡山村人)。第二批留美幼童。清末民初的外交家、教育家,清华大学创始人、第一任校长。19世纪70年代初,唐国安在家乡读私塾,经族叔唐廷枢举荐,以第36名排序与梁敦彦、詹天佑、容揆、唐绍仪、梁如浩、刘玉麟、梁丕旭(即梁晟)等120人,入选为清政府公派留美幼童生,于1873年第二批赴美。他先入读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新不列颠中学,6年后毕业,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后因清政府中止留学政策,学业未竟提前回国。1881年唐国安回国后,曾到开平煤矿、京奉铁路等处工作,后来到上海梵王渡约翰书院任主讲,还担任寰球中国学生会会董。1912年4月至1912年10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12年10月至1913年8月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参与启动“庚款”留美教育,奠定了早年清华基础。1911年11月,清华学堂因辛亥革命不得不暂时关停。1912年5月,经过唐国安的不懈努力,清华学堂终于在新政府的支持下得以复学。10月,唐国安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多次扩充校园,力图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提高学校的档次,争取缩短学生在美国上学的年限,为早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创造条件,并为解决办学经费被扣发、挪用的问题而四处奔走。1913年,唐国安积劳成疾,病逝在校长任上。唐国安一生,以其渊博的知识,致力于新闻、外交和教育工作,极具开拓性。晚年主持游美学务和清华工作,无疑是容闳留美教育计划的“复活和延续”(台湾学者林子勋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日后清华发展成为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称他为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的承前启后之人,可当之无愧。唐国安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民间,晚年身为政府官员,却很少官气。他一贯忠于职守,思想开明,待人诚恳,爱护学生,深受师生们的爱戴。著名教育家,1911级校友陈鹤琴在《我的半生》中回忆道:“他是一个基督徒,待人非常诚恳,办事非常热心,视学生如子弟,看同事如朋友,可惜做了(校长)不久,就得病去世了,我们都觉得很悲痛,好像失掉了一个可爱的慈母。”唐国安去世后,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很多,外国朋友不少。美国代理公使、美国驻汕头领事、青年会代表、教职工代表等均躬身临吊。为缅怀他的功绩,学校为他铸了一块铜纪念牌,挂在工字厅入门东壁上,凡进入工字厅的人都看到它,缅怀他。惜乎这铜牌后来被摘而不知去向。第二位:梁树权梁树权(1912.9.17-2006.12.9),字德彬、号潄泉,籍贯广东珠海。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分析化学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梁树权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1934年赴德国留学;1937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哲学科博士;1938年回国历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化学系副教授、重庆大学化学系教授。1947年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1947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长春综合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和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校务兼职教授。自1938年起,梁树权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曾系统研究稀土与稀有元素的分析化学,为包头钢铁厂的设计提供了分析数据。梁树权重视实验多于理论。他认为没有实践证明,理论总归是空的。当然理论也不可少,但应来自实践。他膺服齐格勒(196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话:“没有实践,理论就不值一文。请勿沉沦于灰色的理论,做实验吧。”更早的荷兰寿尔也说:“理论引导我们而实验作出决定。”这些话可以代表他个人的治学态度。分析化学主要分为化学法与仪器法。梁树权认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应兼容并蓄。原子量测定主要有化学法与物理法。后者以质谱仪为工具,摄取一元素的质谱图。从该图谱线的位置及强度(分别代表一元素的各同位素的质量和相对多寡),计算得出原子量。30年代,质谱仪的准确度尚不及化学法。化学法系采用一元素的氯化物或溴化物,使之与硝酸银作用。先用比雾法求得卤化银的当量点,即该元素对银的当量。再加过量的硝酸银,使卤化银定量沉淀。经过滤,称卤化银重,藉重量法再求得该元素与银的重量比。这一测定方法,原理似不甚复杂,但要把它测得准确绝非易事。实验过程中要把所有可能发生的误差降至最低限度,因此,所用药品从市售最纯品再自行提纯;所用器皿均为石英或铂制;所用天秤系向工厂特别定制,能称至十万分之一克。更关键的是没有纯熟的实验技术和化学知识是难以完成这一测定的。梁树权的博士论文发表后的次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根据这个数值,制订了铁原子量为55.85。1961年,为了物理与化学的原子量标度统一,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十一次大会讨论通过改用C12=12为标度,因此,铁原子量换算为55.847,而非修订。应该说梁树权测定的数值沿用多年,实验结果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梁树权最早的学术成就,是年他仅25岁,成为30年代获得重大成果的化学家之一。自1942年梁树权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年会并宣读论文以来,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化学和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积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尤其近十余年来,他曾主持召开全国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多元络合物分光光度分析讨论会、微量痕量学术讨论会和参加全国岩矿分析会议、海洋湖沼化学学术讨论会、稀土光度分析学术讨论会等学术会议,促进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
一说起广东,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在刚公布2019年各省GDP数据中,广东省上半年GDP首超5万亿,雄踞第一。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那么这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发展也会非常不错。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广东省研究生院排行榜,给各位考研的小伙伴提供一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正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学校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2位,其中有14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创建于193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化学、材料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7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最高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是中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为广东省“211工程”。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QS世界前50名、列全球第45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广东省“211工程”院校,省属重点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后海、西丽2个校区,设有27个教学学院,90个本科专业;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6人(含短聘5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国家“111计划”高校,广东省“九五”和“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0所省级211高校,7所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汕头大学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以上就是广东省研究生院排行榜TOP10的名校,你都了解了吗?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1、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2021年接收硕士调剂生公告1.分数需达到A类国家线(英语37,政治37,专业课56,总分263); 2.拟调剂专业为材料与化工(专业代码085600),申请调剂生需符合国家和国科大硕士招生调剂的相关政策,原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且考试科目中含有“数学”。 3.请注意:我单位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学制、学费、奖学金、申请硕博连读等方面无差别,欢迎第一志愿为应用化学(专业代码081704)或其他第一志愿为08开头的学术型考生申请调剂! 2、华南植物园202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1.接收调剂“生物与医药”(专业代码086000); 接收与赣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生“园艺学”(专业代码090200)。 2.符合国家和国科大硕士招生调剂的相关政策,原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有生物学、生态与环境背景的考生优先。 3.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沈阳化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联合招生调剂公告总则:调剂遵循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调剂生初试分数如低于国家最低复试线要求,自动取消调剂资格。 为了促进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沈阳化工大学的科研教学合作,加强科教融合,双方决定联合招生。招生类型为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具体招生专业见下表。学籍注册与学位授予为沈阳化工大学,在地方高校完成1年教学后,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展学位论文研究2年,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后授予地方高校的学位,并由广州能源研究所发放联合培养证明。所有学生录取后,进入地方高校(沈阳)学习。 拟招生数目:65名,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4、中国科大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021年拟接收部分硕士调剂生,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章程》中关于调剂的相关规定,制定以下调剂简章。 一、拟调剂专业及研究方向 以上调剂专业及研究方向将根据调剂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二、调剂要求 1、初试成绩满足中国科大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要求,即: 需同时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要求。 2、由于各学校初试科目设置及难度存在差异,从我校对考生日后学习和高质量科学研究的要求出发,调剂遵循考试难度与我校相同或相近的原则: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原则上应是国内重点高校或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等重要科研机构;优先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调剂。 3、生源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类、能源类、环境类、农学类、新能源技术、化工、材料、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背景的优秀考生。 4、调剂人数:约40名
催化加氢热解(HyPy)技术是一种从地质大分子(如干酪根)中释放键合态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热解方法相比,具有热解产物产率高、结构重排和立体化学变化小等优点。目前HyPy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成熟度不同类型干酪根释放的非极性脂肪族生物标志物(烷烃和芳烃)上,但是很少关注难挥发的极性杂原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干酪根热解产物中占比较大,研究其组成与分布特征能更全面地了解干酪根的分子组成及其成岩演化规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是研究原油极性有机质分子组成的最佳方法。结合软电离技术包括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光致电离(APPI)等技术能实现各类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包括含氧(石油酸等)、含氮(中性、碱性氮等)、含硫(硫醚、噻吩等)化合物等。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等对三种不同类型烃源岩游离沥青和键合态沥青中的杂原子化合物进行系统表征,发现干酪根键合态沥青中的杂原子化合物含有较多的芳香结构,其组成和分布受烃源岩沉积环境性质和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含氧化合物(OX类)在不同类型烃源岩中都很常见,但在淡水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中含量最高;含氮化合物(N1和N1OX类)主要受成熟度的影响,在游离态沥青中,含氮化合物主要富集在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中,但在不同成熟度干酪根键合态沥青中普遍存在且组成相似,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含氮化合物(尤其是碱性含氮化合物)可逐渐从键合态沥青释放到游离沥青中;含硫化合物(S1、OXS1和OXS2类)主要受沉积环境性质的影响,在咸水、还原性较强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中含量丰富,其在键合态沥青中组成复杂且饱和程度低(图1)。本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烃源岩游离态和键合态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规律,为研究烃源岩形成环境性质、干酪根组成与成因及在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Organic Geochemistry上,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三种烃源岩游离沥青和结合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图(负离子FT-ICR MS)【来源: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今天下午在四角珠宝创意产业园举行。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和惠州市、博罗县相关领导出席了仪式。“四角楼珠宝创意产业园”是2020年度惠州市重点项目,项目计划占地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一期项目占地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4亿元,已于2018年11月动工建设,彩色宝石加工区、园区环保中心计划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针对博罗县四角楼地区宝石加工固废、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问题,“广东省科技厅”和“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资源所”)联合向产业园派驻科技特派员喻连香教授,协助进行科研规划,指导科研攻关。2017年9月开始委托资源所对四角楼地区宝石加工固废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试验,特派员科研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固废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扩大实验,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2个(国家专利局网站公示中)。并签订了十年《科研开发框架合作协议》,研企建立了长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由于喻连香教授科研团队采取了科学决策治污从源头抓起,将宝石加工固废、废水从源头进行科学分类,汇集环保中心集中处理。处理后中水可循环使用,废水不外排,固废优化提纯后获得不同等级的建筑和陶瓷原料级产品,能实现废水和固废资源化利用,该技术在四角楼珠宝创意园实施成果转化后,将从根源上解决长期困扰着四角楼宝石加工集群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研企正在共建“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产学研深度融合,共享科研资源和高端人才,在四角楼珠宝创意园建立工业废水和固废产学研示范基地,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科技服务、成果推广及人才培养等,提高珠宝创意园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珠宝创意园循环产业创新驱动、支撑珠宝创意园循环产业的国内领先地位。同时,研企强强联合,共同开展工业废水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基础和推广应用研究,为广东及全国循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据介绍,惠州四角楼地区的各种宝石来源于世界各地约有一千多种,是国内同行中宝石种类最多、品种最齐全的产业集散地,其拥有丰富的宝石资源,可为开展工业废水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矿物材料研究以及科普教育提供无限空间,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宝库。资源所惠州研发中心启动区建筑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首期计划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理化分析室、检查鉴定室、宝石加工实验室、宝石加工智能试验室等。研发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共同开展宝石岩矿鉴定、源头治污、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及未来行业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加速“资源所”清洁生产及矿物材料行业成果转化,促进固废、废水资源化利用及矿物材料方向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信息交流、宝石加工机械智能化升级等多功能的产研科技创新平台。记者了解到,资源所惠州研发中心将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内众多科研机构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努力打造为“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省级研发中心,建成后将具备开展工业固废、废水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行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能力,能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攻关能力,可长期为广东及全国资源循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秦仲阳 石忠情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石忠情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葛宇飞
一所大学专业的开设,基本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背景,我国高校专业开设虽然五花八门,但多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而设,比如香水专业,化妆品专业,得益近年人们对美的需求,发现很快,值得关注。今天我们就针对这样几所大学,作以盘点。第一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由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日用化学研究所合并组建上海市属二本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最出色的莫过于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拥有国家特色的专业香料专业以及全国唯一具有系统性培养调香人才的教育模式,全国唯一一所香料研究所,国家香化法规秘书处、国家级香化质量检测中心设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近20年来培养的大批优秀调香人才,在国内香料行业占比80%以上,被美誉为“中国调香师的摇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另设有全国唯一一所国际化妆品学院,全力打造世界东方美丽健康产业之都,化妆品研发能力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第二所、江南大学江南大学,位于江苏无锡,原轻工业部无锡轻工大学改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大学,在食品与轻化工领域具有独特的造诣。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妆品与美容专业,作为我国化妆品学术界、行业界中坚代表,被行业界尊称为我国表面活性剂、化妆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化妆品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科技精英,江南大学的化妆品专业还是非常被化妆品行业所认可的,工作也很容易找,毕业生基本供不应求。第3所、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由国内第一所轻工院校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商业部著名北京商学院,机械部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化妆品方向具有也算独树一帜,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化妆品专业的高校之一,拥有化妆品硕士研究生培养权,把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列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百余家知名化妆品企业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已形成化妆品生物技术、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开发、化妆品工艺技术、化妆品安全评估和功效评价等特色方向,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第4所、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由原重点研究轻化工的华东化工学院改建,部属211重点高校,其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轻化工程,也就是精细化工,偏向于化妆品和日用品以及药品的研发等方面(化妆品方向),属于华东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拥有硕士招生方向,在就业领域就有不错的口碑。第5所、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由国务院侨办直属唯一重点211工程高校,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暨南大学生物医学系(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从事生物材料研究的硏究所,也是暨南大学从事生物材料与医学物理的综合性研究平台,是广东省211建设的重点单位。具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攀峰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省高校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广东省药物载体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长江学者”及“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教育部双一流“药学”学科群的组成单位之一,具有自主研发化妆品国家资质和广州生物医学化妆品研发公司,211部属院校背景,一大批优秀化妆品研发教师,专业实力强劲。第5所、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位于广州,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博士授予单位,广东重点高校。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等国家特色王牌。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精细化工成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主要偏向于天然药物与绿色化学的研发,建有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功能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化妆品研发领域很有地位,特别背靠广州改革开放的前沿,专业发展迅速。第7所、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位于山东济南,由原山东轻工业学院与山东省科学院合并改建,现有轻化工程,生物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齐鲁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化妆品与洗涤专业方向),是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专业及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也是山东省唯一以化妆品和洗涤剂为研究方向的专业,在省内外日化领域已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以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突出生物学与化妆品学交叉科学研究,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借助高精尖的日用化学品制备及功效评价设备,充分挖掘国内外特色资源,开展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管理策划等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日化产品的原料特性、制备工艺和功效性能,为国内外日化行业研发、生产及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及人才储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7%以上,工作条件好,待遇较高。第7所、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改建,现河南省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河南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拥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朝鲜语,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源与动力工程,市场营销等优势专业。郑州轻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专业作为全国最早开设三所本科院校之一,已成为河南省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唯一研发化妆品方向的在豫高校,建有多家化妆品研发基地,属于行业发展不错的院校。第8所、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理工学院,位于湖南岳阳,由原岳阳大学、岳阳教育学院和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应用化工专业(化妆品研发方向),属于中韩合作办学项目二本招生,虽起步较晚,但前景不错, 建有中韩国际化妆品研究中心、100余家化妆品实习基地,在韩建有3个化妆品实习基地。未来不可限量。
央广网深圳12月17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冯春)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自然指数网站近日公布了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最新数据显示(统计时间范围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数排名,深圳先进院指数从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创历史新高,广东省科研机构排名由原来的位列第二跃居第一,中科院体系内排名17,全国高校排名85。据统计,此次计入自然指数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来自生命科学领域,这与深圳先进院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瞻布局紧密相关。例如,继去年11月在《自然》发表论文,揭示了生物迁徙进化策略的定量规律之后,合成所刘陈立实验室于今年5月在定量生物学领域再度突破,揭示了细菌细胞生长分裂新规律,修正了该领域原有两大生长法则,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今年6月,脑所屠洁团队与王立平团队合作在国际精神疾病领域顶级期刊《分子神经病学》上发文,团队首次解析了一条新的抑制性神经环路,揭示了调控焦虑症的新机制。从自然指数的构成来看,化学和物理仍是对深圳先进院自然指数贡献最大的两个学科,指数均达到13以上。例如,集成所唐永炳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研发出具有柔性界面的高稳定双离子电池,在高性能柔性储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IF=27.398);材料所喻学锋团队与医药所团队成功制备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纳米药物控释载体,为解决因呼吸系统疾病粘液屏障所导致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IF=12.959)。近年来,深圳先进院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稳步提升,论文质量突飞猛进,与过往检索时间得到的数据相比,自然指数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深圳先进院已累计发表各类专业论文超过11000篇,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自然》子刊累计发表84篇。国际合作论文在中国科学院体系排名第8,成绩显著。
广东省共有两所985/双一流建设大学,分别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有2所211工程大学,分别是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另外,还包括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等国内有名的“四非”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大学,是国内排名前十的一流大学之一,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山大学目前拥有251 个硕士点,180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39个。今年9月,中山大学共有11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分别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哲学、生态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商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及药学等。从学科实力上看,护理学全国排名第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工商管理实力排名全国前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大学,源于中山大学理工学院,综合排名在20-30名左右。拥有硕士点193个,博士点107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是广东省除了中山大学外最好的大学。今年9月,共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分布是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和农学。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全国排名第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第三,城乡规划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全国排名前十。另外,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同样非常具有实力。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直属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211工程大学。今年9月,物理学入选一流建设学科。从学科排名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哲学、外国语文学等学科实力排名靠前,另外,体育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第一所华侨大学,是211工程大学,其药学是自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另外,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建设学科。从实力排名上看,新闻传播学和中医学实力排名全国前十,统计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也不错。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尽管既不是985工程大学,也不是211工程大学,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实力超过了很多211大学,其中农业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兽医学、园艺学、植物保护、作物学均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华南农业大学是“四非”大学中,发农业类学科发挥到极致的一所大学,非常值得敬佩。深圳大学都说地方的经济基础好了,教育资源也就跟着好了,深圳大学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所建校时间只有30多年的大学,名气、实力都稳稳的超过那些还在吃老本的老牌大学,其中光学工程实力全国排名第四。当然,对于本科生而言,深圳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因为比较“年轻”,缺乏博士点,全校一共就9个博士点,而硕士点有150多个,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大学也将越办越好。除了以上几所大学外,广东省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等国内比较有名的大学,就不一一整理了。华南农业大学和深圳大学不是211大学,可惜了
2020年11月6日-8日,以“抗菌科学助力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0(第4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全国抗菌行业的7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由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兴教授主持,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殷大奎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朱红惠研究员,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理事长李文东先生分别进行开幕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计剑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谢小保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教授分别以《有机无机杂化抗菌材料的设计构筑与应用前景》、《疫情常态化的室内病原微生物消杀与风险控制》、《应对“后抗生素时代”的抗菌生物医用材料》、《抗病毒效果试验中作为指示病毒特性的研究》、《载人航天用抗菌材料研制和应用关键技术》为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在上述大会报告之外,本次大会还设立了抗菌材料表界面、无机抗菌材料、生物大分子抗菌材料、高分子抗菌材料、新型抗菌材料、微生物分析与检测、青年学者等七大分会场,共计安排近150个报告,全面展示和研讨抗菌领域最新科学研究和学术进展。其中,抗菌材料表界面分会场由浙江大学计剑教授担任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杨鹏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栾世方研究员、浙江大学任科峰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江南大学任学宏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马春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戚震辉教授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王巍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罗巧洁主治医师、中原工学院梅林博士等专家,分别以《基于类淀粉样聚集体的生物活性涂层》、《抗菌表面构建及其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抗菌涂层的设计及构建》、《多肽模拟聚合物构建抗菌表界面》、《卤胺/金属氧化物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抗菌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新一代海洋防污技术:双解自更新抗污界面材料》、《微电池湿感抗菌技术》、《氧化石墨烯-多孔硅层-纳米结构涂层的制备及其防污性能研究》、《形貌依赖的抗菌、高成骨活性纯钛表面》、《构建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光控抗感染研究》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无机抗菌材料由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教授担任主席,暨南大学谭绍早教授、广西大学林宝凤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姜兴茂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叶俊伟教授、苏州大学郑敏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陈守刚教授,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徐晓玲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唐晓宁副教授、四川大学刘公岩副教授、成都天佑晶创科技有限公司焦伟力部长、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杜芹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于云龙副教授、桂林理工大学李培骏副教授、广州市科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金威博士,分别以《智能抗菌(载药)微纳复合物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纳米MOFs@CMFP的智能缓释与抗菌应用研究》、《氧化硅负载的银基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抗菌应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抗菌性质研究》、《纳米异质结结构设计及在抗菌聚酯纤维中的应用研究》、《低电压强场快速电杀菌技术及应用》、《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理研究进展》、《贻贝仿生策略构建两性离子性纳米银及其稳定涂饰的抗菌功能皮革》、《锌系抗菌的市场应用价值》、《多形貌氧化锌在口腔中的抗菌应用》、《季铵盐基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绿色合成银和铜纳米粒子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银抗菌材料在立体防疫中的应用》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生物大分子抗菌材料分会场由国家纳米中心王浩研究员担任主席,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复旦大学陈国颂教授、四川大学李建树教授、南开大学郭东升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朱奎教授、国家纳米中心李莉莉研究员、四川大学谭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小英教授,以及江苏大学刘磊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雷波教授、潍坊医学院高媛媛副教授、南开大学喻其林副研究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胡静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缪文俊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蒋春美副教授、苏州大学唐浩宇副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胡贤达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胡婧婧副研究员、陆军军医大学王成副教授等专家,分别以《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糖超分子抗菌材料》、《硬组织修复中的抗菌策略》、《两亲杯芳烃组装体作为抗菌材料的探索》、《导电高分子抗菌新材料与新策略》、《靶向细胞膜的抗菌分子发现》、《多肽偶联自组装药物PADC对抗耐药菌感染》、《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抗菌表面构建》、《壳聚糖基纳米银固定化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多肽自组装基生物活性界面及其抗菌性能研究》、《ε-聚赖氨酸基抗菌生物活性材料:从感染治疗到组织再生 》、《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的挖掘及其应用》、《刺激响应性抗菌肽组装体的设计与应用》、《壳聚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负载香茅醇的制备研究》、《Photodynamic Chitosan-Based Nanostructure for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l Killing and Wound Infections Healing》、《依枯草菌素A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新型抗菌聚氨基酸的精确高效制备及其性能研究》、《Bioinformatics Based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Derived from Hepialidae Speciess》、《氨基糖苷水凝胶》、《人防御素5衍生高效抗菌肽的设计、筛选及抗菌机制研究》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高分子抗菌材料分会场由南开大学史林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Henk J. Busscher教授担任主席,南开大学史林启教授、四川大学程冲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王兴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天津大学张雷教授、约翰威立商务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胡晓歌编辑经理、苏州大学于谦教授、同济大学杜建忠教授、天津大学陈仕国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高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熊梦华教授、南开大学张新歌教授,以及深圳大学王东副教授、中山大学丁鑫副教授、浙江大学金桥副教授、天津大学任丽霞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俞丙然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李程程博士,分别以《抗体内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纳米药物》、《配位聚合物抗菌制剂的智能仿生设计及抗感染研究》、《立体化学抗菌策略研究进展》、《多功能抗菌材料》、《新型抗细菌粘附材料与抗菌分子》、《Wiley材料学期刊论文发表》、《具有“杀菌-释菌”功能转换的智能抗菌表面》、《抗菌高分子囊泡》、《高效持久抗菌纺织品》、《可生物降解抗菌高分子的构筑》、《通过二级结构的精确操纵构建具选择性破膜活性的抗菌聚肽》、《细菌响应性纳米制剂用于抗感染研究》、《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细菌成像和抗菌应用中的初步探索》、《逆转抗生素耐药性的抗菌高分子》、《细菌生物被膜微环境敏感的高分子纳米载体》、《改性聚赖氨酸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可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光动力抗菌有机材料研究》、《天然纳米多糖基光动力抗菌材料开发及其抗菌性能》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新型抗菌材料分会场由苏州大学严锋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担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鹏教授、苏州大学严锋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王伯亮研究员、东华大学孙宾教授、东南大学吴富根教授、福州大学黄明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田野副研究员、昆明理工大学张彬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胡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冒海蕾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伟伟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王聪副研究员、暨南大学马栋教授、山东大学李永强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张伟教授、常州大学周超博士,分别以《光电功能共轭分子体系的设计与抗菌活性研究》、《模拟宿主防御肽抗菌聚合物合成和活性研究》、《耐药菌感染的化学与光学治疗》、《聚离子液体抗菌材料》、《眼科仿生抗污界面和光动力杀菌纳米体系》、《有机分子杂化型金属系纳米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应用》、《诊疗一体化新型抗菌材料》、《光动力技术用于灭活细菌和新冠病毒SARS-CoV-2》、《病毒衣壳蛋白/有机铂金属大环组装体:穿膜增强的光动力抗菌系统》、《新型无机抗菌材料的构建及应用》、《AIE光敏剂对细菌的荧光标记和光动力杀伤》、《细菌膜囊泡和纳管:抗菌材料的新靶点》、《纳米与复合抗菌材料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基于小尺寸量子点材料的催化与生物性能研究》、《阳离子聚合物基一氧化氮载体的设计及其抗菌性能研究》、《纳米抗菌界面和替抗药物设计》、《聚离子液体表界面结构的优化及抗菌性能》、《具有快速抗菌功能的聚离子液体水凝胶的构建及在伤口感染中的应用》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微生物分析与检测分会场由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谢小保研究员担任主席,南开大学吴卫辉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姚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王卓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杨亮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大渔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韩鹤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徐兆超研究员,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李凯副教授、深圳大学李雯雯副教授、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陈健经理、南方科技大学陈勇助理教授、武汉纺织大学鲁振坦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赵樱灿助理教授、深圳大学李颖副研究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董鹏助力研究员,分别以《铜绿假单胞菌高耐药持留菌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微生物耐药性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复合广谱抗菌材料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抗生物被膜感染化合物的开发策略》、《微流控芯片实现快速、精准、高通量病原微生物检测》、《智能纳米释药系统的构建及其用于耐药性细菌的治疗》、《精准靶向代谢组学解析金属离子调控生物膜形成的代谢机理》、《细菌膜靶向的变型荧光探针实现细菌变化实时跟踪》、《新型AIE光敏剂的开发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抗多药耐药细菌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纺织品抗菌测试AATCC 100新旧标准比较分析》、《CRISPR/Cas核酸检测技术用于细菌鉴定》、《具有高抗干扰性能的细菌检测膜研究》、《单层二硫化钼的抗菌性能与机理研究》、《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含羟基的聚两性离子共聚物原位制备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等为主题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青年学者分会场由国家纳米中心李莉莉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熊梦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栾世方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王兴教授担任主席,包括国家纳米研究中心李平博士、苏州大学全柯丞博士、南方科技大学贾跃晓博士、吉林大学蒋如剑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欢博士、浙江大学贾凡博士等40多位青年学者在该分会场进行了报告。为了更好地提升大会学术水平,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在校学生参加,本次大会还设立了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最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平、苏州大学邹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张敏、吉林大学蒋如剑、北京化工大学郑良、浙江大学黄丹妮、东华大学纪晓寰等7位青年学者获得优秀报告奖。华南理工大学黄雪连、华南理工大学章欣爽、陕西师范大学李梦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谢国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刘廷武、陕西师范大学伏成玉、南开大学苏林竹、西北工业大学张建红、华南理工大学杨柳、深圳大学李梦、西北工业大学王坤、华南理工大学梁阳彬等12位青年学者获得了优秀墙报奖。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给抗菌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抗菌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面对面对接机会,本次大会还首次设立人才招聘环节,并有包括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英中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佑晶创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海峡(晋江)微生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纳盾科技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南德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同曦集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无菌时代复合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浙江金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先行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通过本次大会发布了招聘信息,其中同曦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两家单位在闭幕式环节进行了人才招聘的现场宣讲。【来源:江苏经济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新网广州12月27日电 (王坚)中国化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研发中心开工奠基仪式27日在广州白云区举行。该中心将打造集采购中心、营运中心、结算中心为一体的华南区域总部。据介绍,该中心建成后会统筹中国化学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等六省区业务,推动物资贸易、环保工程、环境治理研究院等全资子公司和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相关产业项目落户广州,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110亿元。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化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研发中心的落地和开工建设,将有力推动白云产业平台建设登上新台阶,为区域产业升级、环境改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除落户该项目外,白云区还将继续深化与中化学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2020年7月,白云区与中化学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建设美丽乡村、产业项目投资和产业园区综合开发建设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化学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国化学自身优势,依托白云区化妆品产业集聚优势,布局打造广州美云智造产业园,积极参与化妆品行业标准制定、原料研究、配方设计、工艺研发和产业资源对接等全产业链环节,助推白云区化妆品产业转型升级。据悉,中化学南方公司2019年底迁入广州白云,注册资本15.4亿元,是中国化学拓展南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板块的重要机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