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今年以377分(英语78、政治73、专业基础114、专业综合112)的成绩被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录取为法律非法学硕士,时至今日,激动的心情早已平复,又正恰巧离我去年准备考研的时间正好过去一年,写下这篇心得(其实是自己太懒了才拖到这个时候),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国际惯例,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本人2010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资深网瘾少年,从大二买了电脑开始就一直在艾欧尼亚白银分段掌控雷电,总之大学四年对我来说是一段黑历史,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我宛如一个智障。大四那年在班上几个学霸的鼓动下也想过考研,但却是因为驾校的科目二考了一年没考过(没错那个时候的我就是这么废物),心力交瘁,就不了了之了。2014年毕业以后,去到四川某地质队工作,工作两年时间里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学了不少东西,吃了不少苦,也笑过,也哭过。2016年7月,刚结束了再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腹地长达8个月的施工,不甘心也好,自己厌倦了也好,为了弥补高考的缺憾也好,为了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也好,总之在种种原因驱使下,下了决心,我要考研。因为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石头打交道,既然决心考研,就得换个和人打交道的专业,抱着这种想法,加上自己在网络上收集的信息(最重要不考数学啊),我选择考法律专业。关于考研的决定我得到了几个大学同学的支持与鼓励,很感谢他们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当然我也收到了来自父母的反对,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辞掉工作去做赌博一般的尝试,当然我不能去奢求他们的理解,而我知道他们终将会理解。2016年8月1日,在办理完繁琐的辞职手续后,我离开了工作的城市,来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在附近小区租了一间小黑屋(不得不说我租的这间房真是绝了,没网,没信号,没窗户,阴暗潮湿,总之,根本不想在里面多待一秒钟),正式开始了考研的复习。整个8月份都是用来进入状态,每天上午晚上听听专业课的视频,下午听听朱伟的恋恋有词,没有强制自己每天学习多少个小时,中途开小差的时候也不少,只是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暗示自己:要么考上要么去死。大概在9月中旬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剩余的时间也许真的不够了,才逐步摸索制定一个学习时间的规划:每天闹钟定到早上6点起,然后去操场晨跑(晨跑是工作时候养成的习惯,考研那几个月就当作提神一直坚持了下来,效果很好),跑完去食堂吃早餐。然后从早上8:00—晚上10:00,出去去食堂吃饭的时间和中午半小时的午休,都是学习时间。晚上离开教室去操场刷半个小时单词(因为感觉背单词书的效果不理想,就下载了一个叫做不背单词的APP在吃饭路上和晚上的操场上疯狂刷),随后回到小黑屋看半集《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考研唯一的娱乐节目,因为实在是太好看了)大概咋12:00左右入睡。这样的作息时间一直从9月中旬持续到了考研结束,说不累是假的,但心想考研不就是这样的吗,考研就是一场苦行,无关浪漫(看那些成双入对考研的真的很气)。具体在专业课的准备上我一共买了6本书,包括16、17两年的紫色分析、一本紫色真题、一本紫色法律法规汇编、一本绿色配套练习、一本绿色指南——结论:除了分析和真题其他都没啥用,指南我甚至到最后都没翻过(因为所有人都告诉我考试以分析为准,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因为前面已经把视频过了一遍,所以我准备专业课的方式很粗暴很简单——白天背分析,晚上做真题。为了背分析,也尝试了各种姿势:教室里坐着默背,站着默背,教室外面大声背,一边走一边背,记笔记本背,抄书背——总之,背到吐,吐完再背。英语买了词汇书(听完课单词书就扔了,记单词主要靠在手机上刷,个人感觉比单词书好用),和张剑的真题和阅读150篇(不推荐这个阅读150篇,感觉难度超过真题,被虐得体无完肤),。英语绝对重心毫无疑问是真题,在听之后,对考研英语真题不再那么恐惧,便开始第一天做完一整套然后第二天对答案的这样一个节奏,万事开头难,最开始那段时间,每一套真题做完都感觉脑袋瓜子将要炸裂。作文也是从一开始就坚持自己写,很多时候憋不出来难受得要死,但就是一根筋非要写出来才肯罢休。这样的流程来过几遍了之后就欲罢不能了,每天英语真题的时间成为了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政治选择了一条龙服务(高联1000题+肖秀荣精讲精练+8套卷+高联4套卷+肖秀荣4套卷),另外只听过高联老师讲的马原,受益匪浅。1000题是10月份才开始每天抽一两个小时时间做做,反反复复做了很多遍,1000题对于政治客观题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8套卷和4套卷几乎预测到了了所有的政治主观题(因为每年的政治考试规律性实在是太强了,说句马后炮的话,我上我也行),但我也没有刻意去背过,总之到考场上发现都是眼熟的,顺着答就行了。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的复习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政治也确实是低投入高回报。关于择校,我并没有一开始就选择报考上海交大,或者一开始就选定了某个学校,当时只想要考研,感觉什么学校都可以,但凡有个学校愿意收留我就感恩戴德了。复习了一段时间后,自己看了一些鸡汤(考研真的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缺鸡汤,想想要不是看了那么多鸡汤真不知道怎么能坚持下来),感觉自己状态不错,加上考研考的专业知识很基础很简单,就膨胀了,觉得非要考个名校不可,阴差阳错就决定报考上海交大。中间还有个故事就是,我当时在网上看到一条假新闻,它说上海交大2016年初试线是全国最高的,再加上我一直向往上海就……现在回想起来真要感谢这条假新闻。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念头就是,非要把自己逼上绝路不可,感觉如果报上海交大考不上,退而求其次去报其他大学,放松了这份压力,必然也考不上。正是因为这样我在决定了学校以后就没再动摇,尽管那个几个月里,常常一个人在寂静的校园中发出绝望的干嚎,我也都挺了下来,我知道,哪怕退一步,可能什么都没了。中途有个同学到学校看我的时候,我跟他直言我就是奔着400分去的,报考交大就是为了去我向往的城市……我也不知道我当时的自信从哪来的,但是我知道我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很饿,睡觉的时候都很困,做题背书的时候头昏脑胀,那些感觉是真的。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式就是不去想它,因为我真的很想很想考上,我根本没有没有办法去面对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人类的优点还是缺点,而且跟书上说的不一样,我发现一个人想要逃避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逃避掉,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困扰。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因为晚了一天在网上报名,成都的考点就被全部报满了,迫不得已又得回我曾经工作的那个城市去考试,这里奉劝大家报名的时候一定要先下手,不然你的考点就可能是某5线城市的某个位于半山腰的连厕所都不够用的职业技术学校。可能是太久没有参加考试了,整个考试下来就是感觉自己每一门都考得不顺,考试第二天下午还因为记错了时间差点迟到,英语在交卷最后一分钟才勉强答完,专业课有几道明明背过的简答题突然短路想不起来了……初始成绩出来之前,一边理性地认为自己没戏一边又感性地抱着侥幸,大过年的在家里都没敢大声说话。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看到考了377,先是感觉欣慰,感觉努力没有白费,而后又想到和去年初试线也就相差2分,又惶恐不安起来,就算最后定下来初试线345,在经历去年的非全日制改革的风波,更有传言说真实的线应该在380左右,其他都是为非全准备的备胎,心情也十分低落。直到最后复试的名单出来,才感觉自己可能真的有戏,这才开始准备复试。上海交大的复试流程十分简洁,自己抽三个问题,然后用英语回答一个老师的问题。因为收集到的关于复试的信息有限,我准备复试的时候也就把分析又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准备了一个英语的自我介绍,现在看来这样准备也就等于没准备。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一些同学的反馈,专业课的三个问题分别刑法、民法、法理或宪法,以案例题、分析题的形式呈现,而且涉及到一些当前的理论和时政,都是分析上没有的,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加灵活的思维。记得我抽到的刑法题目是一个警察在追犯人时,犯人夺过警察正好没装子弹的手枪向警察开了一枪,问是不能犯还是未遂的问题?当时我就蒙蔽了,瞎扯一通,回答得一塌糊涂。直到在准备司法考试过程中,我才发现这个问题在不同学说下是会得出不同结论的。也有一道让我结合名言谈谈法的局限性,我直接就1234开始背分析,然后老师明显不太满意,直接转而问我,纪委的反腐能不能让这些官员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我直接又蒙蔽了,半天憋出一句不能贪、不敢谈是可以的,不能贪是不行的(我怀疑我真是背书背傻了)。最后老师用英语让我回答一下为什么跨专业学英语,好在这个问题还算回答得流畅。总之由于准备不太充分,整个复试过程算不上愉快,复试结束就灰溜溜地滚回去了。对于最后能考上,要说没有运气成分那是假的,377的分数到底有什么资格来写这样一篇心得我想也是值得商榷的,只是想到去年那个时候的我就是在这样一篇篇前辈的心得里面一步步找到了自己方向,想到那些曾经给予我莫大鼓励的身影,我想我有责任将自己所走过的路写下来。最后,考研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场智力的较量倒不如说是一场耐力的比拼,与其押宝什么独特的技巧方法倒不如老老实实背书做题。其实路大家都知道怎么走,你得熬下来你才有机会,你才会赢,你一定会赢。再回首,一切都已模糊,只清晰地记得去年九月十八日响彻学校的防空警报。
遇到过不少工作一两年后再读研的人,这些人有读研的时候认识的,有工作时认识的。(1)我研究生室友。室友毕业后,在老家那城市的一所民办学校当初中老师,城市偏中部,三线。因为民办的因素,她一边教书,一边考公办在编老师。据她说她们那边,考公办要关系什么的,考了几次没有考上。考编的同时,也报考了研究生,因为是本专业就业和考研,即使是边工作边考研,压力没有那么大。第一次考研没有考上,第二次考上了。是统考、全职读研。毕业后,就通过提前批教师招聘,去了珠海一所初中学校当老师。现在已经教了快三年了,薪资待遇都挺不错的,那边人才引进也有不少补贴。(2)我另一研究生室友。她是通过保研读的专硕,这里想说明一下专硕,统考难度要小于学硕,毕业要求也比学硕要低,所以,总体读研期间,总体比学硕要轻松很多。学硕的导师可能会限制学生实习,但专硕不一样,实习时间较多。找工作的时候,也并没有看到有强调学硕和专硕,我看到的都一样,可能会影响读博?因为读博对发论文还是有要求的。(3)我隔壁寝室的一个研究生同学。她本科毕业之后,也是在做老师,但她是在职读研。学校有课就会上课,没课就回工作的地方教书。学校对在职读研的学生要求会低很多。至于在职读研,跟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其他的不同,我是在工作后发现了一些差别。(4)公司的HR。所在公司的HR是在职研究生毕业的。现在一些城市不是有人才补贴吗。我所在的城市区域,对应届毕业生的补贴是本科两万,研究生三万,还有租房补贴和生活补贴,总体来说,还是挺多的。有一次我申请的时候,随口问了hr一句,问她的补贴到账了没有。她说她没申请,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不能申请。(5)工作后遇到的一个同事。她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多,考入了浙大的计算机系,就是挺厉害的。因为公司大领导是浙大教授,他带的研究生大多会来公司实习,大领导是这个女同事的导师,所以比较清楚。来公司实习过的那些浙大毕业的硕士,大多去大厂,像阿里、拼多多、滴滴这种,互联网这个行业本身薪资水平就高,他们刚毕业月薪就近三万,加上年终奖之类的,就很多,一年的收入,很可能就比早毕业两三年的要多很多。总结:只要下定了决心,读研什么时候都不太晚。就考研难度而言:统考学硕>统考专硕>在职但能读全日制就读全日制的,我看到一些事业单位都不招非全日制的学生,很多补贴也是不考虑非全日制学生。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对“非全日制”的歧视,但要想一下,两者入学和毕业难度的差异,既然这里面有差异,为什么不允许国家补贴上的差异。读研也不需要花费很多钱,一般奖学金+国家补助,能抵消大部分日常费用,能全职就全职。读研之后,很多东西都会改变,更大程度上会有更高的平台可供选择。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分析一下现有工作的利弊,以及两三年后,你可能会达到怎样的层次,因为读研也就2-3年。我遇到的那些工作后再读研的,都比之前有更好的机会和发展。补充:看题目中提到机构、交三万学费、给一个学位证。我没有了解过这些,也是第一次看见有这种机构,但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选这种,因为不广受认可,类似于投机取巧。只有一个学位证,你会发现你申请的很多东西,都申请不上,至少,我现在遇到的各种政策申请,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是需要的。我考研准备时,了解到的机构都是考研辅导机构,多是针对政治和考研英语一、二之类的公共学科。我当时遇到的是机构来学校宣讲,先上一两节类似体验课,想报名就报名,而不会三番五次的来打电话推销。机构每年都会来学校,所以也比较靠谱,我当时报的是政治班,整体复习规划、知识点讲解,都挺好的。考研政治初试成绩是72分,跟着录制的视频课上课,节省了不少自己去摸索的时间,而且比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复习要有趣、且有效的多,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专业课。如果大家想了解考研辅导机构(不是那种发学位证的机构),可以去问问学校里的同学,看来他们学校宣传的是哪些,因为每年都有同学考研,肯定会靠口碑延续下来。自己也要去判断和辨别,避免上当受骗。
首先,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工作一两年之后再考研并不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目前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先工作再考研似乎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从近些年的考研情况来看,有不少IT行业的从业者希望通过考研来完成岗位升级,其中以程序员居多,大部分都有三年左右的工作经验。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未来IT行业的从业者通过读研来提升职场竞争力将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方式。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读研之后大部分程序员都完成了岗位升级。虽然工作之后再考研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与在读大学生相比,职场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要面临以下几个困难:第一:时间紧张。众所周知,IT行业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工作周期往往也比较长,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很难能抽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复习,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困难。不少程序员在工作早期都有考研的计划,但是由于时间确实比较紧张而迟迟不能付诸行动,最终逐渐放弃了考研的计划。第二:学习环境复杂。工作之后参加考研还面临一个学习环境的问题,一方面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遗忘而需要重新学习,比如高数,另一方面也缺乏学习交流环境。另外,职场人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突发事件所影响,比如出差、加班、职场应酬等等。第三:心里压力大。相比于在读的大学生来说,职场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不少职场人在复习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信心而选择了放弃,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现在很少人讨论读书有没有用了,更多人讨论的是要不要读研?2019年考研已经基本落下帷幕,这一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逼近300万人。考研人数增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职研究生纳入了统考,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工作族也参加了考研。那么,工作几年后再去读研到底值不值呢?过来人表示:这几点考虑清楚再做选择。工作和读研毕业工作几年间,身边有不少人选择读研,有的人是选择全日制研究生,有的人则选择在职研究生。在多了多方调查后,小编总结了几个工作后选择读研的原因。第一点:增加晋升机会我们知道,不管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还是企业工作者,有些岗位的晋升是有学历要求的,或者说学历越高晋升机会越大。为了能够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不少人就选择了读研究生。不过,一般抱有这种目的的人会选择读在职研究生。工作和读研第二点:转行转岗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行业,未来想要从事什么工作,只是跟随潮流地进入社会,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做着普普通通的事情。等到工作一两年之后,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目前的工作或者所在的行业并不是自己所热爱的。这个时候,有的人会选择妥协,渐渐地就成了职场老油条;而有的人则会选择读研,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回到学校攻读喜欢的专业。第三点:提高学历小编认识一个人,他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事业上也颇有成就,几乎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但是他一直心有遗憾,那就是没有在985高校读过书,或者说自己的学历在当今社会上是比较低的。他想要重新去感受大学的氛围,去提高自己的学历,所以,他选择读研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工作和读研不管是哪个原因,小编觉得有梦想和目标的人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工作后再选择读研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必须权衡利弊,考虑清楚,不然会陷自己于两难境地。小编的一位学长就是过来人,他工作两年之后选择读研,以下是他认为需要慎重考虑的几点。第一:审查自身我们都知道,读书需要静下心来,很多人工作后都把读书习惯丢了,可能都没法好好地看完一个小时的书,或者没有了之前读书时思考的习惯,看书做题都变得很头疼。想要读研先要过考试关,还要过毕业关,如果自己已经没有能力达到学习要求,那么选择读研可能会损失惨重。工作和读研第二:考虑未来读研是出于什么目的?有的人是为了转行,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读完研就能过顺利转行呢?有的行业或者岗位对年龄是有要求的,如果读完研出来后年龄太大,也不是很好找工作的,计划无法顺利进行,到头来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工作和读研第三:权衡成本读研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如果是国内读研的话,一般来说学费不会太贵,但是如果是出国读研,那么费用可能会十分高昂。另一方面,研究生有1年、2年或者3年制,这个时间成本是否耗得起?读完研出来和在原来工作上继续积攒同样时间的经验,哪一种更加划算呢?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工作和读研当然啦,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任性,有的人不想要考虑太多,“生死看淡,想好就干”,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不过,在小编看来,还是建议工作后想要读研的人认真考虑一下多种因素,如果考虑清楚了,那么就放开地去追求梦想吧!对于工作后读研的做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来源:唐韧(ID:RyanTang007)第一学历不是很好,工作几年后要不要考研?之前在我星球和公众号都有不少人问过上面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研过来人,跟你们聊聊我的一些感受。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工作几年后才考的研,而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所以,我主要针对读研这件事是否能为职场加分谈谈自己的观点。我本科学校是个普通二本院校,现在叫湖南工商大学,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说实话,我挺感谢这个专业的。至今来看,我认为这是最适合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本科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专业是一个综合学科,说得直白点,什么都学。跟你们说下我本科学习的一些课程,C 语言、Java、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基本上文理学科各一半。但也有缺点,学得多,但都不深,如果要深入求精就得选方向。我们当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计算机方向,另一个是经管方向。很显然,我选的是计算机。虽然选的是计算机方向,且后来职业是程序员,但对于那些经管类课程我也都学了,大致的基本理论也都懂。毕业时,我有同学直接去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的,也有去考公务员的,也有去其他公司做财会或者营销类工作的。当然,也有不少选择考研的。因为本科阶段学习课程方向比较多,所以考研可选专业空间也比较大。说实话,我的本科学校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如果想去一线大厂,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至少从学校和学历上,我就会被各种 211 和 985 学校的同学碾压。所以,为了改善这个不利因素,我选择了考研。当然,也不是说第一学历不好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不好,我有同学毕业后就直接工作的,现在也混得很好。对我来说,考研的意义除了在专业和学校上有所提升,让我能和更高台阶的人公平竞争。更重要的,就是去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新的平台、接触了一批新的人。因为变化,所以有机会。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始终保持折腾,就是认准了「变化能带来机会」这一原则。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很平常的东西,像我一样的人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后来,我去了北京,到北航读研,毕业后赶上移动互联网爆发。在选择、努力、运气的共同作用下,让我走到了今天。所以,你要问我考研有意义么?如果按我的经历来说,非常有意义。但是,我并不鼓励所有人考研。因为这不是唯一解。如果你本科第一学历不是太好,且未来工作对学历有一定要求,那毕业后在可控范围内可以选择考研。如果你未来的职业方向跟学历关系不大,比如你想创业或者做生意,那就尽快投入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课程,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很多人之所以后发先至,就是因为在起跑后的过程中抓住了机会并且自己足够努力,赶上并超过了先发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考研有成功率,有人第一次失利后会选择先工作几年然后再读个研。这也是一种选择,不过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纯粹想提升学历,那得看你未来的职业领域对学历要求有多高。就以产品为例,这个领域的竞争力主要靠实践以及项目经历。就算读了个研,也不代表能做出特别 NB 的产品。如果是想提升专业能力,那考研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因为读研阶段的学习方式主要靠自己,如果你平时通过自学都无法有所精进,那也别指望读研能对你有多大改观。当然,有一种人是比较适合考研的,就是准备跨行业转行的。比如我之前有个朋友本科毕业后做了两年技术,后来发现自己对金融领域更感兴趣,未来想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师。所以他选择重新去读个研,完成专业积累的同时也提升下自身竞争力,目的就是为入行做准备。如果你问我工作了几年的产品经理是否有必要考研,我觉得主要看两点。第一,如果你当前的实践环境足以保证你的成长,那就继续保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因为这种方式比学校课堂更有效。第二,如果学历对你的未来发展已经或即将造成瓶颈,那在实力和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就去考吧。读研不是灵丹妙药,千万不要指望读研能给自己带来彻头彻尾的变化,一切靠自己。就算读了个好学校、上了个好专业,也有可能毕业后一事无成。如果你选择在职读研,也要看下对应学校和专业的招生简章和培养计划,因为不是所有的在职研究生都有含金量。我们最大的误区就是把自己当前的不利归咎于外部条件和环境。比如以为去了大城市就有大发展,以为读了好学校好专业就有好发展,以为进了好公司未来就一片光明。其实,最大的变数还是自己。自己才是那个源动力,自己才是那台发动机。如果你把自己打造成一台 V12 的引擎,就算装在一台很普通的车里,也能秒杀超跑。加油吧,职场人。
对于在职的人员考研,有几点是必须要解决的,第一:学习时间。如果你确定考研,那你必须每天空出一定的时间来去复习,而且要持续性,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第二:学习方法。如果你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好,但是如果你要考的是全日制研究生,你就要跟那些在校学生去拼,时间肯定是拼不过的,那就必须提高学习效率,找到最优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院校专业选择。在复习前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证还是为了学校名头,还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为了兴趣爱好,既然咱们现在的基础已经不比当年在学校时候了,那就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在考研中,一定程度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备考过程,从着手考研到最后被录取,中间的程序一步挨着一步,中间的细节繁琐多样,如果工作几年后,由于长时间远离校园,远离课本,对于考研更是一头雾水,英语单词怎么记忆,政治理论怎么理清思路,专业课怎么抓住重点,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人生会有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因自己当时的兴趣、认知、以及理解的不同而所有不同。处于某种阶段你会想考研、想学更多有用的知识;而处理另外一个阶段的话就会希望生活的更有质量、得到更有价值的体验等等。其实这就是学校内与学校外的两个阶段,但你能说在学校外就无法再有学校内的兴趣、认知和理解了吗?当然不是,只是动机会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不同会有所改变而己。个人认为,工作以后在考研对自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你可能需要放弃自己的工作,重新开始进入校园生活。其次,如果你已经结婚了,家庭和学业都要兼顾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累。但是,工作以后再考研可能对你而言,也是一种资源,因为你可能会用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你的专业,去思考一些专业的问题。这可能是工作以后留给你的一笔财富。我认为工作之后再考研,弄个非全日制的硕士就好了,没有必要再去读全日制的。除非你现在工作待遇差,发展前景黯淡,你想通过读研去增加找到好工作的砝码就另当别论。个人认为读研的目的也是为了就业,既然如此,已经有了好工作,为何还要全日制地去读研?
工作一年再考研是可以的,而且近些年来职场人考研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相对于直接在大学期间准备考研来说,职场人考研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和不确定的因素,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比较多,比如时间安排,比如复习环境等都不如在大学期间。目前不少职场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选择回学校读研,一方面原因是为了突破职场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及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读研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是比较常见的选择之一。但是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读研一定要趁早,越早越好。对于已经工作的职场人来说,要想准备考研至少要克服以下几个困难:第一:时间安排。时间安排是职场人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因为大部分职场人在工作的初期都会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职场人要有一个系统的时间规划,在保障工作任务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还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第二:复习计划。对于职场人来说,考研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要重新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陌生,所以需要学习的内容也会比较多,这就要求职场人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第三:交流途径。交流对于复习考研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由于脱离了高校的学习环境,所以交流的渠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职场人要积极拓展交流的渠道,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
25岁女生毕业两年辞职考研值吗?这些点提前考虑,就可顺利读研!考研路上,小水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各种考生。有应届生,有在职考研的,也有一些人工作了好些年再考的。在这里小水要提到的是那些打算辞职考研的同学,毕业两年后再考研,值得吗?如果想要成功上岸的话,要提前考虑哪些事情呢?辞职考研如何做才能成功读研?过来人告诉你,这些坑要提前避开!无论你是何时考研,工作多久,年龄多大,只要想考研的话,想清楚考研的意义,没人能够阻拦你,对于你来说,达到自己的目标,读上研究生,那就是值得的。小水今天就遇到一个毕业了两年的女生,她已经25岁,打算辞职考研,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心中的计划已经确定了。她主要是问小水,到六月才辞职到底会不会有点晚?其实只要备考时间充足,不迟于9月,都可以的。之所以想在六月才辞职考研,是因为她现在带了一届高三的学生,打算高考之后她才离职,算是非常尽责任的老师了。小水与她聊了很久,也与她说了很多接下来辞职考研遇到的诸多问题。现在小水整理了一下,也希望对打算辞职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辞职考研的话,下面几个坑要避开,想读研就该提前准备!01、千万别在家里复习考研,建议租房看书不少同学为了省钱,选择在家里复习考研,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举动。对于那些辞职考研的同学来说,家里人的不理解和反对将会是你考研路上的一大阻力。再加上很多考生来自于农村,农忙的时候免不得要为家里的农活出力,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复习的时间就变的更加稀少。所以小水建议考生租房看书!考研租房看书的话,比较好的推荐地点为大学附近,或者市图书馆附近。这样不仅有好的复习环境,还能借用图书馆的图书来帮自己充电,很多考研需要的书也许图书馆就有,这样也能节省考生不少钱!02、千万别为钱犯难,提前准备好考研开支的预算说完了租房问题,接下来就是非常现实也是非常郁闷的问题:钱!俗话说没钱寸步难行,更何况是辞职考研呢?如果你没钱的话,租房的花销,吃饭的花销,买考研资料的花销从哪里来呢?很多考生计算着自己的花费,然后再计算自己辞职的时间,有的人为了攒够钱到了十月底才辞职,那时候就没了辞职读研的意义了。如果没攒够钱的话,可以暂时找朋友周转,考完再赚钱还不迟!03、别轻信他人,注意人身安全这里是针对女孩子来说的,特别是一个女生在外面自己租房,可要小心。租房住的很多都是合租房,也难免会碰到一些社会人员。这个时候考生要注意别轻信他人,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像是遇到快递或者外卖这种,小水建议最好别让人进屋,特别是晚上!04、找个靠谱研友一起努力,持之以恒自制力这个东西很多人都有,但是程度不一。小水见过很多考生在决定考研的时候,决心非常的大。但是当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的时候,太容易懈怠,很难坚持下去。这个时候小水建议考生找一个靠谱的网友一起努力,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要知道,在很多时候,考研这件事拼的就是考生的意志力。既然辞职考研,那就将考研进行到底,不然你对得起自己吗?当然,辞职考研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也许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如果你现在有感情牵绊,就得提前处理好,最好是获得对方的支持。小水提到的这个女生暂时没有恋爱,所以这一点小水放在最后提起。因为感情问题是很多人在考研路上遇到的一个难关,就得看你如何好好处理它了。如果你打算辞职考研,你会选择告诉自己的父母吗?如果父母反对你考研,你会坚持下去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众所周知,专科毕业的学生在参加工作两年后可以考研,这是一个提升自己学历的机会。那么有的人就会问了,既然专科毕业两年后能够考研,那为什么还会有专升本呢?直接考研学历不是更高吗?大家可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那接下来,就听小编为大家分析分析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首先要明确的是两者的难度不是一个层次的。比较一下两者的考试科目和教材厚度便知。专升本和考研并不相悖,相反正好是递进顺序,两者都选才是最佳策略。专升本的经历可以磨练意志,积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正好可以为考研打下基础,即使考研失败了,还有专升本保本,好歹有个本科学历,不会白白的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专升本你都失败的话,那小编就奉劝各位要慎重考研了。据小编了解,专科毕业工作两年后再考研,可行性几乎没有,考试是很艰难的事情,一鼓作气都不一定会成功,更何况是专科毕业的你去考研,而且是放下两年的学习,直接考研。为什么现在有些行业的执业证书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三四,含金量挺高,其实考试难度并没有多大,就是由于报考条件要有四五年的工作经验。如果你成功专升本,在当今这个社会的需求下,本科算是最低的要求,况且专升本的难度不是很大,比高考简单。当你成功升本后,在大学的环境影响还有学习氛围下,对于你以后的考研来说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本科毕业后可以找个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先了解下你想从事的职业究竟是怎么样的,有了需求和疑问再去考研,你就不会在读研期间那么悠闲,相对来说更有针对性。小编的建议:建议专升本,其实说实话大三的这个专升本其实不难,考文化和专业两大类,只要报名有计划的努力学习是没问题的,专业考的是平时的基础,只要大学听了并且结合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过的。再者可以锻炼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即使最后没成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你出社会了也可以受益匪浅,如果顺利升本那再好不过,考上了选择更多,第一学历是本科,本科读完还可以考研,都没问题,所以可以去专升本,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会有收获。这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毕业两年考研是完全来得及的,实际上对于很多初级职场人来说,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通过考研来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也是比较常见的选择。以IT行业为例,当前有不少程序员会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选择考研,甚至有很多30岁以上的程序员,也希望能够通过读研来延长自身的职业生命周期。对于毕业两年的职场人来说,在决定考研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第一:目标专业。职场人在考研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选择自己的本科专业,可以选择与当前所从事的岗位相关的专业,这样对于后续的发展也会有比较积极的意义。所以职场人在考研时,首先要明确目标专业,当然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还应该与行业专家做详细的交流。第二:复习环境。当前的考研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考研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包括复习时间、复习渠道等等。对于已经脱离学校环境的职场人来说,考研期间一定要保障学习时间,同时还需要为自己营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当然,一部分职场人会选择辞职考研,这种做法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第三:发展规划。职场人是否决定考研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如果未来要想在技术研发领域走得更远,那么读研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支撑。比如有不少程序员在考研之后会继续读博,从而走上了专业的科研道路。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