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工作几年后再考研是一种什么体验?能考上吗大廉不慊

工作几年后再考研是一种什么体验?能考上吗

对于在职的人员考研,有几点是必须要解决的,第一:学习时间。如果你确定考研,那你必须每天空出一定的时间来去复习,而且要持续性,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第二:学习方法。如果你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好,但是如果你要考的是全日制研究生,你就要跟那些在校学生去拼,时间肯定是拼不过的,那就必须提高学习效率,找到最优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院校专业选择。在复习前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证还是为了学校名头,还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为了兴趣爱好,既然咱们现在的基础已经不比当年在学校时候了,那就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在考研中,一定程度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备考过程,从着手考研到最后被录取,中间的程序一步挨着一步,中间的细节繁琐多样,如果工作几年后,由于长时间远离校园,远离课本,对于考研更是一头雾水,英语单词怎么记忆,政治理论怎么理清思路,专业课怎么抓住重点,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人生会有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因自己当时的兴趣、认知、以及理解的不同而所有不同。处于某种阶段你会想考研、想学更多有用的知识;而处理另外一个阶段的话就会希望生活的更有质量、得到更有价值的体验等等。其实这就是学校内与学校外的两个阶段,但你能说在学校外就无法再有学校内的兴趣、认知和理解了吗?当然不是,只是动机会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不同会有所改变而己。个人认为,工作以后在考研对自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你可能需要放弃自己的工作,重新开始进入校园生活。其次,如果你已经结婚了,家庭和学业都要兼顾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累。但是,工作以后再考研可能对你而言,也是一种资源,因为你可能会用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你的专业,去思考一些专业的问题。这可能是工作以后留给你的一笔财富。我认为工作之后再考研,弄个非全日制的硕士就好了,没有必要再去读全日制的。除非你现在工作待遇差,发展前景黯淡,你想通过读研去增加找到好工作的砝码就另当别论。个人认为读研的目的也是为了就业,既然如此,已经有了好工作,为何还要全日制地去读研?

一草一木

考研的最佳时间是大学毕业,还是工作后再选择考研更合适?

今年奔赴考研战场的众多学子们已经走过了一半的路程了,最后剩下的复试环节就看谁的准备更加充分了,在复试环节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语方面的知识,把握好这两点之后才会让你的复试环节更加精彩。每年的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众多,但是其中还会有一部分已经工作了的人选择在继续参加考试。因为这些人所在的岗位有可能有学历上的要求,又或者是这些人想要提升自己。所以每年参加考研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有很多人比较好奇,究竟是大四的时候参加考研比较合适,还是在工作几年之后参加考研更合适?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起讨论讨论。1、大学毕业直接考研首先要比较出这二者谁更好一些,就一定要看一看各自的优势。在大四的时候选择考研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大四的时候,学生们正处于20出头的年纪,对待自己的目标更有冲劲,不会被太多除了考试之外的事情所影响,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在准备考试方面是不容易懈怠的。而且大四的学生刚刚度过大学的前三年,在知识上的掌握方面要比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更牢固,基础相对于好一些。而在工作的时候参加考研的同学,这时候身上已经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了。虽然说可能在笔试环节不会占太大的优势,但是在面试环节,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要比那些本科生多一些,也比较容易受导师们的青睐。2、工作后选择考研但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在选择考研,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有的人可能这个时候已经结了婚,生了孩子要面临着家庭的负担。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复习一年去参加考试的话,难免会有一些分心。而且已经工作的人在面临导师分配的任务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不服从的现象。而且有工作在身,从事课题研究等时间自然比本科生要少。与大学毕业后直接考研不同,那时候只需要一心一意准备考研就行,精力比较集中,而不用把精力分散到其它事情上。工作几年后一些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都忘记了,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控不如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不过具体也要根据你选择的专业,有些专业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有些专业则更加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看重经验的专业来说,在工作后再去考研更具有优势。因为你已经能够学以致用,对专业的掌握程度已经到达一个很熟练的程度。其实不管是在大四的时候还是已经工作了,如果笔试成绩都非常优秀的情况下,导师们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决心。如果真的对科研特别感兴趣,或者是真的很想要这个研究生的学历的话,导师对待二者是非常公平的。所以同学们具体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决定,如果本科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么就可以不选择考研。作为导师的人,更看重的一定是学生求学的态度,和学生的各种外在因素关系其实不大。而在小编看来,如果是觉得自己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比较困难,那么肯定要在大四的时候就参加考研。如果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找到实习,并且转正希望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再根据日后的工作要求去做出自己的决定。那么在你看来,究竟是什么时候考研最合适呢?

雅远

工作几年后再去读研到底值不值?过来人:这几点考虑清楚再做选择

现在很少人讨论读书有没有用了,更多人讨论的是要不要读研?2019年考研已经基本落下帷幕,这一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逼近300万人。考研人数增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职研究生纳入了统考,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工作族也参加了考研。那么,工作几年后再去读研到底值不值呢?过来人表示:这几点考虑清楚再做选择。工作和读研毕业工作几年间,身边有不少人选择读研,有的人是选择全日制研究生,有的人则选择在职研究生。在多了多方调查后,小编总结了几个工作后选择读研的原因。第一点:增加晋升机会我们知道,不管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还是企业工作者,有些岗位的晋升是有学历要求的,或者说学历越高晋升机会越大。为了能够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不少人就选择了读研究生。不过,一般抱有这种目的的人会选择读在职研究生。工作和读研第二点:转行转岗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行业,未来想要从事什么工作,只是跟随潮流地进入社会,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做着普普通通的事情。等到工作一两年之后,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目前的工作或者所在的行业并不是自己所热爱的。这个时候,有的人会选择妥协,渐渐地就成了职场老油条;而有的人则会选择读研,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回到学校攻读喜欢的专业。第三点:提高学历小编认识一个人,他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事业上也颇有成就,几乎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但是他一直心有遗憾,那就是没有在985高校读过书,或者说自己的学历在当今社会上是比较低的。他想要重新去感受大学的氛围,去提高自己的学历,所以,他选择读研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工作和读研不管是哪个原因,小编觉得有梦想和目标的人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工作后再选择读研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必须权衡利弊,考虑清楚,不然会陷自己于两难境地。小编的一位学长就是过来人,他工作两年之后选择读研,以下是他认为需要慎重考虑的几点。第一:审查自身我们都知道,读书需要静下心来,很多人工作后都把读书习惯丢了,可能都没法好好地看完一个小时的书,或者没有了之前读书时思考的习惯,看书做题都变得很头疼。想要读研先要过考试关,还要过毕业关,如果自己已经没有能力达到学习要求,那么选择读研可能会损失惨重。工作和读研第二:考虑未来读研是出于什么目的?有的人是为了转行,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读完研就能过顺利转行呢?有的行业或者岗位对年龄是有要求的,如果读完研出来后年龄太大,也不是很好找工作的,计划无法顺利进行,到头来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工作和读研第三:权衡成本读研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如果是国内读研的话,一般来说学费不会太贵,但是如果是出国读研,那么费用可能会十分高昂。另一方面,研究生有1年、2年或者3年制,这个时间成本是否耗得起?读完研出来和在原来工作上继续积攒同样时间的经验,哪一种更加划算呢?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工作和读研当然啦,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任性,有的人不想要考虑太多,“生死看淡,想好就干”,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不过,在小编看来,还是建议工作后想要读研的人认真考虑一下多种因素,如果考虑清楚了,那么就放开地去追求梦想吧!对于工作后读研的做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大学毕业后,先工作还是先考研?过来人告诉你该怎么选!

如果喜欢这类教育分享文,请关注作者,并及时留言沟通,作者会根据读者的需要每日更新。01每一位大学生到了大四的时候都会纠结一件事情,那就是考研还是工作?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对你的人生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影响。有人会说考研和工作可以兼得啊,先考研后工作或者先工作后考研,这都是可以的啊。其实这种想法是过于天真了,先考研还是先工作,这里面可有着很大的区别呢。02网友一:我个人支持先考研后工作。在你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你选择考研,在那个时候你是有着学习的状态和环境的,更容易考上研究生。如果你选择先工作几年,然后在想着去考研,那其实很没有必要,也很容易考不上。在那个时候的你早就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想要再认真学习是非常困难的,根本看不进去书。最后只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网友二:大多数人考研其实就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说做学术,做科学研究。那如果你在本科毕业的时候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何必考研呢?如果找不到好工作的话,再选择考研,那也是没问题的。当然考研这东西还是更多看专业,有些专业本科毕业就很好就业,像计算机、会计啊这些,而有些专业需要硕士学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例如金融学、经济学这些。所以先工作还是先考研,这个选择还得根据你自己的专业来定,不能跟风。网友三:考研真的是一件很看人毅力的事情,是需要长期坚持学习才能考上的。工作了几年之后的人,你肯定是会比你的学生时代要分心给更多事情,上有老下有小,操心的事情是一件比一件多,要想凑出足够多的时间来学习,那是需要做出很大牺牲的。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考研,就应该大四毕业的时候立马考了,不要再等到工作了几年之后才考。如果你当时没想考,之后也就别再为难自己了。网友四:我就是工作了三年之后,又辞职去考研的,去年成功考上研究生,现在已经是研二了。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考?那我的答案就是,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我很迷茫。我的本科专业是会计,毕业后做了三年财务。工作了三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真的不喜欢做财务,我喜欢做的是IT,于是我毅然决然辞职考研,从头开始准备跨专业考研。我认为工作之后再考研比较合适,只有在社会上经历过风雨的人,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有目的性地去考研。否则考研只是你不想就业的一个借口而已!03看了四位网友关于先工作还是先考研的回答后,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大学毕业后应该先考研后工作,还是先工作再考研呢?欢迎留言分享。END.

若橛株拘

职场达人教你,工作后又想考研怎么办?分享给正在纠结的你

工作和学习是一对感情亲密的孪生子,许多人在步入职场后,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考研。考研的益处很多,但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无疑很累,怕考研会分散工作上的精力,怕这样一直工作下去人生没有转机,两样兼顾也很有可能最后两样都荒废……那么作为职场小白,到底该继续工作,还是去深造学习呢?研究生阶段的某些知识的确是本科大学学不到的,类似一些学术钻研、研究过程等,有时在开发、技术上也会有一些收获,还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人脉,甚至是爱情。当然,你也有更多玩的时间,相比于时间固定、一板一眼的工作,考研像是又带你回到了大学时自由的日子(虽然你可能不会再像大学时那样玩耍了),考研之后再找工作时,也有了更高的起点。如果目标明确、个人没什么负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话,可以选择考研这条路,怕的是你既有个人负担,又感到迷茫。读研,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可以沉下心来仔细地深入学习某方面的知识,是去学校,用一大笔钱,听一个教授对一群“孩子”花两到三年的时间进行孜孜不倦的教诲。而工作,是把修炼糅合在了日常劳动中,同样,工作上的经验与阅历也是读研所读不出来的——除非你找的是那种清闲安逸、不用费什么脑细胞的工作。其实,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都是一种锤炼自己的成长过程,它们就像一把双刃剑,各有利弊。而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上看,能带来效益的才算是好员工。考研+工作=双重压力,在职的“考研党”要一边讨生活,一边为了未来而苦读,从校园到职场,从职场到校园,需要在财务上、精力上做好过渡,要能快速自如地切换自己的身份。白天打拼、夜里苦读,这样的生活也许很刺激,让人很想在年轻时任性一把,可是,如果个人不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经济条件等因素盲动,结果往往会让人难以承受。但假如你有足够的把握来平衡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倒还是可以用这种压力来逼迫一下自己。考研之后收获的不仅是一纸通知书,还是一份对自己奋斗的慰藉,至于工作后要不要去考研,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如果你觉得自己适合冒险也愿意冒险,就不要再在考研还是工作中来回摇摆、纠结,应当马上行动起来,开始做计划,抓住当下的时光,给自己一点“希望”,给自己一个逆向生长的空间,给自己一份难以预知的可能!

友直

工作几年后,要不要考研?

来源:唐韧(ID:RyanTang007)第一学历不是很好,工作几年后要不要考研?之前在我星球和公众号都有不少人问过上面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研过来人,跟你们聊聊我的一些感受。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工作几年后才考的研,而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所以,我主要针对读研这件事是否能为职场加分谈谈自己的观点。我本科学校是个普通二本院校,现在叫湖南工商大学,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说实话,我挺感谢这个专业的。至今来看,我认为这是最适合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本科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专业是一个综合学科,说得直白点,什么都学。跟你们说下我本科学习的一些课程,C 语言、Java、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基本上文理学科各一半。但也有缺点,学得多,但都不深,如果要深入求精就得选方向。我们当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计算机方向,另一个是经管方向。很显然,我选的是计算机。虽然选的是计算机方向,且后来职业是程序员,但对于那些经管类课程我也都学了,大致的基本理论也都懂。毕业时,我有同学直接去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的,也有去考公务员的,也有去其他公司做财会或者营销类工作的。当然,也有不少选择考研的。因为本科阶段学习课程方向比较多,所以考研可选专业空间也比较大。说实话,我的本科学校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如果想去一线大厂,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至少从学校和学历上,我就会被各种 211 和 985 学校的同学碾压。所以,为了改善这个不利因素,我选择了考研。当然,也不是说第一学历不好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不好,我有同学毕业后就直接工作的,现在也混得很好。对我来说,考研的意义除了在专业和学校上有所提升,让我能和更高台阶的人公平竞争。更重要的,就是去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新的平台、接触了一批新的人。因为变化,所以有机会。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始终保持折腾,就是认准了「变化能带来机会」这一原则。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很平常的东西,像我一样的人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后来,我去了北京,到北航读研,毕业后赶上移动互联网爆发。在选择、努力、运气的共同作用下,让我走到了今天。所以,你要问我考研有意义么?如果按我的经历来说,非常有意义。但是,我并不鼓励所有人考研。因为这不是唯一解。如果你本科第一学历不是太好,且未来工作对学历有一定要求,那毕业后在可控范围内可以选择考研。如果你未来的职业方向跟学历关系不大,比如你想创业或者做生意,那就尽快投入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课程,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很多人之所以后发先至,就是因为在起跑后的过程中抓住了机会并且自己足够努力,赶上并超过了先发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考研有成功率,有人第一次失利后会选择先工作几年然后再读个研。这也是一种选择,不过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纯粹想提升学历,那得看你未来的职业领域对学历要求有多高。就以产品为例,这个领域的竞争力主要靠实践以及项目经历。就算读了个研,也不代表能做出特别 NB 的产品。如果是想提升专业能力,那考研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因为读研阶段的学习方式主要靠自己,如果你平时通过自学都无法有所精进,那也别指望读研能对你有多大改观。当然,有一种人是比较适合考研的,就是准备跨行业转行的。比如我之前有个朋友本科毕业后做了两年技术,后来发现自己对金融领域更感兴趣,未来想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师。所以他选择重新去读个研,完成专业积累的同时也提升下自身竞争力,目的就是为入行做准备。如果你问我工作了几年的产品经理是否有必要考研,我觉得主要看两点。第一,如果你当前的实践环境足以保证你的成长,那就继续保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因为这种方式比学校课堂更有效。第二,如果学历对你的未来发展已经或即将造成瓶颈,那在实力和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就去考吧。读研不是灵丹妙药,千万不要指望读研能给自己带来彻头彻尾的变化,一切靠自己。就算读了个好学校、上了个好专业,也有可能毕业后一事无成。如果你选择在职读研,也要看下对应学校和专业的招生简章和培养计划,因为不是所有的在职研究生都有含金量。我们最大的误区就是把自己当前的不利归咎于外部条件和环境。比如以为去了大城市就有大发展,以为读了好学校好专业就有好发展,以为进了好公司未来就一片光明。其实,最大的变数还是自己。自己才是那个源动力,自己才是那台发动机。如果你把自己打造成一台 V12 的引擎,就算装在一台很普通的车里,也能秒杀超跑。加油吧,职场人。

落鹰峡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再考研?

很幸运今年以377分(英语78、政治73、专业基础114、专业综合112)的成绩被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录取为法律非法学硕士,时至今日,激动的心情早已平复,又正恰巧离我去年准备考研的时间正好过去一年,写下这篇心得(其实是自己太懒了才拖到这个时候),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国际惯例,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本人2010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资深网瘾少年,从大二买了电脑开始就一直在艾欧尼亚白银分段掌控雷电,总之大学四年对我来说是一段黑历史,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我宛如一个智障。大四那年在班上几个学霸的鼓动下也想过考研,但却是因为驾校的科目二考了一年没考过(没错那个时候的我就是这么废物),心力交瘁,就不了了之了。2014年毕业以后,去到四川某地质队工作,工作两年时间里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学了不少东西,吃了不少苦,也笑过,也哭过。2016年7月,刚结束了再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腹地长达8个月的施工,不甘心也好,自己厌倦了也好,为了弥补高考的缺憾也好,为了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也好,总之在种种原因驱使下,下了决心,我要考研。因为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石头打交道,既然决心考研,就得换个和人打交道的专业,抱着这种想法,加上自己在网络上收集的信息(最重要不考数学啊),我选择考法律专业。关于考研的决定我得到了几个大学同学的支持与鼓励,很感谢他们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当然我也收到了来自父母的反对,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辞掉工作去做赌博一般的尝试,当然我不能去奢求他们的理解,而我知道他们终将会理解。2016年8月1日,在办理完繁琐的辞职手续后,我离开了工作的城市,来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在附近小区租了一间小黑屋(不得不说我租的这间房真是绝了,没网,没信号,没窗户,阴暗潮湿,总之,根本不想在里面多待一秒钟),正式开始了考研的复习。整个8月份都是用来进入状态,每天上午晚上听听专业课的视频,下午听听朱伟的恋恋有词,没有强制自己每天学习多少个小时,中途开小差的时候也不少,只是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暗示自己:要么考上要么去死。大概在9月中旬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剩余的时间也许真的不够了,才逐步摸索制定一个学习时间的规划:每天闹钟定到早上6点起,然后去操场晨跑(晨跑是工作时候养成的习惯,考研那几个月就当作提神一直坚持了下来,效果很好),跑完去食堂吃早餐。然后从早上8:00—晚上10:00,出去去食堂吃饭的时间和中午半小时的午休,都是学习时间。晚上离开教室去操场刷半个小时单词(因为感觉背单词书的效果不理想,就下载了一个叫做不背单词的APP在吃饭路上和晚上的操场上疯狂刷),随后回到小黑屋看半集《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考研唯一的娱乐节目,因为实在是太好看了)大概咋12:00左右入睡。这样的作息时间一直从9月中旬持续到了考研结束,说不累是假的,但心想考研不就是这样的吗,考研就是一场苦行,无关浪漫(看那些成双入对考研的真的很气)。具体在专业课的准备上我一共买了6本书,包括16、17两年的紫色分析、一本紫色真题、一本紫色法律法规汇编、一本绿色配套练习、一本绿色指南——结论:除了分析和真题其他都没啥用,指南我甚至到最后都没翻过(因为所有人都告诉我考试以分析为准,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因为前面已经把视频过了一遍,所以我准备专业课的方式很粗暴很简单——白天背分析,晚上做真题。为了背分析,也尝试了各种姿势:教室里坐着默背,站着默背,教室外面大声背,一边走一边背,记笔记本背,抄书背——总之,背到吐,吐完再背。英语买了词汇书(听完课单词书就扔了,记单词主要靠在手机上刷,个人感觉比单词书好用),和张剑的真题和阅读150篇(不推荐这个阅读150篇,感觉难度超过真题,被虐得体无完肤),。英语绝对重心毫无疑问是真题,在听之后,对考研英语真题不再那么恐惧,便开始第一天做完一整套然后第二天对答案的这样一个节奏,万事开头难,最开始那段时间,每一套真题做完都感觉脑袋瓜子将要炸裂。作文也是从一开始就坚持自己写,很多时候憋不出来难受得要死,但就是一根筋非要写出来才肯罢休。这样的流程来过几遍了之后就欲罢不能了,每天英语真题的时间成为了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政治选择了一条龙服务(高联1000题+肖秀荣精讲精练+8套卷+高联4套卷+肖秀荣4套卷),另外只听过高联老师讲的马原,受益匪浅。1000题是10月份才开始每天抽一两个小时时间做做,反反复复做了很多遍,1000题对于政治客观题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8套卷和4套卷几乎预测到了了所有的政治主观题(因为每年的政治考试规律性实在是太强了,说句马后炮的话,我上我也行),但我也没有刻意去背过,总之到考场上发现都是眼熟的,顺着答就行了。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的复习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政治也确实是低投入高回报。关于择校,我并没有一开始就选择报考上海交大,或者一开始就选定了某个学校,当时只想要考研,感觉什么学校都可以,但凡有个学校愿意收留我就感恩戴德了。复习了一段时间后,自己看了一些鸡汤(考研真的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缺鸡汤,想想要不是看了那么多鸡汤真不知道怎么能坚持下来),感觉自己状态不错,加上考研考的专业知识很基础很简单,就膨胀了,觉得非要考个名校不可,阴差阳错就决定报考上海交大。中间还有个故事就是,我当时在网上看到一条假新闻,它说上海交大2016年初试线是全国最高的,再加上我一直向往上海就……现在回想起来真要感谢这条假新闻。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念头就是,非要把自己逼上绝路不可,感觉如果报上海交大考不上,退而求其次去报其他大学,放松了这份压力,必然也考不上。正是因为这样我在决定了学校以后就没再动摇,尽管那个几个月里,常常一个人在寂静的校园中发出绝望的干嚎,我也都挺了下来,我知道,哪怕退一步,可能什么都没了。中途有个同学到学校看我的时候,我跟他直言我就是奔着400分去的,报考交大就是为了去我向往的城市……我也不知道我当时的自信从哪来的,但是我知道我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很饿,睡觉的时候都很困,做题背书的时候头昏脑胀,那些感觉是真的。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式就是不去想它,因为我真的很想很想考上,我根本没有没有办法去面对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人类的优点还是缺点,而且跟书上说的不一样,我发现一个人想要逃避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逃避掉,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困扰。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因为晚了一天在网上报名,成都的考点就被全部报满了,迫不得已又得回我曾经工作的那个城市去考试,这里奉劝大家报名的时候一定要先下手,不然你的考点就可能是某5线城市的某个位于半山腰的连厕所都不够用的职业技术学校。可能是太久没有参加考试了,整个考试下来就是感觉自己每一门都考得不顺,考试第二天下午还因为记错了时间差点迟到,英语在交卷最后一分钟才勉强答完,专业课有几道明明背过的简答题突然短路想不起来了……初始成绩出来之前,一边理性地认为自己没戏一边又感性地抱着侥幸,大过年的在家里都没敢大声说话。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看到考了377,先是感觉欣慰,感觉努力没有白费,而后又想到和去年初试线也就相差2分,又惶恐不安起来,就算最后定下来初试线345,在经历去年的非全日制改革的风波,更有传言说真实的线应该在380左右,其他都是为非全准备的备胎,心情也十分低落。直到最后复试的名单出来,才感觉自己可能真的有戏,这才开始准备复试。上海交大的复试流程十分简洁,自己抽三个问题,然后用英语回答一个老师的问题。因为收集到的关于复试的信息有限,我准备复试的时候也就把分析又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准备了一个英语的自我介绍,现在看来这样准备也就等于没准备。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一些同学的反馈,专业课的三个问题分别刑法、民法、法理或宪法,以案例题、分析题的形式呈现,而且涉及到一些当前的理论和时政,都是分析上没有的,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加灵活的思维。记得我抽到的刑法题目是一个警察在追犯人时,犯人夺过警察正好没装子弹的手枪向警察开了一枪,问是不能犯还是未遂的问题?当时我就蒙蔽了,瞎扯一通,回答得一塌糊涂。直到在准备司法考试过程中,我才发现这个问题在不同学说下是会得出不同结论的。也有一道让我结合名言谈谈法的局限性,我直接就1234开始背分析,然后老师明显不太满意,直接转而问我,纪委的反腐能不能让这些官员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我直接又蒙蔽了,半天憋出一句不能贪、不敢谈是可以的,不能贪是不行的(我怀疑我真是背书背傻了)。最后老师用英语让我回答一下为什么跨专业学英语,好在这个问题还算回答得流畅。总之由于准备不太充分,整个复试过程算不上愉快,复试结束就灰溜溜地滚回去了。对于最后能考上,要说没有运气成分那是假的,377的分数到底有什么资格来写这样一篇心得我想也是值得商榷的,只是想到去年那个时候的我就是在这样一篇篇前辈的心得里面一步步找到了自己方向,想到那些曾经给予我莫大鼓励的身影,我想我有责任将自己所走过的路写下来。最后,考研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场智力的较量倒不如说是一场耐力的比拼,与其押宝什么独特的技巧方法倒不如老老实实背书做题。其实路大家都知道怎么走,你得熬下来你才有机会,你才会赢,你一定会赢。再回首,一切都已模糊,只清晰地记得去年九月十八日响彻学校的防空警报。

速水

参加工作后再考研

13年毕业于985工程专业,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研发工程师三年,16年辞职无经验靠复旦金融研究生,第一次考研失败,经过17年的全职考研,18成功读研,司法考试也是这一年通过的。工作后考研我的老家在西部偏远地区.从小到大,没见过世面,对于人生规划和职业理想都没有清楚的认知,这使得我在高考中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了工程专业。 本科期间没有具体的人生计划,对社会和工作知之甚少。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机械工程师。其实,公司还不错,在行业中可以排名前三,平台也比较高。我还有幸进入研发中心,从事最前沿的研发项目。在我的工作中,我收获了许多专利,发表了文章,并参与了许多重大的研发项目。 但是一天又一天,这种生活似乎并不是我想要的,我的工作已经失去了激情,传统制造业的工程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所作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另一个问题是,上海的高房价是我无法负担的,以我目前的收入。仔细想想,仿佛看到了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生活,深感焦虑。 如果你想要稳定,你可以继续在这里工作,如果我想改变,那么我就必须打破现状。一开始我想跳槽,但是我的公司在这个行业已经很强大了,所以跳到其他公司是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我跨行业换工作,我会发现更好的工作要么需要更高的学位,要么需要相关的经验,看来我是没有什么希望。工作后考研经过仔细考虑,我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提高我的能力,同时可以跨越很多招聘障碍。我已经经历过这个专业的工作,我的研发部门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学位,如果我读这个专业,我无法改变现状。所以选的不是工程专业的考研,这一次的兴趣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我直接针对的是相对高收入的金融和软件。经过多方面的思考,我决定辞去工作考复旦金融类的研究生。 到这个时候,我已经参加工作三年了。跟领导谈话后,领导们也明白,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过多的挽留我。 这年7月份,正式休假准备考试,离考研还有5个月。而同学租了房子,他去上班,我学习考研,每个都不影响。五个月时间感觉还是不足,更不用说毕业几年了,大学沉迷于游戏、数学、英语很差,基础很差,金融专业课程对于我来说是零基础,结果失败了。最后我考了392分,离复试线差11分。 17年出的成绩,最后决定再考一年,真的不想只是成为一名工程师。3过完年就去了上海,在复旦大学旁边租房子住,继续复习考研。据说17年是最后一次考试,再过三个月才审查司法考试。最后,比较幸运的是,这次考研成绩是421分,复试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392分,顺利通过。 今年又回到了校园,2013到2018年的五年,就职业生涯而言,这五年已经大打折扣。而对于自己的生活,思考的事情很多,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变化,思维方式比较成熟。工作后考研工作几年,几年后参加研究生考试,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像我这样的大交叉专业,这就像在过去几年里创造了新的风险资本、时间、金钱、精力、经验和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是成本,而且收益也是不确定的。没有人能保证他们能通过考试,考试后是否能活得更好,毕业后行业是否会改变,未来是否会更加明朗。但我真的不想满足于所谓的稳定,一点点自己的热情和冲动消失了。

来者勿禁

已经工作三四年了,还适合考研吗?研究生毕业后前景怎样

虽然说学历未必代表能力,但是现在工作不好找,就业机会不多,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中,稳定的工作基本上就公务员和事业编了,但是这两样工作也不是想考就考的,因此很多本科毕业的人希望借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让自己将来的工作更好找,改变目前自己的现状。本科生就业那么作为已经工作三四年的人,还适合考研吗?经常听到三年的工作经验比研究生三年要珍贵,但是事实上没有好工作工作经验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工作三四年以后还是有很多人想通过考研来提高学历。但是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四年,年纪基本上也有26周岁了,如果没有成家立业的话,研究生毕业也快30周岁了,毕业面临着结婚成家等生活压力,而且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三年后就业情况到底如何还不清楚,研究生毕业以后出路未必会变好。因此总体上建议已经工作三四年后,就不要考研了。本科生如果自己工作三四年后,考上研究生后前景怎样呢?如果自己研究生学的专业是偏文科的专业,那么自己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业很大概率会面临着失业,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自己到时候找工作和自己本科毕业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自己的专业是工科专业,自己工作三四年后考研反而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自己到时候找工作去企业,自己的学历和自己的工作经验都会给自己加分,企业也比较喜欢这样的人才,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出路会变好。因此本人建议如果自己本科生已经工作三四年了,并且自己的所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就不需要考研了,可以注重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提高,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但是如果自己的专业是理工科专业,自己工作三四年以后考研是有优势的,工作前景也会变好。

第五波

工作几年后再考研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01.一战失败,决定先工作再考研大四应届考研失败后,我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继续孤注一掷地不参加工作地二战对于我来说,风险太大了,我也不希望自己的简历上留下一个“待业”的标签。种种考虑后,我决定先参加工作。工作了第三年之后,就感觉生活进入了一个舒适圈,每日工作内容非常固定,薪资待遇也很好。但是经历过考研失败的人都应该明白,心里过不去这个坎。看着读研的本科同学也陆续研究生毕业了,会发自内心的觉得很羡慕。除此之外,支持我考研的还有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原因,说出来显得有点呆气:想追求真理想求知想遇到更多智慧的大脑想听有趣的灵魂讲话我内心对于对知识的情结支持着我这一路的跋山涉水02.读研不是逃避社会的手段读研这个事情最好不要把他当成逃避社会的手段,而是当成一种有价值的目标。在选择考研前,首先都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因为考研是有成本的。一方面,要花的时间、精力成本很大,还要牺牲很多东西。首先就是工作的问题,你是否已经决定破釜沉舟,放弃已有的工作基础,稳定的收入,还有大好年华来考研。因为很多时候,考研的成果并不绝对意味着阶级跃迁、职位晋升、人生开挂。虽然学历很重要,但工作经验也很重要。很有可能你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去公司面试,发现你的直属上司就是你的大学同学。另一方面,靠学习提升自己有很多方法,读研只是学习的其中一条路径。也许你考研就是这条路的未来充满的无限的美好期待,是你放手追逐的理由,但考研不是人生的高峰,而应该是助你登上高峰的台阶。工作后考研,是对社会现实认识后的奋力一搏,远远比先考研再工作的人认识更到位。有了几年社会工作经验(社会毒打),比起一直在象牙塔的考生,眼界更开阔,实践更多。对比起大四那年考研,三年的工作经验赋予我最大的优势是:能带着问题学习、知道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而且有相关工作经验会很快找到研究方向和痛点问题,读书的经济压力也小一些。03.我就想知道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边工作边考研是真的很累。无论白天有多累,夜晚就得告诉自己要多努力。有条件辞职当然是好的,可是我没那个条件。除了工作的时间,我会抓紧一切空闲时间默默复习。包括工作日晚上,中午吃饭的时候,等车的时候,周末的时候……我会把书带到单位,下班之后继续留在单位看书复习。一个原因是自己回家会犯懒想休息,另一原因是因为我在当天整理的电子笔记可以马上在单位打印出来背诵。(老板经常疑问办公室的A4纸和油墨为什么用得那么快?)我对不起老板深入学习新传领域要读很多书,而任何一本专业书要深究的话都要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我气馁的时候,就会电话骚扰了一位在读研的同学,她也支持我考,一路为我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指导。考研注定是趟孤独的旅程,但如果恰好有人愿意陪你走上一程,那该多么庆幸。到了十月时,焦虑让我陷入一种彷徨和崩溃的状态,几乎要让我弃考了。男朋友为了鼓励我,在微信上跟我签订“只要考上了就帮我付学费”的协议,还“签字画押”。(不是秀恩爱!是单单纯纯的精神支持!)这样坚持了半年,到了终于考完的那天,整个人都虚脱了。04.关于我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考研这件事不能听别人说,也不能光励志,做好规划。边工作,边考研,没有那么难。学校的学习经历和工作几年后的学习经历,最大的区别在于: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主动学习,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我每天的复习时间只有下午17:30下班后,到晚上12:30,除去通勤、吃饭,每天最多不超过五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在时间这么少的情况下,我是怎么见缝插针的高效复习的?我是从六月份开始复习的。最初的时候,那都不算读书了,简直是啃书,而且效率非常非常低下。为了提高效率,我尝试了知乎上的所有办法。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我有效管理时间、提升看书效率有很大帮助。因为工作几年,很难再像大学那样集中注意力的静心学习,时不时就想摸手机刷刷微博和微信,一下子一晚上的时间就过去了大半。没有办法,我只能下载了个人效率型APP「Forest」,强迫自己不看手机。设置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只要你不使用手机,小树苗就能茁壮成长,最后变成一颗参天大树。一旦远离界面,小树苗马上就会枯萎。这种专注仪式感对我来说还蛮有用的。————/敷衍的分割线/————我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做笔记的(做笔记是我滴强项!骄傲脸)对于边工作边考研的苦命人来说白天不可能在办公室堂而皇之的看教材和做笔记所以我一直在探索“怎样在不被老板发现的情况下偷偷复习和做笔记”因此,我放弃了手写笔记,而采用做电子笔记的方式。我对电子笔记本的诉求只有一个:可以多终端同步。在办公室我可以偷偷用电脑做笔记,通勤路上可以用手机背诵,回家可以用平板或手提电脑复习。这样,通常在工作不那么忙的时候,我可以见缝插针的看论文和做笔记。我强推的软件有三个:印象笔记,X-mind和幕布。1. 印象笔记(国际版 Evernote)印象笔记是我整理专题笔记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工具,是我的第二大脑!我买了它家的会员,我最喜欢的功能,是它能够对微信、微博及网页的内容快速剪辑。每次在手机上读到好的微信文章,我就会一键保存到自己的笔记本里,然后再用电脑终端去精简笔记。2. Xmind 当你要做思维导图的时候,Xmind真的超棒。用导图的形式来做笔记,比大纲式更加直观,更容易梳理你的思维和你的笔记。但是,Xmind最大的缺点是不够流畅灵活,手机端体验差劲。3. 幕布 幕布功能简单,上手很轻松,会打字就会使用。多端同步也做的挺好,iOS、windows、 Android端都有,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大纲缩进的版面,可以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这点真是值得疯狂打call!对比起Xmind,幕布在手机端更容易操作。用来背名词解释贼好用!!!———— /再次敷衍的分割线 / ————除此之外,因为我报了胡师姐的全程班,还有其他的一些公共课的网课,像腿姐的考研政治,王江涛的作文课。上班不忙的时候,我就会一个耳朵带蓝牙耳机听网课回放(另一个耳朵要注意老板的脚步声)。而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在学习中的习惯会延续到工作中,比如各个方面力求有条理、讲系统,保证学习、生活的高效有序。05.关于考研想要说的话学习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只是过程和手段,而绝不应该成为目的,它最终是为了改变行为,升级自己的。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终极目标是为了自我成长,而判断学习是否有效,就看自己有没有成长。如果没有成长,一切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决定考研,就心无杂念专心备考。现在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不要想着下班回来看书就行,也别以为上了班的人学习效率会有多高。我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没有人知道未来一定会怎样也许这条路上总是充满嘲笑和阻碍那些不认同和嘲讽只是因为他们没见过这条路上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