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阳远距离大规模核能对外供热工程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汝自洒濯

海阳远距离大规模核能对外供热工程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4月18日,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地的五十余位专家、代表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海阳一期工程远距离大规模核能对外供热工程可研报告进行“云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江亿作为评审组组长主持会议。经过紧张的质询、讨论,技术方案获得专家一致认可。江亿院士指出,核能综合利用是中国推进能源革命、实现低碳清洁发展的重要方面,海阳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大规模热电联产的核电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大规模核能供热的顺利实施将对我国未来能源革命的走向,尤其是解决北方清洁供暖的热源问题给出了全新的思路,事关重大、影响深远。江亿院士高度评价山东核电在核能供热方面迈出的“全国第一步”,表示本次评审一方面是评审海阳核电的远距离大规模供热,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探讨未来北方沿海地区实施核能供热的问题。评审会认为,海阳远距离大规模核能对外供热工程技术方案总体可行,供热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专家指出了此项目的必要性:作为国内第一个核电热电联产示范工程,对于探索北方沿海地区清洁供暖的新途径,进一步发挥核能在能源领域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惠及区域环保、民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保效益,建设非常有必要。来自国内多个核电、供热等领域的专业单位,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清华大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总部及系统内国核电力院、上海核工院、国核示范、能源科技公司、东北分公司的专家参加评审或作为代表列席会议。同时,海阳市住建局、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也作为地方代表参加了会议。海阳远距离大规模核能对外供热工程研究于2019年12月启动,目标是1、2号机组同步改造,单台机组拟提供3000万平米供热能力。经过半年的探索,确定了初步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后续,山东核电将结合专家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优化方案,加速推进项目实施,力争今年启动厂内改造,与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早日投产,早日为胶东半岛清洁供暖做出贡献。

女社长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实现伊宁供热燃煤锅炉的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以及部分主干管网的更新换代。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公司有效落实地方清洁取暖要 求,提高供热效率。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落实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实现燃煤锅炉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 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清洁供暖工作开展,2019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会同自治区工信厅、财政厅等12个厅局,伊犁州人民政府相继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伊犁州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进一步提高了燃煤锅炉的环保要求:城市城区的燃煤锅炉必须达到超低排放,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施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推进燃煤锅炉“以大代小”和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开展燃煤锅炉超高能效和超低排放示范,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煤粉锅炉。伊宁供热第三热源是伊宁供热最主要的调峰热源,于2005年建成投产,现存2台46MW、1台70MW燃煤锅炉。为切实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伊犁州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等相关规定,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公司拟对伊宁供热第三热源进行环保设备升级。伊宁供热第三热源将投入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布袋除尘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等脱硫、除尘、脱硝设备,投产后可达到国家和地方超低排放标准,进一步降低空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2)完成主干管网更新换代,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质量与供热效率 城市集中供热涉及国计民生,热源及供热管网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伊宁供热作为伊宁市规模最大、最主要的热力供应企业,截至2019年6月末,其管径在DN400以上的供热管网长度约13.8公里,管径低于DN400的供热支线长度约14.2公里,合计约28公里。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伊宁供热现有的热源与供热管网中,部分主管管网投产较早,经长期运行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磨损,功效降低,潜在故障隐患对区域集中供热的可靠性、稳定性形成不利影响。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完成现有老旧主干管网的更新换代,有利于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同时,供热管网完成更新换代,可有效降低供热损耗,提升供热效率,从而降低公司供热成本。 (3)扩大业务规模,满足供热片区热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伊宁供热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政府对分散燃煤锅炉专项整治的深入,新增供热片区以及原有通过小型燃煤锅炉供暖的区域逐步进行管网升级改造,接入集中供热管网,伊宁市热负荷需求增长显著。与此同时,伊宁供热部分主干管网长期满负荷运行,已无法满足新增供热需求,迫切需要扩建、改造升级。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提升伊宁供热的供热质量,有利于抓住伊宁市热负荷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经营业绩。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符合当前产业政策导向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系国家鼓励项目,公司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属于国家鼓励项目。同时,本项目是公司积极贯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伊犁州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当前产业政策导向。 (2)伊宁供热拥有丰富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伊宁供热系伊宁市规模最大、最主要的热力供应企业,同时东方环宇在新疆地区拥有超过十年从事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运行、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运营时间,在供热项目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汇聚了大批成熟的从业人员,形成了一支稳定且经验丰富的核心团队,较好的保证了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营。 4、项目投资概算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17,060.15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000.00万元。 5、项目预期收益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3.08%,投资回收期为9.28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6、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控股子公司伊宁供热。 7、项目涉及报批事项情况 2020年5月26日,伊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伊宁市投资项目备案证》(伊市投资备案[2020]12号),对伊宁供热“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予以备案,项目备案的投资总额为17,060.15万元。2020年6月11日,伊犁州生态环境局伊宁市分局出具《关于对伊宁市供热有限公司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伊市环发[2020]31号),对公司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

缦者

这份报告,让你了解供热行业2020年度发展状况!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记者近日在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供热学会年会(2020)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北方供暖地区城镇集中供热面积约131亿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约110亿平方米,集中供热率约85%。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江亿在做《我国供热行业2020年度发展状况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时介绍,根据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广泛取样统计分析,截至2018年底,北方地区城镇供热热源结构为:燃煤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占45%,电供暖、燃气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供暖均为3%。其中,2013—2018年,北方供热热源结构中,燃气锅炉增加了7.7个百分点,燃煤锅炉减少了15.5个百分点,热电联产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是较为明显的热源变化,显示了减煤去煤、清洁供热取得了一定成效。”江亿表示。管网规模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国运营的热水管网为48.8万公里,北方县级和以上城市管网普及率超过90%,是世界上热网最普及的地区。在建筑面积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如何推动清洁供热?江亿认为,热电联产一定是未来的方向。“热电联产具有远高于燃煤锅炉的热效率。在大比例发展风电光电背后,仍需要8—10亿千瓦的火电厂来解决冬季清洁供暖电力不足的问题。北方地区有4—5亿千瓦的火电,利用余热就可以满足供暖基础负荷,再用燃气末端调峰,发展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为主要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低碳能源结构的选择。”他表示。《报告》显示,集中供热是当前的热门投资领域之一。自2015年开始相关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全年供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截至目前,太原、银川、济南、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郑州等北方7个省会城市都已相继研究规划和建设了大型热源管输工程,投资热电联产输热。江亿指出,供热企业相关投资持续增长,是清洁能源改造、低碳能源结构变革的重要内容,并将成为疫情后新一轮投资拉动领域之一。然而,尽管有大量资本进入供热领域,当前供热行业依然面临亏损问题。数据显示,2018—2019年供暖期,列入统计的企业供热面积31亿平方米,热费收入约775.6亿元,平均供暖费25元/平方米,而投入供热成本为992.71亿元,平均亏损率达22%。江亿分析,低热价和报停户热费收缴率不足等,是供热行业普遍亏损主要原因。这背后是我国供热系统矛盾的二元状况:一方面供热企业要承担保民生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作为企业寻求盈利与持续发展。如何摆脱供热事业严重亏损困局?《报告》指出,我国供热行业面临环保、民生、热源涨价、热价不变等多重压力,需从技术、系统、体制、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江亿认为,若供暖单价平均增长20%,并且提高报停收费率和收费标准,同时进一步优化运行,降低热耗和水耗、电耗,将大大缓解供热企业的亏损问题。“供热体制改革将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因此需分离供热企业的二元矛盾,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涉及民生的供暖补贴直接补到消费者,统一资产的所有权、维护权、运行权,充分发挥资产的盈利性。”江亿指出,供热行业需转变观念,打破垄断,建立多种热源竞争的工作机制,方能发展先进、淘汰落后,促进我国清洁供暖事业更好发展。责编 | 齐琛冏实习生 | 李昕竹本文为《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原创首发,经授权后方可转载,联系方式010—65369458或直接在后台留言。猜你想读9万户,这座南方城市为分户式供暖开了好头智慧供热来了,河北率先探路城镇清洁供热是一场能源消费倒逼供给的革命!关于我们《中国城市能源周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能源报社与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联合出版;是中国城市能源变革产业发展联盟的核心刊物。于2019年3月4日正式创刊,全彩,双周刊,每期4个版面,每周一出版,随《中国能源报》发行。通过行业组织和权威媒体互动的平台连接力、专业的舆论引导力,打造城市与能源的舆论高地,引领城市能源转变走品牌化道路。逐步形成报纸、网站、微信为一体的融媒体新闻载体。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二年而从

《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1月23日,由国际能源署(IEA)、SUC示范项目办公室、陕西燃气集团、陕西省燃气设计院共同举办的“SDE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在西安召开,国际能源署《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在论坛当天全球首发。据悉,《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是中国正式成为国际能源联盟国以来,《中国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三年合作方案》(2017-2019)下以清洁供暖为专题所出的最新成果,该报告对中国的供热布局及技术现状、面临问题及发展趋势,以及在中国国情下实现区域能源系统低碳化、优质化、多元化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推动地方层面更切实了解本报告的各项成果,为政策制定者和区域能源利益相关者提供改善中国区域能源系统和供热系统所需的最新信息及技术解决方案。本次论坛包含“开场致辞”、“报告发布”、“专家讲坛”和 “研讨对话”四大环节。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副主任David Benazeraf先生主持发布《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讲解。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高耀洲做“致力天然气清洁能源推广与利用 发挥产地优势 造福三秦百姓”的主题演讲。研讨对话环节由涂建军主任主持。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巡视员郭伟首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并就国家能源局牵头编制由十部委共同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19年)》的相关过程及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政策研究室主任洪涛、西安市燃气热力监管中心主任马江波、陕西省城市燃气热力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李直、陕西省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恒进相继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就清洁供暖相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政策等问题进行研讨,对与会嘉宾、媒体代表的提问一一作答。据了解,此次SDE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结合陕西省尤其是西安市的发展战略,旨在剖析及探索清洁供暖在地方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助推城市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建设。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水之乡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南方供暖应采取一城一策的原则

近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成果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滢发布了报告研究成果。据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网站消息,报告对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属于“夏热冬冷”地区的133个城市进行了供暖市场和整体影响评估,提出南方供暖应采取一城一策的原则,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各自的供暖模式。报告以需求、供给、政策环境为一级指标构建供暖市场指数,对南方供暖市场进行了评估分析。从区域上看,长江中下游地区供暖市场指数最高,华中地区次之,西南地区的供暖市场指数较低。从城市上看,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镇江、常州、武汉、宁波为前10名,具有较大的供暖潜力。报告指出,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不适用于南方城市,南方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水平、居民区集中度、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尝试供暖模式。报告认为,供热行业应该纳入到政府监管体系以及能源系统进行统一整合,区域供暖纳入城市规划进行整体优化,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协调机制。地方和中央政府应该差异化功能定位,地方政府应遵循一城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降低南方供暖市场交易成本为目标,做好全局性、前瞻性的统筹工作。地方政府应将供暖纳入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体系规划和管理之中,对区域供暖的热力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灵活的监管;并利用政府公信力,促进企业和客户的沟通协调。中央政府需要给南方供暖市场松绑,下放监管权力,让各城市找到适合各自城市的发展路线。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周洪宇出席了上述成果发布会并讲话。自2018年来,周洪宇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上为南方供暖建言。2018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关于我国集中供暖沿长江重新划定供暖分界线的建议》。2019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启动南方供暖问题研究与实施的建议》。2020年全国两会,周洪宇结合疫后重振的工作实践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南方百城供暖市场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成果发布会上,周洪宇肯定了上述研究的科学性和扎实性。同时,他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把供暖投入的分类承担、分步实施问题进一步明确,在推进过程中打消政府的诸多顾虑。二是供暖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德政、民心工程,不提则已,一提则应努力促成,应当综合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具体来说,我国目前的集中供暖地区是指累年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气超过90天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这几年舆论聚焦的“南方”主要是指长江流域地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必服恭俭

这个冬天,我们的供暖有保障吗?看一线的调查报告?

【原标题】这个寒冬,把温暖送到家——来自供暖保障一线的调查报告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寒冬将至,北方地区供暖季陆续拉开序幕。这个冬天,我们的供暖有保障吗?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各地,走访小区、农户,走进企业,与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负责人面对面,带来供暖保障一线的举措和声音。集结号吹响 供暖保障全面启动近期,伴随北方地区新一轮降温,供暖集结号正式吹响——10月30日10时,陕京四线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和张家口三座压气站如期进气启机,正式开始发挥冬季保供作用;11月1日,大连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极速开启冬季保供运行模式,当日天然气管输量近2000万立方米,进入高罐位冬供运行状态;11月6日,“呜…呜…”,随着汽笛响起,10340次煤炭专列在大功率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驶出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西站,48个小时后,这列编组60多辆载着4000多吨电煤的列车,到达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惠天热电厂;11月12日,吉林省松原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在进行送气前的测试,12月初,这条新的能源大动脉将开始供气,为这个供暖季再添一分温暖……供暖保障是冬季北方地区的民生大事,国家高度重视。10月11日,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召开。部署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是一项重要议题——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做实做细天然气产储运销统筹协调,多渠道保障气源供应。对今年北方重点地区新增的“煤改气”用户,要落实好气源安排,坚持以气定改。突出做好东北三省供暖用煤保障。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围绕天然气产储运销,一系列组合拳精准出击——一手抓国内增储上产,一手抓多元进口;推进管网互联互通,有效增加“南气北送”“东北入关”等供气能力;储气设施应储尽储;做好调峰准备,供暖季用气高峰期根据需要有序启动错峰生产等措施,确保民生用气需要。针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供应,提前着手、多方努力——妥善解决蒙东地区部分主力保供煤矿因土地即将用完面临减产停产的问题,保证煤矿连续稳定生产;通过多方筹措煤源,加大冬煤夏储力度,保障东北地区民生用煤需求;东北三省政府负责同志带队赴内蒙古和主要生产企业对接煤源,积极增加下水煤采购,并出台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存煤。“预计今年供暖季,能源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供需总体平衡,但可能受持续大范围极寒天气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部分品种、高峰时段供需平衡可能存在一定压力。通过前期充分扎实的保供工作准备,以及供暖季期间针对性加大调节和保障力度,可以保障顺利迎峰度冬。”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同志说。真正把温暖送到百姓家,一头是能源供应稳定充足,另一头是送暖到家扎扎实实,不打折扣、不出纰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打通供暖“最后一公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全面排查,查找群众反映突出的供暖问题。特别是对于投诉比较集中的供暖不到位、室温不达标等问题,要求供热管理部门、供热企业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咨询等方式,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客观掌握供暖情况第一手资料,实地解决供暖存在的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各地应及时及早作出预案。要本着优先保障居民供暖的原则,在持续低温天气中适当减少机关、商场、超市、餐饮、娱乐、写字楼等公共建筑的供暖量,特别是加强夜间公共场所的供暖调控,尽最大能力满足居民采暖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相关负责人说。清洁高效 中国供暖“版图”嬗变寒意初起,北方城市山西省太原市在11月1日开始冬季供暖。一大早,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堡村村民张红兵家已是暖意融融。“昨天暖气就通上电了,今天开了一会儿,这热乎气已经上来了,你脱了鞋踩踩看。”张红兵热情地招呼记者。张红兵家过去靠烧燃煤锅炉取暖。2017年太原市在农村地区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张红兵家拆了大锅炉,换上空气源热泵,还把房间全铺了地暖。每到供暖季,专用电网就开始供电,张红兵只需启动自家热泵,就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暖气”。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国供暖体系加快向更清洁、更高效转变。煤炭是北方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数据显示,2017年北方地区大范围实施清洁取暖以来,清洁煤比重加快提高,“煤改气”“煤改电”比重加快提升。到今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超过50.7%。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清洁取暖率达到72%。冬季长达六个月的乌鲁木齐,是全国较早实现集中供暖的城市之一。过去,因集中供暖面积大,以及三面环山、城市狭长的特殊地理位置,每到冬季,乌鲁木齐上空就会笼罩着“黑帽”,群众出门一趟,鼻子、衣服、鞋子都会蒙上一层黑灰。为根治这一问题,2012年新疆开始推进“煤改气”工程。2013年,乌鲁木齐主城区实现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气化城市。2014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从往年重点城市的末位跃至中游。“供暖改用天然气后,乌鲁木齐冬天的雪变白了,天变蓝了。”市民马春花说。清洁供暖,让百姓同享温暖和清洁,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但供暖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能源资源禀赋、管网设施、调峰储备、建筑保温改造、资金成本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以及价格体制、产业体制等深层次问题。在我国南方,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供暖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但南方地区差异大,供暖期短、热负荷小、负荷波动大以及建筑未考虑保温节能等特点,决定了不能简单照搬北方城市的供热方式。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看到,供能面积500万平方米的多能互补型区域能源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合肥热电集团副总经理高永军说,该项目采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多能互补型能源利用方式,绿色环保、使用寿命更长,有助于缓解城市的能源供应压力。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正在探索适合其自身条件的供暖模式:浙江杭州推出天然气家庭分户式供暖服务,用户可以自由设置供暖时长、温度,用热可单独计量;江苏扬州加大供热管网建设力度,位于瘦西湖景区的多个小区将实现集中供暖……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集中供暖管网,降低能源强度和排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这份报告建议,要因地制宜实现区域集中供暖管网的优化和多元化,通过制定增加管网密度、增加分布式能源潜力的城市规划,大大提升集中供暖管网的水平;长期规划要更加系统化,并与余热产业发展规划同步进行。更加集约、清洁、高效的供暖方式,中国正在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未来清洁供热模式应把握三大原则,一是要充分挖掘余热潜力,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二是先近再远,在充分挖掘利用邻近热源后,再进一步考虑通过长输管线引入远处热源;三是要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规划机制,避免投资浪费。下绣花功夫 打通供暖“最后一公里”“今晚又是没有暖气的一晚,飞机晚点会给补偿,暖气不来只能自己买电暖气,暖气费还照常得给……”北京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到一条没留联系方式、不是实名、只有“建材城东二里”模糊地址的投诉。功夫不负有心人,客服中心反复联系,辖区负责人从报修记录中寻找线索,终于锁定了投诉用户。经过上门查看,发现楼房的供热管线是串联的,以11层为分界点楼上热楼下凉。多方协调下,工作人员进入11层用户家中打开暖气阀门,解决了整栋楼的供暖问题。千根针万条线,打通供暖“最后一公里”,让处在“神经末梢”的每家每户的暖气暖到群众“心窝里”,功夫往往见于大量细致琐碎的工作中,而且还需要多部门配合,需要超前谋划。供流、回流、补气、瞬时热量、回水压力、蒸汽压力、泵前后压力……在北京热力集团的控制中心,百余平方米的检测屏幕铺满一整面墙壁,各种供暖相关数据不停翻滚跳跃。对于从事供暖保障工作的人来说,一年都是“供暖季”。北京热力集团供热生产部经理王嘉明告诉记者,设施建设、隐患改造、联通联调等保障能力建设,要“冬病夏医”,错季诊断、排查、解决。热源、管线、末端用户为供暖流程的三大主要环节。供不供得上、供得好不好,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经多年发展,我国供热领域高度市场化,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尤为关键。“未按要求点火试运行”“正式供热后温度不达标”“投诉之后维修不及时”“供暖服务人员态度恶劣”……去年供暖季正式供暖刚三天,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接到2000多件投诉,并被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管理办公室约谈。约谈后,华远意通紧急采取措施,成立应急小组,针对不同小区问题逐条整改。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市供热办将继续把这个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北京市供热单位有1200余家。“供热是服务行业,老百姓的获得感是衡量的唯一标准。”北京市城管委供热办主任王爱民说,政府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在安全监管、服务监管、节能减排三个重点领域对供热企业进行考核,考核业绩直接跟企业能否获得政府补贴挂钩。尤其重点加强对百姓投诉问题的追踪,投诉率高的企业要采取约谈、曝光、整改等一条龙监管。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供暖涉及的利益主体复杂,不少问题的形成还具有一定历史性因素。真正“打通”供暖“最后一公里”,还要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各方多下绣花功夫,真正把百姓的冷暖放在首位。老旧小区供热往往是群众“吐槽”的多发地。专家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上,要更加注重暖气管网这样的“里子”改造,把这件民生大事办好办实。(记者安蓓、王优玲、董博婷、魏玉坤、关桂峰、符晓波、周生斌、刘羊旸、樊曦)

所以相齿

报告建议南方城市供暖,可采取“一城一策”模式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报告。报告建议,在南方供暖市场推广模式方面,应采取“一城一策”,以各城市自身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南方各城市供暖模式。随着每年冬季南方居民对供暖需求的呼吁越来越多,南方城市供暖市场的发展潜力也成为市场与企业关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对“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这一“夏热冬冷”地区共133个城市进行评估后发现,具有较大供暖市场发展潜力的南方城市大多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市场潜力最大的10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镇江、常州、武汉和宁波。根据课题组评估,到2025年,上海、武汉和南京的供暖用户数量分列前三位,到2030年,上海的区域供暖用户将达到400万户,分户供暖用户将接近600万户,南京将超越武汉,位列第二位。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南方城市已有不少供暖探索实践,包括“政府主导、市政推动”模式、“央企主导、政府示范”模式、“政府搭台,特许经营”模式和“市场自发、百花齐放”模式。课题组建议,在南方供暖市场推广模式方面,应采取“一城一策”,以各城市自身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南方各城市供暖模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要把供暖投入的分类承担、分步实施问题进一步明确,在推进过程中打消政府的诸多顾虑。同时,供暖工作还应当综合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指出,供暖应当和中国的发展阶段相结合。他不主张按照地理带划分,而是按照人民的需求提供供暖服务。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黄宁认为,从提高建筑标准的角度促进南方供暖的发展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考虑成本因素,短期内夏热冬冷气候区的建筑改造和维护有一定难度,推行分布式供暖较为可行。来源:人民网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赵树凯【来源:吉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第八个

报告建议南方城市供暖 可采取“一城一策”模式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报告。报告建议,在南方供暖市场推广模式方面,应采取“一城一策”,以各城市自身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南方各城市供暖模式。  随着每年冬季南方居民对供暖需求的呼吁越来越多,南方城市供暖市场的发展潜力也成为市场与企业关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对“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这一“夏热冬冷”地区共133个城市进行评估后发现,具有较大供暖市场发展潜力的南方城市大多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市场潜力最大的10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镇江、常州、武汉和宁波。  根据课题组评估,到2025年,上海、武汉和南京的供暖用户数量分列前三位,到2030年,上海的区域供暖用户将达到400万户,分户供暖用户将接近600万户,南京将超越武汉,位列第二位。  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南方城市已有不少供暖探索实践,包括“政府主导、市政推动”模式、“央企主导、政府示范”模式、“政府搭台,特许经营”模式和“市场自发、百花齐放”模式。课题组建议,在南方供暖市场推广模式方面,应采取“一城一策”,以各城市自身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南方各城市供暖模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要把供暖投入的分类承担、分步实施问题进一步明确,在推进过程中打消政府的诸多顾虑。同时,供暖工作还应当综合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指出,供暖应当和中国的发展阶段相结合。他不主张按照地理带划分,而是按照人民的需求提供供暖服务。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黄宁认为,从提高建筑标准的角度促进南方供暖的发展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考虑成本因素,短期内夏热冬冷气候区的建筑改造和维护有一定难度,推行分布式供暖较为可行。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吴春生

是以分已

《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 至2017年底北方地区41%实现清洁供热

5月28日,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峰会在北京开幕,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央广网记者孙冰洁摄)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打好“蓝天保卫战”,让公众能够更经常地看到蓝天白云,推广清洁能源为大势所趋。5月28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主办的“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峰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了《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达232亿平方米,已有41%实现了清洁供热。清洁供热是指供热全程清洁化,热源组成多能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供热管理智能化,室内温度舒适化。推动清洁供热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室内舒适温度的需要,还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次峰会以“清洁供热新机遇,万亿产业新蓝海”为主题,会议内容主要围绕优秀技术推广及经验交流等展开,涉及清洁供热政策解读、院士观察、经验分享、技术推介、报告发布等环节。峰会上,CHIC发布了《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对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技术、企业最佳实践及融资模式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32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供热面积159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3亿平方米。41%实现了清洁供热,面积达95亿平方米。全国涉及清洁供热的企业共7700家,实现年总收入8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10万人。报告同时还对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前瞻性预测,这也是有关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的首部权威性报告。会上,CHIC分别与国家节能中心、中教能源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五份合作协议。还为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北京燃气能源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清洁能源站项目成功签约。“清洁取暖事关民生、民心,民生问题无小事。”CHIC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希望能借此次峰会,为社会各界创造一个把握政策导向、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银衔接的交流合作机会,推动我国清洁供热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蓝天保卫战。

梦饮酒者

《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 至2017年底北方地区41%实

5月28日,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峰会在北京开幕,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央广网记者孙冰洁摄)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打好“蓝天保卫战”,让公众能够更经常地看到蓝天白云,推广清洁能源为大势所趋。5月28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主办的“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峰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了《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达232亿平方米,已有41%实现了清洁供热。清洁供热是指供热全程清洁化,热源组成多能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供热管理智能化,室内温度舒适化。推动清洁供热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室内舒适温度的需要,还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次峰会以“清洁供热新机遇,万亿产业新蓝海”为主题,会议内容主要围绕优秀技术推广及经验交流等展开,涉及清洁供热政策解读、院士观察、经验分享、技术推介、报告发布等环节。峰会上,CHIC发布了《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对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技术、企业最佳实践及融资模式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32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供热面积159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3亿平方米。41%实现了清洁供热,面积达95亿平方米。全国涉及清洁供热的企业共7700家,实现年总收入8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10万人。报告同时还对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前瞻性预测,这也是有关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的首部权威性报告。会上,CHIC分别与国家节能中心、中教能源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五份合作协议。还为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北京燃气能源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清洁能源站项目成功签约。“清洁取暖事关民生、民心,民生问题无小事。”CHIC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希望能借此次峰会,为社会各界创造一个把握政策导向、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银衔接的交流合作机会,推动我国清洁供热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蓝天保卫战。