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研究生,可谓是很多大学生的梦想,许多人“挤破脑袋”都要想考一个研究生,毕竟更高的学历可以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很多的优势。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研究生,需要通过层层考验,每年都要和很多学生竞争仅有的一些考研名额。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研究生,也不是没有办法。一般来说有两种途径,一是考研,二是保研。考研跟保研只相差了一个字,但是二者却有很大的区别。你知道考研和保研有哪些区别吗?一般来说,只要获得保研名额的大学生,其学习成绩都是非常优秀的,在思想品德上也可以得到学校的认可。只有这样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获得保研的名额。并且每所大学的保研名额并不会很多,因此每一个名额都难能可贵。“保研”指的是本科大学毕业生获得学校推免生资格,这就代表着大学生不用去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便可以直接通过初试。这就相当于有半只脚已经踏进了硕士研究生的道路上。进入所在的研究生院里面,只需要通过学校组织的复试就可以了。既然能够获得保研名额的大学生,在研究生复试当中,自然也是可以轻松通过的。凭借这样的方法成为硕士研究生,是一个非常走捷径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个方式叫做考研,而这就是我们所经常提到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个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并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只要符合要求都能够报考。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同全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做竞争,因此竞争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可能某个大学的某个专业非常热门,大家都想要报考,甚至出现上千人争抢仅有的几十个名额。因此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来说,竞争压力不亚于公务员考试。但是如果想考研到自己原本的大学里面,就相对而言要容易一些。但是要想考研到其他外校的大学生们,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接下来再看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在考研期间可以参加工作吗?按理来说是可以出去工作的。因为你在考研期间,相当于只是在一个复习的阶段,并不代表你已经成为了一名研究生,因此完全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只不过大家需要权衡利弊,是将时间放在考研上面,还是放在工作上。虽然考研可以出去参加工作,但是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因为既然你做好了要考研的打算,那么就应该多花时间,全心全意的放在考研上面,不要因为要出去参加工作,而影响了自己的考研大事。但是也有一些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人,他们认为哪怕出去参加工作,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考研复习,那么这样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这样的勇气。为了尽快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建议大家还是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考研学习上。不知道你怎么看呢?欢迎给我留言,感谢您的阅读。
终身学习 23 全球视野我回来了,出差8天的校园招聘,暂告一段落。在打车奔波的途中,偶然想起了今年考研人数是170万,毕业生有850万,然后把这两个数字做了个除法,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0.2。这么算显然有些不那么科学,毕竟170万考生里还含有往届二战三战的。如果加上截止到目前还没有找工作的待业人数,那底数为1500万,再做一个除法,结果是0.11,概率更低了。我为什么开篇要说这些呢?再来一起想一下高考一本录取率,10%到15%波动,这与0.11和0.2这个数字就比较接近了。无论你怎么算,数据会告诉你,二八原理是正确的,努力人的永远是少数,想努力的人都只是想想。但这篇文章,绝不是怂恿你去考研的,在数据背后,无论你充当了什么角色,都应该重新思考,定位你盲目从众的想法。在正确的选择下努力,要比直接硬怼更智慧。成功的人,不单是因为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在随大流,从来没有真实的活出自己。我跟一起奔波的几位工作人员,一路上不断反思,为什么招聘的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教育的普及,按说毕业生人数增多,招工就应该更好做,但事实恰好相反,相反的令人发指。在餐馆和同事吃饭的时候,微博上跟我学习帖子的一个学生发微信说:老师,今年复试被刷了,感觉好累,再考,还是工作,感觉举足不定,英语其实一点都不好,但一直在努力学,复试有一部分是专业英语,我答的特别不好······包括在我面试的毕业生中,基本都参加考研了,基本都考教师编了。已经到纲好几个,都是去年的毕业生,原因是在家准备二战,也准备不下去了,还是工作吧。如果你真的在考研和工作上举棋不定,我就直接告诉你我的想法:大三一定考研,考的学校中意,那就去上,考不上,觉得二战把握不大,先工作。这次招聘的过程中,有一位很有意思的同学,她研究生已经考上了哈工大,真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啊,不是理工大,但又觉得工作经验积累更重要,不是因为考不上是否再二战举棋不定,恰好是考上了。看这篇帖子的同学,你说她是上还是工作?这位同学已经意识到时代变化真的太快了,可能你在校园里还沉沦于校园生活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迭代过无数次了。虽然确实是这样。但如果是一个格局大的HR,即便是再缺人,我觉得都会鼓励上,而不是工作。理由有三:第一,考上了名校,还不上,这叫任性。任性是需要资本的,就像比尔盖茨,辍个学是应该的,个人能力很强,能有明确想要做成事的目标,你随意。第二,工作的机会要远远比考上的机会多太多,机会难得,能让你人生往上走的是机遇,努力远远不如机遇重要。第三,既然想积累工作经验,上研究生完全也可以出来实习兼职。让自己上着学忙碌个两三年再毕业比直接工作积累经验意义更大。我的大学就是这么过来的。最后,我们人资劝她回去考虑,没有直接给她发offer忽悠她来工作。如果确实没考上的,还在犹豫要不要二战,这就算不上是任性了。你要考虑一年的额外备考时间成本。心想周围人都工作了,自己还没个着落,或者某某也二战,我怎么能放弃呢?你就完全陷入了随波逐流的境况,活成了别人,估计你后面还会纠结放弃。举足不定,不是随便励个志,打个鸡血拍脑袋就定的,拍多了只会越来越傻,越来越迷茫。工作,这个时候是你的首选。工作后的阅历,会让你更加清楚自己未来要不要再考研,在职研究生目前也发双证了,算是给上班族的一个大福利,顺势而为,何乐而不为?之前张雪峰和马丁在是否考研这个话题上吵吵起来,其实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你非要考与不考。我给出的衡量标准是:时间青春成本!大三得考,因为这时候就是学习奋斗的时候;考不上,扛不住诱惑无法二战的先工作,在职和工作后转考都会帮你降低时间成本,增强备考心态。时间,金不换,换不来。下决定,得找对衡量标准。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才有享受自由的权利。有些看似鱼和熊掌的关系,其实都是假象。决定难下,主要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别人而并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心。我写过一篇文章,《毕业后,一定去你想去的地方!》,里面提到的第三个朋友,其实就是我本人。大三,甚至大四临毕业,我和你们一样,考研与工作就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家人一再劝阻我要考研,但是我买了书一个星期后卖了。胡来,家人再一次劝我考教师编,我买了书,但没卖出去。最终什么都没考,带着我四年在校外培训辅导的经验,和从众多名师哪里学来的精华,外加我个人已经小有的沉淀,直奔了一家知名教育机构。生活中,我们过多的想窥探别人的内心,想识破别人的心思,眼花缭乱的外界让每个人都不得不被迫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你看到,听到,接触到的每一条信息都很可能扰乱你的真实想法。一生中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难道自己喜不喜欢都不知道了,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被外界接收到的信息充斥了整个大脑,想这边,那边干扰,想那边,这边干扰,都在干扰你,你已经做不了什么决定了。过多的知彼,但忘了知己,于是你会越走越累。同时校招的还有好多家公司,其中公办校和打出年薪10万到20万的摊位,学生人数最多。去公办校,图靠谱,图稳定,一眼望去可以白头终老,考得上,可以去。但那些年薪给出10到20万的,你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师范专业,不问问自己凭什么拿这个钱?在某大学宣讲后的提问环节,有一个男生我印象中非常深刻,深刻到直接pass掉了。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这个学生问工资了?是不是还嫌少了?对于问工资,嫌多嫌少,都是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最低要求,有点人性的HR不会因为这个pass你。除了看你的基本硬件条件之外,面试官更关注你的思维。你可以吐槽,面试与被面试就是互相套路对方,也可以对这种套路嗤之以鼻,你可以单纯,但千万别展露了你的无知。无知,并不等于单纯。哪怕你卖个萌,也别展露你那副一脸不屑的表情。一个有严重打工思维倾向的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很容易被淘汰。不要你,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不想耽误了你的人生。世界那么大,这里没有时间给你碰壁的机会。打工者思维的人,在意所谓的价值对等。这种思考方式并没有错,但有的毕业生在意的令人发指!如果我打个比喻描述一下当时这位同学的提问,就好比每天你走进办公室,开灯我要给你5毛钱,扫地我要给你3块钱,倒垃圾再给你1块钱。道理上讲,干了活就要拿到钱,好像没毛病,但一定别让人觉得你不懂潜在价值。当年俞敏洪还没有创办新东方的时候,在学校里,人缘特别好。一个宿舍的同学,打水基本都是他来帮别人,但他并没有因此去计较眼前得失。这给他未来创业道路上留下了很多方便之路,别人也都因为他的人品而更愿意帮助他,这就是最基本的潜在价值。排除那些没人性的坑爹老板,真正的大公司,有格局的人,不会去抠这么点儿钱来作为自己公司的利润。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你更需要明白,价值对等的思维,不是出力就变现的直线式思维。考虑为公司出力的同时,你更需要明确,公司给你倾斜了多少潜在机会和资源。之前大大小小的讲座我都做过,我的校长有时看我回来看上去有些疲惫,就安慰我说讲座都有讲座费啊,辛苦了啊。我心想,你即便不给我钱,我照样会讲的你满意,只要我能讲,钱不是支撑我讲下去的动力。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机会去做讲座的,这里面的潜在价值,不是几百块钱能买的来的。等你真的牛逼了,才有资质谈条件,否则,多说一嘴很有可能显得你没有远见。钱发到手的一刻,就已经开始贬值了;但经验每积累一分,将来很可能会有更大的潜在增值。人往往就注重那多一块少一块的工资,你这么抠,公司很可能对你更抠。再说回来,考研,就是一种反打工思维的选择。但有个前提,你是真的想增强自己的学识去考研,不是单纯的随大流,或者是不知道干什么了去考研吧,把它当做一种逃避谁会的选择。经验的积累,其实就是投资未来。一次性买断式的打工思维,根本谈不上性价比。你也不用掂量这个公司扫地给的多,还是隔壁公司给的更多。绝大多数想要即刻兑现的想法,在你年轻,初入社会,况且是你处在这样一个昨天还用纸币,今天就只是扫个码就能解决的时代来看,都是一种人生风险。马云在韩国受访,给大学生就业的建议中提到,大学毕业生一定要去中小企业去工作。这里的中小企业,还可以理解为大企业大公司下新创的分部。这个层面的司企,大多是体制外,能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晋升空间相对较大。有时候你可能身兼多职,短时间内不断提升个体的应变能力和经验积累,是一般体制内的工作达不到的。一毕业就盯着银行卡小数点左右位数的,基本不会再成长了。而准备好毕业后二次学习,积累经验,丰富头脑的人,梦想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果想真的给自己人生做个规划,不防看看这篇文章:《远见:人生规划的两个数字“3”》。如果你真的即将要毕业了,请好好准备论文,交上学生时代这份最圆满的答卷,勇敢的走向未来!原创 | 情感 | 英语 | 励志终身学习 全球视野关注,这里更有温度。
硕士学长直言:这3类大学生不适合考研,建议直接参加工作每到毕业,大部分学生都会纠结考研or工作。考研意味着需要多付出三年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同时也意味着专业素养的提高,社会竞争力的提高。在本科文凭越来越不值钱的情况下,用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似乎是一条比较好的出路。不过硕士学长直言,考研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人,且不说能否考上,考上了之后三年都会进行学术研究,如果没有这份意志力,读研期间还和大学一样懒散,那建议直接参加工作,在工作中锻炼。依学长观察,这3类大学生不适合考研。01、没有求学的心,随波逐流的大学生临近毕业,没有想好自己的出路,看到其他同学在准备考研 ,于是自己也买了书,买了资料。这类大学生自身没有向上求学的心,只是随波逐流,在备考期间,一定还是会十分纠结,一边看书,一边心理又退缩,这样的心态根本无从复习,不如选择参加工作来得实在。02、嘴里说着要考研,却没有任何行动的人一些大学生来咨询是否考研的时候,总是问,学长,你说我要考研吗?等到我问有没有心仪的学校,考研的方向时,他们说,啊,这个还不清楚。心中纠结着要考研,但是不愿意付出任何行动的人,不是懒,就是缺乏读书的热情,或者心中没有规划好,所以还是直接参加工作好了。03、学习成绩不好本科成绩不好,说明在学校里根本无心学习,这样的大学生想要考研,就算考上了,读研期间恐怕也是懒懒散散的状态,纯粹是为了提高学历,好找工作。既然这样,不如直接把三年的时间用在工作中更好。另外,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难考上,毕竟考上研究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超强的自律能力和意志力。硕士学长直言: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学历不高,就算进不了大公司好公司,但只要在工作中努力了,用工作成绩说话,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尤其是心理不太成熟的大学生,更需要跳脱校园环境,在工作中历练成长。搞学术是一件比较苦闷的事情,没有求学的心了,也不必为难自己,工作同样是一条出路。2019年,你会选择考研吗
大三下学期是人生第一个需要自己进行选择的岔路口,这个时候的选择是事关未来的重要决定,不同的选择直接决定未来的道路。身处大三的同学,你是否正在迷茫,你是否正在为考研,还是工作,做出选择呢?1.对未来职业岗位规划这是最关键的考虑条件,因为如果你选择考研,可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那么就要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联系到一起,对于很多工作来说,学历门槛是很重要的。例如,大学老师,科研工作人员,医生等等。这些职业会明确要求你的学历,如果你对这些职业很憧憬,那么就必须要选择考研的道路。但是还有一些工作,并没有对学历有着很高的要求,反而更加注重能力,注重工作的经验和技术,这个时候你就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看一看,是不是适合去选择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中,企业对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就需要更高的学历,但有些非技术类工种企有些业更加偏爱的是本科生。2.自我对学历的追求很对人对学历是有追求的,如果将研究生学历划入人生目标规划,那么还是早做准备比较好。考研是一个提升学历最好的途径。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很多都是因为要找个好的工作。毕竟现在非常多的企业非常的“势力”,在招聘简章上明确标出985/211学生优先,甚至有些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以上。这样对非985/211的学生来说就很没有优势。就业市场里,这种对学历和学校的严格要求,使得很多普通院校的同学失去非常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有些同学想为了翻身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3.把目光放长远看在这种人生抉择的路口,我们不仅仅要看眼前的问题,还要看问题的长远发展,人生的职业生涯是很长,不是一年两年就会结束的,会工作至少三十,四十年,从这个时间跨度上来说,读研时候的两三年和别人开始工作时的两三年,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前者可能你刚刚毕业,但是别人已经工作了两三年了。比你多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但长远了看,当研究生毕业以后,工作两三年,你同样有了资质,这时候,就会有本质上的区别,你不仅仅有了资历还有更高的学历,反而会很有优势。这个时候,学历的差距就很难补上了,这是你一生的优势。4.结合自身情况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但考研并不是。并不是考完,就完了。包括到后续我们到了工作岗位上,无论你是什么学历,我们都还需要学习,而对于学习来说,是无止境的,但人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逐年下降的过程。无论是从精力还是体力,随着岁数的增长,外界不受控制的条件,相对来说,在没迈出学校大门时,准备考研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很多人说,我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在考研,这样既有了工作经验,又可以有学历,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向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话,注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的话会更加的艰辛,可能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所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在最佳的时刻考研,也是很重要的。小马认为像对所学的专业拥有强大兴趣,同时想在这个专业或者行业领域大显身手取得一番成就,又有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喜欢读书,研究,获取更深层次知识的同学,更加适合准备考研。而那些比起理论学习和在校研究,更喜欢注重实战经验,想要更快地积累工作经验,热衷于不断接受工作上新的挑战的同学更适合工作。当然,你可能两种都具有,那就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好好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毕竟,自己的人生,自己来选择,无论是那条路,只要不后悔,都是好的。做人生选择是很艰难的,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勇于承担之后发生的一切,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这些年以来,考研热度一直持续不断增长,很多院校的学生对考生的分数要求也更越来越高。考研学子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公共通过一架独木桥,那现在的考研大军,简直就是要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现在考大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只要高中好好学还是有机会进入一所不错的大学的。大学毕业选择考研的学生,无非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对自己本科的学历不满意,想要继续深造。第二种是觉得自己考上的大学或者学习的专业,在就业岗位中没有竞争优势,想要继续研究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三种就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合理的规划,毕业之后不知道干什么,只有盲目的扎进考研大军,名义上是为了多学习,实际上是为自己多拖延些时间罢了。而随着考研热,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考研的不在单单只是应届大学生,还有“一战不成,准备二战”的往届生大学生。甚至于,出现已经参加了工作的工作者,辞掉工作去考研的情况!随着国家相应政策的发布,这种情况就更一发不可收拾。考研俨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二次高考”。而考研人数的剧增,直接导致了考研的竞争加剧,导致考研复试分数线上升。可能应届生和往届生参加考研我们能理解,可为什么有很多已经工作了两三年的人,去辞掉工作参加考研呢?是什么因素支持他们放下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再从回校园,“回炉”深造呢?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小编思前想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出来,大家一起看下吧~首先第一条对自己现有的工作不满意,感觉没有发展前景,职位没有上升空间。因为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学历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有发展前景、实力比较强劲的公司对管理岗位人才的苛求了。所以那些不想通过增加工作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想直接走向领导层的人就选择去考研。通过拿到研究生学位,来帮助自己更快的走向领导管理层。他们不想费时费力,摸爬滚打几年后还在职场没有一番作为。然后第二条就是想跨专业,接触新的领域。我们都知道,考研究生学位,不是一定要选择自己之前学过的专业的,也可以自学,去进军新的领域,学习新的专业。当然其中不乏一些人是由于,当初高考选专业,对专业了解不深,选了自己不喜欢不想从事的专业,想要通过考研给自己二次选专业的机会。相当于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补救”措施。我更愿意相信大部人是为前者,选择的辞掉工作去考研。最后一条原因就是本科学历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中越来越尴尬,甚至成了自己升职加薪的“绊脚石”。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改善和大学扩招政策的落地实施,本科学历变得越来越普通,越来越没有含金量。而很多的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是大的企业对基本学历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高。所以可能,你勤勤恳恳工作了数年,也有了工作经验,但工资竟然还不如刚来的研究生高,心中愤懑不平。我相信这也是很大一部分人辞掉工作去参加考研的原因。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你的经验并不能帮助你提高的你的薪资待遇。能力比学历重要,但有些时候,学历公司考核的基本第一因素。不过小编认为,不管你是为了研究深造,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只要是往前走的,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那为什么考研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大学毕业后,由于各种原因而放弃了继续求学深造,当他们在社会中闯荡几年后,依然对考研的事耿耿于怀。在这些人的眼里,考研是一场没有睡醒的梦,他们考研只为圆梦。那么,工作后考研到底有哪些利弊呢?这篇文章大概的探讨一下。工作后考研有利的条件是什么?首先,从当前社会形势来看,未来各国的竞争一定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端人才,很受世界各国欢迎的。其次,随着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伴随而来的是劳动力的不足,以及人力成本的增加,怎么办?国家只有提高科技软实力,让科技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用人工智能解决和替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员匮乏问题。以前用人干的活儿,未来完全可以考虑用机器代替。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用工数量,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也仅仅代替的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的工作,一些高级管理和复杂问题解决,还是需要我们人来做的,但这些人必须拥有高科技知识,懂得探索和研究,遇到问题能够自己动脑或者动手解决。所以,不管科技再怎么发展,人工智能是多么的强大,未来的企业还是会聘用一些有素质的高学历人才。这样,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肯定会有用武之地,前提是自己得有真才实学,得掌握一定的本领才行。俗话说得好,“怀才就像是怀孕,只要怀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在没有遇到伯乐前,我们先要是人才,即使外界说的研究生怎么不好,我们都没有必要介意,“做好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当然,事物都会有两面性,考研既然有利,当然也会有弊端。比如:考研会浪费我们的青春和时间,人生的婚姻会推迟,回报父母的东西会相对较少,缺乏了一种在自己大学毕业后为家庭付出的义务。另外,还有可能失去一个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在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也相对有限,优质教育高度集中化,导师的学识水平和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可以说考研有风险,每一个人视自己的情况而定。毕竟教育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难免会有一定的风险。最后,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研究生毕业也不一定就会很容易就业,不要指望着研究生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我们在考研或者读研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毕业以后究竟是考研还是直接参加工作?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应届毕业生。那么,读研三年和毕业工作三年的人,二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一、生活学习状况不同毕业以后选择出去工作的人,在刚出去工作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积累经验,不断的适应这个社会。一般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就基本能够稳定下来。选择考研的人还在继续学习,在学校深造的前两年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报告以及论文围绕着。研究生第三年,刚刚享受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不料又要找工作!又开始为找什么样的工作而忙碌焦灼。相比提前出去工作的人来说,缺少了很多经验。二、收获不同毕业就出去找工作的人,获取的大多都是社会上的工作经验。获得知识的渠道往往是社会实践,超出书本的东西。相反,研究生在校的学生依旧是跟着老师,跟着书本走,大部分都比较缺乏社会实践,没什么实战经验。毕业前最后一学期仍然要考虑就业问题,当然也不乏有边考研边工作的人。三、工作上的不同当今社会,一般公司都会选择有经验的在其公司任职,毕业出去工作了的就会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培养人才的过程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公司都不愿意再多花费一笔钱来培养毫无经验的人。当然,也有很多专注行业的人才后期有需要学历上的提升还是会去读在职研究生的。其实,对于一些专业或者说一些人群来说,考研是必经之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在校考研还是在职考研。作者:晨曦
#在职考研人的生活是什么样?是寒冷的冬天别人可以早早卧床抱着电脑刷剧,你却坐在桌前拿着试题不断刷题是别人早上还在梦乡,你已经背了半小时英语,冷得毫无困意是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每天给你说上几遍:你读这么多书有用吗是有时候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怀疑自己的选择到底值不值……工作后考研,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但那种抓心感总有些相同。支持自己一路走下来的,是要改变,要逃离,要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信念。一、为什么选择在职考研到底是什么时候决定了在职考研?可能是厌倦了职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开始想念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渴望在理想的学校汲取更多的知识时;可能是同一批进公司的研究生能力明明不如我,工资却比我高,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却仍然因为学历原因不受老板重用时;可能是工作渐渐感到吃力,现有的能力和水平不足以支撑起自己的野心时;可能是为公司卖命多年,眼看着到了晋升的关口,却因为学历原因被卡了下来时……在别人眼里我有着稳定的工作,生活明朗,未来可期,可没人知道我曾因为学历被理想的公司拒之门外,没人知道我每天窝在城郊十几平的出租屋为繁琐的工作焦头烂额加班至深夜,没人知道我看到朋友圈里别人多姿多彩的读书生活时有多羡慕……我可能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但是在职考研,我只是想为自己和家人挣一个更好的未来。二、在职考研过来人的深切感受● 目标学校尽量定得高一些,才能激发自己的潜力。如果降低要求考个稳妥的、实际上不是十分向往的学校,往往会懈怠轻敌,很难做到拼尽全力。●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自己考研的压力,一定不能脱产考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规律的日常生活才是冲向前线作战时最有利的底气和保障。不要以为辞掉工作可以保障复习时间,一旦这么做你会变得压力非常大,一方面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上,一方面已经没有收入来源,会把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如果所在单位不是那种能够包容你在职考研的,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一定要秘密进行,否则会对你的工作和工资产生影响,因为你毕竟利用了上班时间“不务正业”,领导花钱请你来可不是让你在这复习的。● 在职考研的阻力远超过你的预想,因为你已经不同于在学校专心学习的学生,你是一个社会人,会有各种突发事件等着你,你只能直面问题,解决后尽快恢复复习状态,不要被这些琐事或工作上的事影响心情。● 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既然是工作后又考研,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有所规划,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是让你能有更好的就业平台,而不是为了逃避现在的工作。● 在职考研最大的阻碍在于周边的环境不是同质化的,这不同于在校考研,备考的同学可以抱团取暖,而在这一段孤独的历险中,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复习,还要对抗周边环境带来的诱惑和干扰,它们使你摇摆动摇,怀疑走这条艰难的路是否必要。● 无论工作和复习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否则巨大的压力和高负荷的学习工作会使身体吃不消,耽误更多的复习安排。● 复习计划要注重宏观框架和微观知识点的结合记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不要漫无目的地淹没在复习资料里。● 尽人事,听天命。如果考不上,你还有工作和经济来源,继续扎实地工作,两三年后积累的工作经验依然能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这并不会比考上研究生差。所以放平心态,只要努力过,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奋力拼搏过,不论能否考上,你都是自己的英雄。三、在职考研的常见问题Q:要不要考研?A:遵循内心的第一想法。人生面临太多分岔路口了,一不小心选错很可能一生都无法解开心结。你要知道没有人会要求你一定要考还是不考。考研是有成本的。一方面,要花的时间、精力成本很大,还要牺牲很多东西。很多时候,考研的成果与阶级晋升、职位晋升、薪资大涨、人生开挂并没有必然关系。很有可能你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去公司面试,发现你的直属上司就是你的大学同学。毕竟工作不仅与学历挂钩,还有经验。另一方面,考研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是解开人生烦恼的万能钥匙。考研不是登一座山,不是登到山顶就完成了任务,不是登上了人生巅峰。因为人生的攀爬是没有止境的,根本没有终点可言。学无止境。Q:非全日制研与全日制研?A:“非全日制含金量不高”这句话经常听到,而且这话,说的没错。那时刚好碰到一个考非全的SZ小学公职教师,与我一同报名,一起去参加初试、复试(当然不在一个考场)。她明确说了,她就是为了混个学历,这样就可以教初中了。她的复习强度是远远低于全日制研的强度,真题难度也完全不一样,最后她考上了。很多人之前都想考非全,五六万的学费确实是个拦路虎。但,人生不试一把,谁知道自己能到达什么远方?你要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Q:跨专业考研?A:很多人会问:我是跨专业考,老师会不会歧视啊?怎么知道我报考的学校收不收跨专业的啊?还有就是不知道考什么专业?跨专业这个问题我咨询过我的大学教授,因为他也每年招收研究生。他的回答是:会。所以,跨专业本身不是问题,跨专业的根本问题在于,你只学了个皮毛,内里没有积累到。除非有专业硬性规定,否则的话,跨专业的背景会影响到你最终是否录取的只有一个环节:复试面试环节。因为初试结果是仅凭分数而看不到你本科专业的,复试笔试也是一样。而只有在复试的面试环节,作为跨专业考生,老师们问了一些问题,如果你没有答到点子上,就会觉得你积累不够,才会嫌弃你。但如果你足够优秀,为你理想的专业作了足够的储备,又有自己独立的一份思考和创新,老师们抢着要你还来不及呢!除非最后只剩下两个名额,然后你和对手分数一样,表现出来的实力也差不多,那么考虑到背景和积累,老师可能会选择本专业的。这个可以理解。兴趣很重要,可以驱动你;积累很重要,可以为你赢得对手,打消老师的顾虑。搞定这俩,跨专业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请记住,当你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给你绕道。#考研复试该取消吗?#
前几天听到一个消息:一家公司在两个月之内淘汰掉二十多个员工,几乎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有几个还是海归 。工作多年,虽然见证过很多人入职,也经办过很多人离职,但是听到这个数字,还是有点汗颜,讲真,这个数字真的吓到我了。不禁有人在问,考研有用么?上大学后,是选择考研呢?还是选择找工作多积累工作经验呢?我有几点建议:1、做选择前,要明确自己的终点考研和找工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终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就业。纵观我们的一生,从胎儿时期开始,就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胎教、早教、幼教、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十多年如一日地学习,最终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努力,那就是为了有一份好工作。想要从事哪个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是选择前需要考虑清楚的.考虑清楚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决定.如果考研是自己的一大人生目标,我会支持你自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即使再难,我相信你也可以克服;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逃避找工作,就不建议跟风考研,因为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也是要面临找工作的。2、成绩优秀考研通过率高考研的专业和学校对分数有要求,这是众所周知的。选择是否考研之前,要先评估自己的成绩与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的差距,如果相差不是很大,可以尝试考研。自己现阶段的水平与目标水平之前的差距,可以通过努力来达到。英语四级是必过的,即使不是为了考研,会一门语言也是人生的加分项。3、有一些上市公司招聘的时候设置学历限制近几年的招聘中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应试教育中,高考和学历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人优秀与否最快速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因为人们始终相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思维、视野、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综合素质也要高,也更能胜任企业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当然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学历并不是绝对的,这个时代,能力才是王道,如果你特别的优秀,企业也是会考虑适当放宽录取条件的。4、不考研也一定会有不错的出路接触过很多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四秋招甚至大三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他们比毕业之后才开始找工作同学早了一步,在于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较强的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想要早些参加工作,多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们认为工作能力带来的升值远高于学历带来的价值。当考研的同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了,甚至如果有缘分的话,会成为同事。他们说:工作后感觉很开心,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5、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如果只是为了拿到一个学历证书,可以选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专业,最好是本学校的,如果是本专业的那就更好了。一般普通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复试要求都相对较低,是很容易通过的。但是如果想要在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领域有更高更精的发展,考研是最好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985、211等重点高校,选择重点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选专业的同时,选一个比较权威的好的导师,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越来越优秀。6、选择没有对错,做对规划是关键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是说考研一定就是最好的出路,也不是说本科比研究生学历没有竞争力,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重要的是选对自己想要走的路,选适合自己的路,然后为了这条路的终点,做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做好之后立即付诸行动,这样的话,不论选哪条路,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祝愿大家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月,很多高校都举办了多场次,不同形式的校园招聘会,这里面有针对性比较强的专场招聘,也有需求广泛的大型校招活动,在这期间,相信很多大四毕业生向心仪的单位投了自己的求职简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四同学脚踩两只船,他们一边投简历找工作,一边复习考研,在当前,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激烈竞争,以超越他人的专业优势、技能优势、特长等才能获得一份好工作。之所以,一些准备考研的同学还选择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招聘会,也是迫于无奈,因为他们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好的就业机会。就在最近,小编遇到了一位大四考研同学,她在10份参加校园招聘会时,看到了两家不错的招聘单位,她试着投出去了自己的简历,过了三天左右,其中的一家单位要求她去参加复试,结果复试表现的也非常的不错。于是,她幸运地得到了这家用人单位发的邀请offer,其中,给她开出的年薪是15万,还有各种福利等,并且还给她提供单位的公寓,工作地点为西安,承诺表现好的话,三年内可以晋升一次。就在这时候,她有点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到底是去这家单位工作呢?还是考研?而考研如果考上的话,还要不要去这家单位上班呢?小编认为,首先,关于自己到底是考研和就业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决定,切莫盲目的选择就业或者继续深造。其次,要和父母多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与此同时,可以多向学长、学姐请教,让他们给自己一些建议等等。最后,可以和用人商议一下,能否推迟一段时间再去单位上班?接下来,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继续进行考研复习,等真正考上硕士研究生了,再进一步做决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