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考上了研究生和公务员,前者是学历层次的提高,后者意味着获得了一个职场铁饭碗,但是,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能兼顾。想读研究生,就别想去当公务员。想当公务员,就别想单位会允许你停薪留职读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考生,到底应该怎么办?有没有两全之法?首先,小编想要告诉你,全日制研究生和公务员,你只能选择一个。如果你报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和履职公务员并不冲突,你是完全可以兼顾的。但是,全日制研究生和公务员没有办法兼顾,现在的公务员机关,也不允许兼顾。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已经录取了,已经正常上班了,在单位允许的前提下,如果你脱产读研究生,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刚刚考上公务员,连试用期都没过,甚至有可能还没有办入职手术,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公务员单位,同意你脱产读研。其次,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选什么呢?小编觉得,选择的标准在于,读研的性价比和公务员的长远价值相比,谁的含金量更高。读研之后,你能否找到比公务员性价比更高的工作?如果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机遇更多,工作起点和平台更高,薪资待遇也更好,毫无疑问,你应该选择读研。如果读研之后,找工作压力同样非常大,甚至有些人读研之后,还会选择考公务员,为什么不选择现在就去当公务员了。但是,每个人做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人之所以能够一门心思去读研究生,而不管公务员这个就业机会对自己而言是否具有诱惑力,是因为他们的基础条件好,家里不缺钱,父母养得起,一辈子不工作也饿不着。而有些大学毕业生就不一样了。家里面没有钱,父母迫切希望孩子赶紧赚钱养家,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获得了一个铁饭碗,想要扔掉这个铁饭碗,去选择提升学业,将来同样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而且前途未卜。这样的决定,可能很多人会感觉压力特别大。如果你遇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选呢?
近几天比较热门的话题无非两个,一是各省份公务员展开招聘,二则是研究生笔试成绩公布了。一个是工作,一个是学业,这两个都是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前两天,我看到了一个“公务员辞职去读研”的新闻,当事人欣喜地晒出了自己的研究生笔试成绩,而下面就有网友评论:辛辛苦苦读了三年出来,你会发现,最终还是会去考公务员。难道考公务员就是唯一的出路了吗?公务员辞职去读研真的值得吗?这就得谈到关于“思考方向”的问题。摸清自己的思考方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去思考,而只是不知从何入手。当一个人认知迷茫、不知如何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时,这类人往往会随波逐流:某某某去考公务员了,那我也去考一个吧;某某某去读研了,那我也去读吧,某某某创业了,那我也下海经商吧……这样一些参考的过程,减少了你主动思考的难度,却把你的思维限定在了一个框架内。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其实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他所面对的家庭环境、价值观念的教育以及其自带的特质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些奇奇怪怪的因素,组合在一起,才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你。不只是外观特质上的不一样,其实你的思维模式和未来选择的方向,都应该是你自己深思熟虑的选择,你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你只能参考其他人的解决方案,而不能把别人的解决方案来当作自己人生的信条。公务员辞职去读研这件事,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举动,但是就是有这样一些人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它只在于自己有没有按照自己的人生信条来选择人生方向。就算是在职的公务员,他也有可能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其他方面感到不满意,或者是不符合自己预期的期望。那么在这个时候,勇敢地放弃别人眼中的铁饭碗,去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有勇气、有能力考上心目中的研究生院校,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人生处处充满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假如地级市机关的公务员,接到了北大研究生通知书,是选择辞职呢,还是放弃读研的机会,保留自己已经取得的公务员职业?这个问题没有什么需要纠结的,北大的研究生肯定是要读的啊,这样的机会多少人会有呢。至于地级市的公务员,虽然职业机会很宝贵,但鱼与熊掌,两者皆可以得啊,有什么冲突的?无论是新旧《公务员法》,还是公务员日常管理规范条例,都大力鼓励在职公务员参加学习培训。新《公务员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六十八条,对公务员在职培训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从实践中来看,公务员在职读本科、研究生,和脱产读全日制学历教育,都是会得到大力支持的。不仅其岗位、编制会保留,工资还会照常晋升,有的还报销学费和来回路费,前提是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有的会要求提前签订合同,保证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否则会要求返还已经享受的工资、福利等费用。有的只要求回原地工作,并不限制回原单位,或者继续从事原来的行业。这其中,有服务期限制的,或者是公费师范生、免费医科生、定向生等,有合同条件限制的,在服务期或者合同期未满之前,是不能脱离原岗位工作,或者脱产进行学历教育的。如果因条件限制,不得不在市级机关公务员和北大研究生之间二选一,当然还是选北大研究生,哪怕是会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北大研究生的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起点不同,人生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当你上完研究生之后,也许你就会打开了另一扇门,人生从此不同,你会对职业有了新的定义,并不会觉得公务员职业有什么好值得留恋。即使是毕业以后,你还是觉得体制内的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么到时候也会有大把的机会。最简单最轻易的,就是人才引进计划,相信各地都会对北大研究生这块牌子感兴趣,选择某地的人才引进计划,完全可以免试进入体制内工作,虽然这类人才引进,多半安置在事业单位工作,但也是进入了体制内,想重新进入公务员队伍,也会有多条途径可以走。其次就是重新考公务员,能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考个公务员也不是多难的事情。还有选调生考试,部委选调生可以直接在北京工作,省级选调生,在县区工作就算是基层工作经历,还不用去乡镇,两年服务期满,可以选择在基层提拔任用,也可以选择回市级以上党政部门任职,前途一片光明。
考研、考公务员,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不是说他们有多爱考试,而是在某些时候,考研或考公务员是他们中大多数人最好的选择。近些年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和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居高不下,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与这两场考试有关的话题,比如: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哪个才是“天下第一考”?从未来发展看,究竟该选择考研,还是该选择考公务员?倘若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取了,该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第三个问题,若研究生和公务员同时被录取,人们通常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考研和考公务员,任一个被录取,都很不容易。不过从竞争激烈程度上看,似乎公务员更难考取些。而如果真的同时考取了研究生和公务员,可以说是走了“狗屎运”,是人生路上滚下的一个巨大“彩蛋”。这样的幸运并非没有人经历过。曾经就有位大学毕业生成功拿到研究生“入场券”和公务员岗位“入场券”。他考研报考的是一所211院校,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老家所在市辖区的一名机关岗位。本来打算“东边不亮西边亮”,结果两边都“亮”了。出乎意料的好运并没有让他特别惊喜,反而使他陷入极大的选择困境:到底是进入211院校读研,还是在一个区级机关担任公务员?不仅是他,他的家人、朋友都纷纷加入到这个选择中来。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以及他自身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区级公务员岗位。选择是人们很怕遇到的事情。不论是好的选择还是不好的选择。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姑且就认为是好的选择。但即便这样,他在做决定的时候,内心应该也是相当煎熬的。如果别人有如他一样的运气,该如何选择呢?刚参加完某省2019年公务员考试的齐同学表示“一旦考取公务员,我立马放弃读研!”前段时间,顺利通过考研复试的齐同学,过五关斩六将,被一所985院校录取。此时他仍然坚持把“省考”考完,在他看来,读研也是为了有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若考取了公务员,又何必再去读研。“说不定研究生毕业了还是要参加公务员考试”,齐同学说,“三年之后竞争或许愈加激烈,到那时估计想考公务员也不见得就能考取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成为公务员,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考研的首要动机为就业,倘若能找份不错的工作,读研的动力就大大削弱;第二,考取公务员的难度不亚于考取研究生,若选择读研,三年后再去考公务员还真不一定能考得取;第三,即便研究生一毕业就能考取公务员,也比现在进入公务员岗位少了三年工作经验,公务员职业是更看重工作经历的职业,少三年工作经历,就算拥有研究生学历,在提拔或重用上的作用也很一般。多读三年书,却不见得能走得更快、更远,那不如早点进入岗位。如果准备读研之后不再涉足公务员岗位,这些问题肯定就不用考虑了,人们大概会直接选择读研。读完了硕士研究生,条件许可,还会继续读博士研究生,甚至出国深造,在学术领域深耕。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好的成长之路。社会发展,人们考虑问题变得更加理性。若在985高校研究生和乡镇公务员岗位之间进行选择,大概有不少人会选择进入985高校读研;若在普通高校研究生和市级及以上机关公务员岗位之间进行选择,大概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倘若考取了省级及以上机关公务员,考研被名校录取或许也不会去读。话说回来,任何选择都是充满变化的,不是绝对的,它不仅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有时候,个人的一个念想,家人的一句话,都可能让自己改变选择。而人生也会因这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
在考公务员的大军中除了应届生之外,有一种很心酸很无奈的群体,那就是脱产考公这类人。与脱产考研一样,脱产考公务员的人往往也是被周边的人说成是执念,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父母不负责任。可是谁又能理解脱产考公务员这一部分人内心的苦楚。谁又能给他们一些支持。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连续考公务员考几年都没有考上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无非就是:1、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不知道考公务员的激烈竞争程度,没有好好用好自己应届生的身份,把国考和省考不当一回事。2、岗位报的不好,总认为自己很牛,喜欢报考热门岗位,看不上乡镇公务员岗位。3、复习没有方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4、可能也是考了两年压力太大,尤其是毕业之后不找工作,在家全职备考,无法正视亲朋好友的闲言碎语。所以几次考公务员都没有上岸,自己的父母心疼自己所以会劝你说:“孩子,你考公务员连续考了3年,放弃吧”。此时很能理解父母的心情,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条路上走到底。害怕自己的孩子心里上出现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在看到父母出现的担忧之后,全职备考的人内心估计更加心酸。这种夹杂在亲情的理解与未来发展的矛盾,确实会压的人喘不过气。不是他继续想考公务员,而是这个社会太残酷。尤其对一个普通二本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历歧视,就业市场中3000的工资,让大学生的文凭价值看起来一文不值。目前也只有公务员才能让不管是985还是普通大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可能公务员的工资不是最高的,但是是最稳定的,福利保障是最全面的。退休之后退休工资是最高的。这些都值得每一个想考公务员的人为之奋斗。写在最后:连续考3年公务员,这其中的心酸过往,估计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可以体会。只希望在坚持之后能有所收获,以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那就好。你身边有这样的连续在考公务员的朋友吗?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本科普通二本,考研考的某末流985专硕(外省),专业一般般。之所以考研不是想换工作,只是因为基层公务员(n线城市街道办)看不到出路,想考县市级的公务员,同时也想去一二线城市,读完研还是会考体制内(老师,公务员,事业单位都可)现在我的情况是,广东本地人,女生,五年基层经验,过了法考,雅思6.8。单身,市中心一套房,3年前买的,90平三房两厅,房贷每月4000,周边平均租金一月3000,有以租养贷的想法。现金存款10万多一点。父母市中心有房,没有房贷,已退休,两人退休金一共7000多。父母亲戚目前是不同意我辞职去读研的。他们觉得风险很大,要放弃很多东西。我还没有考虑清楚,目前申请了延迟入学。补充:不想通过写材料这条路晋升。。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我具体面临的风险个人情况:女,30岁,考上985研究生读书目的:想考大城市体制内工作补充:不想通过写材料这条路晋升罗列完你的情况后,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年龄逐渐变大的风险读完书就32岁了,且不说体制内招聘有没有年龄歧视,离公考和事业编考试35岁的限龄还有3年,考试不是一蹴而就,说考上就考上的,超龄又考不上体制内工作会非常尴尬;二、招录政策的风险这几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体制内招聘怎么变化,原有的岗位是否仍然招聘,这都是未知数。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国省考越来越倾向于招录基层岗位,例如你现在的街道、乡镇,市直和省厅、部委岗位,会更多给定向选调生、遴选。如果读完研,发现只能报考基层岗位,就失去读研的意义。而且你如果不是师范专业,是否满足一二线城市招聘教师的条件,要了解清楚。例如某些城市招教更倾向师范大学的学生。三、辞职的风险你现在是在职公务员,辞去公职等于重头开始,未来是好是坏都是未知数,工作是已知数,是否做好了失业的打算。同是基层公务员,非常理解你这种呆在基层看不到出路的心情,或许你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给一成不变的生活来一些挑战。但是我想说,改变生活不一定通过放弃已得到的,例如现在就可以参加遴选,甚至可以报考一些不限制在职公务员报考的省考,改变基层现状。
文/孤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juzk)▼编者按:上周,识局君刊发了“离职公务员”系列征稿,收到了不少走出体制的公务员来稿。今天的这篇稿子来自一名有六年经验的前公务员,与众不同的是,他从获得公务员这份工作起,就在考虑要如何退出,最终从在体制内经常怀疑自己还行不行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相信自己能行的人。其它来稿将陆续推送,敬请关注!也欢迎更多有相似却各不同经历的小伙伴们来稿分享心历。▼正文:彼时关注识局时还未辞职,曾经刚刚辞职的时候特别想写篇稿子投给识局,后来种种原因作罢。此时又遇识局征稿,作为一个曾经基层小公务员,看到征稿启事后忍不住想借此机会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小片段做个总结,权且做个交流。▼个体的命运永远都是要放在身处的时代来看的,这一点,在体制内的时候也许是年轻,也许是环境简单,总之,并未像现在这样体悟深刻。既然是一个基层小公务员离职后的故事,就必须说清楚故事发生前的大致背景,一来结果相似的未必都有相似的原因,二来我作为个体必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境遇。所以先说说背景,还是极有必要的。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算85前的八零后还是85后的八零后,正好踩在一个十年的中间,父辈也刚好是经历过上山下乡和下岗的那一代五零六零。与已经离职或者正在想要离职的很多公务员相比,我猜想,可能我作为一个个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从获得公务员这份工作起,就在考虑要如何退出。父辈的经历在我身上刻下的危机感并不是让我千方百计寻找一份可以终其一生安身立命的工作,他们动荡的生活告诉我,其实世上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份只要得到就可以安心等待退休的工作的存在。如果有,那只是特例,绝对不会是必然。这是背景其一。▼大学毕业时不幸遇上了08次贷危机,所学专业遇上了行业大萧条,作为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这个时候对我来说,不想拼爹的最理直气壮的途径反而是考公务员。在东部省份,只要一个岗位你的分数足够高,领先的相对差距足够大,被操作掉的空间其实不大,是比较公平的。于是我在待业了一年依然没有等来行业复苏的前提下,被动选择了考公务员。可能是不太在意也就比较放松的原因,做了一点准备然后就轻松地考上了,成绩甩了第二名很远,就业岗位是一个三线城市的乡镇办事员,就这样进了体制。由于考公务员只是我迫于无奈的选择,并非心之所向,所以不放弃专业是我对自己的最重要的要求。这是背景其二。▼背景介绍完了才能来切题写一写离职公务员的生活点滴。由于与大部分人进入体制时的预期并不一样,我只是把这个工作当成一种体验基层社会现实的途径,同时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不断在鞭策自己,令我工作的六年哪怕再忙也没有放松对自己保持学习能力这一原则的要求,所以在长达多年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和一年的考研准备后,我在考上南方一所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后辞掉了公务员。拿到正式辞职批文的彼时,中国股票市场刚刚经历过一波疯狂的高潮和惨烈的下跌,上证指数刚刚触底反弹回到2900点以上,各个城市的房价还没有暴涨,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也没有打响,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美利坚的总统还是贝拉克·奥巴马。▼当我正式把自己转变为一个在读学生的身份,回到高校读书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我读书的环境里,无论同学还是老师,当对方得知我是一个为了读书把工作辞掉的公务员的时候,往往回馈给我许多钦佩的目光和感叹,至少有一点共识是:有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我辞职的事成为原先工作中的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同事聚会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谈资,对于公务员辞职,他们的评价结果很统一:这是个愚蠢而荒唐的决定。同样一件事情,只是不同的环境,给出的评价如此大相径庭,这一点很值得玩味,也很有趣。这种反差开始提示我思考环境差异对于人的评价以及决策的影响,并且在后续的两年中,在方方面面,我都开始感受到这种差异。▼我读的是商科,有很多关于投资、管理、经济的内容,这恰好弥补了我过去工科背景的欠缺,于是我开始发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经济主体的社会活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决策,站在政府官员的立场、站在企业供和求双方的立场,至少这三个立场里的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久了,就慢慢明白其实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中,没有政府工作背景的人其实很难准确理解政府工作人员语言中所传达的意思,而政府中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他们其实也对社会经济活动运转的规律和准则一无所知,常常“想当然”。所以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银行说自己是弱势群体,对待诸如此类引起热议的话题常常能有更综合更复杂地理解和思考。这种理解力的上升,还只是我两年学习收获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充实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见识了人外有人,改变了自己的社交圈子,重新学起了英语,修了许多好奇而有意思的课程。不光重新享受了不断汲取养分的乐趣,还惊喜地发现我自己的逻辑和思考力像开挂了一样,过去的实践经验在充实后的思维系统中变得多元而立体,过去在我脑海中悬而待解的许多问题一个个都被解开了。像是打游戏突然到了一个新纪元,技能成倍增强,还攻无不克。最美妙的感觉是,我发现自己从那个在体制内经常怀疑自己还行不行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于我自己而言,离开体制重新读书只是下一步的一个准备,我不敢说未来就一定会非常顺利,但相较直接离开体制就去找工作,准备自然是更加充分要好些。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知识体系的完善,工作技能的增强,这些都会让我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变得更加游刃有余,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我获取更好机会的可能性,而目标的确定性,则是是否能够做好选择的关键因素。我一直认为,即使不是原来身在体制中,随着行业生命周期的起承转合,每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技能也绝不会是一成不变不需要更新的,只不过如果主动尝试,会比被动改变要更加容易把控,无论如何,保持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不会错的,而环境,会决定你投入产出的效率。▼最近常常回想过去在体制内工作六年到底收获了什么,想来,对于现实的深刻体验,对于人性的实际感悟,可能是不在那个环境中就不会有的真实感受,有些独特经历,会刻进生命,不遇而不能懂。其实当下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你永远不知道曾经付出的会在什么时候给你回报,所以继续认真生活就好了。此时,中国股市刚刚迎来熊市中一波凶猛地杀跌,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美中贸易战且停且打,玄机莫测;世界杯冷门迭报、人民币汇率连日大跌、房产调控政策频出但房价依然天天暴涨,一号难求。有文章说天台上站着好几拨人,赌房、赌球,每一波人都在赌未来,而我正在书堆里写我的毕业论文,研究那些我好奇的问题,每日充实新的思维和判断,乐此不疲,好像一切都与我无关。▼其实又怎会与我无关呢?赌这件事其实是个统计学的问题,当你明晰其中的奥义就一笑了之了,但是每个人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决定了命运的走向,这一点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这一代八零后,并没有赶上太好的时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时运似乎都不那么眷顾,想要突破,靠向外去寻求一个所谓稳定的饭碗,不如反求诸己。于我自身而言,在几乎可以说是自己最后的时间窗口辞职去读研,其实是一个长期准备后的结果,绝不是贸然冲动的决定。虽然有人说体制内封闭、保守、个人成长缓慢,晋升通道狭窄,但依然不能说离开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唯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是不会后悔的。
许多人以大学本科的学历进入公务员系统后,发现随着招考条件的逐年提高,一眼望去,身边的同事都是研究生学历标配了,自己这个可怜兮兮的本科学历简直拿不出手。这时,“在职研究生”简直成了一颗救命稻草和解决学历短板的良药。不过,在报考在职研究生以前,你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1、你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是想获得什么?提拔、加工资、提升知识量、或装X?2、读完之后,你的工作和前途会因此得到大幅改变吗?3、读完一个在职研究生所需要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你是否有能力去承担?我将根据有关政策和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作几点为你答疑解惑。一 、学费上的投入不要小瞧了在职读研的学费投入,它可比我们本科时的学费贵多了。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其实也不便宜,之所以你听到的学费正常,这是因为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多,国家补贴多,所以就能均衡一下。不同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读研的费用也不同。冷门专业当然学费会低一些,但是在职研究生都是事业在发展的职场人士,谁会选择对工作没有帮助的冷门专业呢?在职研究生二 、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现在在职研究生有两种上课方式,一种是利用你的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去上课。这种上课方式会非常累,别人节假日是放松,你节假日是学习。而且上课的学校不在你家附近,周末还要提前订房赶去学校来回奔波。无形之中的交通费和居住费用就增加了。平时尚且能够勉强应付,可一旦碰到工作需要周末加班、学校有论文,那真是非常崩溃的局面。而且这一种上课方式要持续两到三年,所以在职研究生攻读难度和成本就增加了。另一种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就是集中制上课,就是把核心课程全部集中在一起,上不到2个月的课。这种上课方式更加省时省心,但要求你要拿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去专心上课。这种方式会比第一种方式学历效率更高,所得知识更深广。两种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各有利弊,大家可以自我衡量。三、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读在职研究生的目的真的五花八门,大多都是为了更好的待遇,为了更好的事业。在这里不分析别的,就说我的学员,他们攻读在职研究生目的有很多。常见的就是为了升职加薪的,为了转行的。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找我询问在职研究生项目的尤为多。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也就是说国家是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竟是国家教育部自己改规定。所以不论个别私企怎么看,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都是认可在职研究生的。1、提拔和工资:我的学员中多数攻读在职研究生后,都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提升。其中一个本来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当时读的工商管理硕士,因为工作有段时间,应试能力下降,就没去参加考研,读的国家能认证的免联考硕士。读完在职研究生后,直接岗位跃迁升为他们部门经理,工资直接平了他教的在职研究生学费。2、建立人脉:读在职研究生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将各路人马聚在一个班上建立同学情谊,并有可能在未来为你的事业拓展和求人办事提供帮助。3、转变个人行业:常见的就是转行,学生原来是公司的产品经理,后来想转职,就去法国上MBA,毕业后转型成为VC投资人。在她离开前和回国后我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发现她通过MBA有很大的提升,无论是看问题的视野还是心态都与以前不同。4、刷新教育背景:更多的学员是为了升职加薪。因为工作资质到了,需要刷新教育背景,需要更多知识的积累,有一个岗位跃迁的契机。有许多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或是老师来提学历的,因为免联考MBA不用备考复习,学制只有一年。正规免联考MBA的文凭中国可认证,中国留学网学历可查,所以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或体制内单位都承认,可以用来评职称、升资质、评优评干。5、积分落户:还有一个学员是儿子快要上高中了,想要在北京高考,需要积分落户,就去读的免联考MBA,学制短一年拿到了硕士学位,通过留服认证后,人家就是加上落户积分。我还有一个学员读MBA是为了退休后能提高待遇,离他退休还有十几二十年,可人家依然早早准备。这也是目标收益,只是等待时间更长而已。在职研究生四、读完后前途会有质的飞跃吗?这个问题太大,实在很难回答。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你跟我情况类似,在省直机关已经混到主任科员的位置,并且单位在提拔处级干部时学历并不是重点考量因素,那在职研究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你在乡镇、基层部门待得并不愉快,迫切地想要离开并找到更好的宿主,在职研究生学历作为令你锦上添花的硬件条件,或许会让人更多地注意到你,并带来更多的潜在机遇。在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反正注定要付出和拼搏,攻读在职研究生不失为一个拼搏的好方向。结 论在职研究生读出来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在经综合考量认为自己可以承受付出并且很期待改善学历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就读。当然,并不是说读了在职研究生就能改变命运,但至少它可以给你带来机会,不失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媒介和路径。
每一个中学生都向往大学生活,在他们心里,读大学时再也没有人会管着自己写作业,而且课余时间较多,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小编想说,在你进入大学的前两年可以随心所欲,但两年之后就应该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了。有一部分人选择考研,无论是为了就业还是为了科研,读研都是一项不错的选择。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比较稳定,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也不错,适合那些不想考研的同学。毕竟公务员只考两个科目,而考研要考四个科目。考上了公务员就可以立刻上岗工作,如果读研,还需要再学习两年。如何取舍,就要看每位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了。选择读研或是考公务员,结果还是有差距的。短时间内我们都知道考公务员的同学会比考研的同学多挣两年的工资,而且刚毕业就有稳定工作,是值得旁人羡慕的事情。但是研究生毕业的同学,起点会比本科生高,如果有幸进入高薪行业,长期发展上限更高。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两种选择的差别,十年后差距更明显。学历不一样,文凭含金量不同大学毕业就考取公务员的同学,学历在本科,取得的是学士学位;而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是硕士学位。本科学历在当今社会相当普遍,走在大街上身边路过的人,十有八九是本科生,所以本科文凭在就业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而研究生文凭社会上相对较少,许多企业也缺少高学历的人坐镇,毕竟文凭越高所储备的知识越多,能更好地服务公司。所以说,研究生学历更有优势。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有差别应届毕业生若选择考公务员,有幸一次就能考上的话,便可以立刻参加工作。这就意味着毕业之后就能开始赚钱,拿到工资了。如果是考研的话,那至少还要两年的时间去学习,相比之下就少了两年的积蓄。而且考研还需要各种生活费、学习资料费,需要一定的支出,各项杂七杂八的费用加在一起,保守估计每年又要投入几万元。然而这些费用和十年后的收入来比较,不值一提。社会地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如果能顺利考进公务员的体制,那在外人眼里是比较有社会地位的,最起码体面。如果是考研究生的话,毕业后仍然要操心工作的问题,和本科毕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依然不能摆脱上班族的命运。因此,有些人会觉得考公务员更为划算。但是研究生具有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是难事。公务员的工资是死工资,研究生若是在正规企业里上班,工资可能会随着年限而逐渐增长,十年后一般会比考公务员的同学积蓄多。大家怎么看待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事情呢?你更看好哪种选择十年后的发展状况?欢迎留言讨论!
公务员报考在职研究生相对来说提升还是比较大的,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从社交方面,对于公务员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历。1、提升专业水平在任何就业单位,专业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有重要的。对于公务员而言,国企竞争压力更大,更需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而晋升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因此,提升专业水平,可以帮助考生有效的提升。2、获取相关证书在获取的证书方面,在职研究生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证书具有相同的含金量。在工作当中升职加薪、评选职称、出国留学、公务员晋升中等,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3、拓展人脉关系老生常谈的话题,“人脉即是钱脉”,对于高质量人脉的积累,对于以后的发展以及就业方面都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以后自己创业的路上,更多高质量的人脉决定着未来的发展出路。再来介绍几个公务员招录热门专业,相信对大家日后考研也有一点帮助。一、财经类专业根据历年的数据来看,竞争比例约为1:84。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该专业是近几年来的热门专业,也是考研和公务员招录的热门专业。具体包括:本科期间的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招录单位主要为:财政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人才就业中心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二、法律类专业根据历年的数据来看,竞争比例约为1:82.73。与本科生相比,读研是法律类专业学生考取司法部门最有力的敲门砖。具体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师、涉外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军事法学、监狱法等专业。从事工作主要为: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如劳动监察、医疗监察、劳动仲裁、交通外勤执法等)。招录单位主要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三、中文类专业根据历年的数据来看,竞争比例约为1:100.03。具体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文应用、经济秘书、文秘、旅游文化等专业。从事工作主要为:负责文书处理、文件起草、办公室事务、行政事务、新闻宣传等。招录部门包括:国家邮政局、工信部、交通部、出入境、民航总局等。四、计算机类专业根据历年的数据来看,竞争比例约为1:126。具体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与外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科学防卫、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自动化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从事工作主要为: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建设与维护、信息网络管理等。招录部门包括:出入境边防站、海事局、民航局等。五、管理类专业根据历年的数据来看,竞争比例约为1:46。具体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服务业管理类等八大类专业。其中,在每年公务员招考中,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最 受 欢 迎。招录部门包括:工商管理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邮局、政府公共政策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